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若悬河_辨如悬河骆统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7-27 0
  1. 骆统传 主要叙述了骆统哪几个方面
  2. 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辅义中郎将张温出使蜀以后,经常宣扬诸葛亮治国有方。孙权心中大为不悦,又担心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后来发生了暨艳谋反未遂之事。一些人趁机馋害张温。孙权即把他削职为民。

当时无人敢为其说话,只有骆统认为张温获罪,其因在于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完全是小人谗言毁誉、君王缺乏明察的结果。他认为暨艳被录用,主要责任不在张温。就算推荐有误,张温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的人。说张温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说不过去。关于贻误军令,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认为张温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军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军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对孙权指责张温出使蜀国有辱本国,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的美好,只要自己没有屈节,就不能说是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行。蜀派邓芝回访,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张温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张温的私交行为。此外,对于其它的罪名,骆统也一一抗辩。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我和张温已多年没有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张温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天我为张温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张温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可惜孙权没有纳骆统的谏言。

骆统传 主要叙述了骆统哪几个方面

字:公绪

辨若悬河_辨如悬河骆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籍贯:会稽乌伤

官职:濡须督 家庭成员:父:骆俊

历史年表:

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

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

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汉献帝初平四年(193),骆统出生。骆统的父亲骆俊,字孝远,历任郡吏、尚书郎、陈王国(河南开封以东、安徽亳县以北地区)相。生骆统时,骆俊正好在陈王国为相,守边屯田,治理王国之军政。

当时,正值汉末乱世,袁术僭帝,诸侯混战,盗贼四起,社会极不安定。骆俊寄希望于儿子能公正为人,就给儿子取字为“公绪”。

骆俊有文武才干,治军严明,并善于社会治安,盗贼、兵匪均不敢骚扰。在屯田保疆中,他养兵以济百姓,克服了天灾和人祸之害,一连几年都获得好收成。陈地的老百姓对骆俊都非常感激,生儿育女时,不少人改子女姓氏为骆姓,以表示对骆俊的感恩。

建安二年(1),骆统5岁。是年,饥荒空前,粮食困难到极点。袁术苦于部队为粮草所困,就派人向骆俊去借粮。骆俊嫌其不立政德,居心叵测,没有答应。袁术恼羞成怒,派人把骆俊暗杀了。从此骆统和母亲便过上了孤儿寡母的生活。

建安五年(200),东吴大将华歆相中骆统母亲,欲娶其为续弦,在孙策的撮合下,骆统的母亲改嫁给华歆。

骆统从小就聪颖过人,并且很有个性。8岁时他就决意自立,不愿随继父生活。在同宗亲人的帮助下,和姐姐回到故土乌伤。

临别时,骆统向前来送别的母亲跪地三拜,说了声:“母亲,请多多保重,我走了。”转身就上了马车,强忍热泪,不再回头。他母亲一直在车后哭着,喊着,跟着。赶车的马夫说:“你母亲还在后面跟着啊!”骆统说:“我不想增加母亲更多的思念和悲哀。”

自那以后,骆统在乌伤学文习武整整12年。由于战争连年,饥荒严重,常见饿殍横于路边,骆统忧心如焚,寝食不安。于是,他决定节衣缩食以赈济贫民百姓。由于节食过度,人日见消瘦。骆统的姐姐知道后,多次询问骆统,为什么要如此节食?骆统回答说:“为国奋斗的文臣武将们连最粗劣的食粮都不足,我怎能忍心只关心个人的温饱?”

