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剃面的诗句剃面的诗句是什么

2.颜氏家训勉学篇文言文阅读

3.《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4.傅开头的四字成语

5.家风家训——读“百代家训之祖”《颜氏家训》(唐翼明解读本)

剃面的诗句剃面的诗句是什么

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

剃面的诗句有:剃面薰衣出有车。

剃面的诗句有:剃面薰衣出有车。拼音是:tìmiàn。注音是:ㄊ一_ㄇ一ㄢ_。结构是:剃(左右结构)面(独体结构)。

剃面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刮脸。

二、引证解释

⒈刮脸。引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清陈维崧《绮罗香·题宋既庭小照》词:“任纷纷项领儿郎,薰香剃面画衣_。”

三、网络解释

剃面剃面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tìmiàn,解释是刮脸。

关于剃面的成语

面面俱到面面相窥面面圆到面面相睹面面俱圆面红面_面朋面友面面俱全面面相看面红面赤

关于剃面的造句

1、所以纨绔子弟们,一个个“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打扮得妖里怪气,还要装得“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2、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3、我最害怕的是理发师傅要我剃面那一刻。

4、使用长的搓澡巾可以到达下肢,女患者可以购买剃刀给自己的腿剃面。

5、颜之推笔下那班“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从容出入,望若神仙”的纨绔子弟,中看不中用,岂足以效法?必须向着更深层次开掘。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剃面的详细信息

颜氏家训勉学篇文言文阅读

1. 颜氏家训

弘谋按教弟子之法。

自夫子以学文后于力行。本末固已粲然。

兹辑养正规。诸凡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之事。

上卷略备。然圣贤成法。

非学古安能有获。观颜氏勉学篇。

反复提撕。词旨恳到。

而以幼而学者。方诸日出之光。

则及时自勉. 所当爱惜分阴之意. 溢于言表矣。余故录此为下卷开章。

即以朱子读书法继之。盖序固不容淆。

功尤不可阙也。 自古明王圣帝。

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

聊举近世切要以终寤汝耳。士大夫子弟。

数岁已上. 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

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 体性稍定。

因此天机. 倍须训诱。有志尚者. 遂能磨砺. 以就素业。

无履立者. 自兹惰慢. 便为凡人。人生在世. 会当有业。

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计论货贿。

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

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 耻涉农商。羞务工伎。

射既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

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余绪. 得一阶半级. 便谓为足。安能自苦。

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

蒙然张口. 如坐云雾。公私宴集。

谈古赋诗。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 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

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

贵游子弟。多无学术。

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

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

傅粉施朱。驾长檐车。

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

凭班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

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

三九公燕. 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 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

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当路秉权. 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施之世而无所用。披褐而丧珠。

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

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

转沟壑之际。当尔之时. 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

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

知读论语孝经者. 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

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

安可不自勉耶。 以上为不学者言学。

以下为学者言实学。且又闻之。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 欲其多智明达耳。必有天才。

拔群出类。为将. 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

执政. 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 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既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

犹蒙被而卧耳。人见邻里亲戚。

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

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

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矟强弓。

便云我能为将. 不知明乎天道. 辨乎地利. 比量逆顺. 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

积财发谷。便云我能为相。

不知敬鬼事神. 移风易俗. 调节阴阳. 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

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

不知诚己刑物. 执辔如组. 反风灭火. 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

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

不知同辕观罪. 分剑追财. 假言而奸露. 不问而得情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

厮役奴隶。钓鱼屠肉。

饭牛牧羊. 皆有先达。可为师表。

博学求之. 无不利于事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 本欲开心明目. 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者. 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

不惮劬劳. 以致甘软。惕然惭惧。

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 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

见危授命。不忘诚谏. 以利社稷。

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

素骄奢者. 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

礼为教本。敬者身基。

瞿然自失. 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 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

少私寡欲。忌盈恶满。

赒穷恤匮。赧然悔耻. 积而能散也。

素暴悍者. 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

含垢藏疾。尊贤容众。

薾音涅疲也然沮丧. 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 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

强毅正直。立言必信。

求福不回。勃然奋厉. 不可恐慑也。

历兹以往. 百行皆然。纵不能淳。

去泰去甚。学之所知。

施无不达。 世人读书者. 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事既优闲。

材增迂诞。军国经纶. 略无施用。

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 良由是乎。夫学者. 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陵忽长者。

