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字在开头的成语

2.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3.“望犹得臣而友之乎”的翻译是什么?

4.孔子为何杀少正卯 摘自:李木生《人味孔子》 陕西文艺出版社

5.受的成语有哪些

三字在开头的成语

三盈三虚刘-三盈三虚翻译

三字在开头的成语如下:

三心二意、三更半夜、三山五岳、三番五次、三教九流、三令五申、三从四德、三妻四妾、三五成群、三长两短、三生有幸、三宫六院、三姑六婆、三足鼎立、三头六臂、三跪九叩、三言两语、三三两两、三朝元老、三天两头、三位一体、三十而立、三皇五帝、三人成虎。

三顾茅庐、三纲五常、三魂七魄、三缄其口、三阳开泰、三省吾身、三年五载、三十三天、三马同槽、三六九等、三纸无驴、三坟五典、三思而行、三余读书、三寸之舌、三心两意、三番两次、三媒六证、三蛇七鼠、三灾八难、三三四四、三老四少、三回九转、三茶六礼。

三台八座、三星在天、三年化碧、三人为众、三豕涉河、三星在户、三茶六饭、三节两寿、三顾草庐、三班六房、三告投杼、三风十愆、三贞九烈、三兽渡河、三牲五鼎、三头八臂、三阳交泰、三户亡秦、三折其肱、三翻四复、三荤五厌、三分鼎足。

三槐九棘、三老五更、三旬九食、三江七泽、三瓦两舍、三冬二夏、三亲六故、三年之艾、三叠阳关、三旨相公、三三五五、三夫之言、三占从二、三长四短、三迁之教、三复斯言、三江五湖。

扩展资料

①三心二意

解释: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出自: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争奈是匪妓,都三心二意。”

翻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无奈是不是,都是三心两意。”

示例:可是眼下大敌当前,后有追兵,你可千万不要三心二意,迟疑不决,误了大事。

②三十而立

解释: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出自:《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翻译:《论语·为政》:“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

示例:三十而立,就是建立心灵的自信。是一种心灵的标准。

③三五成群

解释:几个人、几个人在一起。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三五成群,高谈嬉笑。”

翻译: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二:“几个人在一起高谈阔论嬉笑。”

示例:年轻人三五成群,脸上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不时高歌几句,不时大笑几声,都在欢快的交谈着。

④三长两短

解释: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特指人的亡。

出自: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须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长两短,定要讨个明白。”

翻译:明·范文若《鸳鸯棒·恚剔》:“我还怕薄情郎折倒我的女儿,需要一路寻上去,万一有三个长两短,一定要讨个明白。”

示例:哥哥离开家的时候奶奶嘱咐再三,生怕他有个三长两短。

⑤三生有幸

解释:三生:佛家指前生、今生、来生;幸:幸运。三世都很幸运。比喻非常幸运。

出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久闻老师父大名,今日得睹尊颜,三生有幸。”

翻译: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早就听说老师父大名,今天能见到您,三生有幸。”

示例: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今日能当面请益,真是三生有幸。

孔子为什么要杀少正卯?

有人说孔子的被任用,主要得力于其学生、也是鲁国三家之一的孟孙氏(孟懿子)的推荐。其实,孔子的出仕,与鲁定公、孟懿子都没有决定性的关系。真正想到任用孔子的,还是实际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桓子。季氏家臣阳虎的作乱一直延续了多年。直至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他又想杀季氏篡夺全部权力,被打败而逃奔齐国,后又被齐国所弃而奔晋。表面上看阳虎之乱已平,但是鲁国的政局并没有真正安定下来,费邑的公山不狃,邑的公若藐等家臣仍有很大的实力,对于鲁国公、卿都存在着大的威胁。在周边关系上,又与大国齐不断发生着摩擦并日趋紧张。此时,继任国卿不久的季桓子,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免有力不从心之感。先不要说孔子少见的博学多识与巨大的社会声望,单是他坚定的维护公室权威、渴望安定和平的政治态度,就引起了季氏的重视。尤其是孔子反对“陪臣执国政”的立场,以及孔子对于阳虎与公山不狃的拒绝,才是季氏最终选中孔子的根本原因。

