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本节用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早期萌芽,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源于

tamoadmin 成语排行 2024-07-28 0
  1. 百家争鸣各家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和书籍
  2. 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3. 先秦时代空想社会主义的萌芽有些什么内容?
  4.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写作背景,内容简介,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5.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6. 简述国外近代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道家

强本节用思想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早期萌芽,可持续发展思想最早源于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大道为根、以自然为伍、以天地为师、以天性为尊,以无为为本,主张清虚自守、无为自化、万物齐同、道法自然、远离政治、逍遥自在,政治理想是桃花源和至德之世,体现了“离用为体”的特点,因此成为了历代文人雅士远离残酷现实的精神家园。

墨家

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

名家

名家注重辩论“名”与“实”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逻辑学。名家与各家不同之处,正是在于“正名实”的方法。他们主要是以逻辑原理来分析事物,而辩的内容,又多半是与政治实务无关的哲学问题。因此,名家的理论在中国五千年来的学术沿传里,一直被冠上一个“诡辩”的恶名。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

扩展资料:

先秦诸子之书,初时多以篇行,如《韩非子》原有《孤愤》、《五蠹》等篇,后来才被集结成书,并以韩非的名字命名。

并且,诸子之书的成书过程一般较为复杂,其著者一般习称自撰而成,但从其内容来考察,实际上有的是收集本派主要言论而成书,更多的是在师门传承过程中,由其后世***编辑而成。

总之有可能是众手修成或者经过长时间的编纂、增补。正因为如此,诸子之书多传闻异辞、流传异本,有的还掺杂有他人的言论。这些都反映了早期文献的特点。

在中国学术史上,先秦是诸子百家争鸣、学术发展繁荣的黄金时代。各家代表人物以及诸多学人士子,或著书立说,或聚徒讲学,或质疑辩难,既给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也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发挥余地和想象空间。后人应该更好的保护与继承。

