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唐朝宰相写了一个字谜,为何就被武则天处?

2.任选《昆虫记》中出现的两种昆虫,各写出两个相关的成语,同时写出相关的诗句各一句

3.郦波的诗词水平究竟有多少?

4.高中语文口诀:高中各科顺口溜

这个唐朝宰相写了一个字谜,为何就被武则天处?

噤若寒蝉的出处-噤若寒蝉下一句

汉字是世界上最有趣的文字,就造字原理来说,有象形、形声、指事、会意四种,又有转注、假借的用字方法。古代流传下来的字谜游戏是汉字独有的一种文化,寓教于乐,非常好玩。不过玩文字游戏要分场合,玩的不是地方可能要倒霉。

象形文字相关

三国那位脑瓜子聪明无比的才子杨修之,就跟文字游戏有关。杨修屡次猜中曹操的心思,用“一人一口”解了“合”字,吃了曹操的点心;又指出鸡肋一词的含义,预判了曹操的军事行动,诸如此类。杨修爱炫耀自己的聪慧,最终被曹操忌恨,找借口杀了。不过杨修是字谜游戏中的解谜者,得冤枉。四百年后,唐朝一个宰相也于文字游戏,不过他是个出题者。

唐高宗李治在位时,有个叫裴炎的人备受器重。历任兵部侍郎、侍中等要职,后者相当于宰相。高宗病重时,让太子李显处理政事,又遗命裴炎、刘仁轨等三人共同辅政,裴炎改任中书令,仍然是宰相之职。李显就是后来的唐中宗,他即位后颇为任性,想把岳父提拔为侍中,又感念奶娘的恩惠,要给她的儿子封官。

裴炎剧照

裴炎为人刚正,坚决反对中宗皇帝的决定。中宗很气愤,对身边人说,这人管的也太宽了,我即使把国家让给岳父又如何,何况只是封一个侍中?中宗当然是说气话,他不可能真的就让国给岳父,再说他也没这权力,还有武则天呢。但中宗这番话传出来,造成的影响很坏,有的朝臣觉得他不适合当皇帝。裴炎私下向武则天汇报此事,表示担忧。武则天授意裴炎,动用羽林军进入内宫,把中宗赶下了台。

武则天改立自己的老四儿子豫王李旦为帝,就是唐睿宗。朝政大权当然还在武则天手里。裴炎提议废中宗一事,实际上大合武则天心意,因此被封了侯。但武则天已经开始了称帝的准备工作,更改年号、官制等,众朝臣始料未及,大都敢怒而不敢言。裴炎也惊愕不已,闷闷不乐。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的侄子武承嗣提议为武家七代先祖立庙祭祀,追赠先祖帝王名号。朝臣噤若寒蝉,没人敢反对。只有裴炎站出来表示不同意见。他对武则天说,皇太后临朝称制,应当以天下为公,追封先祖显得私心过重,恐怕不好。西汉吕后的往事,应当引以为鉴。武则天说,吕后想给活着的子侄们封王,而我只不过是给先祖追赠谥号,这两码事。裴炎毫不客气,说野草只要有了一丛,很快就蔓延得不可收拾。这个先例一开,如何停得下来?

武则天又气又恨,但裴炎是三宰相之一,说的话又无可辩驳,她只得忍了下来。裴炎以一己之力,暂时打掉了武家的如意算盘。他当然清楚这是给自己拉仇恨,灭顶之灾随时可能降临,但也顾不得许多了。裴炎认为这是职责所在。后来武则天想杀两家皇室宗亲,另外两个宰相刘祎之和韦仁约唯唯诺诺不敢劝阻,又是裴炎挺身而出跟武则天争论,救下不少人命。可是裴炎的末日也快到了.

