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功摆好,搞什么主义_评功摆好,搞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08 0
  1. 党员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工作有哪些内容?
  2. 摆平的成语摆平的成语是什么
  3. 评点本的成语评点本的成语是什么
  4. 摆治的成语摆治的成语是什么
  5.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6. 刘邦评功的时候,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你怎么看?

评组成语:评功摆好、评头论脚、评头论足、评头品足、品评卓逸、打谩评跋、品头评足、问柳评花、自我批评、辞赋注评、打谩评跋、不予置评。

评píng:议论,评论:评议。评语。评改。评点。评估。评审。评述。短评。判出高下:评比。评定。评理。评判。

基本词义

评功摆好,搞什么主义_评功摆好,搞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评píng:(形声。从言,平声。本义:议论是非高下)。又如:评决(评定);评泊(量度或评论);评品(议论人或事物而定其高下);评跋(评论,量度);评断(评议决断);讲评(讲述和评论);评质(评价;品评)。又如:评理(评判处理);评决(评判决定);评刑(批评刑法);评审(评判审核)。

康熙字典

《广韵》符兵切《集韵》《韵会》蒲兵切《正韵》蒲明切,?音平。《博雅》平也,议也。《广韵》平量也。《增韵》品论也。《後汉·许劭传》劭好覈论鄕党人物,毎月更其品题,故汝南俗有月旦评焉。《魏志·曹植传》曹植与邯郸淳评说混元造化之端。《旧唐书·陆贽传》互相讥评。《文心雕龙》评者,平理。《新论·正赏篇》评者,所以绳理也。

又官名。《晋书·职官志》廷尉主?法狱讼,属官有正监评。《唐书·百官志》大理寺有评事八人,掌出使推按。

又邑名。《梁书·新罗国传》其邑在内曰啄评,在外曰邑勒,亦中国之言郡县也。

又姓,见《姓苑》。

又通作平。《後汉·霍諝传》前者温敎许为平议。《蜀志·费褘传》论平其是非。

又《玉篇》皮柄切《唐韵》《集韵》《正韵》皮命切,?平去声。平言也。《韩愈·东都遇春诗》尔来曾几时,白发忽满镜。旧游喜?张,新辈足嘲评。《注》评,音病。?张,乖张。

党员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工作有哪些内容?

置评的词语有:评功摆好,品头评足,置身事外

置评的词语有:月旦评,问柳评花,评功摆好。2:结构是、置(上下结构)评(左右结构)。3:拼音是、zhìpíng。4:注音是、ㄓ_ㄆ一ㄥ_。

置评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置评zhìpíng。(1)加以评论。

二、国语词典

批评、发表意见。如:「当事人对于这项报导不予置评。」

关于置评的成语

评头论脚品头评足评头论足月旦评品评卓逸打谩评跋评功摆好别置一喙评头品足

关于置评的造句

1、乌拉圭队教练塔瓦雷斯对裁判判罚的红牌未予置评。

2、泛海集团没有回复置评的请求。

3、宏基拒绝进一步就其新产品的定价策略发表置评。

4、按说取名是个人的自由,不应妄加置评。

5、一位苹果公司的发言人拒绝对这封律师函置评。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置评的详细信息

摆平的成语摆平的成语是什么

思路:分别在思想方面,工作方面写出党员或者自己的不足,然后写出自己的***。

问题一、批评制度不落实,评功摆好拉关系。不能正确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撰写自评材料时,说成绩长篇大论,讲问题遮遮掩掩,将原本找差距、查原因的党性剖析材料写成了评功摆好、自我表扬的“先进事迹材料”。

在评议其他同志时,不讲缺点讲优点,不讲问题讲成绩,尽说一些有违良心的***话、不痛不痒的废话、相互吹捧的客套话,特别是在评议干部党员时,更是有意奉承、一味讨好,把民主评议当成了拉关系、卖人情的良机。还有的在评议中怕得罪人,影响进步;怕搞僵关系,影响工作,患得患失。

措施一、健全机制抓好落实。要建立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开设电子邮箱、***短信,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将党性分析评议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群众通报,接受党内外监督。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思想不端正、不坚持原则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予以纠正及处理。

问题二、思想认识不到位,敷衍应付走过场。对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严肃性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民主评议党员无非就是“画个圈,打个钩,坐在一起唠一唠”,没必要较真。在民主评议时,置评议工作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于不顾,原本需要广泛听取党内外意见、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却只是简单地发个言,讲两句话,填一下测评表就算走完了程序,致使评议工作的质量大打折扣。

