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宰相陶弘景_山中宰相陶弘景的诗句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7-11 0
  1. 南朝山人是谁
  2.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3. 被称为“山中宰相”,历经三朝,活了81岁,备受梁武帝推崇吗?
  4. 山中宰相为什么是陶弘景
  5. 为什么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6. 辞官为民的他,为何却被世人称作是“山中宰相”?
  7. 丹阳陶弘景幼而惠文言文

陶弘景,字通明(公元452~公元536年),享年84岁,当逾八十之时,仍有壮容,卒时颜色不变,屈伸自如,令人大为惊奇。

陶弘景从小就聪敏非常,饱读诗书。在他十岁时得葛洪《神仙传》,爱不释手,遂萌养生之志。齐永明十年壬申,他上表皇帝辞官归隐于茅山,开始其四十余年的养生实践活动。因为他学识渊博,梁武帝萧衍早年与之过往甚密,当武帝即位,陶弘景还为其求谶(占卜的一种)得国号“梁”之后,梁武帝对其虔信甚重,每有大事必咨询他,故时人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在归隐前,曾多次游历名山大川,遍访隐士高贤,收获极大。这是促成他归隐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一生最大特点是热爱大自然,常遍记名山大川,留连忘返、吟哦相对。这样山野的美好风光,清新的空气,经常地攀登都是使他长寿的一大原因。

山中宰相陶弘景_山中宰相陶弘景的诗句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他又喜欢博览全书,尝以一事未知为耻,常常寻书以读,这就保持了大脑的'长期运动,使脑筋至老不衰。陶弘景在平时活动上,喜爱书法、吹箫、与松为友,这些都促进他的个人修养的进一步提高。

弘景善于调和七情,为人少忧戚,无妒嫉淡哀乐,节喜怒,世俗戏谑等事一概不为,故此自身受七情的影响也就很少。他一生未娶...

南朝山人是谁

陶弘景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南北朝时期的著名道教学者,道教茅山宗的开创者。他曾在南朝宋、齐、梁三朝作官;在宗教信仰方面,道、佛兼宗。他一生似宦非宦,似隐非隐。后人对他议论颇多,毁誉不一。本文拟就其生平事绩、着述及思想作全面评述,以拨散云雾,显现其庐山面目。

一、生平事迹生于江东名门。祖陶隆,于南朝宋时侍从孝武帝征战有功,封晋安侯。父陶贞宝,深解药术,博涉子史,官至江夏孝昌相。有陶隐居集,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帮助修订本草经集注。卒谥贞白先生。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出身于南朝士族家庭。尧帝陶唐的后代,七世祖陶浚,三国时吴国的镇南将军,后降晋为尚书。祖父陶隆,好武功,解药性。父陶贞宝,字国重,文武全才。自幼聪明异常,十岁读葛洪神仙传,便立志养生,十五岁着寻山志。

二十岁被引为诸王侍读,后拜左卫殿中将军。三十六岁梁代齐而立,隐居句曲山华阳洞。梁武帝早年便与陶弘景认识,称帝之后,想让其出山为官,辅佐朝政。陶于是画了一张画,两头牛,一个自在地吃草,一个带着金笼头、被拿着鞭子的人牵着鼻子。梁武帝一见,便知其意,虽不为官,但书信不断,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人称山中宰相。陶弘景的一生,跨宋、齐、梁三代,经历可谓复杂。虽然梁武帝对其恩遇有加,南史也有山中宰相之誉。但在南梁时期,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迫于压力出走远游。最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_县礼阿育王塔,自誓受戒,佛道兼修。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后人皆将此事视作齐梁佛道交融的例证来宣讲,却从未分析陶弘景礼佛的真实原因。山东大学王家葵博士通过考证认为,陶弘景此举,实非出于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陶弘景有悼好友沈约诗云: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王博士认为这是陶弘景被迫受戒后,***借悼念沈约之实,诉说自己痛苦之心境。据宋贾嵩华阳隐居内传记载,陶氏著作有三十二种,二百三十三卷之多,可惜现大多已佚失。今尚存有真诰、真灵位业图、登真隐诀、本草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导引养生图、养性延命录、集金丹黄白方、太清诸丹集要太玄真一本际经道性品;以及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华阳陶隐居集等。如此看来,苏东坡所感慨的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实古今皆然,博大如陶弘景者也概莫能外。陶弘景工草隶行书尤妙。对历算、地理、医药等都有一定研究。曾整理古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增收魏晋间名医所用新药,成本草经集注七卷,共载药物730种,并首创沿用至今的药物分类方法,以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实分类,对本草学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其内容为历代本草书籍收载,得以流传。

