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子而教还是易子而教-易子而教
1.古人主张易子而教,有什么道理?
2.边个有《易子而教》的译文? 急用.....
3.易子而教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古人主张易子而教,有什么道理?
教育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一个内容,对于自己的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摆放在每个家长心头的重要话题和关注点,现代教育问题主要是由家庭和学校承担,而在古代的时候则是由私塾承担,就算是自己满腹经纶,也不会去教自己的孩子,而是送去私塾或者是其他的亲朋好友那里,讲究易子而教,这是什么道理呢?原因个人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怕自己管教不足虽然自己可能是满腹经纶,在家中也是一个严肃的形象,可是孩子还有母亲,自己还有一个妻子,如果自己进行管教的时候进行了责罚,给孩子打了戒板,孩子母亲看到之后必定会是伤心流泪,等到晚上回到卧室之中,牵着你的袖子两眼一望便落泪,哭诉孩子的不容易,这有几个人能够撑得住这眼泪的攻势?那这课程怎么还能够教得下去?
他孩子放在别人那里进行管教,如果孩子被打了戒板,当母亲的虽然也会流泪,却不会对自己进行哭诉,只会责骂老师的凶狠,也算是落得一个耳根清净。
二、有助于孩子的学习如果老师是自己的父亲,那么孩子在上课的时候,并不会太当做一回事儿,依然会有着一种嬉戏的状态,上课的时候也并不会太注意去听,毕竟受到了责罚之后还有靠山。
可是如果老师是别人,当老师一脸严肃,孩子也会格外紧张,会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个内容,因为如果老师问起功课起来无法回答,受到责罚之后是没有靠山可以寻求的,为了避免下次再受到责罚,那么孩子只能够是拼命的读书,这种极度有利于孩子的学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小因素在里面,但那些并不是占据主要的原因,不知道您的看法是怎样的呢?
边个有《易子而教》的译文? 急用.....
《孟子-离娄上》:
----------------------------
公孙丑曰:“君子之不教子,何也?”孟子曰:“势不行也。教者必以正。以正不行,继之以怒。继之以怒,则反夷矣。夫子教我以正,夫子未出于正也,则是父子相夷也;父子相夷,则恶矣。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间不责善。责善则离,离则不详莫大焉。”
大意是:
公孙丑问孟子:"为什么君子不肯亲自教导自己的孩子呢?"
孟子回答:这是因为实际情况不允许啊。大凡一个执教的人,必是以正道教导受教的人。如果做父亲的如此教导孩子,孩子却不能接受,父亲必然会很生气。一生气,就可能伤害到孩子的感情。另外,如果孩子反诘父亲的言行并不都是依循正道,这岂不又伤害了父亲?如此一来,父子间就等于相互伤害彼此的感情了。所以,古时的人都把自己的孩子送给别人来教导,这就是所谓的“易子而教”的道理啊。
================================================================
孟子所讲的这篇“易子而教”的故事,虽有偏颇,但于今也很有教益。
启示一:身教胜于言教。正人先正己。家长要注重自身的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德行。
启示二:社会教育极为重要。社会教育以教者和被教者的情境出现,可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易子而教表达了孟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易子而教?其主要强调的是身处后天环境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影响是不同的。是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原则。
公孙丑说:“君子不亲自教育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呢?”孟子说:“因为情理上行不通。(父亲)教育(儿子)必然要用正确的道理;用正确的道理行不通,接着便会动怒。一动怒,就反而伤了感情了。(儿子会说:)‘你用正确的道理教育我,而你自己的做法就不正确。’
这样,父子之间就伤了感情。父子之间伤了感情,就坏事了。古时候相互交换儿子进行教育,父子之间不求全责备。相互求全责备,会使父子关系疏远,父子疏远,那就没有比这更不幸的了。
扩展资料: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具有这种浩然之气的人,能够在精神上压倒对方,能够做到藐视政治权势,鄙夷物质贪欲,气概非凡,刚正不阿,无私无畏。《孟子》中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来增强文章的气势,使文气磅礴,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
百度百科——易子而教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