措施二、教育先行搞好引导。要认真学习《***》和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规定,使其认清民主评议党员工作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要针对批评与自我批评难开展的实际,从领袖论述中寻找思想武器,从《***》中查找理论依据,从正反典型事例中认识利弊,使其明白“严是爱,松是害”、“自己亮丑不是丑,遮遮掩掩才是羞”的道理,对组织敞开心扉讲实话。

问题二、批评制度不落实,评功摆好拉关系。不能正确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在撰写自评材料时,说成绩长篇大论,讲问题遮遮掩掩,将原本找差距、查原因的党性剖析材料写成了评功摆好、自我表扬的“先进事迹材料”。

在评议其他同志时,不讲缺点讲优点,不讲问题讲成绩,尽说一些有违良心的***话、不痛不痒的废话、相互吹捧的客套话,特别是在评议干部党员时,更是有意奉承、一味讨好,把民主评议当成了拉关系、卖人情的良机。还有的在评议中怕得罪人,影响进步;怕搞僵关系,影响工作,患得患失。

措施二、健全机制抓好落实。要建立民主监督机制,通过开设电子邮箱、***短信,广泛征求和认真听取党外群众的意见。同时,要将党性分析评议情况以适当方式向群众通报,接受党内外监督。要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思想不端正、不坚持原则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要予以纠正及处理。

扩展资料:

党员能力问题介绍如下:

有的对有关政策理解片面,把握不准,断章取义;有的对如何依法履行职责不清楚,凭经验和主观臆断开展工作;个别村干部自律意识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能力差;有的村干部宗旨观念不强。

服务意识淡薄,利己思想严重,甚至违法***,影响了村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由于基层党组织的党务活动经费的不足,所以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经常性。党务经费的不足可能会制约党建工作的力度和效率。

评点本的成语评点本的成语是什么

摆平的成语有:评功摆好,摇头摆脑,正经八摆。

摆平的成语有:评功摆好,摇头摆脑,平起平坐。2:拼音是、bǎipíng。3:注音是、ㄅㄞˇㄆ一ㄥ_。4:结构是、摆(左右结构)平(独体结构)。

摆平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摆平bǎipíng。(1)摆放平衡,比喻处事不偏向。(2)〈方〉击败;惩处。

二、引证解释

⒈安放平正。引申指调整好关系或解决好矛盾。引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七:“为了要求按期发工资发现钞,花了多大的力气,大家摆平了,几次三番交涉,徐义德才勉强答应。”张英《老年突击队》:“武大炮不肯休息的事还未摆平,半路又杀出能说会道的程咬金来。”

三、国语词典

把东西放平整。如:「他把桌上的东西摆平。」

四、网络解释

摆平摆平,拼音bǎipíng,是指比喻公平处理或使各方面平衡。

关于摆平的近义词

搞定解决

关于摆平的词语

正经八摆摆老资格评功摆好东摇西摆左右摇摆摇头摆脑摆阵摆架子摇头摆尾

关于摆平的造句

1、要先把衣服摊开摆平,才能烫得平整。

2、温柔的目光,为你布置一片天空,替你摆平寂寞。

3、看不起人家,是很容易的一件事,但要摆平自己这颗傲慢的心,却很困难。

4、你是我唯一的想念,跟定大势,摆平现实。

5、温柔的目光,为你布置一片天空,替你摆平寂寞;不准你难过,为你拭去泪水,让你靠在我肩膀;你若伤感太多,请把心交给我保护,替你赶走疲倦;牵你手,跟我走,你有了我,再也不会迷路方向,即使我沉默,也是我真的喜欢你,请你相信我真的只爱你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摆平的详细信息

摆治的成语摆治的成语是什么

评点本的成语有:评头论足,评功摆好,评头论脚。

评点本的成语有:圈圈点点,评头论脚,月旦评。2:注音是、ㄆ一ㄥ_ㄉ一ㄢˇㄅㄣˇ。3:结构是、评(左右结构)点(上下结构)本(独体结构)。4:拼音是、píngdiǎnběn。

评点本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经人评论圈点的书本。

二、引证解释

⒈经人评论圈点的书本。引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不过唐宋以来,诗文评确还在继承从前的传统发展着,各家文集里论文论诗之作,各家诗话,以及选本、评选本、评点本、加上词话、曲品等,数量着实惊人。”亦省作“评本”。《百科知识》1983年第9期:“自李贽之后,评家蜂起,评本盛行。”

