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捷径是指向当时有影响力的中央官员_终南捷径什么意思啊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5 0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

    位于:西安***安区滦镇科教园陈北路1号。

    电话:029-81555800(院办) 029-81555892、81555893(招办)

    终南捷径是指向当时有影响力的中央官员_终南捷径什么意思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简介

    一、母体大校简介

    西北大学座落于古城西安。其前身陕西大学堂是由清朝光绪皇帝于1902年谕批设立的中国最早的几所现代大学之一。在此基础上,几经沧桑离合发展成早期的西北大学。抗战年间,西北大学又合并了自北京西迁的原北平大学的一部分,组成了西北联合大学。其时,与由清华、北大、南开等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齐名。此后,又相继从西北大学分化并形成了西北地区的农林、政法、医学、师范、民族、工业、财经等多所专门大学,而西北大学本身仍继续发展,至今已成为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外语、艺术等学科门类齐全、教学与科研并重的 “211工程”综合大学。建校百年来,西北大学薪火传承,英才辈出,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科学院院士、作家、诗人、评论家、经济学家、技术专家、企业家、英雄模范和***官员等。西北大学现已成为中国北方最有影响力、最具声誉的著名大学之一。

    二、现代学院的概念性介绍

    西北大学现代学院是由西北大学申办、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从事统招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西大现代继承百年名校的光荣历史,以创新模式兴教办学,适应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她既是历史的结晶,也是时代的骄子,是新生代适应新社会的大熔炉和练兵场。

    三、学院的***环境

    学院位于中国西安南郊。校园总占地面积近千亩(为目前陕***立学院中拥有产权者的最大)。这里远望终南,近伴沣水,在历史上一直是一块风水宝地。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 “草堂烟雾”近在咫尺,“终南捷径”的成语故事就发生在这里。更有要者,据我国文化史专家研究,中华文化的主流源在西周,西周文化的源流出自沣水,这就是有名的“沣镐文化”。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王李世民,当政后夏季就在这里办公,最后又在这里去世。古城西安曾是十三个王朝的建都地,而各个王朝都把这里划为***内苑。现在还有叫“内苑村”的地方在学院东南。进入现当代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盛誉这里为古城的“后花园”和西安的“绿色肺”。现已被西安市规划为人文旅游科教区,禁止在这里筹办工厂,而只发展科研教育事业。近年来相继有电子科大、西工大、石油大学、陕西青年职业学院等在这里建校。据环境专家监测,这里的空气洁净度和氧含量属于最适人居范围,这里的地下水源自秦岭,地下水水质上乘。在这里就学四年,对于身体发育正处在关键阶段,因学习而极度用脑的青年学子来说是最佳的选择。

    四、学院的校园硬件

    学院校园分为南北两区,南区为教学区,由韶光门、大型教学楼(文法、理工、经管、艺术共四栋)、大型图书馆一栋组成。其建筑群为欧式古典风格。南大门(韶光门)为我国大学中最为雄伟经典的校门之一,也是西安地区唯一一座面向南开的大学正门,“开门见山”“终南捷径”的成语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进门后向东、西各一条为主干道,名东部大道、西部大道,再向外为次干道,名东南大道、西南大道。四栋教学楼分别在这四条主干道的南端形成的东西两翼园区内。每栋教学楼均由五层主楼和与之相连的两边两层裙楼构成。教学楼内教室宽敞明亮、座位充足。教学设施中的多媒体数量为陕西同类院校之首。图书馆位于东西部大道南端之间,为超大型建筑(面积为陕西同类院校图书馆第一),图书馆正门南开,宽大台阶拾级而上,六根巨型罗马大柱耸立楼廊。楼内中央为特大天井,阳光通过玻璃幕罩洒入大厅。书库分列两侧,藏书分为六个库,计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报刊杂志等,藏书量为在陕西同类院校之首。图书馆北侧为陕西高校最大水景景观——天然泉水汇成的终南湖,湖面青莲片片,湖水碧波荡漾,湖心岛上松亭相映,湖周环山草木竞秀。北区为生活区,其建筑群为现代风格,色调温馨明快。主轴线上有超大型餐饮中心,一层为大众食谱,二层为特作小炒,三层为小包间。三层均为同学们提供经济实惠的饮食服务。餐饮中心北侧为大型综合服务楼,内有超市、电信、医院、邮政分理、银行分理、书店及其它各项服务。东、西部大道北段外侧为东、西公寓区,有高规格的大型公寓楼十栋,有空调四人间、六人间宿舍,舍内上床下桌、单人单桌,独立卫生间。学院南北为道,东西为路,道如前述,路有春风路、夏阳路、秋水路、冬雪路、文博路、励志路、时光路、尊师路、尊亲路、晨光路、仁爱路、勤朴路、温泉路、沣水路等。道路两侧遍植雪松、紫香槐、国槐、银杏、油松、梧桐、苦楝、栾树,合欢等优异树种,现在的校园内三季有花,四季长绿。校园内还塑有几十尊世界和中国的思想、政治、文学、技术等名人雕像,建成了文化广场,使学院文化底蕴深厚。经典大气的大学,美丽灵动的校园,为同学们提供了一流的学习、生活环境。

