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师回俯,什么动物_班师回府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排行 2024-07-19 0
  1.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就连一些成语也用到了动物的名字请试填一下好吗抱头什么窜和什么飞蛋打
  2. 福州市有什么名胜古迹
  3. 鲅鱼公主的传说作文300字
  4. 求《水浒传》人物评析

天清早,森林里传来一阵嘈吵的声音,原来是小狗和小猫正在喋喋不休地争论谁比较有勇敢,小狗说:「我比你勇敢啊!」小猫不服气,便说:「你说你比我勇敢,有甚么证据呢?」这时,森林里的猫头鹰便跟他们说:「别再吵了!不如你们明天在这里,看谁能最快爬到天上,把太阳取下来,就算最勇敢!」经过双方的同意后,他们便回家作好准备,预备明天的比试。

第二天,他们都显得精神奕奕,信心十足。首先,他们把带来的桌子、椅子一层一层的迭好,使它们成为一把「」。小狗一马当先的爬上去,而小猫则紧随其后。森林里的动物都努力地为他们打气,不停地大喊他们的名字,鼓励他们。就在此时,小猫向下一望,一不留神掉了下来。此时森林里的动物才醒觉起小猫原来有畏高症,便赶快跑过去看他有没有受伤。幸好,小猫刚巧摔在柔软的草地上,动物们都稍为放心一点,他们召来救伤队把小猫送到医院去。此时,动物们的注意力都回到正在比赛的小狗身上,可能是小狗看见小猫不能再比赛的缘故,便信心大增,努力地向上爬,不消一会儿,便已登上天空,他飞快地跑到太阳那儿,谁知他一碰到太阳,便给它的热力活活地灼死了。

所以,我们做事千万不要不自量力,否则,便会落到跟小狗和小猫一样悲惨的下场。

班师回俯,什么动物_班师回府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很密切就连一些成语也用到了动物的名字请试填一下好吗抱头什么窜和什么飞蛋打

关羽漂流记找出十二个动物是:猴、蛇(舌)、牛(纽扣)、狗(钩)、羊(太阳)、海鸥、熊猫(毛)、狼(浪)、龙(青龙刀)、狐狸(胡子)、狮子(柿子)、猫(帽子)

羽漂流记找出12个动物分别有:猴、蛇(舌)、牛(纽扣)、狗(钩)、羊(太阳)、海鸥、熊猫(毛)、狼(浪)、龙(青龙刀)、狐狸(胡子)、狮子(柿子)、猫(帽子)。图中关羽的帽子是猫,拿的青龙刀是龙,脚下的浪是狼,胡子是狐狸;船上的钩子是狗,纽扣是牛。上方的太阳是羊,旁边有猴子,猴子有舌头(蛇),柿子树是狮子。

三口之家-找出12个动物分别有:小笼包,羊角辫子,蝴蝶结,免子图案,珍珠奶茶,吹风机,路由器,猫咪,金鸡独立,斗鸡眼,袋鼠(拖动鼠标到纸袋上合成袋鼠),金丝猴 (拖动金蛛丝到头顶瘊子合成金丝猴)。左边有一个路由器,小女孩梳着羊角辫,中间的人拿着吹风机,裤子上是兔子图案。

右边的人戴着蝴蝶结,拿着奶茶,脚上是金鸡独立,其他按提示寻找即可。十二个动物分别有着详细的介绍,也在中有着详细的位置标记,如果你对今天上线的关卡感兴趣的话,可以去游戏中根据标记进行闯关,找齐十二个动物之后即可顺利的通过这个关卡。

关羽人物生平:

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流落至幽州涿郡。到了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关羽、张飞都加入其中,随刘备辗转各地,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的感情好到连睡觉也要睡在一起。刘备担任平原相时,任命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随刘备出席活动时,关羽和张飞则侍立刘备左右,保护刘备周全。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杀而迁怒于陶谦,于是发兵攻打徐州。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曹操兵退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小沛。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军夺取了吕布军队的黄金,吕布于是派遣高顺率军攻打刘备。曹操遣夏侯惇前来帮助刘备,被高顺打败。同年九月,高顺击溃刘备。于是,曹操亲自率兵东征吕布。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刘备、关羽、张飞等人便跟随曹操班师回许昌。

福州市有什么名胜古迹

抱头鼠窜 鸡飞蛋打

抱头鼠窜

解释: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

出自:《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示例:吓得这些人一个个~而逃。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

语法:连动式;含贬义,形容敌人的狼狈相

近义词:逃之夭夭、捧头鼠窜

反义词:大摇大摆、得胜班师

鸡飞蛋打

解释:鸡飞走了,蛋打破了。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示例: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不可收拾了。

◎周骥良《吉鸿昌》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比喻两头落空,一无所得

近义词:人财两空、两败俱伤

反义词: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有疑问请追问哟~我会尽快回复的(^-^)V

鲅鱼公主的传说作文300字

于山

一名九仙山。在福建福州市中心。相传战国时古民族“于越”

氏的一支居此而得名。全山面积11.9公顷,形如巨鳖,最高点鳌顶峰海拔58.6米。山上原有揽鳌亭、倚鳌轩、步鳌坡、接鳌门等六鳌胜迹,还有九日台、集仙岩、平远台、狮子岩、炼丹井、九仙洞等二十四景。现存庙字有万岁寺、戚公祠、大士殿、九仙观等。有宋至近代摩崖题刻一百多处。碑廊陈列有宋、元、明、清历代碑刻。

大士殿

一名观音阁。在于山山顶。原为宋嘉福院遗址,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改建为万寿亭,内供“万寿无疆”穹碑,为州城百官祝釐之所。乾隆二年(1737年)改为大士殿。辛亥革命光复福州战役,以于山作为总攻阵地,革命军前敌总指挥部设在殿内。1911年n月9日拂晓,革命军在此开火为号,炮打将军署和旗兵聚居的旗下街,们获将军朴寿,杀于殿西丹井附近,殿内有乾隆“御题大士出山图”碑刻,叙述观音菩萨“从男变女”的故事。

定光塔

俗称白塔。在于山西麓。砖构,七层八角,高41米。初建于唐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据碑刻记载,在辟基时发现一颗光芒四射的宝珠,故名。初为环木的六层楼阁式砖木塔。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被雷火焚毁,二十六年(1548年)重建,把残存砖轴内削低四分之一,木梯改装在砖轴内,成为砖塔。唐代原木塔的石座尚存。塔南定光塔寺,唐天枯二年(公元905年)创建,两年后,为祝贺朱温即位,改名万岁寺,俗称白塔寺。现存殿字均清代重建。

戚公祠

在于山白塔寺东。戚继光(1528—1587)明代杰出军事家。

字元敬,号南塘,山东蓬莱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率兵支援福建抗倭,在宁德横屿、福清牛曰、莆田林墩打了三次大胜仗。班师回浙时,福州官绅在于山平远台设宴饯别,勒碑纪功。后人在台旁建祠,后废。现祠是1918年重建。祠厅建在石岗上,旁有五株苍松,前为平远台,岗台之间跨有天桥;厅东怪石迭垒,中有一石如榻,上镌“醉石”二字,相传为戚公醉卧处。石畔为醉石亭,亭北有蓬莱阁,又有榕寿岩、补山精舍诸胜。

于山摩崖刻石

在于山上。有宋至近代摩崖题刻一百余处。主要集中在鳖顶峰、戚公祠、蓬莱峰、金粟台等处。其中有宋代元绛的“金粟台”篆书,明代张讳的“平远台”行书,督舶太监尚春的诗刻,清代官府镇压农民起义领袖蔡牵、朱愤的纪事刻石等,都具有艺术和史料价值。

寺铁佛

在福建福州市经院巷。寺建于梁大情二年(公元548年),初名灵山,唐二十三年(公元735年)改今名。铁佛迭掌盘足坐于莲台上,外披泥贴金,法相庄严。高5.3米,人立其肩,手摸不及顶。铸建年代未见文献记载,明中叶以前,曾被误认为后唐年间王审知所铸的三万斤铜佛,后才发现非铜实铁,曾异撰联云:“古佛由来皆铁汉,凡夫但说是金身”。清初《榕城纪闻》云: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四月初一日,重建铁佛殿,在佛座下开出银塔一座,上题:“宋元丰癸亥正月初一日立,刺史刘瑾。”据此,铁佛当铸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是研究古代冶炼技术的实物例证。

乌石山

简称乌山,又名道山。在福建福州市中部,与于山东西相对,乃城内三山之一。游览面积11.9公顷,最高点香炉峰(桃李石)海拔86.02米。怪石嶙峋,林荫壑胜,环山寺观栉比,山间亭榭交错。有三十六奇景。唐代即为游览胜地。其中天章台、冲天台、霹雳岩、天台桥等六处,均属三十六奇;1955年修建了三座不同形式的亭子:居东的八角亭,即唐宋八大家曾巩为之作记的道山亭;居中的方亭,为纪念明代抗倭保城有功的黎鹏举而建,名黎公亭;居内的圆亭,则纪念陈振龙从吕宋引进番薯种,名先薯亭。此外,还有沈公祠、道山观、弥陀寺、吕祖宫等。