三、网络解释

评点本píngdiǎnběnㄆㄧㄥ_ㄉㄧㄢˇㄅㄣˇ评点本(评点本)经人评论圈点的书本。朱自清《诗文评的发展》:“不过唐宋以来,诗文评确还在继承从前的传统发展着,各家文集里论文论诗之作,各家诗话,以及选本、评选本、评点本、加上词话、曲品等,数量着实惊人。”亦省作“评本”。《百科知识》1983年第9期:“自李贽之后,评家蜂起,评本盛行。

关于评点本的词语

自我批评评头论足品头评足打谩评跋月旦评评功摆好评头论脚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评点本的详细信息

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

摆治的成语有:摇头摆脑,摇头摆尾,评功摆好。

摆治的成语有:摇头摆脑,评功摆好,正经八摆。2:拼音是、bǎizhì。3:注音是、ㄅㄞˇㄓ_。4:结构是、摆(左右结构)治(左右结构)。

摆治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bǎizhì]:摆布整治。

二、引证解释

⒈摆布整治。引《新华文摘》1981年第3期:“那时关庄也兴起大兵团作战,上地干活吹口哨,点名不到扣饭;加上黑夜白日连轴转,‘放卫星’,真把社员们摆治怕了。”

三、网络解释

摆治整顿;治理摆治(摆治),同摆置。河南河北地区方言,有修理、收拾等意。马驹子病了,他找兽医摆治大半夜。2、折磨;管束;惩罚;使吃苦头。他把我摆治得好苦。3、摆布或操纵。他既然上了圈套,就不得不听人家摆治。

关于摆治的词语

风雨摇摆任人摆弄摆架子摆尾摇头左右摇摆东摇西摆摇头摆尾摇头摆脑评功摆好正经八摆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摆治的详细信息

刘邦评功的时候,将萧何摆在第一,将军们主张曹参摆在第一,你怎么看?

《拿来主义》是现代文学家鲁迅通过嬉笑怒骂、妙趣横生的语言形式,表现一种抨击时政、挑战强权的思想,一种论析文化、洞悉历史的胆识的杂文。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鲁迅《拿来主义》原文及鉴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拿来主义》原文:

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当然,能够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尼***就自诩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

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德国的废枪炮,后有法国的香粉,美国的**,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剌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

六月四日。

原文解读:

(1)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①”,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①闭关主义:指清朝***奉行的闭关自守政策。)[用形象通俗的语言,概括了闭关主义的特征。“一向”二字,突出了它由来己久和顽固不化。]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①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②,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①给枪炮打破了大门:指1840年的***战争。②碰了一串钉子:指***战争以后,清***与英、法、俄、日、美、德、意等列强相继签订的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给枪炮打破了大门”“碰了一串钉子”,由借代、比喻构成的形象语言,既揭露了闭关主义造成的后果,又揭示了送去主义产生的原因,***无能的***从一个极端跳到了另一个极端。“到现在”,即1934年,***当局当权;“什么”,即全部、所有都“送”了出去,暗讽******彻头彻尾的卖国主义本质。]别的且不说罢,单是学艺①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②,但终“不知后事如何”;还有几位“***”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③。(①学艺:泛指学术文艺。②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指当时******在巴黎举办的中国古典艺术展览。③“发扬国光”:1932年至1934年间,美术家徐悲鸿、刘海粟曾分别去欧洲一些国家举办中国美术展览或个人美术作品展览。“发扬国光”是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这些消息时的用语。)[此句紧承上句而来,上句撒了开去,说“什么都是‘送去主义’”,送白银、送土地,送***,这一句则是收回来,归到“学艺”这个本文议论的中心。“几位”、“几张”说明***不多,作品极少,寒碜可怜。“捧”字颇富深意,活画出“***”们毕恭毕敬,谄媚讨好的奴性心理。“一路的挂过去”,讽刺这些“***”好似江湖上卖狗皮膏药的郎中,自吹自擂、招摇过市、到处拍卖的可怜相。引用“发扬国光”则是顺手讽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简简单单的一句话,用精炼、传神的动词,恰如其分的修饰语和限制语,惟妙惟肖地刻画出******卑躬屈膝,崇洋***的奴性和媚态。]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①,此后是顺便到欧洲传道。(①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1934年5月28日《大晚报》报道:“苏俄艺术界一向分写实与象征两派,现写实主义已渐没落,而象征主义则经朝野一致提倡,引成欣欣向荣之概。自彼邦艺术家见我国之书画作品深合象征派后,即忆及中国戏剧亦必***取象征主义。因拟……邀中国戏曲名家梅兰芳等前往奏艺。”鲁迅针对这一则新闻,在同年5月30日写了《谁在没落》一文,指出象征主义已在苏联没落,批驳那种认为中国画和戏剧切合象征主义的论调。象征主义是19世纪末叶在法国兴起的文艺流派。)[“催进”“顺便”“传道”这些普通的词语也极具讽刺效果,明明是卖国求荣,却偏偏的要打肿了脸充胖子,以老大自居。]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梅博士演艺和象征主义的关系,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总之”一词引出本段的总括句,概括“送去主义”的特点。“进步”是反语,“活人代替了古董”,不是学术进步,文化昌明,而是学术退步,文化堕落,作者用此讽刺“送去主义”之风愈演愈烈,日益猖獗,大有执迷不悟,愈陷愈深之势。“算得”一词诙谐幽默,表明作者对此不屑不齿。]