百度百科-诸子百家

百家争鸣各家名称 代表人物 主要思想和书籍

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供给不z足将成为6今3后社会发展的长1期约束条件。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普遍纳,发达国家正在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作为2实现环境与l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我国面临的约束矛盾日1益凸显,大u力s发展循环经济尤d显重要。应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做法,推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从3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 一v、缘起:循环经济的前世今2生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可以1追溯到环境保护兴起的30年代。4225年美国生态学家卡尔逊发表了k《寂静的春天z》,指出生物界以4及i人c类所面临的危险。“循环经济”一k词,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q提出,其“宇宙飞x船理论”可以7作为5循环经济的早期代表。大e致内3容是:地球就像在太d空中0飞t行的宇宙飞s船,要靠不y断消耗自身有限的而生存,如果不a合理开c发、破坏环境,就会像宇宙飞y船那样走向毁灭。到上s世纪00年代,清洁生产、工t业生态系统成为2循环经济发展的主流,美国、丹5麦等国建成一e批工a业生态园区v,德国、日4本等相继颁布了j废弃物管理和循环经济的法规。 10世纪20年代之d后,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经济成为2国际社会的两大h趋势。我国从150世纪50年代起引7入p了p关于q循环经济的思想。此后对于u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不i断深入q。1661年引0入u德国循环经济概念,确立“0R”原则的中3心0地位;3664年从3可持续生产的角度对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整合;1006年从6新兴工r业化5的角度认5识循环经济的发展意义d;8007年将循环经济纳入k科学发展观,确立物质减量化1的发展战略;1002年,提出从3不f同的空间规模:城市、区y域、国家层面大r力y发展循环经济。 二w、循环经济:理论、产业模式和特征 (一f)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是生态经济 生态经济学以5生态学理论为6基础,经济学原理为5主导,以0人t类经济活动为8中7心7,运用系统工b程方6法,研究生态和经济的结合,改变生产和消费方1式,高效合理利用一j切1可用。简言之m,生态经济就是一j种尊重生态原理和经济规律的经济。它要求把人z类经济社会发展与e其依托的生态环境作为8一b个l统一d体,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生态学原理。实现经济社会与w生态发展全面协调,达到生态经济的最优目标。 工v业生态学是循环经济理论基础的一b部分8。生态工z业学的概念是美国通用汽车s公6司研究部当时的副总裁Robert Frosch 于s1503年在《科学美国人z》发表的“加工g业的战略”一p文1中0第一i次提出。3035年,MIT和耶鲁大f学联合办1了w一p份“工e业生态学”杂志,探讨其理论与l实践,将生态学的理论和方2法,用到工i业生产体系的设计5中8,将工q业生产过程比4成生态系统中4的一z个j封闭体系,其中2一d个n环节产生的“废物”或副产品,成为3另一z个k环节的“营养物”或原料。这就出现了m生态工d业园,彼此相近的工u业企业就可以3形成一t个n相互4依存、类似于a自然生态中5食物链的“工z业生态系统”。从7产出角度看,工u业生态学追求的环境目标是“零排放”。它指在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z,有利用价值的废物都被用起来了o,从7而使排放的废弃物极少3甚至为6零。从6投入z角度看,生态工n业学追求的目标是“减材料化1”(Dematerialization,有人j翻译成非物化6),其含义v是指产出数量和质量不a变的条件下f减少7物料的投放强度,同时不v影响产品的质量;既要产品变小v、变薄,又a要能经久w耐用。国际上a已h经进行了f废弃物“零排放园区r”、“零排放社区d”、“零排放汽车l”等的试验,而“减材料化1”则更多地停留在理论研究阶段。 从2技术上l看,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清洁生产和绿色制造上f。清洁生产最初从0少5废、无x废工x艺j和废物综合利用演化5而来。清洁生产的核心3是污染预防,实施“从2摇篮到坟墓”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节能降耗和的循环利用,减废弃物排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h。从7上l世纪80年代起,制造业界为8了t响应可持续发展的倡议,在生产中0重视节约和环境保护,提出了k绿色制造概念。232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等联合成立了f绿色设计3与j制造协会,研究制造业中7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问题,提出了v绿色制造概念,综合考虑优化5的利用和环境影响的制造系统,使工w业产品从6设计4、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整个b生命周期对环境影响最小w,不l损害人m体健康,的利用效率最高。工l业废弃物的00%来自于m制造业。因此,改变生产方6式,重塑制造业形象成为2制造业努力q的方0向。 (二t)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建构有三o个s层次 2。建立企业内1部的物料循环系统 ,如杜邦化7学公4司模式,将内2部清洁生产和循环相结合。00世纪70年代末0杜邦公5司的研究人v员把工l厂j当作试验新的循环经济理念的实验室,创造性地把1R原则发展成为1与q化3学工t业实际相结合的“2R制造法”,以5达到少8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他们通过放弃使用某些有害化7学物质,减少2某些化0学物质的使用量以5及c发明回收本公4司产品的新工c艺n,每年可使生产造成的塑料废弃物减少310%,空气3污染物排放量减少510%。同时,他们在废塑料中0回收化3学物质,开i发出了t耐用的乙b烯材料等新产品。 5。构建生态工r业园区n (Eco-Industrial Parks)。单个v企业的清洁生产和厂j内8循环具有一i定的局限性。因为4它肯定会形成厂b内3无f法消解的一k部分0废料和副产品,需要从7厂g外去组织物料循环。生态工r业园区t就是要在更大s的范围内4实施循环经济的法则,把不a同的工g厂v联结起来形成共享和互8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织,使得这家工y厂u的废气7、废热、废水2、废物成为3另一n家工v厂z的原料和能源。丹0麦卡伦堡是目前世界上o工e业生态系统运行最为3典型的代表。这个f生态工g业园区d以8四个r企业为7核心4,通过贸易方2式利用对方7生产过程中1产生的废弃物和副产品,不b仅6减少1了y废物产生量和处理的费用,还产生了w较好的经济效益,形成了q经济发展与b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5。建立社会静脉产业。从4社会整体循环的角度,要大t力i发展旧物调剂和回收产业(日0本称之d为7社会静脉产业),只有这样才g能在整个c社会的范围内7形成“自然—产品—再生”的循环经济环路。德国的双3轨制回收系统(DSD)起了n很好的示3范作用。DSD是一v个b专g门w组织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的非组织。它接受企业的委托,组织收运者对他们的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和分5类,然后送至相应的再利用厂i家进行循环利用,能直接回用的包装废弃物则送返制造商。DSD系统大l大k促进了l德国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三f)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 循环经济作为3一e种科学的发展观,一b种协调发展模式,具有自身的独立特征: 一b是新的系统观。循环是指在一f定系统内1的运动过程,循环经济系统是由人n、自然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d系统。循环经济观要求人f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不j再置身于b这一l大y系统之m外,而是将自己c作为6这个r大f系统的一a部分1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将生态系统建设作为8维持大a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工z作来抓。 二f是新的经济观。在传统工w业经济的各要素中1,资本、劳动力t在循环,而唯独自然没有形成循环。循环经济观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不s仅1要考虑工t程承载能力x,还要考虑生态承载能力z。在生态系统中5,经济活动超过承载能力c的循环是恶性循环,会造成生态系统退化3。只有在承载能力w之j内5的良性循环,才r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 三w是新的价值观。循环经济观在考虑自然时,不v再像传统工d业经济那样将其作为8“取料场”和“垃圾场”,也f不o仅2仅2视其为7可利用的,而是将其作为5人r类赖以0生存的基础,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p仅3考虑其对自然的开j发能力e,而且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r,使之c成为1有益于t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f自身的发展时,不k仅6考虑人j对自然的征服能力a,而且更重视人w与j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u,促进人v的全面发展。 四是新的生产观。传统工h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d限度地开z发利用自然,最大w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最大y限度地获取利润。而循环经济的生产观念是要充分4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y,尽可能地节约自然,不d断提高自然的利用效率,循环使用,创造良性的社会财富。在生产过程中1,循环经济观要求遵循“4R”原则:利用的减量化6(Reduce)原则,即在生产的投入b端尽可能少8地输入s自然;产品的再使用(Reuse)原则,即尽可能延长6产品的使用周期,并在多种场合使用;废弃物的再循环(Recycle)原则,即最大v限度地减少2废弃物排放,力b争做到排放的无x害化5,实现再循环。同时,在生产中0还要求尽可能地利用可循环再生的替代不a可再生,如利用太n阳能、风8能和农家肥等,使生产合理地依托在自然生态循环之g上f;尽可能地利用高科技,尽可能地以4知识投入j来替代物质投入i,以3达到经济、社会与x生态的和谐统一i,使人z类在良好的环境中3生产生活,真正全面提高人g民生活质量。 五w是新的消费观。循环经济观要求走出传统工e业经济“拼命生产、拼命消费”的误区f,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在消费的同时就考虑到废弃物的化1,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观念。同时,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3段,限制以7不w可再生为8原料的一g次性产品的生产与o消费,如宾馆的一g次、餐馆的一u次性餐具和豪华包装等。sājζv阀┯pムt┠t┠zo蟆俩nsā

