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臣贼子是成语_乱臣贼子成语接龙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24 0
  1. 带贼字的成语
  2. 关于“乱”的成语有哪些?
  3. “乱”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4. 乱臣贼子成语故事_成语“乱臣贼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5. 逆子贼臣的意思是什么
  6. 含贼字的成语有哪些

乱砍滥伐 不是成语,乱 开头的成语如下:

乱臣贼子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乱点鸳鸯 鸳鸯:鸟名,常比喻夫妻。使夫妇互易错配。也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乱臣贼子是成语_乱臣贼子成语接龙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乱箭攒心 攒:积聚。乱箭身在心上。比喻内心极度痛苦。

乱七八糟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

乱琼碎玉 指雪花。

乱弹琴 比喻胡扯或胡闹。

乱世英雄 乱世: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

乱头粗服 头发蓬乱,衣着随便。形容不爱修饰。

乱七八遭 形容无秩序,无条理,乱得不成样子。同“乱七八糟”。

乱世凶年 时世,年成极坏。

乱首垢面 犹蓬头垢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乱语胡言 指胡说;瞎扯。

乱坠天花 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乱作胡为 犹胡作非为。不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乱作一团 混杂在一起,形容极为混乱。

带贼字的成语

1. 乱字开头的四字词语

* 乱臣贼子

①不守臣道、心怀异志的人。②泛称坏人

* 乱七八遭

见“乱七八糟”

* 乱七八糟

亦作“乱七八遭”。混乱貌

* 乱琼碎玉

比喻冰雪

* 乱首垢面

犹蓬头垢面

* 乱头粗服

形容不修仪容服饰

* 乱语胡言

胡说;瞎扯

* 乱坠天花

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

* 乱作胡为

犹胡作非为

* 乱作一团

①混杂在一起。②形容极为混乱

2. 以乱字开头的成语(除乱七八糟以外)

以乱字开头的成语(包括乱七八糟一起共有18个 ):乱七八糟、乱碰乱撞、乱头粗服、乱点鸳鸯、乱臣贼子、乱点古书、乱俗伤风、乱极思治、乱真不辨、乱离多阻、乱乱哄哄、乱蝶狂蜂、乱扣帽子、乱世凶年、乱臣逆子、乱人耳目、乱作一团、乱极则平列举几个解释如下:成语:乱头粗服拼音: ( luàn tóu cū fú )解 释:头发蓬乱,衣着随便。

形容不修仪容服饰。出 处: 明·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用 法: 联合式;作宾语、补语、定语;形容不修仪容服饰造句: 自己是~,孩子们也啼哭喧闹。成语:乱点鸳鸯拼音: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释义:鸳鸯:鸟名,常比喻夫妻。

使夫妇互易错配。也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出 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中有《乔太守乱点鸳鸯谱》篇。例 句:他已经有对象,你还给他介绍,这不是~吗?成语:乱臣贼子拼音: [luàn chén zéi zǐ] 释义: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

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 处:《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子贼臣惧。”例 句:历代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这是历史对他们的惩罚。

成语:乱俗伤风拼音: (luàn sú shāng fēng)解释:指败坏社会风气。出处:《宋书·瘐炳之传》:“炳之身上之衅,既自籍籍,交结朋党,构扇是非,实足乱俗伤风。”

造句:你们这样做,简直就是乱俗伤风。成语:乱极思治拼音: [luàn jí sī zhì ] 释义:社会到了极点,人民一心向往太平。

出 处: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四:“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

时,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例 句:当时人心归附,乱极思治,总道是天下大定,从此好安享太平,哪知他外强中乾,受制帷帟,阿么炀帝小名。”。

3. 以人字开头的四字成语,第一个字是人的四字词语成语有哪些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输入h 打出人字,即见下列符合题意的成语:

人给家足;人山人海;人皆有之;人以群分;人际关系;人尽其才;人尽可夫;人迹罕至;人神共愤;人之常情;人心叵测;人前人后;人心涣散;人头攒动;人定胜天;人心惶惶;人穷志短;人心所向;人心向背;人心不古;人心如面;人弃我取;人言可畏;人亡物在;人高马大;人微言轻;人欲横流;人微权轻;人面兽心;人要衣装;人云亦云;人死留名;人面桃花;皆知;人命关天;自危;人仰马翻;人满为患;人浮于事;人非圣贤;人财两空;人财两旺;人见人爱;人赃俱获;人困马乏;人烟稠密;人烟稀少;人情世故;人声鼎沸;人去楼空;人地生疏;人莫予毒;人所共知;人所不为;人所不齿;人丁兴旺;人琴俱亡;人杰地灵;人多势众;人多嘴杂;人才出众;人来人往;人才济济;人才辈出;人才枯竭;人在江湖;人寿年丰;人生无常;人气不足;人生在世;人生七十;……。

关于“乱”的成语有哪些?

***——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指对国家人民有严重罪行的、残暴的统治者。

家贼难防——隐藏在内部的坏人不容易防范。

乱臣贼子——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认贼为子——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认贼作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贼喊捉贼——做贼的人喊捉贼。比喻坏人为了自己逃脱,故意制造混乱,转移目标,把别人说成是坏人。

贼眉鼠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贼去关门——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取防范措施。

贼人胆虚——比喻做了坏事的人心里总是不踏实。

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捉贼捉赃——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作贼心虚——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做贼心虚——虚:怕。指做了坏事怕人知道,心里老是不安。

并赃拿贼——行迹露败,当场人脏俱获。

贼臣乱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贼臣逆子——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同“贼臣乱子”。

民贼独夫——民贼:残害人民的坏家伙;独夫:暴虐无道、众叛亲离的统治者。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贼眉贼眼——形容神情鬼鬼祟祟。

拿贼见赃——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拿贼拿赃——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逆臣贼子——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逆子贼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擒贼擒王——擒:抓,捉。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比喻作事要抓住要害。

认贼为父——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同“认贼作父”。

认贼作子——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同“认贼为子”。

贼人心虚——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贼头狗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贼头鬼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贼头鼠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顽皮贼骨——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贼心不死——不放弃坏念头,而继续做下去。

贼子乱臣——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真赃真贼——赃物、罪犯都确凿无疑。指犯罪的证据确凿。

捉贼见赃——脏:偷盗或***受贿所得的财物。捉盗贼必须看到赃物。指必须要有真凭实据。

捉贼捉脏——比喻处理是非的事,要以事实为根据。

“乱”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关于“乱”的成语有乱蝶狂蜂,乱臣逆子,乱臣贼子,乱点鸳鸯,乱极思治,乱极则平,乱箭攒心

1、成语: 乱蝶狂蜂

拼音: kuáng fēng luàn dié

解释: 飞舞的蝴蝶和蜜蜂。比喻浪荡子弟。

出处: 宋·吕本中《春日即事》:“乱蝶狂蜂俱有意,兔葵燕麦自无知。”

2、成语: 乱臣逆子

拼音: luàn chén nì zǐ

解释: 乱臣:叛乱之臣;逆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 《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三国志·魏志·武文世王公传》:“近汉氏淮南、阜陵,皆为乱臣逆子,而犹或及身而复国,或至子而锡土。”

举例造句: 载垣、端华、肃顺等乱臣逆子,伤乎理,违乎易,所拟年号‘祺祥’二字,不吉不利,群议之,则废。?

3、

成语: 乱臣贼子

拼音: luàn chén zéi zǐ

解释: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出处: 《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举例造句: 有贼不讨,则故君不得书葬,新君不得书即位,所以防乱臣贼子,法至严也。?

4、

成语: 乱点鸳鸯

拼音: luàn diǎn yuān yāng

解释: 鸳鸯:鸟名,常比喻夫妻。使夫妇互易错配。也比喻胡乱配合姻缘。

出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唐帝乱点鸳鸯的,把几个女子赐与众臣配偶,不但男女称意,感戴皇恩。”

举例造句: 硬作月老,乱点鸳鸯,使慧梅终身有恨。

5、成语: 乱极思治

拼音: luàn jí sī zhì

解释: 社会到了极点,人民一心向往太平。

出处: 宋·朱熹《孟子集注》卷四:“周,谓文武之间。数,谓五百年之期。时,谓乱极思治可以有为之日。于是而不得一有所为,此孟子所以不能无不豫也。”