乌石山摩崖题刻

在乌石山上。岩石巉崎,洞壑清幽,摩崖题刻二百余处,分布全山各角落,以邻霄台、天章台、道山亭等地较为密集。著名的为唐大书法家李阳冰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所书的篆书《般若台》,以及宋代程师孟、陈襄、朱熹、梁克家等人的题刻。元代间有用蒙文书写的。明代多诗刻,其中太监的题刻为清人所不取,《乌石山志》均未收录;但对研究明代太监活动,特别是督舶太监的活动,颇有史料价值。

西湖

在福建福州市区西北隅。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凿引西北诸山之水聚此,为农田灌溉之用。五代闽时,在湖滨建水晶宫,此后渐成为州人游乐场所。宋辛弃疾词云:“烟雨偏宜晴更好,约略西施未嫁。”因而有小西湖之称。1914年辟为公园,当时可供游览的陆地面积仅54.3亩,解放后几经扩大,已达215.15亩。湖中有开化、谢坪、窑角三屿,湖滨有荷亭和大梦山,以柳堤和玉带、飞虹、步云三桥通联,构成一幅整体画图。园中浓荫覆盖,幽香阵阵,更有宛在堂、桂斋等占迹掩映其间,湖面轻舟碎影,水谢卧波,湖光山色,令人陶醉。福建省博物馆设在园中。

大梦山

一名廉山。在福建福州市西湖之滨。广袤2华里,高不及40米。旧时,苍松蓊郁,排翠崇冈,轻风徐拂,远近闻声。”大梦松声”为福州西湖前八景之一。今则松竹滴翠,花木似锦。山巅有大梦山亭,东南麓有行磴引入山洞府,盘旋而上,可登亭凭眺全湖景色。环山麓一带地势迂回,西南有乎章池等古迹,系元末平章陈友定西肢园遗址,南为明代薛家池馆遗址,东为明礼部侍郎萨琦祠堂,内有养龙、玉井、沙帽三池,1957年合并改建为福州动物园。园内有熊猫馆、猛兽舍、水族廊、海豹池、猴山、象园等等,收罗珍禽异兽颇多。西隅有游泳池等。

西禅寺

原名长庆寺。在福建福州市西郊怡山。离城约3公里。怡山形如“飞凤落坡”,又名凤山。原为南朝梁炼丹士王霸所居,唐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建冲虚观祀之。后废弛。咸通八年(867年)延佛***居之,后两年改名清禅,不久又改延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改名长庆,俗称西禅。占地约100亩,大小建筑物四十多座,大部分是清光绪年间微妙禅师往海外募金重建。规模雄伟,清末列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垣内寄园,花木似锦,尤擅池馆之胜;垣外有古荔百余株。寺僧年年举办荔枝会,吟诗作画,“怡山啖荔”成为韵事。

华林寺大殿

在福建福州市区北部,屏山南麓。北宋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吴越国王钱氏尚割据福州,其臣下鲍脩让为郡守,在此建寺。初名“越山(屏山)吉样禅院”,明正统间赐额,改名华林寺。原有殿、法堂、环峰亭、绝学寮等,均早废。仅存大殿,单檐九脊顶,面阔三间,进深四间,虽历经明清两代重修,其主要梁架、斗栱等还是初建时原物,保存唐宋建筑风格,为我国长江以南最古老的木构建筑,是研究古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江心公园

在福州市台江江心中。面积3公顷,形若巨舟卧于碧波上,原名三县洲,系由泥沙冲积而成。此洲北面波涛滚滚,百舸争流;南面则风平浪静,水清如镜;地处闹市之中,而无车马喧哗之扰。15年在此筹建江心公园,环洲砌以石驳岸,以原有三株老榕为中心,栽种花木五万株,建有榕树坪、金鱼馆、临江亭、***、品茶轩、游泳场等,颇具规模。1982年正式开放。

严复墓

在福建福州市郊阳岐村。清宣统二年(1910年)严复生前所营建,以石构为主,形如扶臂椅,碑书“清侯官严几道先生之寿域”,两侧有云龙柱一对,墓前横屏书“惟适之安”,规模不大,结构大方。严复(1853—1921)字几道,号又陵,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早年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光绪三年(1877年)留学英国,历任天津水师学堂总教习、总办、资政院议员。辛亥革命后,任北京大学校长。曾翻译赫胥黎《天演论》等,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基础。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翻译家。

张经墓

在福建福州市西郊原厝村黄店山。张经(1492—1555),明抗倭将领。字廷彝,号半洲,侯官(今福州市)人,进士出身,官至兵部尚书。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负御倭全责,总督诸军,次年在浙江王江泾大捷,称军兴以来战功第一,但被严嵩羽党赵文华篡功诬陷,被害京师。万历中其孙伏阙鸣冤,始昭雪,赐祭葬于此。黄店山古称芋坑山,地处闽江之滨,山明水秀。墓为白石结构,自麓至半山有十三层宽阔石台,深515米,左右分立翁仲、望柱以及马、狮、虎、羊等石兽,雄伟壮观。山麓原有“东南战功第一”石坊,民国间被军阀拆除,台石亦被***。1963年重修其主要部分。

林阳寺

一名林洋寺。在福建福州市北峰山区,距市中心19公里。寺在瑞峰之麓,据宋《三山志》记载,后唐长兴二年(公元931年)置。名林洋院。明《闽都记》称为后晋天福元年(公元936年)创建。明初废,万历四十年(1612年)重建,改为寺,后又废。现存寺院为清光绪间鼓山涌泉寺住持古月禅帅募资重建,称林阳寺。整组建筑群大体仿效鼓山涌泉寺,亦以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为中轴主体建筑,左右峙立钟鼓两楼。旁衬禅堂、僧室、客厅等,规模雄伟,为当时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西有南朝陈水定四年(公元560年)隐山禅师藏骨塔。

林则徐墓

在福建福州市北郊马鞍村的金狮山麓,面对五凤山。林则徐(1785—1850)是我国清代民族英雄。字少穆,侯官(今福州市)人,嘉庆进士,历任巡抚、总督。力倡禁烟,道光十九年(1839年)任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严令英美烟贩缴出237万斤,在虎门当众销毁。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他团结军民打退英军进攻。由于清廷妥协求和,被革职充军新疆。后起用任云贵总督。1849年因病辞职回籍,次年又奉命赴粤,病死潮州,归葬于此。墓为三合土结构,宽13.2米,深24.6米,为四层台,墓前有狮子一对。道光六年林则徐为其父母所营建,计六圹,他自己夫妇及弟夫妇均附葬。墓前有御赐碑文和祭文青石碑两座。

林则徐祠堂

在福建福州市澳门路。祠门向东,第一道为屏墙,左右设两边门,额题“中兴宗衮”、“左海伟人”。第二道为牌楼形墙,设一大门,额横书“林文忠公祠堂”,进门为一条石铺通道,左右分列青石文武翁仲及马、羊、虎等。道半跨有三楹仪厅,厅后通道直达碑亭。碑亭为正方形,内立三座青石碑,成品字形。一为圣旨,一为御赐祭文,一为御赐碑文,均林则徐卒时所赐,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建祠时补镌。词厅在碑亭北侧,外有围墙,厅正中把林则徐遗像,楣上挂道光帝御书“福寿”匾额等。亭后有两座三间排平屋,东西相对,中隔一堵花墙,均作客厅用,再后为一列曲尺形双层楼房,北楼计九间排,西楼三间排原供家族子弟攻读之用,内有“丰井”古迹。1982年冬辟为林则徐纪念馆。

欧冶池

又名剑池。在福建福州市区北部鼓屏路东。相传春秋时欧冶子铸剑于此,故名。据宋《三山志》记载:“唐元和中僧惟斡浚池,得铜剑、刀环数枚,送武库。当时,冶灶犹有在竹林间者。”古时,池周回数里,池畔有冶山、利泽庙、剑池院、五龙堂、欧冶亭等,均废。宋黄裳《欧冶池》寺云:“惟有越山池尚在,夜来明月古犹今。”明张时彻《剑池燕集》诗云:“岩畔紫芝开几许,与君今夜泛瀛洲。”现在池面仅存数亩,1983年重浚,并恢复部份亭榭。

罗星塔

俗称磨心塔。在福建福州市东南21公里处马尾港的罗星山宋柳七娘建。据《闽部记》载:七娘岭内李氏女,育色,里豪谋夺之,抵其夫于法,谪死闽南,七娘斥卖其产入闽,捐资造塔,以资冥福。”明万历间塔毁,天启间(1621—1627)徐■倡议修复,重建为七层八角石塔,高31.5米,耸立港口。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两军即齐塔下开火。当时马江两岸十三乡人民。展开了反侵略斗争。1964年经过大规模修缮,罗星山也辟为公园。

金刚腿

在福建福州市闽江下游闽它镇对岸(长乐县地),距市区30公里,处在两岸山岩***、江流曲折、河道深窄的地段。金刚腿是一条形如巨人腿脚的大石条,从山麓一直伸剑江面。腿卜中空如桥梁,腿部翘起,靴底悬空,靴长约1米,满生青苔,极其逼肖壮观,为闽江七景之一。半山岩壁上还有古代石刻“金风濯足”四字。乘船出入闽江的人。部为这天然巨石所吸引。据传金刚腿原有一对,另一只已被开建造肆万寿桥。金刚腿是江水和海水的分界处,每当溪洪与海潮相遇时,浪涛冲击,更是奇观。

