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乐观的危害有哪些方面-盲目乐观的危害
1.5种不可重用的员工
2.新传基础知识|第三人效果
3.?保持积极心态也有害
5种不可重用的员工
导语:一个企业的发展需要公司员工的付出。那么,有哪几种员工不仅不会给公司带来效益还会影响效益呢?以下教你辨别哪些员工必须剔除,不可重用!快来查看你收否是属于以下类型?
哪些人不必培养?一、小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私、自利、心肠歹毒、阴险、夸夸其谈、虚话、场面话、假话连篇等等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做出有正能量的事情出来的。如果,他目前看似在走正儿八经道路,那么迟早会把他本来的目的、嘴脸露出来的。所谓?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就是如此道理。迟早是企业团队的坏苹果,把你的团队带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此类人绝对不能用。
二、一个不懂得感恩之人不能培养。(?白眼狼?类之人不能用)要?阅?清楚此类人,只要看他在几次关键的事件中的面对态度,就能充分体现出他?白眼狼?的本质。不懂得感恩之人,自然不会感恩自己的平台,也不会去感恩曾经对他支持和帮助的任何人。自然而然他也不会成?器?。此类人往往都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很有本事的(自负),自己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把自己的成绩都会全部当作自己努力而得来的。他会忘记自己一路走来别人对他的提携、苦心教导。自然就不会心存感恩了!一个如此?白眼狼?之人,哪怕他能力再强,相信也不会有一个上司、老板会去对他作如何培养。
三、一个本身素质不高,但又缺乏接受他人调教之人,不值得去培养。(固步自封之人不堪培养)本身素质不高,包含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这些都可以后天通过学习、培训提高。但是,如果不能深刻认识到自己的缺陷,也无虚心接受及改变之人,不堪培养及任用。
四、接受能力、领悟能力不高之人,不堪培养。(?朽木?之人不能培养)?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是块好的玉石材料才可以雕刻成玉器出来。朽木是难成材的!一个不够?醒目?的下属是很难委以重任的。带这样的下属只会让上司身心俱疲。往往他做错了,他还觉得无辜。这种人,只适合做简单、重复的工作且需多关注。不堪大用。
五、一个没有忠诚度而言之人是不能任用的。(?墙头草?之人不堪任用)站在公司、老板的角度而言,公司的职员必须对公司忠诚,不能做损害公司、老板的利益。同时,也不能漠视损害公司、老板利益的现象存在。站在上司的立场,不能容忍的是下属对自己的背信弃义。此类人,今天可以为了自己利益依附于A,明天可以为了自己利益照样依附于B.此类立场不坚定之人,不堪任用。
有那么五种人,在哪都不受重用1、事事悲观
在职场上,老板总是希望员工能够对公司的发展和建设多多贡献自己的力量,对公司的发展抱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一个企业的成长离不开一个富有开拓精神的老板,更离不开一个激情澎湃干劲十足的团队,只有这样的组合才能带领企业走得更远。
如果一个公司的员工对自己所在的公司没有信心,对公司的各项举措和政策不看好,那他还会把这项工作当事业认真对待,还会源源不绝投入热情和激情吗?闲鱼认为这个时候那位员工是没有太多心思在工作上的,那么,下一个被老板请喝茶的就是你。
2、消极怠工
同样,你的一举一动都被老板看在眼里,不要怀疑老板的视力有多遭。即使你蹲到靠墙角摄像头的下面那个座位,也逃不开老板对你打量。说这个不是要忽悠大家什么,只是告诉你,其实老板眼里你是无所遁形的。
你的好,你的不好,你是个积极主动办事的员工,还是消极懈怠偷懒的职员,他其实一清二楚。我们可以稍作放松,但别耽误工作进展,不然老板看到的你总是在玩手机,换做是你看到自己手下带的小弟不干活,天天玩手机会怎么想?会不会公司一清闲不用那么多人第一个就先给他开了。
3、抱怨不止
都说祸从口出患从口入,爱抱怨的人就像是带了口臭而不自知,时不时就像身边的同事的散发一波生化攻击,却完全没有理会对方的感受,渐渐的你就会发现这种同事会成为大家避之不及的对象,不愿意多和他接触,老板也绝不会对爱抱怨的员工更多重视的。
4、理由众多
不知道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类同事或朋友:
今天迟到啦
①闹钟坏了
②化了个妆
③今天不知道穿什么
④路上堵车
⑤今天路上红灯太多
⑥过马路碰到个老太太
每一次迟到总能找到各种的借口和理由,今天不是闹钟坏了就是隔壁家昨晚吵架,总之就是没认识到自己迟到这回事,工作上的问题同样各种借口,总之就不是自己的责任。不是你的问题,难道是老板的.问题?老板视力的问题?
