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中国古代皇帝排名

2.有关至字的成语

3.历史上从三皇五帝到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分裂的不算 如项羽)

4.至能组什么成语

5.至什么至什么的成语

求中国古代皇帝排名

大中至正博闻至明什么意思-大中至正博闻至明

秦 赵氏[4][5](皇帝之名由此始)

始皇帝 讳 政

二世皇帝 讳 胡亥

三世皇帝 讳 子婴

汉 刘氏

太祖高皇帝 讳 邦

孝惠皇帝 讳 盈

太宗孝文皇帝 讳 恒

高宗孝景皇帝 讳 启

世宗孝武皇帝 讳 彻

孝昭皇帝 讳 弗陵

中宗孝宣皇帝 讳 询

高宗孝元皇帝 讳 奭

统宗孝成皇帝 讳 骜

孝哀皇帝 讳 欣

元宗孝平皇帝 讳 衎

世祖光武皇帝 讳 秀

显宗孝明皇帝 讳 庄

肃宗孝章皇帝 讳 炟

穆宗孝和皇帝 讳 肇

孝殇皇帝 讳 隆

恭宗孝安皇帝 讳 祜

敬宗孝顺皇帝 讳 保

孝冲皇帝 讳 炳

孝质皇帝 讳 纘

威宗孝桓皇帝 讳 志

孝灵皇帝 讳 宏

孝献皇帝 讳 协

魏 曹氏

太祖武皇帝 讳 操

祖文皇帝 讳 丕

烈祖明皇帝 讳 叡

邵陵县公 讳 芳

高贵乡公 讳 髦

元皇帝 讳 奂

蜀汉 刘氏

昭烈皇帝 讳 备

孝怀皇帝 讳 禅

高祖武烈皇帝 讳 坚

世宗桓皇帝 讳 策

太祖大皇帝 讳 权

会稽王 讳 亮

景皇帝 讳 休

末皇帝 讳 晧

晋 司马氏

太祖高皇帝 讳 懿

世宗景皇帝 讳 师

太宗文皇帝 讳 昭 (世祖追尊)

世祖武皇帝 讳 炎

孝惠皇帝 讳 衷

孝怀皇帝 讳 炽

孝湣皇帝 讳 邺

中宗元皇帝 讳 睿

肃宗明皇帝 讳 绍

显宗成皇帝 讳 衍

康皇帝 讳 岳

孝宗穆皇帝 讳 聃

哀皇帝 讳 丕

废皇帝 讳 奕

太宗简文皇帝 讳 昱

烈宗孝武皇帝 讳 曜

安皇帝 讳 德宗

恭皇帝 讳 德文

南朝 宋 刘氏

高祖武皇帝 讳 裕

少帝 讳 义符

太祖文皇帝(初谥中宗景皇帝) 讳 义隆

世祖孝武皇帝 讳 骏

前废帝 讳 子业

太宗明皇帝 讳 彧

后废帝 讳 昱

顺皇帝 讳 准

南朝 齐 萧氏

太祖高皇帝 讳 道成

南齐世祖武皇帝讳赜

前废帝 讳 昭业

后废帝 讳 昭文

高宗明皇帝 讳 鸾

炀皇帝 讳 宝卷

和皇帝 讳 宝融

南朝 梁 萧氏

高祖武皇帝 讳 衍

太宗简文皇帝 讳 纲

元皇帝 讳 绎

敬皇帝 讳 方智

南朝 陈 陈氏

高祖武皇帝 讳 霸先

世祖文皇帝 讳 蒨

废帝 讳 伯宗

高宗孝宣皇帝 讳顼

后主 讳 叔宝

隋 杨氏

太祖武元皇帝 讳 忠

高祖文皇帝 讳 坚

世祖明皇帝 讳 广

世宗孝成皇帝 讳 昭

世宗恭皇帝 讳 侑

唐 李氏

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伪皇帝 讳 渊

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伪皇帝 讳 世民

高宗 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 讳 治

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 讳 曌

中宗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讳 显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讳 旦

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讳 隆基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讳 亨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 讳 豫

德宗神武圣文皇帝 讳 适

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 讳 诵

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 讳 纯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 讳 恒

敬宗睿武昭湣孝皇帝 讳 湛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 讳 昂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 讳 炎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一称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 讳 忱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 讳 漼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 讳 儇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 讳 晔

昭宣光烈孝皇帝 讳 祝

宋 赵氏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 讳 匡胤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一说为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 讳炅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 讳 恒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 讳 祯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 讳 曙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 讳 顼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讳 煦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 讳 佶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 讳 桓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 讳 构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圣武明圣成孝皇帝 讳 昚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 讳 敦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 讳 扩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 讳 昀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 讳 禥

恭宗懿圣皇帝 讳 显

端宗裕文昭武湣孝皇帝 讳 昰

金 完颜氏

(1) 金太祖应乾兴运昭德定功仁明庄孝大圣武元皇帝 完颜旻 (本名阿骨打,1115-1123)

(2) 金太宗体元应运世德昭功哲惠仁圣文烈皇帝 完颜晟 (1123-1135)

(3) 金熙宗弘基缵武庄靖孝成帝(初谥闵宗武灵帝) 完颜亶 (1135-1149)

(4) 海陵王 完颜亮 (1149-1161)

(5) 金世宗光天兴运文德武功圣明仁孝帝 完颜雍 (1161-1189)

(6) 金章宗宪天光运仁文义武神圣仁孝帝 完颜璟 (1189-1208)

(7) 金卫绍王 完颜允济 (1208-1213)

