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奔豕突的成语故事-狼奔豕突成语故事50
1.好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2.和狼有关的成语!
3.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练习与测试答案标准
4.关于讲动物的成语故事
5.哪位好心人士给我一百个成语包括它的意思和出自那里啊拜谢啊拜谢。。。
6.四字成语故事及解释50字以内
好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随便一个成语故事越短越好,至少有50个字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回意答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与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亡羊补牢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鲜为人知的成语故事最好字少一些,要内容
1.肉薄骨并
解释:肉和肉相迫,骨和骨相并。形容战斗的激烈。
出自:《元史·郝经传》:“肉薄骨并而拔之,则彼破壁孤城而去。”
2.茵席之臣
解释:茵席:铺垫的东西,褥垫、草席。指侍奉于皇帝左右的近臣。
出自:语出《晏子春秋·内篇·杂上》:“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君茵席之臣也,敢辞。’”
3.腹心相照(原来只知道“肝胆相照”来着。。。)
解释:腹心:内心;照:映照,见。以真心相见。比喻彼此很知心,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一:“这相知只几样名色:恩德相结者,谓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谓之知心;声气相求者,谓之知音。”
4.科头跣足
解释:科头:不戴帽子;跣足:光脚。光着头赤着脚。
出自:《史记·张仪列传》:“虎贲之士跿跔科头。”《新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为人骁勇有力,能跣足履棘行百步。”
5.足趼舌敝(zú jiǎn shé bì )
解释:指费了许多力气和口舌。
出自:清·叶廷琯《吹网录·宁古塔纪略》:“至汉槎赐环之事,桭臣言同社诸公,如宋右之相国……固不忘故旧,而其中足趼舌敝,以成兹举者,则大冯三兄之力居多。”
6.意在笔先
解释:指写字画画,先构思成熟,然后下笔。
出自: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夫欲书者,先干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
7.艾发衰容
解释: 艾:苍白色。灰白色的头发,衰老的面容
出处: 唐·元稹《郡斋感怀见寄》:“艾发衰容惜寸辉。”
8.强凫变鹤
解释:指硬把野鸭变作仙鹤。喻滥竽充数,徒多无益。
出自:语出《庄子·骈拇》:“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9.蟹匡蝉緌(xiè kuāng chán ruí )
解释:匡:背壳;緌:蝉的针吻。比喻名是实非,两不相干。
出自:《礼记·檀公下》:“成人有其兄而不为衰者,闻子皋将为成宰,遂为衰。成人曰:‘蚕则绩而蟹有匡,范则冠而蝉有緌;兄则而子皋为之衰。’”
以下是侥幸知道的:
10.坠茵落溷
解释:茵:茵席;溷:厕所。随风而落,有的飘在茵席上,有的落在粪坑里。比喻境遇好坏不同。
出自:《梁书·儒林传·范缜传》:“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
11.户枢不蠹
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
12.蠹国害民
解释:蠹:损害。危害国家,残害人民。
出自: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四:“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
13.狼奔豕突
解释:豕:猪;突:猛冲。象狼那样奔跑,象猪那样冲撞。形容成群的坏人乱冲乱撞,到处搔扰。
出自:明·归庄《万古愁》:“有几个狼奔豕突的燕和赵,有几个狗屠驴贩的奴和盗。”
14.漏脯充饥
解释:漏脯:挂在檐下风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饿了吃腐烂发臭的干肉。比喻只顾眼前,不管后果。
出自:晋·葛洪《抱扑子·嘉遯》:“咀漏脯以充饥,酣鸩酒以止渴也。”
15.匕鬯不惊
解释: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出自:《周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
接受吧
与和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曲高和寡来:
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源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典故出处: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和睦相处:
解释:彼此和好地相处。
典故出处:左丘明《左传 成公六年》:“上下和睦,周旋不逆。”
与和字有关的成语故事
《将相和》。
《将相和》这个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
故事介绍: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5)好字有关的成语故事扩展阅读
相关成语:完璧归赵,负荆请罪
1、完璧归赵
读音:wán bì guī zhào
解释: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白话释义: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璧留给秦国;城邑不给赵国,请让我把璧完好无缺地带回赵国。
2、负荆请罪
读音:fù jīng qǐng zuì
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白话释义:廉颇听到这话,就脱去上衣,露出上身,背着荆条,由宾客引导到蔺相如家的门前请罪。
关于汉字的成语故事谁有
成语资料
成语一字之师
注音yī zì zhī shī
解释改正一个字的老师。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用法作宾语;指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结构偏正式
相近词一字师
押韵词一望而知、高山仰之、蒲柳之姿、面如凝脂、游人如织、单相思、足茧手胝、装聋作痴、公尔忘私、休戚共之[1]
编辑本段
成语出处
郑谷改僧齐己《早梅》诗:‘数枝开’作‘一枝开’。齐己下拜,人以谷为一字师。宋·计有功《唐诗纪事》[2]
一字之师原文
郑谷在袁州,齐己因携所为诗往谒焉。有《早梅》诗曰:“前村深雪里,昨夜开数枝。”谷曰:
“‘数枝’非早也,不若‘一枝’。则佳齐己矍然不觉兼三衣叩地膜拜。自是士林以谷为齐己‘一字之师’。”
编辑本段
成语故事
其一
唐朝有个和尚,法号叫作齐己。齐己和尚很喜欢写诗,写的也很好,可算是所谓诗僧。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当时的诗人。因为他们都写诗,自然能谈得来。
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早梅》,其中有这么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过了几天,郑谷来串门。齐己和尚对他说:"我写了一首诗,你给我看看怎么样?"郑谷看了半天,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啦,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