孔子任小司空的时间很短,即就任大司寇。说到大司寇任上孔子的作为,这里需要首先弄清楚一件历来纠缠不清的公案,即孔子是否诛杀大夫少正卯一事。

记载孔子诛杀少正卯一案,其源头是《荀子·宥坐篇》的记载,后来在《吕氏春秋》、《说苑》、《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均有记载,说孔子为政七天就杀了“鲁之闻人”少正卯,这里不仅将孔子诛杀少正卯事予以坐实,更找出了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深层理由:原来少正卯与孔子素来有隙,在孔子讲学的时候,少正卯也授徒讲学,而且学生很多,曾使孔子的讲课处“三盈三虚”,好多次没人听孔子的课了。现代学者蔡尚思认为:荀况是离孔子最近且最崇拜孔子的思想,他的记载应当是忠实的;汉以后许多学者都作了同样的论述;清末尊孔子的也不得不认为诛少正卯是孔子的一个污行;孔子与少正卯不仅是学敌教敌,还是政敌,而且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并举《左传》中子产的儿子先宽后严将盗“尽杀之”而被孔子赞美为“善哉”的例子,说明孔子杀少正卯确有其事。(《不宜抬高孔子——评匡亚明的〈孔子评传〉》)特别是“”时期,更是把孔子诛杀“法家少正卯”作为孔子的一条罪状。

但是从朱熹以来,特别是自清人阎若璩、崔述、梁玉绳、江永等人以来,以至当代杨景凡、俞荣根、匡亚明、钱穆等专家学者,均对孔子诛少正卯一案,持否认态度。他们的观点也相当有力,即:一是孔子诛少正卯事仅见以上所列书籍,而不见《论语》、《左传》、《春秋》等经传,以为像孔子诛少正卯如此大事,竟不留一点记载痕迹是说不过去的。二是孔子秉政七日,就以一大夫(孔子)而杀另一大夫(少正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孔子身上,是不可设想的。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并且他坚决反对轻易。如季康子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问题时,就遭到了孔子的反对,说“子为政,焉用杀”。孔子的后裔孔令朋,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认为:“孔子在鲁任官时,军政大权操于季氏三卿之手。孔子虽任大司寇,仍须听命于季桓子,不能想象越过季桓子任意。”因此,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七日而诛少正卯,非孔子所能为,非孔子时所需为”。更有尊孔者,甚至认为连少正卯这个人也是虚构的。还有的以为“诛”字在古代可以释为“责”字,孔子诛少正卯,实则是责少正卯。

我们还是需要将最早记载这一事件的文字录出。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于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荀子·宥坐》)

对于孔子所列少正卯的五项罪状,孔颖达在《礼记·王制·疏》中,有过这样的解释:“行伪而坚者,行此诈伪,而守之坚固,不肯改变;言伪而辩者,谓言谈伪事,辞理明辨,不可屈止;学非而博者,谓习学非违之书,而又广博;顺非而泽者,谓顺从非违之事,而能光泽文饰以疑于众;如此者,杀。按《史记》: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之类是也。”

写过《论衡》的王充,还记有孔子与少正卯交恶的具体根源:“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并字训对峙,对立,即唱对台戏)。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夫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不徒不能知孔子之圣,又不能知少正卯(之佞),门人皆惑。”是说少正卯的名气与孔子的差不多,他也开门办学,可能效果也好,好到使孔子的学生除了颜渊都曾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课,“三盈三虚”。

对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场面,《孔子家语》中说“戮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够可怖的,杀罢,还要陈尸于朝廷之上三天,以扩大教育的效果。

至于孔子诛少正卯的意义,更是论者众多。如西汉刘安就说:“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淮南子·氾论训》)意思很明白,理由也很光明正大,为了天下安宁,必须杀鸡儆猴。

这一事件,教益良多,我们不得不仔细剖析。

教益之一:杀不同政见者或者杀利益相争者,是古已有之,后世当提高警惕。少正卯也是个“闻人”,只是他的“闻”与孔子的不同,他好像有点邪门歪道,起码杀他的人是说他宣扬的是邪门歪道、异端邪说。

教益之二:百姓聚众不行,聚众闹事更是不行,也是古已有之。“小人成群,斯足忧矣”,一让执政者忧,那就有了打开“杀戒”的危险。谈情说爱的《诗经》也就成了的号角,“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所列少正卯罪状,归纳起来无非是: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邪荧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也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精神污染”。

我们当然还会记得孔子与老子的分歧。固然,以老子的年龄、学问、资历,孔子对老子是尊敬有加的。但是他们两人在心里十分清楚分歧所在。老子是走的流沙避世之途,却也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圣人不仁”、“民不畏,奈何以畏之”之类“大逆不道”的话的。而孔子基本是走的上层路线,要入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教益之三:提倡过言论自由,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人,一旦掌权执政,也会立即走向反面,马上禁止言论自由,甚至可以因言。杀了人,还要给被杀者戴上许多难听难看的帽子,以儆众心,也安己心。