骆统的姐姐听了很感动,说:“难为你有如此可贵的爱国爱民之心,你怎么不早告诉我?”于是他姐姐就把自己的衣服、粮食省出一份来,给骆统接济穷困百姓,同时又把骆统的这些情况转告母亲。骆统母亲大加赞许,鼓励他为民分忧、为国出力。骆统这种急人所急、忧人之忧的美德,不仅使他在当地名声大振,而且整个会稽郡、豫章郡等地也广为传颂。

正因少年时代在故乡亲身体验了平民的苦难,因而他从小就树立了忧国忧民,以造福于民为己任的坚定信念。这成为他短短一生中不懈追求的动力源泉。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

公元21年,孙权迁都秣陵,改名建业(今南京市)。他纳文臣武将“分土治国,褒赏贤能”的建议,招纳四方贤士,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巩固东吴的政治和经济地位。由于骆统在地方上素有爱国爱民的好名声,故被孙权看中录用,授乌程相之职。乌程,就是现在的浙江湖州一带,地域辽阔,百姓超过万户,是个大王国。乌程地势平坦,舟楫便利,是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战事频繁,贼寇猖獗,百姓惶惶不得终日。当时年仅20岁的骆统,被安排在这样重要的郡国为官,足见孙权对他的器重和信任

骆统在乌程为官期间,十分体恤民情,廉俭自律。他主张以民为本,提倡农耕与渔牧并重,把“政使惠风,举贤重良”当成教化的大事来抓;主张“以德亲百姓,以仁治天下,以勤政取信于百姓”。当地的百姓都交口称赞他心怀仁慈,恩德广被一方。

骆统博学多才,分析问题常有独到见解,能为孙权弥补决策过程中的不足。另外,骆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一旦有新问题或者新见解,他都能及时反馈给孙权。孙权欣赏他对事业的忠诚之心,在任会稽郡太守时,把他提升为郡功曹,负责掌管考查、记录文臣武将的功劳。后来,孙权又把骆统提升为讨虏军行骑都尉。同时,还把自己伯伯孙辅之女介绍给骆统为妻。

骆统为人厚道,心如明镜,耿直如父。他“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建议孙权不计门第、不计恩怨,把尊重贤人,重用贤人,当作理政之要。主张不失时机,随时听取不同政见,取长补短。

骆统的为人至诚可嘉,被孙权重用;骆统的用人之道更是行之有效。骆统曾说:“晌赐之日,可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骆统认为用人,贵在培养,贵在感化,使之不忘报效国家。他主张选拔人才,要注重实践,重视考察,努力做到知人善用,以人格力量发挥人才作用。骆统的这种用人之道,深得孙权的赏识,并得以用。

陆机《辨亡论》赞:孙吴能“兴天下争衡”,其功之一,在于“骆统疆谏以补过,谋无遗算,举不失策。”总之,孙权前期所以能推诚信士,求贤若渴,恤民如稚子;同时,量能授器,德能容人,亲以致爱,其间与骆统的剖心赤诚、刚正为人、谏以补过是密不可分的。 骆统一生先后曾上书表30余份。骆统忠直敢言,言必至善,所有政书言必赤诚,言必无私,言必倾盆,感人至深,实为千古刚正风范,后人楷模。

骆统著名的《论时政疏》,劝孙权“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余之民,阜人财之用”,阐述了他可贵的政德观、骆统疏曰:

臣问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民为丰祚,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尚书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推是言之、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

这段文字着重表明了骆统的民本思想。骆统认为,大凡国君常常把拥有土地多少、版图大小视为富强的标准,视掌握生杀赏罚大权为尊贵,炫耀德义为荣耀,君位子孙后代相传为上帝厚赐。然富国要靠民众创造,强国得赖民众齐心协力,君王的权威靠民心归附,丰衣足食靠耕作创造,德行赖民众相互提高,义理须民众推行。做到以上六条,才能应天命,继位统,保宗室,安邦国。总之,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老百姓是基础,有民才有本。

骆统对当时的社会政治形势和老百姓的心态走向,进行了客观而又全面的调查研究。他说:

令强敌未殄,海内未艾,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征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无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

意思是说今强敌未灭,国内未安。三军征战不已,沿江防线不解甲,马不卸鞍,常备不懈。民间征调频繁,无以宁日;加之瘟疫流行,新坟遍野,郡县田宅荒芜,民户损耗,乡里但多见残疾、老人,少有壮男、强丁。面对这些,骆统感到“心若焚燎”,对百姓“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要弃骸骨不反”深表同情。

