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封建社会都有哪些选官制度

2.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哪些?选拔依据是什么

3.我国古代有哪几种选士制度?请分别论述。

4.董仲舒的理论是什么?

我国封建社会都有哪些选官制度

贤良方正下一句-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区别

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td]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中央可任博士、大夫、列卿。 选举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秀才 诏举 不定期举行 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东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茂材(秀才)

贤良方正 诏举 不定期

[/td]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 郡中正品评郡内士子,定九品,呈送州。州中正审核士子评定,送吏部待用。 中正品第每三年品评更定一次。 品评士人依据其家世资历和士人的行能。 依据品第授官。品高则官高,品第则官低。 初,由于政府坚持“贤有识鉴”标准,中正官能认真品评人物,起到积极的选举人才的作用,但最终形成重家世、轻才德的风气,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形成门阀政治。

[/td]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 每年春天 明经科试儒家经学;进士科试诗、赋和时务策。 举人可以参加试官,后可转正,任州县正职官或授教职。

府试州试 每年秋天

进士(头名状元,分甲第和乙第) 省试、殿试(武则天始) 每年正月 进士经过铨选任官,始以秀才科为贵,后代以进士科。按甲第、乙第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试策为主,重在政治见识,辅以文学。 高等由中书、门下直接授官,次等给予出身,等待铨选。

头名敕头

五代

金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府试、州试 每年秋季 经学、文学并重。理学在经学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任府、州官或任教职。 科举制打破门第观念,在较广的范围内,依据国家需要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它越来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头名省元,亦名会元 省试(金称会试) 解送试后第二年正月或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省试后,一般在三月 诗、赋制策。 进士及第直接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制策为主,兼以经义。 士人授官;官吏升迁。

头名敕头 廷试

元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每年秋天 试经义和制策 考中进士有作官资格,蒙古人授六品官;色目人授七品官;汉人授官从七品。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第二年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会试的次月

明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府试、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八股文。 国子监生经特许任低级官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贡生、举人或授以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职官,或就教职。贡士官职略高。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探花、榜眼授编修。二、三甲授御史、给事中、县令等官(正七品))。 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科举制弊端更多,最后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

清 常科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

府试

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 秀才无资格授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举人、贡士做知县或教官,考取学校教职后亦可议叙官职。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授翰林院庶吉士;二、三甲授御史或县令等官(正七品)。

2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特科 博学鸿儒、孝廉方正、经济特科 殿试 不定期举行 试以时务,经济策略等。 授予翰林院官职

国家是统治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是否能有效地实施统治,和当时选官制度存在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又在不断探索和改进选官制度。这之中最重要的当数科举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的说法,选官制度与社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本人认为,正确的积极的选官制度能促进社会发展,政治清廉;而落后的消极的选官制度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政治腐败。认真总结过去的选官制度,对今天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秦以前,主要是“世卿世禄”的制度及根据军功授爵。

