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而无忧_知命不忧孔子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03 0
  1. 孔子有哪些名言
  2.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3.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翻译
  4. 孔子、庄子的天命观?
  5.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的意思
  6. 论语三则在陈绝粮文言文主旨

意思是: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成为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这个人。”

出自:孔子及其***[春秋]《论语尧日篇第二十》。

原句: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信,无以知人也。”

知命而无忧_知命不忧孔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释义: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扩展资料:

这一章,孔子再次向君子提出三点要求,即“知命”、“知礼”、“知言”,这是君子立身处世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一书最后一章谈君子人格的内容,表明此书之侧重点,就在于塑造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培养治国安邦平天下的志士仁人。

作为儒家经典的《论语》,其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论语》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道德范畴——仁,社会政治范畴——礼,认识方***范畴——中庸。

仁,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进而明确“中庸”的系统方***原则。“仁”是《论语》的思想核心。

孔子有哪些名言

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立者,“万世师表”的圣人,其所说的每一句话似乎都是金玉良言,金科玉律。儒家讲求入世,并不提倡消极的宿命论。孔子曾经对***说“不知生,焉知死?”他对待生死问题生***取回避态度,不去深入探讨,他可能认为探讨抽象的生死问题意义不大,不如致力于现实世界的道德***和秩序。

但是,孔子又说过,“生死由命,富贵在天”“五十而知天命”,他似乎还是认为有命的。可是,孔子一生很努力,他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不遗余力,完全不是一个甘于服从命运安排的人。

这就要注意,孔子只说过“知天命”,他之所谓“天命”是指天道与命运。他认为天道是大自然运行的原则,命运则是人生命轨迹不可测的部分,二者均非人可以左右,如世事有消长、有枯荣,这种消长、枯荣的形势,是人无法控制的,而人的命运,如得与失、遇或不遇,也不见得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否则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竟以寿终,而贤如颜渊,却短命而死,连司马迁都三叹道:“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哉?”,可见现存世界之外,还有一种世界,那个世界有另一种秩序,是我们穷尽一生几乎也无法全然了解的。

到了五十岁,知道我们所见到的现象世界之外,还有另种世界,便是“天命”的世界,孔子认为它并非操之于我,是无法掌控的,但知道有它的存在,也算是“知道”了一部分生命的真实。

面对这无法完全明白又无法掌控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西方世界,便将这事放到宗教上去讨论,由信仰或祈祷上天“垂怜”来帮助我们。孔子则不然。他不说信天命”,而说“知天命”,这是与宗教家最大不同处。“知天”指我知道有天命这回事,也知道我无力掌控它,但天既生我,也让我与闻天底下最奥秘的真理,可知我之存在是有意义的。“知天命”的另一层含义是我知道它,但我不“相信”它会左右我的一切,除了天命之限之外,这世界还留下了不少可供我奋斗的余地,我应努力为学,以望成人,至于最后能否有成,则不在我的预计之中。人生有限,这是天命,但有限的生命不妨碍我让它变得有丰富的含义,让它有意义,这靠的是人的努力。

后人常有泰山、鸿毛之喻(司马迁:“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在儒家看来,人生意义的泰山、鸿毛之别,往往是操持在自己的手上。儒家所谓的“由命”“知命”,是说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接受最后的结果,而不是消极的把自己交给命运。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学而时习之[1]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王肃注:“诵习以时,学无废业,所以为悦。”王释“学”与“习”为一义,似专指诵读。但孔子教人学“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诵习”仅是“一端”(见刘宝楠《论语正义》)。皇侃疏“时习”说:“凡学有三时。”一指年岁,二指季节,三指晨夕。近人蒋伯潜认为“学是知新,习是温故”(《十三经概论》)。

敏于事而慎于言

孔子名言。语出自《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朱熹注:“敏于事者,勉其所不足。慎于言者,不敢尽其所有余也。”(《论语集注》)又释:“事难行,故要敏;言易出,故要谨。”(《朱子语类》卷第二十二)另外在《荀子·子道》、《韩诗外传》、《说苑·杂言》等篇都有孔子语子路“慎言不哗”的记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罔”,迷惘。郑玄注:罔,犹罔罔无知貌。“殆”有两义:一为危殆,疑不能定。一为疲殆,精神疲怠无所得。当从前解。此句可与“温故而知新”章合参。近人杨树达注:“温故而不能知新者,学而不思也,不温故而欲知新者,思而不学也。”(《论语疏证》)孔子首倡学思并重,对孔门***有很深影响。如子夏言博学近思,《中庸》言博学慎思,都认为学思不可偏废。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郑玄注:“不知可者,言不可行也”。孔安国注:“言人而不信,其余终无可”。朱熹说:“人面无真实诚心,则所言皆妄。”(《朱子语类》卷二四)近人蒋伯潜区分信有二义:“说话必须真实;说了话必须能践言。”(《语译广解》)孔子及后儒极重信,“言忠信,行笃敬”(《论语·卫灵公》)是孔门的处世原则。