南史、梁书均谓陶弘景以父为妾所害,故终身不娶。又谓其敬重佛法,曾梦佛授其菩提记,名为胜力菩萨。乃诣郧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

二、思想概述陶弘景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主观上固然是为了修道登仙、长生不死而研究服食、炼养等方技,但在客观上他对医药学、冶炼学、天文学等自然科学均有卓越贡献。在宗教信仰方面,他既虔诚信仰神仙道教,也信仰佛教。在宗教理论上既宗葛洪金丹道及杨羲、许谧上清经,同时也援佛人道,杂有佛教观点。

关于宇宙本原问题,他虽标榜以。老子为本,但却不同于道家哲学思想。真诰甄命授云: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认为元气是道的产物,道是宇宙的本原,是超自然物质的精神性本原体。道德经云:道法自然。太平经中说道与元气同在,二者不离,魏晋道士所着西升经也还说自然者,道之根也,而陶弘景则认为道生元气,是宇宙万物之始。

陶弘景佛道双修,在茅山道观中建佛道二堂,隔日朝礼。唐释法琳辨正论卷六内异方同制旨云:茅山道士冲和子与陶弘景,常以敬重佛法为业,但逢众僧,莫不礼拜;岩穴之内,悉安佛像。自率门徒受学之士,朝夕忏悔,恒读佛经。梁书陶弘景传云:曾郧县阿育王塔自誓。受五大戒。陶贞白集附录瘗剑履石室砖铭云:华阳隐居幽馆,胜力菩萨舍身。释迦佛陀***,太上道君之臣。行大乘之六度,修上清之三真。南史陶弘景传亦载陶殁前遗嘱:因所着旧衣,上加生戒裙及臂衣袜冠巾法服,左肘录钤,右肘药钤,佩符络左腋下。绕腰穿环结于前,钗符于髻上。通以大袈裟覆衾蒙首足。明器有车马,道人道士,并在门中,道人左,道士右。正是表示佛道双修之意。

在南北朝,曾发生佛道相争,留下的文献史料,佛教有弘明集和广弘明集,道教有顾欢夷夏论、张颐门论、齐道士三破论、王浮老子化胡经等。而陶弘景对两教则***取双修、融合的态度。正统道藏善帙华阳陶隐居集中有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认为佛道所探索的都是形神生死问题。他说:今且谈其正体,凡质象所结,不过形神。形神合时,则是人是物,形神若离,则是灵是鬼。其非离非合,佛法所摄;亦离亦合,仙道所依。佛教解脱之道,求神与形离,园应寂灭,形尽而神不灭,认为人生之痛皆因以形累神,以致陷入轮回,欲超脱轮回,则形体必当永灭,而精神得以常乐永净。而道教以举形升虚为上,形神相依,长生不死,入于神仙境界。陶弘景认为:人之所贵者,盖贵在生。生者神之本,形者神之具,人所以生者神也,神之所托者形也。神形离别则死。故陶弘景主形神双修,养性与练形并重。答朝士访仙佛两法体相书还说:仙是铸炼之事极,感变之理通也。当埏植以为器之时,是土而异于土,虽燥未烧,遭湿犹坏,烧而未熟,不久尚毁。火力既足,表理坚固,河山可尽,此形无灭。暇令为仙者,以药石炼其形,以精灵萤其神,以和气濯其质,以善德解其缠。合法共通,无碍无滞。欲合则乘云驾龙,欲离则_解化质;不离不合,则或存或亡,于是各随所业,修道进学,渐阶无穷,教功令满,亦毕竟寂灭矣。足见陶弘景在宗教思想方面是主张儒、释、道合法共通,但在三者之中,又以仙为首。

将陶弘景的形神论与梁代范缜神灭论的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的思想相对照比较,则显然是相对立的两家。

陶弘景在宗教教义方面,援佛人道之处亦较多,如真诰甄命授中仙真教戒与佛经有关内容亟相类似,真诰协昌期、真诰阐幽微又有酆都鬼神、宫府、阴司之纪事及人死进入六天宫事等,以此将轮回报应、地狱托生之教义引入道教。朱子语录谓其窃佛经之说,即指此。

三、结语陶弘景一生经历了南朝宋、齐、梁三个朝代,他结好于刘宋宗室,与齐高帝、武帝却不甚融洽,对萧衍灭齐执政则忠心拥戴。他的政治生涯并不顺利,一生未作大官,悒悒不得志。在学术方面,他对医药学、冶炼、历算、兵法、书法等多方面均造诣较深,可算是南朝一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大学者,对我国医药学、冶炼学、天文学的发展均作了有益的质献。他对儒、释、道三家文籍,均博览兼通,主张三教融合。他对阐扬道教,尤付精力,继承上清经法,开创茅山宗,是南朝道教中最有影响的人物,对后世道教的发展,影响亦较深远。

陶弘景有什么之称?