秦汉时期,发展成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

魏晋时主要是九品中正制。

从隋开始创立了我国古代最主要的选官制度---科举制度,以后历代相沿并加以一些改进,一直延续至清朝。

从夏朝开始,“父传子,家天下”,至春秋战国时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奴隶社会。奴隶主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最好的方法就是采取“世卿世禄”的世袭制度;同时应该注意到,当时我国真正统一的范围是比较小的,中原地区与周边少数民族时不时会发生利益冲突,而处于分裂状态时各诸候国之间更是你争我夺,世袭制度虽然让奴隶主阶级能够坐享其成,却不利于人才的选拔,还得需要有用之才为国家撑腰,因此,战功卓著的人会得到统治阶级的赏识,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不过,一些有谋略、有才干的文人在个别时期也得到一些统治者的重用,如春秋时期,齐桓公重用管仲,秦孝公重用商鞅等。但总的来说,更多的统治者是重武轻文的。看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奴隶主的世袭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奴隶社会的稳定性,而重武轻文导致以武功治天下,文官反而不受重视,以致在分裂时期各国之间纷争不断,烽火连绵,这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秦国建立之后,以军功授爵仍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已在慢慢发生改变,至汉代,朝廷为了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统治的需要,在秦朝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了一套较完整的选官制度,这其中以察举制为主,包括察举,皇帝征召,公府与州郡辟除,大臣举荐,考试等内容,其中以察举和征辟为主。这套制度在建立之初,的确为封建国家选拔了不少人才,对维持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如楚汉相争,刘邦重用张良、韩信、萧何取得胜利。东汉末年,诸葛亮重视人才,成就三国鼎立之势。但由于察举制慢慢变成辟除,即高级官员任用吏属的一种制度,使得各公卿牧守为了发展自己的私人势力,皆争相笼络人士,而士人为了做官,也不得不依靠有权有势之辈,这样便出现了“门生”的概念,使个人势力得到急剧膨胀。这种选官制度,和东汉末年的分裂局面是有着直接联系的。东汉末年出现的朋党之争正是这种制度的产物。因此说,秦汉时期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在一些时期,是起过积极作用的,但随着统治阶级腐朽思想的滋长它也变得消极,变成了阻碍社会发展的绊脚石。

魏晋时期以九品中正制为主要的选官制度,即由朝廷选派有声望的人担任各州、郡的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地人。本来这一制度是为了统一朝廷和地方成一致步调,同时也是对汉代选官制度的延续,但随着“中正官”被名门士族把持,所选官吏已经违背“不计门第”的初衷,以致此后的三百年间基本上是“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九品中正制变成了魏晋时士族把持政权的保护伞。那些数量众多又出身低微的小地主渴望进入统治阶层的要求难以得到满足。士族的愈来愈腐败及均田制的实施使中小地主的势力日益见涨,使得隋朝在统一全国后,为了巩固统治,加强中央集权,必然性地创立了一种崭新的选官制度----科举制。

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起初袭用九品中正制取士,由于不利于皇帝集权,不久即废除,把选官权集中到吏部,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隋炀帝时置进士科,唐高宗时曾一度恢复九品中正制,不久又废止,重开科举,唐太宗时用人不拘出身,任人唯贤,使科举制度成为一种选贤任能的常规制度;武则天时大兴科举,创设武举科;唐玄宗登基后励精图治,使科举走上正轨,真正意义上的创立了科举制度。以考试的方法来甄别人才的高下,这是中国历史上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也是历史的必然,后世一直相沿,宋元明清各代只不过在考试内容上略有变通,基本原则则仍袭唐制。

作者:桓王 0位粉丝 2007-6-11 12:15 回复此发言 3中国历代选官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开辟了真正意义上的“不计门第”的选官制度,处于下层的读书人也能凭自己的才能进入统治阶层。随着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所设科目也越来越多,达到百十余种。它的创立和发展有着多方面的积极意义,第一,剥夺了魏晋以来士族地主阶级的特权,削弱了地方豪强士族的势力。官吏的任用选拔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也有利于消除在选官方面的腐败。第二,科举考试是向整个地主阶级开放仕途,这样有利于吸纳人才,缓和茅盾,也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第三,科举和读书、做官的直接的紧密的联系,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也推动了教育和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

科举制度为国家选拔了多方面的人才,但到明清时期,由于科举考试专重“四书”“五经”,以八股文取士,这样却严重禁锢了士人的思想,也极大地束缚了知识分子的创造力,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近代,中国饱受西方殖民国家的蹂躏,这一切的一切,和当时的选官制度可说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是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文化因素。