(2)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①”的仪节,说道:拿来!(①礼尚往来:礼节上重在有来有往。尚,崇尚、重视。仪节:即礼节。)[上文大讲“送去主义”的表现和“进步”,这里突然来一个急转弯,劈头盖脸提出“拿来!”犹如晴天一声霹雳,给了“送去主义”当头棒喝,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这个句子还给了“送去主义”者以辛辣的讽刺,你们不是经常讲中国是礼仪之邦,“来而勿往,非礼”吗?但为什么你们只大讲“送去”,却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讲“拿来”呢?]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着重揭露“送去主义”在学艺上的表现及其鼓吹者的***行径,与一味“送去”针锋相对,提出“拿来”的主张。

赏读这两段文字,首先要体会作者破题的方法。本文题为“拿来主义”,但却宕开去从“闭关主义”起笔,接着大摆“送去主义”的表现,直到后来才用“但”字一转,引出“拿来”二字破题。好像绕了一个大弯子,其实这是从反面立论。“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物,作者先把它们端出来,把它们的表现摆出来,这就为下文展开对它们的批判,从反面论证“拿来主义”作了有力的铺垫。

(3)当然,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①。(①大度:大方,气量宽宏。)[这是反语讽刺,“丰富”是欺世惑众的自夸,***求荣的借口。“大度” 是“慷”民族利益之“慨”的败家子行径。]尼***①就自诩②过他是太阳,光热无穷,只是给与,不想取得。然而尼***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中国也不是,虽然有人说,掘起地下的煤来,就足够全世界几百年之用。[以太阳喻尼***,讥讽尼***自命不凡是神经错乱。接着就把“送去主义”类比尼***,让人联想到夸耀中国地大物博,从而鼓吹“送去主义”的那些人也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的“疯子”,批判的锋芒锐利、深刻。]但是,几百年之后呢?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但我们的子孙是在的,所以还应该给他们留下一点礼品。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①做奖赏。(①残羹冷炙:吃剩余的饭菜,借指权贵的施舍。炙,zhì,烤肉。)[“几百年之后,我们当然是化为魂灵,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狱”,这里话中带刺,暗讽***御用文人,言下之意是,你们做了那么多“好事”,来世当然会上天堂啰,我们这些罪人只能落入地狱。杰出的幽默才能,卓越的讽刺艺术,在这几段文字里一再表现出来。“磕头贺喜”描绘亡国奴点头哈腰,摇尾乞怜的奴才相和***心。“残羹冷炙”既勾画出亡国奴们的无以为生、乞讨度日的可怜可悲,又形象地揭示出帝国主义在榨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血汗后,向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倾销剩余产品,进行经济侵略的事实。“奖赏”自然不是奖励、赏赐之意,而是讽刺***派面对帝国主义居心不良的施舍所表现出来的无知和***、愚妄和虚伪。这个句子形象地揭示出“送去主义”亡国灭种,危及子孙的实质。]