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

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

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

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讲论文章. 春华也。修身利行. 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

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二十之外. 所诵经书。一月废置. 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

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

因循面墙。亦为愚尔。

幼而学者. 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2. 颜氏家训勉学篇全文翻译

《颜氏家训勉学》译文:

人们看到乡邻亲戚中有称心的好榜样,叫子弟去仰慕学习,而不知道叫去学习古人,为什么这样糊涂?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将,却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能耐。只知道承上接下,积财聚谷,就说我能为相,却不知道要有敬神事鬼,移风易俗,调节阴阳,推荐选举贤圣之人的水平。只知道不谋私财,早办公事,就说我能治理百姓,却不知道要有诚己正人,治理有条理,救灾灭祸,教化百姓的本领。只知道执行律令,早判晚赦,就说我能平狱,却不知道侦察、取证、审讯、推断等种种技巧。在古代,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做奴隶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牧羊的人们中,都有显达贤明的先辈,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博学寻求,没有不利於成就事业啊!

3. 颜氏家训

弘谋按教弟子之法。

自夫子以学文后于力行。本末固已粲然。

兹辑养正规。诸凡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之事。

上卷略备。然圣贤成法。

非学古安能有获。观颜氏勉学篇。

反复提撕。词旨恳到。

而以幼而学者。方诸日出之光。

则及时自勉. 所当爱惜分阴之意. 溢于言表矣。余故录此为下卷开章。

即以朱子读书法继之。盖序固不容淆。

功尤不可阙也。 自古明王圣帝。

犹须勤学。况凡庶乎。

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

聊举近世切要以终寤汝耳。士大夫子弟。

数岁已上. 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

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 体性稍定。

因此天机. 倍须训诱。有志尚者. 遂能磨砺. 以就素业。

无履立者. 自兹惰慢. 便为凡人。人生在世. 会当有业。

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计论货贿。

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

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

多见士大夫. 耻涉农商。羞务工伎。

射既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

饱食醉酒。忽忽无事。

以此销日。以此终年。

或因家世余绪. 得一阶半级. 便谓为足。安能自苦。

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

蒙然张口. 如坐云雾。公私宴集。

谈古赋诗。塞默低头. 欠伸而已。

有识旁观. 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

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

贵游子弟。多无学术。

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

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

傅粉施朱。驾长檐车。

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

凭班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

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明经求第。则雇人答策。

三九公燕. 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 亦快士也。

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

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

当路秉权. 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

施之世而无所用。披褐而丧珠。

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

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

转沟壑之际。当尔之时. 诚驽材也。

有学艺者. 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

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

知读论语孝经者. 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

不晓书记者. 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

安可不自勉耶。 以上为不学者言学。

以下为学者言实学。且又闻之。

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

所以学者. 欲其多智明达耳。必有天才。

拔群出类。为将. 则暗与孙武吴起同术。

执政. 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 吾亦谓之学矣。

今子既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

犹蒙被而卧耳。人见邻里亲戚。

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

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

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矟强弓。

便云我能为将. 不知明乎天道. 辨乎地利. 比量逆顺. 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

积财发谷。便云我能为相。

不知敬鬼事神. 移风易俗. 调节阴阳. 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

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

不知诚己刑物. 执辔如组. 反风灭火. 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

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

不知同辕观罪. 分剑追财. 假言而奸露. 不问而得情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

厮役奴隶。钓鱼屠肉。

饭牛牧羊. 皆有先达。可为师表。

博学求之. 无不利于事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 本欲开心明目. 利于行耳。

未知养亲者. 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

不惮劬劳. 以致甘软。惕然惭惧。

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 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

见危授命。不忘诚谏. 以利社稷。

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

素骄奢者. 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

礼为教本。敬者身基。

瞿然自失. 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 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

少私寡欲。忌盈恶满。

赒穷恤匮。赧然悔耻. 积而能散也。

素暴悍者. 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

含垢藏疾。尊贤容众。

薾音涅疲也然沮丧. 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 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