5、事不关己
这点很多职场新人没看懂,刚进一家新公司,说好的会计或者行政,坐在自己的位子里等着领导交代任务,很多职场油子也认为做好分内事就好。殊不知,那些晋升快的同事大都是在大家只顾各忙各的时候,顺便帮忙给个建议或者做点小事的情况下获得了老板的青睐,正如前面所说,你的一举一动,老板都看在眼中!
10种绝不能留的员工1.帮过别人永远?不会忘?的人。
帮过别人永远?不会忘?,原因可能是?老想起来?,但最可能的原因却是?老想让别人报恩?。世界上有种敲诈叫道德敲诈,一个经常把?我帮过他没有我,他早就....?等等挂嘴边的人,心里的真实意图是想通过?道德?对别人进行敲诈勒索。只要别人一天不还他的人情,他就会一直敲诈下去。经常把?没有功劳有苦劳?挂嘴边的人就是这号主,这号主一旦走上领导岗位,他们就会通过?权?来施恩,然后通过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方式让别人报恩。
2.遭到错误批评?不辩解?的人。
遭到错误批评?不辩解?,原因可能是?不想顶撞上司?,但最有可能的原因却是?隐忍不发?。为维护自己的权威和尊严,许多上司很喜欢不辩解的人,但任何人遭到错误批评之时,最正常的反应就是辩解,也只有辩解,上级才可能分清是非曲直。一个人遭到错误批评,不可能不心生怨气,但他就是?不辩解?,这就足以说明他已完全不信任上司,甚至已视上司为敌。等到哪天上司有难的时候,头一个落井下石、抱薪救火的人,大多都是这号主。
3.看到危险信号?不支声?的人。
看到危险信号?不支声?,原因可能是?没想到会有危险?,但最可能的原因却是?等着看热闹?。企业之中,如果多数人等着看企业的热闹,责任肯定在管理者身上的,若只有少数人等着看企业的热闹,那就另说了。所以,企业在查办问题追究人员责任时,除了要揪出?主谋?外,还要在?拔其萝卜带起泥?中把那些?等着看热闹?的?帮凶?揪出来,留着这号人迟早都是个祸害。
4.对分内之事敢说?不知道?的人。
对分内之事说?不知道?,原因可能是?没记住?,但最可能的原因是?没干过?。无论是?没记住?还是 ?没干过?,都属于失职范畴。现实中,?不知道?分内某些事很正常,但是,一旦把?不知道?三个字说出来就不正常了,那就是在表明一种毫不在意的敷衍立场。但凡一个敬业的人,就算他真的不知道分内的某些事,也不会轻易将?不知道?三个字说出口。
5.对分内工作推说?不会做?的人。
对分内工作推说?不会做?,原因可能是?干不了?,但最可能的原因是?不想干?。无论是?干不了?还是 ?不想干?,都与?称职?二字相距甚远。没有人天生就有干成事的能力,都是学过之后才会干,或是干过之后才会做。今天说?不会做?的人,那明天肯定还是会说?不会做?,如此类推。而且,没有干过,则意味着一辈子都不会做。企业支付工资给下属,可不是为了换取一句?不会做?。
6.出现问题忙说?不怪我?的人。
出现问题忙说?不怪我?,原因可能真的是?不怪他?,但即使?不怪他?,一旦把?不怪我?三个字急忙说出来,急忙撇清责任的时候,其实就是在表露一种不敢担当的心态。有人或许认为这是一种说话艺术,而不是一种是否敢于担当的问题,其实不然。现实生活中,?不怪我?三个字常出于小孩之口,因为小孩没有担当责任的能力,所以才会下意识说出来。作为一个成年人,如果还要坚持把这个三个字挂嘴巴,那就和小孩子的担当能力没有任何区别。
新传基础知识|第三人效果
第三人效果?