正因为骆统有这种强烈的爱国爱民思想,对当时官吏的强惩暴敛、巧取豪夺等***现象也进行了鞭挞。同时,对不重教化、不生息的“后生不育”的严重危害也进行了披露。通过分析利弊,骆统为孙权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骆统察补说:

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方令长史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凋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愿殿下少以万机余闲,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余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

骆统认为,做君主者都应懂得,顺民则昌,民为邦本,民安邦固这个道理。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出台爱民政策,与民生养休息才是仁政、德政。但是,目前委派的那些地方官吏不称职。他们挂的是亲民之名,但做的是强征暴取之事,很少以恩惠治天下,以仁慈取民心。因此,官民关系恶化,政风恶劣,***孳生,每况愈下,国政日渐衰微。骆统认为,如果国力弱而不支,国家就无法久治。治国与治病除害的道理一样,治病贵在初发之时就及时诊治,斩草除根;除害贵在没有形成气候之时,就彻底铲除。他希望君王在日理万机之余,挤点时间,了解民间疾苦,取补救办法,这恩德就比天要高,比地要大,比海要深了。

孙权经过反复比照补察,对骆统提出的“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膏叛之心,急宜绝置”的建议,认真纳并先后都付诸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建安十九年(214),骆统23岁。孙权北征皖城(今合肥以南),骆统随军同征。却逢当时曹操大兵南举,进入汉中。刘备怕失去益州,派使求和;孙权也忧虑局面,派诸葛谨去报信寻盟结好。蜀、吴联合,互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孙权管辖;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刘备管辖。孙权从陆口返回,欲攻合肥城。攻了十余天未果。后听说曹操离开汉中回皖,即撤军回归。路过津桥时,被驻扎津桥以北的魏国大将张辽偷袭。孙权猝不及防。当时,吕蒙、甘宁分兵迎敌,奋力抵抗。凌统以死保驾,抵御敌军,受了重伤。骆统等且战且退,保孙权冲出重围。据《江表传》所记,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孙权策马跑上津桥(又叫逍遥津,今安徽省合肥县东)时,南边桥板已断。孙权紧急勒缰,战马失控,双蹄腾空,幸亏后面一个叫谷利的士兵赶到,在马***上狠抽一鞭,战马乘势一跃,跳上南岸。还好将军贺齐带着三千人马前来接应,保护孙权上了大船。嗣后,因护驾有功,凌统封偏将军,兵力加倍;谷利被拜封都亭侯;骆统也升任建忠中郎将,率领武射吏三千人。凌统死后,他的一万余军马也都归骆统领。

建安二十四年(219),骆统28岁。是年十一月,骆统随陆逊别取宜都,升偏将军。

公元221年,随大都督陆逊征战夷陵,帮助陆逊火烧刘备兵营,再立战功。是年骆统30岁。

据《吴书》十三《陆逊传》所志:陆逊当年在夷陵当“大都督”指挥作战,东吴诸多将军都“各自矜恃,不相听从”。唯有骆统文武全才,又性情随和。其他多是刚烈武夫。因此,陆逊常和骆统共商大计,并请骆统在众将军之中做一些协调和解释工作,显示了他的非凡组织协调能力。

夷陵之战的决策中,充分显示了陆逊和骆统的军事才干。

刘备率军从江州到夷道,一路进军600里,几乎没有什么阻挡。刘备官兵和陆逊部下不明就里,笑陆逊是“书生用兵,只会让地”。他们不知是在诱敌深人,纵敌骄气。唯骆统深知陆逊之用意,心照不宣。刘备一路扎了40余个大营,每处安排兵力守营,拉长了战线又分散了实力。陆逊、骆统等坚持六个月不出兵,任蜀兵阵前叫骂,意在消磨蜀军意志,瓦解士气。后来,陆逊见刘备三路兵马合一,下寨江岸,用树木编成栅栏连营,在骆统的帮助下,用“火烧连营”的办法,一举打败刘备,迫使其退守白帝城,彻底夺取了夷陵之战的胜利。