强毅正直。立言必信。

求福不回。勃然奋厉. 不可恐慑也。

历兹以往. 百行皆然。纵不能淳。

去泰去甚。学之所知。

施无不达。 世人读书者. 但能言之。

不能行之。忠孝无闻。

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 不必得其理。

宰千户县. 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 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

问其为田. 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

讽咏辞赋。事既优闲。

材增迂诞。军国经纶. 略无施用。

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 良由是乎。夫学者. 所以求益耳。

见人读数十卷书. 便自高大。陵忽长者。

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

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 以补不足也。

今之学者为人. 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 行道以利世也。

今之学者为己. 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

春玩其华。秋登其实。

讲论文章. 春华也。修身利行. 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

长成已后。思虑散逸。

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吾七岁时. 诵灵光殿赋。至于今日。

十年一理。犹不遗忘。

二十之外. 所诵经书。一月废置. 便至荒芜矣。

然人有坎壈。失于盛年。

犹当晚学。不可自弃。

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

因循面墙。亦为愚尔。

幼而学者. 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 如秉烛夜行. 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4. 颜氏家训勉学篇全文翻译

《颜氏家训勉学》译文:

人们看到乡邻亲戚中有称心的好榜样,叫子弟去仰慕学习,而不知道叫去学习古人,为什么这样糊涂?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将,却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能耐。只知道承上接下,积财聚谷,就说我能为相,却不知道要有敬神事鬼,移风易俗,调节阴阳,推荐选举贤圣之人的水平。只知道不谋私财,早办公事,就说我能治理百姓,却不知道要有诚己正人,治理有条理,救灾灭祸,教化百姓的本领。只知道执行律令,早判晚赦,就说我能平狱,却不知道侦察、取证、审讯、推断等种种技巧。在古代,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做奴隶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牧羊的人们中,都有显达贤明的先辈,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博学寻求,没有不利於成就事业啊!

5. 颜氏家训勉学篇和生于忧患,于安乐比较阅读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 拂 乱其所为,所以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 过,然后能改;困 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 拂士,出则无敌国 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子下》)

乙夫学者所以求益①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②长者,轻慢同列③;人疾之④如雠敌,恶之如鸱枭⑤。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选自颜之推《颜氏家训》)

注释:①求益:求得长进。②凌忽:凌,欺侮;忽,轻视。③同列:同辈。④疾之:怨恨他。⑤鸱枭(chīxiāo):古人认为这是两种恶鸟。

9.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孙叔敖举于海 (举:被举用,被选拔)

B.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劳:劳动)

C. 曾益其所不能 (曾:同“增”,增加)

D. 凌忽长者,轻慢同列 (慢:怠慢)

10.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舜发于畎亩之中

A. 恶之如鸱枭

B.辍耕之垄上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醉翁之意不在酒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文中,孟子采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论证了“生于忧患,于安乐”的观点。

B. 甲文中,孟子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例阐述了人才要在逆境中造就的道理。

C. 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没有法家拂士,没有敌国外患,国家就兴盛了。

D. 乙文中,作者批评了那些有一点学问就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求学着。

2.对乙文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B.像这样因为学问而损害自己,还不如没有学问。

C.既然自己把学问给损害了,还不如没有学问。

D.既然这样用学习损害自己,还不如不去学习。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 甲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

10

11

12

B

D

C

B

13、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要责任给这样的人,一定要使他的内心痛苦,(“故”“是人”“苦”各1分,大意1分)

6. 颜氏家训.勉学 翻译

原文: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知跨马被甲,长槊强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风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好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表及农商工贾,厮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於事也。

译文:

人们看到乡邻亲戚中有称心的好榜样,叫子弟去仰慕学习,而不知道叫去学习古人,为什么这样糊涂?世人只知道骑马披甲,长矛强弓,就说我能为将,却不知道要有明察天道,辨识地利,考虑是否顺乎时势人心、审察通晓兴亡的能耐。只知道承上接下,积财聚谷,就说我能为相,却不知道要有敬神事鬼,移风易俗,调节阴阳,推荐选举贤圣之人的水平。只知道不谋私财,早办公事,就说我能治理百姓,却不知道要有诚己正人,治理有条理,救灾灭祸,教化百姓的本领。只知道执行律令,早判晚赦,就说我能平狱,却不知道侦察、取证、审讯、推断等种种技巧。在古代,不管是务农的、做工的、经商的、当仆人的、做奴隶的,还是钓鱼的、杀猪的、喂牛牧羊的人们中,都有显达贤明的先辈,可以作为学习的榜样,博学寻求,没有不利於成就事业啊!