南公园

在福建福州市区东南。占地20.000平方米。清初为靖南王耿精忠别墅。湖塘台榭,擅林泉之胜。光绪间辟出部分地建左宗棠词堂,1912年改为公园。有桑柘馆、荔枝亭、藤花轩。望海楼诸胜。近年又依其曲折湖塘垒砌堤岸,围以栏杆,井在湖上修造两座石拱桥,其中一座从湖畔山石洞接通湖心小岛的凉亭,成为游览中心。临湖建双层楼船,登船台凭眺,全园景色尽收眼底。园旁影剧场也是公园旧地。

马江昭忠祠

在福建福州市马尾港的马限山麓,依山傍水,面对罗星古塔。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为纪念中法战争马江海战阵亡烈士而建。前后两进,正厅及两院祀殉难官兵796人,前厅有石碑一方,记海战经过。祠西为墓园。1920年重修,将墓园的九垄合为一丘,重立墓碑,上书:“光绪十年七月初三日马江诸战上埋骨处”。伺前有老榕两株,清幽肃穆。一九八三年重修,墓园增设池馆亭榭,词内陈列马江海战文物。

闽江金山塔

在福建福州市西郊8公里闽江西港。江心突起一阜,削拔寻丈,形似“印浮水面”,有砥柱中流之势。宋元年间建一座七层八面的实心石塔,高不及10米。塔周环构庵堂,古人以其比拟镇江的金山,故有小金山之称。后庵堂被山洪冲毁,或改建为文昌祠,或改建为塔江楼,历代更迭不常。现存的金山塔寺为1934年重建。塔前有一座殿,塔后有一层楼,左右各有一间斗室。所有楼阁均四面开窗,占地虽小,有外景可惜,环境颇为清幽。一水奔流,九山环抱,向为游览胜地。明代抗倭名将张经,少时曾在此读书,明莆田学者林兆恩(龙江)也曾借室著述。“塔影玲拢映绿波,金山事迹见诗歌”,弹丸之地,却流传不少名人韵事。

闽王德政碑

在福建福州市庆城寺(路)闽王祠内。闽王王审知(862—925),唐末割据福建,五代时封闽王。治闽三十九年,对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颇有功绩。后世誉称“开闽王”。此地原为他的故宅,闽亡,后晋开运三年(公元946年)改为庙祀。自宋至清,每年立春日,郡守都率群僚来词取土捏制春牛,发动春耕。碑全称《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碑》,高4.9米,宽1.87米。唐天祐三年(公元906年)于兢撰,王倜书。碑文记述审知家世及其治闽前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情况,是研究五代史的重要资料。祠内还有北宋开宝七年(公元4年)所立的《重修忠懿王庙碑铭》、《乞土胜地》等碑。

闽王王审知墓

在福建福州市北郊战坂乡莲花峰的斗顶山。王审知(862—925)字信通,光州固始(今属河南)人。唐末,从其兄王潮起兵,入据福建,封闽王。他治闽三十九年,促进了福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墓原在凤池山,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迁葬于此。莲花峰是郡城主峰,旗鼓分列,面对五虎,气势宏伟。陵园内原有殿堂牌坊以及莲花、永兴两院(寺),闽亡,均废。明宣德四年(1429年)又遭屯军盗掘,今仅存三层坟台及翁仲、石兽等。台上有两座并列的长方形砖墩,1981年重修,发现墩下为墓室,左室有闽王墓志铭,右室有夫人任氏墓志铭,均翁承赞撰。墩后围有坟壁,上为封土,封顶有唐闽忠懿王墓碑,是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重修时所立。

迥龙桥

亦名飞盖桥、沈公桥。在福建福州市郊闽安镇邢港上。建于五代年间,四墩五门,花岗石砌造,长66米,宽4.8米,墩为两头尖船形,墩间各铺石梁板五条。桥上护有石栏杆,栏柱36根,柱首雕刻有雄狮、海兽、莲花等,造型古拙生动。南宋淳祐间重修后,改名为飞盖桥: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镇官沈某重修,改名沈公桥。现存结构多为唐宋时期遗物。“闽中桥梁甲天下”,但五门以上唐桥尚属罕见,是研究福建古代造桥技术的重要实物例证。桥的两端各有庙亭一座,均清代重建。西北端为玄帝亭,旁立宋观文殿学士郑性之所书“飞盖桥”和清“沈公桥”石碑,东南端为圣王庙,内祀齐天大圣,重檐九脊顶,背负盘石山,拾级登山,可观赏邢港九曲、七星献寿等景致。

桂斋

在福建福州市西湖荷亭侧。清道光八年(1828年),林则除了父忧在籍守制,倡议重浚西湖。浚湖工程结束,利用节余在荷亭北皇华亭故址建宋李纲祠堂(今废),并在祠旁架屋三椽,植桂两株,取李纲晚年住所名称,亦叫桂斋。咸丰元年(1851年)即林卒的次年,6月12日,州人士遵林遗嘱奉其像祀于此。民国间在斋旁建室一间,称“林文忠公读书处”,并新建一座禁烟亭。

烟台山

在福建福州市区闽江南岸,梅坞与麦园顶中段的藤峰。因元末至清初设有烟墩以为报警之用,故名。1962年建为公园。园内有长廊、茶室、阅览厅、游泳池等。穿插种植木棉、南洋杉、美洲松等名贵树种。由于一阜临江,地势较为高峻,视野开阔,能纵览榕城全貌。北望三山两塔雄峙;俯瞰闽江航运繁忙;更有万寿、闽江两座大桥,宛若长虹。夏晚江风习习,远眺万家灯火,犹如繁星点点,是消暑胜地。山麓梅坞,古时种植万株梅树,有“琼花玉岛”之称。明徐熥曾留下“十里花为市,千家玉作林”佳句。清初毁于战火,现在已是市肆林立。

崇福寺

在福建福州市北岭下,距城约8公里。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7年),原名崇福院,后废。明末清初重建,至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始具规模,后逐渐发展,梵宫林立,殿宇巍峨,至清末成为福州五大神寺之一。寺在象峰之麓,冈峦环抱,松柏参天,有清涧一曲绕寺而过,环境十分清幽。现存殿宇,多为光绪年间所重建。

崇妙保圣坚牢塔

俗称“乌塔”,误称“净光塔”。在福建福州市区乌石山东麓,五代闽永隆三年(公元941年)闽王王延曦为自身及眷属、臣下祈福,在唐代净光塔遗址上兴建。原造九层,未完工,延曦被杀,闽亡。现存塔为八角形,七层檐,高35米,用花岗石砌造。转角设倚柱,每层叠涩出檐。第一层开一门,其余各层开二门,不设门的地方都设佛龛。塔心有曲尺形通道供登攀。造型雄伟端庄,与于山定光塔东西相对,有“榕城双塔”之称。清道光间塔身倾斜,1957年重修。塔上浮雕佛像及碑刻,是研究五代闽历史与艺术的珍贵资料。塔旁“敕建贞元无垢净光塔”碑,是前身塔所遗。

***寺

在福建福州市安泰桥下。据寺碑称,始建于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不合史实。按此地原为五代时闽王王继鹏的太平宫,后晋天福元年(936年)改为万寿院(佛教寺),元至正间始归***教,改造为***寺。《闽都记》云:国朝初建,名“真教寺”,俗呼“礼拜”,色目人礼拜诵经于此。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毁于火,是年冬重建,越八年始落成。重建的寺,属东方建筑形式;大殿单檐五脊顶,深广均五间,成正方形,为礼拜堂。前有华表,左右两庑为茶厅、房廊、厨舍等。现存大殿为1955年重建,改为工字形。寺内有永乐圣谕、嘉靖重建***寺记等石碑。是福州唯一的***教寺。

鼓山

别称“石鼓”。在福建福州市东郊、闽江北岸。延表数十里,有屴崱、白云、鼓子诸峰,最高点海拔969米。以山巅有巨石如鼓,故名。山中涌泉寺是福建著名寺院。寺东灵源洞、听水斋、白猿峡一带,岩石嵯峨,摩崖密集,誉称“石鼓都会”。寺西苍松翠柏,曲径通幽,有鼓山十八景、白云洞诸胜。山上屴崱峰俗称“绝顶峰”,可观日出。寺西南为登山石板路,长3公里,石磴达二千五百余级,沿途青松夹道,有观瀑、半山、更衣等五亭”,1954年另辟盘山公路,自市中心有车直达寺前。19年义建造松涛楼,接待游客。

