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稼穑的成语稼穑的成语是什么

2.文言文刘裕戒子孙翻译

3.尚书无逸原文及翻译

4.文言文翻译 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 官曹文墨

5.稼穑是什么意思

6.如何翻译《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稼穑的成语稼穑的成语是什么

稼穑艰难拼音-稼穑艰难翻译

稼穑的成语有:耕稼陶渔,促膝谈心,瞻蒲劝穑。

稼穑的成语有:词不达意,服田力穑,稼穑艰难。2:词性是、动词。3:注音是、ㄐ一ㄚ_ㄙㄜ_。4:拼音是、jià sè。5:结构是、稼(左右结构)穑(左右结构)。

稼穑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稼穑jiàsè。(1)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二、引证解释

⒈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引《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_,厥子乃不知稼_之艰难。”《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_。”《史记·货殖列传》:“好稼_,殖五_。”唐薛存诚《膏泽多丰年》诗:“候时勤稼_,击壤乐农功。”⒉指农作物;庄稼。引《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_卒痒。”朱熹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_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唐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_黄。”

三、国语词典

播种与收谷。为农事的总称。

四、网络解释

稼穑稼穑: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对“稼穑”一词的解释是:“种植与收割,泛指农业劳动。”后稷出生于稷山(今山西运城稷山县),被称之为稷王(也做稷神或者农神)。稷王曾于县境南陲的山中教民稼穑,后称此山为稷王山,出处:文言词,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再吩咐家人:‘勤力稼穑,勿致荒芜。’”稼穑

关于稼穑的近义词

农事庄稼

关于稼穑的诗词

《奉和圣制至长春宫登楼望稼穑之作》《祭张公洞·尧心知稼穑》《稼穑·稼穑病多雨》

关于稼穑的诗句

定看秋郊稼穑丰銮舆亲稼穑要亲稼穑资三径

关于稼穑的词语

服田力穑_耕伤稼耕稼陶渔惮赫千里大公无私担惊受怕促膝谈心纸田墨稼词不达意大含细入

关于稼穑的造句

1、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

2、每一食,便念稼穑之艰难;每一衣,则思纺织之辛苦。

3、而且这“树苗费”还扯到了“不事稼穑”的教师头上。

4、现在的农村孩子也很少去参与稼穑了。

5、不到农村,不知稼穑艰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稼穑的详细信息

文言文刘裕戒子孙翻译

原文:

刘裕诫子训

高祖既贵,命藏微时耕具以示子孙。帝至故宫,见之,有惭色。近侍或进曰:“大舜躬耕历山,禹亲事水土。陛下不睹遗物,安知先帝之至德,稼穑之艰难乎?”

(选自《资治通鉴·宋纪》)

注释:

①高祖既贵:指刘裕做了南朝的宋武帝。既:已经

②示:给……看

③帝:指刘裕的儿子宋文帝刘义隆。

④故:以前的

⑤或:有的

⑥ 躬耕:亲自耕种

⑦历山:古地名,今山东境内。

⑧ 事:治理

⑨陛下:对君主的尊称

译文:

刘裕已经做了南朝的宋武帝,下命令把他地位卑微时所用农作工具收藏起来给子孙看。文帝抵达先帝居住的宫殿,看到他父亲早年用过那些耕具,深感惭愧。他身边侍臣中有人进言说:“当年大舜亲自在历山耕田种地,大禹也曾亲自治理水土。陛下不看到这些遗物,怎么能够知道(去世的)先帝的极高的品德和播种收获的艰难呢?

启示:

无论我们是贫穷还是富裕,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品格,虚心学习他人

尚书无逸原文及翻译

尚书无逸原文及翻译如下:

1、原文

周公曰:“呜呼!君子所其无逸,先知稼穑之艰难,乃逸则知小人之依。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乃逸,乃谚。既诞,否则侮厥父母,曰昔之人无闻知。”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自度,治民祗惧,不敢荒宁。肆中宗之享国七十有五年。其在高宗,时旧劳于外,爰暨小人。作其即位,乃或亮阴,三年不言。其惟不言,言乃雍。不敢荒宁,嘉靖殷邦。至于小大,无时或怨。肆高宗之享国五十有九年。其在祖甲,不义惟王,旧为小人。

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于庶民,不敢侮鳏寡。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自时厥后,立王生则逸。生则逸,不知稼穑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三四年。”

周公曰:“呜呼!厥亦惟我周太王、王季,克自抑畏。文王卑服,即康功田功。徽柔懿恭,怀保小民,惠鲜鳏寡。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用咸和万民。文王不敢盘于游田,以庶邦惟正之供。文王受命惟中身,厥享国五十年。”

周公曰:“呜呼!继自今嗣王,则其无*于观,于逸,于游,于田,以万民惟正之供。无皇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时人丕则有愆。无若殷王受之迷乱,酗于酒德哉!”