    五、学院的组织管理

    学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建立起规范的法人治理结构。西北大学作为学院的母体大校,派出董事参与学院的决策,派出党总支书记负责学院的党务工作、政治稳定和思想教育,派出教学副院长负责学院的教学、招生和就业工作。学院董事会聘任院长负责学院的全盘工作,聘任副院长分管总务财务安全保卫等工作。学院设立了品牌办、文工办、院务办、就业办、教务处、学生处、科研处、人事处、总务处、保卫处、资产处、财务处、公寓中心等处级部门,这些部门又分别下辖若干科级机构。学院另设院系有外语系、经管系、理工系、艺术学院、体育部等教学单元。学院按照现代非企业机构进行人事聘任和管理,组织起一支敬业的教工队伍,学院聘请西北大学相关院系负责人或骨干教授担任学院的专业学科带头人,学院的主干课程也主要由西北大学教师任教。

    六、学院的经典和标志

    学院有校训,在西北大学校训“公诚勤朴”后续接了“仁虔雅健”。学院有校歌《现代韶光》,歌词也依西北大学校歌词牌创作,其词凝练经典,其曲昂扬激越,高度浓缩了学院的特色和追求。学院有教工之歌《无限责任》,充分表达了“现代教工”对大学事业的忠诚和无限责任。学院有标志性歌曲《紫香槐之歌》,歌声深情悠远,体现了学院情感教育的特色。学院有《军训团之歌》,代表了“现代”学子通过军训而奠基大学理想的心声。学院办学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经典***片,其中包括“敬重,让我们告别平庸”、“认真,让我们迈向成功”、“英雄主义的呼唤”、“飞扬的现代”、“现代的春天”、“现代的家园”、“永远的现代”等等。学院更积累起了丰富的思想和理念***,这些***集中地收集在刘家全院长的专著《大学与大学史》里。学院还确定了一系列的CIS标识系统,计有校花、校徽、校旗、校服等。这些都整体性地代表着学院的办学品质和追求。学院的卓越努力使各方面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2005年教育部的评估中,学院被评为最高等级的优良,在同类院校中名列前位。学院现为中国独立学院协作会理事单位。学院网站点击率快速进入陕西高校前十名,已经成为中国大陆一个著名的大学网站。

    七、学院的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直属专业二十多个,常年招生专业分别为汉语言文学、英语、工商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广告学、播音与主持艺术、艺术设计、广播***编导、人力***管理、行政管理、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化学工程与工艺。这些专业或为西北大学的强势专业,或为国内的热门专业。社会对这些专业的认可度较高,就业前景良好。