在孔子诛少正卯之前,另一位思想家邓析,已经被郑国的子产诛杀。郑国的权相子产,本来是个有着民主意识的执政者,他曾经坚决反对毁掉大家自由言论的场所“乡校”。但是,一旦有向他的“执政”提出挑战的,他也就不客气了,杀之而后快、杀之而后安。听听邓析的这些话,就可以想见邓析的为人与他的必然人生结局了:“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悖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继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欲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邓析子》)。这是在公开地骂天骂君,说他们不公平不厚道,不神圣。

《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了这位滑稽人物和汉武帝的一段谈话,说的是圣君用人一定能够把各方面的人才都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上。这位滑稽人物是这样建议的:请周公为丞相,姜太公为将军,孔子为御史大夫,子路为执金吾……看来,孔子也只能在体制内当一名谏言者。

教益之四:孔子的,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到了汉朝,皇帝觉得孔子杀少正卯杀得真是好,“正合朕意”,于是就让博士们将这一条写进了《王制》之中,成了问罪治罪的法律条文:“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真是一个“杀”字,源远流长。“伪”与“非”的解释权,当然在执政者手里,就算是你不“伪”不“非”,他定你个“伪”或“非”或者又“伪”又“非”,也一样地说杀就杀。杀了,虽纯属“莫须有”,也还有根有据,不仅这是《王制》的规定,而且还有圣人处理这一问题的案例可循,“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之类是也”。

“少正卯”,也就成了整人的借口,从汉至于清末,络绎不绝。

王尊以五官掾张辅为少正卯,将其系狱致(《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李膺以野王令张朔为少正卯,杀之于洛阳狱中(《后汉书·李膺传》);明思宗朱由检以少詹事兼朝翰林院侍讲学士黄道周为少正卯,将其削籍下刑部狱,责以党邪乱政,杖八十,并最终被永戍烟瘴边疆;清末洋务派文人陈玉澍,以变法维新派首领康有为为少正卯,并以孔子的两观之诛为样板,请求慈禧速诛之;清末京师大学堂监督刘廷琛以杨度为少正卯,奏请诛杀……到了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个被诛杀了两千多年的少正卯,算是被翻了一次案,成了受了冤屈的法家,而孔子则又成了阻碍进步的称谓而被利用来打人。虽属闹剧,却也映出了历史一贯的真相真情真意。比“”早十年,即一九五七年,曾被歌赞为“没有一点奴颜与”、“空前的民族英雄”和“三个家”的鲁迅,却被歌赞他的同一个人判断道,如果鲁迅活着,“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一九五七年七月的一个晚上,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回答翻译家罗稷南“主席,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的提问时所说的话。原因恐怕也在于,歌赞鲁迅时,还处于在野的地位。对此,林贤治先生认为:“知识分子的实质地位如何?无权者而已。从大清帝国到国民党的‘党国’,从随随便便到书报审查制度,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唯靠个人的自由的抗争……一般而言,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是冲突的,鲁迅却很特别,社会责任直接体现在自由的选择上面。在黑暗王国里,反抗即责任,何况为社会而反抗。”(《一个人的爱与》)孔子也做过这样的反抗,只是他当了大司寇,迅即以杀扑灭了别人的反抗。只有到了他沦为在野,在列国流亡的时候,才会再度想起与执政者不合作的反抗来。

很辛苦 多给点分

“望犹得臣而友之乎”的翻译是什么?

“望犹得臣而友之乎”的翻译是:我吕望还能以其为臣,与之交友吗?

“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是出自冯梦龙的《上智部·太公 孔子》

原文如下: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少正卯与孔子同时。孔子之门人三盈三虚。孔子为大司寇,戮之于两观之下。子贡进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夫子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此,则不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评〕齐所以无惰民,所以终不为弱国。韩非《五蠹》之论本此。

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少正卯能煽惑孔门之弟子,直欲掩孔子而上之,可与同朝共事乎?孔子下狠手,不但为一时辩言乱政故,盖为后世以学术者立防。

华士虚名而无用,少正卯似大有用而实不可用。壬人佥士,凡明主能诛之;闻人高士,非大圣人不知其当诛也。唐萧瑀好奉佛,太宗令出家。玄宗开元六年,河南参军郑铣阳、丞郭仙舟投匦献诗。敕曰:“观其文理,乃崇道教,于时用不切事情,宜各从所好。”罢官度为道士。此等作用,亦与圣人暗合。如使佞佛者尽令出家,谄道者即为道士,则士大夫攻乎异端者息矣。

译文如下:

太公望被周武王封于齐这个地方。齐国有个叫做华士的人,他以不为天子之臣,不为诸侯之友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宗旨,人们都称赞他的旷达贤明。太公望派人请了他三次他都不肯来,于是就派人把他杀了。周公于是问太公说:“华士是齐国的一位高士,为什么杀了他呢?”太公望说:“这样一个不做天子之臣,不做诸侯之友的人,我吕望还能以其为臣,与之交友吗?我吕望都无法臣服、难以结交的人,就一定是不可教训而应该要抛弃的人;召他三次而不来,就是叛逆之民。如果为此反而要表彰他,让他成为全国百姓效法的榜样,那还要我这个当国君的有什么用呢?”