周公曰:“呜呼!我闻曰:‘古之人犹胥训告,胥保惠,胥教诲,民无或胥诪张为幻。’此厥不听,人乃训之,乃变乱先王之正刑,至于小大。民否则厥心违怨,否则厥口诅祝。”

周公曰:“呜呼!自殷王中宗,及高宗,及祖甲,及我周文王,兹四人迪哲。厥或告之曰:‘小人怨汝詈汝。’则皇自敬德。厥愆,曰‘朕之愆’。允若时,不啻不敢含怒。

此厥不听,人乃或诪张为幻,曰‘小人怨汝詈汝’,则信之。则若时,不永念厥辟,不宽绰厥心,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有同,是丛于厥身。”周公曰:“呜呼!嗣王其监于兹!”

2、译文

周公说:“啊!君子居其位,不要贪图安逸。先知道农业的艰辛,就知道庶民的苦衷。看那些小人,父母辛勤耕种收获,儿子却不知庄稼的艰辛,贪图享乐,狂妄粗暴,以至于欺诈诓骗。很是瞧不起父母,说什么:‘你们从前的人没有见识。’”

周公说:“啊!我听说:以前殷宗时,庄严慎重对待上天赋予的王位,用诚信之道治理民众,小心谨慎,不敢贪图安逸荒废政事。所以中宗在位七十五年。殷高宗时,有好多年在外过着平民的劳苦生活,于是有机会接触庶民生活。

开始即位,怀着满腹诚信,态度沉默,三年不大说话。可当他一说话,群臣一致赞成。不敢贪图安乐,荒废政事,安定殷邦,大小官员没有怨言。所以高宗在位五十九年。殷祖甲时,认为废其兄自己做君主不义,逃于民间,长期过着平民的生活。当他即位后,非常清楚民众之苦,对他们施加恩惠,从不歧视孤寡之人。

所以祖甲在位三十三年。此后所立之王,都是生来就舒适安逸。舒适安逸,不问民众疾苦,沉迷于享乐。自此后,没有人能在位长久的。有的十年,有的七八年,有的五六年,有的四三年。”

周公说:“啊!只有我周太王·王季,恭敬慎重。文王有条不紊的成就了安定人民和开垦土地的事业。善仁谦恭,安抚庶民,施德孤寡。从早晨到中午,以至于太阳偏西,没有工夫吃饭,全用于和谐万民。文王不敢逗留于游猎,恭恭敬敬操劳政事。文王中年即诸侯之位,在位五十年。”

周公说:“啊!今后继承王位,就不能放纵自己,不能过分的贪图欢乐,贪图安逸,贪图游玩,贪图游猎。要为万民的事尽心尽力。比方说:‘今日痛快玩一次吧。’那不是在教民,那也不是在顺天。这样的人是有过失的。不要象纣王那样废于迷乱,喝酒没有节制啊!”

周公说:“啊!我听说:‘古人互相告诫,互相爱护,互相教育,民众没有欺瞒诓骗的。’这些告诫的话不听,他的臣就顺着他的意思行事了。那么就变乱了先王的政事与法度,因小失大。人民就要心里怨恨,口里咒骂。”

周公说:“啊!自殷王中宗,以及高宗,以及祖甲,以及我周文王,此四人明智。有人告他们说:‘小人怨你骂你,他们就更加注意自己的德行修养。’并说:‘有过失’。应该是我的过失。这样做了,民众就不只是不敢含怒了。

这样的话不听,就会有人欺骗,说:小人怨你骂你,你就信之。象这样轻信,不常念为君之道,不宽宏大量,乱罚无罪,杀无辜,怨恨就会聚集起来集中在他的身上。”周公说:“啊!成王,要以此为鉴啊!”