齐己和尚一听,恭恭敬敬地向郑谷拜了一拜,说:"改得好!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啊。"因为郑谷只提出一个字的修改意见,但却堪称老师,所以叫一字之师。
其二
南宋时著名诗人杨万里,有一回在屋里写字,其中写到了晋人干宝,也就是《搜神记》的作者。杨万里不知不觉把"干"写成了"于",变成了"于宝"。当时正好有一名小吏站在杨万里身边,便提醒说:"老爷,好像应该是干宝。"杨万里很惊奇他没读过什么书,怎么能看出差错,便问:"是吗?你怎么知道?"小吏便翻开韵书,也就是字典,指着说:"您看,这里讲晋朝有个叫干宝的。"杨万里很欣赏他这种好学精神,称赞他道:"好。这一次,你是我的一字之师啊。"
其三
唐摭言》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大居守李相读《春秋》时,念错了一个字,在旁边侍候的一个小吏皱了皱眉头。李相见了,便问他因何皱眉。小吏含蓄地说:“我的老师教我读此书时,念错了一个字。今天听您一念,我才明白应该怎样读了。”李相听后忙说:“不对,我没有受过老师的指点,如果错了,一定是我而不是你。”说完,就把书递给小吏向他请教,小吏这才详细地说明了原委。李相十分感谢小吏的指教,称他为“一字师”。聪明的小吏因说话方式的巧妙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其四
1935年,著名书画家王一亭先生受虞山某氏之托抄写百花诗。在写到其中一首藤花诗时,误将“茸”字写成了“葺”字。当时有一位客居常熟逍遥游公园的新华艺专毕业生,时才25岁的金尘僧见到了王先生的笔迹后,毅然提笔写下了一首名为《戏呈白龙山人王一亭文》的诗寄给了这位艺坛老前辈。诗是这样写的:“丹黄甲乙究瑕疵,自昔曾闻一字师;那许紫茸成紫葺,先生想未橪吟髭。”指出王老先生在抄诗时未经思索细辨就信手写了这个错字。事隔不久,一首名为《七律·奉酬尘僧先生》的答谢诗送到了金尘僧的案头。诗云:“多君只字摘瘢疣,极目天涯未易求。自省衰年多事偾,频经尘劫念生浮。摇毫愧向碑三宿,得句疏悭酒一瓯。半偈有缘共佳话,阑干倚遍海云瘘。”海云瘘,正是王一亭先生书屋之名,这首诗就是年逾古稀的王先生写来的,诗中表示了他对这位一字之师的真挚酬谢。其勤奋好学,勇于改过的谦谦君子之心,跃然纸上。
有关 字的成语故事
十字路口、
咬文嚼字、
金字招牌、
字字珠玑、
白纸黑字、
八字没见一撇、
字正腔圆、
一字一句、
字里行间、
只字不提、
一字不落、
一字连城、
一字见心、
载酒问字、
八字没一撇、
字若涂鸦、
待字闺中、
一字百金
有关名人的成语故事50字以下
1、成语:乐不思蜀
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他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后,蜀国就被魏所灭。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
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十分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2、成语:自相矛盾
有个人卖矛和盾。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
3、成语:望梅止渴
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后人称这次事情为望梅止渴
4、成语:闻鸡起舞
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我偏不这样想,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么?”刘琨欣然赞同。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中断。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足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5、成语: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明,让光明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许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以为很奇怪,问他为啥这样,他说:“我但愿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和字相关的成语故事
煎情:刻舟求剑、油煎。口蜜腹剑、煎茶、煎心:相煎何急:剑门蜀道、项庄舞剑煎、煎饼、舌剑唇枪击剑运动、蜜煎成语故事、煎服、剑南诗稿剑桥大学成语故事:煎熬剑
和狼有关的成语!
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狼吞虎咽
鬼哭狼号 声名狼藉、狼戾不仁、狼烟四起
狼的谚语:
狼吃狼 - 冷不防(比喻突然,没有料到) 狼借猪娃 - 还不了(比喻不去无回)
狼头上长角 - 装样(羊) 狼装羊肥 - 不怀好意 狼吃狼 - 冷不防
狼装羊笑 - 居心不良
故事: 狼头上括竹笋 - 装羊(羊)
狼行千里吃肉 - 本性难移
狼窝里荞孩子 - 性命难保
狼不吃孩子 - 活人惯的
☆ 牧羊人与狼
牧羊人捡到一只刚刚出生的狼崽子,把它带回家,跟他的狗喂养在一起。小狼长大以后,如有狼来叼羊,它就和狗一起去追赶。有一次,狗没追上,就回去了,那狼却继续追赶,待追上后,和其他狼一起分享了羊肉。从此以后,有时并没有狼来叼羊,它也偷偷地咬一只羊,和狗一起分享。后来,牧羊人觉察到它的行为,便将它吊在树上。
这故事说明,恶劣的本性难以改变。
☆ 牧羊人与狼崽
牧羊人发现了一只小狼,带回家喂养。小狼长大后,牧羊人教它去偷抢附近别人家的羊。已驯化的狼却说:“你要我养成了偷抢的习惯,那最好首先请你看守好自己的羊,别丢失了。”
这是说,唆使别人干坏事,首先遭殃的是自己。
☆ 野驴和狼
有一天,野驴的脚被刺扎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十分痛苦。一条狼见到了受伤的野驴,想要吃掉这唾手可得的猎物。野驴请求他说:“你帮我拔出脚上的刺,消除我的痛苦,使我毫无痛苦地让你吃。”狼用牙齿把刺拔出来,野驴不再脚痛了,顿时,他的脚也有力了,便一脚踢了狼,逃到别处,保住了自己的性命。
这故事说明,对敌人行善,不仅得不到好处,还会遭到不幸。
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苏教版练习与测试答案标准
五上第一单元复习
1、《师恩难忘》
一、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读书做笔记有三种形式:摘抄 、编写提纲 、写读后感 。
二、填空: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朴实的记叙文。作者是著名作家刘绍棠,他通过对小学一年级一位教导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我对文中“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这句话的理解是:这句话写出了作者对老师的感激与怀念之情。也比喻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激起作者对文学的热爱与向往,最终使作者走上了文学之路。
三、赞美老师的名言:
1、春蚕到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四、根据提示写成语。
1、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出口成章、语惊四座
2、形容人才学出众的成语:才高八斗、 学富五车、才华横溢、满腹经纶 博古通今
3、八字成语: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生于忧患,于安乐。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五、词语解释:
1、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2、身临其境:亲身来到某种境地(体验感受)。