少正卯与孔子同处于一个时代。孔子的学生曾经多次受到少正卯言论的诱惑,而离开学堂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讲课,导致学堂由满座变为空旷。于是到了孔子做大司寇的时候,就判处少正卯刑,在宫门外把他杀了。子贡向孔子进言说:“少正卯是鲁国名望很高的人。老师您杀了他,会不会有些不合适啊?”孔子说:“人有五种罪恶,而盗窃与之相比还算好的行为:第一种是心思通达而为人阴险,第二种是行为乖僻反常却固执不改,第三种是言辞虚伪无实但却十分雄辩并能动人心,第四种是所记多为怪异之说但是却旁征博引,第五种是顺助别人之错误还为其掩饰辩白。一个人如果有这五种罪恶之一,就难免被君子所杀;而少正卯同时具备这五种恶行。正是小人中的奸雄,这是不可不杀的。”

孔子为何杀少正卯 摘自:李木生《人味孔子》 陕西文艺出版社

有人说孔子的被任用,主要得力于其学生、也是鲁国三家之一的孟孙氏(孟懿子)的推荐。其实,孔子的出仕,与鲁定公、孟懿子都没有决定性的关系。真正想到任用孔子的,还是实际执掌鲁国大权的季桓子。季氏家臣阳虎的作乱一直延续了多年。直至公元前502年(鲁定公八年),他又想杀季氏篡夺全部权力,被打败而逃奔齐国,后又被齐国所弃而奔晋。表面上看阳虎之乱已平,但是鲁国的政局并没有真正安定下来,费邑的公山不狃,邑的公若藐等家臣仍有很大的实力,对于鲁国公、卿都存在着大的威胁。在周边关系上,又与大国齐不断发生着摩擦并日趋紧张。此时,继任国卿不久的季桓子,面对这样的局面不免有力不从心之感。先不要说孔子少见的博学多识与巨大的社会声望,单是他坚定的维护公室权威、渴望安定和平的政治态度,就引起了季氏的重视。尤其是孔子反对“陪臣执国政”的立场,以及孔子对于阳虎与公山不狃的拒绝,才是季氏最终选中孔子的根本原因。 孔子任小司空的时间很短,即就任大司寇。说到大司寇任上孔子的作为,这里需要首先弄清楚一件历来纠缠不清的公案,即孔子是否诛杀大夫少正卯一事。 记载孔子诛杀少正卯一案,其源头是《荀子·宥坐篇》的记载,后来在《吕氏春秋》、《说苑》、《孔子家语》、《史记·孔子世家》等书中均有记载,说孔子为政七天就杀了“鲁之闻人”少正卯,这里不仅将孔子诛杀少正卯事予以坐实,更找出了孔子诛杀少正卯的深层理由:原来少正卯与孔子素来有隙,在孔子讲学的时候,少正卯也授徒讲学,而且学生很多,曾使孔子的讲课处“三盈三虚”,好多次没人听孔子的课了。现代学者蔡尚思认为:荀况是离孔子最近且最崇拜孔子的思想,他的记载应当是忠实的;汉以后许多学者都作了同样的论述;清末尊孔子的也不得不认为诛少正卯是孔子的一个污行;孔子与少正卯不仅是学敌教敌,还是政敌,而且主张“道不同不相为谋”、“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并举《左传》中子产的儿子先宽后严将盗“尽杀之”而被孔子赞美为“善哉”的例子,说明孔子杀少正卯确有其事。(《不宜抬高孔子——评匡亚明的〈孔子评传〉》)特别是“”时期,更是把孔子诛杀“法家少正卯”作为孔子的一条罪状。 但是从朱熹以来,特别是自清人阎若璩、崔述、梁玉绳、江永等人以来,以至当代杨景凡、俞荣根、匡亚明、钱穆等专家学者,均对孔子诛少正卯一案,持否认态度。他们的观点也相当有力,即:一是孔子诛少正卯事仅见以上所列书籍,而不见《论语》、《左传》、《春秋》等经传,以为像孔子诛少正卯如此大事,竟不留一点记载痕迹是说不过去的。二是孔子秉政七日,就以一大夫(孔子)而杀另一大夫(少正卯),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春秋时代的孔子身上,是不可设想的。因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并且他坚决反对轻易。如季康子提出“杀无道以就有道”的问题时,就遭到了孔子的反对,说“子为政,焉用杀”。