文言文翻译 伏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 官曹文墨

我希望殿下能够理解农民种田的辛苦呀!伏:趴,脸向下 表示对殿下的尊敬,也就是非常希望。原文和译文都有。希望帮到你。

范云传

=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云六岁就其姑夫袁叔明读《毛诗》①,日诵九纸。陈郡殷琰名知人,候叔明见之,曰“公辅才也”。云性机瞥,有识具,善属文,下笔辄成,时人每疑其宿构。(竟陵王萧)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并随府迁,每陈朝政得失于子良。寻除尚书殿中郎。子良为云求禄,齐武帝曰:“闻范云谄事汝,政当流之。”子良对曰:“云之事臣,动相箴谏,谏书存者百有余纸。”帝索视之,言皆切至,咨嗟良久,曰:“不意范云乃尔.方令弼汝。”文惠太子尝幸东园观获稻,云时从。文惠顾云曰:“此刈甚快。云曰:“三时之务,亦甚勤劳,愿殿下知稼穑之艰难,无徇一朝之宴逸也。”文惠改客谢之。及出,侍中萧缅先不相识,就车握云手曰:“不谓今日复见谠言。”云性笃睦,事寡嫂尽礼,家事必先谘而后行。好节尚奇,专趋人之急。少与领军长史王善,云起宅新成,移家始毕,亡官舍,尸无所归,云以东厢给之。移尸自门入,躬自营,招复如礼,时人以为难。及居选官,任寄隆重,书牍盈案,宾客满门,云应答如流,无所壅滞,官曹文墨,发若神,时人咸服其明赡。性颇激厉,少威重,有所是非,形于造次,士或以此少之。武帝九锡②之出,云忽中疾,居二日半,召医徐文伯视之。文伯曰:“缓之一月乃复,欲速即时愈,政恐二年不复可救。”云曰:“朝闻夕,而况二年。”文伯乃下火而壮③焉,重衣以覆之。有顷,汗流于背起。二年果卒。

范云字彦龙,南乡舞阴人.范云六岁时到他的姑夫那里,由他的姑夫袁叔明教他学习<<毛诗>>,他一天能学会九章纸所容括的诗歌内容.陈郡的殷琰名善于观察人,他去到叔明家

去,见到了范云,对范云说:”您真是辅佐圣主的良才啊!”

范云从小就机灵敏捷,对事情的认识也很透彻,还善于写文章,每每下笔都有好文章写成,当时的人都怀疑他是在晚上苦思冥想而得来的.(竟陵王萧)叫子良的去南徐州

时人每疑其宿构。(竟陵王萧)子良为南徐州、南兖州,云

南兖州,范云也随着子良一起迁到了南徐州、南兖州。范云还经常向子良陈奏一些朝政上的得失。过了不久子良被朝廷授予了殿中郎的职位。子良当上了殿中郎之后就向朝廷推荐范云,齐武帝就问子良:“我听说范云对你的态度很谄媚,对你没有什么劝谏,我应当将他流放。”子良回答说:“范云在我那任职很尽责,经常向我说些箴理谏言,谏书存放在我那有上百张啊!”齐武帝让子良拿给他看。武帝看到后,发现范云所言都耿切中直,武帝感叹了很久并说:”想不到范云是如此,使他成就了你啊!”

文惠太子经常到东园去观看收割稻子,当时范云也跟着一起去了.文惠对范云说”这稻子收割起来也是很快的吗!”范云回答说:”虽是第三季的收割事务,也是要很勤劳辛苦的,希望太子殿下能够明白种植庄稼的辛劳和艰难,不要总是享受着一时的快乐和安逸.”文惠很快就改变了态度并很礼貌的向范云表示谢意.很快从东园里出来了.侍中萧缅原来还并不了解范云,等到上车之后,萧缅握着范云的手说:”想不到你今天能说出如此的金玉之言.”

范云的性格和乐亲善,奉事他的寡夫嫂嫂很是尽叔礼,喜欢节义,崇尚新奇,专门帮人解决危难的急事.范云年少的时候与领军长史王善很友好.范云刚刚起了一栋新房子全家才刚刚搬进去.这时王善恰好丢官了,官舍也被没收了,王善家人没有地方住了,范云就将他家的东厢给王善家人住.王善家人一起从大门进入,范云亲自去帮忙打扫,招待也是有礼有节,当时的人认为这是很难得的.后来范云担当了选官,所以任务众多,事务繁重,整天是信函堆满桌,前来拜访的也是每日盈门,范云均能从容应答,很有条理,没有什么停滞或是无法应酬的.政府部门的公函很快就能处理掉,当时的人都佩服他聪明,行事有条理.范云的性格很是暴躁激厉,,没什么威武之气,心里若对他人有什么不满或是对某事某人有所肯定,他都会在言行中表露出来的.当时武帝刚加九锡,范云忽然得了重病,在家待了两天半.于是就请医生徐文伯来诊视.文伯诊视后说:”等待一月之后就会康复的,如果想要马上就康复,恐怕两年之后复发就不可能医治的好了”.范云说:”早上听到了箴言晚上就是也无所谓,更何况是可以活两年呢!”文伯于是就用火来加以攻治,用很厚的衣物覆盖在范云的身上.过了一会,范云汗流满身,病就好了.两年之后范云果然就去世了