陶弘景:南朝梁的“山中宰相”,佛道兼修的***人物

史家之韵

2020-05-03 08:58

陶弘景(公元456年—536年),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

陶弘景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在当时是一个具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他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药物、棋琴书画乃至阴阳五行,在药物、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古代科技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贡献。

陶弘景自幼就有不同常人的想法,10岁的时候得到了东晋葛洪的《神仙传》后,便不分昼夜地研读,并从此有了养生的志向。

陶弘景曾对人说:“仰视青云,目睹太阳,感觉不是很遥远的事了。”

陶弘景15岁时作《寻山志》,倾慕隐逸生活。十七岁就以才学而闻名于世。

宋升明元年(477年),陶弘景21岁的时候,宋领军将军萧道成(即齐高帝)发动兵变,除宋后废帝刘昱,控制朝政,两年后代宋称帝,建南齐王朝。

由于陶弘景才名在当时很高,萧道成便把他封为诸王的陪读,并授予奉朝请的官职。

齐永明十年(492),36岁的陶弘景无意于仕途,特上表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后,退隐于江苏句容句曲山(茅山),不与世交。

从此,陶弘景就在这里隐居了下来,他常常说:“这座山的下面是道教的第八洞天,名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从前汉代的时候又咸阳三茅君修炼成仙,来掌管这座山,所以叫它茅山。”

陶弘景还在山里修建了一座道观,自称华阳隐君,开始跟随东阳人孙游岳学习道家的符图经法。

陶弘景在此弘扬上清经法,并撰写了大量重要的道教著作,并对天文历算、地理方物、医药养生、金丹冶炼诸方面也都有所著述,据统计,作品多达七八十种。陶弘景也成为道教“茅山宗”的开山祖庭。

陶弘景还编订的第一部道教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其中包括天神,地祗、人鬼和诸多仙真,大约3000名,以7个等级排列。

502年,萧衍代齐建梁,是为梁武帝,萧衍和陶弘景很早就有交情,两人之间书信问候就一直没断过,等他当了皇帝后,友谊更加深厚了,“恩礼愈笃,书问不绝”。

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陶弘景咨询,鉴于此,总有达官贵人到陶弘景隐居的山里去拜访,所以,时人才给陶弘景取了个“山中宰相”的称号。

虽然梁武帝对陶弘景恩遇有加,但梁武帝又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比较笃信佛教的君主,因此,在南梁那种举国崇佛的大环境下,陶弘景作为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也不得不接受佛教。

有一次,陶弘景做梦梦到佛祖传给他《菩提记》,并称他为胜力菩萨,于是,陶弘景在醒来后以道教上清派宗师的身份,前往鄮(mào)县(今浙江宁波)礼阿育王塔去发受戒,成为一位佛道兼修的***人物。

其实,陶弘景此举,实非自愿,而是为维护茅山道众的生存不得已而为之。正是如此,才避免了如寇谦之的新天师道一世而亡的下场。

陶弘景隐居于茅山长达四十五年之久,在八十一岁那年去世,死的时候容貌颜色都没有改变,梁武帝下诏赠他为中散大夫,谥号贞白先生,并派皇宫里的官吏为他料理丧事。

被称为“山中宰相”,历经三朝,活了81岁,备受梁武帝推崇吗?

陶弘景被称为“山中宰相”。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道教学者、炼丹家、医药学家。

永明十年,辞去朝廷食禄,隐居句容句曲山,传上清大洞经箓,开道教茅山宗。梁武帝即位后,多次派使者礼聘,坚不出山。朝廷每有大事,常往咨询,平时书信往来频繁。

陶弘景继承老庄哲理和葛洪的仙学思想,揉合道、佛二教观念,主张道、儒、释三教合流,认为“百法纷凑,无越三教之境”。继陆修静之后,进一步整理道教经书,颇有贡献。

扩展资料:

陶弘景是上清派的重要承传人,他游历山水,搜访道经,在茅山正式为上清道士期间,为了弘扬上清经法,撰作了大量的道书,特别是撰写了带有教派史性质的《真诰》。

该书对上清经的传授历史作了系统的叙述,对上清经的来源、出世作了种种神化的描写。由于陶弘景在茅山期间主要传授上清经法,并对上清经法的弘扬作了不少工作,加上他本人的名气很大,甚至在朝野中有很多信仰者,所以从他开始,茅山实际上成了上清派的中心。

山中宰相为什么是陶弘景

公元502年的农历四月,南齐和帝禅位,萧衍称帝,国号“梁”。那么萧衍作为萧齐宗室,篡权之后,为何要以“梁”代“齐”?