鼓山十八景

俗称十八洞。在鼓山涌泉寺西,狮子峰下。岩壑幽奇,山径盘曲,苍松成荫,攀登远眺,福州市、郊全收眼底。宋时建望州亭,今废。附近有岩洞,广16米,深7米,洞内有一壑清泉,洞前插一片石壁,占人取达摩面壁之义,名“达摩洞”。洞周有石灶、仙猿岩等胜迹。清咸丰四年(1854年)辟八仙、降虎诸岩洞,铺设通联的石硷、石径,使游览线延展2公里以上。三十来处岩洞和景物分别题有标名,达摩洞口的石壁上则综合品题,有达摩面壁、仙猿守峡、玉笋成林、福寿合图等富有诗意的十八佳句,“十八景”因此而得名。近年来又整修通道,增建楼阁廊亭。

鼓山摩崖题刻

在鼓山上。山上岩壑幽奇,镌刻在岩壁上的摩崖题刻约有四百段,多分布在登山古道,屴崱峰、白云洞、十八景、灵源洞等地,尤以灵源洞一带最为密集。明谢肇淛《鼓山志稿》说:“宇内名山铭刻之多,未有逾是山者;入灵源洞里许,削壁林立,殆无寸隙。”灵源洞有摩崖题刻二百余段,真草隶篆俱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著名石刻有宋代蔡襄、李纲、赵汝愚、朱熹,以及当代郭沫若等题刻。

千佛陶塔

在鼓山涌泉寺。计一对。烧造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原立任福州市南台岛龙瑞寺,12年移此,分立在天王殿前,东名“庄严劫千佛宝塔”,西名“贤劫千佛宝塔”。塔为陶质,上施釉,作紫铜色。仿木构八角形楼阁式,计九层,高6.83米,座径1.2米,自下而上宽度逐层缩小。系分层烧造,然后拼合而成。塔壁共贴塑佛像一千零七十八尊,檐角下悬有铃锋,塔顶压宝葫芦,塔座塑有狮子、力土和各种花卉图案,井有题识,记烧造时间以及施舍者和工匠姓名。以陶烧造的大型宝塔,为国内罕见,是研究宋代建筑艺术的珍贵资料。

白云洞

在鼓山西北隅,距涌泉寺约7公里。洞在悬崖陡壁间,广约16米,深5米。堵为佛堂、僧舍。有石为天,不施片瓦。洞外雨丝纷垂,淋不到窗棂;白云缭绕,迷蒙满洞。从洞口俯视,危岩如削壁,长涧若深渊。古人云:“白云之奇,不在洞而在径。”即指从山下登洞的沿岩险径。登此洞需穿过三座危岩阻梗的三天门,爬越一段两侧深涧的龙脊道。沿途有化龙桥、印月潭、龙舌岩、天梯、观瀑台、吼雷湫、时佛岭等诸胜。

涌泉寺

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海拔455米处,占地25亩。此地原为一积水潭,五代粱开平二年(公元908年),闽王王审知填潭建寺,请名僧神晏来居。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寺。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毁于火,天启七年(1627年)重建。现存主要建筑物有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白云堂、明月楼、圣箭堂、藏经殿、回龙阁等,均清及近代重建。规模雄伟,列为清末福州五大禅寺之一。寺以藏经、藏版驰名国内外。有明代南北藏、清代龙藏、日本续藏等,还有明清两代本山高僧元贤、道霈等著述和其他翻刻计七千五百多册,尚存明清经版万余方,和苦行僧刺***写的佛经六百七十五册。

求《水浒传》人物评析

鲅鱼公主的传说作文300字

相传在很久以前,这一带沿海礁石嶙峋,浪急滩险,人烟凄少,景象苍凉。临海有座山,名叫台子山(今称墩台山),却与仙境仙人岛毗邻相望。山下住着一户人家,只有父子二人,父亲花甲已过,儿子却正值年少,他们终年以打渔为生。后来,这年轻人念及父亲日趋年迈,且害了眼障,便只让老人留守家中,闲时也可侍弄一下周围田园,自己则怀揣一把笛子,出海下网,每日里渔歌笛曲的,年复一年,日子过得倒也其乐融融。话说这一天,风和日丽,海平如镜,年轻人像往常一样,怀揣笛子驾舟出海去了。年轻人寻流下好网后,便坐在船头,拿出笛子悠闲地吹奏起来。一段曲子吹罢,年轻人开始起网了。可这次,当他提起网时,网中却不见一条鱼。年轻人就换了个地方,照常观流下网,吹起木笛子,等他收起笛子提起网,偏偏又是如同第一网。年轻人不禁纳闷,接连几次的更换地方,几次的下网起网,眼看日过中天,大半天的时间过去了,竟然还是一条鱼也没能捕到。年轻人越发不甘,继续如法炮制。就在他大感失望之时,这一网上来,却突然发现网中有一条小鲅鱼,通体鲜亮,头顶一圆状凸起,荧光泛绿,奇特异常。年轻人兴奋不已,急忙抓起小鲅鱼放进鱼篓。

孔雀公主的传说作文400字

从前,在山丘上有一只孔雀公主。山林里的小动物们都听她的,谁要不听就会被孔雀公主关在监牢里,你想出也出不来。树丛里的山洞里住着一只黑熊,他最喜欢吃蜂蜜。可是孔雀公主让他吃,他才能吃。有一只小兔子想拔萝卜吃,可是也得经过孔雀公主的同意才能吃。就算是小白兔自己种的萝卜地,还是得经过孔雀公主的同意才能吃萝卜。山里的小动物有时可以吃东西,有时候自己的肚子饿得扁扁的,还得听孔雀公主的命令才能吃。有一只大灰狼,他想:“大家都听孔雀公主的话,我就不听她的话。”有一天,孔雀公主不让大灰狼吃东西,可是大灰狼说:“孔雀公主,你想让我不吃东西,你没门儿!”大灰狼就拿起一块肉就开始吃了。孔雀公主说:“大灰狼,你敢不听我的命令!”大灰狼说:“我就不听你的命令!”他又大声地说:“我想让你和其它的小动物都听我的命令。”孔雀公主说:“来人,把大灰狼抓进监狱里头!”

鲅鱼圈的传说200字作文

鲅鱼圈的传说

在渤海湾的东北角,有个营口市,营口市有个现代化新港,名叫鲅鱼圈。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鲅鱼圈是个小渔村,海岸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月牙形,而是近乎一条直线。传说一位后生在打鱼时,遇到了海风,翻了船;起初,那颗避水珠含在嘴里,可后来一张嘴,避水珠就不知掉到哪里去了。

后生乞求着鲅鱼公主,公主非常喜欢后生的那只笛子,便说:"你就把那只笛子送给我吧。"后生一口答应:"行!我保证于八月十五那一天,拿着笛子在海边上等你。"鲅鱼公主将后生背出来,藏在自己的后花园;然后喊来众姐妹,在渤海里为后生撒开人马,找那颗失落的避水珠。

八月十五这天,后生架着横笛,一个曲子连着一个曲子地吹。再过一会儿,这只笛子就要送给鲅鱼公主了,自己再也吹不着了,他有些恋恋不舍。

后生正吹得起劲的时候,一位邻舍的老渔夫,突然惊喜地喊道:"后生,你来看,开天辟地。"

后生顺着渔夫的手指往海里一看,可了不得了,满海的鲅鱼背,一个挤一个,黑糊糊,干压压,一个个正朝岸上张着圆嘴,大概是高兴地随着笛声唱歌吧,因为鲅鱼公主一会儿就要得到笛子了。

可是,老渔夫劝着后生,道:"你把笛子给她们,她们不就远走高飞了吗,后生,你千万别给呀!"说完转身远去了。

时间到了,鲅鱼公主等后生前来交笛,可后生没过来;时间过了,公主仍等后生前来交笛子,可后生仍然没过来。公主一看,后生根本没有交笛子的意思,回头给众姐妹一个信号,接着是一阵排山倒海般怪叫,齐声咒骂后生言而无信。

后生揣着横笛,转身往家走。鲅鱼们急了眼,只听公主一声令下,"咯吱,咯吱,咯吱"几百万条鲅鱼一齐吞吃海岸,想追上后生,把后生吞掉。然而,尽管海岸被啃去了一大块,成为月牙形的海湾,水边上躺着一条挨一条的鲅鱼,形成多半个圆圈。

那个老渔夫走后驾起船,操鲅鱼后路下了网,想从中发了个大财,没想到鱼多力量大,又在气头上,大家一使劲,把网给带跑了,网把船拽翻了,老渔夫淹死了。

这以后,每年八月十五那天,鲅鱼群总要在这里闹腾一阵子。

从此,这个半月形的海岸渔村,就被人称为鲅鱼圈了。

望儿山的传说作文300字

八月份开始不久,我和妈妈便去营口看望爸爸。在营口,我们去游览了望儿山。

相传,古时候有一家母子俩,儿子要去京城参加考试。儿子出门后不久,母亲便因为思念儿子而爬上山朝儿子去考试的那个方向望去,望阿望,时间长了,母亲渐渐变成了一块巨大的岩石。后来那座山便被人们叫做望儿山。

我们来到望儿山山脚,看见了一块叫“望母岩”的岩石。我们顺着一条上山的小路登上望儿山,在山上,远处的寺庙、楼房和大海尽收眼底。山上修了几座亭子和一座葫芦形状的塔。远一些的地方坐落着一尊金**的、盘着腿的弥勒佛。在山上,我们休息了一下便下了山。

