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视离经辨志_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22 0
  1. 训诂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2. 《学记》原文及翻译
  3.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出自《朱子文集》的哪一篇?
  4. 请从《三字经》中找出5处与思修课所讲授的《大学》、《论语》、《周易》等文本中相同的思想内容?《礼记
  5.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6. “教学相长”这句话的完整句子,这是出自哪里的
  7. 《学记》是谁写的?

《学记》全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一年视离经辨志_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训诂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重温经典,对比着两种译注本再读《学记》,颇有心得。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我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成体系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教育学著作。

《学记》教育教学理论最有价值、最独到之处,是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学”上。郑玄指出:“名曰《学记》者,以其记人学教之义。”也就是说,《学记》是记述前人是如何学、如何教的。郑氏解释《学记》之命名,用了“学教”一词,而非“教学”,表明郑氏认为教首先在于学。考察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其着眼点正在于学习者的学习。也就是说,教学,不是由教师按照自己的设想把现成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是从学生的心智出发,教给学生求学的门径、方法,教会学生自己学习。可以说,学生道德品性的养成、知识的攫取、能力的增长,不是单纯消极被动的靠教师的“教”,而是靠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自己积极主动的“学”,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被置于教育教学过程的首位。

从孔子到孟子、荀子以及《学记》,几乎无一例外地把教育作为社会政治的起点,而教育以学为本。从纵向说,学习与教育应伴随人生命始终;从横向看,学习与教育须遍施社会群体的每一个分子。所以《学记》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统治,治理)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从始至终都想着学习。典:经,常)其此之谓乎!”

《学记》强调“学”是根本,“教”立足于“学”。其根据学生的年龄、知识、智力等不同情况,而划分出不同的教学阶段,即“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入学第一年考察经文的句读,辨别志向所趋;第三年考察是否专心事业、乐于和他人交往;第五年考察是否广博学习、亲敬师长;第七年考察在学术上的见解,以及对朋友的选择。这个阶段合格叫小成。第九年要做到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因事物的改变而有所动摇,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这个阶段合格叫大成)。上述不同的教学阶段,都是依“学”而确定的。

《学记》提出教的过程必须以学的过程及其规律为基础。言之:“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优秀冶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习制作皮衣的技术;优秀弓匠的儿子,必须先学习编制簸箕的本领;开始训练小马驾车,与一般情形相反,是让小马隧在车后。君子明白这三件事所包含的道理,就可以立志于求学了)学习过程必须遵从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此及彼、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教学过程也必然要依照学习的规律。

《学记》指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之)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生有四种过失,做教师的一定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有的过失在于所学贪多,有的过失在于所学务少,有的过失在于态度轻率,有的过失在于不求进取。这四种过失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学生们个性不同。只有了解他们的个性,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过失。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长处而纠正他们的过失)即教学是建立在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实际情况(个别差异)进行全面细致了解的基础上。

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在其《学习的自由》(1969)中指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促进变化和学习,培养能够适应变化和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他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学会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的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有教养的人。”很显然,这是对两千多年前《学记》的遥相呼应。(19.01.15《教育》)

《学记》原文及翻译

训诂学是中国传统研究古书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

训诂内容:

一、解释词义

1、解释本义与引申义:在词的若干互相关联的义项中,其中能够体现当初造字意图的而且又能在古代书面语言材料中找到引证意义的,就是词的本义。由这个本义派生出来的其他意义,就是词的引申义。

2、解释古语:古语,一是指某个时代通行的词语,后世不用了,因而难以理解;二是某个词语的某个意义后世不用了,因而容易致误。

3、解释方言:以通语释方言同以方言证古语,二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方式上是相似的。

二、解释文意:1、串讲大意。2、分析句读:今人所谓标点,古人称作“句读”。《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所谓“离经”,即点断文章的句读;所谓“辨志”,即审明文章是思想内容。3、阐述语法:包括解释虚词、说明语序、指点语气。4、显示修辞:包括标明写作手法、说明比喻或者借代等。 5、申述章旨。6、考证名物、典章制度。7、引证史实、故事。