(4)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的东西,这是“抛给”的,说得冠冕①些,可以称之为“送来”,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②。(①冠冕:“冠冕堂皇”的省语,这里的意思是很体面、有气派。冠冕,ɡuān miǎn,本指古代帝王、诸侯等戴的帽子。②我在这里不想举出实例:暗指按1933年******与美国签订的“棉麦借款”协定运来的剩余的小麦、面粉和棉花。)[“不想举出”实际是暗示******不容许指出,顺手揭露了******的文化专制政策;而这种说半句留半句,欲说还休的写法,最能激发读者寻根究底的兴致,能起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5)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①了。(①摩登:英语“modern”的音译,“现代的”“时髦”的意思。)[这里字面上旁敲侧击了当时盛行的一味模仿西方的所谓“摩登”作风,同时也暗讽了派“送去”成风,卖国求荣成风,可谓一箭双雕、一石双鸟。]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 [这里与上文的“丰富”“大度”褒词贬用针锋相对,***用了贬词褒用的方法,“鼓吹”决不是唆使、煽动别人去干坏事,而是理直气壮义正辞严地宣扬真理。“吝啬”也不是鸡肠小肚,意为“珍惜”,表明对国家财产、文化财富应有的正确态度。文章一会儿褒词贬用,一会儿贬词褒用,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讽刺性和幽默感。]

二部分(第3—5自然段)着重批判“送去主义”,同时揭露送去者与“送来”者的奴才主子关系,辨明“抛来”与“抛给”的不同,提出“拿来主义”的论点。

赏读这几段文字,要深入体会文章的批驳艺术。鲁迅先破字当头,切中时弊地展开对“送去主义”的批判,然后立在其中,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上文提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是“拿来主义”的对立物,但“闭关主义”的危害众所周知,故撇去不谈,本部分全力转入对“送去主义”的批判。

“送去主义”是一个大课题,短短的一段文字怎么进行批判呢?首先是角度选择巧。作者撇开其他问题,只从“送去主义”的危害入手,角度小,又切中要害。其次是批驳方法巧妙。作者先用“当然”一转,***意替“送去主义”评功摆好,“当然,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坏事情,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这是欲抑故扬、欲擒故纵;接着又引出尼***自诩太阳的例子,进一步为“送去主义”找到依据,一扬再扬,扬得越高,跌得也便越惨。等到将“送去主义”抬至极处,笔锋突然一转,“然而尼***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自此以下便以尼***和中国进行类比,以产量丰富的煤为例子,说明中国也不是太阳,不可能“光热无穷”;一味地送出去,只会贻害子孙。结果的荒谬也就证明了出发点的荒谬,用的是归谬法。短短的一段文字,作者巧妙地综合运用了擒纵、类比、事例、归谬等多种批驳的方法,充分暴露了“送去主义”的荒唐可笑。这是本文最精彩的一段文字,表现了鲁迅高超的'论辩能力。

在批判了“送去主义”之后,作者旋即转到批判“拿来主义”的另一个对立面“送来”,辨析“抛来”与“抛给”的区别。“抛来”是中性词,指无意的,漫无目的的给予,你可接受也可以不接受,施受双方是平等的。“抛给”犹如“嗟来之食”,你没有要与不要的选择权。施受双方是不公正的,带有主仆歧视和人格侮辱性质,“送来”只不过是一种冠冕堂皇的说法。通过概念的辨析,揭示了“送来”的本质,同时也说明,不能笼统地反对与西方的交往,平等互惠的“抛来”要接受,那种不平等的侵略性剥夺性的 “送来”(“抛给”)则要反对。

文章深入批判了“送去主义”,初步揭露了“送来”的本质,于是亮出了自己的观点:“我只想鼓吹我们再吝啬一点,‘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这个论点是很严密的,不是不能“送”,而是不能只“送”,无限制地“送”,在“送去”的同时还得“拿来”。

(6)但我们被“送来”的东西吓怕了。先有英国的***,德国的废枪炮,后来法国的香粉,美国的**,日本的印着“完全国货”的各种小东西。于是连清醒的青年们,也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其实,这正是因为那是“送来”的,而不是“拿来”的缘故。

(7)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第三部分(第6—7自然段)着重揭露“送来”的真面目,划清“拿来”与“送来”的界限,揭示“拿来主义”的要旨。