    八、学院的兴学理念

    学院具有系统的兴学理念。提出了“替家长着想,为学子负责”的办学立足点,设定了“一切为了毕业后的成功”的办学着眼点。确立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社会精英和适用人才”的人才目标。学院还系统地提出了涉及大学各个方面的理念,包括:校园生活:丰富多彩,相得益彰;校园文化:清新、进取、高雅、祥和;综合素质:人文、科学、情商、理性;素质特点:忠诚负责、融通协作;成功智慧:用心借力、顺势作为;学生管理:细致周到严格关爱,交流沟通引导升华;对待学业:只有学好的责任,没有荒学的权利;对待自由:从自理到自律,从自主到自由;对待学业:融会贯通、理解应用;对待考试:诚信第一、成绩第二;对待亲情:铭记、感念、升华、回报;对待师情:礼貌、尊重、谦虚、真诚;对待友情:诚挚互助、谅解宽容;对待校情:认同珍重、归依感念;对待生活:有条有理、自主自为;对待行为:文明雅健、理性自律;大学经历:丰富充实、得到尊重;人生追求:修身、齐家、治业、济天下。学院目标:第一步成为陕***立学院的领先学院,该目标已实现。第二步成为国内一流的品牌型大学,现正在开始努力。第三步成为世界一流的品牌型大学。这些理念既来自实践,也有对社会文化教育的深刻思考。用这些理念指导办学实践,使学院的办学行为始终处于正确高效的路经与方向上。

    九、学院的成才教育

    学院重视成才教育。西北大学派出院级领导来学院主管教学工作。学院设立了总督学负责教学质量的监督。西北大学十多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各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任课教师以西北大学教师为主体,来自重点一本大学的教师占80%以上,高级职称高于50%。学院的专业学科建设已经迈上了快行道,在同类院校中最早开始了建系工作。理工系、外语系、艺术学院、商学院等相继成立。作为教学二级管理部门,这些院系正在学科建设、教师培养、教学***修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学院实行领导干部定额听课制度,以形成全员重视教学质量的局面。学院实行有组织上晚自习制度,辅导员跟班听课制度。学院主张师道尊严,对新任课教师进行院领导约谈,对教师实行坐班管理,开展学生评教活动。目前我院给教师的课时费标准在同类院校中最高,支付周期最短。

    学院重视同学的考研与考公务员发展,明确制定了“双考教育”的兴学方略。“现代”学子从入学起,就得到了成功“双考”的各种支持和鼓励。学院成立了“双考”指导办公室,专业分析“双考”生的录取情况,有效指导同学们的“双考”复习。学院调整课程和课时,加大“双考”理论课的教学,强化“双考”英语和相关课业的学习。学院专设“双考”自习室,“双考”公寓区,专配“双考”指导老师,网站上开辟了“双考”专栏,为同学们潜心“双考”提供多种方便。经过学院的不懈努力,我院同学近年来的“双考”通过率连年递增,在本地区的同类院校中一直名列前茅,不少同学考取了美国、英国、香港大学的研究生,许多同学以本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国内一流大学录取。更多的同学则考取了中央、省、市、县各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通过成功“双考”,“现代”学子将大批地跻身于社会的高阶群体,从而为自己开辟出美好的未来

    十、学院的“成人”教育

    学院十分重视“成人”教育,这里的“成人”教育不是指“成人”学历教育,而是成熟为一个比较优秀的社会成员的教育。为此学院系统而清晰地划出了“成人”教育的内容、范围、途径、方法和教育者。学院首先发挥党团建设在大学教育中的主流引导作用,在同类院校中最先建立了党组织。各级学生干部都是学院行政管理的延伸,都由学院正式任命,任命决定进入学生档案。学院进行正确的思想方向引导,通过各种活动培育民族感情和爱国主义精神,提示同学应有主流意识,树立远大理想,追求人生大目标,由此积极要求入党的同学远远超过国内大学的平均数。学院重视诚信教育,积极组织同学郑重举行“诚信考试宣誓”,已形成我院的一项传统。学院鼓励同学组织起各种社团,支持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学院进行亲情、师情、校情、友情教育,使同学的情感世界充实而健康。学院精心组织军训活动,培养同学们的英雄情怀,以抵御社会世俗化风潮,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吃苦耐劳品行和生活自理能力。使同学们成为一身正气,心理阳光,心灵得到净化、美化、圣化的博雅之士。在2008年我省开展的首批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被省委确定为全省独立学院唯一试点单位。

