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陵东的介绍

2.平陵东赏析

3.江畔何年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运用什么手法

4.连锁调是用( )的修辞手法,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民间童谣。

平陵东的介绍

顶针续麻是什么修辞手法-顶针继麻什么意思

《平陵东》是汉代乐府诗歌,误传为汉代翟义门客所作。《平陵东》揭露了贪官暴吏劫夺民财,残害百姓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揭露了汉代社会的阴暗面。艺术手法上,《平陵东》运用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加强了全诗的抒情气氛。

平陵东赏析

《平陵东》属汉乐府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这首诗写一个善良的人平白无故被人去敲诈勒索,被逼无奈,只好叫家人卖掉小黄牛凑线来赎身的故事。

全诗每三句为一节。第一节写出事件发生的地点和经过。在平陵东侧一片阴森浓密的树林中,一位善良的平民义公遭到了。事情发生得突然,义公心中充满了惊疑恐惧之情。这良民的行径是何人所为?“不知”句提起疑问,含煳得极好。联系下文的“高堂”“追吏”,可知这是官吏捕人。不言其“捕”而斥为“劫”,意在表现出官吏行事的粗暴凶狠。观其行迹,真如盗匪,使人不能相信这是官吏行径。直来到高堂之下,才敢确定这劫义公的竟是官府所为。以“不知”故作疑惑,含讽刺之意于言外,_露出“官府即盗匪,官府甚于盗匪”的黑暗现实。笫二、三节就直写官吏敲榨勒索财物的强盗行径。高堂之上,本应是主持正义、惩办的所在,现在却要义公“交钱百万两走马”,贪暴官吏公然逼迫善良百姓,义公在猝然之间遭此厄运,如此惊人的巨额赎资不可能交纳得出来。

“两走马,亦诚难”,义公为此悲愁交加,百般煎迫。可稍有迟疑,摧辱即至,逼得他一看到追逼的官吏,就不由得心惊色变。“心中恻,血出漉”极写出义公内心痛愁恐惧的惨烈。在贪官暴吏敲骨榨髓的勒索之不,他感到仿佛心中的血都要流尽了。透过这极端痛苦的心情,不难想象出义公在官府遭受到的摧辱与折磨该有多么严酷。在此绝望之中,他已经无路可走,只好忍痛“归告我家卖黄犊”。一个善良的平民在虎狼之吏的逼迫下,就这样倾家荡产了。这悲惨的结局中又凝结着多少痛苦和悲愤!即便如此,可黄犊所值有限,以这点微薄的赎资能满足那贪狠恶吏的无厌之欲,使义公逃脱这场厄运吗?诗歌最终引发出对人的永久关切。

这首诗和两汉其他乐府民歌一样,继承了《诗经》“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通过“义公”被劫持、被勒索、被逼卖黄犊几个细节,从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悲惨遭遇,揭露了一个社会问题:即广大人民的穷困是由于统治阶级的压迫使然,“义公”一家的遭遇即是一证。

《平陵东》篇幅短小,情节也不复杂,但含意非常深刻。它反映了在黑暗残暴的社会中人民生活的艰难苦痛。在简洁的叙事中融入抒情,表达人民痛楚、悲愤的感情,格调凝重。在语句上,_节的第一句重复上一节的最后三个字,运用了民歌中常见的“顶针续麻”的修辞手法,以文字上的复迭,造成迂回往复、反复吟咏的效果,使语意更加连贯,加强了诗歌的抒情气氛。

江畔何年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运用什么手法

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其原文是“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两句写了高月的皎洁,并发思古之悠情。这里月的叠用、人的叠用以及江的叠用,有一种音节美、韵律美,断而复续,飞丝相接,给人一种清峻雄奇之感。诗人创造的这种诗歌语言形式,后来发展成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体”,至今中国诗坛还留有它动人的影子。

就这两句诗用到的修辞手法来说主要有:设问、顶针、互文等。

连锁调是用( )的修辞手法,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民间童谣。

连锁调是用顶真的修辞手法,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的民间童谣。

连锁调又称连珠体、连环体、连句、衔尾式,是一种运用特殊修辞、结构、用韵手法构建诗文体式的传统儿歌形式。其修辞特征是顶针续麻,即前一句尾词作为后一句的首词,或前后句随韵接合,环环相扣。传统的连锁调一般没有完整的意思,但句式简短,节奏韵律感很强,颇风趣,儿童很爱传唱。

结构特征:随韵粘合,即两句为一层次,每层次上句起韵,下句以此押韵,两句在内容上没有关联。韵脚特征:中途换韵,即每个层次都换一个韵脚。表现特征:无意之意味,即一般不表现一个突出的中心思想,其意味在于内容的诙谐幽默所造成的趣味性上。

顶真简介:

顶真(别名:顶针、联珠),是将前一句或前一节奏的尾字作为后一句或后一节奏的首字,使两个音节或句子首尾相连,前后承接,产生上递下接的效果,好像串珠子似的一种制联方法,用顶真法创制的联语,能做到语句递接紧凑、生动明快。运用顶真修辞手法,不但能使句子结构整齐,语气贯通,而且能突出事物之间环环相扣的有机联系。

顶真用于议事说理,能收到谨严、周密的效果;用于状物叙事,可把复杂得事物讲得条理清晰;用于抒情写意,格调清新。顶真便于揭示事物间严密透彻的本质;便于抒发气势贯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