联系实际论述科学发展观与管理创新的关系

一、儒家:

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孟子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行“仁政”,在对人性的论述上,他认为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 ”,与荀子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子之所以提出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矛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二、道家:

代表人物:老子、庄子、列子。

作品:《道德经》、《庄子》、《列子》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三、墨家:

代表人物:墨子。

作品:《墨子》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

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四、法家:

代表人物:韩非、李斯、商鞅。

作品:《韩非子》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 韩非子,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

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五、名家:

代表人物:邓析、惠施、公孙龙和桓团。

作品:《公孙龙子》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百家争鸣

先秦时代空想社会主义的萌芽有些什么内容?

一、关于创新的指导思想、目标与动力问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原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创新又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创新旨在建立一个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服务型。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系统、全面地推进。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资深教授王惠岩认为,创新应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他在发言中说:“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尤其重要。创新的前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即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经济、社会还不发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另外关于在理论上怎么创新的问题,他认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说明社会现象,坚持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

谢庆奎教授从三个方面对创新的途径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他认为,第一,政治改革作为创新的前提条件,主要就是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解决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问题。围绕这两个中心议题,政治改革主要在四个层面上进行,一是党政关系的改革与完善,二是中央和地方关系的调整,三是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调整,四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第二,行政改革的方向是从传统的善政走向现代的善治。善治所要求的是廉洁、透明、效能、责任和法治。为了实现善治的目标,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人民要积极推进改革与创新,改进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改变施政理念和施政风格。现阶段行政改革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将过去效率优先转变为服务优位,强调对止回阀系列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第三,执政党执政方式的转变,就是要实现执政方式的法制化。

徐鸿武教授在探讨创新问题时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职能创新的指导思想,中国创新的中心环节是行政体制改革。为此,他强调应重视从科学发展观与收入分配制度创新、财政职能创新、监督职能创新、政绩考核职能创新等一系列职能创新之间关系的角度,考察中国创新问题。