讷于言而敏于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朱熹引谢良佐注曰:“放言易,故欲讷;力行难,故欲敏。”《论语》中尚有许多同义之句:“慎言其余,则寡悔”(《为政》)、“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宪问》)等,均可反映孔子一以贯之之重行慎言思想。参见“敏于事而慎于言”。

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听其言而观其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说苑·尊贤》记孔子言曰:“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也……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大戴礼记·五帝德》:“子曰:‘吾欲以语言取人,于予邪改之。’”也即此章义。朱熹引胡氏注曰:孔子语听言观行,“特因此立教以警群***,使谨于言而敏于行耳。”(《论语集注》)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文子,卫大夫。“文”是他的谥。朱熹注:“凡人性敏多学不好学,位高者多耻下问。故谥法有以‘勤学好问’为文者,盖亦人所难也。”(《论语集注》)又说:“古人谥法甚宽”,“孔文子固是不好,只此节此一惠,则敏学下问,亦是它好处”足见孔子“宽肠大度,所以责人也宽”(《朱子语类》卷二九)。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字义,文,文***;质,质朴;彬彬,杂半之貌。南宋朱熹《论语集注》:“言学者当损有余,补不足,至于成德,则不期然而然矣”。清刘宝楠《论语正义》:“礼,有质有文。质者,本也。礼无本不立,无文不行,能立能行,斯谓之中。”孔子此言“文”,指合乎礼的外在表现;“质”,指内在的仁德,只有具备“仁”的内在品格,同时又能合乎“礼”地表现出来,方能成为“君子”。文与质的关系,亦即礼与仁的关系。于此一则体现了孔子所竭力推崇的“君子”之理想人格;另一则反映了其一以贯之的中庸思想:即不主张偏胜于文,亦不主张偏胜于质;当不偏不倚,执两用中,而做到过点且属不易。“子曰:‘虞夏之质,殷周之文,至矣。虞夏之文,不胜其质;殷周之质,不胜其文;文质得中,岂易言哉?”(《礼记·表记》)

敬鬼神而远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朱熹注:“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知者之事也。”(《论语集注》)清刘宝楠则释此句为:“谓以礼敬事鬼神也”(《论语正义》)。《礼记·表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结合上述孔子告樊迟语,可看出孔子持与夏人商人不同的鬼神观,并教樊迟从周道。孔子在承认有鬼神的前提下,又提出对鬼神既不轻慢亦不要予以亲近,这与其在日常生活、社会活动中强调先人事,后鬼神(《论语·先进》:“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的态度相一致。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朱熹《论语集注》:“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于此观之,可以见天理之周流而无闲矣。”清阮元《研经室集》:“为之不厌,己立己达也;诲人不倦,立人达人也。立者,如‘三十而立’之立;达者,如‘在邦必达,在家必达’之达。”此句犹言自己想要站得住也要使他人站得住,自己欲事事行得通也应使他人事事行得通。是以体现孔子所倡导的“恕”之道,亦即关于“仁”的实践途径与方法。以己所欲譬诸他人而成全之,系“恕”之高标准,即从积极意义上实践“仁”其低标准则是推己所厌及他人而不恶加,即从消极意义上实践“仁”(见《论语·颜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察己知人,亦即承认他人之价值,关心他人之生存与发展,从又一侧面反映孔子思想的人道主义特征。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汉书·儒林传》:孔子“究观古今之篇籍”叙《书》、称《乐》、论《诗》、因鲁《春秋》、好《易》,“皆因近圣之事,以立先王之教。故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论语集注》:“孔子删《诗》、《书》、定礼、乐、赞《周易》、修《春秋》,皆传先王之旧,而未尝有所作也”。其句意谓传述旧章而不创作,对古代文化既服膺又喜好。“不作”与“好古”,系孔子对终其一生之教学与学术研究生涯的概括,同时亦体现出其整理历史文化遗产的原则及其对上古文化的基本态度。所谓“不作”,朱熹认为孔子“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同上)。然后世学者认为实际上孔子有述亦有作。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又见《孟子·公孙丑上》:“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吕氏春秋》亦记载:“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句意谓:默默将所见所闻记于心间,发愤学习从不满足,教导学生不知疲倦。南宋朱熹《论语集注》:“三者已非圣人之极至,而犹不敢当,则谦而又谦之辞”。近人钱穆认为“或以本章为谦辞,实非也。”(《论语新解》)孔子于此所举三事:其一,重在言识(记忆),不在言默,所谓“多闻,质而守之”(《礼记·缁衣》),“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论语·述而》),其二、三,则表达了孔子于求知学问的勤勉不怠和教授***的一腔热忱,同时也是孔子从认识和方法对“学”与“教(教诲)”的合理总结。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贵,于我如浮云’”。汉郑玄注:“富贵而不以义者,于我如浮云,非己之有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又见《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汉郑玄《论语注》:言此才,勉人于学也。南宋朱熹《论语集注》:“未得,则发愤而忘食;已得则乐之而忘忧;以是二者俯焉,日有孳孳而不知年数之不足。但自言其好学之笃耳”。近人康有为《论语注》:“忘食,则不知贫贱;忘忧,则不知苦戚;忘老,则不知死生;非至人安能至此”。其句意谓:发奋用功连吃饭也不记得(学有所获),便高兴得忘了忧虑,连入老境也未觉察。此实乃夫子自道,自勉之辞。《礼记·表记》:“子曰:‘《诗》之好仁如此。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其一生好学不倦,倡导积极有为,对所创立学说的实现孜孜以求,“半途而废,吾弗能已矣”(《礼记·中庸》),是以展示了孔子自强不息,终老不疲与明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朱熹注:“三人同行,其一我也,彼二人者,一善一恶,则我从其善,则我从其善而改其恶焉。是二人者,皆我师也。”(《论语集注》)刘宝楠引旧说,又提出两解:一谓“我并彼为三人,若彼二人以我为善,我则从之;二人以我为不善,我则改之。是彼二人,皆为吾师。书洪范云: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此之谓也。”一谓“三人行,本无贤愚。其有善有不善者,皆随事所见,择而从之改之。非谓一人善,一人不善也。既从其善,即是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孔子名言,也作“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语出《论语·述而》。《说文》:“坦,安也。”荡荡,广远之称。戚戚,时时忧虑之称。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皇侃疏引江熙曰:“君子坦而夷任,荡然无私。小人驰兢于荣利,耿介于得失,故长为悉府也。”程子曰:“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见《论语集注》)《荀子·子道》篇言君子有终身之乐,无一日之忧,小人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与此义同。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雕,凋谢;松柏,喻栋梁之材。朱熹引谢上蔡注曰:“士穷见节义,世乱识忠臣。”(《论语集注》)荀子则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无日不在是。”(《荀子·大略》)《庄子·让王》引孔子言曰:“君子通于道之谓通,穷于道之谓穷;今丘抱仁义之道以遭乱世之患,其何穷之为?故内省而不穷于道,临难而不失其德。”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名言。《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正义》引《申鉴·杂言下》注曰:“君子乐天知命故不忧;审物明辨故不惑;定心致公故不惧。”又《论语·宪问》所记三者次序不同:“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自谦其不具备知、仁、勇三者达德,而自子贡视之,孔子三道尽备,故曰:“夫子自道也。”(《宪问》)