举例造句: 当时人心归附,乱极思治,总道是天下大定,从此好安享太平,哪知他外强中乾,受制帷帟,阿么炀帝小名。 ★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一回

乱臣贼子成语故事_成语“乱臣贼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乱七八遭luàn qī bā zāo

容毫无秩序及条理,乱糟糟的样子。 出自 清·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乱点鸳鸯luàn diǎn yuān yāng

鸳鸯,鸟名常比喻夫妻。意为使夫妇互易错配,借以比喻胡乱配合姻缘,亦指领导者不尊重实际情况,强行令人配对组合的做法。

乱臣贼子luàn chén zéi zǐ

乱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乱世英雄luàn shì yīng xióng

乱世:的不安定的时代;英雄:才能勇武超过常人的人。混乱动荡时代中的杰出人物。曹公少时见乔玄。玄谓曰:'天下方乱,群雄虎争,拨而理之非君乎?然君实是乱世之英雄,治世之奸贼。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

乱头粗服luàn?tóu?cū?fú

形容不修仪容服饰。?出自明·王彦泓《个人》诗:“双脸断红初却坐,乱头粗服总倾城。”

逆子贼臣的意思是什么

乱臣贼子成语故事_成语“乱臣贼子”的典故出处和主人公是谁?

 出处《史记·卫康叔世家》:州吁新立,好兵,杀桓公,卫人皆不爱。石碏乃因桓公母家于陈,详为善州吁。至郑郊,石碏与陈侯共谋,使右宰丑进食,因杀州吁于濮,而迎桓公弟晋于邢而立之,是为宣公。

 春秋时候,郑庄公和大臣们正商议着去朝见天子,卫国(在河南省淇县东北,是周公封给他兄弟康叔的,先是伯爵,后来改封为侯爵,到卫桓公时已经是第十三代的君主了)的使臣来到,说卫桓公去世,公子州吁即位。郑庄公满腹怀疑,觉得这件事里面另有文章,就叫祭足去打听真相。祭足说:“外传卫侯是给州吁谋害的。”郑庄公听了,皱眉顿足说:“州吁谋害了国君,看样子,他马上会朝咱们这儿攻过来,咱们一定得早做准备啊!”大臣们你看我、我看你,都不明白卫国的内乱,怎么会殃及到郑国呢?

 原来卫桓公有两个兄弟,一个是公子晋,另一个是州吁。州吁向来喜欢发兵打仗。他见哥哥卫桓公生性儒弱、憨厚无能,非常瞧不起他,就与心腹石厚密谋抢夺君位。西元前七一九年(周桓王元年)卫桓公要到雒邑去觐见天子,州吁就在西门外安排筵席为他送行。他举杯向卫桓公敬酒,说:“哥哥要出远门,弟弟敬您一杯!”卫桓公说:“多谢您费心!我这一去只不过月余就回来,有劳贤弟代理朝政,小心留意。”也斟了一杯酒回敬。州吁双手去接,故意失手使酒杯落地,然后趁弯身捡起酒杯的时候,闪到卫桓公背后,抽出短剑朝他刺去。卫桓公当场重伤而死。但四周布满了州吁的人,有谁敢出面说话呢?

 于是州吁自立为君,拜石厚为大夫,对外就说卫侯是得了急病死的,逐一向诸侯报告。可是卫国境内流言满天飞,都传说国君遭到了州吁和石厚的谋害。国君非常畏惧风言风语,如果国内的老百姓和国外的诸侯不服,君位往往保不住。州吁和石厚对这一点也不敢掉以轻心。他们左思右想,非得弄个办法让人家服气不可。他们认为最好的计策是轰轰烈烈地打场胜仗,顺便还可劫掠些粮食。可是发兵打仗,总得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至于要攻打哪一国呢?也得有个正当的名义才行。他们就在临近诸国里东挑西选,找人家的把柄。突然,石厚灵机一动,说:“有啦,郑伯寤生杀了他兄弟,又撵走他母亲,天理难容、罪该万死,咱们就冲着他去吧!”州吁直点头,煞有介事地说:“对!这理由够充分,像寤生那么不孝顺母亲,不爱护兄弟的家伙,就让咱们来重重地处罚他吧!”