(8) 金宣宗继天兴统述道勤仁英武圣孝帝 完颜珣 (1213-1223)

(9) 金哀宗 完颜守绪 (1223-1234)

(10) 金末帝 完颜承麟 (1234)

元 孛儿只斤氏

庙号 谥号 汗号 姓名 统治时间 年号

世祖 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薛禅汗 孛儿只斤忽必烈 1260年~1294年 (中统1260年~1264年,至元1264年~1294年)

成宗 钦明广孝皇帝 完泽笃汗 孛儿只斤铁穆耳 1295年~1307年 (元贞1295年~1297年,大德1297年~1307年)

武宗 仁惠宣孝皇帝 曲律汗 孛儿只斤海山 1308年~1311年 至大

仁宗 圣文钦孝皇帝 普颜笃汗 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 1312年~1320年 (皇庆1312年~1313年 延祐1314年~1320年)

英宗 睿圣文孝皇帝 格坚汗 孛儿只斤硕德八剌 1321年~1323年 至治

无 (泰定帝) 也孙铁木耳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1324年~1328年 泰定

无 (元顺帝) 阿里加巴孛儿只斤阿刺吉八 1328年 天顺

文宗 圣明元孝皇帝 札牙笃汗 孛儿只斤图帖睦尔 1328年~1329年

1329年~1332年 天历

1328年~1330年至顺

1330年~1332年

明宗 翼献景孝皇帝 和西拉古图土孛儿只斤和世琜 1329年

宁宗 冲圣嗣孝皇帝 宜林奇葆孛儿只斤懿璘质班 1332年 至顺

惠宗 顺帝 图干铁木耳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 1333年~1368年 (至顺1333年 ,元统 1333年~1335年,至元1335年~1340年,至正1341年~1370年)

明 朱氏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讳 元璋

惠宗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乾隆追谥为恭闵惠皇帝)讳 允炆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原谥太宗) 讳 棣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 讳 高炽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 讳 瞻基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 讳 祁镇

代宗符天建道恭仁康定隆文布武显德崇孝景皇帝(宪宗追谥为恭仁康定景皇帝) 讳 祁钰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 讳 见深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 讳 佑樘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 讳 厚照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 讳 厚熜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 讳 载垕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 讳 翊钧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 讳 常洛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 讳 由校

思宗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讳 由检

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纘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以海谥为质宗续天继道庄愍敬肃昭文康武惠悼懿孝赧皇帝) 讳 由崧

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 讳 聿键

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 讳 由榔

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 讳 聿鐭

敬宗忠天隆道昭义钦成靖文襄武奋仁睿孝和皇帝 讳 常清

平宗揆天显道知仁贞信德文奋武靖肃敦康元皇帝 讳 本铉(其人是否存在尚有争议)

(监国)明义宗侍天制道恭和襄定献文敬武明德肃仁成皇帝 讳 以海(朱一贵谥,原为鲁王,但其并未称帝,故此谥号并无意义)

(监国)明懿宗秉天正道元睿良敏敦文简武思仁贞孝考帝 讳 术桂(朱一贵谥,原为宁靖王,但其并未称帝,故此谥号并无意义)

清 爱新觉罗氏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1616年~1626年(在位11年) 天命 福陵

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 1627年~1643年 (在位17年)天聪/ 崇德 昭陵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 1644年~1661年(在位18年) 顺治 孝陵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 1662年~1722年(在位61年) 康熙 景陵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 1723年~1735年(在位13年) 雍正 泰陵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钦明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 1736年~1795年(在位60年) 乾隆 裕陵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光裕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永琰 1796年~1820年(在位25年) 嘉庆 昌陵

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绵宁 1821年~1850年(在位30年) 道光 慕陵

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爱新觉罗奕詝 1851年~1861年 (在位11年)咸丰 定陵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 1862年~1874年(在位13年) 祺祥/ 同治 惠陵

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1875年~1908年(在位34年) 光绪 崇陵

恭宗配天同运法古绍统粹文敬孚宽睿正穆体仁立孝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 1909年~1912年(在位3年) 宣统 献陵

中华帝国 袁氏

洪宪皇帝:袁世凯 1915年~1916年(在位不到1年)洪宪 袁林

有关至字的成语

至字的意思是到、极、最的意思,你们知道哪些带有至字的成语?接下来我将带来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至字的解释

zhì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自始至终、人迹罕至、纷至沓来、蜂拥而至、关怀备至、至高无上、至理名言、至善至美、仁至义尽、推崇备至、精诚所至、无微不至、如获至宝、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至不渝、实至名归、水至清则无鱼、至亲好友、接踵而至、宾至如归、情至意尽、诚至金开、杂沓而至、患至呼天、至尊至贵、止于至善、至不屈、一丁至微、朝发夕至祸至无日、朝露溘至、至当不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实至名随、通前至后、四至八道、至不悟、物有必至,事有固然、事有必至,理有固然、飙举电至、臻于至善、至于此极、至人无梦、祸不妄至、至言去言、百足之虫,至不僵、至情一往、大公至正、家至户到、至大至刚、大中至正、不知老之将至、至再至三、至圣先师、至大无外、至纤至悉、一何至此、福至性灵一片至诚、迩安远至、时不再至、至人无己、奉为至宝、何至于此、至圣至明、势位至尊、寸而度之,至丈必差、至仁无亲、鸿鹄将至、至德要道、福至心灵、至知不谋、福无双至、口惠而实不至、楚毒备至、一蹴即至、款曲周至、沓来踵至、至交契友、悲喜交至、百足之虫,至断不蹶、如潮涌至、家至户晓、鳞集麇至、充类至尽、骨肉至亲、至矣尽矣