稼穑是什么意思

稼穑的意思是农事的总称。春耕为稼,秋收为穑,即播种与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一、读音

Jiàsè。

二、释义

农事的总称。

三、出处

出自《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毛传”解释说:“种之曰稼,敛之曰穑。”用现代汉语翻译,就是种植叫“稼”,收割叫“穑”。

四、近义词

农事:1、指耕耘、收获、贮藏等农业生产活动。2、指农事。

庄稼:1、农作物(多指地里的粮食作物)。2、指庄稼庄稼。

稼穑的造句:

1、父亲斥责儿女们说“:你们不知稼穑艰难,以为吃喝都是天上掉下来的。”

2、这个不知稼穑艰辛的富家子一贯挥金如土,让父母担忧。

3、不到农村,不知稼穑艰难。

4、东英格兰王后布狄卡起兵对抗入侵的罗马军,初时准备夺取罗马军的粮仓,因为她手下战士从军造反,都放弃了稼穑。

5、尽管同学们平时不事稼穑,对农业的认识不多,但他们的创意设计和营销理念还是让这些资深“务农人士”大受启发。

如何翻译《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译文

周彬不置办家产,衷心信奉儒家学说。他的妻子责备他说:“你们家兄弟都能努力种田,粮食装满了布袋箱子,你没本事(或:不成器),还不思悔改。你觉得改变志向怎么样?”先主镇守金陵(即南京),周彬装了一布袋文章去拜见他,先主给他的赏赐很丰厚。回到家,把先主所赏赐给他的金钱和布帛摆在院子前面,对他妻子说:“我现在和你那些大伯子和小叔子们谁更胜一筹啊?”他妻子说:“(看来)男人的事情,不是女子所能理解的啊。”

原文

周彬不治财产,服膺儒学。其妻让之曰:“汝家兄弟能力稼穑,囊箱丰盈,汝之不调,无思悔。毕向何如?”先主镇金陵,彬囊文往谒,锡赉颇厚。归,以所锡金帛陈于庭前,谓妇曰:“吾今与伯叔何如优胜?”妇曰:“男子之事,非女子所能知。(《古今合璧事类备要》)

注释

1、服膺:铭记在心;衷心信奉。《礼记·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朱熹集注:“服,犹著也;膺,胸也。奉持而著之心胸之间,言能守也。”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岁遥遥兮难极,冤悲痛兮心恻;肠千结兮服膺,于乎哀兮忘食。”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愿郎君捐有馀之才,崇未至之德,前哲训迪后进,拳拳如此,为后进者,得不服膺而书绅。”《两般秋雨盦随笔·袁赵蒋》引清程原湘诗:“平生服膺止有两,江左袁公江右蒋。”郁达夫《沉沦》四:“他从小服膺的‘身体发肤’‘不敢毁伤’的圣训,也不能顾全了。”

2、让:形声字。从言襄(xiāng)声。本义:责备。《说文》:“让,相责让也。”《小尔雅》:“诘责以辞谓之让。”《广雅》:“让,责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且让之。”《国语·周语》:“让不贡。”《史记·齐世家》:“鲁人以为让。”明高启《书博鸡者事》:“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3、稼穑: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之艰难。”《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穑。”《史记·货殖列传》:“好稼穑,殖五谷。”唐薛存诚《膏泽多丰年》诗:“候时勤稼穑,击壤乐农功。”

4、不调:犹言不才。唐苏鹗《杜阳杂编》卷下:“时京城不调少年相效,谓之拍弹。”宋王禹偁《谢赐侄男大理评事表》:“伏以法寺美官,圣朝好爵,凡云选授,必择器能。岂期不调之材,遽忝起家之命。”宋范仲淹《与中舍书》:“如子弟不调,或在襄邑作过逃来,即发遣他去,恐相负累,请仔细相度。”

5、毕向:改变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