唐朝历史笔记《朝野佥载》等书目记载,裴炎的与他写的一个字谜有直接关系。当初大唐开国功臣徐茂公的孙子徐敬业在扬州起兵造反,要赶武则天下台,还政于唐睿宗。相信很多同学们对此事有印象,因为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为徐敬业写了一篇声讨武则天的檄文。其中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武则天看见吃了一惊,对骆宾王刮目相看。但徐敬业起兵声势太小,很快就被平定了。事后,有人查出一封信,交到了武则天手中,是裴炎写给骆宾王的。

义乌骆宾王公园

这封信只有两个字,青鹅。很多朝臣传看了这封信,不明白什么意思。但既然是写给叛军,说明裴炎跟他们有联络,这还得了。别人不明白青鹅两个字的意思,武则天很快想明白了,下令将裴炎处。她向朝臣解释了这个字谜的意思。青字拆开,是十二月,繁体鹅字拆开,则是“我自与”,意思是十二月我参与行动。由此武则天判定这是裴炎与叛军约好的暗号,要跟他们里应外合作乱。众朝臣不禁叹服武则天的聪明。

在正史中,新、旧《唐书》对这个字谜均无记载。而是说裴炎趁着徐敬业举兵的机会,劝武则天退位,还政于李旦。因此遭到御史崔察等人诬告他与叛军勾结,最终被处。不管裴炎的字谜存在与否,汉字作为暗号使用由来已久。如果真的有武则天识破字谜一事,也并不奇怪。她所处的位置,对臣下防备之心很重,最容易联想到敏感的事情。

任选《昆虫记》中出现的两种昆虫,各写出两个相关的成语,同时写出相关的诗句各一句

《昆虫记》十大册,每册包含若干章,每章详细、深刻地描绘一种或几种昆虫的生活:蜘蛛、蜜蜂、螳螂、蝎子、蝉、甲虫、蟋蟀、苍蝇等。

成语:螳臂当车、蚍蜉撼树 、飞蛾扑火 、灯蛾扑火 蛾眉皓齿 飞蛾赴火 飞蛾投火 皓齿蛾眉 螓首蛾眉

淡扫蛾眉 蛾眉螓首 飞蛾赴焰 飞蛾赴烛 飞蛾投火 皓齿蛾眉

宛转蛾眉 以火去蛾 蜩螗沸羹 猬锋螗斧 蚍蜉撼树 楚腰蛴领

蝶怨蛩凄 井蛙醯鸡 蛾附蜂屯 蝇头小利 蚊虻负山 鹪巢蚊睫

蚊虻过耳 蜂腰削背 蜂腰猿背 蜂腰鹤膝 蜂目豺声 蝉緌蟹匡

蝉衫麟带 蛮睫螳轮 螳臂挡车 鹪巢蚊睫 虫巢蚊睫 蛮睫螳轮

蜻蜓点水 蚕食鲸吞 蜂拥而来 薄如蝉翼 蝇头小利 蛛丝马迹

狂风浪蝶 无头苍蝇 噤若寒蝉 作茧自缚 金蝉脱壳 热锅上的蚂蚁,无头苍蝇 , 噤若寒蝉 ,作茧自缚 ,金蝉脱壳,螳臂当车 ,蚍蜉撼树 ,飞蛾扑火 ,蜻蜓点水 ,蚕食鲸吞

,蝇头小利“蚍蜉撼树”、 “蝇名蜗利”“鹪巢蚊睫”、“蚊虻过耳”蚕食鲸吞 蜂腰削背、蜂腰猿背 蜂腰鹤膝

诗句:村夜 白居易

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

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闻虫 白居易

暗虫唧唧夜绵绵,况是秋阴欲雨天。

犹恐愁人暂得睡,声声移近卧床前。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秋来 李贺

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

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

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

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送十五舅 王昌龄

深林秋水近日空,归棹演漾清阴中。

夕浦离觞意何已,草根寒露悲鸣虫。

秋夜 陈文述

梧桐叶底见银河,露气当窗冷碧罗。

四壁虫声两行雁,不知何处得秋多。

七绝·咏蛙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赞同60| 评论

郦波的诗词水平究竟有多少?

再同意不过了。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在登临讲坛之前,于丹、康震、郦波、蒙曼等人似乎过于自信,在《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上的风光与尴尬,其背后所凸显的其实是他们知识结构的缺陷,知识储备的不足。而在这背后潜伏更深的原因,则是我们的文学与教育普遍存在的浮躁,尤其是当代高校知识分子的浮躁。

黯然下来的“学术明星”于丹,基本作别荧屏,回归高校课堂本位,此后蒙曼、康震、郦波等“学术明星”在“中国诗词大会”上闪亮登场。但很快网上就开始议论纷纷。先是吐槽康震等评委诗词水平较差,之后又认为郦波的自创“集句”不入流。有人为康震等辩解,说人家是教授又不是诗人,大会是背诗又不是作诗,何必苛求评委的诗词水平。殊不知历代著名诗论家皆擅诗。不擅诗而研究诗,高谈阔论,终难免隔靴搔痒之讥。