一、缘起
此部分了解即可
1949年,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历史学者在梳理“二战”文献时发现,日军曾向驻扎在太平洋中一个小岛上的美军散发传单,对黑人士兵进行策反。日军宣传这场战争是日本人和白人之间的战争,日本人和黑人之间并没有恩怨,劝告黑人士兵不要为白人卖命。传单散发之后,很快引起了美国军队的撤退,同时部队内部的人事发生了重大变更,其原因是,白人军官担心黑人士兵会受到传单内容的蛊惑,失去战斗意志,于是不得已而撤退。这位历史学者对此非常惊讶, 因为传单初衷是要影响黑人,而实际上却影响了白人军官。
该事件成为第三人效果提出的由头,并启发美国传播学者戴维森提出了第三人效果理论。当时,戴维森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新闻学和社会学教授,在第三人效果概念提出之前,他曾对此做过多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是在1978年,地点为戴维森所在的哥伦比亚大学。实验内容是让人们回答竞选宣传对纽约人以及对自己的投票有何影响,目的是考察第三者效果的可行性。
第二次实验在1981年,实验内容是实验对象认为电视广告对儿童和对自己年幼时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人们会趋向于认为电视广告对儿童的影响比对自身年幼时的影响更大。
第三、第四次实验是针对1980年的竞选,研究者分别于1981年秋天和1982年春天对1980年总统大选进行了两次实验,实验的结果都证明第三者效果确实存在,在这个基础上,戴维森于1983年正式提出了第三者效果理论。
二、概念
此部分需重点掌握
1983年,戴维森在《公共舆论季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目是《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文章中他提出: 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力之际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 (perceptual bias) ,即倾向于认为大众媒介的信息 (尤其是说服性信息或宣传以及负面信息) 对“我”或“你”未必有多大影响,然而会对“他”人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由于这种感知定势的作用,大众传播的影响和效果,通常不是在传媒指向的表面受众 (ostensible audience) 中直接发生的,而是通过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 (the third person) 的反应行为实现的。戴维森把这种现象或这种影响机制称为“第三人效果”。
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把握“第三人效果”的概念:
(1)它指的是一种普遍的感知定势,即在评价大众传播的影响之际,通常会认为最大效果不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是发生在“他人” (广义上的第三人) 身上。 作为这种感知定势的“第三人效果”,意味着人们在判断大众传播的影响时存在着双重标准:倾向于“高估”媒介传播对他人的影响而“低估”对自己的影响。
(2)“第三人效果”也是一种说服或宣传技巧,类似于我国的“声东击西”、“欲擒故纵”、“围魏救赵”、“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中所蕴含的操控谋略。 追求“第三人效果”的说服性传播,定位的致效人群并不是作为内容对象的“表面受众”,而是与他们相关的“第三人”。例如,儿童商品的购买者是他们的父母,但这些商品的广告通常是在儿童节目中插播的。作为“表面受众”的儿童并没有购买力,商家广告的目的,则是通过唤起儿童对这些商品的欲望和需求,并通过孩子对父母的影响力达到促销目的。以影响“表面受众”的形式,来实现操控“第三人”行为的意图,是这种宣传技巧的基本做法。
(3)“第三人效果”指的也是大众传播的现实影响的一种发生机制。 正如戴维森所关注的,在许多时候,对大众传播内容产生实质性反应的,往往不是“表面受众”而是他们的相关者。例如,担忧媒体不良内容会对少年儿童成长造成危害的更多是父母、教育和法律界人士,正是这些人的抗议、批判产生了社会对不良内容的共识,并形成了制约不良内容的表层社会舆论以及在舆论的推动下建立的各种媒介内容管制制度。
三、基本假设
此部分需要理解
第三人效果的假设可以分为两部分内容。
一是感知部分 :人们认为大众传播的信息对其他人会比对自己有更大的效果,这是 第三者效果的基本假设 。
二是行为部分 :作为第三人认知的后果,这种“媒体对他人影响较大”的估计,会导致人们可能采取某些相应的行动,以免他人受媒体内容影响从而影响到本人的权益和福利,尤其是人们可能会支持对媒体的内容进行限制以防止媒介对他人的不艮影响。比如说对媒介上的暴力内容,很多人会认为这些内容对青少年影响更大,进而会支持净化荧屏、净化媒介的内容,强调健康的、更加积极的内容。
四、“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心理学依据