 州吁打算联合郑国(在河南省开封市东,是周武王封给虞舜的后人胡公的)和蔡国(在河南省上蔡,后来迁到新蔡,是周武王封给他兄弟叔度的)共同出兵。石厚献计说:“最好能再联合宋国(在河南省商丘县,是周武王封给商朝的后人微子的)和鲁国(在山东省曲阜县,是周武王封给他的兄弟周公旦的)的力量,这样一来,五国一起出兵,还怕不能一举打垮郑国吗?”州吁说:“陈、蔡两国向来顺从天子,现在天子和寤生意见不合,他们为了讨天子的欢心,一定会答应跟咱们去打郑国。可是凭什么叫宋国和鲁国兴兵相助呢?”石厚说:“主公有所不知,现在的宋公是宋穆公的侄子,宋穆公自己的儿子公子冯反而出奔到郑国,宋公老是担心郑伯会邦助公子冯去抢他的君位,咱们约他去袭击郑国,不等于也帮他去灭公子冯吗?这正合他心意,他哪有不答应的道理。至于鲁国嘛,大权全握在公子手里,他根本不把鲁君放在眼里,咱们只要多送给他厚礼,他一定会鼎力帮忙。”

 州吁听了石厚这番话,高兴极了,立刻积极进行部署,事情正同石厚说的一模一样,宋、鲁、陈、蔡都按照州吁规定的日子,领着兵马帮助卫国。五国的人马把荥阳的东门团团围住,挤得水泄不通。郑庄公紧急和大臣们研究对策。大臣们一个个方寸大乱,有人主张讲和,有人主张迎战,闹成一团。最后,郑庄公笑着说:“这些都不是好法子,在这五国里头,除了宋国因为咱们收留公子冯,而与咱们有嫌隙之外,其他国家都和咱们无怨无仇。州吁刚刚篡夺了君位,不得民心,所以才借故煽动四国出兵打来,目的只不过是为了打场漂亮的胜仗,以耀武扬威,好取得老百姓的信赖,咱们只消给他一点面子,他就会退兵了。”于是,他叫公子冯躲避到长葛(郑国地名,在河南葛县)去,另外派人去对宋公说:“公子冯投奔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不好意思杀他,现在他躲到长葛去了,杀不杀他都不干我的们的事,请宋公自个儿看着办吧!”宋公出兵本来就是为了要消灭公子冯,听到这番话,当然就把军队调往长葛去了。蔡、陈、鲁三国见宋国兵马走了,也都意兴阑珊,想班师回去。

 此时,郑庄公就派公子吕去跟卫国人交战,并嘱咐他:“无论如何要给他留点面子。” ( ) 于是,公子吕领着一队人马出了城门,石厚就引兵招架。另外三国的将士全都抱着胳臂肘,在旁边看热闹。公子吕和石厚交锋了几回合,就往西门跑去,石厚带着人马紧追不舍,谁知公子吕的军队进了城,闭上城门,竟不出来了。石厚只好叫士兵把西门外的稻穗全割下来,送回卫国,大摇大摆地如同打了胜仗般领兵回去。四国的兵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各自散了。

 此时,郑庄公就派公子吕去跟卫国人交战,并嘱咐他:“无论如何要给他留点面子。”于是,公子吕领着一队人马出了城门,石厚就引兵招架。另外三国的将士全都抱着胳臂肘,在旁边看热闹。公子吕和石厚交锋了几回合,就往西门跑去,石厚带着人马紧追不舍,谁知公子吕的军队进了城,闭上城门,竟不出来了。石厚只好叫士兵把西门外的稻穗全割下来,送回卫国,大摇大摆地如同打了胜仗般领兵回去。四国的兵马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各自散了。