及解释

家至户察:到每家每户去察看。

患至呼天: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麇至沓来:犹言群集纷至。

情至意尽:指对人的情谊已经到极点。

仁至义尽:至:极,最;尽:全部用出。竭尽仁义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帮助已经做到了最大限度。

神至之笔:形容艺术作品的技法非常奇妙。

时至运来:时机来了,运气也有了转机。指由逆境转为顺境。

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至:达到;名:名誉;归:到来。有了真正的学识、本领或功业,自然就有声誉。

金石至交:比喻像金石一样牢不可破的交情。同“金石之交”。

汗流至踵: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骨肉至亲: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奉为至宝:奉:信奉,敬奉;至宝:最珍贵的宝物。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大中至正: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至善至美: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至人无梦: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无所不至:至:到。指没有不到的地方。也指什么坏事都做绝了。

无微不至:微:微细;至:到。没有一处细微的地方不照顾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飙举电至: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朝发暮至: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朝发夕至: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

朝露溘至: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样。

沓来麕至:指纷纷到来。同“沓来踵至”。

至诚高节: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至不悟:至:到;悟:醒悟。到也不醒悟。

至不渝:至:到;渝:改变。到都不改变。

任重至远: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巨集伟的业绩。

通前至后: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通首至尾:从开始到结尾。犹言原原本本。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历史上从三皇五帝到清朝有多少位皇帝?(分裂的不算 如项羽)

1 上古

盘古

有巢氏

燧人氏

伏羲氏

女娲氏

2神农氏

炎帝 140年

林魁 60年

承 60年

明 49年

宜 45年

来 48年

里 43你

克戏 21年

榆罔 26年

3有熊氏

黄帝 100年

少昊 84年

颛顼 78年

帝喾 70年

帝挚 9年

帝尧 102年

帝舜 50年

注:以上是在位时间

夏:(启以后)公元前2197--1766 共432年 *姓,共传十四世,

帝名及年号 在位年数 干支年 公元年 备注

夏朝:公元前2205—1764历17帝439年

夏 后 禹 8 丙子—癸未 前2205年—2198年

夏 后 启 9 甲申—壬辰 前2197年—2189年

夏 太 康 29 癸巳—辛酉 前2188年—2160年

夏 仲 康 13 壬戌—甲戌 前2159年—2147年

夏 后 相 28 乙亥—壬寅 前2146年—2119年

夏 少 康 61 癸卯—癸卯 前2118年—2058年

夏 后 杼 17 甲辰—庚申 前2057年—2041年

夏 后 槐 26 辛酉—丙戌 前2040年—2015年

夏 后 芒 18 丁亥—甲辰 前2014年—1997年

夏 后 泄 16 乙巳—庚申 前1996年—1981年

帝名及年号 在位年数 干支年 公元年 备注

夏后不降 59 辛酉—己未 前1980年—1922年

夏后扃 21 庚申—庚辰 前1921年—1901年

夏胤甲 21 辛巳—辛丑 前1900年—1880年

夏后孔甲 31 壬寅—壬申 前1879年—1849年

夏后皋 11 癸酉—癸未 前1848年—1838年

夏后发 19 甲申—壬寅 前1837年—1819年

夏履癸(桀) 52 癸卯—甲午 前1818年—1767年

商:公元前1766—1120历31帝647年

商太祖(商汤) 子天乙 (前?---前1589年)

成汤后有大丁

商代王(太乙) (前1588年---前1588年) 1年

商哀王(外丙) 子胜 (前1588年---前1587年) 2年

商懿王(仲壬) 子庸 (前1586年---前1583年) 4年

商太宗(太甲) 子至 (前1582年---前1571年) 12年

商昭王(沃丁) 子绚 (前1570年---前1542年) 29年

商宣王(太庚) 子辩 (前1541年---前1517年) 25年

商敬王(小甲) 子高 (前1516年---前1500年) 17年

商元王(雍己) 子密 (前1499年---前1487年) 13年

商中宗(太戊) 子伷 (前1486年---前1412年) 75年

商孝成王(仲丁) 子庄 (前1411年---前1401年) 11年

商思王(外壬) 子发 (前1400年---前1386年) 15年

商前平王(河亶甲) 子整 (前1385年---前1377年) 9年

商穆王(祖乙) 子滕 (前1376年---前1358年) 19年

商桓王(祖辛) 子旦 (前1357年---前1342年) 16年

商僖王(沃甲) 子逾 (前1341年---前1337年) 5年

商庄王(祖丁) 子新 (前1336年---前1328年) 9年

商顷王(南庚) 子更 (前1327年---前1322年) 6年

商悼王(阳甲) 子和 (前1321年---前1315年) 7年

商世祖(盘庚) 子旬 (前1314年---前1273年) 42年

商章王(小辛) 子颂 (前1272年---前1270年) 3年

商惠王(小乙) 子敛 (前1269年---前1260年) 10年

商高宗(武丁) 子昭 (前1259年---前1201年) 59年

商后平王(祖庚) 子跃 (前1200年---前1190年) 11年

商世宗(祖甲) 子载 (前1189年---前1157年) 33年

商甲宗(廪辛) 子先 (前1156年---前1153年) 4年

商康祖(庚丁) 子嚣 (前1152年---前1145年) 8年

商武祖(武乙) 子瞿 (前1144年---前1110年) 35年

商匡王(文丁) 子托 (前1109年---前1097年) 13年

商德王(帝乙) 子羡 (前1096年---前1076年) 21年

商纣王(帝辛) 子寿 (前1075年---前1046年) 30年

周朝,建于公元前1042年,灭亡于公元前256年,共786年。西周传12帝,灭亡于公元前771年。共275年。东周传26帝,于前256年被秦国(不是秦朝)所灭。共514年。