《中国诗词大会》对诗词的普及会起到毋庸置疑的正面引导效果。但令网友不满意的是,节目组邀请的评委康震、郦波等人,却是完全不会写诗词的外行。在节目里,郦波玩的“集句”,康震作的“诗”,均招致内行人的指摘实话说,现在古典文学最大的弊病,在于研究者对于创作是外行,主要是研究诗词文化、很多更是研究“对文化的研究”。郦波和康震都在节目现场作了一首“诗”,郦波集苏轼诗词:

“人间有味是清欢,照水红蕖细细香。长恨此身非吾有,此心安处是吾乡。”

康震的自作诗:

“大江东去流日月,古韵新妍竞芳菲。雄鸡高歌天地广,一代风流唱春晖。”

两者都是完全未入流的作品,与其文学教授的身份极不相称。自有格律以来,古往今来的绝句,第一句不是仄声字结尾,都是要押韵的。作为诗词大会的评委,这样的常识没有,令人遗憾,此为其一。其二,二十八个字,除了必须重复的,比如“细细香”,还出现了两个“是”,两个“吾”,两个“此”,哪个诗人词人这么干过?除非是特别有意为之。诗词是一门讲究凝炼的艺术。其三,平仄出了问题。“长恨此身非吾有”的平仄不对。原文是“长恨此身非我有”。吾字是平声,我字是仄声。苏轼的平仄没错,郦波搞错了。其四,“欢”字没押韵。押韵的两个字,一个字是“香”,一个字是“乡”,两个读音一模一样,没有变化,极其板。其五,这首诗所集的四句,没有关联性。尤其是第二句,在整首诗里完全不知所云。

其实不止康震、郦波、蒙曼等学者,很多教授著作等身,研究对象从李白杜甫到李商隐李清照,再到杨慎和纳兰性德,但写不来一首符合格律的诗词来。尤其是在央视舞台上,面对众多的诗词爱好者与观众,作为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康震、郦波,多次出错,误导观众。

现在许多高校的教师,知识结构、知识储备是不理想、不到位、不扎实的。做美术学院院长的,只“懂”美术理论,不会绘画,不如现今一个三流画家;当文学博导的,写不来诗歌、小说甚至散文,不如民国时代一名国文中学教师。这些所谓权威、大咖,早在念大学、硕博时,就懂得将发表论文和学位、职称挂钩,于是“旁征博引”“转益多师”,唯独看不见他们的真知灼见,摸不着他们的真心诚意。

“剪刀一剪,浆糊一粘,大名一签,长长一篇。”许多所谓学术论文就是这样被炮制出来,从而催生出大量“学术垃圾”。看看如今那些所谓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时引文、注释、参阅的资料篇幅比正文还要长,感觉如此才有“学术含量”,才是“无一字无来路”。评论家孟繁华说:

“现在的学院派批评确实出现了严重问题,批评文体的僵化,使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孟繁华所说的学院派,很大部分是在高校从事文学教学与理论评论的教师。我也接触过一些大学文学院的教师,他们谈起他人的小说散文诗歌剧本,可以说得唾沫横飞、头头是道,可是你让他们写一篇文学作品,哪怕是几行小诗、一个微型小说,他们立马黔驴技穷、噤若寒蝉!看看曾为教师的鲁迅、胡适、叶圣陶、沈从文那一拨文化人,哪怕是名不起眼的中小学教师,都能挥毫泼墨,写作各种作品。这决不是厚古薄今,实在情形就是如此。

1931年出任清华校长的梅贻琦一直主张大学“应有两种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梅贻琦在清华有两句名言,多年来一直为人传诵,一句是:“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另一句是:“学生没有坏的,坏学生都是教坏的。”

如果说过去的大学是屈从于政治压力,现今的大学则是倾倒于金钱的魔力。不少教授学者将学术当成了一种牟利的资本,而非传道受业解惑的根本。“学者明星化”与“明星学者化”如果失去道德约束,必然是事与愿违

追溯中国近现代治文学的教授、学者大都学贯中西,既精通理论,也擅长创作,比如鲁迅、胡适、钱钟书等人,不仅有博大精深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有辉煌骄人的文学创作业绩。相较之下,当代的大学教授学者们,往往急功近利,甚至只为拿职称而进行理论研究。

同时,不少大学里的学者、教授,知识面偏狭,专业分工过细,大抵成了“独臂将军”,这些人往往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引经据典、神采飞扬,但你叫他(她)写一首诗、填一阙词,写一篇小说或者一篇散文,立马束手束脚,找地缝钻之前仍不忘理直气壮地为自家进行“无罪辩护”:“我是搞理论研究的,何必要写作品?”