3、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4、引人入胜:胜,胜境,美好的境地。文中指田老师讲的故事很有吸引力,把人带到了美妙的境地。
六、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 杜甫《奉赠书左丞丈二十二韵》
(2)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 刘向
(3)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 朱熹 《观书有感》
2、陶校长的演讲
一、填字:
Lian 锻(炼) 精(练)(连)接 简(练)(炼)钢
Ji 立(即) (即)使 (既)然 (及)时 奋笔(疾)书
Li (历)史 日(历) 鼓(励)(厉)害 激(励) 再接再(厉)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陶校长”是陶行知,他被主席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要求学生每天从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品格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 。健康是生命之本;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工作能培养我们的责任心,锻炼我们的办事能力;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充分体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
2、这是一篇演讲稿。演讲是指在群众集会上或重大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的说话方式。演讲的主要特点:真实性、鼓动性。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并用所填的词语写一句话。
1、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即使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绝不能向困难低头。
2、每个人(既要)讲究"“公德”,(也要)讲究“私德”。
我们既要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也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学做真人。
四、陶行知的名言。
1、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2、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3、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华国。中国现在不得了,将来一定了不得。
3、古诗三首
一、读古诗填空。
1、《寻隐者不遇》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诗歌记述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通过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之情)。
2、《所见》是(清)朝诗人(袁枚)的作品,诗人向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古诗动静结合,活泼有趣,牧童先是(歌声振林樾),忽然“(闭口立)”,是因为他 “(意欲捕鸣蝉)”。我们还从诗中“"(捕鸣蝉)”一词中可见当时是(夏季)。
二、搜集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
村居(高鼎)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草长莺飞二月天, 篱落疏疏一径深, 蓬头稚子学垂纶,
拂地杨柳醉春烟。 树头花落未成阴 侧坐莓苔草映身。
儿童散学归来早, 儿童急走追黄蝶 路人借问遥招手。
忙趁东风放纸鸢 飞入菜花无处寻。 怕得鱼惊不应人。
三、解释:
不知处:不知道在何处。 振:震荡。 林樾:林中成阴的地方。 樾:树阴。意欲:心想。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大概是想捕捉那只正在鸣叫着的蝉,牧童突然停止了行走,不再高声歌唱了。(这两句是因果关系。)
练习一
一、“诗中有画”的古诗:
《题秋江独钓图》(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二、带有“风”字的古诗。
1、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第二单元各课复习要点
4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一、字词:
形近字:锦 棉 绵
二、课文:
1 课题的含义是(走进大自然,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
2、祖国(敞开了)绿色的大门,给孩子们一片(清凉的绿阴)。去吧,去呼吸山水间(山水间芬芳的空气),去吧,去打开大自然(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A,这段话即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文章的(结尾),让人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神奇,召唤着人们去(答案: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B,这段话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为什么?你喜欢这绿色的课本吗?
(答案:因为大自然里蕴藏着丰富的知识,绿色的大自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同时绿色象征着生命,象征着活力,所以把大自然说成绿色的课本。我喜欢这样的课本,因为大自然中隐藏着许多奥秘,能给我们带来欢乐和收获。 )
三、拓展练习:
1、描写自然风光的成语:山清水秀、鸟语花香、花红柳绿、沃野千里
2、仿写诗句:
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豪情!
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
(小鸟说):(飞翔吧),(飞向辽阔的天空),(展示少年的才华)!
(沃野说):(耕耘吧),(付出辛勤的汗水),(收获甜蜜的果实)!
3、学完这课,你想到了那些名言?(实践出真知;百闻不如一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5装满昆虫的衣袋
一、字词:
同音字:察 查 ;形近字:纺 放 防 仿 ;多音字:中 恶 着 背 载
二、课文:
1、课文记叙了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告诉我们(答案:从小就应当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
2、课文为什么要用“装满昆虫的衣袋”做题目?
(答案:“装满昆虫的衣袋”最能集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的迷恋、珍爱,懂得一个人只有执着追求,才能在他从事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的成就。)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语:
甜滋滋: 香喷喷、水灵灵、白花花、湿漉漉
鼓鼓囊囊:勤勤恳恳、支支吾吾、吞吞吐吐、风风雨雨
鸟栖虫居:龙吟虎啸、狼奔豕突、狼吞虎咽、龙飞凤舞
2、颁奖词:法布尔,一个从小就迷恋昆虫的人,对科学、自然的热爱,执着追求的精神引领他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昆虫学家,写就一部宏伟诗篇《昆虫记》。