世系表如下:

西周:

周文王: 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臣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时97岁。

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武王建都于镐京。史称西周。武王时54岁。

周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由周公旦摄政。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成王造东都洛邑。成王时42岁。

周康王:在位25年,康王姬钊,成王子。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周昭王:在位19年,昭王姬瑕,康王子。“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于楚。

周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周共王:在位23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周懿王:在位8年,懿王姬囏,共王子。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周孝王:在位6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周夷王:在位8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周厉王:在位37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后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周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周幽王:在位11年,幽王名姬宫湦。就是烽火戏诸侯的那个,后被犬戎所杀。在位10年(前781-前771)。

东周:公元前77O--225 共545年,历二十六帝。建都:洛阳。

l、本王宜臼 5l年 2、桓王林 23年 3、庄王铊 15年 4、厘王胡齐 5年 5、惠王阆

25年 6、襄王郑 33年 7、顷王壬臣 6年 8、匡王班 6年 9、定王瑜 2l年

1O、简王夷 14年 11、灵王泄心 27年 l2、景王贵 25年 13、悼王猛 1年

l4、敬王匈 44年 15、元王仁 7年 l6、贞定王介 28年 17、哀王去疾 1年

18、思王叔 1年 19、考王嵬 15年 20、威烈王午 44年 2l、安王骄 26年

22、烈王喜 7年 23、显王扁 48年 24、慎靓王定 6年 25、赧王延 59年

26、东周君杰 7年。

秦:(统一后)公元前22l--2Ol 共15年,历三帝,嬴姓,建都:咸阳。

1、始皇帝政 12年 2、二世胡亥 3年 3、子婴 l年。

汉:公元前206--公元22O年,包括西汉和东汉(也和前汉和后汉)。在两汉之际,还有

王莽、刘玄两个短暂的统治时期。

西汉:公元前206--公元8年,共214年,刘姓,历十三帝,建都:长安。

l、高祖帮 12年。

2、惠帝盈 7年。

3、前少帝刘恭 4年

4、后少帝刘弘 4年

太宗孝文皇帝刘刘恒

孝景皇帝刘启

孝武皇帝刘彻:[建元(前140---前135)元光(前134--前129)元朔(前128--前123)元狩(前122--前117)元鼎(前116--前111)元封(前110--前105)太初(前104--前101)天汉(前100--前97)太始(前96--前93)征和(前92--前89)后元(前88--前87)]

孝昭皇帝刘弗陵:[始元(前86--前81)元凤(前80--前75)元平(前74)]

昌邑王刘贺:(在位27天,无年号)

孝宣皇帝刘询小名病已:[本始(前73--前70)地节(前69--前66)元康(前65--前62)神爵(前61--前58)五凤(前57--前54)甘露(前53--前50)黄龙(前49)]

高宗孝元皇帝刘奭:[初元(前48--前44)永光(前43--前39)建昭(前38--前34)竟宁(前33)]

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字太孙:[建始(前32--前29)河平(前28--前25)阳朔(前24--前21)鸿嘉(前20--前17)永始(前16--前13)元延(前12--前9)绥和(前8--前7)]

共皇帝刘康(哀帝父,追封)

孝哀皇帝刘欣:[建平(前6)太初(前5)建平(前5--前3)元寿(前2--前1)]

孝平皇帝刘衎:[元始(1--5)]

孺子皇帝刘婴:[居摄(6--8)初始(8)]

刘玄字圣公:[更始(23--25)]

刘盆子:[建世(25--27)]

皇帝王蟒字巨君:[始建国(9--13)天凤(14--19)地皇(20--23)]

东汉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字文叔:[建武(25--55)建武中元(56--57)]

显宗孝明皇帝刘庄:[永平(58--75)]

肃宗孝章皇帝刘燀:[建初(76--83)元和(84--86)章和(87--88)]

穆宗孝和皇帝刘肇:[永元(89--104)元兴(105)]

孝殇皇帝刘隆:[延平(106)]

孝德皇帝刘庆:(安帝父,追封)

恭宗孝安皇帝刘枯:[永初(107--113)元初(114--119)永宁(120)建光(121)延光(122--125)]

敬宗孝顺皇帝刘保:[永建(126--131)阳嘉(132--135)永和(136--141)汉安(142--143)建康(144)]

孝冲皇帝刘炳:[永熹(145)]

孝质皇帝刘瓒:[本初(146)]

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建和(147--149)元嘉(151--152)永兴(153--154)永寿(155--157)延熹(158--166)永康(167)]

孝灵皇帝刘宏:[建宁(168--171)熹平(172--177)光和(178--183)中平(184--188)]

少皇帝刘辨:[光熹(189)昭宁(189)]

孝献皇帝刘协:[永汉(189)中平(189)初平(190--193)兴平(194--195)建安(196--219)延康(220)]

西晋 265--316 共5l年,历四帝,先都洛阳,后迁长安。

高祖宣皇帝司马懿字仲达(武帝祖父)

太祖文皇帝司马昭字子上(武帝父)

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字子元(武帝伯父)

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字安世:[泰始(265--274)咸宁(275--279)太康(280--289)太熙(290)]