下山的时候路变得陡了起来。走了一会儿,下山的小路就走完了,剩下的都是陡峭的岩石。大概是因为这里太陡峭了,修路的工人根本没办法在这里修路了。我们顺着这些岩石下了山,望儿山就算是游览完了。

游览完望儿山,我们便坐着爸爸的车回宾馆了。

怀化当地的传说作文300字

在城市中,每一个地名都代表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同样,怀化也是。

大家都知道怀化是火车拖来的城市,可你知道怀化为什么叫怀化吗?“怀化”一词,最早的记载见于宋代。从地理位置来说,怀化地域处在祖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必经通道上,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黔滇门户”、“全楚咽喉”。

宋朝统治者为了稳定,利于统治,便在该地设置了“怀化砦”。“砦”(zhai)同“寨”,即守卫用的栅栏、营垒。

怀化还有个别名叫鹤城,鹤鸣洲、鹤洲路都与鹤有关系,是因为怀化有很多鹤吗?公元701这里叫舞州,后来因忌武则天名讳改舞州为鹤州,其原因是此地有一处形似鹤的景点——即怀化“榆树湾东,山环抱如带,上过岩桥,洞拱生成。再前三里许,山阜平衍,拓一大坪日天心(现天心坪一带),相传为唐之州村,舞水绕于西,对崖为白鹤岩。

小时候一直以为狗崽冲有很多恶狗,不然怎么叫这个名字的。等长大了才发现狗崽冲根本没有狗。冲在方言中有山区平地的意思,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在地名后面加个冲字,至于狗崽冲坊间的传闻也有很多,有人说原来确实有很多狗、也有人说做狗生意的、但是总之都离不开狗。或许 *** 觉得这个名字有损形象,现在已经改成“府星路”了,但是我们还是觉得狗崽冲更接地气。

怀化一天一天变得更加繁华,虽然我们知道它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仍然热爱它!

关于茂名的传说作文300字。

茂名”这个地名是怎样由来的呢?

据《高州府志》记载,相传在东晋年间,高州城一带地势低洼,洪水时常为患.它如狼似虎,毁田摧屋,撕裂木船,使百姓遭殃.当时,有一个名叫潘茂名的道士,立志建造一只坚固的石船,救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

潘茂名是一个很有毅力和决心的人.为了实现他的志愿,他背上了沉甸甸的石工具,南回北转,日夜不辞劳苦,走遍了附近几百个陡峭的大山.后来,他终于在“大石岭”找到了能造石船的洁白无、坚硬如钢的花岗石,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地赞叹道:“多美的石块啊,百姓有救了!”说也奇怪,他的话音刚落,忽然一阵狂风吹过,面前闪出一道白光,紧接着“轰隆”一声巨响,山崩地裂,泥土飞扬,沙浪泥雾交织成的帷幕,徐徐拉开.他揉了揉眼睛,只见前面摆着一块光亮如玉的石块.他高兴极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大石块抬了回来.从此,他足足花了两年多功夫,造成了两只石船.第一只作子船,第二只作子船.但见那石船雪白如银,光泽透明如水晶,开头如荷花瓣.那母船长八尺,宽四尺,子船略小.此外,他还凿成一根二丈多长的石船篙.说来也真是奇妙,石船虽然很重,但在水中却来去如风,载人多时它变大,载人少时它变小,无论载多少人或多重的东西,它都不会下沉,犹如莲花瓣在戏浪.从此之后,潘茂名再也不怕洪水了.每当洪水发生时,他便撑着石船把灾民救出来.

高州城东有座“龙山”,四季如春,山青水秀,景色幽雅.潘茂名就在这个山上修炼.此事被南海龙王知道了,十分恼火.他约齐了四海龙王,去夺潘茂名的石船.有一年的一天深夜,龙山附近突然出现了一场破天荒的狂风暴雨,上游特大山洪暴发,龙山倾倒.潘茂名知道事情不妙,便立即坐上那只母船飞腾而起,停在半空.刹时间四海龙王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潘茂名挥动了又长又重的石船篙沉着应战.只见白光闪闪,霹雳一声巨响,石船篙扫在四条老龙的身上,船篙当即断作两截,四条老龙剧痛难忍,急忙飞窜逃命.潘茂名随手将拿在手中的半截石篙向南海龙王掷去.老龙被吓坏了,不一切地遁水而逃.这半截石篙跌入了云炉洞.洪水退后,那母船在空中停了半炷香,因没有石船篙,便徐徐落下,停在城东的一个小山丘上(后人称此地为“潘仙坡”),那子船也飘落搁浅在“不要洞”附近.潘茂名见状高声叫道:“龙王已退,贵地无忧,不要则弃,弃了罢!”那子船顿时化作一块岩石,潘茂名也升仙去了.从此之后,四海龙王再也不敢到这一带地方兴风作浪了.

后人为了纪念潘茂名为民除害,就把他住过的山叫做“潘山”,把附近一带地方称为茂名.有人还作了石船铭流传于世:“圣人餐石,以刚为柔;圣人乘石,以沉为浮.风将气荡,水以神游;芙蕖一瓣,汛汛如舟.虚无之滓,为尔长留.:镇南大将军冯游还以道士姓名建潘州茂名县,其址就是如今之高州城.

玳瓒公主的传说。

唐朝,京都长安,谏议大臣王允生有三女,幺女王宝钏有沉鱼落雁之容,王公大臣、世家子弟追求者多如过江之鲫。然而,王宝钏却对食量惊人做粗工的汉子薛平贵情有独钟。经过彩楼抛绣球,王宝钏决定下嫁薛平贵,王允怒而三击掌与她断绝父女关系,王宝钏心碎,随薛平贵住进寒窑。

憨直、勇猛的薛平贵为求上进,从军征战远赴西凉,王宝钏独守寒窑18载,贫病困顿中等待薛平贵归来。薛平贵屡历风险,屡遭暗算,同时也屡闯难关,屡建战功,终于平定边关,班师凯旋。

西凉玳瓒公主暗恋薛平贵多年,并感佩薛平贵、王宝钏坚贞的爱情,不顾自己的生死得失,帮助薛平贵化险为夷,立下战功。回到京师后唐僖宗欲重用薛平贵,然而薛平贵却带着王宝钏和玳瓒公主离开京都,重赴边关。

关于白河桥的传说作文300字

今天,爸爸带我去看白河大桥,远远望去,白河大桥向一条美丽的彩虹一样,横跨在碧波荡漾的白河上,显得那么的雄伟壮观!白河大桥全长689米,桥面宽33米。白河大桥有三大部分组成:桥面、桥梁和桥墩。桥面拥有双向六个快车道,两个慢车道,两边为人行道,来来往往的车流、人流穿梭而过,非常繁忙,非常热闹。桥梁由水泥、钢筋形成18孔跨径40米的连续组合桥梁、桥墩每组有五个大柱子组成,像一个个巨人似的将整个白河大桥稳稳的举着,脚跟牢牢的站在深深的白河床内。

桥面每隔三十米就树立着一对美丽别致的桥灯,它像一群威武的士兵,严肃而整齐的排列着。入夜,桥灯亮起来,形成一条弧光光带,悬挂在半空,照亮了白河水面上的一条条小船,还与两岸高楼的霓虹灯光交相辉映,就好像把我们带进了五彩缤纷灯的世界、灯的海洋。真是美不胜收。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晚饭后漫步在桥面上,夏日的晚风轻轻的吹着,观赏着桥面上的美景,俯视着波光粼粼的水面,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白河大桥横跨在白河上,把白河两岸紧紧的连在一起,极大的方便了白河两岸市民的出入,它是南阳母亲河上的一颗粗参、耀眼的明珠!我爱你——白河大桥!我更爱你——我美丽的家乡——南阳!

望纳

梁山好汉绰号闲聊

宋江有两个绰号,一个是“及时雨”,另一个是“呼保义”。宋江平时排难解纷,济人贫苦,急人之急,扶人之困,好周全他人性命,因此,人们“把他比做天上下的及时雨一般,能救万物”,“及时雨”是对宋江肯救人于危难的品行特征的赞誉;“保义”本是宋初最低级的武官职名,后来逐渐成了可用的自谦之词。“呼保义”是个动宾结构,是宋江为了自谦而“自己称呼自己为保义”,后来变成绰号。燕青也有两个绰号,一个是“浪子”,另一个是“小乙”。燕青是个不愿受习俗惯例和道德规范约束的人,一身白肉,遍体花绣,百伶百俐,道头知尾,吹得弹得,唱得舞得,拆白道字,顶真续麻,诸路乡谈,行艺市语,无有不能,无有不会,“浪子”是对燕青放荡不羁的行为的概括;古人称燕子为乙鸟,燕青姓“燕”,因此,“乙”是从其“燕”姓中来的,“小乙”是古汉语意动用法,是指“乙鸟也比不上” 的意思,用“小乙”作绰号,有赞燕青“身体轻盈,一身本事,无人比得”的用意。