武汉大学的施雪华教授在发言中描述了创新的目标。他说,创新问题是中国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际上是政治现代化和现代化的问题。国际上政治现代化的四个标准:理性化、世俗化(结构部门分化)、制度化、民主化。理性化、世俗化在现代化的早期容易做到,制度化、民主化是现代化的中后期应该侧重的,但不是说制度化、民主化在早期就不去做,这四个标准在现代化的各个阶段都存在,只是各阶段的重点不同。理性化、世俗化属于技术层面的创新,比较容易,制度化、民主化则是实质型的创新,比较难。因此,中国目前只能在技术层面上进行创新。也就是说,中国可以先通过技术层面的创新来最终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在分析创新的动力问题时,王邦佐教授认为,创新的动力可以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进行考察。目前,在中国的国情下,宏观上创新还很困难,但学者应以理念的创新来推动宏观上的创新。当然,不应否认,微观上的创新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因此,中国创新可以从微观入手。中山大学倪星教授则从外层变量和内层变量的角度分析了政治合法性的现代转型,他认为地方创新的动力是管理方式的现代化,地方创新要求地方具有政治企业家的精神。同时,倪星教授还强调科层体制本身的压力、指标放大效应、地方层层加码、淘汰竞争机制的路径依赖、区域间的政绩竞争、政治精英间的竞争等加大了创新的难度。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李程伟也认为创新在宏观上要从市场经济、公民社会、全球化、党的执政能力入手,在微观上创新要求官员要具备政治企业家精神。

李景鹏教授在谈到创新的动力问题时,提出这样的一个观点,创新的动力应首先从宏观上认识清楚,改革成功与否的标志是能否避免回到老路上去,改革是否具有可逆性。他认为,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成功的,中国止回阀因为它是不可逆的。中国不可能再回到经济,也不可能因为人的意志的改变而改变。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改革滞后是必然的,因为没有来自内部的、主观的动力。由于本身存在很严重的弊病:如没有直接动力进行改革,官本位意识依然十分浓厚;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掌握了太多的物质,太多的支配权,权利又不透明,缺乏监督机制;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部门利益、小团体利益;严重的***、严重的***,并存在着该作为不作为的现象;垄断着人民的利益表达。另外,政治体制改革存在风险,本身不愿冒风险。这就要求通过局部的不平衡来达到整体的动态平衡。李景鹏教授还特别强调,政治体制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外部环境,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政治体制阻碍其发展的时候,经济发展就会从反面提出要求,不改革政治体制不行。创新的成果之所以比较容易延续和拓展:一是外力的压力更容易推进创新成果的延续和拓展,二是对的特殊利益不构成损害或者损害较小,三是创新对整个体制不构成挑战,四是从成员来说,付出的成本不是太大,五是跟的政绩相联系,六是群众比较的支持,群众基础雄厚,七是跟社会的突出矛盾联系比较的紧密。

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王懂棋、王雄军则认为,创新的动力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人民群众改变政治环境的要求,二是知识分子对民主的追求,三是政治领导者的进取精神;创新的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创新目标的公共性和创新行为实施者私利性之间的矛盾,二是政治精英创新目标的开拓性与官僚机构具体执行上的保守性之间的矛盾。

二、创新的切入点与构建服务型的

深化中国创新,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为目标,以职能转变为核心,以服务型建设为切入点。建设服务型已经成为中国行政改革的趋势所在,也已成为我国改革和创新的中心任务。服务型,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求,提供充足优质的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现代。众所周知,理念的变革是一切变革的先导。公共服务理念是创新的基础与前提,公共服务理念引领的创新活动,驱除封建专制文化的遗毒,对塑造良好创新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共服务理念不仅能指引创新活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快速迈进,还能为创新塑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对创新的切入点和构建服务型的认识。白钢教授在发言中就创新的障碍进行了分析,认为创新有两类,一类是体制创新,一类是技术创新。中国目前情况制创新存在着困境,因此只能进行增量的技术创新,以最后实现质的变化,实现体制创新。增量的技术创新将在长时间内是中国创新的一种常态。

中国政法大学的陈红太教授在会议中指出,中国创新的出路不应是“走向论”,而应是“融合论”,即管制与服务的兼容、民本与民主相结合。北京大学的李景鹏教授认为,建设服务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解决与群众利益表达的关系问题。在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由于社会利益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日益尖锐、复杂。此种情况下,已无法再包办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所以应该下大力气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表达提供各种通畅而有效的渠道。人民群众在表达利益上的这种转变也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

中山大学政务学院的倪星教授认为,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矛盾突出的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任重道远,这需要我们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其中的管理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中国管理创新主要包括战略规划、公共政策、管理和项目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可以通过培育政治***的企业家精神,重视知识精英的作用,扩大公民参与,适当引入间竞争,充分发掘既有的政治,创建学习型等方面来全面提升中国管理创新能力。