    十一、学院的就业工作

    学院在同类院校中率先成立了就业工作委员会,设立了就业指导办公室。学院还建设“中国高校人才网”发布同学就业信息,成功举办多次大型校园招聘会,派出大量工作人员与用人单位联系,推荐我院毕业生。学院重视同学在校期间的就业培训,经常邀请知名专家、名企人事负责人来我院为同学分析就业形势,指导同学就业。学院开设了就业指导课,院长亲自为同学们讲应聘与就业。据了解这在全国大学中极为少有。由于学院的高度重视和我院同学的状态良好,我院07、08、09、10四届毕业生的80%以上,均在不长时间内顺利就业。其中每年近百名同学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后,成为***部门及企事业机关的新生力量;还有一些同学积极创业,在某些行业已展露头角。由于学院卓有成效的就业工作,2008年我院被中国高教研究会评选为“全国首批创新?就业型大学”。同年5月,学院受教育厅委托在我院成功举办全省独立学院就业工作研讨会,媒体对此进行了广泛报道。

    十二、学院与社会的互动

    我院重视与社会的互动,充分发挥成功人士和专家学者对学院办学的支持作用。为了提升学院的文化品位,学院成立了“中国散文研究所”,创办了“中国散文网”。目前点击率已进入全国文学网站的前几名。学院还成立了“国学研究中心”,编辑出版文化专著多本。成立“名流研究纪念馆”,收集到我国上个世纪著名文化***吴宓先生的多件遗物;收集到我国西部文学的拓荒者李若冰先生的多件遗物。我国当代著名文学家高建群也把自己的一部分珍贵手稿赠送我院。中国散文学会西安创作基地也落户我院。我院还聘请教育部老领导李滔先生担任总顾问,陕西省教委原主任戴居仁先生,陕西省原教工委书记石大璞教授,西北大学原副校长刘舜康教授,陕西师范大学原副校长李钟善教授担任学院的首席顾问,著名作家***实、贾平凹、高建群,著名播音主持人陈爱美、禄秦剑女士,严一宁先生等分别担任学院顾问或参与学院教学活动,支持学院发展。

    十三、学院的办学成绩

    由于我院学习风气浓厚,校风纯正,同学们普遍专注于学业,执着于理想,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未出校门就显示出了优秀的品质。这里仅列举07、08、09与10年同学的获奖及学业成绩情况如下:07年:我院同学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荣获策划类一等奖、三等奖和***类二等奖;我院英语及国际贸易专业同学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知识竞赛中获得多个奖项;我院同学首次参加全国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通过率高出全国独立学院4.3个百分点。08年:我院广告专业同学的设计作品获得第三届华商广告大赛金奖;我院英语专业同学获得“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陕西赛区三等奖;我院同学国家报关员资格考试通过率创陕西省考试中心最高纪录;我院同学获得第十七届环球时报金犊奖入围奖,这是西北地区唯一进入复决审入围奖的院校;我院同学荣获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大运会”征文活动二等奖,这是全国唯一的独立学院获奖。09年:我院同学获第三届华商广告金奖,为唯一获奖的独立学院;我院同学荣获第18届金犊奖决审佳作等十个奖项;我院艺术团《盛甲倾城》荣获陕西省大学生舞蹈大赛二等奖;我院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6个百分点;我院英语专业四级考试通过率高于全国同类院校6个百分点;我院毕业生公务员考试通过率位列本地区同类院校第一;我院同学荣获“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赛陕西区一等奖。10年:我院同学在陕西省大学生主持人大赛中荣获大奖;我院同学在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中喜获数十项大奖;我院同学荣获全国高校电子商务“三创挑战赛”陕西赛区大奖;我院同学夺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陕西赛区一等奖;我院2010届毕业生考研通过率领先于本地区同类院校;我院2010届同学公务员笔试通过率位列本地同类院校第一;我院2010年英语专八通过率高于全国高校27个百分点。继近年来我院获得的社会荣不断增多的情况下,10年又获得了数项荣誉。具体如下:我院荣获“2010年社会满意度全国十佳独立学院”;陕西团省委授予我院“陕西青年志愿者优秀组织奖”殊荣;我院荣获陕西省“十二五教育发展创新单位”荣誉等。