一百零八条好汉中,以禽兽蛇虫为绰号的共有36条,占三分之一。

麒麟,是古代传说的一种动物。这种动物“仁兽也,麋身,牛尾,一角”,多用作吉祥象征或比喻杰出人物。卢俊义是北京富豪大户,身躯九尺如银,仪表仿似天神,棍棒天下无对,论钱财、身材和武艺为“河北三绝”,绰号“玉麒麟”,赞他是个杰出的人物。(“玉”,敬词,多用来敬称他人的身体言行。)

龙,是我国古代传说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动物。《说文》中说龙为“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龙的本事甚大。水泊好汉中,绰号中带“龙”字的共有7人:公孙胜绰号“入云龙”,是因为他习得武艺多般,学得一家道术,能象龙那样“呼风唤雨,腾云驾雾”,道行非凡;史进绰号“九纹龙”,主要的是他身上剌有九条青龙花绣,更兼有着一身好功夫,武艺高超,天地不怕。邹渊、邹润两叔侄,叔叔邹渊人称“出林龙”,是因为他为人忠良慷慨,更兼一身好武艺,性气高强,搏杀时好象龙从树林中窜出来那样,势吓百兽;侄子邹润人称“独角龙”,是因为他身材长大,天生异相,脑后生有一个肉瘤,象龙头长角,性发起来,一头可以撞折一株松树,令人目瞪口呆。蛟、蜃都是古代传说中的龙属,蛟能发水,气势磅礴,蜃能吐气,成海市蜃楼。童威、童猛两兄弟,大江中伏水驾船,踏波冲浪,仿若游龙戏水,若隐若现,故人称“出洞蛟”、“翻江蜃”。李俊功夫了得,水性很好,专在扬子江中靠撑船梢公为生,人呼“混江龙”,这绰号应是“象龙那样在江河中游混”的意思。但另有一说是:宋代为清理黄河泥沙,发明了一种巨大的铁耙,用来搅动水底泥沙,使之随水流入大海,这种治理河沙的铁耙名叫“混江龙”,赋予李俊 “混江龙”绰号,有赞其本领高强、能“翻动江河”的意思。

李应的绰号“扑天雕”。“雕”又叫“鹫”,爪嘴锐利,翅力强劲,是一种能从高空俯冲直下进行捕食的猛禽,李应是独龙冈东村的主人,“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铁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象巨雕从高空俯冲扑食那样,令猎物防不胜防,江湖绰号“扑天雕”,名副其实。欧鹏的绰号是“摩云金翅”,“摩云”即“摸云”,“金翅”即“黄褐色翅膀”,“翅”是从其名“鹏”中变通出来的,欧鹏因得罪了上司,逃走在江湖上、混迹于绿林中而熬出这个绰号,含有脱离囚笼、仿如鹏鸟展翅、一飞冲天的意思。

豹是一种大型强壮且性情凶猛的猫类动物,毛体有斑点或花纹,有相当的树栖性。林冲绰号“豹子头”,一说是从其长相:八尺身材,豹头环眼,燕颌虎须,不怒自威,活象一头猛豹;另一说是赞其武艺“端的非凡”:禁军是天子脚下的精锐之师,胜似虎豹,林冲是京师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等于是“群豹的头领”。杨林是一个生得“头圆耳大,鼻直口方,眉秀目疏,腰细膀阔”的俊男,加上“多在绿林丛中安身”,联系豹有“树栖性”的特点而称其做“锦豹子”。(锦:漂亮。)汤隆是一个“入骨好使枪弄棒”、也有点心计的打铁佬,由于浑身长有麻点,象豹体的斑点,所以被人称做“金钱豹子”。

以鳄鱼为绰号的梁山好汉有两条:一是朱贵,绰号“旱地忽律”,这“忽律”就是现在说的鳄鱼。朱贵身材长大,相貌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髯,以开酒店为名,有财帛的来到,“轻则麻翻,重则登时结果,将精肉片为跔子,肥肉煎油点灯”,从长相到生性都象爬上岸的鳄鱼那样凶残,“旱地忽律”绰号绘形绘性。二是王定六,绰号“活闪婆”,这“活闪”同“霍闪”,是“闪电”的意思,常用来喻人的动作迅速敏捷;“婆”即“猪婆龙”,是长江中下游沿岸人们对扬子鳄的别称。扬子鳄体型细小,动作敏捷。王定六家居长江边,身材瘦小,赴水使棒,走跳得快,“活闪婆”绰号绘出其体貌动作的特征。

古人常用蛇、蝎来比喻狠毒的人或惹不得的人。梁山好汉中,以蛇、蝎为绰号的有3条。解珍、解宝兄弟两个,猎户出身,都使浑铁点钢叉,都有一身惊人的武艺,解珍绰号“两头蛇”,解宝绰号“双尾蝎”,这“两头”、“双尾”是指兄弟俩所使用的双股钢叉,兄弟俩分别被称为“蛇”、“蝎”,是因为解珍心性恶横,解宝脾性暴刚,都如蛇蝎,人莫敢惹。杨春长得腰长臂瘦,体形象蛇,虽功夫不济,但力气不小,舞起一口大杆刀也能“到处刀锋如撒花”,一片白光,从艺从形,绰号“白花蛇”也算恰切。

侯健长得黑瘦轻捷,象只猿猴,“做得第一手裁缝,端的是飞针走线,更兼惯习枪棒”,运臂灵巧,缝艺高超,人称“通臂猿”,这“通臂”是指手臂灵活、运用自如的意思。犬,古时特指大狗,后来犬、狗通名,旧时常用为自谦或鄙斥他人之词。段景住赤发黄须,生平只靠去北边地面盗马为生,人称“金毛犬”,含有对其专事“盗马”行为的轻鄙之意。称人为“鼠”,犹言小子,是用来比喻行为不正或无足轻重的人,白胜是个闲汉、赌客,人称“白日鼠”,这“白日”是取其姓,“鼠”是鄙其行为不正。蚤是一种细小的赤褐色昆虫,在人畜身上吸血寄生,善跳跃,称人为“蚤”,用意轻薄。时迁矮小轻灵,飞檐走壁,能象细小的蚤在宽大的鼓面上蹦跳那样,无所不往,但做的是“跳篱骗马的勾当”,象蚤那样“寄生”,人称“鼓上蚤”,既是赞其轻功了得,又是轻其专靠窃盗为生之所为。

古人迷信,信奉神(天神)祗(地神) 。神祗之中,虽有司属、类别、职责、善凶之分,但无一不是身怀特技、能力非凡之辈。因此,古人给异于常人的人起绰号,也喜欢套个神祗之称。梁山好汉中,以神祗星曜为绰号的共有28条,占四分之一强。

在传说中,“神”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或主宰者,“仙”是能达到至高神界的人物,“圣”是道德、智能或技艺极为高超的理想人物,三者都是变化莫测、威力无穷的神明。据此,人们常用“神”、“仙”、“圣”来比喻技能超群或精通一事的人。戴宗,面阔唇方,瘦长清秀,有一等惊人道术:四个甲马(绑腿布条)拴腿,能日行八百里,因走路速度极快而被人称为“神行太保”。(太保,是对绿林好汉的尊称,宋、元时也用作对庙祝、巫师的称呼。)单廷珪,铁帽黑缨,乌油铠甲,骑深乌马,使黑杆枪,其装束用物合起来“似北方一朵乌云”,因善用“决水浸兵之法”而被人称为“圣水将军”;魏定国,金盔赤缨,猊铠红袍,骑胭脂马,使熟铜刀,其装束用物合起来“似南方一团烈火”,因精熟“火攻之法”而被人呼为“神火将军”。萧让,深谙诸家字体,挥毫笔走龙蛇,因擅长书法而被人称作“圣手书生”。蒋敬,颇有谋略,精通书算,积万累千,纤毫不差,因擅长计算而被人唤做“神算子”。安道全,师传金针玉刃,祖传内科外科,尽皆医得,仿如扁鹊,因医技精湛而被人称为“神医”。朱武,虽然武功不济,但精通阵法,广有谋略,因能善于出谋划策、排兵布阵而被人称为“神机军师”。马麟,小番子闲汉出身,吹得双铁笛,使得大滚刀,百十人近他不得,因铁笛吹得特别好、似神仙般飘逸而被人称为“铁笛仙”。

“太岁”是传说中的神名,古人认为太岁之神在地,兴建土木要避开其方位,否则就不吉利,后来成为对冒犯不得或不好惹的人的特称。“二郎神”(即杨戬)是道教传立的天上凶神,三眼华光,武艺高强,善于变化,人莫敢惹。“阎罗”是佛教传设的鬼王,主宰地狱,统管阴司,神鬼皆怕,后来成为极凶恶的人的喻称。阮氏三雄,皆不通文墨,都有一身好本事,大哥阮小二眍面绰口,眼射寒光,黄毛盖胆,臂力千斤,似站立着的太岁,令人望而生怕,人称“立地太岁”;二哥阮小五眼似铜铃,手如铁棒,脸笑心狠,善降灾祸,象庙里立的“二郎神”神像,令人望而却步,人称“短命二郎”;(“短命”是“使人命不长寿”之意)三弟阮小七双睛暴突,满脸横肉,浑身粗黑,仿如铁打铜铸,活象城隍庙里的鬼王,令人见而胆寒,人称“活阎罗”。兄弟三人的绰号,都透着一股令人觉得不好惹的凶蛮之气。二郎神杨戬的中眼能上观天庭,中察凡间,下眎地狱,善辨人妖万物,被称之为“天目”。彭玘,乃累代将门之子,双目炯炯,声雄气刚,武艺出众,因长相威武,又与二郎神一样使一口三尖两刃刀而被人呼为“天目将”。