南开大学的张志红博士在讨论中说,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和社会转型过程中滞碍因素的复杂化,是目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面临的客观现实。这就要求政治体制改革不仅要有适应和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能力,而且要有克服和处理各种复杂政治问题的能力。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更是直接打破了间纵向关系中既有的政治平衡。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立足中国的具体实际。他认为,突出大型城市在间关系运行中的政治平衡功能,首先要加快直辖市发展,促进省际平衡发展;其次要增加大都市设置,促进城市间协调发展;最后要建设不同类型的中心城市,推动省内地区间均衡发展。

四川大学的姜晓萍教授从流程再造的角度对当代行政改革、提升绩效提出了对策建议。她认为,应以流程再造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实现职能的合理区隔或有效整合,推动组织再造;改进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公众满意度;推动公共服务的信息化进程,积极推进服务型的建设。

培育及其官员的公共服务理念,调整机关和公务员的服务行为,旨在强化服务意识,建设便民、高效的。吉林大学的彭向刚教授认为,在服务型的理念下,既要利用国有资本和国家投入,发展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提供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服务,中国止回阀网又要利用必要的权威和力量,努力协调社会成员的利益,增进社会,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保证低收入阶层的基本生活,促进社会公平、和谐与稳定。

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朱春奎等,以上海市宝山区处级领导干部为研究对象,对公务员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包括公共服务、业务流程、财务责任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的国家公务员处级领导干部胜任力模型框架,从中提取了绩效意识、公仆意识、责任意识、执行能力、监控能力、协调能力、依法行政能力、战略管理能力、自我更新能力、团队建设能力和财务控制能力等11个胜任力因子。

中央党校的井敏博士则认为,在中国构建服务型的要处理好三组关系,即管制与服务的关系、官与民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

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王德高教授认为,新公共管理运动反对传统公共行政重遵守既定法律法规,轻绩效测定和评估的做法,主张放松严格的行政规制,实现严明的绩效目标控制。因此,应广泛用竞争机制和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改善人力管理,要重视政治对行政、对公务员的影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需要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其他方面结合起来进行,要让行政人员认识到行政工作所负有的政治责任,增强对政治的敏感性,保持对政策的自觉响应性,从而达到忠实地履行行政职责的目的。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许淑萍研究员在论文中则强调,“以民为本”是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公共服务是管理的核心职能,道德行政是管理的根本价值追求,网络行政应是管理的基本方式,绩效评估是管理效能的基本评价体系。

三、加强法制建设与行政法制化

关于加强法制建设与行政法制化问题,武汉大学的王德高教授的看法是,我国目前尚处于法制不健全,制度供给不足的阶段,因此建立健全法制,完善规章制度仍将是今后一定时期内我国行政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必须看到,制度毕竟是手段,它是为完成公共管理的目标和任务服务的。因此在制定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时,应该同时考虑如何将法律法规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这一点恰是目前我国行政管理工作尤其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如果有法不依、执法不严;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即使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再完善,依法行政也是一句空话。

吉林大学的彭向刚教授则认为,行为具有法律效力,但这并不等于行为都是合法的。法律不仅是一种对权力的规定,同时也是对行为的一种约束,以防止滥用权力。行为主要是行政行为,那么依法行政就成为建设法治的核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主体化、多元化必然导致利益的刚性化和价值标准、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要协调复杂多变的利益关系,实行合理的社会再分配,就必须依法行政,依法执法。法从根本上讲就是调整利益关系的规范体系。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是的重要职责。只有依法行政,才能保证协调的权威性、合理性和稳定性。欲建设法治,一要完善行政法律制度;二要提高公务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三要加强行政机关执法建设,健全执法程序,落实执法责任;四要健全监督机制,五要严格追究执法责任。

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管理研究所***副研究员汪波,在论文中系统地论述了中国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他认为,我国体制改革与法治建设进程是社会新秩序潜在需求、公共选择、立法建设、理性博弈等多重变量复合互动的结果。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与社会结构变迁,社会阶层之间、社会成员之间逐渐衍生新的利益关系与社会关系,这种新的利益关系一旦萌芽、生长、形成潜在新秩序,就转而向公共权力提出体制变革需求,进而要求国家的法加以确认。但国家权力通过国家法对社会新秩序的确认,并非是完全按照社会需求之输入被动运作,而是涉及新旧秩序多元利益主体间理性博弈的“公共选择”过程。中央—地方—社会民众—企业等政治主体在社会分配结构方面并不存在天然一致性,彼此之间需要就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法律制定费用、法律运作费用、制度变迁的费用、利益补偿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反复协商与策略博弈,从而形成制度变迁“第一时滞”与“第二时滞”。当管理体制改革经过“第一时滞”与“第二时滞”完成制度变迁过程,依照新法而行政时,行力与社会经济新秩序内在逻辑形成调和与一致。、社会、法律之间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在新的层面上获得有条件的稳定均衡。无论体制还是法律制度(体制的法律刚性表达),犹如市场交换中的价格信号,是经济—社会结构中多元利益主体理性博弈的外在均衡浮标。