民无信不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此即孔子对子贡问政之答。民信之与足食足兵为孔子治邦强国之政。然可去兵去食,不可使民无信;民信则为本。此也即与孔子的杀身成仁,孟子的舍身取义有相通这处。后朱熹有曰:“民无食必死,然死者人之所必不免。无信则虽生而无以自立,不若死之为安。故宁死而不失信于民,使民亦宁死不失信于我也”。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孔门名言。语出《论语·颜渊》:“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此是孔子***有若答鲁哀公所问“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也即是发挥孔子“政在使民富”(《说苑政理》)的儒家思想。孔子认为,民富在于薄税敛“诗云:‘恺悌君子,民之父母’,未见‘其子富而父母贫者也”(同上)。朱熹注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贫。有若深言君民一体之意,以止公之厚敛,为人上者,所宜深念也。”(《论语集注》)《荀子·富国》曰:“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如是则上下俱富,多无所藏之,是知国计之极也。”

君子成人之美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朱熹注曰:“成者,诱掖奖劝以成其事也。”《大戴礼·曾子立事》:“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与孔子之意相近。

其身正,不令而行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虽令不从。”儒家一贯认为:为上者,“躬率以正而遇民信也。”“其上不正,遇民不信也。”(《汉书·公孙弘传》)“是故人主之立法,先自为检式仪表,故令行于天下。”(《淮南子·主术》)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朱熹《集注》:“见小者之为利,则所就者小,而所失者大矣。”又引程子言曰孔子深知***“子夏之病常在近小”,故“以切己之事告之”(同上)。《论语正义》引荀子曰:“利谓便国益民也。为政者见有大利,必宜兴行,但不可见小耳”。《大戴礼记·四代》:“好见小利,妨于政。”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泰伯》:“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宪问》亦有此语。其旨“欲各专一于其职”(刘宝楠《论语正义》)。也是儒家一贯的处世态度。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后孟子又言“位卑而言高,罪也”;《中庸》也有“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均与此文相近。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正义》引解:“虑之不远,其忧即至,故曰近忧。”《荀子·大略》云:“先事虑事,先患虑患。先事虑事谓之接,接则事犹成。先患虑患谓之豫,豫则祸不生。事至而后虑者谓之困,困则祸不可御。”而人宜远虑历为儒家所重。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此即施“仁”于人。西汉董仲舒作了发挥:“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外,此之谓也。”(《春秋繁露·仁义法》)《吕氏春秋·举难》又曰:“故君子责人则以仁,自责则以义。责人以仁则易足,易足则得人,自责以义则难为非,难为非则行饰。”朱熹注曰:“责己得厚,故身益修;责人薄,故人易从,所以人不得而怨之。”(《论语集注》)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名言。《论语》凡四见,旨同而文小异。《学而》载:“子曰:‘不患人这不己知,患不知人也。’”意为不必担心别人不知我,该担心的是我不知人。《里仁》作:“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上句意同,下句意为:该担心我有什么可为人知道的。《宪问》作:“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卫灵公》又作:“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已知也。”朱熹注:孔子“于此一事,盖屡言之,其丁宁之意亦可见矣。”(《论语集注》)王夫之注:“能夺我名而不能夺我志,能困我于境遇而不能困我于天人无愧之中,不患也。”(《四书训义》)