《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於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沈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差务工伎,射则不能穿札,笔则纔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馀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於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於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讌,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後,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廕,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嬾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巳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彊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矣;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矣;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脩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荼,岂得同年而语矣.且又闻之:生而知之者上,学而知之者次.所以学者,欲其多知明达耳.必有天才,拔群出类,为将则闇与孙武、吴起同术,执政则悬得管仲、子产之教,虽未读书,吾亦谓之学矣.今子即不能然,不师古之踪迹,犹蒙被而卧耳.

 人见邻里亲戚有佳快者,使子弟慕而学之,不知使学古人,何其蔽也哉?世人但见跨马被甲,长(矛肖)彊弓,便云我能为将;不知明乎天道,辩乎地利,比量逆顺,鉴达兴亡之妙也.但知承上接下,积财聚谷,便云我能为相;不知敬鬼事神,移风易俗,调节阴阳,荐举贤圣之至也.但知私财不入,公事夙办,便云我能治民;不知诚己刑物,执辔如组,反风灭火,化鸱为凤之术也.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晚舍,便云我能平狱;不知同辕观罪,分剑追财,假言而奸露,不问而情得之察也.爰及农商工贾,廝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博学求之,无不利於事也.

 夫所以读书学问,本欲开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养亲者,欲其观古人之先意承颜,怡声下气,不惮劬劳,以致甘嫩,惕然惭惧,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观古人之守职无侵,见危授命,不忘诚谏,以利社稷,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骄奢者,欲其观古人之恭俭节用,卑以自牧,礼为教本,敬者身基,瞿然自失,敛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观古人之贵义轻财,少私寡欲,忌盈恶满,周穷恤匮,赧然悔耻,积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观古人之小心黜己,齿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贤容众,苶然沮丧,若不胜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观古人之达生委命,彊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奋厉,不可恐慑也:历兹以往,百行皆然.纵不能淳,去泰去甚.学之所知,施无不达.世人读书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无闻,仁义不足;加以断一条讼,不必得其理;宰千户县,不必理其民;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吟啸谈谑,讽咏辞赋,事既优闲,材增迂诞,军国经纶,略无施用: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良由是乎!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讎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脩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脩身利行,秋实也.

 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後,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吾七岁时,诵灵光殿赋,至於今日,十年一理,犹不遗忘;二十之外,所诵经书,一月废置,便至荒芜矣.然人有坎壈,失於盛年,犹当晚学,不可自弃.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馀,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朱云亦四十,始学易、论语;皇甫谧二十,始受孝经、论语:皆终成大儒,此并早迷而晚寤也.世人婚冠未学,便称迟暮,因循面墙,亦为愚耳.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

 学之兴废,随世轻重.汉时贤俊,皆以一经弘圣人之道,上明天时,下该人事,用此致卿相者多矣.末俗已来不复尔,空守章句,但诵师言,施之世务,殆无一可.故士大夫子弟,皆以博涉为贵,不肯专儒.梁朝皇孙以下,总丱之年,必先入学,观其志尚,出身已後,便从文史,略无卒业者.冠冕为此者,则有何胤、刘瓛、明山宾、周舍、朱异、周弘正、贺琛、贺革、萧子政、刘縚等,兼通文史,不徒讲说也.洛阳亦闻崔浩、张伟、刘芳,邺下又见邢子才:此四儒者,虽好经术,亦以才博擅名.如此诸贤,故为上品,以外率多田野闲人,音辞鄙陋,风操蚩拙,相与专固,无所堪能,问一言辄酬数百,责其指归,或无要会.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使汝以此为师,令人气塞.孔子曰:「学也禄在其中矣.」今勤无益之事,恐非业也.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仲尼居」即须两纸疏义,燕寝讲堂,亦复何在?以此得胜,宁有益乎?光阴可惜,譬诸逝水.当博览机要,以济功业;必能兼美,吾无闲焉.