孔子的后裔孔令朋,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还认为:“孔子在鲁任官时,军政大权操于季氏三卿之手。孔子虽任大司寇,仍须听命于季桓子,不能想象越过季桓子任意。”因此,他们得出了一致的结论:“七日而诛少正卯,非孔子所能为,非孔子时所需为”。更有尊孔者,甚至认为连少正卯这个人也是虚构的。还有的以为“诛”字在古代可以释为“责”字,孔子诛少正卯,实则是责少正卯。 我们还是需要将最早记载这一事件的文字录出。 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人有恶者五,而盗窃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辟而坚,三曰言伪而辩,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于饰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之桀雄也,不可不诛也。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小人成群,斯足忧矣。”(《荀子·宥坐》) 对于孔子所列少正卯的五项罪状,孔颖达在《礼记·王制·疏》中,有过这样的解释:“行伪而坚者,行此诈伪,而守之坚固,不肯改变;言伪而辩者,谓言谈伪事,辞理明辨,不可屈止;学非而博者,谓习学非违之书,而又广博;顺非而泽者,谓顺从非违之事,而能光泽文饰以疑于众;如此者,杀。按《史记》: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而诛少正卯之类是也。” 写过《论衡》的王充,还记有孔子与少正卯交恶的具体根源:“少正卯在鲁与孔子并(并字训对峙,对立,即唱对台戏)。孔子之门,三盈三虚,唯颜渊不去,颜渊独知孔子圣也……夫门人去孔子,归少正卯,不徒不能知孔子之圣,又不能知少正卯(之佞),门人皆惑。”是说少正卯的名气与孔子的差不多,他也开门办学,可能效果也好,好到使孔子的学生除了颜渊都曾跑到少正卯那里去听课,“三盈三虚”。 对于孔子诛杀少正卯的场面,《孔子家语》中说“戮于两观之下,尸于朝三日”。够可怖的,杀罢,还要陈尸于朝廷之上三天,以扩大教育的效果。 至于孔子诛少正卯的意义,更是论者众多。如西汉刘安就说:“故圣人因民之所喜而劝善,因民之所恶而禁奸。故赏一人而天下誉之,罚一人而天下畏之。故至赏不费,至刑不滥。孔子诛少正卯,而鲁国之邪塞;子产诛邓析,而郑国之奸禁。以近喻远,以小知大也。”(《淮南子·氾论训》)意思很明白,理由也很光明正大,为了天下安宁,必须杀鸡儆猴。 这一事件,教益良多,我们不得不仔细剖析。 教益之一:杀不同政见者或者杀利益相争者,是古已有之,后世当提高警惕。少正卯也是个“闻人”,只是他的“闻”与孔子的不同, 他好像有点邪门歪道,起码杀他的人是说他宣扬的是邪门歪道、异端邪说。 教益之二:百姓聚众不行,聚众闹事更是不行,也是古已有之。“小人成群,斯足忧矣”,一让执政者忧,那就有了打开“杀戒”的危险。谈情说爱的《诗经》也就成了的号角,“忧心悄悄,愠于群小”。孔子所列少正卯罪状,归纳起来无非是:其居处足以撮徒成党,其谈说足以饰邪荧众,其强御足以反是独立。也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聚众结社,鼓吹邪说,淆乱是非,精神污染”。 我们当然还会记得孔子与老子的分歧。固然,以老子的年龄、学问、资历,孔子对老子是尊敬有加的。但是他们两人在心里十分清楚分歧所在。老子是走的流沙避世之途,却也说过“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圣人不仁”、“民不畏,奈何以畏之”之类“大逆不道”的话的。