惠皇帝司马衷字正度:[永熙(290)元康(291--299)永康(300)永宁(301)太安(302--303)建武(304--305)光熙(306)]

赵王司马伦:[建始(301)宣帝子]

孝怀皇帝司马炽字丰度:[永嘉(307--312)武帝子]

孝愍皇帝司马邺字彦旗:[建兴(313--316)武帝孙]

东晋 317--4O2 共1O4年。历十一帝,建都:金陵

中宗孝元皇帝司马睿字景文:[建武(317)太兴(318--321)永昌(322)宣帝曾孙]

肃宗明皇帝司马绍字道畿:[太宁(323--325)]

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字世根:[咸和(326--334)咸康(335--342)]

康皇帝司马岳字世同:[建元(343--344)]

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字彭子:[永和(345--356)升平(357--361)]

哀皇帝司马丕字千龄:[隆和(362)兴宁(363--365)]

废皇帝司马奕字延龄:[太和(366--370)]

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字道万:[咸安(371--372)元帝子]

孝武皇帝司马曜字昌明:[宁康(373--375)太元(376--396)]

安皇帝司马德宗:[隆安(397--401)元兴(402)大亨(402)元兴(403--404)义熙(405--418)]

恭皇帝司马德文:[元熙(419--420)]

唐 618--9O7 李姓 建都:长安

太祖景皇帝李虎(高祖祖父,追封)

世祖元皇帝李昞(高祖父,追封)

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武德(618--626)]

太宗文武圣皇帝李世民:[贞观(627--649)]

高宗天皇大弘孝皇帝李治字为善:[永徽(650--655)显庆(656--660)龙朔(661--663)麟德(664--665)乾封(666--667)总章(668--669)咸亨(670--673)上元(674--675)仪凤(676--678)调露(679)永隆(680)开耀(681)永淳(682)弘道(683)]

义宗孝敬皇帝李弘(高宗子,追封)

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嗣圣(684)神龙(705--706)景龙(707--709)]

睿宗玄真大圣大兴皇帝李旦:[文明(684)景云(710--711)太极(712)延和(712)]

周圣神皇帝武则天:[光宅(684)垂拱(685--688)永昌(689)载初(689)天授(690--691)如意(692)长寿(692--693)延载(694)证圣(695)天册万岁(695)万岁登封(696)万岁通天(696)神功(697)圣历(698--699)久视(700)大足(701)长安(701--704)

少皇帝李重茂:[唐隆(710)]

玄宗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先天(712)开元(713--741)天宝(742--755)]

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至德(756--757)乾元(758--759)上元(760--761)宝应(762)]

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广德(763--764)永泰(765)大历(766--779)]

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建中(780--783)兴元(784)贞元(785--804)]

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永贞(805)]

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元和(806--820)]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长庆(821--824)]

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宝历(825--826)]

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太和(827--835)开成(836--840)]

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会昌(841--846)]

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大中(847--859)]

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咸通(860--873)]

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乾符(874--879)广明(880)中和(881--884)光启(885--887)文德(888)]

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龙纪(889)大顺(890--891)景福(892--893)乾宁(894--896)光化(897--900)天复(901--903)天佑(904)]

哀皇帝李柷:[天佑(904--907)]

北宋 960--1127,共l68年。赵姓,历九帝。建都:汴梁

僖祖文献皇帝赵眺[太祖四世祖,追封]

顺祖惠元皇帝赵珽[太祖三世祖,追封]

翼祖简恭皇帝赵敬[太祖祖父,追封]

宣祖武昭皇帝赵弘殷[太祖父,追封]

太祖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皇帝赵匡胤[建隆(960--962)乾德(963--967)开宝 (968--975)]

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赵光义[太平兴国(976--983)雍熙(984--987)端拱 (988--989 )淳化(990--994)至道 (995--997)太祖弟]

真宗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赵恒[咸平(998--1003)景德(1004--1007)大中祥 符(1008--1016)天禧(1017--1021 )乾兴(1022)太宗三子]

仁宗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赵祯[天圣(1023--1031)明道(1032--1033)景祐( 1034--1037)宝元(1038--1039)康 定(1040)庆历(1041- -1048)皇祐(1049-- 1053)至和(1054--1055)嘉祐 (1056--1063)真宗六子]

英宗体乾应历隆功盛德宪文肃武睿圣宣孝皇帝赵曙[治平(1064--1067)太宗曾孙,濮安懿王赵允让 第十三子]

神宗绍天法古运德建功英文烈武钦仁圣孝皇帝赵顼[熙宁(1068--1077)元丰(1078--1085)英宗长 子]

哲宗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赵煦[元祐(1086--1093)绍圣(1094--1097)元符( 1098--1100)神宗六子]

徽宗体神合道骏烈逊功圣文仁德宪慈显孝皇帝赵佶[建中靖国(1101)崇宁(1102--1106)大观 (1107--1110)政和(1111--1117)重和 (1118)宣和 (1119--1125)神宗十一子]

钦宗恭文顺德仁孝皇帝赵桓[靖康(1126)徽宗长子]

南宋:1127--l279,共152年。历九帝,赵姓。建都:临安(杭州)。

高宗受命中兴全功至德圣神武文昭仁宪孝皇帝赵构[建炎(1127--1130)绍兴(1131--1162)徽宗九 子]

赵<亻鼻> 明受

孝宗绍统同道冠德昭功哲文神武明圣成孝皇帝赵眘[隆兴(1163--1164)乾道(1165--1173)淳熙( 1174--1189)太祖七世孙]