此部分需重点掌握
人为什么会有夸大媒介信息(特别是负面信息)对他人影响的倾向?心理学中关于人的 “自我强化” (self-enhancement,另译 “自我膨胀” )的理论,可以对此做出某种程度的解释。
“自我强化”包括三个方面:
(1) 对自己盲目乐观 (unrealistic optimism),觉得与他人相比,自己遭遇不幸事件的概率较低,或者觉得自己不太容易接受负面事件的影响;
(2) 虚幻的优越感 (illusory superiority),每个人都容易认为自己很优秀,习惯于用正面方式评价自己;
(3) 自我服务式归因 (self-serving attribution),即在好事面前容易夸大自己的作用,在坏事面前容易推诿责任的倾向。
“自我强化”虽然揭示了人性中很尴尬的一面,但它有着强化个人的自尊和自我价值的功能,并且影响人的言行。
按照“自我强化”理论,“第三人效果”的产生原因也就不难理解了:人都有高估自己的倾向,在大众传播面前认为自己更有主见,对媒体影响更有抵抗力,更不容易接受负面信息影响。
五、“第三人效果”产生的制约因素
此部分需重点掌握
1.信息的性质
由于“自我强化”的作用,人们在评估负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倾向于认为对别人影响大,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而在评估正面信息的影响之际,则会出现相反的倾向,即认为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对于后者,有学者称为 “第一人效果”或者“反转的第三人效果” (reversed third-person effect)。(后面会具体讲到哦~)
2.信源的性质
一是信源的可信度 ,围绕低可信度信源提供的信息,更容易产生“第三人效果”; 二是信源的说服动机强弱程度 ,越是说服或宣传色彩强烈的信息(如广告或竞选宣传),越容易引发“第三人效果”。
3.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social distance)即人们感觉与他人的远近亲疏的社会关系或联系的密切程度。“第三人效果”研究表明: 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与自己社会距离大的人的影响较大,而对自己比较熟悉的人或群体影响相对较小 。
4.个人因素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作为“第三人效果”影响因素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年龄因素
,研究显示,年龄越大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
二是学历因素 ,研究发现,教育程度越高的人越倾向于认为媒介信息对他人的影响大于对自己的影响,而高学历较强的优越感和自信,是这种倾向产生的原因。
三是预存立场 (predispositions) 因素 ,媒介信息的观点越是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不一致,越会高估对其他人的影响力,而在观点一致时,则会觉得对自己影响大,出现“反转的第三人效果”。
四是自我关联 (ego-involvement) 程度 ,与媒介信息所涉及的问题关系越密切,越倾向于认为他人会受到影响。
五是对相关信息的专业感 (perceived self expertise)。对媒介信息涉及的问题,一个人越觉得自己是内行或专家,越容易出现“第三人效果”认知倾向。
六、可能引发的社会行为
此部分需要理解
戴维森本人在其1983年的论文中强调了研究后续行为效果的重要性,他认为有两种社会显性行为可能与“第三人效果”有关: 一种是对限制媒体的舆论支持;另一种则是与抢购、挤兑等群体现象有关的集合行为。
七、评价
此部分需要掌握
1.意义
“第三人效果”的产生机制未必是合理的,但它又是一种现实的传播现象,并会引发后续的显性社会行为,因此,研究“第三人效果”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第一,该理论的许多实证研究都表明,诸如“抢购”风潮、“群体逃难”等许多突发性社会集合行为的起因,都与大众传播信息引发的“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关联。 “第三人效果”理论提醒我们,大众传媒既要及时传达危机信息,履行“环境守望”的社会功能,又要以慎重、负责的态度处理危机信息,防止由不实报道、炒作式报道引发社会混乱。
第二,我们处在新传播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互联网上的暴力、、其他有害内容以及以“人肉搜索”为代表的极端传播方式等正在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互联网传播的立法管理也正在摆上日程。 但是一些研究表明,在对互联网信息的评估上,同样也存在着“第三人效果”现象。