三、注音:1.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注音。2.读若:训诂术语,用来注音,亦可用来破通字。有的完全同音,有的读音相近。3.譬况:多用“急气言”、“缓气言”等术语。4.反切:训诂注音术语,简称“反”或“切”,就是用两个字拼合成另一个字的读音,上字取其声母,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声母和韵母合在一起,得出被切字的读音。5.如字:训诂注音术语,指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仍按原先的一般读音来读。

四、校勘:狭义的校勘是指对文字的订正和考异,诸如校订错字,乙正错简,删削衍文,补缀脱文,比较异同等;广义的则包括对古书的辨伪和辑佚。校勘的方法:1.对校:是用同书的版本或者别本互相对勘。2.本校:是用本书的前后文字互证,断定其中的错误。3.他校:是用他书勘定本书。4.理校:根据文字、音韵、语法、文理等规律来推测其讹误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出自《朱子文集》的哪一篇?

《学记》原文及翻译:

1、原文发虑宪,求善良,足以_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罗致好人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礼贤下士,亲近远人。

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2、原文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日:“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3、原文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4、原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日:“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5、原文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在每二十五“家”的“闾”设立“塾”,在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在国都设立大学。

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

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合格的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这就叫作“大成”。

6、原文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7、原文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肆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官吏要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学生常常再三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备有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

教官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但不叨唠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循序渐进地而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8、原文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

请从《三字经》中找出5处与思修课所讲授的《大学》、《论语》、《周易》等文本中相同的思想内容?《礼记

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出自《朱子文集·仪礼经传通解》。

典出原文 《仪礼经传通解》(节选):

[原经]: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朱熹注]:术,当为遂,声之误也。古者仕焉而已者,归教于闾里,朝夕坐于门。门侧谓之塾。《周礼》:五百家为党,万二千五百家为遂。党属于乡,遂在远郊之外。

[原经]: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朱熹注]:学者每岁来入也。中,犹闲也。乡遂大夫闲岁则考学者之德行道艺,《周礼》:三岁大比乃考焉。

离经,断句绝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向也。知类,知事义之类也。强立,临事不惑也。不反,不违失师道。张子曰:“离经,辨析经之章句也。事师而至于亲敬,则学之为笃而信其道也。论学取友,能讲论其学而取友必端也。知类通达,比物丑类是也。九年者,言其大略。人性有迟敏,气有昏明,岂可齐也。强立而不反,可与立也。学至于立,则自能不息,以至于圣人而教者,可以无恨矣”。郑注、张说皆是也。辨志者,自能分别其心所趋向,如为善为利,为君子为小人也。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乐群者,乐于取益以辅其仁也。博习者,积累精专、次第该(双人扁)也。亲师者,道同德合、爱敬兼尽也。论学者,知言而能论学之是非。取友者,知人而能识人之贤否也。知类通达,闻一知十,而触类贯通也。强立不反,知止有定,而物不能移也。盖考较之法。逐节之中,先观其学业之浅深,徐察其志行之虚实,读者宜深味之,乃见进学之验。

[原经]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我先给你捋一捋题目,你这是两道题。

一、请从《三字经》中找出5处与思修课所讲授的《大学》、《论语》、《周易》等文本中相同的思想内容?

答:关于《大学》的: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关于《论语》的:性相近,什么相远。(如果这里用原文,百度不让提交的,这个你懂的,:)

关于《周易》的: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二、《礼记?学记》里有这么一段: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过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哈佛大学前校长约翰?科南特发表过关于通识教育的重要性文章,他指出“通识教育的核心在于自由传统和人文传统的传递。……真正有价值的教育,应该在每个教育阶段都持续地向学生提供进行价值判断的机会,否则就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标。无论是中学生、大学生,还是研究生,不仅应该从数学意义上,还应该从道德层面上判断事物的“正确”和“错误”。除非他在生活中感受到了这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思想和理想的重要性——他们是人类生命中的深刻的驱动力,否则他们很可能做出盲目的判断。”

这学期思修课授课内容也是知识理论与国学教育相结合,请学生们论述如何理解这种教育所传达的“为学”的教育和“为人”的教育理念?