6、变色龙
一、字词:
同音字: 震、振; 筒、桶; 距、拒
用“绘声绘色”、“名副其实“造句。
二、课文:
1、变色龙,学名(避役),因为它能够(根据环境迅速改变自己身体的颜色),以求得自身的安全,所以俗称变色龙。
2、本文通过我们(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的过程,展示了变色龙的特点,从而提醒人们应当(保护动物)。
3、简要的介绍一下变色龙。变色龙会变色,外形奇特,一目二视,捕食神速。
三、拓展练习:
写出表达“看“的词语:窥探、观望、凝视、眺望、端详
写出表示时间快的词语:刹那间、顷刻间、霎那间、一瞬间
写出含有动物的成语:万象更新、鼠目寸光、鸡飞狗跳、画蛇添足
7、金蝉脱壳
一、字词:
多音字:壳 ;形近字:柿、肺 ;同音字:协、胁、协、谐
二、课文:《金蝉脱壳》生动地介绍了(金蝉脱壳的过程),展示(了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启发人们(留心观察事物)。
三、拓展练习:
1、照样子写词:
枝繁叶茂:桃红柳绿、风和日丽、山清水秀、风平浪静
2、当你阅读“金蝉脱壳”的具体过程时,一定被那奇特动人的情景吸引了吧。那你想到那些名言呢?(观察,观察,再观察。——巴甫洛夫;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练习二
1、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2、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3、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请你再写出几条歇后语:(并选一句说一句话)
芝麻开花——节节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人民的生活越来越红火。这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4、写出两句关于“观察”的名人名言:
第三单元复习
一、字词部分
妥帖 贴补 惊慌 说谎 一贯 习惯
贪婪 贫穷 机械 戒心 推敲礼貌
多音字:济 济南 接济 蒙 蒙骗 蒙蒙亮
二、《成语故事》
1 《成语故事》分别讲了_《自相矛盾》__、_《滥竽充数》_、_《画龙点睛》_。
“自相矛盾”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前后一致。
举例:.“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滥竽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混在行家里面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告诉我们要有真才实学才能立身处世。
举例:
“画龙点睛”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内容更加生动传神。
2、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守株待兔 狐假虎威 拔苗助长 杯弓蛇影
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望梅止渴 背水一战 四面楚歌 纸上谈兵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大闹天宫 火眼金睛 精卫填海 开天辟地
3、总是……她大大咧咧的,做事总是不能让人放心。
不要……而要……我们不要过分地依赖父母,而要学会独立。
三、《推敲》
1、《推敲》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的“敲”原先是“推”,因此,后人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2、你认为用“推”,还是用“敲”好?请说明理由:(1)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2)用“敲”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
3、本课讲的是唐朝著名诗人贾岛(“苦吟诗人”)与韩愈一起斟酌诗句中用词的故事,表现了贾岛认真严肃的创作态度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4、课后习题4推敲练习
(1)“访问”与“拜访”。“访问”是有目的地去探望人并跟他谈话。“拜访”也是访问,但对被访者包含了敬意,是礼节性的访问。文中用“拜访”,说明贾岛对朋友充满敬意,并非一般性的“访问”。
(2)“即时”与“即兴”。“即时”是立即的意思。“即兴”是对眼前情景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文中用“即兴”是说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一诗是即景生情,有感而发的。
(3)“安静”与“宁静”。“安静”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宁静”指(环境、心境)很安静,表示静的程度很深。文中用“宁静”准确地描写出月夜特定环境的特点。
四、《嫦娥奔月》
1本文是一篇 神话故事。描写了三个个性色彩很浓的人物,分别是美丽善良、舍己为民的嫦娥, 力大神勇、造福百姓 的后羿, 奸诈贪婪 的逢蒙。
2、我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请你把它们连起来。
正月初一 新春佳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
九月初九 重阳节
我还知道这些节日:(七月初七七夕节 四月五日 清明节 )
4、写出两句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句。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峨嵋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5、照样子写词语。
飘飘悠悠:支支吾吾 浩浩荡荡 恭恭敬敬兢兢业业 吞吞吐吐
碧蓝碧蓝:雪白雪白 金黄金黄 乌黑乌黑 火红火红 瓦蓝瓦蓝
五、《伊索寓言》
1、本学期我们学习的三篇《伊索寓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狐狸和乌鸦》告诉我们:
3、《牧童和羊》告诉我们:
4、《蝉和狐狸》告诉我们:
5、你还知道有哪些伊索寓言: 、 、
从其中 一则中你明白了:
六、练习三
1、写出和戏曲有关的谚语:
台上 , 。
师傅领进门, 。
要练惊人艺, 。
若要戏路通, 。
艺多 , 。
百日 , 。
2、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 奉献 )。(奉献 ),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仿《幸福》写话:
河流的幸福,在于给鱼儿一个舒适温暖的家,让它们快乐的嬉戏。所以河流在欢乐地不停奔唱。
蜜蜂的幸福,在于在花丛中亲吻着花朵,带给人们上好的花蜜。所以蜜蜂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小鸟的幸福,在于站在枝头歌唱,唱出悦耳、动听的音符,让忧愁的人们,变得快乐。所以鸟儿在空中欢乐地飞翔。
蜡烛的幸福,在于把自己点燃,为人们照亮世界。燃烧了,给世界留下一片光明。
老师的幸福,在于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让我们茁壮成长。所以老师的脸上每天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3、星期天,小明约你去网吧玩游戏,你会说:不,小明,我们别去!我们还很小,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不能随便进入网吧等公共场所;再说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容易上瘾,影响我们身心健康成长。我们还是到别的地方玩吧!