蜀兵溃退后,吴军将令徐盛、潘璋、宋谦等要求陆逊再发大军穷追,活抓刘备以灭蜀。他们纷纷上书给孙权,连安东中郎将孙恒也坚持这个意见。孙权听了将军们的要求后也动了心,但又不敢轻易决定,就专程派人前来征求陆逊的意见。陆逊当时也决定不下,就招偏将军骆统和征北将军朱然商议。骆统竭力反对出兵追击。于是就由骆统执笔三人***说:“曹丕召集了将士,外表上说是帮助我们讨伐刘备,内心里却另有奸计。我们决定立刻退兵,请主公马上布置濡须坞驻防和沿江东北一带的防御,千万!千万!”事实竟如神算一般。陆逊全军刚刚退回荆州,北面就传来紧急警报:“魏兵分三路,准备打到东吴来了。”孙权接到骆统、陆逊、朱然三章后,即派建威将军吕范、副将朱桓等分头迎战。同时又用陆逊和骆统的建议,修书魏主,取称臣对策,使得曹丕进兵无由。

吴黄武二年(222)三月时,魏文帝以孙权称臣不诚为由,派曹仁率军前来攻濡须坞。骆统受命领兵前去助濡须督朱恒。骆统援兵赶到时,值朱恒一半兵力去保羡溪未归,战场上兵力悬殊很大。骆统临阵与朱恒急议,堰旗息鼓,伏兵以待。骆统协同将军严圭分守两地,形成犄角之势。曹仁果真上当,在派他的儿子曹泰率兵进攻濡须城时,又分兵五千去偷袭中洲,自己亲自带了一万多人留守橐皋。朱恒一面出阵迎战曹泰,一面派人偷袭,火烧军营,把曹泰打得落花流水。骆统杀了魏将常雕,严圭活捉了王双,大获全胜。孙权即封朱恒为嘉兴侯,提升奋武将军,派往彭城作相。骆统封新阳亭侯,拜濡须督,一直到黄武七年(228)英年早逝。 据《会稽典录》所载,太末县徐陵为官清廉,业绩显著,为孙权重用。徐陵死后,家里的田地、童仆、奴婢等都被地方霸主和强人抢掠一空,徐陵的儿子徐平落难。骆统知道后,一面代为申诉冤情,辩明是非,请官府惩治坏人;一面又亲自上书,请求孙权思贤嘉善,救济徐平。孙权得知后,安排徐平到丹阳太守诸葛恪手下为官。徐平作战勇敢,立了很多战功,官至武昌郡的左都督。

山阴有神笔椽吏之称的朱育说:“瞻仰景行,其聪明大略,忠直謇谔,则偏将军乌伤骆统。”这从骆统为张温抗辩的奏疏中能看出他“为人掏心”的义举。

孙权受张昭委托和举荐,先拜张温为议郎、曹尚书,后升为太子太傅。公元222年,张温出使蜀国以后,经常宣扬诸葛孔明治国有方。孙权心中大为不悦,又担心最终不能为自己所用。事也凑巧,公元224年,张温再次出蜀回来后,发生了暨艳谋反未遂之事。一些嫉才的人趁机馋害张温。孙权即以张温“朋党作奸、贻误军令、炫华惑众、有辱本国”等罪,把他削职为民。

御笔钦定的罪状,一般没人敢言。但骆统出于“为国观听”,敢于“密陈其理”。他认为张温获罪,其因在于“务势者妒其宠,争名者嫉其才”,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完全是小人谗言毁誉、君王缺乏明察的结果。

为分清是非,骆统对张温“举才不当”,被孙权定为“朋党作奸’之罪,进行辨析。他说暨艳被录用,主要责任不在张温。就算推荐有误,张温也不是第一个推荐暨的人。“先见用于朱治,次见举于众人,中见任于明朝”。说张温与暨艳“朋党作奸”,无凭无据,仅以“举才不当”推定,实在说不过去。

关于“贻误军令”罪,骆统也进行客观解释。公元214年时,张温曾受孙权命令,前去长河、零陵、桂阳三郡指挥接收投降的官兵。因为曹丕没有退兵,张温只能等曹退兵后才返归复命。对此,骆统解释说:“然计其送兵,以比许晏,数之多少,温不灭之,用之缰赢,温不下之,至于迟速,温不后之,故得没秋冬之月,赴有警之期,不敢忘恩而遗力也。”总之,张温一直奉公执行命令,军马没有减少,战场上没有退却,军期也没有延误,完全尽心为国,忠君效力,又何罪之有?