梁武帝

这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了,他叫陶弘景。陶弘景是何许人也?

陶弘景

陶弘景,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梁武帝萧衍早年与陶弘景交往甚密。及武帝即位,其初国号未定,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武帝遂立国号为梁。

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影响的人物。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

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又和炼丹有关。

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咨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作为政治人物、却住在山里面、不上朝、皇帝都对他奉若神明、很特别。但同时呢、又是医学大家与炼丹化学大家、是中国古代十足的科学家人物代表与领袖、其对于外丹化学以及中医道医学的贡献、在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最重要的、他还是道教茅山宗上清派的奠基人与开山祖师、茅山道士都得尊崇他为老祖宗。同时他还是文学大家、国学大家、对于当时历史所有的学问、几乎无一不览、无一不通、难怪帝王将相及社会名流都是他的忠实信徒。

大同二年(公元536),隐居茅山达四十五年之久的陶弘景去世,享年八十一岁。梁武帝诏赠中散大夫,谥贞白先生。

为什么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

因为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出处:唐.李延寿《南史·陶弘景传》:“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隐居先生或华阳隐居,卒后溢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江苏镇江一带)人。陶氏生活于南朝,历经宋、齐、梁三朝,是当时一个有相当有影响的人物,博物学家,对本草学贡献尤大。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作品有《本草经注》、《集金丹黄白方》、《二牛图》、《华阳陶隐居集》等。

辞官为民的他,为何却被世人称作是“山中宰相”?

因为看透官场险恶和人世的混浊且深受隐逸思想影响。

1、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37岁的陶弘景辞官,挂朝服于神武门,远离尘世,退隐江苏句容句曲山(今茅山),后移居积金东涧,潜心炼丹修道成为道士,并开创道教茅山宗。并遍历诸多名山,访求仙药,自号“华阳隐居”,成为著名的道教人物。

2、史称陶弘景幼有异操,年四五岁乃好书,“恒以荻为笔,书灰中学字”。九岁开始读《礼记》、《尚书》、《周易》、《春秋》、《论语》等儒家经典,颇以属文为意。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及长,“神仪明秀,朗眉疏目”,“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

3、陶氏为世医出身,祖父及父亲皆习医术,且有武功。他自幼聪慧,约十岁时即读葛洪《神仙传》,深受影响,三十六岁辞官隐居句容茅山,并遍历诸有名大山,访求仙药。当时,他深受梁武帝萧衍的信任,虽则他时梁武帝多次赠官不受,但梁武帝有关国家大事都要向他咨询,所以时人对他有“山中宰相”的称号。

扩展资料:

1、陶弘景在医药、炼丹、天文历算、地理、兵学、铸剑、经学、文学艺术、道教仪典等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而以对于药物学的贡献为最大,这道家又与炼丹有关。

2、弘景的一生颇具***色彩,他推崇葛洪的著作,其经历也和葛洪有异曲同工之妙。《本草经集注》在中国医药学发展过程中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诸多创新与发展是勤劳聪敏、博学广识的先贤在中医药学方面的重大贡献,也成了我们学习、借鉴和研究的珍贵资料。他就用“黑”字写,有的就用“红”字写。所以,后人有“本草赤字”。

3、陶弘景一生执迷道教的“神仙之术”,固不足取,然而陶弘景知识渊博,精通天文历法、山川地理、医术药物、棋琴书画乃至阴阳五行,在药物、治炼、天文、地理、生物、数学等古代科技多个方面都有一定贡献。

百度百科-陶弘景

丹阳陶弘景幼而惠文言文

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比喻隐居的高贤。

中国人因为受到传统道教的影响,对隐士山林的奇人情有独钟,认为这些人大多品行高杰,拥有常人所不具备的能力和知识,所以,自古以来都很受统治者的欢迎。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隐士比较多,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便是隐居的名士,孔子的***颜回也是相当有名的隐士。?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陶弘景曾先后出任巴陵王、安成王、宜都王等诸王侍读;兼管诸王室牒疏章奏等文书事务的书记职务。由于官场的倾轧,仕途不利,三十六岁时,仍任六品文官?奉朝请?,心甚怏怏。?