关于讲动物的成语故事
相濡以沫、鹰击长空、群雄逐鹿、百鸟朝凤、指鹿为马、
饮鸩止渴、鳞次栉比、缘木求鱼、一飞冲天、鹏程万里、
风声鹤唳、竭泽而渔、一鸣惊人、沽名钓誉、逐鹿中原、
有凤来仪、沉鱼落雁、惊弓之鸟、声名狼藉、水至清则无鱼、
一石二鸟、阿猫阿狗、鹤唳华亭、天罗地网、涸辙之鲋、
鹤立鸡群、笨鸟先飞、提纲挈领、鲤鱼跳龙门、鱼米之乡
纲举目张、乔迁之喜、鱼跃龙门、狼狈为奸、独占鳌头、
焚琴煮鹤、如鱼得水、引狼入室、鱼龙混杂、明察秋毫、
雏鹰展翅、飞禽走兽、如鲠在喉、狼奔豕突、闲云野鹤、
鸟语花香、得鱼忘筌、鱼目混珠、临渊羡鱼、浮想联翩、
梅妻鹤子、狼子野心、鹤发童颜、乱点鸳鸯、浑水摸鱼、
鬼哭狼嚎、涸泽而渔、展翅高飞、小鸟依人、秋毫无犯
哪位好心人士给我一百个成语包括它的意思和出自那里啊拜谢啊拜谢。。。
1. 安步当车: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当作。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得其乐。亦作“缓步当车”、“徐步当车”。
2. 安如磐石:磐石:厚而重的大石头。像磐石那样安稳。形容很稳固,不可动摇。
3. 安之若素:素:平常,往常。①对于困危境地或异常情况,心情平静得像往常一样,毫不介意。②现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不闻不问,听之任之。
4. 按部就班:部:门类,部类。就:归于。班:次序。①原指写文章时按部类安排层次结构,选词造句都纳入规范。②后指做事按一定条理,遵循一定程序。③亦指依老规矩、旧传统行事,缺乏创新。
5. 案牍劳形:文书劳累身体。形容公事繁忙。
6. 按图索骥:骥:好马。按相马的图经去寻求好马。①比喻按线索去寻找需要的东西。②比喻按教条办事,不知变通。
7. 黯然失色: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8. 黯然销魂: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9. 暗渡陈仓: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比喻用象的手段来达到某种目的。也隐喻男女私通。
10. 嗷嗷待哺: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11. 道貌岸然: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12. 揠苗助长:揠:拔。把苗拔起,以助其生长。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把事情弄糟。
13. 跋前踬后:跋:踩;踬:被绊倒。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比喻进退两难。
14. 白璧微瑕:洁白的玉上有些小斑点。比喻很好的人或物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15. 白驹过隙: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16. 白头偕老: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17. 百废俱兴: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18. 百战不殆:经历许多次战役,都没有遭到危险。形容善于用兵。
19. 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一种小官,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以供省览,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
20. 斑驳陆离:斑驳:色彩错杂的样子。陆离:参差不一的样子。形容色彩杂乱不一。亦作“陆离斑驳”。
21. 半途而废:废:停止。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中途停顿,有始无终。
22. 暴殄天物:暴:损害,糟蹋;殄:灭绝;天物:指自然生物。原指残害灭绝天生万物。后指任意糟蹋东西,不知爱惜。
23. 抱残守缺: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24. 暴戾恣睢:暴戾:凶恶、残暴;恣睢:任意做坏事。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25. 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比喻坏人成堆的地方。
26. 杯盘狼藉:狼藉:杂乱的样子。杯盘等放得乱七八糟。用以形容宴饮已毕或将毕时的情景。亦作“杯盘狼籍”。
27. 悲愤填膺:膺:胸。悲痛和愤怒充满胸中。
28. 卑躬屈膝:卑躬:低头弯腰;屈膝:下跪。形容没有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29. 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30. 北门锁钥:原指北城门上的锁和钥匙。后借指北方的军事要地。
31. 背井离乡:离开家乡到外地。
32. 本相毕露:原形完全显露了出来。
33. 笔大如椽: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34. 接踵比肩:踵:脚后跟。脚跟相接,肩膀相碰。形容人很多,相继不断。
35. 敝帚自珍:敝:破的,坏的;珍:爱惜。把自己家里的破扫帚当成宝贝。比喻东西虽然不好,自己却很珍惜。
36. 筚路蓝缕: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
37. 鞭辟入里: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38. 壁垒森严:壁垒:古代军营四周的围墙;森严:整齐,严肃。原指军事戒备严密。现也用来比喻彼此界限划得很分明。
39. 变本加厉:厉:猛烈。指比原来更加发展。现指情况变得比本来更加严重。
40. 彪炳千古: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41. 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
42. 便宜行事:便宜:方便,适宜。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
43. 别出心裁:别:另外;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另有一种构思或设计。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44. 别无长物: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
45. 冰消瓦解:比喻完全消失或彻底崩溃。
46. 屏气凝神:屏气:抑制呼吸;凝神: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违心一致。
47. 秉烛夜游:秉:执持。旧时比喻及时行乐。
48. 病入膏肓:膏肓:古人把心尖脂肪叫“膏”,心脏与膈膜之间叫“肓”。形容病情十分严重,无法医治。比喻事情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49. 博采众长:从多方面吸取各家的长处。
50. 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51. 秉笔直书: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52. 卑鄙龌龊:形容品质恶劣,导心不正,言行肮脏。
53. 不差累黍:累黍:是古代两种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数量极小。形容丝毫不差。
54. 不逞之徒: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55. 不齿于人:指被人看不起。
56. 不揣冒昧: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57. 不分轩轾:不分高下、轻重。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
58. 不即不离: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59. 不假思索:假:假借,依靠。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
60. 不矜不伐:矜、伐:自夸自大。不自经为了不起,不为自己吹嘘。形容谦逊。
61. 不胫而走: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62. 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63. 不绝如缕:绝:断;缕:细线。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气息等低沉微弱、时断时续。
64. 不刊之论: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65. 不可理喻: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66. 不可救药:药:治疗。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
67. 不稂不莠: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本指禾苗中中无野草。后比喻人不成才,没出息。
68. 不伦不类:不伦:不同类。既非这一类,又非那一类,形容成样子或没有道理。
69.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70. 不蔓不枝: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
71. 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72. 不修边幅:边幅:布帛的边缘,比喻人的衣着、仪表。原形容随随便便,不拘小节。后形容不注意衣着或容貌的整洁。
