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与无为_无与为乐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7-18 0

    原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苏轼与张怀民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为与无为_无与为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里,我解开衣裳准备睡觉,看见月光照进唐武德门户,便高兴得起来走动。因为想到没有可以和我共同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自上而下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叉错杂,原来那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只不过少有像我们这样的闲人罢了。

    注释

    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黄冈县城南。 

    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元丰,宋神宗赵顼年号。当时作者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已经四年。 

    解:把系着的东西解开。

    欲:想要。 

    月色;月光

    入;进

    户:一说指堂屋的门,又一说指窗户,这里指门。 

    欣然:高兴、愉快的样子。欣,高兴,愉快。然,……的样子。 

    行:散步。 

    念无与为乐者:想到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 无与为乐者,没有可以共同游乐的人。者:……的人。 

    遂:于是,就。

    至:到。 

    寻:寻找。

    张怀民:作者的朋友。名梦得,字怀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丰六年也被贬到黄州,寓居承

    寝:睡,卧。 

    相与步于中庭:一同到庭院中散步,相与,共同,一同。步:散步。中庭,庭院里。 

    庭下如积水空明:意思是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

    空明:形容水的澄澈。在这里形容月色如水般澄净明亮的样子。

    藻、荇(xìng):均为水生植物,这里是水草。藻,水草的总称。荇,一种多年生水草,叶子像心脏形,面绿背紫,夏季开黄花。 

    交横:交错纵横。 

    盖:句首语气词,这里可以译为“原来是”。表推测。(语文版课文课释为表推测,但无详细解释,或有人将其解释为大概)(原因推测或结果推测,原来是,原因是)

    也:是。

    但少闲人:只是缺少清闲的人。但,只。

    闲:清闲。

    闲人:这里是指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苏轼这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里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闲,自称“闲人”。

    耳:语气词, 相当于“而已”意思是“罢了”。

    文章结构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首句点明夜游的起因与时间,为美好的月色而心动,遂起夜游之意。

    二部分(第二自然段):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庭院月色。此段只字未提月,却描绘出了月色的清澈

    第三部分(第三自然段):两个反问句引人深思。作者抒发面对月光产生的感触。

    思想感情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谪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虽感慨身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记/承天寺/夜游

    宋代: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译文: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或公元1083年十月十二日夜,可不译),(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时,恰好看见月光照在门上,(于是我就)高兴地起床出门散步。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于是(我)前往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我们便一同在庭院中散步。

    月光照在庭院里像积满了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的水藻、荇菜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光?(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扩展资料

    诗词节奏划分依据:

    古诗词的诵读节奏的划分,通常有两种依据。或按音节划分,或按语意划分。也就是说在朗读时停顿的单位可以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音节或意义。例如:“劝君更尽一杯酒”一句依音节 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按意义可划分为“劝君更尽/一杯酒”。

    一般来说,诗歌中按表音节奏划分多,按表意节奏划分少。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词主要是按意义单位来划分。如“无言/独上/西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相见欢》),这是按照动宾之间划分。更应注意词中“一字领”的句子,如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其中的“对”“渐”字必须停顿并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