哪吒是天神,三头八臂,善用乾坤圈伤人;大圣(孙悟空)是魔佛,变化万端,善使金箍棒搏杀。这一神一佛,克敌制胜,神勇无比。项充、李衮二人,擅长步战,脚如风火,都善使团牌,一个在牌上插飞刀二十四把,一个在牌上插标枪二十四根,都能百步取人,无有不中。这两人无疑很是厉害,但项充人称“八臂哪吒”,与哪吒的八臂持平,李衮人称“飞天大圣”,比孙悟空还高一筹,则绰号显得有些夸张。金刚,是佛教中手执金刚杵(印度的一种古兵器)的佛的侍从力士,古人常用来比喻身材巨大、孔武有力的人。宋万,长得神高神大,虽酷象一尊站立在半空的金刚,但本事低微,人称“云里金刚”,绰号也显得有些夸张。判官,原是指唐、宋两代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李立,长着赤色虬须,红丝虎眼,揭阳岭下开酒店,专好劫杀客商,活象阎王手下的索命鬼,江湖绰号“催命判官”,(“催命”是“索取人命”之意。)绘出了其人凶残的本性。夜叉,原为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半鬼的小神灵,是佛***所说的一种吃人的恶鬼或腾飞空中、速疾隐秘的恶鬼,即“能啖鬼”或“捷疾鬼”。“母夜叉”是个专用词,专用来比喻凶悍的妇女。孙二娘,辘轴般腰肢,棒槌似手脚,眉眼泛凶光,无妇人之柔,好,本事出众,凶悍异常,江湖人称“母夜叉”,确实是名如其人。

神祗之中,有些凶神恶鬼之类,没有固定的命名,其名堂常常是因事或因物随意而起。迷信的人将专管死丧哭泣的凶神叫做“丧门神”,并用此名比喻给人带来晦气的人。鲍旭,长得脸如锅铁,双睛暴露, 平生打家劫舍,只好,给人横祸,世人据此而给他套个“丧门神”的绰号;迷信的人将挡道造险的凶神叫做“险道神”,并以此将在道路上遭逢不测说成是“碰撞了路神”。郁保四,长得身高一丈,腰阔数围,平生为贼,拦路劫财夺物,给人晦气,世人据此而给他套个“险道神” 的绰号。混世魔王,原是佛教用语,专指扰乱世界清平的魔怪。樊瑞,一身好武艺,懂神术妖法,能呼风唤雨,是个能给人灾难的恶人,世人据此而给他套个“混世魔王” 的绰号。三条好汉的绰号,都突现了嗜杀的恶性。

鬼,是传说中的似人非人的怪物。迷信的人认为,鬼是由人死后脱离了肉体的灵魂托附于草木或动物而变成的。由于传说中的鬼面目狰狞而又变化多端,伤人害人而又善于遮掩,因而人们常用“鬼”作骂语,以表示蔑称或憎称。梁山好汉中,绰号中称“鬼”的有三人。刘唐,紫黑阔脸,一身黑肉,黑魆魆毛腿,鬓边一搭朱砂记,上面生一片黑黄毛;杜兴,阔脸方腮,眼鲜耳大,面颜生得粗莽。二人都因貌丑形粗而分别被人称作“赤发鬼”和“鬼脸儿”。曹正,虽然“杀的好牲口,挑筋剐骨,开剥推斩”,手艺精熟,但因“祖代屠户出身”,社会地位低微而遭人看不起,“操刀鬼”的绰号是对曹正的轻蔑称呼

星,《说文》中说是“万物之精,上为列星”,为宇宙间发射或反射光的天体,广布天穹,数之不尽。吴用,心灵机巧,精于谋略,用计层出不穷,绰号“智多星”,是赞他的计谋比天上的星星数量还多。星,常在夜空中闪烁发光,耀人眼目,人们也据此而喜欢用星来比喻某一方面突出或杰出的人物。孔明、孔亮两兄弟,哥哥性刚狠勇好相争,弟弟性急好与人厮闹,兄弟俩性格特点突出,因而,人称孔明为“毛头星”,(“毛头”是鲁莽冒失的意思。)称孔亮为“独火星”。(独:好斗的犬;火:暴躁;“独火”意为“恶狗”,喻脾性蛮横,难以相处。)古人为了认识星辰和观测天象,把天上的恒星分组,每组恒星组合称为星官,以神话中的人物、动物或器物的名字给定一个名称,如三垣、二十八宿等。“井木犴”是二十八宿南方朱雀七宿之中的第一宿,犴的本相是北方野狗。郝思文,因是母亲梦井木犴投胎而生,加上象星官那样十八般武艺无有不能,因此,人唤他做“井木犴”。“尾”是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之中的第六宿,全名“尾火虎”,有星九颗,也叫“九尾”,“伏晨”。陶宗旺,庄家田户出身,晨起而耕,长得五短身材黑脸皮,象只乌龟,有气力,能使刀枪,人称“九尾龟”,既合其日出而作的农耕特点,又合其长相。

源于爱好、专长、性格、样貌甚至职业而起的绰号,在梁山好汉中是最多见的,这形成了梁山好汉绰号的一大特色。

铁,是一种金属,由于质硬,古人常用它来形容确凿、确定、稳固、强大的物事或刚正、刚毅、不为情所动的秉性。裴宣,职掌文书事务的小官吏(孔目)出身,极好刀笔,为人忠直聪明,分毫不肯苟且,人称“铁面孔目”,是赞其公正耿直、不讲情面的办案作风。宋清,自小与父务农,不思吏道仕途,守些田园过活,人称“铁扇子”,这“扇子”是用来摇动生风使人体感觉凉爽的用具,“铁扇子”是赞宋清甘于清淡、孝敬父亲、使长辈舒心的性品。乐和,聪明伶俐,做事见头知尾,诸般乐品尽皆晓得,人称“铁叫子”,(“叫子”即云雀,鸣声清丽。)是赞乐和的歌唱得特别好,似云雀清叫、歌喉出众。蔡福,仪表堂堂,充兼刽子手,行刑人丧胆,使索鬼断魂,举臂挥刀,一刀夺命,人呼“铁臂膊”,是赞蔡福在行刑时的职业手段十分高强。

以兵器名为绰号的好汉,皆是十分厉害的人物。关胜,是汉末三分义勇武安王关羽的嫡派子孙,生得规模与祖上相似,堂堂八尺五六身躯,幼读兵书,深通武艺,使一口青龙偃月刀,人称“大刀”;呼延灼,乃宋代开国之初、河东名将呼延赞的嫡派子孙,一表非俗,威风凛凛,使两条铜鞭,人称“双鞭”;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善使双枪,神出鬼没,人称“双枪将”。关胜、呼延灼和董平三人皆有万夫不当之勇,都入水浒马军五虎将之列。徐宁,一表好人物,祖传习学金枪(钩镰枪)法,天下独步,马上或步行使动,神出鬼没,人称“金”;张清,一员猛将,***出身,善会飞石***,百发百中,人称“没羽箭”。徐宁、张清两者都因骁勇善战而入水浒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之列。

霹雳、旋风、轰天雷,是破坏力很强的自然现象,宋代曾借用作火炮名字。秦明,祖是军官出身,长就凛凛一躯,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使一条狼牙棒,万夫莫敌,因有雷霆万钧之势而被人称为“霹雳火”。(霹雳,指又急又响的雷。)李逵,毛茸茸、黑凛凛一条大汉,性烈如火,嗜酒好杀,使两把板斧,又会拳棍,人见人怕,因有摧枯拉朽之势而被人称为“黑旋风”。(旋风,打转并拌有暴雨的狂风。)柴进,大周皇帝嫡派子孙,器宇轩昂,能文会武,仗义疏财,好结识天下好汉,肯救助遭配的人,是个现世的孟尝君,因持有丹书铁券,办事似旋风火炮般无坚不摧而被人称为“小旋风”。(意为“旋风也比不上”。)凌振,武艺精熟,是宋朝天下首个炮手,造的火炮能射十四五里远近,落处天崩地陷,山倒石裂,因善造火炮、威力不可抗拒而被人称为“轰天雷”。(意为“闪电劈空,雷声震撼”。)四筹好汉被人用火炮名起绰号,都名副其实。