73. 不足为训: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74. 步履维艰: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75. 沧海桑田: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76. 草菅人命: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统治者随意谑民。
77. 草长莺飞: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78. 差强人意: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
79. 插科打诨:科:指古典戏曲中的表情和动作;诨:诙谐逗趣的话。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
80. 姹紫嫣红: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81. 缠绵悱恻:旧时形容内心痛苦难以排解。也指文章感情婉转凄凉。
82. 长歌当哭:长歌:长声歌咏,也指写诗;当:当作。用长声歌咏或写诗文来代替痛哭,借以抒发心中的悲愤。
83. 长篇累牍:篇幅很长,内容很多。
84. 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85. 陈词滥调:陈:陈旧,陈腐;滥:浮泛不合实际。指陈腐、空泛的论调。
86. 趁火打劫:趁:乘机。趁人家失火时去抢劫。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
87. 诚惶诚恐: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88.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89. 惩一儆百:惩:惩罚;警:警戒。处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90. 魑魅魍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91. 成仁取义:成仁:杀身以成仁德;取义:舍弃生命以取得正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92. 嗤之以鼻:嗤:讥笑。用鼻子吭声冷笑。表示轻蔑。
93. 踟蹰不前: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94. 重蹈覆辙:蹈:踏;覆:翻;辙: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走上翻过车的老路。比喻不吸取教训,再走失败的老路。
95. 臭名昭著:坏名声人人都知道。
96. 初出茅庐: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97. 出类拔萃:拔:超出;类:同类;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引伸为聚集。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
98. 刍荛之见:刍荛:割草打柴的人。认为自己的意见很浅陋的谦虚说法。
99. 杵臼之交:杵:舂米的木棒;臼:石臼。比喻交朋友不计较贫富和身分。
100. 穿凿附会: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101. 川流不息:川:河流。形容行人、车马等象水流一样连续不断。
102. 垂涎三尺: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
103. 础润而雨:柱子的基石润湿了,就是要下雨的征候。比喻见到一点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
104. 粗制滥造:滥:过多,不加节制。写文章或做东西马虎草率,只求数量,不顾质量。]
105. 猝不及防: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106. 寸草春晖: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的恩情,难报万一。
107. 寸量铢称: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
108. 厝火积薪:厝:放置;薪:柴草。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109. 打躬作揖:拱、揖:两手合抱致敬。弯身报拳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恳求的样子。
110. 大放厥词:厥:其,他的;词:文辞,言辞。原指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现用来指大发议论。
111. 大腹便便:便便:肥胖的样子。形容肥胖的样子。
112. 大发雷霆:霆:呼雷,喻震怒。比喻大发脾气,大声斥责。
113. 殚思极虑: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114. 箪食壶浆:食:食物;浆:汤。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形容军队受到群众热烈拥护和欢迎的情况。
115. 胆大妄为:妄为:胡搞,乱做。毫无顾忌地干坏事。
116. 当头棒喝: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促他醒悟。比喻严厉警告,促使人猛醒过来。
117. 大气磅礴:形容气势浩大。
118. 大声疾呼:疾:快。大声呼喊,引起人们注意。
119. 大器晚成: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120. 大庭广众:大庭:宽大的场地;广众:为数很多的人群。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
121. 大张挞伐:张:施展;挞伐:讨伐。比喻大规模地攻击或声讨。
122. 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123. 雕章镂句:指文章的词句刻意修饰。
124. 荡气回肠: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125. 喋喋不休: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126. 叠床架屋: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127. 顶礼膜拜:顶礼:佛教拜佛时的最敬礼,人跪下,两手伏地,以头顶着受礼人的脚;膜拜:佛教徒的另一种敬礼,两手加额,跪下叩头。虔诚地跪拜
128. 东施效颦: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129. 动辄得咎:辄:即;咎:过失,罪责。动不动就受到指摘或责难。
130. 独辟蹊径:自己开辟一条路。比喻独创一种风格或新的方法。
131. 独占鳌头:鳌头:宫殿门前台阶上的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科举时代指点状元。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132. 杜渐防萌: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萌:萌芽。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就预防。
133. 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34.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135. 度德量力:度:估量;德:德行。衡量自己的德行是否能够服人,估计自己的能力是否能够胜任。
136. 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亮的时候。
137. 阿谀逢迎:阿谀:用言语恭维别人;逢迎:迎合别人的心意。奉承,拍马,讨好别人。
138. 饿殍满道:殍:饿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于饥寒的惨状。
139. 耳濡目染:濡: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140. 耳鬓斯磨:鬓:面颊两旁近耳的头发;厮:互相。形容亲密相处的情景(多指小儿女)。
141. 尔虞我诈:尔:你;虞、诈:欺骗。表示彼此互相欺骗。
142. 振聋发聩:聩:天生耳聋,引伸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四字成语故事及解释50字以内
1. 成语故事大全50字四个字还有解释有好句的
一本正经yī běn zhèng jīng
[释义]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语出]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正音] 正;不能读作“zènɡ”。
[辨形] 经;不能写作“径”。
[近义] 道貌岸然 不苟言笑
[反义] 油嘴滑舌 油头滑脑 嘻皮笑脸
[用法] 有时含讽刺或诙谐意味。用来形容人对事的态度;表情及脸色。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偏正式。
[辨析] 见“道貌岸然”(232页)、“不苟言笑”(88页)。
[例句] 他平时总是不苟言笑、~的样子。
2. 四字成语大全及解释50个1.祸起萧墙:祸乱发生在家里,比喻内部发生祸乱。
2.积重难返 : 指长期形成的不良风俗、习惯不易改变
3.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然很少,但是聚集起来就能缝成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
4.计日程功:可以数着日子计算进度,形容数着日子算进度,形容在较短期间就可以成功。
5.济济一堂 : 形容许多有才能的人聚在一起。
6.间不容发: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比喻与灾祸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7.见仁见智: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
8.见贤思齐:见到好的,优秀的,就向其学习,向其看齐。