对孙权指责张温出使蜀国“有辱本国”之罪,骆统认为,为国出使,盛赞“他国之美”,只要自己“没有屈节为臣”,就不能说是“炫华惑众,有辱本国”,而是正常的“使节之行,使臣之道”。西蜀派邓芝回访武昌,这是国与国之间友好的往来。邓芝的回拜,实际上是诸葛亮派邓芝送张温回国,是对吴国的尊重,不是张温的私交行为。此外,骆统对张温所谓“卖恩群臣”等罪也进行抗辩。

为使孙权纳谏,表明自己的无私和刚正,骆统最后表态:“我和张温已多年没有联系。张温既不是我新近的朋友,也不是我对张温有什么特别的感情,只不过是共事的同僚,都是君王的臣子。如果君王能细加辨析、核实,什么嫌疑都能解开。今天我为张温陈情抗辩,我也并不对自己抱有多大的指望。张温已受坐获罪,独行在前;我也愿受耻,罢官革职在后。”但是,孙权始终没有纳骆统的坦诚谏言。

黄武七年(228),孙权在武昌称帝。登基时,孙权对先父、母亲、兄长、儿子及文武百官进行了大封赏。但骆统却没有受到封赏。骆统也自知“清浊大明,善恶太分’,虽问心无愧,但毕竟心里郁郁不快。不久,终因经年征战,积劳成疾而客死他乡,年仅36岁。

骆统史实,古今有口皆碑。1998年《人民日报》外文版图文并茂地赞誉骆统爱国爱民的高尚情操。

三国志 骆统传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谢承后汉书曰:俊字孝远,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贼并起,陈与比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后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术怒,密使人杀俊。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於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书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推是言之,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乂,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徵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雕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原殿下少以万机馀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统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他的姐虮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麼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麼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於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年纪。二十岁,试用做乌程相,乌程民家超过一万户,都赞叹他恩惠的治理。孙权赞赏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骆统立志弥补省察帮助孙权,他一旦有听说看到的,就不将晚上的事留待天亮。他常常劝说孙权尊敬接纳贤士,努力探求时事利弊,在飨宴赏赐的日子,可以让都分别进见,询问他们生活寒暖,给予亲密情意,诱导晓谕让他们言说,考察他们的志趣,让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想要报恩的心情。孙权纳运用他的建议。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将,统领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统死后,他又统领凌统的人马。

这时候,赋税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户减少,骆统上奏疏说:

臣听说做一国国君的,以占据疆上为富强,以形成威仪赏罚为尊贵,以光大德行恩义为荣耀,以永世传承国统为福运。但是财富需要百姓生产,强盛依赖百姓力量,威仪依仗百姓势力,福贵来自百姓繁育,德行期待百姓兴旺,道义通过百姓才能实行,追六点都已具备,然后顺应天命,承受福运,保全宗族,有益邦国。《尚书》说:“民众没有国君不能轻松安宁,国君没有民众不能统治四方。”由此推论,就是百姓要依靠国君而安宁,国君要依靠百姓完成大业,这是不变的规律。如今强大的敌人没有消灭,四海之内没有平定,三军有不尽的兵役,长江边境有不懈的戒备,赋税微调繁重,从开始以来将近十二年,加上瘟疫死丧的灾祸,郡县空虚,田地荒芜,听说属下的城邑,百姓家户逐渐减少,又有很多是老弱病残,很少钉壮年男子,从听到这消息那天,我心急如火烧。思索其中的缘由,平民百姓没有见识,既有安居本土看重迁移的品性,而且又有先后出外当兵的人,活着生活困苦没有温饱,死后尸骨丢弃不能送回,因此尤其留恋故土害怕远出,将远出看成是死一样。每当有徵调出发,贫困本分负担很重的人先被输送。稍有钱财的,拿出全部积蓄行贿,不惜用光。轻率剽悍的人就逃散到险要地带,结成群夥作恶。百姓虚弱枯竭,饥饿而忧愁躁动,忧愁躁动就不经营产业,不经营产业就导致穷困,导致穷困就不对生活有乐趣,所以口腹饥饿,就会邪恶心思茧动而叛离的就多了。还听说在民间,不是生活稍微能自足的,生下儿子,大多不抚养;屯田的贫穷士兵,也有很多丢弃自己的儿子。上天生育他们,而父母杀死他们,臣害怕这样会违逆祥和的气氛,触动天地阴阳。并且殿下开创基业建立国家,这是没有穷尽的事业,强大的邻国敌人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边界长期守备不是个把月的防卫,而军队百姓减损,后来出生的不养育,这不是能历经长远岁月,达到成功的。凡国家拥有百姓,就像水中有船,平静就安稳,动荡就危险,百姓虽然愚昧但不能欺骗,虽然软弱但不能压迫,因此圣明的君主重视百姓,国家祸福取决於他们,所以对百姓有张有弛,观察时势决定政策。当今地方长官这亲近百姓的职位,只是以完成任务为能事,注重应敷眼前的急事,很少有还能用恩惠来治理,符合殿卜像上天覆盖那样的仁义,殷勤抚恤百姓的恩德的人。官府政治百姓风俗,日益败坏,逐渐衰微,势必不能长久。治疗疾病要赶在病情没有很重时,除灭祸患贵在祸患没有很深前,希望殿下稍用繁忙政务的余暇时间,注意思考察省,弥补恢复荒疏不足,深谋远虑,抚育残余百姓,增加入力财力,与日月星辰同辉,和天地一样崇高。这是臣骆统最大的愿望,足以死而不朽了。

孙权被骆统的话感动,给予特别的重视。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尤其是他认为占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滋生出离心叛逆思想,应当急速停止,孙权和他反复商讨,最终就实行了他的主张一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

原文:

骆统字公绪,会稽乌伤人也。父俊,官至陈相,为袁术所害。谢承后汉书曰:俊字孝远,有文武才干,少为郡吏,察孝廉,补尚书郎,擢拜陈相。值袁术僭号,兄弟忿争,天下鼎沸,群贼并起,陈与比界,奸慝四布,俊厉威武,保疆境,贼不敢犯。养济百姓,灾害不生,岁获丰稔。后术军众饥困,就俊求粮。俊疾恶术,初不应答。术怒,密使人杀俊。统母改适,为华歆小妻,统时八岁,遂与亲客归会稽。其母送之,拜辞上车,面而不顾,其母泣涕於后。御者曰:“夫人犹在也。”统曰:“不欲增母思,故不顾耳。”事适母甚谨。时饥荒,乡里及远方客多有困乏,统为之饮食衰少。其姊仁爱有行,寡归无子,见统甚哀之,数问其故。统曰:“士大夫糟糠不足,我何心独饱!”姊曰:“诚如是,何不告我,而自苦若此?”乃自以私粟与统,又以告母,母亦贤之,遂使分施,由是显名。

孙权以将军领会稽太守,统年二十,试为乌程相,民户过万,咸叹其惠理。权嘉之,召为功曹,行骑都尉,妻以从兄辅女。统志在补察,苟所闻见,夕不待旦。常劝权以尊贤接士,勤求损益,飨赐之日,可别进,问其燥湿,加以密意,诱谕使言,察其志趣,令皆感恩戴义,怀欲报之心。权纳用焉。出为建忠中郎将,领武射吏三千人。及凌统死,复领其兵。