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包咸注:“有言者,不必有德,故不可以言举人也。”王肃注:“不可以无德而废善言。”意谓不因某人之言中听而举荐他,也不因某人有缺失而鄙弃其言。孔子这种稳重、全面的举人之术、听言之法为后世所重。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孔子此即言仁。《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此又言恕。孔子常以“恕”释“仁”。朱熹《集注》:“恕,推己以及人也。”也即子贡所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公冶长》)以后儒家都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实施“仁政”。

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朱熹《论语集注》:“小不忍,如妇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又说:“妇人之仁,不能忍于爱;匹夫之勇,不能忍于忿,皆能乱大谋。”(《朱子语类》卷四五)近人杨树达又分不忍有三义:“不忍忿”;“慈仁不忍,不能以义割恩”;“吝财不忍弃”(《论语疏证》)。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意为人能把道廓大,而不能用道来廓大人。王肃注:“才大者道随大,才小者道随小,故不能弘人。”朱熹注:“人外无道,道外无人。然人心有觉,而道体无为;故人能大其道,道不能大其人也。”(《论语集注》)董仲舒天人对策中也引此句,言治乱废兴在于己。今人杨伯峻认为与愿意不合。

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当仁”有两解:一为面临仁德;一为担当实现仁道之重任。朱熹注:“当仁,以仁为己任也。虽师亦无所逊,言当勇往而必为也。盖仁者,人所自有而自为之,非有争也,何逊之有?”(《论语集注》)“师”字一般训解为“师长”。近人钱穆训为“众人”。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知也”之“知”,同智。朱熹注:“子路好勇,盖有强其所不知以为知者,故夫之告之。”(《论语集注》)《荀子·子道》所记可为佐证:子路盛服见孔子,孔子曰:“今女衣服既盛,颜色充盈,天下且孰肯谏女矣。”又说:“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又《儒效》篇云:“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以是尊贤畏法而不敢怠傲,是雅儒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子罕》:“子曰:‘三军要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安国注:“三军虽众,人心不一,则其将帅可夺而取之;匹夫虽微,苟守其志,不可得而夺也。”朱熹引侯氏曰:“三军之勇在人,匹夫之志在己。故帅可夺而志不可夺。如可夺,则亦不足谓志矣。”(《论语集注》)《礼心·缁衣》篇亦曰:“子曰:‘言有物而行有格也,是以生则不可夺志,死则不可夺名’。”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阳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皇侃疏:“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师人必当温故而知新,研精久习,然后乃可为人传说耳。若听之道路,道路乃即为人传说,必多谬妄。所以为有德者所弃也。亦自弃其德也。”近人钱穆说:“道听,听之易,途说,说之易。入子耳,即出于口,纵闻善言,亦不为己有,其德终无可成。”(《论语新解》)《荀子·大略》:“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道远日益矣。”与孔子反对道听途说之义相近。

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名言。语出《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史记·伯夷传》引此言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老庄申韩传》曰:“世之学老子者则绌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耶?”近人钱穆之释有两说,一为“君子亦有意见行迹之不同,然同于道则可相与谋。惟小人贼道者,有善恶邪正之分,斯难于相谋矣。”一为“道指术业,如射与御,各精其重,不相为谋也。”(《论语新解》)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意相同。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该不是一个追求物质享受的人,而是有思想、有道德、勤思慎言的人。

小学生六年级必备的孔子名言20句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3.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7. 子曰:“朝闻道,夕可死矣。”

8.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0.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11.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2.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3.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14.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15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6.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17.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也。”

18.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调也。”

20.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翻译

?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段话出自《论语、宪问第十四章》,原文是:子曰:“君子之道三,我无能焉:仁者无忧,知(同“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之道也。”译文:孔子说:“君子之道有三条,我都没有做到:有仁德的人不忧愁,有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惧”。学生子贡说:“这是先生在说自己啊!”