陶弘景继承的是庄子的思想,早年曾在朝中为官,与还未称帝的梁武帝萧衍是至交好友。只不过陶弘景厌倦了勾心斗角的生活,辞官归隐后开始精研医术,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

梁武帝即位,其初国号未定,陶弘景引诸谶记,皆成?梁?字,上书武帝,告之?梁?是运符。武帝遂立国号为梁。后来武帝欲聘弘景入朝为官,亲手写诏召之弘景终是不应。武帝见其意已决,遂不复提聘官之事。然国家遇有大事,无不前往咨询,梁武帝与陶弘景之间,书信不绝,月常数信。帝每得其书,烧香虔受,恭敬之状,无以复加。

陶弘景也确实能力很强,在他的帮助下,南梁***非常稳定,政务上取得的成就也非常显著,整个朝廷蒸蒸日上,很有一种鲸吞天下在姿态 ,固人们封其?山中宰相?之美名。

1. 陶弘景丹阳陶弘景幼而惠,博通经史

他常常对人说:“仰观青云白日所显现的天象,离我归隐山林修仙养道的时日不远了。”

陶弘景起初官拜宜都王侍读,后来改迁奉朝请,这是一个闲职,定期参加一些朝会了事。齐武帝永明年间,陶弘景辞去官职归隐茅山。

茅山有个金陵洞,洞长环回一百五十余里,又叫华阳洞天,内有三茅司命的府庙,因此当时人叫它茅山。由这个洞名,陶弘景自号为华阳居士。

此后,凡有记载他的书文,都用华阳居士这个称谓。陶弘景隐居茅山,就象士大夫以能参加古代圣贤的礼教玄晏为荣、葛洪怀抱木皮守持本真一样。

陶弘景不但有林乐之好,而且尤为喜爱著书立说。晋绅庶士中仰敬他的人很多,有的不远千里来拜谒他求道。

陶先生曾说:“我读修炼以外的杂书不到万卷,同时也读有关修仙成道的书,权当小小的研究吧。”齐高祖问询陶弘景:“卿归隐泉林,山中有什么东西那么吸引着你啊?”陶弘景赋诗作答。

诗中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齐高祖读诗后,非常赞赏陶弘景。

2. 《南史.七十六隐逸下》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

山川之美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②俱⑨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

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课释: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

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

中书,官职名。后一个“书”指书信,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道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华阳套隐居集》。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③四时:四季。⑨俱:都 ④歇:消散。

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⑥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⑦欲界之仙都:人间的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 *** 、无 *** 。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⑧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

⑨与(yù):。山川之美 山川之美①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②俱⑨备。晓雾将歇③,猿鸟乱鸣;夕日欲颓④,沉鳞竞跃⑤。

实是欲界之仙都⑥。自康乐⑦以来,未复有能与⑧其奇者。

课释: ①本文选自《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粱文》卷四十六,中华书局1983年版。原文题为《答谢中书书》。

本文为节选,题目为编者所加。谢中书,指谢征,作者的友人。

中书,官职名。后一个“书”指书信,这段文字是原信的一部分。

陶弘景(456~536),南朝齐梁时道思想家、医学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有《华阳套隐居集》。 ②五色交辉:这里形容石壁色彩斑斓。

五色,古代以青、黄、黑、白、赤为正色。交辉,交相辉映。

③四时:四季。⑨俱:都 ④歇:消散。

⑤夕日欲颓:太阳快要落山了。颓:坠落。

⑥沉鳞竞跃: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

⑦欲界之仙都:人间的天堂。欲界,佛教把世界分为欲界, *** 、无 *** 。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仙都,神仙生活于其中的美好世界。

⑧康乐:指南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继承他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是南朝齐梁间文学家。

⑨与(yù):参与。 译文: 1. 山川的秀美是古代文人雅士谈论的话题.高耸的山峰耸入云端,清澈的溪流可以看到底.两岸的石壁青,黄,黑,白,赤,五色交相辉映.青色的树林,翠绿的竹林,四季都有.早晨的雾气即将消散,远处传来的猿猴和鸟叫声此起彼伏;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这实在是人间仙境,自从谢灵运以来,还没有人能置身这奇妙的山水之中. 2.山河的壮美,是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赏的。

这里的高峰插入云霄,清流澄澈见底,河流两岸悬崖峭壁,在阳光下各种光彩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

每当早晨,早晨的雾将要消歇,可听到猿猴长啸,鸟雀乱鸣;每当傍晚,夕阳将落,可见到水中的鱼儿竞相跳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谢灵运之后,还没有人能置身这佳美的山水之中。

3.山河的美丽,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谈论。高高山峰插入云霄,清澈水流看得见水底。

