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功行赏的古诗词-论功行赏的典故
1.冯唐易老什么意思
2.古代皇帝包庇大臣的典故
3.贪天之功典故分享
4.汤和为什么只封了个侯爵?
冯唐易老什么意思
形容老来难以得志,慨叹功高不爵,命运乖舛.
一起说的原因:
冯唐易老”和“李广难封”这两件史实,都发生在汉朝,都和汉武帝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有关.前者是他想用冯唐而为时巳晚,后者的赏罚不明他是难辞其咎的.这两件令人叹惋的故事,反映了“家天下”的封建统治者压制人才、浪费人才和用人的主观随意性.他们的“求贤”“访贤”是出于“权欲”的需要,他们的“论功行赏”只不过是施展“权术”的一个虚伪口号,而“圣心好恶”才是对臣下行赏贬谪的标准.这是封建社会的一大痼疾,也是造成“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根本原因.
出处:《张释之冯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本篇出自《史记》卷一百二的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扩展资料:
《张释之冯唐列传》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传,本篇出自《史记》卷一百二的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张释之、冯唐都是汉文帝时杰出之士。他们不仅有真知灼见,而且敢于坚持正确意见,批评最高统治者,这些都是令人折节佩服的。司马迁对他们充满景仰之情,才由衷地称许他们的言论是“有味哉!有味哉!”。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重点是写张释之、冯唐,但也一笔关涉两面,他们两人所以能显示出自己品格的卓异,是因为他们遇到了“从谏如流”的汉文帝。
该传在写作上也能体现司马迁的风格,在朴实的叙写中,蕴蓄着作者强烈的爱憎之情。一些细节之处也能作栩栩如生的描写,特别是一些人物的对话,更能使传文有着强烈的文学性,显示其独有的性格特征,如对张、冯二人的犯颜直谏和汉文帝的勇于纳谏,都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
参考资料:
古代皇帝包庇大臣的典故
周定王二年(公元前605年),楚庄王经过艰苦作战,平定了叛乱之后,大摆酒宴,招待群臣,欢庆胜利,名曰“太平宴”。正当君臣喝得尽兴时,庄王把自己的宠姬许姬叫出来给群臣敬酒。突然吹来一阵大风,把大厅上的蜡烛都吹灭了,顿时全场漆黑一片。这时有一员武将因垂涎许姬的美色,加之趁着酒兴,凑上去摸了许姬一把。许姬大惊,左手奋力挣脱后,右手顺势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系缨。
许姬将缨握在手中,连忙告诉庄王说:“刚才敬酒时,有人乘烛灭欲有不轨,现在我把他帽子的系缨抓了下来,大王快命人点蜡烛,看看是哪个胆大包天的家伙干的。”谁知庄王沉思片刻,却让人暂缓点蜡烛,然后对众人说道:“今天大家都喝得这么高兴,我看还是都放松放松吧,干脆把头盔帽子什么的都摘下来,那样喝得更痛快些。”蜡烛点上以后,酒宴重新开始,庄王照样谈笑风生,始终没有追查那个冒犯宠姬的人。 许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席后,许姬埋怨庄王不为她出气。庄王笑着说,人主群臣尽情欢乐,现在有人酒后失礼有情可原,如果为了这件事诛杀功臣,将会使爱国将士感到心寒,民不会再为楚国尽力,许姬不由的赞叹楚王想得周到。
七年之后,周定王十年(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兴兵伐郑,前部主帅襄老的副将唐狡,自告奋勇带百余名士卒做开路先锋。唐狡与众士卒奋力作战,以相拼,终于杀出一条血路,使后续部队兵不血刃杀到郑都。
论功行赏时,唐狡辞谢说:“绝缨会上,扯许姬衣袖的正是下臣,蒙大王不杀之恩,所以今日舍身相报。”庄王听后感慨万千。
贪天之功典故分享
贪天之功(拼音:tān tiān zhī gōng)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下面跟着我来看看贪天之功典故分享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此典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晋公子重耳是个贤能的人,他很有,很有抱负。经过十九年的流亡,历尽艰辛,最后在公元前636年得到秦穆公的支持和帮助,回到晋国即位,称晋文公。得到君位的晋文公,为了报答有功之臣,对于那些跟随他流亡的人论功行赏,给了他们许多优厚的待遇。却把功臣介子推忘记了,他既没有得到赏赐,也没有得到提拔。在重耳流亡期问,介子推一直跟着他,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在挨饿的时候,介子推甚至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煮汤吃。他为重耳回国掌权出了很大的力。