 俗间儒士,不涉群书,经纬之外,义疏而已.吾初入邺,与博陵崔文彦交游,尝说王粲集中难郑玄尚书事.崔转为诸儒道之,始将发口,悬见排蹙,云:「文集只有诗赋铭诔,岂当论经书事乎?且先儒之中,未闻有王粲也.」崔笑而退,竟不以粲集示之.魏收之在议曹,与诸博士议宗庙事,引据汉书,博士笑曰:「未闻汉书得证经术.」收便忿怒,都不复言,取韦玄成传,掷之而起.博士一夜共披寻之,达明,乃来谢曰:「不谓玄成如此学也.」

 夫老、庄之书,盖全真养性,不肯以物累己也.故藏名柱史,终蹈流沙;匿迹漆园,卒辞楚相,此任纵之徒耳.何晏、王弼,祖述玄宗,递相夸尚,景附草靡,皆以农、黄之化,在乎己身,周、孔之业,弃之度外.而平叔以党曹爽见诛,触权之网也;辅嗣以多笑人被疾,陷好胜之阱也;山巨源以蓄积取讥,背多藏厚亡之文也;夏侯玄以才望被戮,无支离拥肿之鉴也;荀奉倩丧妻,神伤而卒,非鼓缶之情也;王夷甫悼子,悲不自胜,异东门之达也;嵇叔夜排俗取祸,岂和光同尘之流也;郭子玄以倾动专势,宁後身外己之风也;阮嗣宗沈酒荒迷,乖畏途相诫之譬也;谢幼舆赃贿黜削,违弃其馀鱼之旨也:彼诸人者,并其领袖,玄宗所归.其馀桎梏尘滓之中,颠仆名利之下者,岂可备言乎!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洎於梁世,兹风复阐,庄、老、周易,总谓三玄.武皇、简文,躬自讲论.周弘正奉赞大猷,化行都邑,学徒千馀,实为盛美.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至乃倦剧愁愤,辄以讲自释.吾时颇预末筵,亲承音旨,性既顽鲁,亦所不好云.

 齐孝昭帝侍娄太后疾,容色憔悴,服膳减损.徐之才为灸两穴,帝握拳代痛,爪入掌心,血流满手.后既痊愈,帝寻疾崩,遗诏恨不见山陵之事.其天性至孝如彼,不识忌讳如此,良由无学所为.若见古人之讥欲母早而悲哭之,则不发此言也.孝为百行之首,犹须学以脩饰之,况馀事乎!

 梁元帝尝为吾说:「昔在会稽,年始十二,便已好学.时又患疥,手不得拳,膝不得屈.闲斋张葛帏避蝇独坐,银瓯贮山阴甜酒,时复进之,以自宽痛.率意自读史书,一日二十卷,既未师受,或不识一字,或不解一语,要自重之,不知厌倦.」帝子之尊,童稚之逸,尚能如此,况其庶士,冀以自达者哉?

 古人勤学,有握锥投斧,照雪聚萤,锄则带经,牧则编简,亦为勤笃.梁世彭城刘绮,交州刺史勃之孙,早孤家贫,灯烛难办,常买荻尺寸折之,然明夜读.孝元初出会稽,精选寮寀,绮以才华,为国常侍兼记室,殊蒙礼遇,终於金紫光禄.义阳朱詹,世居江陵,後出扬都,好学,家贫无资,累日不爨,乃时吞纸以实腹.寒无毡被,抱犬而卧.犬亦饥虚,起行盗食,呼之不至,哀声动邻,犹不废业,卒成学士,官至镇南录事参军,为孝元所礼.此乃不可为之事,亦是勤学之一人.东莞臧逢世,年二十馀,欲读班固汉书,苦假借不久,乃就姊夫刘缓乞丐客刺书翰纸末,手写一本,军府服其志尚,卒以汉书闻.

 齐有宦者内参田鹏鸾,本蛮人也.年十四五,初为阍寺,便知好学,怀袖握书,晓夕讽诵.所居卑末,使彼苦辛,时伺闲隙,周章询请.每至文林馆,气喘汗流,问书之外,不暇他语.及睹古人节义之事,未尝不感激沈吟久之.吾甚怜爱,倍加开奖.後被赏遇,赐名敬宣,位至侍中开府.後主之奔青州,遣其西出,参伺动静,为周军所获.问齐主何在,绐云:「已去,计当出境.」疑其不信,欧捶服之,每折一支,辞色愈厉,竟断四体而卒.蛮夷童丱,犹能以学成忠,齐之将相,比敬宣之奴不若也.