    ……所有这一切均说明我院的同学是一群优秀的大学生,我院已经成为全国独立学院中的优秀一员,我院的近期目标正在实现,我院的远期目标也正在快速的接近。

    十四、学院的奋斗目标

    我院目前已成为陕***立学院的领跑者,在5年左右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独立学院,在10年左右成为一所国内一流的品牌型大学。届时我院的毕业生将成为职场上的宠儿,家长们再也不用操心孩子的就学,再也不用担心孩子的就业。让我们全体“现代人”努力奋斗吧!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天时地利人和,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将在朋友们的关注下,将在社会各界的期待中走向成功,迈向辉煌!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人生病了要看医生,国家陷入了困境就要改革。正确的改革是去除积弊的良药,是推陈出新的保证。然而中国古代王朝的官吏们却是因循守旧的多,主张变法的少;得过且过的多,锐意进取的少。由此可见王安石变法的难能可贵。王安石企图通过改革,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王安石或是在思想上,或是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这次改革,历来受到历史学家们的重视。王安石变法更是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代都引起了众多的讨论。可惜,王安石变法的收效却不大,宋朝并未因变法而强大起来。宋神宗死后(1085年)新法尽废,又42年后,北宋灭亡。

    我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 改革未切中时弊

    宋神宗是北宋第六个皇帝,当宋神宗即位时,国家已面临严峻的形势了。首先是财政危机,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财政赤字逐年扩大。宋仁宗庆历时期,财政支大于出已达三百多万缗。宋英宗治平二年,这一数字更是达到了一千五百多万缗。其次是外族连年入侵威胁严重。大宋朝的军旗从未在北方草原上展开过。自宋太宗赵光义先是兵败高粱河,后又收复幽燕十六州失败之后,宋朝在军事上彻底丧失了主动权。多次被西夏和辽击败。1004年,檀渊之盟后,宋王朝年年以“岁币”买平安,不但北方的军事威胁没有消失,还加重了财政危机。再次是农民起义不断,大大动摇了地主阶级的封建统治。宋太宗淳化四年(993年)时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宋仁宗时更是大大小小的起义多如牛毛。大的有王伦、张海、王则起义、戌兵起义,至于几十人、几百人一股的小规模农民起义则是数不胜数。国家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造成这样局势的原因有这么几点:一是冗吏太多,造成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为了防止再出现“藩镇之祸”,***用了“分化事权”的方法。宋代的宰相有名无实,只管政事,无权过问经济与军事,军事由枢密院管。财政由三司管。三个部门之间互不相问,造成的结果是:行政效率低下,人浮于事,大家互相牵制,互相推诿。三司、枢密院、中书省之下又各有一套机构,一批官员。而原来的六部、九寺、五监等机构又还存在,造成严重的机构重叠。时人谓“吏部闲了,事归审官院;户部闲了,事归三司;兵部闲了,事归枢密院”。由此增加了大量的官吏。宋真宗时(1004—1007年)官员达一万多人,宋仁宗时(1049—1053年)官员又达两万多人。而当时全国的人口不过才几千万。官员多了不说,宋代又奉行“***”,光官员的俸禄就大大加重了财政负担。二是冗兵。宋代兵制,军队分为禁军与厢军两种。禁军护卫中央,厢军负责地方。禁军数量要与厢军数量相等,,也就是厢军每添一人,禁军也要添一人。将领率军,却“将不专兵”,又只有枢密院才有发兵权,以至将领无法有效统帅与训练军队,所以宋军战斗力极为低下。一方面为应付西夏、辽的军事压力,宋军只好追求数量优势,保持庞大的军额;另一方面,每遇灾荒之年,又要吸收大量饥民进入军队以防止农民起义。这样一来,军队人数逐渐成为天文数字。太祖时只有军队22万人,到宋英宗治平年间竟增加到1162000人。数量庞大的宋军无法弥补质量上的劣势,宋军始终不是骠悍的夏、辽骑兵的对手,既无法打破军事压力,又增加了财政负担。按蔡襄计算,军费占当时国家收入的六分之五,按朱熹计算,军费占国家支出的十分之七八。连宋神宗都说:“穷吾国者,兵也”。三是土地兼并严重。一方面宋代时国家对土地兼并不加干涉,地主阶级尤其是大地主阶层得以大量占有土地。另一方面,大地主们利用他们在政治上的权势,得以偷税、漏税,而把国家财政负担大部分转到贫苦百姓头上。为了应付财政赤字,宋王朝大量征税。朱熹以为“古者刻剥之法,本朝俱备”。使得大批农民纷纷将田地卖给大地主,沦为佃户。贫富分化日宜加剧。由此可见大宋王朝面临的主要问题是:1、财政支出过重。2、军事体制不合理