而孔子基本是走的上层路线,要入世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教益之三:提倡过言论自由,仁者爱人,以人为本的人,一旦掌权执政,也会立即走向反面,马上禁止言论自由,甚至可以因言。杀了人,还要给被杀者戴上许多难听难看的帽子,以儆众心,也安己心。 在孔子诛少正卯之前,另一位思想家邓析,已经被郑国的子产诛杀。郑国的权相子产,本来是个有着民主意识的执政者,他曾经坚决反对毁掉大家自由言论的场所“乡校”。但是,一旦有向他的“执政”提出挑战的,他也就不客气了,杀之而后快、杀之而后安。听听邓析的这些话,就可以想见邓析的为人与他的必然人生结局了:“天于人无厚也,君于民无厚也……何以言之?天不能屏悖厉之气,全夭折之人,使为善之民必寿,此于民无厚也。凡民有穿窬为盗者,有诈伪相继者,此皆生于不足,起于贫穷。而君必欲执法诛之,此于民无厚也”(《邓析子》)。这是在公开地骂天骂君,说他们不公平不厚道,不神圣。 《汉书·东方朔传》中,记载了这位滑稽人物和汉武帝的一段谈话,说的是圣君用人一定能够把各方面的人才都安排到最恰当的位置上。这位滑稽人物是这样建议的:请周公为丞相,姜太公为将军,孔子为御史大夫,子路为执金吾……看来,孔子也只能在体制内当一名谏言者。 教益之四:孔子的,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到了汉朝,皇帝觉得孔子杀少正卯杀得真是好,“正合朕意”,于是就让博士们将这一条写进了《王制》之中,成了问罪治罪的法律条文:“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真是一个“杀”字,源远流长。“伪”与“非”的解释权,当然在执政者手里,就算是你不“伪”不“非”,他定你个“伪”或“非”或者又“伪”又“非”,也一样地说杀就杀。杀了,虽纯属“莫须有”,也还有根有据,不仅这是《王制》的规定,而且还有圣人处理这一问题的案例可循,“孔子为鲁司寇,七日诛少正卯之类是也”。 “少正卯”,也就成了整人的借口,从汉至于清末,络绎不绝。 王尊以五官掾张辅为少正卯,将其系狱致(《汉书·赵尹韩张两王传》);李膺以野王令张朔为少正卯,杀之于洛阳狱中(《后汉书·李膺传》);明思宗朱由检以少詹事兼朝翰林院侍讲学士黄道周为少正卯,将其削籍下刑部狱,责以党邪乱政,杖八十,并最终被永戍烟瘴边疆;清末洋务派文人陈玉澍,以变法维新派首领康有为为少正卯,并以孔子的两观之诛为样板,请求慈禧速诛之;清末京师大学堂监督刘廷琛以杨度为少正卯,奏请诛杀……到了二十世纪的六七十年代,这个被诛杀了两千多年的少正卯,算是被翻了一次案,成了受了冤屈的法家,而孔子则又成了阻碍进步的称谓而被利用来打人。虽属闹剧,却也映出了历史一贯的真相真情真意。比“”早十年,即一九五七年,曾被歌赞为“没有一点奴颜与”、“空前的民族英雄”和“三个家”的鲁迅,却被歌赞他的同一个人判断道,如果鲁迅活着,“要么被关在牢里继续写他的,要么一句话也不说。”这是一九五七年七月的一个晚上,在上海中苏友好大厦,回答翻译家罗稷南“主席,要是鲁迅今天还活着,他会怎么样?”的提问时所说的话。原因恐怕也在于,歌赞鲁迅时,还处于在野的地位。对此,林贤治先生认为:“知识分子的实质地位如何?无权者而已。从大清帝国到国民党的‘党国’,从随随便便到书报审查制度,知识分子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唯靠个人的自由的抗争……一般而言,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是冲突的,鲁迅却很特别,社会责任直接体现在自由的选择上面。在黑暗王国里,反抗即责任,何况为社会而反抗。”(《一个人的爱与》)孔子也做过这样的反抗,摘自:李木生《人味孔子》 陕西文艺出版社只是他当了大司寇,迅即以杀扑灭了别人的反抗。只有到了他沦为在野,在列国流亡的时候,才会再度想起与执政者不合作的反抗来。

