釜底抽薪的典故与来源-破釜沉舟,背水一战
1.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原来的典故是什么故事?
2.?釜底抽薪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原来的典故是什么故事?
把柴火从锅底抽掉。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釜底抽薪,语出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古人还说:“故以汤止沸,沸
乃不止,诚知其本,则去火而已矣。”这个比喻很浅
显,道理却说得十分清楚。水烧开了,再兑开水进去是不能让水温降下
来的,根本
的办法是把火退掉,水温自然就降下来了。此计用于军事,是指对强敌不可用正面
作战取胜,而应该避其锋
芒,削减敌人的气势,再乘机取胜的谋略。釜底抽薪的关
键是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时候,一些影响战争全局的关键点,
恰恰是敌人的弱
点。指挥员要准确判断,抓住时机,攻敌之弱点。比如粮草辎重,如能乘机夺得,
敌军就会不战自乱。三
国时的官渡之战即是一个有名战例。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河北袁绍乘势崛起。公元199年,
袁绍率领十万大军攻
打许
昌。当时,曹操据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万多人。两军离河对峙。
袁绍仗着人马众多,派兵攻打白马。曹操表
面上放弃白马,命令主力开向延津渡口,
摆开渡河架势。袁绍怕后方受敌,迅速率主力西进,阻挡曹军渡河。谁知曹操虚晃
一枪之后,突派精锐回袭白马,斩杀颜良,初战告捷。
由于两军相持了很长时间,双方粮草供给成了关键。袁绍从河北调集
了一万多
车粮草,屯集在大本营以北四十里的乌巢。曹操探听乌巢并无重兵防守,决定偷袭
乌巢,断其供应。他亲自率五
千精兵打着袁绍的旗号,衔枚急走,夜袭乌巢,乌巢
袁军还没有弄清真相,曹军已经包围了粮仓。一把大火点燃,顿时浓烟
四起。曹军
乘势消灭了守粮袁军,袁军的一万车粮草,顿时化为灰烬。袁绍大军闻讯,惊恐万
状,供应断绝,军心浮动,
袁绍一时没了主意。曹操此时,发动全线进攻,袁军士
兵已丧失战斗力,十万大军四散溃逃。袁军大败,袁绍带领八百亲
兵,艰难地杀出
重围,回到河北,从此一蹶不振。
?釜底抽薪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
典故出处:汉 董卓《上何进书》:「臣闻扬汤止沸,莫若去薪。」 成语意思:釜:锅。薪:柴。在锅底下抽出柴火。比喻从根上解决问题。也指暗中进行破坏。 成语注音:ㄈㄨˇ ㄉㄧˇ ㄔㄡ ㄒㄧㄣ 通用拼音:fǔ dǐ chōu xīn 拼音简写:FDCX 使用频率: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 *** 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釜底抽薪,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非常彻底。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正音:抽,不能读作「zhou」。 成语辨形:釜,不能写作「斧」;薪,不能写作「新」。 英语翻译:take out burning wood from under the pot 日语翻译:かまの下(した)から薪(まき)を取り去(さ)る。〈喻〉根本的(こんぽんてき)に解决(かいけつ)する 其他翻译:<德>das Brennholz unter dem Kessel herausiehen,um das siedende Wasser zur Ruhe zu bringen<法>prendre des mesures radicales 成语谜语:水开了就关火 近义词:抽薪止沸 反义词:火上浇油、沸汤沸止 成语例句:如今有个道理,是「釜底抽薪」之法,只消央人去把告状的安抚住了,众人递个拦词便歇了。(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 成语故事:
北朝东魏大将侯景起兵反叛朝廷被打败,就跑到南朝梁武帝萧衍那里求救,萧衍发兵给他,他进攻东魏失败。东魏魏收给萧衍写了《为侯景判移梁朝文》,劝萧衍对侯景这种人只能「抽薪止沸,剪草除根。」萧衍不听,侯景后来又背叛梁朝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