这两段文字承上文对“送来”进一步深入批判,上文是通过辨析概念,这里则是摆出典型事例,用铁的事实证明“送来”的东西都是“残羹冷炙”,形象的语言揭露了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的本质。“吓怕了”,形容帝国主义的卑劣行径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对于洋货发生了恐怖”,是“送来”的后果,使一些人,甚至连清醒的青年都产生了盲目的排外倾向。“其实”句指出了洋货中有糟粕也有精华,“送来”的是糟粕,“拿来”的则可能是精华。因此,文章作出结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运用脑髓”是指对洋货要***取分析的态度,“放出眼光”指要有胆量和气魄,“自己来拿”指要有主动进击的精神,根据自己的需要,完全独立自主地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

对待外国文化应当***取什么态度?文章写到这里,才完整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从“拿来”到“拿来主义”,到“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层层递进,不断深化。

特别要注意的是,文章是在对错误观点的批判中使我们不断加深认识的。文章先从“闭关主义”起笔,摆出“送去主义”的具体表现,引出“拿来”二字破题;接着再深入分析“送去主义”的危害,揭露它的荒唐可笑,又从概念辨析入手,从理论上揭露“送来”的本质,深入一步提出“拿来主义”的主张;然后摆出典型事例,继续揭露“送来”的侵略实质,并且批判了盲目排外的幼稚。文章写到这里,“闭关主义”、“送去主义”、“送来主义”、排外主义,凡是与“拿来主义”相对立的各种观点统统批判了,把它们的危害和本质都揭露了,于是完整地提出自己的主张:“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这种边破边立,破中有立,层层深入,不断开掘的写法,使行文曲折,论辩有力,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8)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①(姑且让我们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①阴功:迷信的说法,人们做了好事,阴间就给记功,可以泽及后代子孙。)[鲁迅在这里杀一横枪,对蒋介石为首的***派和其他人士顺手一击。所谓“骗来的,抢来的”是影射蒋介石,先是骗得孙中山的信任,当上了黄埔军校的校长,接着通过排挤和打压***篡夺了革命的胜利果实。所以鲁迅在本文和其他的文章里多次讽刺说他的天下是“骗来的,抢来的”。所谓“做了女婿换来的”,一般的说法是讽刺新月派诗人邵洵美,说他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①;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①孱头:懦弱无能的人。孱,càn。)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蹩进①卧室,大吸剩下的***,那当然更是废物。(①蹩进:跛脚行进。蹩,bi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通过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指出拿来主义的第一个要义是:拿来(占有)。]

(9)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①,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也不当众摔在毛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②。(①鱼翅:一种名贵的海味,用鲨鱼的鳍干制而成。②玄虚:这里指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手段。)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①,阿剌伯②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③,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①波斯:伊朗的旧称。②阿剌伯:一般译为“***”。③国粹:原指国家文化中的精华,这里是反语。)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分析文化遗产中有精华也有糟粕,既不能全盘吸收也不能完全抛弃,说明拿来主义的第二个要义是:挑选。]

(10)总之,我们要拿来。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分析拿来与创新的关系,说明拿来主义的第三个要义:在断承中创新。]

第四部分(第8—10自然段)阐明拿来主义的具体内涵。作者也是***用破中有立,边破边立的方法,在批判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中,依次指出“拿来主义”的要义是“占有”(拿来)、“挑选”和创新。

运用比喻说理,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风趣,变陌生为熟悉,从而增强杂文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是这几段文字的突出特点。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这是一个抽象繁难的话题,皇皇专著也难以穷尽其旨。鲁迅先生化繁为简,举重若轻,把中外文化遗产比作一所大宅子,“那么,怎么办呢?”作者先正面提出“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 强调“拿来”要果敢,要坚决,不要畏首畏尾,犹豫不决。然后反面设喻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把怯于借鉴,害怕污染,不敢占有的逃避主义者说成是“孱头”;把割断历史,盲目排斥,标榜清白,反对继承占有的虚无主义说成是“昏蛋”;把顶礼膜拜、全盘继承的右倾复古主义者比作是“废物”。设喻之新颖风趣,讽刺之深刻犀利,说理之明白畅晓,令人过目不忘,回味无穷。

文章在强调了对待文化遗产必须“拿来”“占有”之后,继续设喻进一步论述必须“挑选”。“鱼翅”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要把它“吃掉”;“***”比喻文化遗产中精华与糟粕并存的东西,要化害为利;“烟枪”、“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糟粕部分,要“毁掉”(只留少许送博物馆)。三类比喻把如何对待文化遗产阐述得深入浅出、明白易懂。