傅开头的四字成语

成语:傅粉施朱 同“施朱傅粉”之意。

名称施朱傅粉

拼音shī zhū fù fěn

解释泛指修饰打扮。施:用。朱:指胭脂。傅:通“敷”,搽抹。搽粉抹胭脂。指修饰打扮。

出处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

示例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宋·丁用晦《芝田录·贾耽》:“其尼施朱傅粉,冶容艳佚,如介人之妇,其内服殷红,下饰亦红,二尼悉然。”宋·柳永《少年游》:“施朱傅粉,丰肌清骨,容态尽天真。”元·贾仲明《对玉梳》三折:“拜辞了清歌妙舞,打迭起傅粉施朱。”

家风家训——读“百代家训之祖”《颜氏家训》(唐翼明解读本)

中国古人历来都很重视家庭教育,家风家训绵延两千多年经久不衰,由于重视教育产生了一大批名门望族。特别从魏晋到隋唐,这些世家大族掌握了整个中华帝国的上层建筑。虽然外面有王朝的皇帝发号施令,但里面其实是靠着这些士族在支撑。比如很夸张的东晋时期,出现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东晋皇室司马氏跟王导为代表的士族共享东晋王朝,东晋皇帝虽然是晋元帝司马睿,但是很多时候都是要依靠王家才能维持,可以说君主专制在士族时代被极大限制。这样的局面一直延续了四五百年到宋朝普及科举制,才由士族社会向官僚社会成功转型。

《颜氏家训》就是诞生在士族影响国家的时代,作者颜之推就是生活在东晋之后的南北朝时期。生于南朝的南梁,并在南梁为官,后被西魏俘虏进入北朝。他祖上是山东琅琊颜氏最早可以追溯到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回,曹魏时颜家出过两千石的高官,东晋的颜含官至侍中,国子祭酒,颜之推是颜含的九世孙。他这本家训被奉为“百代家训之祖”,是历代家训中上乘之作,除了学习古人的家庭教育,本书还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那个时代的情形。从这个角度来说,《颜氏家训》又不仅仅是一本家训,还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那个时代历史的珍贵资料。

本书是由唐翼明教授这位魏晋文化史研究专家对《颜氏家训》进行的解读。唐翼明老师对魏晋文化有颇深造诣,若干年前余曾在湖南教育台听过他讲魏晋风度很有收获和共鸣。我过去曾读过陈寅恪先生的《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和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对魏晋到隋唐中国士族社会有一定了解,唐老师那次的演讲更加深了魏晋门阀政治的了解。当时他还专门提到了《颜氏家训》,说这本书有相当史料价值,很多研究历史的学者都会参照该书。想不到今天终于在一家书店淘到了这本很不错的家训。这相当于由唐老师带领我们阅读这本经典家训书,含金量可想而知。这也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我们走入这本有1500年历史的古书的难度。

全书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前面十二章主要交代《颜氏家训》的背景以及本书在哪些方面能够给我们现代人有启发,我们该如何读这本“百代家训之祖”的书,这可以看作本书的导读。认真阅读前面十二章的内容,为我们了解《颜氏家训》提供了很好的帮助。

第二部分就是对原文阅读。本书在第二部分将《颜氏家训》的原貌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直接读原典,同时配上唐老师的一些注释。这样基本上我们可以无障碍的进入《颜氏家训》,任何导读都不能代替原典阅读,我们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颜之推此书的魅力。

《颜氏家训》有七卷二十篇,我印象很深的是《教子篇》和《勉学篇》。我们现在一般都认为胎教思想来源于西方,其实早在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就在其《颜氏家训》中明确提出“胎教”——“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颜氏家训? 教子篇》)。

