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_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07 0
  1.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2.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3.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谁说的啊
  4. 为什么凭“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
  5. 帮帮忙,对对联 1.半部《论语》治天下 2.采东篱菊观南山云抚无弦琴五柳先生自有魏晋风度 谢谢啦

这句话的原文是“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此语是北宋开国宰相赵普对北宋第二任君主赵光义说的。意思是论语既是打天下的法宝,也是治国的法宝;赵普辅佐赵匡胤建立大宋朝靠论语,辅佐赵光义建设太平盛世仍要靠论语。赵普的话极高度的评价《论语》的价值。

当代北大校长季羡林的话更是振聋发聩,他说:“历史上宋太宗时赵普(宰相)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的话,有人说是胡说八道,我看实际上用不了半部,有几句话就能治天下了。”

“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目的

宋史·赵普传》载:赵普"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筐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少年时当过小吏,没有学术,也不喜欢读书。后来当了宰相,宋太祖经常劝他读书。他一旦读书以后,很感兴趣,特别是晚年,手不释卷。他一回到家,就关起门来,打开箱子,拿出书来,一读就是一整天。第二天去办公,一切都处理得非常顺利。他死以后,家属打开箱子一看,就只是《论语》二十篇。

“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由谁而来?_半部论语治天下,一部论语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罗大经《鹤林玉露》乙编卷一《论语》载赵普对宋太宗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后人从此引出"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

治天下,就是管理天下。半部《论语》就可指导统治者管理天下,说明《论语》是一部宏观管理学的精品著作,赵普读了此书,"次日临政,处决如流",确实对宏观管理有指导作用。日本一些企业家把《论语》当作职工必读书,并用《论语》上的观点实行企业管理,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功。可见《论语》也可以作为微观的企业的管理学著作。

为什么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更主要的应该是,反映了儒学思想博大经深,以及孔子他老人家的超凡境界吧。 加固了儒家思想对中国封建思想的进一步统领。

与西方传统管理和中国古代法家相比,孔子的管理走的是另一个极端,他强调德治,强调以***道德去教化人民。因此,一部《论语》,细细读来,最主要成分是两个:一是“为政”,也就是管理;二是“修德”,也就是***道德的修养和完善。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为因果,缺一不可。其中,***道德是内在的,“为政”、管理是外在的。

孔子管理思想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和,中庸, 仁,忠恕,富民,德治,教化,正己,礼,义利等。

宋朝时有个叫赵普的人,当过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宰相。赵普原来学识不多,当宰相后,太祖劝他读书,于是赵普一回家就关起门来手不释卷,果然很见成效,处理政事能力不断提高。太宗问他得益于什么书,他说:“臣有《论语》一部,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赵普死后,家人打开他的书箱,真的只有一部《论语》,于是便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后世用“半部论语、论语半部、半部匡君、半部致太平”等典故强调学习运用儒家经典的重要和读书不在多而在精的意义。

求***纳。

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谁说的啊

因为掌握半部《论语》,人的能力就会高强,就能治理国家。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

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即1200年,都还没有出笼。在朱熹将《论语》和《孟子》、《大学》、《中庸》称作《四书》,列入儒家经典的二、三十年后,才有人提出此说。

后世影响

《论语》中保留了一些人们对孔子师徒的批评讽刺,有的作了辩驳,有的没有回答。其驳议辩难部分对后世很有影响,如《答客难》等设为主客问答进行辩难的小赋,都从《论语》受到启发;其自我解嘲部分,表现了儒家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对“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积极奋进精神的赞扬。

《论语》的版本之争实际上就是真伪之辩。1***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出土有竹简《论语》。2016年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刘贺墓出土了约五千枚竹简,考古人员在这些竹简中发现了失传已久的《论语·知道》篇,并初步断定属《论语》的《齐论》版本。

为什么凭“半部《论语》”就可以“治天下”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在赵普生前及整个北宋,一直到南宋朱熹生前(1200年),都未曾出笼。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

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与这个典故有关的另一位人物是,与林駧生活在同一时代的人罗大经(约1196-1252年)。在其所撰《鹤林玉露》中有这样的记载:“杜少陵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随商贾。’盖以《论语》为儿童之书也。

赵普再相,人言普山东人,所读者止《论语》……太宗尝以此语问普,普略不隐,对曰:‘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这个记载说明《论语》在当时“为儿童之书”,当过私塾先生的赵普自然熟悉。

罗大经在此比林駧在《儒吏》中所记载的话,除了前半句的文字有所不同外,还多了后半句“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并且说明了具体时间,是“赵普再相”后,听到人们说赵普所读的书就只有《论语》,于是宋太宗就此问赵普,赵普毫不隐瞒,并说出上面的话。

扩展资料: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并没有可信的史实和相关史料来佐证。

至于这一说法为何广为流传,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宋代继承并大兴儒学,出现了一大批颇负盛名的儒者。比如程颐,程灏,及至朱熹。

宋代的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巨大,尤其是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更是宋代以后科举考试的教材。由此,在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被炮制出来并不胫而走,也就不足为怪了。

其次,《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再次,赵普贵为宰相,位高权重,但读书不多。所能炫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仅是一部《论语》而已。

至于近些年,为什么有些人,尤其是那些以“新儒家”自诩的人,之所以大肆不顾史实地兜售、鼓噪“半部《论语》治天下”,则不过是借此神化《论语》,神化孔子,神化儒家思想,从而神化他们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已。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半部论语治天下