纵观我国古代选官制度,可得出如下结论:一、 选官制度是消极还是积极,和统治阶级有着直接的联系,公正廉明的统治者往往选官制度也比较公正,腐败的统治阶级往往选官制度也变成产生腐败的根源。二、 选官制度应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落后的选官制度往往会阻碍社会的发展。三、 选拔人才时应是不拘一格,统治阶级应该做到任人唯贤,而不是任人唯亲,多渠道多方式选拔人才,充分发挥每一位人才的创造性。四、 作为统治阶级,既不能重文轻武,也不能重武轻文,重武轻文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停滞不前;重文轻武则会导致柔弱有余而阳刚不足,宋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堂堂泱泱大国却要向周边小国纳“岁币”。五、 腐败是一切社会丑恶的根源,是阻碍社会发展的最大的绊脚石,作为统治阶级必须自上而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公正廉明。六、 统治阶级必须吸取教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七、领导队伍必须是一支高素质的队伍。社会总在不停地向前发展,无论何种选官制度,它都不能主宰社会,但我们可以断言,它在社会的发展史上绝对是占有一席重要之地。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哪些?选拔依据是什么

1.夏、商、周时代:“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它通过家族血缘关系来确定政府各级官员的任命,依血缘亲疏定等级尊卑和官爵高下。担任官员的大小贵族必须经国学教育,学习相关礼仪知识方可上任。

2.秦国:按军功授爵,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爵位的制度,有利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强。

3.两汉:汉朝建立了一整套选举人才的选官制度,有察举制和征辟制。

察举即选举,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是两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察举制,初期以“乡举里选” 为依据,注重乡里舆论对某位士人德才评判的权威性,在选官制度日趋腐朽的情况下,出现了一批世代为官、把持中央或地方政权的豪门大族,累世公卿的世家地主因此形成并发展起来。

征辟是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的制度,主要有皇帝征聘与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聘是采取特征与聘召的方式,选拔某些有名望的品学兼优的人士,或备顾问,或委任政事。征聘之方,由来已久,如秦孝公公开下令求贤即属征聘性质。秦始皇时叔孙通以文学征,王次仲以变仓颉旧文为隶书征,亦皆属征召性质。到了汉代,汉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求贤诏,也是继承了这一方式。

4.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注重门第出身。

中正官的设置,既保留了汉代乡闾评议的传统,又改变了汉末名士请议左右乡议和地方大族操纵选举的局面,把品评与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这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起了一定的作用。特别在实行初期,对加强曹魏政权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科举制:隋炀帝以后至清末(清末新政)(唐朝时期是科举制的鼎盛时期)。

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唐朝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贞观年间,增加考试科目,以进士、明经两科为主;武则天时,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首创武举和殿试;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后成定制。北宋的科举制比唐朝有了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乡试、省试、殿试三级,严格科举考试程序,举人经礼部考试后须经殿试才算合格,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试成为定制。

我国古代有哪几种选士制度?请分别论述。

朝代 选官制度 依据

汉代 举孝廉 各地各级官员推荐孝敬父母并且有才干的人,出仕为官。

魏晋 九品中正制 按照士族阶级的出身门阀,决定官职的高低。

隋唐 科举制 通过科举考试,择优取仕。

选官制度 朝代 名称等次 程序 举行时间 科目内容 任用 利弊得失

察举制:

西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孝廉多在郎署供职,再迁为尚书、侍御史、侍中、中郎将等官;在地方则为令、长、丞,再迁为太守、刺史。秀才(茂材)多为地方县令。贤良方正依对策情况,在地方任守相,在中央可任博士、大夫、列卿。 选举了大批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但为大官僚把持,形成门生故吏集团。

秀才 诏举 不定期举行 策问当时重大政治、经济问题。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东汉 孝廉 岁举 每年一次 举孝、察廉。

茂材(秀才)

贤良方正 诏举 不定期

九品中正制:

魏晋

南北朝 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共九品 郡中正品评郡内士子,定九品,呈送州。州中正审核士子评定,送吏部待用。 中正品第每三年品评更定一次。 品评士人依据其家世资历和士人的行能。 依据品第授官。品高则官高,品第则官低。 初,由于政府坚持“贤有识鉴”标准,中正官能认真品评人物,起到积极的选举人才的作用,但最终形成重家世、轻才德的风气,使“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形成门阀政治。

科举制:

隋、唐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 每年春天 明经科试儒家经学;进士科试诗、赋和时务策。 举人可以参加试官,后可转正,任州县正职官或授教职。

