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文言文翻译,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出自哪里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7-05 0
  1.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意思
  3.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意思
  4. 富则达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5. 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的原文,译文
  6. "穷不失意,达不离道" 什么意思
  7.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哪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达则兼济天下”的“兼济”的意思是兼顾(别人)、帮助(别人)。这句话出自出自孟子《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原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文言文翻译,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出自哪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

孟子说: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扩展资料:

《孟子》是儒家经典代表作之一,其主张“性善论”,他还主张“德治”,集中体现了孟子的政治观点和治国思想,全书共三万余字,与《论语》、《大学》、《中庸》并称“四书”。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百度百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出自于: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原句为: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释义: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其他句子:

(一)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二)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

(三)孟子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

(四)孟子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五)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

(六)孟子曰:“人不可以***。***之耻,***矣。”

(七)孟子曰:“耻之于人大矣。为机变之巧者,无所用耻焉。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的意思

正确句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解释: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

摘自:先秦·孟子《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九节》

原句: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翻译:孟子说:“尊重规律乐于***用最佳行为方式,就可以悠然自得。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读书人能得到自己的本性。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人民不会对他失望。古时候的人,如果得志,就会惠泽万民;如果不得志,就修养自身以现于世间。穷困时独自善养自身,发达时兼顾善养天下万民。”

赏析

穷达都是身外事,只有道义都是根本。所以能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至于“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一样,进可以攻,退可以守,成为两千多年来 中国知识分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成为最强有力的心理武器,既对他人,也对这个世界,更对自身。

当你穷困不得志时,它以“独善其身”的清高抚慰着你那一颗失落的心;当你飞黄腾达有时机时,它又以“兼善天下”的豪情为你心安理得地做官提供着坚实的心理基础。

因此,无论你穷与达,它都是一剂绝对见效的心理良药,是知识分子战无不胜的思想武器与法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什么意思

解释: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出自战国的《孟子·尽心上》。

原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扩展资料:

《孟子·尽心上》出自《孟子》,讲述了儒家思想,激励人奋发向上有所作为。《孟子》为记述孟子思想的著作,该书翔实地记载了孟子的思想、言论和事迹。也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战国中期孟子及其***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

富则达济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都能得到好处。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原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译文: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扩展资料: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句铿锵有力的话表达了一个爱国志士的博大胸怀,被后人当做座右铭。

“达则兼济天下”不容易,“穷则独善其身”更难。一个人生活贫困潦倒,却志向不改,继续修养自己的德性,遵行道义,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君子立身于世,没有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是做不到的。贫困不堕青云之志,是最难的。

思想史上流行的观点认为,“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作为中国文化精髓的“儒道互补”的体现:前半句表达了儒家的理想主义和入世精神,而后半句显示出道家的豁达态度与出世境界。

百度百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的原文,译文

富则达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意思是: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原文: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翻译: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

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解析:“我有一个梦想”,这是很多人都说过的话,至少也在心里边想过,但无论是自己的出生背景、教育水平,或者自身的性格等因素,导致我们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需要跨越各种艰难险阻,历经百般人生痛苦的淬炼,才可能握到一丝的希望,有时候觉得那片希望的曙光距离自己很远、很远。

于是,我们常常会有一种很深的渴望,希望自己是上天的宠儿,能像开挂一样地马上就实现心中所愿,但是没有用,这叫不得志。

为了逃避内心的痛苦,人可能会寻求捷径,当一切好像近在咫尺,心中难免动摇,做出一些自己都不耻的行为来,甚至走向不归路。这时候我们要坚守内心的大道,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就叫““穷则独善其身”。

正如有句古话说:“顺天道者,虽小必大;逆天道者,虽成必败”,做的事符合于天道的,哪怕一开始做得很小,但势必会越做越大。若不符合于天道,即使费尽心思做成了,也会在瞬间垮台,那岂是自己乐意见到的结局呢?

若有一天成功了,更要有一种“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胸怀,心怀天下民生,去造福一方百姓。老子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总之,“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在等待的日子里,刻苦读书,术业专攻,谦卑做人,修养德行,待到时日枝繁叶茂、兼善天下。

"穷不失意,达不离道" 什么意思

意思是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出自战国时期孟子的《尽心章句上》。

全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

“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白话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穷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

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扩展资料:

孟子约在齐威王时到过齐国。似于同时又到过魏,曾先后见过魏惠王及魏襄王。在齐宣王时又到齐。他还去过滕、薛、宋、邹、梁等国。《史记》说孟子时,秦、齐诸国用商鞅、田忌等人,以富国强兵和攻伐为事,而孟子所述乃“唐虞三代之德”,被认为“迂远而阔于事情”而不受重用,故孟子与其门徒万章等人著书立说。

但据《孟子》所记,孟子到魏,受到魏惠王的礼遇,并向孟子请教治国之道。孟子在齐,宣王任之为上卿,“后车数十乘,从者数百人,以传食于诸侯。”则齐必能***用其部分学说和主张。

《汉书·楚元王传赞》说:“自孔子殁,缀文之士众矣。唯孟轲……博物洽闻,通达古今,其言有补于世。”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甚至有一首讽刺孟子的打油诗:“邻家焉有许多鸡?乞丐何曾有二妻?当时尚有周天子,何事纷纷说魏齐?”。

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元朝至顺元年(1330年),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明朝朱元璋辑有《孟子节文》,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等。

朱元璋曾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并诏告天下说孟子的不少言论“非臣子所宜言”。

百度百科-尽心章句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哪里,表达了什么情感?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的意思是人穷的时候不丧失道德的标准,而发达的时候也不可以背弃自己做人的原则。

尽心章句上·第九节原文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

原文:“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意思是: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

扩展资料

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后与***一起著书,据学者考证孟子深受稷下道家的影响。《孟子》共有七篇传世,分别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了“仁政”、“王道”,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