是时徵役繁数,重以疫疠,民户损耗,统上疏曰:“臣闻君国者,以据疆土为强富,制威福为尊贵,曜德义为荣显,永世胤为丰祚。然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六者既备,然后应天受祚,保族宜邦。书曰:‘众非后无能胥以宁,后非众无以辟四方。’推是言之,以君安,君以民济,不易之道也。今强敌未殄,海内未乂,三军有无已之役,江境有不释之备,徵赋调数,由来积纪,加以殃疫死丧之灾,郡县荒虚,田畴芜旷,听闻属城,民户浸寡,又多残老,少有丁夫,闻此之日,心若焚燎。思寻所由,小民无知,既有安土重迁之性,且又前后出为兵者,生则困苦无有温饱,死则委弃骸骨不反,是以尤用恋本畏远,同之於死。每有徵发,羸谨居家重累者先见输送。小有财货,倾居行赂,不顾穷尽。轻剽者则迸入险阻,党就群恶。百姓虚竭,嗷然愁扰,愁扰则不营业,不营业则致穷困,致穷困则不乐生,故口腹急,则奸心动而携叛多也。又闻民间,非居处小能自供,生产儿子,多不起养;屯田贫兵,亦多弃子。天则生之,而父母杀之,既惧干逆和气,感动阴阳。且惟殿下开基建国,乃无穷之业也,强邻大敌非造次所灭,疆埸常守非期月之戍,而兵民减耗,后生不育,非所以历远年,致成功也。夫国之有民,犹水之有舟,停则以安,扰则以危,愚而不可欺,弱而不可胜,是以圣王重焉,祸福由之,故与民消息,观时制政。方今长吏亲民之职,惟以辨具为能,取过目前之急,少复以恩惠为治,副称殿下天覆之仁,勤恤之德者。官民政俗,日以雕弊,渐以陵迟,势不可久。夫治疾及其未笃,除患贵其未深,原殿下少以万机馀间,留神思省,补复荒虚,深图远计,育残馀之民,阜人财之用,参曜三光,等崇天地。臣统之大原,足以死而不朽矣。”权感统言,深加意焉。

以随陆逊破蜀军於宜都,迁偏将军。黄武初,曹仁攻濡须,使别将常雕等袭中洲,统与严圭共拒破之,封新阳亭侯,后为濡须督。数陈便宜,前后书数十上,所言皆善,文多故不悉载。尤以占募在民间长恶败俗,生离叛之心,急宜绝置,权与相反覆,终遂行之。年三十六,黄武七年卒。

译文:

骆统

骆统字公绪,是会稽郡乌伤县人。父亲骆俊,官做到陈国相,被袁术。骆统的母亲改嫁,做了华歆的妾,骆统当时八岁,就和亲戚宾客返回到会稽郡。他的母亲送他,他拜别母亲上了车,脸朝前不回头,他的母亲在后面哭泣。驾车的人说:“夫人还在呢。”骆统说:“不想增加母亲的思念,所以才不回头。”他服侍嫡母非常恭谨。当时发生饥荒,同乡和远方的客人很多生活困乏,骆统为了他们而减少了饮食。他的姐虮仁爱有德行,丈夫死后回到娘家,没有儿子,见骆统这样很为他难过,多次询问他原因。骆统说:“士大夫们粗劣的食物都不够吃,我有什麼心思独自吃饱饭!”姐姐说:“确实是这样,为什麼不告诉我,而像这样苦自己呢?’,就把自己私人的粮食给了骆统,又告诉了母亲,母亲也认为骆统有贤德,於是就分发施舍,骆统由此出了名。

孙权以将军身份兼任会稽太守,骆统年纪。二十岁,试用做乌程相,乌程民家超过一万户,都赞叹他恩惠的治理。孙权赞赏他,徵召他做功曹,代理骑都尉,将堂兄孙辅的女儿嫁给他。骆统立志弥补省察帮助孙权,他一旦有听说看到的,就不将晚上的事留待天亮。他常常劝说孙权尊敬接纳贤士,努力探求时事利弊,在飨宴赏赐的日子,可以让都分别进见,询问他们生活寒暖,给予亲密情意,诱导晓谕让他们言说,考察他们的志趣,让他们都感恩戴德,怀着想要报恩的心情。孙权纳运用他的建议。他外出任建忠中郎将,统领武射吏三千人。等到凌统死后,他又统领凌统的人马。