?面对非凡复杂的社会关系和物欲横流的人性弱点,一个人,一个种族做到真正的不忧、不惑、不惧,何其难也。今天看来,圣人之言,孔子弘道,还有着伟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宋朝宰相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曾用半部论语辅佐宋太祖、宋太宗平定天下,定国安邦。说明《论语》是一部治国良策。北京师范大学的于丹教授,有一个讲座,题目叫做一部《论语》修自身,说明《论语》是一部修身宝典。我们把这两个意思合起来说:《论语》就是一部内圣外王之书。是一部老少必读之书,内可以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内圣之业,外可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大计。?“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是论语中君子之道,个人修行的最高标准。《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有智慧的人能将事理看得明白透彻,所以不会迷惑。仁者存公心,去私欲,乐天知命,不患得患失,所以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畏惧困难,见义勇为,所以不惧。

小时候学《论语》整个就是囫囵吞枣,感觉晦涩难懂,今天看来,它真的富含人生智慧,相见恨晚。“学而时习之,”由衷的“不亦乐乎”,重读它仿佛和圣人在交谈,重温那个诸侯混战,春秋争霸的时代。感叹孔老夫子十五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五岁周游列国的勇者之行,领略到一颗立于天地之间,有教无类的仁爱之心,感受到一位死而不亡,光耀千秋的智者情怀。

仁爱是儒家的核心要义,仁爱之心是一种大爱情怀,无我境界,也是我们的为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学习才能成为智者,这是一个快乐而又漫长的成长过程。如果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智慧的头脑,面对困难和挫折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呢? 我们不可能都能成圣成贤,但是每个人和每个种族,都会面临各种与自己、与社会、与天地的复杂关系,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小可误入迷途,大可引起祸端。如天下之人皆懂三德而践行之,天下太平、人民幸福。何患之有呢?

孔子、庄子的天命观?

孔子曾经说过:“不知道命运,无法成为君子。不知礼仪,无法建立自己的地位。”这句话传达的是孔子对于命运和礼仪的重视。他认为,一个人如果不明白和接受自己的命运,就无法做到高尚的人品;而如果不知道并遵守适当的礼仪,就无法建立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这句话出自孔子的《论语》,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人格的期待和对于礼仪规范的重视。首先,孔子强调了“命”的概念。在古代,人们普遍认为人的命运是由天命所决定的,而知命则是了解自身命运和天命的一种过程。

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天命的力量,不明白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那么他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因为只有了解自己的命运和天命,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孔子强调了“礼”的重要性。

在古代,礼仪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是人们交往和处事的基本准则。如果一个人不懂得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礼仪,不知道如何以合适的方式与人交往和处事,那么他就无法在社会中立足。因此,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君子,就必须懂得如何在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礼仪。

综上所述,这句话表达了孔子对于君子人格的期待和对于礼仪规范的重视。作为一个君子,应该懂得如何在生活中遵守道德规范和礼仪,同时也应该了解自己的命运和天命,从而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不知道这些,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也无法在社会中有所作为。

论语的由来

论语是一部经典的中国古代文化著作,记载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及其学生的言行和思想。它是由孔子的学生及后人将其言论和言行记录下来,并进行整理而成的。《论语》的成书时间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但最早的记录可能要追溯到孔子去世后的几十年。

据传,《论语》最早的版本是孔子的学生子思整理的,称为《子思语录》。后来,另一位学生子路也用自己的笔记进行整理,形成了《子路语录》。这两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后来被后人汇编成了《论语》。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的意思