帮帮忙,对对联 1.半部《论语》治天下 2.***东篱菊观南山云抚无弦琴五柳先生自有魏晋风度 谢谢啦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出自北宋开国宰相赵普。赵普年轻时没怎么读书,等做了宰相,经宋太祖劝勉,他开始勤奋读起书来,除了上朝、理政,一有闲暇就闭门读书。赵普死后,家里人打开他的书箱一看,原来只有一部《论语》。时人评价赵普多谋善断,从政有方,他所参与制订的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方针政策,对大宋王朝的国运民命有着积极深远的影响。后来,人们都以“半部《论语》治天下”来赞誉赵普。

《论语》真的能为赵普提供为政治国的智慧支持吗?下面就让我们来揭开“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奥秘。

孔子认为,“仁”是一切社会关系和谐的基础。建立社会成员个体之间的和谐关系,要通过施“仁爱”而使“天下归仁”;建立和谐的社会政治关系,要通过行“仁政”,实现“天下大同”。大同社会是孔子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在这个社会里,财产公有,人民有共同理想,讲诚信、守法度,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民安居乐业,民风淳正,社会稳定,治安良好。这是孔子崇尚和追求的最高政治理想。

孔子主张为政治国要从“正名”开始。所谓正名,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他认为,各阶层社会成员应各安其位,各守其分,各尽其责,不越位、不错位、不缺位。如何正名?孔子认为最主要的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在孔子看来,只有正名,才能恢复西周宗法制社会政治秩序,才能改变春秋末期礼崩乐坏、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局面。否则,“ 名不正,言不顺”,事情办不成,礼乐不能复兴,刑罚不会公正,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子路》)。

孔子认为,实现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要正。“政者,正也。”(《颜渊》)他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他还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子路》)自身正派,从事政治还有什么困难呢?自身不正派,又怎能使别人行为端正呢?其实,统治者的“正”,不仅是指个人品行的端正,更重要的还有其行政行为的正派、公正。“上好礼,***莫敢不敬;上好义,***莫敢不服;上好信,***莫敢不用情。”(《子路》)上边重视礼法,百姓就不敢不恭敬;上边重视道义,百姓就不敢不服从;上边重视诚信,百姓就不敢不诚实。也就是说,统治者对仁义礼信必须亲履践行,率先垂范,百姓才会上行下效,才会民风淳正、社会和谐。

为了实现社会政治关系的和谐,孔子极力主张“为政以德”,(《为政》)以仁德治理国家。孔子的所谓德政,就是“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谨慎地处理政事而且要讲信用,节约财政开支而且要爱护部下和百姓,使用民力要按照农时的闲忙而行。孔子两次对学生谈了仁政德治的具体内容:一次讲的是“行五者于天下”,做到恭(庄重)、宽(宽厚)、信(诚信)、敏(勤敏)、惠(慈惠)(《阳货》);还有一次讲的是“尊五美”,即“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尧曰》)让百姓得到实惠而自己却不浪费,安排劳役而不招致怨很,追求经济发展而不贪图财利,泰然安详而不骄傲放肆,庄重威严而不凶猛可怕。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方面有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就是构建和谐社会,首先要“富之”,实行富民政策,让老百姓先富裕起来,然后要“教之”,加强教育、教化,提高人民的道德素质。(《子路》)

孔子认为,不能依靠刑罚来维护统治秩序,他反对苛政、暴政,希望为政者摒弃“四恶”:“不教而杀”(事先不教育,犯了罪就上刑以至杀头),“不戒视成”(事先不告诫而苛求成功),“慢令致期”(很晚才下令而要求限期完成),“出纳之吝”(该发放给人东西而不给)(《尧曰》)。他认为,“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用政令来管理,以刑法来处罚,百姓虽不敢犯罪,但不以犯罪为耻;以道德来引导,以礼法来约束,百姓不仅有羞耻之心,而且能循规蹈矩。孔子认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颜渊》)你用善良的方法为政,人民自然也就善良。君子的德行像风,百姓的德行像草,风在草上吹,草必随风倒。极力主张摒弃严刑峻法,用和风细雨的方式,施仁政,行德治。

孔子清醒地认识到,影响社会稳定和谐的最重要的经济因素,并非贫穷,而是贫富不均。他认为治国为政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不要担心国家的暂时贫穷,倒是要警惕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不要担心国家人口的稀少,倒是要警惕社会的不安定。社会财富分配公平,就没有贫穷了;人民和睦团结,就不显得人少势弱了;社会安定和谐,国家就不会倾覆了。在孔子看来,社会利益分配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前提条件,两极分化十分容易引起社会冲突。当然,这里所讲的社会财富分配的“均”,并非不同阶层的一律均等,而是指在各阶层内部的相对均衡。

孔子特别重视选贤任能对于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作用。当鲁哀公问他怎样才能使人民信服时,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服;举枉错诸直,***不服。”(《为政》)任用正直贤良的人,罢黜奸佞邪恶的人,老百姓就会信服;任用奸佞邪恶的人,舍弃正直贤良的人,老百姓就不会信服。公叔文子推荐一个家臣做了大夫,与他平起平坐。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反映了他量才用人、唯才是举的思想。

由上可知,不仅古代帝王将相可以在《论语》为政思想的指导下治理天下,我们今天的 “为政”者同样可以从这部智慧宝典中汲取丰富的思想营养。

1.

上联∶

半部《论语》治天下

仄仄《平平》仄平仄

下联∶

平平《仄仄》平仄平

全本《史记》明古今

(此联工整,词性相同,故为工对)

2.

上联∶

***东篱菊观南山云抚无弦琴五柳先生自有魏晋风度

仄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仄

下联∶

平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摘左院靶嗅右岭柏握有血剑虎威将军然存春秋礼仪

(此联也属工对)

希望满意,***纳加分。

绝对原创,供君欣赏。 签∶抱月长终忧含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