其实,并非要现在的学者教授都成为鲁迅、胡适、钱钟书那样的文化人,但是作为教古诗词的博导、教授,并被央视邀请来做古典诗词评委的文学翘楚而言,总得会做一首不说多么优秀、但还说得过去的诗词吧?总不能只会纸上谈兵而怯于“现身说法”吧?如此这般,这些“学术明星”又如何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高中语文口诀:高中各科顺口溜

语文学习口诀

一、汉语拼音

a o e, i u ü, 标调多按此顺序;

如果 i u 紧相连, 标到后者头上去。

拼写规则讲得细, 任何声母不独立;

zh ch sh r z c s, 自成音节后加i 。

iou uei uen,别犹豫, 单用头变w 或y ; 如果前面有声母, 去掉o e合规矩。

i 母打头搞独立, i in ing前加大y ;

其他所有复韵母, 都把小i 变大y 。

u 母单打莫迟疑, 前加大w 就可以;

u 母为首独为户, 要把小u 变大的。

凡带ü母要注意, 独立去点前加y ;

n l相拼不去点, 去点只指j q x 。

二、词类辨别

有些词类难区分, 典型特点要记清:

动形加不名不行, 动能加甭形加很;

连词前后能调换, 介词前后调不成;

叹词总是单独用, 语气助词词后跟。

三、词组辨别

基本词组四类型, 嵌字不同可辨清:

联合能嵌和而并, 主谓能嵌较很更,

嵌的地得是偏正, 嵌着了过是动宾。

的字介词和方位, 三种结构自分明。

四、划分单句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常在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补。

定的状地得后补, 形式标志要记住;

遇到格式有变化, 仔细分清莫含糊。

五、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有诀窍, 方法步骤要记牢:

基本成分先找找, 主谓宾语是否少;

成分不缺看搭配, 主谓动宾可搭好;

搭配恰当看句子, 重复之处不能要;

次序不当须重排, 用词不妥应换掉;

再看逻辑乱不乱, 自相矛盾不可靠;

感彩别弄反, 事情次序别颠倒;

对症下药仔细改, 切勿信手胡乱搞。

古诗鉴赏口诀

内容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形象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古诗鉴赏口诀