(阳光下的)两岸岩石峭壁(上),各种颜色交错辉映。碧绿的森林青翠的竹林,(一年)四季都有。

早晨大雾将要消散(时),猿猴和鸟雀混杂的鸣叫(响成一片)。傍晚的太阳将要落下(时),潜游水中的鱼竞相(在水面)跳跃。

(这里)实在是人世间的仙境。自从谢灵运以来,不再有能够沉浸(在)这奇妙的(山水境界里)的人了。

打括号为文中未写到,但实翻译时应理解彻底的 编辑本段文章总评: 文章开始,作者从人们对山水的态度观点入手:古往今来,没有人不赞美青山绿水的,特别是江南的山山水水,更是柔媚亮丽、清秀绝尘,是如此的典雅、飘逸。接着描写了山水、石壁、丛林、翠竹和早晨、黄昏的景象,融情于景,表达作者对山水的赞美之情。

最后,作者发出慨叹:从谢灵运后,又有谁能欣赏如此美景呢?望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名利,能全身心投入自然的人,还有多少呢?一片黯然之情,悄然流露。 整篇文章,六十八言,有山水竹林、晓雾夕阳、猿鸟锦鳞,有比喻、夸张、拟人,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说不完的无限情趣、道不完的生机盎然。

这在魏晋六朝“诗尚玄理,文工骈体”的文风中,可谓一枝独秀。读来凡心皆无,身在物外,心清神明。

编辑本段情感:自然景物的绮丽风光,本身就构成优美的意境,作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感受,以饱和着感情的语言激起读者的兴致,从而形成文学作品的意境。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相互作用,构成一幅怡神悦性的山水画。

全文只有68个字,就概括了古今,包罗了四时,兼顾了晨昏,山川水木,飞禽走兽,抒情议论,各类皆备。

3. 文言文《南史陶弘景传》翻译

陶弘景(公元456-536),表字通明,晚年号华阳隐居,是丹阳郡秣陵县(今江苏江宁县)人。

当初他母亲梦见一条青龙从自己怀中飞出,又看见两个天人手里拿着香炉来到她家里,随后就怀孕了,生下了陶弘景。但她看到的青龙却是没有尾巴的,自己独自飞上天去了。

据说这预兆了后来陶弘景终身不娶、没有子嗣。 从童年时候起,陶弘景就有与众不同的品行和志向。

他在六岁时就能理解自己读的书,并能撰写文章。七岁时读了《孝经》、《毛诗》(即《诗经》)、《论语》等几万字的书籍。

后来,在他十岁的时候,有一位,同乡得到一本晋代人葛洪写的《神仙传》。他看到里面关于淮南八公等神仙的故事后,便感叹地说:“读了这本书,便使人产生壮志凌云的胸怀,有修仙学道的志气。”

于是他不分昼夜地研究、探寻这本书中的事理,立下了修仙学道、长生久视的志向。他曾经对人说:“仰望青天白云和太阳,就不觉得象原来那样遥远不可及了。”

长大成人后,他身高七尺四寸,神情精明、仪容秀美,眼睛明亮、眉宇开阔,耳朵长而形体精致。他读了一万多卷书,善于弹琴和下棋,精于草书和隶书的书法。

宋顺帝升明三年(公元479)三月,齐高帝作相国。他当时才二十多岁,便被荐举为“诸王侍读”,后来又授予他“奉朝请”的官职(可定期参加朝会)。

他虽然身居权贵之门,却始终藏形匿迹,不与外界的人打交道,每天只是展卷阅读。朝廷中有关礼仪和典章制度方面的事情,大多由他决定。

陶弘景本来是个不求荣华富贵的人,一直想辞官归隐。他曾经在给亲友的信中说:“畴昔之意,不愿处人间,年登四十,志毕山薮。

今三十六矣,时不我借……”永明十年(公元492),他果然向皇帝上表请求辞官归隐。皇帝下诏准许了他的请求,并赐送他成束的绢帛作为礼物。

到他离开的时候,朝中公卿士大夫之流都到征虏亭来为他饯行,张设了许多帷帐,为他举行盛大的告别宴会。去那里的车马太多,互相拥挤,堵塞了道路。

人们说这是自宋、齐两朝以来,从未有过的事情。朝野上下的人都觉得他非常荣耀。

他便隐居在句容县的句曲山上(今江苏西南部,地跨句容、金坛等县境)。他常说:“这座山下是第八洞宫,名叫金坛华阳之天,周围有一百五十里边界。

汉代的时候有咸阳三茅君(茅盈和他的两个弟弟),他们得道后来掌管此山,所以又叫茅山。”于是他在山的中部建立了一处住宅,自号“华阳隐居”。

开始的时候他跟东阳郡的孙游岳学习符录和图谶等***和道术。后来他游遍了各个名山,寻求仙药。

每当经过山涧溪谷等地方,他都要在那里或坐或卧,吟咏诗文,久久徘徊,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他特别喜爱松间风涛之声。