一、孔子天命观与庄子天命观的相同之处在对天命的认识上,二人相似。首先,对于天命作用的对象,他们都认为天命决定了社会环境和个人命运;其次,他们都认为天命非人力可撼动。不同之处在于对天的“意志”的认识上,这一点将在下一章讨论。他们都认为,天命决定着自然环境的变化、社会环境的变迁和个人的命运。在自然层面上,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认为天主宰着四时万物的运行,庄子说“日夜相代乎前”是“命之行”(《庄子·德充符》)。在个人层面,庄子认为“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庄子·德充符》);孔子主张用“礼”规范人们的行为,致力于培养“仁”的品德,即在个人品质上他主张后天培养,而非先天决定;但他并不否认天命对人有影响,如他的***去世了,他说:“亡之,命矣夫!”(《论语·雍也》),将***的死亡归结于命,再如对于自己推行的主张能否实行,他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论语·宪问》),只是天命影响的范围不如庄子说的广泛。他们都认为,天命是一种人力不可撼动的力量。孔子困于匡时,他说“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庄子·德充符》)中“不可奈何”也正体现了这种不可撼动。在对待天命的方式上,他们都主张“知命”。孔子云“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又云“五十而知天命”(《论语·为政》)“知天命”需要认识到人力的局限性,个人之力诚然无法改变天下无道的局面,强行为之甚至可能危及自身。“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论语·卫灵公》)直来直去的史鱼仅仅被赞为“直”,顺势而为的蘧伯玉却被赞为“君子”,可见孔子刚赞扬审时度势、进退有度的行为。孔子的“知天命”即不逆天强为,利害分明,这与庄子“利害不通,非君子也”(《庄子·大宗师》)的观点不谋而合。不过,我认为“通利害”不是二人“知命”的最高境界。同样认识到了外在环境的黑暗后,庄子说到:“当尧、舜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时势适然。”(《庄子·秋水》)先是肯定了在社会环境黑暗的情况下,个人难以作为,只能保全自身。但他接下来又说,“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在黑暗的环境下,仍积极作为,明知困难却不惧怕,明知凶险却不退却,才是圣人所为。这段话是庄子在书中借孔子之口表达的,实则暗合二人“知命”的最高境界。二、孔子天命观与庄子天命观的相异之处在对天命的认识上,孔子认为天有意志,具有“人格神”的意味,庄子认为天乃自然之天。爱徒颜渊逝世,孔子高呼:“天丧予!天丧予!”(《论语·先进》)孔子发誓时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可见孔子认为天是有喜恶的。“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此处孔子_予天知己之人的意味。孔子为什么会赋予天人格色彩呢?一方面,当时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改造世界的能力弱;另一方面,是出于维护“礼”的需求。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泰伯》)尧在孔子心目中是古代德行高尚的君主,他认为尧效法天,那么天即代表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天亲近有德之人,疏远丧_之人,于是这种高深莫测的存在就可以督促人们遵循礼义。犹如今天我们会对不道德的人说:“你这样做会遭报应的!”如此一来,人们就无法心安理得的行不义之事。庄子认为“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庄子·大宗师》)、“四时殊气,天不赐,故岁成。”(《庄子·则阳》)天施与万物恩泽,是施而不知,惠而无情的。他所认为的天,是“自然之天”。在对待天命的方式上,孔子提倡在知命的前提下积极作为,而庄子力求超脱天命对人的束缚。孔子提倡积极有为,有“知其不可而为之者”的称号。那么为什么要明知“不可”而“为之”呢?在《论语·微子》篇中,有这样的记载:“不仕无义

论语三则在陈绝粮文言文主旨

译文?

孔子说:“不懂得天命,就不能做君子;不知道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善于分辨别人的话语,就不能真正了解他。”?

选自《论语》。

《论语》是孔子及其***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及再传***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四书”,再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总称“四书五经”。

扩展资料:

《论语》进入经书之列是在唐代。“到唐代,礼有《周礼》《仪礼》《礼记》,春秋有《左传》《公羊》《谷梁》,加上《论语》《尔雅》《孝经》,这样是十三经。”

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 ,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 ,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论语

1. 在陈绝粮的译文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孔子说:“有志之士和仁慈之人,决不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原则。”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处:出自《论语·卫灵公》

后面子路又问:人们不信任我们,恐怕是我们的仁德还不够吧?人们不信任我们,恐怕是我们还不够明智吧?”

孔子说:“仲由啊,***如有仁德的人就一定被信任,哪里还会出现伯夷、叔齐的遭遇呢?”

颜回说:“***看来,夫子的主张最为广大,因此,天下没有哪个地方能容纳。虽说是这样,夫子还是锲而不舍。提不出治国的办法,那是君子的耻辱;提出完备的治国方案,却不受重用,那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能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能容纳然后才能看出君子。”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孔子离开陈国的时候,吴国已开始向陈国发起进攻。由于陈国一向尊楚君为盟友,陈国有难,楚国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楚昭王亲自率领军队,驻扎在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帮助陈国迎战吴国。

在孔子眼里,楚昭王是一位仁德的国君,而只有仁德的国君,才能使自己的国家强大。孔子很想去楚国去。而楚昭王听说孔子想来楚国的消息后,立即派人诚邀孔子前往。

这天,孔子一行来到了陈、蔡边境,陷入一片山谷之中,看看天色已晚,只好住宿了下来。

天色微明时,子路醒来,不免大吃一惊,山谷周围,密密麻麻的布满了军队,雪亮的兵器如树林般排列在四周的山顶。军卒们穿着破衣烂衫,没有可以辨别国籍的旗帜。子路急忙叫醒孔子,焦急的说:“夫子,你看,我们被包围了。”

***们也都醒来,说:“他们这是哪国的军队呢?他们要干什么呢?”

原来,当陈、蔡两国听说孔子要投奔楚国时,他们都着了慌。他们担心楚国一旦重用了孔子,就会更强大,而楚国早就有称王天下的野心,像陈、蔡这样的小国第一批就会被吞并掉。

因此,两国紧急决定,要阻止孔子去楚国。陈国的一些奸佞早就对孔子怀恨在心,趁这个机会想把孔子杀掉,而蔡国却不同意,只想把他们困死。

2. 十一篇文言文求主旨(急)

1、写钟毓、钟会兄弟年幼聪慧,语言敏捷,善于应对。

2、歌颂了勇士次非临危不惧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说明大敌当前,灾难临头,只有把生死置之度外,不畏 *** ,敢于斗争才是战胜恶势力、转危为安的唯一途径,畏缩退却、贪生怕死只能坐等灭亡。