9.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10.矫枉过正 : 纠正偏差做得过了头
11.金科玉律:比喻不能变更的信条或法律条文。
12.噤若寒蝉:形容不敢作声。
13.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14.久假不归 : 长期借去,不归还。
15.开卷有益:读书就有收获。开卷,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16.恪遵功令:严谨地遵守条令制度。
17.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
18.苦心孤诣: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中性)。
19.狼奔豕突:狼和猪东奔西跑。比喻成群的坏人乱窜乱撞。(贬)。
20.良莠不齐:一群人中有好有坏,侧重于品质。不用于水平、成绩等。
21.临渊羡鱼 : 比喻只有愿望,不去实干,就无济于事。
22.令人发指:发指,头发竖起来,形容非常愤怒。
23.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多指看待某个人(或某种人)不同于一般。
24.门可罗雀 : 大门前面可以张网捕雀,形容宾客稀少,十分冷落。
25.门庭若市 : 形容交际来往的人很多。
26.面目全非 : 事物的样子变得很厉害,贬义.指变得很糟。
27.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十分纯熟的地步。(褒义词)
28.沐猴而冠 : 沐猴戴帽子,装成人的样子。比喻装扮得像个人物,而实际并不像。
29.暮鼓晨钟 : 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
30.南辕北辙 : 形容行动和目的相反。
31.南辕北辙:心里想往南去,车子却往北走。比喻行动和目的相反。
32.泥沙俱下 : 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
33.抛砖引玉:自谦之辞,不能用于对方或第三方。
34.蓬荜生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自己家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十分光荣。
35.披肝沥胆:比喻开诚相见,也比喻极尽忠诚。
36.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选择精华。
37.萍水相逢:比喻向来不认识的人偶然相遇。
38.期期艾艾 : 口吃.不理解为懦弱犹豫等。
39.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
40.前事不忘 : 后世之师 指记住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41.黔驴技穷:比喻仅有的一点伎俩也用完了(贬)。
42.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比喻事实(罪恶)很多,难以说完。
43.求全责备:苛责别人,要求完美 无缺。
44.虎视眈眈: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45.怙恶不悛:一贯作恶,不肯悔改。
46.涣然冰释:嫌隙、误会消除。
47.荒诞不经:不经,不正常的。虚妄离奇,不合正理。
48.黄粱一梦:比喻想要实现的好事落得一场空。也说黄粱美梦,一枕黄粱。
49.讳莫如深:紧紧隐瞒。
50.火中取栗:比喻冒危险给别人出力自己上了大当,一无所得。
成语(chengyu,idioms)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在用词方面往往不同于现代汉语它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
成语又是一种现成的话,跟习用语、谚语相近,但是也略有区别。成语大都出自书面,属于文语性质的。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是约定俗成的四字结构,字面不能随意更换;成语在语言表达中有生动简洁、形象鲜明的作用。
3. 成语故事 50字以内(一定要带意思)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报仇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军队,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老马识途: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山戎国国王密卢逃到孤竹国请求救兵,管仲跟随齐桓公打败了孤竹国的援兵。在回国途中,因假向导引入迷谷,使齐军受困。管仲建议用一匹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负荆请罪: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心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的交情。
纸上谈兵: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4. 四字词语或者成语故事要有故事起因和悟出的道理要50字左右的,闻鸡起舞:原意为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刻舟求剑: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江中,他在船上刻下记号,说:“这就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才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不懂变通之意.。
5. 成语故事50以内(一)铁杵磨针 典故 唐朝著名大诗人李白小时候不喜欢念书,常常逃学,到街上去闲逛。
一天,李白又没有去上学,在街上东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觉到了城外。暖和的阳光、欢快的小鸟、随风摇摆的花草使李白感叹不已,“这么好的天气,如果整天在屋里读书多没意思?” 走着走着,在一个破茅屋门口,坐着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婆婆,正在磨一根棍子般粗的铁杵。
李白走过去,“老婆婆,您在做什么?” “我要把这根铁杵磨成一个绣花针。 ”老婆婆抬起头,对李白笑了笑,接着又低下头继续磨着。
“绣花针?”李白又问:“是缝衣服用的绣花针吗?” “当然!” “可是,铁杵这么粗,什么时候能磨成细细的绣花针呢?” 老婆婆反问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铁杵为什么不能磨成绣花针呢?” “可是,您的年纪这么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别人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一番话,令李白很惭愧,于是回去之后,再没有逃过学。
每天的学习也特别用功,终于成了名垂千古的诗仙。 释读 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有恒心,一定会成功的,功夫不负有心人。
我们的孩子们,如果在学业上能认真、努力、有恒心,成绩好一定是没有问题的。(二)闻鸡起舞 典故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
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
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
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
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
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释读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
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三)亡羊补牢 典故 这故事出自“战国策”。
战国时代,楚国有一个大臣,名叫庄辛,有一天对楚襄王说: “你在宫里面的时候,左边是州侯,右边是夏侯;出去的时候,鄢陵君和寿跟君又总是随看你。你和这四个人专门讲究奢侈*乐,不管国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一定要危险啦!” 襄王听了,很不高兴,生气骂道:“你老糊涂了吗?故意说这些险恶的话惑乱人心吗?” 庄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说:“我实在感觉事情一定要到这个地步的,不敢故意说楚国有什么不幸。
如果你一直宠信这个人,楚国一定要灭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话,请允许我到赵国躲一躲,看事情究竟会怎样。”
庄辛到赵国才住了五个月,秦国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阳城(今河南息县西 北)。这才觉得庄辛的话不错,赶紧派人把庄辛找回来,问他有什么办法;庄辛很诚恳地说:“我听说过,看见兔子牙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
……” 释读 这是一则很有意义的故事,只知道享乐,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结果必然是遭到悲惨的失败无疑。 “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例如一个事业家,因估计事情的发展犯了错误,轻举冒进,陷入失败的境地。但他并不气馁,耐心地将事情再想了一遍,从这次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认为“亡羊补牢”,从头做起,还不算晚呢!(四)盲人摸象 典故 据古代印度佛经中讲,古时印度有一个小国,国王名叫镜面王。
他信奉释迦牟尼的佛教,每天都拜佛诵经,十分虔诚。可是,国内当时流行着很多神教巫道,多数臣民被它们的说教所迷惑,人心混乱,是非不明,很不利于国家的治理。