一听到松涛响,他便禁不住心中欣欣然而乐。有时他一个人独自去山泉、岩石的地方游览,远远看到他的人都以为是神仙。

当时,南朝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同时也是中国音韵学鼻祖的沈约,正在东阳郡作郡守。由于尊崇他的志向和节操,沈约多次写信邀请他出来作官,但他始终没有接受。

梁武帝(一说齐高帝)曾经下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言下之意是说山中什么也没有,还不如出来作官,也就什么都有了。陶弘景写了“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山中有什么呢?山岭上有许多白云。

可惜白云只能供我自己赏心悦目,却不好用手捧来寄送给你啊!”巧妙地表示了自己不愿出山作官,不屑与时人为伍的高雅志向。此诗顺口道来,语言平淡却内蕴深厚。

从此,后世的诗词文章中便把白云和隐者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白云行踪飘忽,来去无迹,自由自在,无所挂碍,正象飘逸不群的隐士一样。

另一次梁武帝要他出来作官时,他干脆画了两头牛,一头无拘无束地散漫在水草之间,另一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子牵着,还用棒子 驱赶着。梁武帝看了也笑起来,知道他绝不会出来作官了,也就打消了迫他出仕的念头。

永元初年(公元499-500),陶弘景修筑了一栋三层楼的房子。他自己住在上层,他的***们住在中层,来访的宾客住在下层。

从此他便断绝了和世人的交往,只准许一个家僮在他身边侍候他。斋天监四年(公元505),他又搬到积金东涧居住。

梁武帝萧衍原来就和他很有交情,登上皇位后,对他更是恩遇有加,不断地有书信往来,多至一个月中就有几封信,还经常派特使或仕宦前去探望他,经常给他送礼物去。国家每当遇到吉凶、征讨等大事,都要派人去他那里咨询,因此当时的人们把他叫做“山中宰相”。

陶弘景之为人,谦虚谨慎,通达事理而不拘泥,无论在官在隐都自然地符合礼仪。他的心明白如镜,遇到任何事都能立刻就了然于心。

他说起话来没有繁冗错乱,万一有也能立即觉察到。他生性喜好著书立说,崇尚奇异超常的事物,爱惜自然的风光,年龄越大,其爱越深。

他特别精于阴阳五行,风角(以五音占四方之风而定吉凶)星算(占星术),山川地理,四方产物,中医的中药学。他撰写了《帝代年历》,曾经制造过浑天象,说是“为了修道所须,不只是史官可以用”。

陶弘景传 ①陶弘景字通明,丹阳林陵人也。幼有异操,年四五岁恒以获为笔,画灰中学书。

及长,读书万余卷,一事不知,以为深耻。未弱。

4. 文言文翟汝文翻译急求

翟汝文,字公巽,宋代润州丹阳人,熙宁九年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翟汝文的父亲翟思自开封徙居丹阳,累官御史起居郎,历知越州应天府。翟汝文自幼聪慧好学,随父习诵汉、宋儒学。少年时代,翟汝文就能挥翰写一手锦绣文章和龙凤好字,以“风度翘楚,好古博雅”而远近闻名。元符元年,他告别父母,离开故乡,千里迢迢赶赴京城应试,一举考中进士,那年才22岁。翟汝文性至孝,以“亲老”为由,在丹阳侍奉双亲整整十个春秋。

北宋末年,国家处于危难之际,朝廷急需济世之才。大观年间,朝臣举荐翟汝文入朝为官,擢议礼局编修官。宋徽宗赵佶久闻翟汝文才华卓荦,“召对”后,觉得果然才华超群,嘉勉一番后,便授予秘书郎之职。后监宿州税,召除著作郎,迁起居郎。他为皇太子讲学,除中书舍人。后来,因为有人说他“从苏轼、黄庭坚游,不可当赞书之任”,而被外放至襄州、济州、庙州、陈州等地。他在各地做官都视百姓为父母,为官清正,经常微服私访,体察民情。对受灾地区,则常常奏请朝廷减赋,因此,深受地方百姓的敬重和爱戴,召拜中书舍人。朝廷命同修《哲学国史》,迁给事中。