自古诗歌常写景,景情相生第一种。

边塞生活多磨难,惜别伤怀遥思念。

田园牧歌多悠闲,闲适恬淡归田园。

山光水色怡人性,移情入景显秉性。

怀古咏史吊前贤,壮志难酬空自怜。

目睹耳闻收眼帘,即事感怀时世惨。

羁旅情怀备煎熬,行役戍边心日劳。

华夏历史多悠久,爱国情思系心头。

故人一别两地秋,愁上眉头登高楼。

人间情多数爱情,钟情怀春话永恒。

写意人生大舞台,包蕴哲理抒心怀。

形象

感情浸染有意象,意境合一多思量。

天生我材必有用,洒脱豪放显个性。

泪沾青衫忧民怨,推己及人见一斑。

相见时难别亦难,儿女情长泪涟涟。

山村风光隐田园,胜友欢聚乐忘返。

不拘一格重抖擞,良才难得信难求。

情感

桃花潭水深千尺,离愁别绪话情丝。

桥边红药悲黍离,物是人非叹惋惜。

佳节思乡身为客,明月千里归渐迫。

春风骀荡明日花,怀古凭吊寄天涯。

商女不知亡国恨,讽喻时政热肠人。

但使龙城飞将在,报国情怀入梦来。

玉壶冰心送亲友,临行壮别一壶酒。

采菊东篱入南山,把酒桑麻意恬然。

仰天大笑出朱门,我辈岂是蓬蒿人。

穷愁潦倒人沦落,忧国忧民长夜多。

语言

质朴又平实,天然去雕饰。

白描真且深,平易又近人。

隽永出灵气,悟性托含蓄。

明丽又开朗,音韵显晓畅。

清新加淡雅,秀颖入诗画。

诗画境开阔,生动自生色。

诗文融一炉,风韵自独树。

色彩多绚丽,变幻生飘逸。

表现手法

表达方式分得清,记叙描(写)议(论)与抒情。

记叙方式不单一,事后必然有余情。

景物描写切注意,借景托物常寓情。

具体方式咀嚼细,比喻比拟和象征,

夸张衬托和借代,抑扬关系虚实生。

寓褒于贬明秋毫,言此意彼擒故纵。

互文关系巧拼合,曲笔逆笔龙点睛。

含蓄美来多变幻,羚羊挂角迹难寻。

化景为情转隐晦,透视窥探断肠衷。

托物起兴套双关,语浅情深隽味永。

旁敲侧击弦外音,空谷传响哀乐鸣。

讽咏时事用曲笔,史实连线促精警。

以小见大旨意远,见微知著诉衷情。

欲言又止多伤感,欲说还休痛思痛。

眷恋伤感郁心头,黯然收笔胜有声。

风格

江山代有才人出,星河灿烂出巨匠。

豪放高唱须铁板,婉约妙龄来浅唱。

屈原绚丽与沉雄,三曹慷慨兼顺畅。

渊明寄情山与水,恬淡自适心内旷。

子昂愤激兼慷慨,李白飘逸又顺畅。

王维恬然又含蓄,诗中有画有暗香。

浩然恬静又浑健,语淡情浓蕴味长。

杜甫沉郁又顿挫,乐天流丽又顺畅。

商隐典丽寓幽婉,杜牧明丽加俊爽。

苏轼豪放又旷达,弃疾深沉又豪放。

柳永伤感又缠绵,陆游流畅又

雄放。

清照凄婉多清丽,姜夔崎拔注感伤。

致远清俊又酣畅,汉卿泼辣又清爽。

景臣新奇出辛辣,养浩警僻又深广。

答题技巧

胸有成竹话题型,内容手法和意境。

情感修辞词理解,意象思路与风格。

通读纵览理文意,朦胧获取初信息。

题目点意明情状,统率作品起导航。

主体意象是关键,心情蓄积有积淀。

主旨意蕴在诗眼,情脉基调显隐含。

景情事理实与虚,披文求迹寻思路。

已知信息巧利用,时间注释及前序。

身分身世与思想,柳暗花明又一庄。

含英咀华品语言,含蓄曲折捕隐含。

情理一脉有跳跃,起承转合莫放过。

景情融合出意境,形象把握出感情。

主旨思想把握准,遣词炼字诗有神。

立场观点与态度,思想倾向有表露。

古典常识勤积累,知识常规君莫违。

干戈烽火指战争,月亮婵娟与蟾宫。

金乌东曦指太阳,乌兔漏箭喻时光。

兰舟樯棹代指船,书信鱼雁简札笺。

物象传情珠有泪,物是人非人空醉。

柳笛雨月北雁飞,鹧鸪杜鹃人憔悴。

以水喻愁不罕见,托物言志不片面。

景语情语不分家,拨云见物有余暇。

常见主题有门道,顺理成章露一招。

自然风光基调新,乐景乐情把握准。

别诗分清主与客,时间场景莫放过。

边塞戍卒多哀怨,暮鼓羌笛诉肠断。

干戈涂炭闹兵荒,历史背景记心上。

报国请缨路无门,怀才不遇伤忠心。

怀古凭吊人和事,昔胜今衰流涕泗。

他乡月明思亲人,景情相生不可分。

咏物寄兴尽余情,托心于物道心声。

词中共性有风格,花间豪放与婉约。

边塞山水与田园,独树一帜有特点。

同一作家法固定,枝外生节有个性。

词法句法要明察,修辞借用有变化。

专用术语勤积累,有备而来谁怕谁。

开放鉴赏君莫怕,自圆其说思路阔。

敏锐挖掘信息点,机警捕捉切入点。

多答点数抓关键,撒网捕鱼有分赚。

重点条目排在前,次要信息接尾连。

思路清晰要点准,精心梳理心平稳。

重点内容讲具体,物我合一咀嚼细。

熟读成诵多积累,水之就下莫用推。

辨析常见虚词口诀

判断无误用必定,客观趋势用必然;