    但王安石不从此入手改革,忽视财政支出过重这一问题,不以节流为第一要务,却以开源为己任。在《与马运判书》中,王安石指出:一个人关上门与自己儿子做买卖,即使把儿子的钱都赚过来,对于一家来说,还照旧一样,并没有富足,王安石认为:富其家者资之国,富其国者资之天下,欲富天下则资之天地。只有生产发展了,全天下人都富足了,国家才能真正地富足,王安石希望就可以增加财政收入,清除财政赤字。也许在今天人眼中,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很伟大,是现代化的。然而在当时却大大超前了。在生产力发展十分缓慢的古代社会中,要想一下子迅速发展生产,提高国家经济总量,这是不可能的。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固然伟大,却无法在一千多年前的宋代实现。所以尽管王安石变法对大宋王朝的财政收入有所补益,却无法解决问题,犹如南辕北辙。

    至于军事体制问题,由于宋王朝建国时就把防备武人造反视为第一要务,不可能放手懂军事的人发展军事,赵氏家法所限,王安石不可能在军事体制问题上有大动作

    二、 王安石用人不当

    王安石性格执拗是有名的,缺乏政治家的气质。王安石刚愎自用,在变法过程中他很少能够听取他人的意见。王安石本人就说:“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议论不足恤。”前两句当然是对的,但那么后一句呢?如果议论错了当然不足恤,但如果议论是对的呢?当时反对新法的大臣,如欧阳修、韩琦、苏轼、司马光等并非是完全的守旧。这些人都参与过“庆历新政”,是曾经主持过改革的人。在推行新法之中,他们看到了实际中新法的不足与错误,提出了不少意见,其中一部分是完全正确的。如果王安石能认真考虑这些意见,搞好团结,修改一些条例,也许变***有成效的。然而王安石却无容人之量,熙宁二年,王安石刚担任参知政事后不久,吕诲卿上书弹劾王安石,王安石就立即上疏乞辞,撂挑子了。熙宁三年,韩琦上书指责青苗法,王安石又“称疾家居”,又撂挑子了。熙宁七年,由于曾布反对市易法,王安石坚决辞相,如此意气用事,不是一个主持改革的政治家所应有的举动。

    要变法、要改革,首先要有变法之人、改革之人。从用人上看,王安石可以说是用人不当,这也是历来被史学家们认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韩绛、吕惠卿、吕嘉问都是王安石亲自选拔的人才,又是变法派的骨干力量。但是最后,有的人被使用不当,有的人背叛了改革。如:韩绛一介书生,对军事一窍不通,却自愿前往总督西夏军事,结果一败涂地。熙宁四年(1071年),西夏攻陷宁浚城,韩绛罢知邓州。吕嘉问被王安石任以市易司,执行市易法。吕嘉问却大搞***,对商人强买强卖,中饱私囊。事情败露后,王安石还一个劲地袒护吕嘉问,可谓不知人矣。吕惠卿原本集贤院校勘,一个小官。他为了满足个人野心,声称支持变法。在王安石的举荐下,平步青云直至参知政事。当了参知政事后的吕惠卿都处处与王安石为难,阻碍变法。

    三、 新法本身问题多多

    从熙宁二年至熙宁五年,在王安石的主持下一共出台了六项新法。为了保证青黄不接时,农民可以生存下去,***生产、打击***资本、阻止土地兼并、稳定粮价,熙宁二年九月开始实行青苗法。其主要内容是:⒈将常平广惠仓的粮米兑换成现钱,将现钱借贷给城乡居民;⒉各路设常平官员管理此事;⒊借贷的具体办法是:①以当地前十年的平均粮价为标准,一年两次进行借贷;②城乡居民除游手好闲之人均可借贷;③按家资多少限额借贷;④归还时另加20%的利息。