翟汝文嫉恶如仇。徽宗时,内侍梁师成阴贼险鸷,专横跋扈,强占百姓墓田增辟为自己的园圃,都城里的人都称其为“隐相”。翟汝文对其深恶痛绝,多次弹劾,但是梁师成唆使宰相,将翟汝文贬黜至宣州。然而,这件事并未改变翟汝文刚正不阿的性格,反而更加激发起他对专权误国者的极端蔑视和愤恨。密州负海产盐,他见蔡京“屡变盐法”,并要“岁贡牛黄”,觉得蔡京的变法不合“祖法”,“牛失黄辄死”,因此奏罢,被朝廷。宋钦宗即位,召为翰林学士,改显谟阁学士,知越州兼浙东安抚使。

宋高宗建炎三年春天,金兵大举南下,直扑扬州。高宗赵构从扬州仓惶渡江,继续南逃,中原和江北地区完全失守。翟汝文与其同僚在南行的路上,他亲眼看见大批从北方逃亡而来的百姓流离失所,生活凄惨,无不痛心疾首。一年多来,朝廷被投降议和的乌云所笼罩,反对议和、上疏论政的宰相李纲被解职;力主北伐,请求还都汴京的好友、同乡太学生陈东惨遭;提拔岳飞为将、屡败金兵的宗泽忧愤而逝……这一桩桩、一件件令人触目惊心的悲剧并没有使翟汝文的豪气丧尽,他把满腔的悲愤化为不灭的复兴之志,期待着能有一天,身着戎装,横戈跃马,挥师北上,“欲挽天河,一洗中原膏血”!

绍兴元年八月,翟汝文被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除参知政事、同提举修政局。第二年四月的一天,从北方传来了伪齐刘豫迁都汴京的消息,朝野上下为之震惊,翟汝文对朝廷屈膝议和表示强烈不满。

翟汝文在密州时,秦桧为郡文学,翟汝文曾向朝廷荐举其才。但是秦桧到朝廷之后,培植党羽,结党营私,翟汝文很看不惯。绍兴二年六月,秦桧与翟汝文同堂议事,在谈到用人问题时,两人发生了争执,秦桧竞拍案怒斥翟汝文为“狂生”。翟汝文性情刚直,不为秦桧所屈,当即回应说:“浊气!”因此得罪秦桧。秦桧上奏高宗赵构进谗言,说翟汝文“擅以私意治吏事,伤国体,不可施行”。翟汝文毫不示弱,力陈其故,并直言秦桧“私植党羽,谗害善良”,“乞治堂吏受赂者”。秦桧为此大怒,弹劾翟汝文“专擅”。右司谏方孟卿奏翟汝文“与长官立异,岂能共济国事”?不久,翟汝文被迫去职。可见,翟汝文是一位嫉恶如仇、风骨凛然的良臣!

翟汝文“风度翘楚,好古博雅”,精于书画。因为他与苏轼、黄庭坚是好友,其书法在一定程度上受苏、黄的影响,形成了自己沉着、苍劲、豪放的艺术风格。

翟汝文存世书法作品有行楷《书札》、《宣抚帖》等,其中《宣抚帖》收录于乾隆十二年时摹勒刻石的《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中的第三十六册内,共计14行,106字。此帖中,翟汝文学苏轼笔意,酷似苏字,通篇“妩媚中藏刚劲,古拙里显灵秀”,充分表现出苏字“绵里裹铁,藏巧于拙”的艺术特色。

翟汝文一生著作颇丰,后人称他的文章“有熙宁、元占遗风”。他还谙熟先秦史、汉史,以及夏、商、周三代礼器、礼仪。政和三年,他曾“奏乞编集新体,改正《三礼图》以示后世”,但却没有实现。他刊行于世的著作除《东汉通史》50卷外,还有《圃学》5卷、《广闻》3卷、《人物志》5卷、《忠惠集》30卷。

绍兴十一年(1141),翟汝文带着满腔的幽愤和壮志未酬的心愿,悄然离开了人间,门人私谥为“忠惠”,将其遗体葬于丹阳九灵山。

5. 1、倒屣相迎的文言文中年既幼弱的“既”是什么意思

1、这个既用它的一般意义貌似无法解释得通,估计理解为通***字“纪”2、第一个是个偏正短语,以待饿者是状语,表示目的,而因此表示修饰关系第二个而表示顺接,从和谢的都是黔敖,全句翻译为黔敖跟随在穷人后面向他道歉.第三个表示顺接(承),先是不吃,然后就饿死了.3、直是故意的意思 不是倒装,翻译为“五天之后天亮时”4、自就是自己分是分别之意 全句翻译为“(约了)五六个人分别躲在路旁的树上”稍前 翻译为稍微(略微)全句翻译为稍微向前跑了一段路,惊慌略微安定了一点.5、这个而我觉得表示因果关系,翻译为“因此”“因而”,非要在你说的两种里选那就选顺承.6、南应该是名词作状语,表示向南,南望就是向南方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