第三,研究“第三人效果”, 不仅有上述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学术研究的角度, 也有很高的理论价值。 作为一种强效果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不仅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大众传播的影响力,而且揭示了受众的媒介认知的多面性,效果产生的间接性和复杂性,以及认知、 态度层面上的效果向行为层面的转化机制等。在这些方面,“第三人效果”理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贡献,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人类的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理解。
2.不足
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第三者效果往往表现得并不明显。它通常存在于支持媒介内容审查与信息限制的理由当中,并且经常影响媒体工作者、政府官员和执法者对于大众媒介传播效果的判断。
此外,作为一种比较“新”且较为复杂和微妙的效果理论,第三者效果也受到了一些质疑。
其一 ,研究假设中所说的“媒介效果”过于广泛和抽象。 戴维森当时考察了人们对媒介影响自己和他人的认知,但是并没有说明是什么样的影响。后来很多研究者也没有清楚地阐明影响的具体内涵,以及是哪方面的影响,影响的程度有多深等;同时,研究的对象过于广泛,忽视了不同情况下的效果差异。
其二 ,“第三者”的定义过于宽泛。戴维森等研究者常常把第三者界定为其他人,这个概念的假定过于宽泛而且同质化过高。
其三 ,该理论的研究者往往把媒体对事物的描述等同于被描述的事物本身,很少关注两者之间的区别。
其四 ,关于行为部分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第三者效果广受传播学者重视的根本原因,更多的是它在行为层面所产生的影响。然而,在目前,第三者效果的感知和行为之间有没有联系、联系的强弱程度等还在进步探讨当中,各种研究结论还在不断涌现,尚待进一步完善。
八、延伸:第一人效果
此部分理解即可
研究发现在负面或争议性的信息中大多数的人们都会出现“第三人效果”,但当信息转向为符合社会期望的、符合需要的或正能量性质的时候,大多数的人们又会出现一种 “第一人效果” (或者称之为 “反第三人效果” ),即认为自己所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远要大于他人受到的影响。最开始它的出现主要存在于媒介内容的性质上,这种相反的现象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随后将这种衍生的“第一人效果”假说列入到理论研究的范畴内。Gunther与他的伙伴研究表明,受访者倾向认为对自己没有需求的节目内容对他人的影响要大于对自己的影响,对有需求的内容则相反,认为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于他人所受的影响;Sun的研究结果也与“第三人效果”的结论完全相反,也证实了在一类信息中受众倾向于认为自己比他人更容易受到媒介信息的影响。
九、第三人效果在网络传播中的特性
此部分理解即可
1.效果的延迟性
由于受到网络自身技术逻辑与其他变量的影响,网民的心态与传统媒介环境下的情形不同,所以在网络环境下的“第三人效果”认知也呈现出一定的延时性。
从网络意见的形成过程来看,网络事件发生伊始,人们对事件都缺乏普遍的了解,各种假信息、情绪化的言论会充斥网络,网络受众正处于搜集信息了解情况阶段,所以人们对各种差异化的信源一直难以辨别,容易陷入非理性状态。但随着网络事件被迅速炒红,海量的信息满足了人们的了解需求同时,人们从也从这些信息中交叉验证、去粗取精,逐渐形成自己的独立判断,从而对事件进行反思。这时人们便会相信自己的认识更准确、更公正,而别人尚处于非理性之中,会收到网络信息的误导,需要纠正的客观认识,人们在网络意见形成中普遍表现出一种“为了他人利益”的行为,即要给事件当事人以客观公正的评价,对其他网民的非理性意见予以纠正。这就是网络意见中的“第三人效果”产生的过程,也是网络意见理性化的过程。而且这种行为在网络事件发生之初并未出现,而是随网络事件的发展慢慢显现出来,具有一定的延时性。
2.益于他人的动机性?
网络第三人效果认知的另一个特点是,改写了“第三人效果”的行为动机。第三人效果的理论根源,多是出于不实际的乐观、自我保护等动机。也就是人们多是从个人利益的角度来进行认知差距的判断,从而做出保护自己利益的行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身份都是隐匿的,彼此间都是以符号的形式存在,所以人们自我保护的动机被大大削减了。有学者在2001年对480位网民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网络“第三人效果”认知并不是由于人们竭力维护自己在他人面前的良好形象而产生的自己保护动机。
对这一问题可能的解释是,随着对网络负面信息的了解程度不断加深,会认为心理比较脆弱的人会受到有害信息的影响,出于社会责任感和为他人利益的动机,人们会采取相应的限制行动。
十、疫情中的第三人效果
此部分理解即可
1.恐慌蔓延演变成集合行为
随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展,社会上也出现了囤货抢购的风潮,在信息匮乏,行动受限的疫情期间,媒体的报道对于“抢购”风潮的兴起不无作用。