最后论述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总之”句照应并且深化“占有,挑选”,再次强调有选择地继承。“那么”句从正面说明继承对于创新的意义,继承就会有创新。“然而”句说明怎样才能有选择地继承。最后一句从反面说明继承对于创新的意义,不继承就不会有创新。

值得注意的是,文章前面几段论述如何对待外国文化的问题,这几段文字说的是如何对待古代文化遗产的问题,好像前后有些脱节,实际上是紧密关联的,因为两者的精神完全一致。

有句名言,叫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同的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会有不同的看法,这非常正常。不过,从刘邦评功可以看出一点,他还是挺重感情的一个人。刘邦对待一直追随他,对他忠心耿耿的元老级人物,是非常看重和偏爱的。

萧何和曹参,都是刘邦在沛县起义时的元老。两个人追随刘邦,一个负责后勤,一个负责冲锋陷阵,都为大汉基业立下了不世之功。

刘邦的评功行赏过程,的确比较波折,前后争论了一年多,才最终完成。

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所给食邑也很多。这时候,武将们都认为,他们“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立下了汗马功劳。而萧何只不过“徒持文墨议论”,根本就没有战功,凭什么功劳最大。

刘邦就祭出了有名的“功狗功人”论。刘邦说,打猎的时候,追杀猎物的都是猎狗,而找到并指示野兽行踪的却是人。武将“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而萧何则是“踪指示,功人也。”这帮武将被比喻为了功狗,竟然忍了。

刘邦接着又补充了一句,说诸将都是一个人,多的也就两三族亲追随他。可是,萧何直接将族亲“数十人”全部送到了战场,追随他左右。萧何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取得刘邦的信任,而刘邦自然也明白。

大部分领导,都是将忠心比能力看得更重。就这一点,曹参就已经没法跟萧何比了。

而刘邦的“功人”论,其实有点牵强,指挥发号令的人,并非萧何,而是刘邦。在战场上指挥发号令的,更多是韩信。刘邦的“功狗功人”论,有点强词夺理。推测,刘邦这么做,也是故意在制造文臣与武将之间的矛盾。

武将们碍于刘邦是皇帝,也只能忍了。但是,在武将心中,还是认为刘邦“桡功臣”,即委屈了功臣。所以,等到排位次时,他们再次发难,提出了异议。武将们认为曹参“身被七十创,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

刘邦之前已经表示过想让萧何第一了,所以,就有人站了出来,替刘邦说话。

关内侯鄂君说,曹参的野战掠地之功,只不过在一时。而萧何在近五年的楚汉之争中,却做了三件长久之功,一是不断从关中募兵,支援前线;二是不断的将粮食从关中运往前线,才让士兵没有缺粮;三是保全了关中。战死一个曹参,还有很多将领,但是,如果没有萧何,则会缺兵、缺粮,保不住关中。所以,应该萧何第一,曹参第二。

鄂君所说,倒还是有些道理的,毕竟打仗很多时候打得就是后勤。项羽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在龙且救齐战败,损失了近二十万楚军之后,再无兵力补充。到后来,楚地又被刘邦派人攻取,没有了后方,项羽开始乏粮,最终,被围垓下。而刘邦因为有了萧何,可以很从容的失败一次,再失败一次……一直玩到项羽撑不住为止。

其实,从刘邦和鄂君两个不同地位的人,对萧何功劳的表述也可以看出来,君主更看重臣子的忠心,以及主动替君主分忧的能力;而大臣则更看重同事的实际操作能力,也可以说是技术能力。

而在刘邦最后所定的功臣排名中,靠前的基本上都是刘邦沛县起义时就已经跟随他,或者较早投靠他的那批人,除了萧何、曹参之外,还有周勃、樊哙、郦商、夏侯婴等人。

韩信虽然给刘邦提出了“汉中策”,指挥大军收复了魏、赵、燕、齐等地,并最终击败了项羽,但是在功臣排名中,也只不过位列第二十一位。张良因为推辞,位列功臣第六十二位。即使张良不推辞,排名应该也不会比韩信高出多少。

萧何、曹参能够成为排名西汉开国第一、第二的功臣,自然功劳是前提。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们两人都是忠心耿耿追随刘邦,开创大汉基业的第一批元老。就因为萧何比曹参更加忠心那么一点点,再加上刘邦有意打压武将,所以,萧何成了功臣榜第一名,而曹参则屈居其下。之后,两人确实开始不合,却又先后担任了西汉宰相之职,创造了“萧规曹随”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