介子推是个很有气节的人。虽然没有得到重耳的封赏,可是他却很不在乎,并且毫无怨言。他不但没有伸手去要禄位,甚至认为自己根本就不该受。介子推在重耳回国之后便假称有病,回家隐居,侍奉老母,甘守清贫。他宁愿编草鞋为生,也不去贪图谋官位。他对重耳周围一些人居功自傲很不满意。他的老母和亲朋邻里都劝他去找重耳得到封赏,他都断然拒绝。他说:“重耳继承王位,这完全是上天的旨意,可是那些跟随重耳流亡的人却以为是自己的功劳,这不是骗人吗?偷人家东西尚且被称为盗贼,更何况贪取上天的功劳,把上天的功劳归为自己功劳的人,这不更加可耻吗?”介子推的母亲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廉洁,如此决断,便同意和儿子一起到深山中隐居。于是,介子推带着母亲直奔绵上深山(今山西沁源县西北),从此便隐居不出。晋文公得知介子推归隐绵上,追悔莫及,他亲往深山寻找,始终不见踪影,只好把绵上作为介子推的封地。到后来传说,晋文公为了逼迫介子推母子出山,曾经放火烧山。介子推由于不愿出来做官,便和母亲一起被山火烧。传说介子推被火烧那天,正是阴历三月初三。为了纪念这位宁愿也不做官的隐士,当地百姓每年到这一天都不烧火做饭,全天都吃冷食,这就是“寒食节”的.来历。
“贪天之功”意思是说把天的功劳归于自己,比喻把别人的功劳攫为已有。
拓展知识
成语出处
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呼!(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后人据此典故概括出成语“贪天之功”。
成语故事
晋公子重耳,在国外流亡十九年之后。于公元前636年在秦国的支持和帮助下,终于回国当了国君,称晋文公。为了报答那些跟随他流亡的有功之臣,晋文公对他们论功行赏,封赐城邑或者加官晋爵。这件事情还没来得及办完,恰逢周王朝内部发生变乱,周襄王派人向晋国告急,晋文公打算发兵救助,于是匆忙结束了对流亡功臣行赏一事,其中遗漏了一个人,就是介子推。
介子推一直追随重耳左右,在十九年艰苦的流亡生活中,他对重耳照顾得十分周到。据说他曾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煮汤来给重耳充饥。在辅助重耳回国掌权的过程中,介子推与赵衰、狐偃等五人的功绩是很突出的。气节高尚的介子推,不计较个人的功名得失,他在重耳回国以后,不但不以功臣自居,反而推病隐居起来。这次国君晋文公大赏群臣,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却毫不介意。他的老母亲以及门人故旧替他感到不平,都劝他去找晋文公理论一番,以便求得封赏。介子推坚决拒绝这样做,并且说:“献公的九个儿子,如今只有国君(晋文公)在世了。老天爷不让晋国灭绝,晋国就必定会有君主。这样看来,主持晋国大事的人,不是国君还能是谁。这是老天立他为君主。可他们那些人(指受封赐的群臣)却以为是靠他们各自的力量,这丕是自欺欺人吗?偷别人的钱财尚且被称之为盗贼,何况贪上天的功劳为自己的功劳呢?人们把本来是罪过的事看成是合情合的,上头的人却对这些欺世盗名的人加以赏赐。上下互相蒙骗,这就很难和他们打交道了。”
介子推的老母亲对儿子这番话颇为赞赏,说道:“那好,我和你一道隐居起来。”于是,母子俩躲进绵山的深山里隐居至。
尊崇介子推的人深为此事感到不平,便悬书于宫门,上面写道:“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晋文公这才想起来,并得知介子推已归隐绵山,追悔莫及。于是晋文公下令道:“谁能找到介子推,就封爵上卿,赐田百万亩。”
但介子推至也没有再见晋文公。文公只得把绵山周围地区作为介子推名义上的封田,并说:“我以此来记载我的过失,同时也表彰好人。”后来,人们因此而称绵山为介山。
成语寓意
在一般人看来,居功受赏理所应当。而介子推虽劳苦功高,却不愿接受赏赐,甘愿过着隐退生活。这种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崇高精神令人敬佩。再想想从古到今那些汲汲于名利的人,不禁让人感慨万千。在现实生活里,为了追名逐利而揽功诿过者不乏其人。
成就,对每个人的诱惑都是巨大的,人们愿意自己学有所成,愿意自己一挥而就,愿意自己掌控全局,愿意自己功成名就,人们更愿意所有的成果都是自己一个人创造的,但这是永远无法实现的。有些人选择正视这样的结果,用自己的力量努力创造;有些人则选择漠视这样的结果,将别人的成功也归到自己名下。唯有那些不贪功之人,才有可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如果你是一个员工,不仅不能“贪天之功”,有些时候,还需要将自己的功劳让出来,以此来换取更大的成功。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贪天之功”在句子中可充当宾语;含贬义;把天然所成之功归为自己所有;泛指把集体或他人的功劳都记在自己的名下。
运用示例
元·脱脱,阿鲁图等《宋史·卷三四五·刘安世传》:“惇与蔡确、黄履、邢恕素相交结,自谓社稷之臣,贪天之功,徼幸异日,天下之人指为‘四凶’。”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三十四回:“岂敢贪天之功,遂尔僭妄去!”
汤和为什么只封了个侯爵?
朝廷的解释是,汤和打仗有功也有过,其过之一是在舟山海上遇挫,致两位将军阵亡。 但是,《明史》认为,汤和此次不得封公,真正的原因并非在此,而是为了他此前发过一次牢骚,让朱元璋耿耿于怀。当时,汤和苦守常州,与劲敌张士诚对垒。“尝请事于太祖,不得,醉出怨言。太祖闻之衔之。”到了大封功臣之时,朱元璋就给了汤和点眼色看。
轶事典故:
汤和沉敏多智数,但经常因为酒醉犯错。在驻守常州时,他曾有事请示朱元璋,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便在喝醉后埋怨说:“我镇守此城,就像坐在屋脊之上,左顾则左,右顾则右。”朱元璋听说之后怀恨在心。平定中原后,论功行赏时,朱元璋以汤和征闽时释放陈友定的余孽,使八郡重受骚扰;还军途中,又被秀兰山贼寇袭击,失去二名指挥使为由,不封汤和公爵。
汤和伐蜀回来后,朱元璋又当面数落其逗留之罪,汤和顿首谢罪,此事才作罢。在封他为信国公时,朱元璋仍列举他在常州时的过失,并命人刻在世袭凭证之上。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