镜面王很想让其臣民们都归依佛教,于是就想出了一个主意:用盲人摸象的现身说法教育诱导他们。镜面王吩咐侍臣说:“你找一些完全失明的盲人到王城来。”
使者很快就凑集了一群盲人,带领他们来到王宫。 使者走进宫殿向镜面王禀报说:“大王,您吩咐找的盲人现已带到殿前。”
镜面王说:“你明天一早带领盲人们到象苑去,让他们每人只能触摸大象身体的一个部位,然后马上带他们来王宫前广场。” 第二天上午,镜面王召集所有的大臣和数万平民聚集在王宫前的广场上,沸沸扬扬的人们交头接耳,谁也不知道国王将要宣布什么重大的事情。
不一会,使者领着盲人们来到。
6. 50左右字成语故事草船借箭 (cǎo chuǎn jiè jiàn)
周瑜见诸葛亮有才干,总想找机会除掉他。一天,周瑜以公务为由,要诸葛亮10天内赶造十万支箭。没想到诸葛亮答应了,还说只要3天时间。周瑜很高兴,和诸葛亮立了军令状。 诸葛亮悄悄找来鲁肃,说:“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名士兵。船用青布盖起来,在船的两边扎上一千多个草把子。”鲁肃答应了。到了第三天四更,诸葛亮和鲁肃坐着这二十条船来到江里。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人面对面都看不清。船靠近了北岸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儿摆开,叫船上士兵擂鼓呐喊。
曹操摸不清虚实,不敢出兵,调集了一万多士兵朝江里放箭,箭好像下雨一样。诸葛亮又把二十条船掉个头,继续擂鼓呐喊。天快亮了,雾还没有散。这时候,船两边的草把子上已经插满了箭。诸葛亮下令回去。曹操才知道上当了。
鲁肃很佩服诸葛亮,说:“先生怎么知道今天有大雾呢?”诸葛亮曰:“作将军的怎么能不知道天文、地理和阴阳呢?三天前我已经算到今日有大雾了。”
就这样诸葛亮完成了造箭任务。
“草船借箭”形容神奇的计谋。
(出自《三国演义》)
草船借箭的意思是:运用智谋,凭借他人的人力或财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
北宋画家文同,字与可。他画的竹子远近闻名,每天总有不少人登门求画。文同画竹的妙诀在哪里呢?原来,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种上各种样的竹子,无论春夏秋冬,阴睛风雨,他经常去竹林观察竹子的生长变化情况,琢磨竹枝的长短粗细,叶子的形态、颜色,每当有新的感受就回到书房,铺纸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画在纸上。目积月累,竹子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不同时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笔,在画纸前一站,平日观察到的各种形态的竹子立刻浮现在眼前。所以每次画竹,他都显得非常从容自信,画出的竹子,无不逼真传神。
当人们夸奖他的画时,他总是谦虚地说:“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画下来罢了。”
有位青年想学画竹,得知诗人晁补之对文同的画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补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其中有两句:“与可画竹,胸中有成竹。”
故事出自北宋苏轼《文与可yún dāng谷偃竹记》。“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作好充分准备,对事情的成功已有了十分的把握;又比喻遇事不慌,十分沉着。
胸有成竹的意思是: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7. 成语故事50字30篇成语故事50字成语故事50字(1):画饼充饥曹操在征讨张绣时军队饥渴难耐,这时曹操登上高山观望声称前边有梅林,渡过军队哗变的危机,后人称这次事情为画饼充饥成语故事50字(2):卧薪尝胆话说吴国与越国打仗,吴王夫差战败,其后他每一天睡在干柴上,每一天吃苦胆,最终以弱胜强,打败了越王勾践,这就是有名的卧薪尝胆。
[由整理]成语故事50字(3):自相矛盾有个人卖矛和盾。他说盾最牢固,又说矛最锐利。
有个人问他用矛来戳盾会如何?他答不出来,古人称其为自相矛盾。成语故事50字(4):刻舟求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也可称为途经江的人),把佩戴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匆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行驶)了很远,而剑还在本来的地方。成语故事50字(5):成语故事50字 乘风破浪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必须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
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最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成语故事50字(6):成语故事50字 疑邻盗斧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之后,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先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
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样也不像贼了。成语故事50字(7):成语故事50字 不可救药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
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之后,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
但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
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
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之后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成语故事50字(8):乐不思蜀三国时期,刘备占据蜀地,创立蜀国。
他后,儿子刘禅继位,。刘禅昏庸无能,在那些有才干的大臣后,蜀国就被魏所灭。
刘禅投降后,魏王曹髦(máo)封他一个食俸禄无实权的“安乐公”称呼,并将他迁居魏国京都许昌居住。在一次宴会上,司马昭当着刘禅的面存心部署演出蜀地的歌舞。
刘禅侍从人员想到灭亡的故国,都十分难过,刘禅却对司马昭说:“此间乐,不思蜀。”他一点儿也不想念蜀国。
成语故事50字(9):成语:量力而为故事:公元前712年,郑庄公借口许庄公不听周天子的命令,联合齐、鲁两国消灭许国,在处置问题上齐历公提议让鲁国管辖,鲁隐公则提议让郑庄公管辖。郑庄公量力而行将许国分成东西两块,东部由许庄公之弟许叔管,西边交大夫公孙获管辖。
成语故事50字(10):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凿壁借光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明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明,让光明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许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以为很奇怪,问他为啥这样,他说:“我但愿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成语故事50字(11):成语古故事五十个字 舌战群儒东汉末年,刘表过世,刘琮投降曹操,情势对刘备与孙权极为不利。
刘备派诸葛亮随鲁肃一齐前去东吴去说服孙权联合抗曹。诸葛亮在孙权的殿前先后把张昭,虞翻、步陟、陆绩的投降主义驳得体无完肤,孙权最后赞同联刘抗曹成语故事50字(12):一言九鼎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围住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
平原计划领导20名门客前往完成这项任务,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
平原君到了楚国立刻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无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咱们今日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尽管兵多地大,却连连吃败仗,连国都也丢掉了,依我看,楚国比赵62616964757a686964616fe58685e5aeb931333365663461国更需求联合起来抗秦呀!”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刻允许发兵援赵。
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感叹地说:“毛先生一至楚,而使楚重于九鼎大吕。”成语故事50字(13):闻鸡起舞晋代的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以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祥,我偏不这样想,我们干脆之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怎样?”刘琨欣然赞同。
于是他们每一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中断。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最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完成了他报效国度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