光宗循道宪仁明功茂德温文顺武圣哲慈孝皇帝赵惇[绍熙(1190--1194)孝宗三子]

宁宗法天备道纯德茂功仁文哲武圣睿恭孝皇帝赵扩[庆元(1195--1200)嘉泰(1201--1204)开禧( 1205--1207)嘉定(1208--1224)光 宗二子]

理宗建道备德大功复兴烈文仁武圣明安孝皇帝赵昀[宝庆(1225--1227)绍定(1228--1233)端平( 1234--1236)嘉熙(1237--1240)淳 祐(1241--1252) 宝祐(1253--1258)开庆(1259)景定(1260--1264)太祖十世孙 ,荣王赵希垆子]

度宗端文明武景孝皇帝赵璂[咸淳(1265--1274)太祖十一世孙,理宗侄,荣王赵与芮子]

恭宗皇帝赵显[德祐(1275)度宗子]

端宗皇帝赵晸[景炎(1276--1277)度宗长子]

赵昺[祥兴(1278--1279)度宗子]

元:l279--l368,共90年。历十一帝.奇渥温氏,建都:燕京(北京)。

烈祖神元皇帝孛儿只斤也速该[太祖父,追封]

太祖法天启运圣武皇帝孛儿只斤铁木真[追封]

太宗英文皇帝孛儿只斤窝阔台[追封]

定宗简平皇帝孛儿只斤贵由[追封]

睿宗景襄皇帝孛儿只斤拖雷[太祖四子,太宗弟,世祖父,追封]

宪宗桓肃皇帝孛儿只斤蒙哥[睿宗子,世祖兄,追封]

世祖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孛儿只斤忽必烈[中统(1260—1263)至元(1264—1294)]

裕宗文惠明孝皇帝孛儿只斤真金[世祖子,成宗父,追封]

成宗钦明广孝皇帝孛儿只斤铁穆耳[元贞(1295—1296)大德(1297—1307)]

顺宗昭圣衍孝皇帝孛儿只斤答剌麻八剌[裕宗子,武宗父,追封]

武宗仁惠宣孝皇帝孛儿只斤海山[至大(1308—1311)]

仁宗圣文钦孝皇帝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皇庆(1312—1313)延佑(1314—1320)顺宗子]

英宗睿圣文孝皇帝孛儿只斤硕德八剌[至治(1321—1323)]

显宗光圣仁孝皇帝孛儿只斤甘麻剌[裕宗长子,泰定帝父,追封]

泰定皇帝孛儿只斤也孙帖木儿[泰定(1324—1327)致和(1328)]

天顺皇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天顺(1328)泰定帝子]

文宗圣明元孝皇帝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天历(1328—1329)至顺(1330—1332)武宗次子]

明宗翼献景孝皇帝孛儿只斤和世悚[天历(1329)武宗长子]

宁宗冲圣嗣孝皇帝孛儿只斤懿磷质班[在位43天无庙号,明宗次子]

惠宗顺皇帝孛儿只斤妥欢贴睦尔[元统(1333—1334)至元(1335—1340)至正(1341—1370)明宗长子]

明:1368--l644,共277年,历十六帝,朱姓,建都:南京,成祖移至北京。

德祖玄皇帝

懿祖恒皇帝

熙祖裕皇帝

仁祖淳皇帝朱世珍[太祖父,追封]

太祖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朱元璋[洪武(1368—1398)]

兴宗孝康皇帝朱标[太祖长子,惠帝父,追封]

恭敏 惠皇帝朱允文[建文(1399—1402)]

成祖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朱棣[永乐(1403—1424)太祖四子]

仁宗敬天体道纯诚至德弘文钦武章圣达孝昭皇帝朱高炽[洪熙(1425)]

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朱瞻基[宣德(1426—1435)]

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朱祁镇[正统(1436—1449)天顺(1457—1464)]

代宗恭仁康定景皇帝朱祁钰[景泰(1450—1456)英宗弟]

宪宗继天凝道诚明仁敬崇文肃武宏德圣孝纯皇帝朱见深[成化(1465—1487)英宗子]

孝宗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朱祐樘[弘治(1488—1505)]

武宗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朱厚照[正德(1506—1521)]

睿宗兴献皇帝朱祐杬[宪宗子,孝宗弟,世宗父,追封]

世宗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朱厚縂[嘉靖(1522—1566)]

穆宗契天隆道渊懿宽仁显文光武纯德弘孝庄皇帝朱载垕[隆庆(1567—1592)]

神宗范天合道哲肃敦简光文章武安仁止孝显皇帝朱翊钧[万历(1573—1619)]

光宗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朱常洛[泰昌(1620)]

熹宗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靖穆庄勤悊皇帝朱由校[天启(1621—1627)]

思宗庄烈愍皇帝朱由检[崇祯(1628—1644),熹宗弟]

清:l644--l9ll 共268年,历十帝

肇祖原皇帝爱新觉罗猛哥帖木儿[太祖六世祖,追封]

兴祖直皇帝爱新觉罗福满[太祖曾祖父,追封]

景祖翼皇帝爱新觉罗觉昌安[太祖祖父,追封]

显祖宣皇帝爱新觉罗塔克世[太祖父,追封]

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端毅钦安高皇帝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命(1562—1626)]

太宗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皇太极[天聪(1627—1635)崇德(1636—1643)]

世祖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圣仁纯厚章皇帝爱新觉罗福临[顺治(1644—1661)]

圣祖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康熙(1662—1721)]