受的成语有哪些

问题一:含“受”字的成语有什么? 表里受敌 内外受到敌人的攻击。

传道受业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辞多受少 辞:推辞掉。受:接受。推辞不受的多而接受的少。

代人受过 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

担惊受怕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耳听心受 用耳朵听,并记在心里。

肤受之诉 比喻被人说了有关切身利益的坏话。

肤受之言 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

伏法受诛 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刑;诛:杀。犯法被杀。

腹背受敌 腹:指前面;背:指后面。前后受到敌人的夹攻。

感同身受 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临危受命 在危难之际接受任命。

满招损,谦受益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末学肤受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逆来顺受 指对恶劣的环境或无礼的待遇采取顺从和忍受的态度。

全受全归 封建礼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父母,应当终身洁身自爱,以没有受过污辱损害的身体回到父母生我时那样。

授受不亲 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受宠若惊 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私相授受 指不是公开的给予和接受。

无功受禄 禄:旧时官吏的薪俸。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小受大走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引颈受戮 戮:杀。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

自作自受 自己做了蠢事坏事,自己倒霉。

挨冻受饿 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熬枯受淡 指忍受清苦的生活。

熬清受淡 指忍受清苦乏味的生活。

八面受敌 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

背腹受敌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吃惊受怕 受惊骇。

大请大受 指优厚的待遇。

担惊受恐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耽惊受怕 担受惊吓。

盗嫂受金 以之为因小眚而遭谗被疑的典实。

肤受之 指谗言。肤受,指浮泛不实,或指利害切身。

含冤受屈 遭受委曲,忍受冤枉。同“含冤负屈”。

急脉缓受 比喻用和缓的办法应付急事。也比喻诗文在进行中,故意放松一笔,以造成抑扬顿挫之势。同“急脉缓灸”。

计功受爵 衡量功绩而授予爵禄。受,授。

计功受赏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同“计功行赏”。受,授。

l惊受怕 犹言担受惊吓。

论功受赏 评定功劳,接受赏赐。

忍饥受饿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受制于人 制:控制。被别人控制。

束身受命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四面受敌 各个方面受到敌对势力的威胁或攻击。

五积六受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相安相受 指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虚己受人 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

沿才受职 根据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

膺受图 ①指帝王得受图,应运而兴。图,河图;,符命。②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而名列仙籍。

膺图受 道教指经过修炼,受天地道而名列仙籍。也指帝王得受图,应运而兴。图,河图;,符命。同“膺受图”...

与受同科 行贿和受贿的人受到同等的处罚。

挨打受气 挨:遭受。受人打骂与虐待

挨打受骂 挨:遭受。受人打骂与虐待...>>

问题二:受什么不什么的成语有 授受不亲

发音shòu shòu bù qīn

释义授:给予;受:接受。旧指男女不能互相亲手递受物品。指儒家束缚男女的礼教。

出处《孟子?离娄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神情民?’孟子曰:‘礼也。’”

问题三:成语受什么有什么 受之有愧_百度汉语

[读音][shòu zhī yǒu kuì]

[解释]指接受某种馈赠和奖赏心里感到惭愧。多用作自谦之辞。

[反义]却之不恭

问题四:受什么无什么成语 受之无愧 [shòu zhī wú kuì]

生词本

基本释义

得到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百科释义

受之无愧,读音shòu zhī wú kuì,成语,指得到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查看百科

英文翻译Well deserved

问题五:形容受伤的成语有哪些 惨不忍睹――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伤痕累累――很多伤疤,也指物体损伤后留下的痕迹;形容人心理和身体受过很多伤。

血肉模糊――血流肉烂,无法辨认器官肢体。形容亡或受伤的惨状。

遍体鳞伤――全身都受了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势严重。

体无完肤――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百孔千疮――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血肉横飞――形容发生爆炸等灾祸时,伤者血肉四溅的惨状。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亡。

五脏俱损――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鼻青脸肿――鼻子发青,脸部肿起。形容脸部伤势严重。

满地找牙――狼狈的样子,形容伤势严重

头破血淋――头被打破,流出了血。形容受到严重打击或遭到惨败的样子。

头破血流――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

皮开肉绽――绽:裂开。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

头破血流――头打破了,血流满面。多用来形容惨败。

疮痍满目――疮痍:创伤。满眼创伤。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灾祸的景象。

残缺不全――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问题六:受组词有哪些词语 ? 以受字开头的词语 ? 以受字结尾的词语