这时候,赋税兵役繁多,加上瘟疫流行,百姓家户减少,骆统上奏疏说:

臣听说做一国国君的,以占据疆上为富强,以形成威仪赏罚为尊贵,以光大德行恩义为荣耀,以永世传承国统为福运。但是财富需要百姓生产,强盛依赖百姓力量,威仪依仗百姓势力,福贵来自百姓繁育,德行期待百姓兴旺,道义通过百姓才能实行,追六点都已具备,然后顺应天命,承受福运,保全宗族,有益邦国。《尚书》说:“民众没有国君不能轻松安宁,国君没有民众不能统治四方。”由此推论,就是百姓要依靠国君而安宁,国君要依靠百姓完成大业,这是不变的规律。如今强大的敌人没有消灭,四海之内没有平定,三军有不尽的兵役,长江边境有不懈的戒备,赋税微调繁重,从开始以来将近十二年,加上瘟疫死丧的灾祸,郡县空虚,田地荒芜,听说属下的城邑,百姓家户逐渐减少,又有很多是老弱病残,很少钉壮年男子,从听到这消息那天,我心急如火烧。思索其中的缘由,平民百姓没有见识,既有安居本土看重迁移的品性,而且又有先后出外当兵的人,活着生活困苦没有温饱,死后尸骨丢弃不能送回,因此尤其留恋故土害怕远出,将远出看成是死一样。每当有徵调出发,贫困本分负担很重的人先被输送。稍有钱财的,拿出全部积蓄行贿,不惜用光。轻率剽悍的人就逃散到险要地带,结成群夥作恶。百姓虚弱枯竭,饥饿而忧愁躁动,忧愁躁动就不经营产业,不经营产业就导致穷困,导致穷困就不对生活有乐趣,所以口腹饥饿,就会邪恶心思茧动而叛离的就多了。还听说在民间,不是生活稍微能自足的,生下儿子,大多不抚养;屯田的贫穷士兵,也有很多丢弃自己的儿子。上天生育他们,而父母杀死他们,臣害怕这样会违逆祥和的气氛,触动天地阴阳。并且殿下开创基业建立国家,这是没有穷尽的事业,强大的邻国敌人不是一下子可以消灭的,边界长期守备不是个把月的防卫,而军队百姓减损,后来出生的不养育,这不是能历经长远岁月,达到成功的。凡国家拥有百姓,就像水中有船,平静就安稳,动荡就危险,百姓虽然愚昧但不能欺骗,虽然软弱但不能压迫,因此圣明的君主重视百姓,国家祸福取决於他们,所以对百姓有张有弛,观察时势决定政策。当今地方长官这亲近百姓的职位,只是以完成任务为能事,注重应敷眼前的急事,很少有还能用恩惠来治理,符合殿卜像上天覆盖那样的仁义,殷勤抚恤百姓的恩德的人。官府政治百姓风俗,日益败坏,逐渐衰微,势必不能长久。治疗疾病要赶在病情没有很重时,除灭祸患贵在祸患没有很深前,希望殿下稍用繁忙政务的余暇时间,注意思考察省,弥补恢复荒疏不足,深谋远虑,抚育残余百姓,增加入力财力,与日月星辰同辉,和天地一样崇高。这是臣骆统最大的愿望,足以死而不朽了。

孙权被骆统的话感动,给予特别的重视。

骆统因随陆逊在宜都打败蜀军,升任偏将军。黄武初年,曹仁进攻濡须,派非主力部队将领常雕等人袭击中洲,骆统和严圭共同抗击打败了他,骆统封为新阳亭侯,后来任湍须督。他多次陈述有利时政的意见,前后数十次上书。所说的都很好,文字太多所以没有全部载录。尤其是他认为占募的做法在民间助长邪恶,败坏风俗,滋生出离心叛逆思想,应当急速停止,孙权和他反复商讨,最终就实行了他的主张一骆统年纪三十六岁,黄武七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