《新闻联播》等央媒如实地报道着全国各地复工复产不断推迟,城市交通网络被封锁,人们的出行受到限制等消息,受众接收到消息后,会产生一定的恐慌情绪,然后会凭借着“准统计感觉”去猜测——“我”知道国家储备充足,但是“他们”不知道,“他们”会担心未来可能会出现断货的情况,“他们”可能会针对这些信息立即采取行动进行抢购,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也要囤货抢购。基于这种心理,抢购的态势越猛,加入抢购的人也就越多,越来越多的人卷入到这场风波中,于是真正的危机就形成了。
不少研究者认为,2003年“SARS”期间抢购板蓝根和2011年日本福岛核泄漏后“食盐抢购风波”等事件的发生,都与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信息时引发的“第三人效果”有着某种程度的联系,而当下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与上述事件背景有着相似性。
学者曾经在对“非典”中“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发现,原本没有受到非典抢购信息干扰的个人,“看到商场、超市到处有人买醋买药,并且价格也直线上升,我就真的有点急了,马上去超市……”可见,影响这些受众行为的主要是“他们”的抢购,值得一提的是,绝大部分的受众在“他们”真正地行动之前预测到了“他们”将要发生的行为,并且加入其中。但问题在于,在恐慌和抢购中,每个人都是潜在的第三人,但我们通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于是一起造成了抢购这一集合行为的发生。
2.追求希望依旧是普遍和主流的情感诉求
1月27日晚,央视频开通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造过程“慢直播”,每个医院都有近景、全景两个镜头,共4个镜头的24小时施工现场直播,不少宅在家里的人点开直播,开始网络“云监工”,1月30日,“云监工”人数更是突破了5000万。在这特殊时期,火神山、雷神山医院承载着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希望,网络“云监工”的火爆现象表现了第三人效果的另一面——在评估媒介正面信息的影响时,第三人效果会出现反转,即认为信息对自己的影响大,也称为 “第一人效果” 。目前,学界对于“第一人效果”的后续行为研究寥寥可数,而施工直播的火热正是填补了这一领域。
戴维森认为,这样的效果“并不是直接由讯息本身的传递引起的,而是由接触讯息的受众根据自身特征与需求做出反应之后产生的结果”。受众们现在面临的是被困在家里,正常生活秩序被打乱,工作学习都受限等现实问题,他们普遍认可医院的建成使自己目前的困境得到改善,所以受众观看医院建筑施工现场,也许并不是真正喜欢“云监工”,而是通过观看建筑施工现场的方式来感受其传递出来的正面效能,对疫情结束后的未来进行展望。
在观看建筑施工现场的过程中,观众普遍认为医院建成以后会加快抗击疫情的步伐,对自己产生有利的影响,所以受众给予了这场直播如此大的关注,但直播引起这么强大的效果也离不开观众自己对直播的传播,比如转发,或者发布与直播有关的网络动态,这无形中扩大了直播的影响力,人们在评估正面信息的影响时,不仅会高估其对自己的影响,还会产生一种传播并积极宣传这种正面影响的倾向。
参考文献
[1]大众传播学通论
[2]传播学基础:历史、框架与外延
[3]传播学教程
[4]传播学概论
[5]论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
[6]浅析疫情中的大众传播第三人效果——以央媒的传播行为为例
?保持积极心态也有害
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认为,乐观是健康情绪的关键。很多人读过诺曼·文森特·皮尔的《积极思考》以及宣扬“吸引力法则”的《秘密》,这些“积极”的书看上去似乎不错,于是所谓“积极心理学”近年逐渐流行起来,还传入了中国。但美国注册心理师克里夫特·拉泽鲁斯认为,健康的乐观和盲目的乐观存在巨大差异,后者有着严重的危害。
“积极主义”提倡人们总要看到生活中一切事情的光明的一面,让人对生活中残酷惨淡的现实视而不见,还阻止别人表达悲伤、痛苦、愤怒、寂寞和恐惧。在这些“永远保持积极”的人面前,你很难讲出自己的真实感觉,甚至觉得自己心里竟然还有消极的想法,也是一种罪过。
但心想事成只不过是一厢情愿。盲目乐观的人要求自己“笑对灾祸”,对自己反复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常常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小问题如果被忽略、掩饰甚至否认,便会扩散和蔓延,渐渐变成大问题。
理性的乐观主义者在事情不顺或倒霉的时候,不会空谈世界多么美好。如何分辨盲目乐观和理性乐观?且看以下两种说法:
盲目乐观:“不用想太多,一切都会好的。”
理性乐观:“我们遇上棘手的麻烦了,事情似乎不顺,但如果我们一步步着手解决,还是能做点事情的。”
拉泽鲁斯认为,人们需要意识到在很多情况下事情已经无法改变。这很重要,因为接受现实才能有助于防止沮丧和抑郁,而盲目乐观和一厢情愿的积极想法有害无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