 州吁、石厚“凯旋而归”,原以为卫国的人会夹道欢迎,赞扬他们的神勇英明,谁知老百姓反而窃窃私语,抱怨他们无缘无故发动战争,扰得大家不能过太平的日子,有人甚至想结伴到雒邑去向天子告状。州吁对石厚说:“唉,国人仍然不服我,怎么办呢?”石厚说:“我父亲当年在朝廷里,口碑很好,佩服他,如果把他老人家请出来,参与国家大事,老百姓一定没话说,您的君位也就可以确保了。”州吁也认为,找个德高望众的人支持他,也许比攻打郑国更能得人心,就叫石厚去求他父亲。

 石厚的父亲石石昔,就是因为不耻州吁的所作所为,才告老还乡的,此次,仍借口重病,坚决拒绝入朝当官。石厚只好请示他:“新君担心人心不服、君位不定,请问您有什么好主意帮助他?”石石昔说:“诸侯即位应该经过天子的许可,只要天子同意了,也就名正言顺了。”石厚点点头,说:“话是不错,就怕天子不同意,总得先有人从旁说和才好哇。”石石昔一边抚着银白色的胡子,一边说:“唔,我想想看……有了,陈侯对天子百依百顺,天子非常厚爱他,咱们和陈侯向来也交情深厚,你们先到陈国去,请陈侯先在天子前面美言几句,然后你们再去觐见天子,这不就行了吗?”石厚把父亲的好主意转告了州吁,两人高兴得拍手叫好,立刻置备了一些玉帛礼物,往陈国去了。另外,石石昔也写了一封信,暗地里打发人送给他的好朋友陈国的大夫子针,请求他助一臂之力。

 州吁和石厚满怀着希望到了陈国,陈桓公(陈国的第十二代君主)叫子针招待他们,请他们到太庙里相见。子针事先早把太庙摆设的整整齐齐,还刻意安排了许多武士准备伺候两位贵宾。他们由子针引导着到了太庙门口,只见门外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忠不孝的人不准进入。”州吁和石厚倒抽一口冷气,满腹惊疑,不知该不该进去。石厚问子针:“这块牌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子针说:“这是敝国的规矩,先君的遗意,没有什么特别的用意。”他们这才放了心,大胆地进去。到了庙堂上,州吁和石厚正要向陈桓公行礼,却听见陈桓公拉着嗓门大声地说:“天子有令:逮捕害卫侯的乱臣州吁和石厚!”他的话声一落,旁边的武士一拥而上,立即把他们俩擒住。子针拿出石石昔的那封信,当众朗读,大意是说:外臣石石昔写信给敬爱的郑侯:卫国不幸,发生了谋杀国君的大祸,这全是州吁和石厚的败德恶行,如此不忠的人若不治罪,往后乱臣贼子势必更加嚣张,横行天下,祸国殃民。我的年岁大了,没有力量处治他们,实在有负先公对我的爱护。现在我想了个办法叫他们前来贵国,请您本着天理正义,严惩他们,这不光是替卫国除害,也是为天下除害!

 直到此刻,州吁和石厚才知道他们中了石石昔的计谋。陈桓公想当场把他们俩杀了,子针上前拦阻说:“先别杀!石厚是石石昔的亲生儿子,咱们不便杀他。还是通知卫国,请他们自个儿看着办吧!”陈桓公于是吩咐手下将他们俩分两处监禁,以免他们互通消息,还打发使臣连夜去通知石石昔。

 石石昔自从告老还乡后,就不再过问朝廷里的事了。今天接见了陈国的使臣,才特地到朝堂去找大臣们。大家知道了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个个惊惶骇异,都说:“这是国家大事,全凭国老作主。”石石昔说:“他们俩犯的是死罪,咱们只要派人到陈国去杀了他们就行了。”有位大臣挺身而出,说:“乱臣贼子,都可以杀。我去杀州吁吧!”大臣们都说:“好!不过,主犯既然判了死罪,从犯就从轻发落吧!”他们这么说,为的是不忍石石昔遭到丧子之痛。不料石石昔却火冒三丈,说:“州吁的罪,全是我那没出息的小子拨弄出来的,你们网开一面,留他活命,岂不是以情害义吗?你们当我是什么人?……谁去杀石厚?……谁去杀石厚?”问了两声,都没有人回应,朝堂上一片死寂。石石昔气得满脸通红,咬牙眦目,最后他说:“没有人肯去?好,我自个儿去!否则我无颜见人!”他的一个家臣赶忙上前说:“国老别生气,我去就是了。”于是两人就依照卫国大臣们的意见去处治州吁和石厚。他们到了陈国,先去拜见陈桓公,感谢他除暴安良的恩德,然后分头去办事。州吁见了来人,大声吆喝说:“你是我的臣下,怎么敢来杀我?”那个人就说:“你不是杀了国君吗?我只不过是学习你的榜样罢了。 ”州吁无言以对,只好俯首受刑。石厚见了来人,央求说:“我罪该万死,但请让我见见我父亲再死吧!”那个家臣说:“我奉你父亲的命令来杀你,你如顾念父子之情,我就拎着你的脑袋回去见他吧!”然后拔剑斩杀了他。