    至王安石时,宋代的常平广惠仓早已虚有其名,仓中粮食太少,根本起不到稳定粮价、救济百姓的作用,,所以改行青苗法。青苗法是实质是:以金融手段稳定粮价,以***代替私人放贷,帮助百姓渡过青黄不接的困难时期,阻止大地主趁火打劫进行土地兼并。然而这次新法实行起来却有许多的问题。第一、以常平广惠仓的粮米兑换现钱作为本钱,似乎太少。以粮米来稳定粮价,粮米不够,兑换为现钱就够了吗?第二是在具体借贷过程中有许多的技术问题,在当时无法解决。农民们如有余钱就用不着借贷,借贷的农民借钱是为了买粮渡过青黄不接的时期,秋收后卖粮还钱,如果丰收了尚可还钱,如果欠收怎么办?是延长贷款时间?还是以呆帐处理?当时的***根本无法像今日银行那样处理问题。第三,20%的利息虽算不上***,利率也不低了。现代人借款可以用来投资、扩大再生产,获取更多的钱财,而当时农民只能拿有限的钱财用于购买生活用品,并不能用于扩大再生产,所以在还钱时,20%的利息对于农民们来说是很高额的一笔债务,更何况如果秋收后粮价下跌,就等于变相提高利率;第四,在青苗法中规定城乡居民自由借贷,但由于青苗法获利甚大,实际上大部分的地方官都强制农民借贷,连王安石自己也承认:“抑配诚恐有之”。所以青苗法名为救百姓于青黄不接之时,实是***放贷取利。欧阳修曾批评道:“何名济阙,直为放债取利耳!”韩琦也说:“官放息钱也,与元勒抑兼并,济匮乏之意绝相违戾”。可见青苗法并未达到抑兼并的目的,不过是***放债取利。这样的结果与王安石的本意恐怕是相违的。

    宋代时各路设转运使将一切财物除留于地方所必需的外,一律运送京城,结果常常造成:物资太多,物品积压,物价下跌。而同时大商人趁机而入,将物品购买后运送至物资缺乏的地区高价销售,给国家造成了财政损失。为此熙宁二年(1069年)七月发布了均输法,其主要内容是:⒈设发运使总管东南六路财赋;⒉按“徙贵就贱、用近易远”的原则购物,希望以此来减轻东南六路百姓的负担,稳定京城物价,制止投机商赚取差价。

    这种经济调控手段的提出体现了王安石超前的伟大思想,然而在当时却无法实现预定目的。试问:发运使如何能在没有现代化通讯工具的情况下,迅速了解各地区的物价;即使知道了,又如何能知道该购买多少物品来稳定物价(这个数字的计算对于今天的经济学家们来说都是很复杂的)在当时苏轼就认为均输法不过是与民争利。范纯仁也说:“均输法将笼诸路杂货,买贱卖贵,渔夺商人毫末之利。”这项法令大大抑制了当时民间商业的发展。

    宋代大商人往往控制了一些行业,形成垄断。垄断的结果必然是虚抬物价,使小商人处于不公平的竞争中,然后大量破产。为此熙宁五年(1072年)出台了市易法,其主要内容是:1、设市易务(后改为市易司)2、由市易司购买滞销货物,由小商人以金银作为抵压从市易司借贷货物或现钱。归还时加20%的利息。

    市易法本意是打击商人,平稳物价,帮助小商人。但事实上没有达到如此效果,第一设市易司不过是由国家代替大商人把持市场,搞垄断罢了。市场被垄断的局面依然不变,物价不可能会平稳。第二,由官吏们控制商业,很可能在交易时凭借权势压价购买,高价出售,例如:管理市易司的吕嘉问就是这样干的。这样一来便大大打击了民间商业,连最处倡行市易法的魏继宗都说:“愤惋自陈,以消市易主者摧固培克,皆不如初议,都邑之人不胜其怨。”

    除以上新法外,还先后推行了免役法以代替原来的差役法,解除了强制性劳役;推行方田均税法,进行清丈土地,平均赋税;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兴修水利。这些新法多多少少都有积极作用,但由于王安石当政不稳,地方官员对推行新法不尽心尽力,大官僚又大为阻挠,这些新法取得的效果并不大。如方田均税法要求清丈土地,平均赋税。但实际上由于豪强地主的反对,清丈不了了之。总的看来,这些新法并未起到发展生产,扩大国家经济总量的目的,而是加深了对人民的搜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