情理必要用必须,客观需求用必需;

从未有过用不曾,以前有过用曾经;

没有害处用不妨,程度范围用不过;

控制不了用不禁,忍受不了用不堪;

从今以往用从此,过去至今用从来;

确实如此用诚然,情理如此用当然;

基本估计用大抵,比例很大用大多;

情况估计用大概,数量猜测用大约;

总括一般用大凡,主要情况用大致;

毫无顾忌用大肆,竭尽全力用大力;

情况突变用陡然,果断决定用断然;

出于常情用反而,结果一样用反正;

不同对象用分别,各自行动用分头;

不久之后用既而,紧接其后用继而;

时间临近用将近,不久发生用将要;

随便轻率用贸然,突然产生用暮然;

反复出现用连连,连连发生用频频;

最初开头用起始,最低程度用起码;

直接前往用径直,独自前往用径自;

暂时将就用暂且,让步凑合用权且;

原来这样用本来,一直这样用素来;

程度超常用特别,进步强调用尤其;

不一定会用未必,从前没有用未尝;

表示肯定用未免,避免不了用不免;

情况不变用仍然,情况照旧用依旧;

同时发生用一齐,一致行动用一起;

反复多次用一再,刻意追求用一味;

按通常做用照常,按老样做用照旧;

按惯例做用照例,按式样做用照样;

仅仅这样用只是,只好这样用只有;

预料期待用终究,出现结果用终于;

步步渐进用逐步,自然变化用逐渐;

肯定真实用着实,强调重点用着重;

数字相加用总共,必定这样用总归。

引用标准用按照,依据准则用本着;

引用证据用根据,遵循标准用依照;

表示原因用因为,表示理由用由于;

仅仅如此用罢了,不过如此用而已;

略微超过用开外,大约如此用上下;

目的强调用起见,也就算了用也罢。

古文今译口诀

古文翻译,有其顺序。首览全篇,掌握大意。

难解句子,则需心细。照顾前文,联系后句。

仔细斟酌,揣摩语气。要求做到,合情合理。

词句间段,紧密联系。跳跃句子,补出隐意。

加上括号,表明增益。人名地名,不必跳译。

人身称谓,掌握惯例。吾余为我,尔汝是你。

常见虚词,没有定意。对待之法,因句而异。

全篇译完,还须仔细。逐句流畅,错字无迹。

改无可改,方可搁笔。

得分口诀

首先沉心读进去,把握作品的大意。

借助题眼和题干,参照注解和设题。

第二注意抓语言,借助语感心洞然。

辩析语意看语境,语气语势照顾全。

第三情景要相合,情景交融是准则。

一切景语皆情语,景后议论抒情多。

第四叙事抓脉络,记叙顺序别搞错。

通过描述塑形象,性格特点要把握。

第五要知干溯源,曲解倒置戴错冠,

扩大缩小换概念,无中生有偏概全。

第六技巧是重点,碰到术语绷紧弦,

细描象征和铺垫,衬托铺陈和渲染。

第七修辞有考点,比喻夸张和委婉,

对比借代和双关,铺排互文和用典。

第八作者要记牢,作品风格要通晓,

联系时代和背景,婉约豪放别混淆。

第九注意抓意境,意境本由形象生,

合理想象是途径,通过意境看心胸。

第十注意辨类型,诗言志来词言情。

散曲语言通俗化,戏剧语言有个性。

十一当心限定语,褒贬语句要警惕,

无限拔高和贬低,陷阱往往在这里。

十二出题有顺序,先是局部后整体,

逐题找准对应点,推敲排除重迁移。

标点符号顺口溜

文章若要好,意明很重要。

停顿分清楚,语气莫混淆。

标点使用好,句顺意明了。

小不点儿妙,此歌请记牢。

引文特殊词,豆芽上下掀。

文中要注解,弯弯两半月。

意思还没完,六点紧相连。

转折或解释,一横添后边。

起止与联系,短横插中间。

前后有分界,中间加圆点。

书报和篇名,曲角镶边沿。

特别强调处,圆点字下粘。

>

说完一句话,莫忘画小圈。

疑问与发问,耳下垂小圈。

句中有停顿,豆芽跟后边。[ “ ” 引号 ] [ ( ) 括号 ] [ ------- 省略号 ] [ —— 破折号 ] [ — 连接号 ] [ ? 间隔号 ] [ 《 》 书名号 ] [ ? 着重号 ]

