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意思及出处
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喻什么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语解释
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喻什么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语出三国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原文: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
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语解释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为大家带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成语解释,快来看看吧。
成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拼音:lǎo jì fú lì,zhì zà qiān lǐ
简拼:ljflzzql
解释: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示例: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四哥,你果有此心,眼前倒有个机会,可以做一番事业。”
近义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语法:作定语、宾语、分句;用于老年人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成语接龙
顺接:里丑捧心 里出外进 里勾外连 里合外应 里外发烧 里外夹攻 里巷之谈 里应外合
顺接:巴人下里 碧空万里 鞭擗向里 鞭擗进里 鞭约近里 鞭辟入里 鞭辟向里 鞭辟着里
逆接:白发偕老 白头偕老 白头到老 百年偕老 百年到老 百年谐老 宝刀不老 宝刀未老
逆接:老三老四 老不晓事 老之将至 老于世故 老人星图 老僧入定 老儒常语 老八辈子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什么意思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什么意思: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语出三国·魏·曹操《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五月,曹操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此后军威大振,曹操也更加雄心勃勃。这年七月,曹操胸怀统一北方之志,统领大军出卢龙寨,日夜抄道疾进,远征乌桓。大军一到柳城,即大败乌桓骑兵,杀了单于蹋顿。
袁绍的儿子袁尚、袁熙从柳城逃命至平州公孙康处。曹操手下的大将知道了这件事后,劝曹操乘胜出击,拿下平州,剿灭袁氏兄弟。曹操深知公孙康与二袁不和,如果急着去进攻平州,那么他们肯定会合伙抵抗;如果再等一段时间,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
于是不顾众大将的建议,下令收兵。没几天,公孙康果然把袁氏兄弟的头颅送了过来。这样曹操北征乌桓、统一北方的大业算是完成了。中秋刚过,曹操便令班师回朝。大军经过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走出了满目荒凉的柳城,来到了河北昌黎。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