 石石昔和卫国的大臣们治死了州吁和石厚,立公子晋为国君,就是卫宣公。卫宣公因为上次卫国联合四国攻打郑国,担心郑伯前来报复,就打发使臣去聘问,也算是向郑国赔不是,借以敦睦邦交。

 后人用“乱臣贼子”这个成语指不守臣道,心怀异志的人。现在大多指破坏国家统一,危害人民利益的人。

含贼字的成语有哪些

逆子贼臣的意思: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

一、成语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逆臣贼子,汉语成语,拼音是nì chén zéi zǐ,意思是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出自《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二、近义词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乱臣贼子,汉语成语,拼音:luàn chén zéi zǐ,意思是旧指不守君臣、父子之道的人。后泛指心怀异志的人。出自《孟子·藤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俱。”

三、反义词的拼音、释义和出处

忠臣良将,汉语成语,拼音是zhōng chén liáng jiàng,意思是忠实的大臣和优秀的将帅。出自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六回:“袭人道:‘忠臣良将,出于不得已他才死。’”

逆臣贼子的造句:

1、桓温心中骂到,你们司马氏不过是谋朝篡位的逆臣贼子。

2、逆臣贼子,你与那老头一样,只会逞口舌之利。

3、把这些逆臣贼子,押下去,等候发落。

4、西伯侯,潼关的故人,你却不识了,哎,逆臣贼子。

5、如今天命已定,国运恒昌,谁敢有二心,臣愿提三尺铁剑将这逆臣贼子诛之。

6、否则,再这样跟着永王继续下去,不仅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是战败身死了,也永远只是个逆臣贼子。

7、燕南天篡权夺位,欺压百官,罪大恶极,实在是天下人得而诛之的逆臣贼子。

8、窦宪也犹豫过,他也想过自己杀进长安抢回妹妹,可是最终他还是放弃了,自家食汉朝俸禄已经几世了,他不愿做那逆臣贼子,不想九泉之下无颜面对祖先。

9、本帮郑帮主与陆大人神交已久,这一次应陆大人之请出山,专门对付逆臣贼子。

10、这一次请大人出山,专门对付逆臣贼子。

贼不空手

贼臣乱子

贼臣逆子

贼出关门

贼喊捉贼

贼眉溜眼

贼眉鼠眼

贼眉贼眼

贼皮贼骨

贼去关门

贼人胆虚

贼人心虚

贼头狗脑

贼头鬼脑

贼头鼠脑

贼头贼脑

贼心不死

贼子乱臣

贼走关门

藏贼引盗

盗贼公行

国贼禄鬼

汉贼不两立

家贼难防

借贼兵,赍盗粮

民贼独夫

拿贼见赃

拿贼拿赃

拿贼拿赃,拿奸拿双

拿贼要赃,拿奸要双

拿贼要赃,捉奸要双

擒贼擒王

擒贼先擒王

认贼为父

认贼为子

认贼作父

认贼作子

引贼入家

捉贼见赃

捉贼捉赃

捉贼捉赃,捉奸捉双

捉贼捉脏

作贼心虚

做贼心虚

乱臣贼子

逆臣贼子

逆子贼臣

上了贼船

顽皮贼骨

安忍残贼

并赃拿贼

成王败贼

***

关门捉贼

弃德从贼

小儿破贼

自相戕贼

真赃真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