享受 听受 受家 受气

受盘 受 受祸 受祚

受授 受法 受言 受洗

受月 受纳 膺受 遭受

诱受 信受 折受 指受

祗受 受惊 受降 受黜

顺受 受朝 受权 受辞

受戒 受诎 受享 受纪

受誓 受讯 受污 受嬗

受罪 受成 受俘 受奖

受计 受经 受赂 受茶

受制 受姓 受屈 受绌

受主 受职 受头 受图

受雇 受进 受节 受寒

受孕 受精 受性 受刑

受恩 授受 受贿 受亏

受暑 受材 受冷 受时

受藏 受粉 受事 受田

受服 受灾 受礼 受挫

受具 受胙 受用 受民

受命 受生 受取 受耕

受苦 受伤 受责 吃受

大受 笔受 拜受 尝受

禅受 受骗 受动 受身

受听 受爵 受辱 受戮

受看 禀受 饱受 瘦受

摄受 身受 生受 实受

受祉 施受 擎受 面受

饶受 请受 容受 担受

传受 登受 肤受 耳受

叨受 感受 经受 聆受

口受 难受 继受 辞受

触受 承受 诞受 l受

涵受 够受 顶受 受凉

商受 升受 被受 受阻

受胎 受教 收受 受遗

受词 受训 禁受 接受

交受 活受 还受 好受

函受 貌受 冒受 领受

耐受 纳受 忍受 取受

任受 坐受 情受 屈受

蒙受 盘受 受记 受害

受罚 受敌 受病 受难

受众 受册 受理 受知

受窘 受窭 受终 受祜

受穷 受土 受私 受热

受署 受 受息 受惠

受益 受形 受审 受钺

受岁 受潮 受射 受禄

受任 受赏 受赇 受奖

受累 受托 受块 受度

受过 受名 受 受室

受厘 墒 正受 谘受

挹受 迎受 翕受 辛受

相受 消受 虚受 稳受

受业 受持 受绐 受领

受书 受禅 受聘 受律

受学 受尘 受符 受廛

受代 受直 受福 受目 ......>>

问题七:带过的成语有哪些 过眼云烟、

八仙过海、

雨过天晴、

大喜过望、

白驹过隙、

过犹不及、

文过饰非、

得过且过、

泥菩萨过江、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蒙混过关、

老鼠过街,人人喊打、

事不过三、

神经过敏、

有过之无不及、

操之过急、

雁过留声、

招摇过市、

过河拆桥、

飘洋过海、

改过自新、

将功补过、

闻过则喜、

过目不忘、

瞒天过海、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说不过去

问题八:形容影响的成语有哪些 [电照风行] 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

[登高一呼] 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

[众口销金]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泮林革音] 比喻在好的影响感化下而改变旧习性。

[三盈三虚] 盈:满。虚:空。指孔子的满门弟子,被少正卯讲学所吸引,多次离开孔子之门。形容讲学效果好,影响大。

[盂方水方] 盛水的器皿是什么形状,水也成为什么形状。比喻在上的人言行影响风气。

[橘化为枳] 比喻人由于环境的影响而变坏。

[满盘皆输] 下棋时走错一步,整个棋就输掉。比喻因受某一局部的影响而使全局归于失败。

[风行草从] 比喻有声望者的言行影响世态俗情。同“风行草偃”。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 比喻重大事件彼此相互影响。

[牵一发而动全身]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染风习俗] 指受风俗影响而有所习染。

[德厚流光] 德:道德,德行;厚:重;流:影响;光:通“广”。指道德高,影响便深远。

[鼎铛有耳] 鼎、铛:均为两耳三足的金属炊具。电鼎和铛都有耳朵。指某人或某事影响大,凡是长耳朵的都应该听说、知道。

[日渐月染]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同“日濡月染”。

[日濡月染] 濡:浸润。染:熏染。天长日久地渐渐熏染。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发生逐渐的变化。亦作“日渐月染”。

[恶尘无染] 指没有受到坏习气的影响。

[风流人物] 风流:英俊的、杰出的。指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有时也指举止潇洒或惯于调情的人。

[墨子泣丝] 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泥而不滓]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东鸣西应] 指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风云人物] 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回天之力] 原比喻言论正确,极有力量,影响深远。现多比喻能挽回严重局势的力量。

[轰动一时] 形容在一个时期里到处传播,影响很大。

[无伤大雅] 大雅:《诗经》的组成部分之一,这里指雅正、文雅大方。指虽有影响但对主要方面没有妨害。

[有伤风化] 指对社会风俗、教育有不好影响的言行(多指男女关系方面)。

[古井不波]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陶熔鼓铸] 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涅而不缁] 涅:矿物名,古代用作黑色染料;缁:黑色。用涅染也染不黑。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

[不磷不缁] 磨不薄,染不黑。比喻坚贞高洁的品质,不因外界影响而有所改变。

[涅而不淄] 比喻品格高尚,不受恶劣环境的影响。同“涅而不缁”。

[磨不磷,涅不缁] 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同“磨而不磷,涅而不缁”。

[兴妖作怪] 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

[泛滥成灾] 江河湖泊的水溢出,造成灾害。比喻不好的文章或思想到处传播,影响极坏。

[染丝之变] 比喻本来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环境影响而变得不同。

[兴妖作乱] 比喻坏人破坏捣乱,或坏思想扩大影响。同“兴妖作怪”。

[举足轻重] 只要脚移动一下,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指处于重要地位,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

[阴魂不散] 比喻坏人、坏事虽已清除,但不良的影响还在起作用。

[天不作美]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