3、说明不顾客观规律,光凭主观意志去办事,必然招致失败,这是不以诡辩论者的意志为转移的。

4、说明不能急功近利,只图眼前利益,取之不留余地,而应作长远打算。

5、本篇旨在论述为君之道。说明要达到目的,必须通过正确途径,方法对头了,自然水到渠成,否则徒劳无益,甚至适得其反;从而劝诫君主要重视人心的向背,反映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6、说明信息来源丰富,善于集思广益,(君主)就能明察一切,而不会受蒙蔽。

7、赞扬孙泰行事不考虑自己的利害得失,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的可贵精神,以及不贪别人财物(也可直接用“拾金不昧”)的高尚品德。

8、赞扬王恭为官清廉,生活俭朴的品质。

9、通过钱若赓断案的故事,说明遇事要善于观察、分析,只要多动脑筋,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10、论述为学的几个层次:要广博地学习,周详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别,切实地力行。

11、论述君子能够安守穷困,不失节操。仁人志士不惜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杀身成仁”一篇,所见到的原文是《论语》中以下两段的组合: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3. 求在陈绝粮 译文

是《史记·孔子世家》吧?

孔子迁居到蔡国的第三年,吴国军队攻伐陈国。楚国出兵援救陈国,驻扎在城父。听说孔子在陈国、蔡国之间,楚昭王派人聘请孔子。孔子准备前往拜见回礼,陈国、蔡国的大夫谋划说:“孔子是个贤人,他所讥刺抨击的都切中诸侯的弊病。如今他长久滞留在陈国、蔡国之间,众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国,是大国,派人前来聘请孔子,倘若孔子在楚国起用,我们这些在陈国、蔡国主事的大夫就危俭了。”于是就共同调发役徒将孔子围困在野外。孔子没法行路,断绝了粮食。随从的***疲惫不堪,饿得站不起来。但孔子仍讲习诵读,演奏歌唱,传授诗书礼乐毫不间断。子路生气,来见孔子说:“君子也有穷困吗?”孔子说:“君子能固守穷困而不动摇,小人穷困就胡作非为了。”

子贡怒气发作。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个博学强记的人吗?”子贡说:“是。难道不是吗?”孔子说:“不是啊。我是用一个思想贯穿于全部学说。”

孔子知道***们有怨恨之心,就召见子路而询问道:“《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路说:“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仁吧!所以别人不信任我们。猜想我们还没有达到知吧!所以别人不实行我们的学说。”孔子说:“有这些缘由吗!仲由,我打比方给你听,***如仁者就必定受到信任,那怎么还会有伯夷、叔齐?***如知者就必定能行得通,那怎么还会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去,子贡进入见面。孔子说:“赐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子贡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容得下您。老师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点标准呢?”孔子说:“赐,优秀的农夫善于播种耕耘却不能保证获得好收成,优秀的工匠擅长工艺技巧却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够修明自己的学说,用法度来规范国家,用道统来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证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学说却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赐,你的志向太不远了!”

子贡出去,颜回入门进见。孔子说:“回啊,《诗》中说:‘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疲于奔命在空旷的原野。’我们的学说难道有不对的地方吗?我们为什么沦落到这个地步?”颜回说:“老师的学说极其弘大,所以天下没有国家能够容纳。即使如此,老师推广而实行它,不被容纳怕什么?正是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老师的学说不修明,这是我们的耻辱。老师的学说已经努力修明而不被***用,这是当权者的耻辱。不被容纳怕什么?不被容纳然后才现出君子本色尸孔子高兴地笑道:“有道理啊,颜家的孩子!***使你拥有许多财产,我给你当管家。”

于是孔子派子贡到达楚国。楚昭王兴师动众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脱身。

谢谢!

4. 在绝陈粮,从者病,莫能兴

卫灵公第十五 原文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①。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②穷,小人穷斯滥矣③。” 注释 ①兴:起。

②固:固守,安宁。③穷斯滥矣:斯,就。

滥,泛滥,指胡作非为。 译文 孔子在陈国断了粮,跟随的人都饿病了,不能起身。

子路愤愤不平地见孔子说:“难道君子也有穷困的时候吗?”孔子说:“君 子安守穷困,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读解 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如孟子所说,虽然“无恒产”,但 “有恒心”,所以能够安守穷困,“贫贱不能移”。

小人既“无恒 产”,又“无恒心”,所以,一旦穷困,就会“被辟邪侈,无不为 已”(《孟子·梁惠王上》)——穷斯滥矣! 本章文字很有文学色彩。 “莫能兴”三字,摹写孔子一行困厄,累累如丧家之犬的情形, 非常生动。

“子路愠见”,一个“愠”字,突现子路性格,使我们 如见其面,如闻其声。“君子亦有穷乎?”的“亦”(也),道出千 般委屈,而孔子答“君子固穷”的‘固”,与“亦”相对,不愧长 者风范。