被人以生相、扮相起绰号的好汉,其体貌特征或装束特征都十分现眼。朱仝,落草前是马兵都头,为人仗义疏财,一身好武艺,属非等闲之辈,身长八尺四五,面如重枣,目若朗星,一匹虎须髯,长一尺五寸,人称 “美髯公”,是因他生相似关云长模样。鲁智深,原是经略府提辖,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如大佛下凡,神力万斤,勇不可挡,人称“”,是因他遍体纹有漂亮的花绣,又因他仗义、为躲官司而削发为僧,作了和尚的扮相。武松,传说是宋朝名武师周桐的关门徒弟,性气刚烈,身躯凛凛,如貔貅临座,力拔山河,万夫难敌,人称“行者”,是因他疾恶如仇,杀得人多,为避灾逃难而作了头陀的扮相。(头陀: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是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也用以指尚未剃发、行脚乞食的僧人,即行者。)张顺,一身好武艺,水上功夫尤为了得:能洑得四五十里水面,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因天生一身雪练似的白肉、在水里游动时仿似一条劈波斩浪的白跳鱼(白鳍豚)而被人呼做“浪里白跳(条)”。宣赞,落草前是低级武官(保义使),曾做王府郡马(女婿),虽长得彪形八尺,使口钢刀,武艺出众,却生得面如锅底,鼻孔朝天,卷发赤须,因脸相特别丑陋(郡主也嫌他脸目丑陋而怀恨身亡)而被人呼为“丑郡马”。皇甫端,善能相马,犹如伯乐,善医头口,无不痊可,是个兽医奇才,因他一表非俗,碧眼黄须,虬髯过腹,貌若番人而被人称为“紫髯伯”(长着紫**长髯的伯乐)。孟康,长得高大白净,善造大小船只,因有一身如玉的肌肤且擅长造船而被人称为“玉幡竿”。(幡竿,船的桅杆)郑天寿,自小好习枪棒,长得瘦长膀阔,留着三牙髭须,模样俊朗,因拥有一张白净脸皮而被人称为“白面郎君” 。(郎君,对年轻男子的尊称)蔡庆,是个牢房小押狱,浓眉大眼,性气刚强,因生来爱随身带着一枝花做打扮而被人称做“一枝花”。杜迁,在《水浒传》中极少文字描述,仅知他是梁山泊最早的头领之一。杜迁本事低微,但绰号吓人,江湖人称“摸着天”,可能是因为他有着一副比常人超出一大截的高身材或是跳高能手的缘故。

梁山好汉直接以古人物的名字或封号为绰号的,其绰号结构全都是古汉语使动或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的绰号都含有超过或胜过某古人的意思,意动用法的绰号都有与某古人相比、某古人也比不上的含义。杨雄,一身好武艺,长得好表人物,两眉入鬓,凤眼朝天,几绺髭髯,淡黄面皮,因武艺高强、相貌酷似传说中的关索而人称“病关索”。(传说关索是关羽的第三子,样貌极似父亲。“病关索”意为“胜过关索”。)孙立,身高八尺,淡黄面皮,络腮胡须,凛凛大汉,射得硬弓,骑得劣马,惯熟鞭枪,因体貌及所用兵器都象尉迟恭而人称“病尉迟”。(尉迟是复姓,尉迟恭即尉迟敬德,唐代开国猛将,所用兵器是虎眼竹节钢鞭。“病尉迟” 意为“超过尉迟恭”。)孙新,是孙立的弟弟,身长力壮,模样象兄长,本事学兄长,使得几路好鞭,因此人称“小尉迟”。(“小尉迟”意为“尉迟恭也比不上”。)花荣,唇红齿白,膀阔腰细,一条银枪,出神入化,一手硬弓,百步穿杨,因有高超的射箭本领而人称“小李广”。(李广,西汉名将,骁勇善战,以善射威镇敌胆。)吕方、郭盛两人,都是雄壮之士,都使方天画戟,吕方喜穿红衣红甲,爱骑红马,因与吕布同姓、爱学吕布为人、扮相又与吕布相似而人称“小温侯”;(吕布,《三国演义》人物,封号温侯,使方天画戟,骑赤兔马,素以勇武著称。)郭盛喜穿白衣白甲,爱骑白马,因扮相与薛仁贵相仿而人称“赛仁贵”。(薛仁贵,唐朝名将,爱穿银铠,勇于力战,长于用兵,深于谋略,战功赫赫。)周通,面阔体强,使绿沉枪,占山为王,打家劫舍,虽本事低微,但因为人霸道、蛮横狠勇而被江湖人夸张地称做“小霸王”。(霸王,特指项羽,秦亡后项羽自称西楚霸王,有“恨天无柱、恨地无环”的雄力雄风。)

被人以各种物事打比方作性格或气势描绘为绰号的好汉,都各自有着别具一格的个性或不同寻常的气魄。索超,八尺身材,相貌堂堂,威风凛凛,使金蘸斧,武艺高强,绰号“急先锋”,是说他为人性急,动不动就象撮盐入火,噼啪火爆;又赞他有着为国争光、当先厮杀的忠勇之气。石秀,生得上下相等,矫健如虎,心细胆大,拳脚凌厉,绰号“拼命三郎” (多次舍命救人的男儿),是对他一生执意,路见不平,舍命相救、见义勇为的精神的赞誉。焦挺,虽则是相扑高手,“拽拳飞脚如刀毒”,但易发脾气,“劣性发时似山倒”,谁也禁不住,绰号“没面目”(脸上无光),是对他因脾性怪僻而平生到处投人不着的贬称。穆弘、穆春两兄弟,是地方一霸,都长得象庙里灵官。哥哥武艺高强,威风逼人,弟弟虽武艺一般,但狠恶凶蛮,穆弘绰号“没遮拦”(不可拦挡),穆春绰号“小遮拦”(拦挡不住),是对穆家兄弟在地方上任意所为、无人敢阻、霸气十足的描述。石勇,放赌为生,因***而流落江湖,绰号“石将军”,除从其石姓外,是对其“便是赵官家,老爷也鸟不换”、“老爷天下只让得两个人(柴进和宋江)” 的顽硬、耿直性格的形象刻划。(石将军:立在墓道两旁、用石头经刻凿而成的将军雕像。常用来比喻有死牛一边颈、不知变通的性格的人。)黄信,相貌如虎豹,身躯似蛟龙,惯使丧门剑,原是青州兵马都监,本身武艺高强,威镇青州,因志高气傲、自夸要捉尽青州地面所管的三座恶山(清风山、二龙山、桃花山)的强人草寇而被人唤做“镇三山”。韩滔,志高气昂,使一条枣木槊,有擒龙伏虎之威,因是靠战胜众多武林高手的武举出身而被人呼为“百胜将”。“镇三山”与“百胜将”两个绰号,突现了人物气壮如牛、非同小可的威势。

宋代的船工,除舵手叫“船舵儿”外,其余全都叫做“船火儿”。(“火”同“伙”,夥计。)张横,七尺身躯,髯黄睛赤,水性极好,冲波跃浪如履平地,专靠撑船摆渡、敲诈劫夺来往客商的财物过日,人呼“船火儿”,是据其“职业”所起的绰号。张青,原是在光明寺给和尚种菜的人,人们据其专事种菜而给他一个“菜园子”的绰号。张青后因杀僧流落江湖,在十字坡大树下盖些草屋,名为卖酒,实为劫杀过往客商、靠卖人肉馅子馒头度日。如此凶残之人,绰号却仍沿用平庸的“菜园子”,显得极不相称。

金大坚,长得眉目不凡,资质秀丽,开得好石碑文,剔得好图书玉石印记,亦会枪棒厮打,因雕得好玉石而人称“玉臂匠”。绰号中的“玉”,既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指“雕刻玉石”,点出了金大坚的职业;又是一个敬词,“玉臂”是指“非常好(很灵活)的手臂”。“玉臂匠”的绰号与金大坚的雕刻技艺为“中原一绝”的说法十分吻合。

扈三娘,人称“一丈青”,这个绰号颇为费解。绰号中的“一”可作“纯一不杂”之解,古有“一青”之说,意为 “纯青”,用作喻人时犹如现在说的“清纯可爱”;“青”,也可作“青娥”之说,专指容貌美好的少女;“丈”,可作“丈夫女”即“女中丈夫”之解,特指具有英雄气概的女子。扈三娘,天生丽质,貌美如花,又是待阁闺女,可谓“一青”;惯使日月双刀,马上功夫如法了得,善用红绵套索,撒索擒将几不落空,冲锋陷阵,更是巾帼不让须眉,足可谓“丈”。若按美貌与功夫的顺序排列,扈三娘的绰号为“一青丈”似乎更合适,但梁山好汉主要是讲“武”的,“一青丈”美貌在先,功夫在后,不合“武”意,若列为“丈一青”,虽突出了功夫,却又易生歧义,且读来拗口,故调词序为“一丈青”,重在称赞扈三娘是个女中豪杰,清纯漂亮是次要的.

水浒108条好汉,性别有雄雌,样貌有俊丑,出身有贫富,立身有贵贱,体型有昂猥,性格有刚柔,智能有高低,武艺有强弱,三山五岳,三教九流,五花八门,因“逼”而上梁山,因“义”而聚一起。我猜想,作者给每条好汉都套个绰号,其用意只不过是便于读者在脑海里更好地构想人物形象、更深刻地认识人物特征罢了。这从历代不少丹青手所绘的108条好汉画像、以至现在所拍的片中的水浒人物的造型来看,都可以印证作者的这种用意。

参考资料:

://zhidao.baidu/question/16999439.html?fr=qr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