世宗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大孝至诚宪皇帝爱新觉罗胤禛[雍正(1723—1735)]

高宗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爱新觉罗弘历[乾隆(1736—1795)]

仁宗受天兴运敷化绥猷崇文经武孝恭勤俭端敏英哲睿皇帝爱新觉罗颙琰[嘉庆(1796—1820)]

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爱新觉罗旻宁[道光(1821—1850)]

文宗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谦仁宽敏显皇帝爱新觉罗奕宁[咸丰(1851—1861)]

穆宗继天开运受中居正保大定功圣智诚孝信敏恭宽明肃毅皇帝爱新觉罗载淳[祺祥(1861)同治(1862—1874)]

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光绪(1875—1908)宣宗第七子醇亲王奕环之子]

爱新觉罗溥仪[宣统(1909—1911)大同(1932—1934)康德(1935—1945)]

至能组什么成语

大中至正 极为公正,不偏不倚。

止于至善 止:达到;至:最,极。达到极完美的境界。

如获至宝 至:极,最。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福无双至 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

至圣至明 至:极。最神圣最贤明。旧时用以称颂帝王。

至大至刚 至:最,极。极其正大、刚强。

福不重至,祸必重来 福不会接连而来,祸灾却会接踵而至。

至人无梦 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

至善至美 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飙举电至 飙:疾风、暴风。风起云涌闪电到。形容声势猛烈。

至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至圣先师 至:最。旧时特指孔子。

至当不易 至:极;当:恰当;易:改变。形容极为恰当,不能改变。

一秉至公 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充类至尽 充类:推究同类事理;至尽:到极精密处。指就事理作充分的推论。

至矣尽矣 至:到。矣:语气助词。尽:极点。到了极点,无以复加。

至尊至贵 至:极。极其尊贵。

麇至沓来 犹言群集纷至。

百足之虫,至断不蹶 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同“百足之虫,至不僵”。

无胫而至 犹无胫而行。常以喻良才不招而自至爱贤者之门。

水至清则无鱼 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不知老之将至 不知道老年即将来临。形容人专心工作,心怀愉快,忘掉自己的衰老。

鸿鹄将至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彻里至外 指从里到外。

推崇备至 推崇:推重,敬佩。极其推重和敬佩。

事有必至,理有固然 事情是必然要发生的,道理本来就该这样。指某些事情无论怎样防止,还是要出现,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规律发生...

累土至山 比喻由小到大,积少成多。

诚至金开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老之将至 多用作自称衰老之语。

随踵而至 踵:脚后跟。一个跟着一个前来。形容人来得多,接连不断。

患至呼天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至不变 纛:到。到不改变(现常用在坏的方面)。

百足之虫,至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远至迩安 远方来归附,近民安居乐业。形容政治清明,国家大治。

朝发暮至 指早晨出发晚上就到达。形容路程很近或交通方便。

通前至后 从开头到结尾。全部,整个。同“通前彻后”。

汗流至踵 汗出得多,流到脚跟。常形容极端恐惧或惭愧。

家至人说 传到每一家,人人都知道。

家至户晓 晓:告知。到每家每户宣传,使每家每户都知道。

至什么至什么的成语

问题一:从什么到什么的成语 从无到有

从古到今

从头到尾

问题二:成语什么什么至什么 彻里至外、

止于至善、

至圣至明、

如获至宝、

奉为至宝、

以至鼠、

至尊至贵、

任重至远、

摩顶至足、

至大至刚、

大中至正、

通前至后、

金石至交、

如获至珍、

至再至三、

充类至尽、

至纤至悉、

如获至、

累土至山、

通首至尾、

骨肉至亲、

至善至美、

汗流至踵、

自始至终、

摩顶至踵、

一秉至公、

从头至尾、

以狸至鼠

问题三:至什么至什么的成语 至大至刚 (zhì dà zhì gāng)

问题四:什么发什么至成语 朝发夕至

zhāo fā xī zhì

[释义] 早上出发;晚上到达。

[语出] 屈原《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

[正音] 发;不能读作“fà”。

[辨形] 夕;不能写作“歹”。

[近义] 一箭之地

[反义] 千里迢迢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例句] 现在出差;交通方便;常常是~。