《史记·孔子世家》在“子路愠见”之前还有“孔子讲诵 弦歌不衰”的记载,刻画出圣人高邈的风情,使我们目睹“君子 固穷”的风度,更是印象深刻。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这里说孔子“在陈绝粮”,固然指的是经 济穷困,但我们理解这段文字却不应仅仅局限于经济穷困方面,举 凡人生挫折,事业坎坷,人到了穷途末路,都可以理解为“穷”的 范围。

而凡是到了这些关头,君子都应该具有“固穷”的胸襟和气度,既来之,则安之,走出困境。而不应该“穷斯滥矣”,胡作 非为,铤而走险或投机取巧,甚至屈态变节,苟且偷生。

说到底,不过是一个人应当如何战胜逆境,走出困境的问题。 自古雄才多磨难,圣人尚有断粮饿饭的时候,我们受一点穷困又算得了什么呢?。

5. 《论语》的主旨究竟是什么

于丹教授的《〈论语〉心得》日发售14000册,至今已逾150万册,爆当代书业经济神话热门,洛阳纸贵

面对《论语》热,不管哪一位华夏族人炎黄子孙都会由衷欣慰和感动,并为之额手称庆。敝博也曾于日前发表〈〈动人的风景〉〉一文对于君表示祝贺,对传统文化文明得到现实弘扬谨致庆幸与欢呼,并瞩望期待未来社会***说〈〈论语〉〉的河清海晏伟大景观。

不料,近闻天涯论坛有“塞外李悦”发帖《可以乱讲吗?》称于丹曲解《论语》,并在文章中详细指出了书中的14处“谬误”,同时对该书中所提出的“修养内心”等观点进行逐章批驳。

整日事繁,时时繁事牵绊,于先生大作甚至竟未容有暇拜读,仅就于君开讲标题和作者的特定女性视角看,一如李悦先生所言“她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 如果说对一句文字一篇作品一部著作的认知与解读可以因读者的素质、修身、习养、器识等不同而不同,那么对某一个字、词语概念却不应该因人而异。

李文举例于丹将《论语》里的“修己以敬”解释成“好好修炼自己,保持着严肃恭敬的态度”。其实,“敬”在这里不是“恭敬的态度”,而应当是“恭慎做事”,“敬业”的敬。

此解应当说是较为确切的,也较切合孔子儒家“克己复礼”思想及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面对批评,于教授说:“如果非要用一个词来描述的话,那就是我在讲《论语》时多次提到的一个词:淡定。”

看来,于女士的如前快意阅读在某些方面某种程度上还是深得中国传统文化之真昧的。然而,“淡定”这应当是庄子而非孔子的基本性格、一贯性格,对于孔子来说,这位夫子恰恰是不能“淡定”的,而是嫉恶如仇、忧国忧民、心急如焚、热诚似火,是极不“淡定”的。

先师辗转奔徙\颠沛流离的一生即是明证 --- 孔子幼年,“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及长,做过管理仓库的“委吏”和管理牛羊的“乘田”。

他虚心好学,学无常师,相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30岁时,已博学多才,成为当地较有名气的一位学者,其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昭公初年,孔子曾对季氏“八佾舞于庭”的僭越行为表示愤慨,离鲁至齐,年35岁。

为了接近齐景公,做了齐国贵族高昭子的家臣。次年,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事,孔子说:“君要象君,臣要象臣,父要象父,子要象子。”

景公极为赞赏,欲起用孔子,因齐相晏婴从中阻挠,于是作罢。 孔子在齐不得志,遂又返鲁,“退而修诗书礼乐”,其时鲁***操在季氏,而季氏又受制于其家臣阳货。

孔子不满这种政不在君而在大夫,“陪臣执国命”的状况,不愿出仕。他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51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

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于鲁定公与季桓子。

季桓子受齐女乐,三日不听政。孔子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十余***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

是年孔子已55岁。 先至卫国,始受卫灵公礼遇,后又受监视,恐获罪,将适于陈。

过匡地,被围困五天。解围后原欲过蒲至晋,因晋内乱而未往,只得又返卫。

曾见南子,此事引起多方的猜疑。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

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

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60岁。 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

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七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

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曰,为政必以“正名”为先。

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

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时孔子年68岁。

孔子归鲁后,鲁人尊以“国老”,初鲁哀公与季康子常以政事相询,但终不被重用。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赍志而殁。

孔子的“为政以德”的持之一贯的政治主张也可证明—— 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认为法治具有强制性,只能约束人们的外部行为;德治具有感化力,才能影响人们的心灵。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

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人才不能依靠自然成长,必须经由教育培养,为此而创办私学,以造就改良政治需要的“贤才”。

孔子称“贤才”为“君子”(“士”或“成人”),要求“君子”首先必须是道德完善的人,能以身作则;把“修己以安百姓”作为最高的政治理想和教育的根本出发点。《论语》的思想,融政治、道德与教育为一体,而中心主旨在政治。

他强调,道德与刑政不同,单纯依靠刑罚和行政手段,百姓慑于刑罚,不敢做坏事,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