[ 。 句号 ] [ ? 问号 ] [ , 逗号 ]

并列词语间,点上瓜子点。 [ 、 顿号 ]

并列句子间,豆芽顶圆点。 [ ; 分号 ]

总括与提示,点儿上下叠。 [ : 冒号 ]

命令与欢呼,滴水下屋檐。 [ ! 感叹号 ]

一、口诀复习法

1、问号

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3、顿号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

二、口诀解说与例句

1、问号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

a. 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

b. 你打算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

c. 你是临场害怕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

a. 怎么了,你?

b.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

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

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

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

a. 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b. 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c.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评价是否恰当。

d.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e.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2、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

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3、顿号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

a. 、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要去打顿。(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

a.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 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中间不能打顿号。) 例:

a.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4、分号

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

a. 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b. 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

5、冒号

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例:

a. 下午他拣了好几件东西:两条长桌,四个椅子,一副香炉烛台,一杆台秤。

b. 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6、引号

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这主要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例:

a. 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b. 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神形皆备,充满生机”。 c. 陆游诗云:“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

7、括号

注释局部紧贴着,注释整体隔开着。(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 例:

a. 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 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c. 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

成语口诀:

1 颐指气使态度傲

2 未雨绸缪先准备

3 改弦更张制度变

4 改弦易辙态度变

5 出奇制胜不带宾

6 评头品足挑毛病

7 不绝如缕声细长

8 文不加点一气成

9 敬谢不敏婉推辞

10 屡试不爽都不错

11 无可厚非本有错

12 耸人听闻多夸大

13 知微见著小见大

14 不刊之论删不得

15 釜底抽薪才彻底

16 扬汤止沸不彻底

17 明日黄花今日凋

18 汗牛充栋藏书多

19 罄竹难书罪恶多

20 无所不至坏事多

21 始作俑者是首恶

22 休戚与共同祸福

23 不负众望不辜负

24 不孚众望人失望

25 师心自用太自负

26 不瘟不火恰到好

27 不赞一词文章妙

28 狗尾续貂坏接好

29 不可理喻太蛮横

30 闪烁其词话含糊

31 左右逢源事圆滑

32 如沐春风受教化

33 良莠不齐藏好坏

34 不容置喙没机会

35 胸无城府无心机

36 拍案而起愤怒极

37 不绝如缕情势急

38 空穴来风有根据

39 首鼠两端迟不决

40 风声鹤唳太惊恐

41 韦编三绝太刻苦

42 白驹过隙时间快

43 振振有词强夺理

44 庆父不制

45 谦谦君子有礼貌

46 浅尝辄止重表面

47 倚马可待文思敏

48 如丧考妣父母

49 同舟共济共患难

50 万人空巷真热闹

51 穷形尽相文细腻

52 骇人听闻真正怕

53 首当其冲遭头炮

54 相敬如宾是夫妻

55 鳞次栉比屋多齐

56 不名一文是贫穷

57 弹冠相庆是小人

58 沆瀣一气是小人

59 以邻为壑嫁祸人

60 城下之盟受屈辱

61 粉墨登场坏人上

62 望其项背可赶上

63 耳提面命老教少

64 十室九空人口少

65 微言大义意义深

66 如履薄冰心谨慎

67 噤若寒蝉不敢声

68 炙手可热有权势

69 安步当车好闲适

70 目无全牛技艺熟

71 甘之如饴苦中甜

72 不以为然不赞同

73 天马行空诗书文

74 登堂入室讲学问

75 美轮美奂指房屋

76 执迷不悟不省悟

77 不翼而飞找东西

78 不胫而走是消息

79 殚精竭虑要学习

80 鸡肠小肚心胸狭

81 空谷足音难得讯

82 苦心孤诣勤钻研

83 饮鸩止渴喝毒药

84 瓜田李下受怀疑

85 处心积虑带贬义

86 石破天惊指文议

87 不以为意不在意

88 差强人意还满意

89 火中取栗被利用

90 师出有名有理由

91 安土重迁思故园

92 不足为训非准则

93 不知所云指说者

94 三人成虎谎变真

95 侃侃而谈理气直

96 危言危行话事直

97 罚不当罪处罚重

98 罪不容诛有余

99 讳莫如深包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