文中强调了女性一旦怀孕三月一定要注意调养,不看不好的不听不好的东东,这时候准妈妈的一举一动都关系到腹中胎儿的成长。同时颜之推还提出自己的教育观点,注意把握父母跟孩子的距离做到宽严有度。“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这里就谈到了父母对孩子为什么 要有威严,不是为了摆架子故意造成一种距离,而是让孩子知道与人相处的底线。哪怕是亲如父母也需要留有空间,如果孩子懂了这个道理对他们将来走入社会将大有裨益。任何人都受不了窒息的爱或者因为关系的亲近而失去了尊重,就是恋人之间都无法忍受。但同时颜之推也注意到不能一味严厉,虽然懂得了敬畏,但却缺失了爱这样的教育更可怕。父母对孩子的慈爱这是孩子最需要的,特别在0到3岁如果这个阶段孩子没有接受到父母毫无保留的爱或者父母对孩子的反映漠不关心,都会让他将来成为一个安全感匮乏的人。种种心理问题都来源这,孩子的问题都是原生家庭的问题。

接着,颜之推还谈到了价值观这个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他说道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

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父母很容易犯的错误,只要子女能成功不管通过何种方式何种途径。千百代之下的教育问题何其相似。当时北齐朝廷有一位士大夫也就是政府官员,把孩子送去学鲜卑语和弹琵琶,为了他将来能够亲近上流社会更容易成功。因为当时北齐是鲜卑族建立的,政府要害部门自然都是鲜卑贵族控制,鲜卑语是官方语言。这位父亲可以说也是为孩子前程打算,但这种献媚的方式无益于毒害自己孩子。一个十七岁的孩子就开始告诉他通过趋炎附势来获取成功,这种教育是很成问题的。哪怕取得了事业的成功,也是很危险的,因为孩子学会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颜之推最后发出感叹“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这么独特的教育方法,用这种方式取得的哪怕是宰相那样的高官,我也不愿让孩子去得到。)

其实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孩子做人,成功是小,成人是大,而如果家长从小就把一种错误的价值观灌输给孩子,那是会害她一辈子。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怎么去画,他就会往哪方面发展。我们应当把孩子教育成大人,而不是处处为自己算计的小人。《大学》者大人之学也,正统的原儒就是培养大人。但在一个逐利的环境下,想做到独善其身是不容易的。所以颜之推很看重的就是个人修养的提高,而提高个人素质涵养很重要的方式就是读书。读书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情怀,可以变化一个人的气质,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 勉学篇》批驳了一种读书无用论的观点,“有客难主人曰:“吾见强弩长戟,诛罪安民,以取公侯者有吴;文义习吏,匡时富国,以取卿相者有吴;学备古今,才兼文武,身无禄位,妻子饥寒者,不可胜数,安足贵学乎?”主人对曰:“夫命之穷达,犹金玉木石也;修以学艺,犹磨莹雕刻也。金玉之磨莹,自美其矿璞;木石之段块,自丑其雕刻。安可言木石之雕刻,乃胜金玉之矿璞哉?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且负甲为兵,咋笔为吏,身名灭者如牛毛,角立杰出者如芝草;握素披黄,吟道咏德,苦辛无益者如日蚀,逸乐名利者如秋茶,岂得同年而语矣。”(《颜氏家训? 勉学篇》)特别那句“不得以有学之贫贱,比於无学之富贵也”可谓掷地有声。对当时世家子弟仗着自己祖先的庇荫不读书只追求表面的虚荣,逐渐都成了驽才,感到无比惋惜。书中写道“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履,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南朝的梁国之所以会败亡就是这帮权贵子弟不读书玩物丧志,而国家又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的浮华堕落败坏了整个社稷的根基,导致了最终南朝被北朝吞并历史命运。

附《颜氏家训? 教子篇》

《教子篇》

? 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生子咳提,师保固明孝仁礼义,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呵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孔子云:“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是也。俗谚曰:“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诚哉斯语。

 凡人不能教子女者,亦非欲陷其罪恶,但重於呵怒伤其颜色,不忍楚挞惨其肌肤耳。当以疾病为谕,安得不用汤药针艾救之哉?又宜思勤督训者,可愿苛虐於骨肉乎?诚不得已也!

 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

 人之爱子,罕亦能均,自古及今,此弊多矣。贤俊者自可赏爱,顽鲁者亦当矜怜。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齐朝有一士大夫,尝谓吾曰:“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亦不愿汝曹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