府试州试 每年秋天

进士(头名状元,分甲第和乙第) 省试、殿试(武则天始) 每年正月 进士经过铨选任官,始以秀才科为贵,后代以进士科。按甲第、乙第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试策为主,重在政治见识,辅以文学。 高等由中书、门下直接授官,次等给予出身,等待铨选。

头名敕头

五代

金 常举 举人(头名解元) 国子监试、府试、州试 每年秋季 经学、文学并重。理学在经学中开始占主导地位。 任府、州官或任教职。 科举制打破门第观念,在较广的范围内,依据国家需要选拔各地的优秀人才;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它越来越禁锢着人们的思想。

头名省元,亦名会元 省试(金称会试) 解送试后第二年正月或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省试后,一般在三月 诗、赋制策。 进士及第直接授官。

制举 举人 荐举 时间不定 以制策为主,兼以经义。 士人授官;官吏升迁。

头名敕头 廷试

元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每年秋天 试经义和制策 考中进士有作官资格,蒙古人授六品官;色目人授七品官;汉人授官从七品。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第二年二月

进士(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一甲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 会试的次月

明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府试、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试经义制策,定以八股文。 国子监生经特许任低级官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贡生、举人或授以小京职或授府佐及州、县正职官,或就教职。贡士官职略高。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探花、榜眼授编修。二、三甲授御史、给事中、县令等官(正七品))。 明清时期以八股取士,科举制弊端更多,最后不得不废科举兴学校。

<br>清 常科 秀才(头名案首) 县试

府试

院试 每年一次 以四书五经为主。 秀才无资格授官

举人(头名解元) 乡试 子、卯、午、酉年秋天 举人、贡士做知县或教官,考取学校教职后亦可议叙官职。

贡生(头名会元) 会试 乡试的次年春天

进士(分三甲。一甲赐进士及第,头名状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为传胪。 殿试 会试的次月 试四书五经及时务策。 一甲授翰林院庶吉士;二、三甲授御史或县令等官(正七品)。

特科 博学鸿儒、孝廉方正、经济特科 殿试 不定期举行 试以时务,经济策略等。 授予翰林院官职

董仲舒的理论是什么?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一公元前87年)是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公元前140年,景帝病逝,刘彻即位,称为孝武皇帝。汉武帝是一个颇有建树的皇帝,尤其他所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对中国历史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在汉武帝即位的那年冬天,他曾下诏朝廷大臣以及全国郡县官吏举荐“贤良方正”,敢讲真话、直言不讳的人,以便征询朝政的得失。这些人聚集京城后,丞相赵绾上书说:“下面举荐来的人,有不少信奉申不害、商鞅、韩非、苏秦、张仪等法学,纵横家学说,他们的言论可能乱国乱政。请皇上把这些人全都罢免掉,打发他们回原籍去。”赵绾的建议很投合他的心意,并且得到朝中大臣王臧等人的支持,于是他断然采纳了赵绾的意见。第二年,汉武帝再次下诏各郡县举荐孝廉。不久又下诏举荐贤良方正和贤良文学。董仲舒就是这个时候以“贤良”身份向汉武帝提出他的“天人三策”的。

董仲舒认为:道来源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天子必须服从天道。这个“天道”就是“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尊卑秩序是永恒不变的。另外,董仲舒还根据“春秋大一统”之义,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同时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统一全国臣民的思想。

董仲舒的理论极富迷信色彩,而汉武帝恰恰是个极讲迷信的人。他那“大一统”主张,又正好投合汉武帝大权独揽的权力欲望。汉武帝采纳了他的建议,下令设置“五`经博士”,专门对“弟子员”讲授儒家经典:《诗经》、《书经》、《礼记》、《易经》、《春秋》。弟子员只要学通一经,经过考试,便可做官。这样一来,研读儒家经典就成了知识分子做官的主要途径。从此,诸子百家的学说被冷落、排斥了,儒家学说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宗,儒家思想也就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