答:1、所谓“为学”教育,讲的是通过完备的教育系统,对民众进行“礼、智、仁、义、信”全方面教化,目的是“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远者怀之”,来答到“仁政”的理想社会。

2、所谓“为人”教育,讲的是通过“自由、人文的传统教育”来完备人们的思想,使人们对世界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人们对事物有全方位的认识,避免盲目和盲从的产生。

“教学相长”这句话的完整句子,这是出自哪里的

虽有嘉肴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翻译:

即使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味道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以后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教导人以后才知道困惑不通。知道自己不足之处,这样以后能够反省自己;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兑命》上说:“教人是学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注释:

1.虽:即使。

2.嘉肴:美味的菜。嘉,好、美。肴,用鱼、肉做的菜。

3.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

4.是故:所以。

5.困:困惑。

6.自反:反省自己。

7.自强:自我勉励。

8.强:勉励。

9.教学相长:意思是教和学互相促进。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10.《兑命》:《尚书》中的一篇。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说(yuè)。命, 《尚书》中的一种文章体裁,内容主要是君王任命官员或赏赐诸侯时发布的政令。《尚书》,又称《书》《书经》,儒家经典之一。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的著作的汇编。

11.学学半:教人是学习的一半。第一个“学”是教的意思。

12.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其,表示推测。

13.之:是代词,复指前置的宾语“此”。

赏析:

本文多使用对举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在论述时,先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作比,继而引入“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进而又从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教学相长”这个结论。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作者简介:

戴圣(生卒年不详),字次君,祖籍梁国甾县(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出生于梁国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西汉时期官员、学者、礼学家、汉代今文经学的开创者。后世称其为“小戴”。戴圣与叔父戴德曾跟随后苍学《礼》,两人被后人合称为“大小戴”。汉宣帝时,戴圣以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官至九江太守。著作有《礼记》,即《小戴礼记》传为圣编。《汉书》记载成书于汉建初七年(80年)。咸淳三年(1267年),宋度宗赵禥以其籍贯地诏封戴圣为“考城伯”。

《学记》是谁写的?

出自于战国乐正克的《学记》。

原文: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白话译文: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是学的一半。”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扩展资料:

《学记》在世界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学相长”的命题。“教学相长”本意是指教师自身要不断地向书本学习和向教育实践学习。由于这两种学习活动的相互推动,才使得教师不断进步,因此,《学记》提倡教师一方面必须向书本学习,只有学习才能发现自己在知识积累上的缺陷和不足,使自己不断进步,这是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

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己还有给学生讲不明白的问题,即“知困”,才能促使自己自强不息,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

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后来也将“教学相长”引申为师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彼此激励的辩证统一关系。无论是本义,还是引申义,“教学相长”命题的提出都是《学记》对世界教育史的重大贡献。

《学记》是乐正克写的。

乐正克(约公元前300—前200年),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孟轲的学生。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

他是以职业为姓,他的祖先是学官。乐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中一派就是“乐正氏之儒”。由此可知,乐正克在战国时代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

《学记》观点

《学记》认为,教育的重要作用和目的在于“化民成俗”、“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求学之目的是“学为君也”。乐正克在著作中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教育体制及严密的视导考核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教学原则,主要是:教学相长原则;预、时、孙、摩原则;启发善喻原则;因材施教与长善救失原则;课内外结合、劳逸结合的原则等。

乐正克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问答法、讲解法、练习法、比较推理法。对于学制,他写道:“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