问题五:口什么至成语有哪些 包含“口”的成语共有411个

爱口识羞

碍口识羞

聱牙戟口

白费口舌

百口莫辩

百口难分

百口同声

搬口弄唇

搬口弄舌

笨口拙舌

笔伐口诛

闭口捕舌

闭口不谈

闭口不言

闭口藏舌

闭口结舌

闭口无言

辩口利辞

辩口利舌

病由口入

谗口嗷嗷

谗口铄金

谗口嚣嚣

谗慝之口

赤口白舌

赤口毒舌

赤口烧城

冲口而出

冲口而发

出口成章

出口创汇

出口入耳

出口伤人

垂饵虎口

唇干口燥

唇焦口燥

焦口燥

大胆海口

瞪目哆口

杜口裹足

杜口结舌

杜口绝言

杜口吞声

杜口无言

钝口拙腮

顿口无言

顿口拙腮

多口阿师

反咬一口

饭来开口

饭来张口

分房减口

分身减口

风口浪尖

风门水口

佛口蛇心

佛口圣心

佛心蛇口

改口沓舌

甘冒虎口

高下在口

河门海口

河目海口

阖门百口

红口白牙

煳口度日

b口四方

虎口拔须

虎口拔牙

虎口扳须

虎口残生

虎口逃生

虎口余生

虎口馀生

虎口之厄

黄口孺子

黄口小儿

簧口利舌

豁口截舌

祸从口生

鸡口牛后

极口项斯

缄口不言

缄口结舌

缄口如瓶

缄口无言

缄舌闭口

箭穿雁口

交口称誉

交口称赞

交口同声

交口赞誉

街头巷口

结舌杜口

结舌钳口

金口木舌

金口玉牙

金口玉言

金口玉音

金口御言

金人缄口

金舌弊口

金舌蔽口

锦心绣口

锦胸绣口

噤口不言

噤口卷舌

噤口卷舌

绝口不道

绝口不提

开口见胆

开口见心

空口白话

空口无凭

口碑载道

口辩户说

口不二价

口不绝吟

口不言钱

口不应心

口不择言

口称三昧

口齿伶俐

口齿生香

口出不逊

口出大言

口出狂言

口传心授

口呆目瞪

口呆目钝

口多食寡

口耳并重

口耳相承

口耳相传

口耳之学

口沸目赤

口服心服

口腹之累

口腹自役

口干舌焦

口干舌燥

口含天宪

口祸之门

口讲指画

口角春风

口角风情

口角生风

口绝行语

口口声声

口口相传

口快心直

口蜜腹剑

口轻舌薄

口如悬河

口若悬河

口尚乳臭

口是心非

口是心苗

口授心传

口说无凭

口似悬河

口诵心惟

口诵心维

口吐珠玑

口吻生花

口衔天宪

口谐辞给

口血未干

口壅若川

口有同嗜

口语籍籍

口燥唇干

口燥干

口直心快

口中雌黄

口中蚤虱

口诛笔伐

口坠天花

苦口恶石

苦口良药

苦口逆耳

苦口婆心

快口直肠

脍炙人口

拉家带口

琅琅上口

朗朗上口

利口辩给

利口捷给

良药苦口

两肩荷口

流口常谈

流脍人口

龙口夺食

骂不绝口

门内之口

弭口无言

蜜口剑腹

免开尊口

面朋口友

摩口膏舌

目瞠口哆

目瞪口呆

目瞪口僵

目瞪口结

目瞪口歪

目瞪口张

目定口呆

目怔口呆

目睁口呆

讷口少言

牛口之下

弄口鸣舌

破口大骂

七口八嘴

口禁语

钳口不言

钳口侧目

钳口挢舌

钳口结舌

钳口吞舌

箝口侧目

箝口结舌

巧言利口

青口白舌

轻口薄舌

轻口轻舌

轻言肆口

曲不离口

缺口镊子

群口铄金

热心苦口

人多口杂

如出一口

三缄其口

灭口

舌尖口快

蛇口蜂针

蛇心佛口

失口乱言

十口相传

十字街口

十字路口

食不充口

食不煳口

食不b口

矢口猖言

矢口抵赖

矢口否认

矢口狡赖

是非口舌

守口如瓶

守瓶缄口

授人口实

顺口开河

顺口谈天

不开口

肆口而食

俗谚口碑

素口骂人

缩衣节口

谈不容口

探口而出

糖舌蜜口

饕口馋舌

提心在口

统一口径

口哓音

拖家带口

脱口成章

脱口而出

万口一词

万口一辞

万口一谈

枉口拔舌

枉口嚼舌

枉口诳舌

妄口巴舌

惟口起羞

畏口慎事

衔口垫背

相与一口

哓音口

携家带口

心不应口

心服口服

心口不一

心口如一

心口相应

心直口快

心拙口夯

信口雌黄

信口胡言

信口开呵

信口开喝

......>>

问题六:什么什么至什么的成语 成语:一丁至微

拼音:yī dīng zhì wēi

解释:一丁:一个钉子;至微:极其微小。一个极其微小的钉子。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成语:势位至尊

拼音:shì wèi zhì zūn

解释:势:权势;位:地位。权势和地位极其尊贵。旧指帝王权势地位至高无上。

成语:臻臻至至

拼音:zhēn zhēn zhì zhì

解释:臻:达到。形容热情周到。

骨肉至亲

自惟至熟

止于至善

一片至诚

大中至正

一何至此

自始至终

充类至尽

任重至远

至至悉

摩顶至踵

从头至尾

以至鼠

以狸至鼠

如获至宝

视为至宝

至再至三

感人至深

奉为至宝

摩顶至足

如获至珍

问题七:什么什么至的成语 什么什么至的成语 :

人迹罕至、

蜂拥而至、

关怀备至、

推崇备至、

精诚所至、

无微不至、

接踵而至、

朝发夕至、

杂沓而至、

飙举电至、

一蹴即至、

朝露溘至、

祸不妄至

问题八:什么什么什么至成语 人迹罕至、

蜂拥而至、

关怀备至、

推崇备至、

精诚所至、

无微不至、

接踵而至、

朝发夕至、

朝露溘至、

飙举电至、

款曲周至、

沓来踵至、

福无双至、

鸿鹄将至、

联袂而至、

迩安远至、

老之将至

问题九:传什么至什么成语 传世至宝

传世,流传于后世,可子孙后代相继。

宝,原指玉器,现泛指珍贵之物。

传世之宝,指具有很高的货币价值或艺术价值,且物理性质稳定,可长期保存的珍贵物品,如玉器、金银器、青铜器、书画、石刻等。

问题十:成语什么具到 应该是:

面面俱到

释义:各方面都能照顾到,没有遗漏疏忽。也指虽然照顾到各方面,但一般化。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七回:“这位单道台办事一向是面面俱到,不肯落一点褒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