王邦佐教授在会议发言中强调,应该推进责任建设,责任的本质是由人民与间的关系决定的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责任可以制约权力的张性,建立法治。所以应积极推进依法治国,最大程度地实行的公开透明度。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叶富春教授在会议发言中谈到,创新是有范围、有界限的。创新是指决策方式、政治行为、政策和技术层面上的公共行为的创新。创新要依法创新,创新不能和现行的法律、制度相违背,不能违法、违宪。此外,创新要及社会的限度,成本太大就要慎重考虑。创新主体的素质、能力、动机也会影响创新的程度。创新是对现有制度的完善。创新也要建立责任体制,创新主体不能随意创新,以免公共权利被滥用,创新主体必须承担相关的结果责任。创新从宏观上讲,就是执政党意识形态的创新——回归***模式。

四、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中的管理创新

关 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中的管理创新问题,与会者则各抒己见。台湾学者田昭容认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与“和谐社会”的内涵彼此相吻合。所以,两岸间的对话,与其驻足过去的剑拔弩张,不如迎向可创造的双赢未来。两岸能否创造双赢,这得考验两岸***及同胞们的智能,是否能跳脱过去“徘徊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意识形态的对峙,而以“和则两利”的逻辑概念为两岸发展的方向,放弃“零和游戏”的“军事对峙”,两岸分头以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实业”和的“和谐社会”的内涵为发展的方向。如此,两岸必能走上双赢的结局,缔造理想的“和谐社会”。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施雪华教授在讨论中谈到,应针对民主政治中存在的问题去改革、完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公民对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人大的控制和监督;二是正确处理人大制度的民主和效能之间的功能关系;三是改革全国人大代表制度,实行委任代表制和专职代表制;四是完善全国人大民主程序建设,确保全国人大代表的民***利。

白刚教授在研讨会发言中说:“和谐社会是中国创新的最终目标。中国创新有二个标准,一个是生态标准;另一个是有益于生产力的发展标准”。

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与加强科技创新

上海师范大学法政学院何精华教授在谈到科技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问题时说,营造和谐的创新生态是“科学有为”的价值体现,当代科学技术的内在发展趋势是学科间不断交叉、综合和相互渗透。这种趋势不断产生一些新的学科、新的领域。这些新的学科领域正是创新的前沿阵地,也是竞争最激烈、最能带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领域,积极推动建立一个更加开放的科学文化环境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极为重要。为此,一要努力减少或消除各种不必要的行政壁垒,摒弃“山头主义”式的管理构架;二要在科研机构实施聘任制,建立公正、公平和透明的选聘机制;三要制定激励政策,加强和促进科技系统内部的开放,包括研究人员之间的开放、专业领域之间的开放、研究机构之间的开放、以及行业之间、区域之间的开放。要营造“勇于创新、敢为人先、鼓励竞争、容忍失败”的创新氛围。强化对全社会的科学普及机制。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是科技进步的两翼。科学普及可以带动整个民族对知识和人才的尊重,激发人们追求真理的献身精神和尊重科学、崇尚理性、实事求是的价值观念。所以,要把科技创新的各个环节与科技普及密切结合起来,把科技普及作为的重要使命和职责,努力破除公众对科学技术的迷信,揭去科学技术的神秘面纱,使科学技术从象牙塔中走出来,从神坛上走下来,走进民众、走向社会,确保自主创新和科技发展始终为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

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的薛军、杨耀武认为,创新应面向自主创新,服务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针对科技配置的瓶颈问题,管理必须特别关注科技投入管理与调控缺乏有效的配置机制,要改变分散型的科技投入管理体制,建立科技投入统一规划、协调及配置机制。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的杨雪冬博士在通过对三个案例:秘密划票间(学习型技术创新)、“廉政帐户”(应用型技术创新)、“上网”(适应型技术创新)工程的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治理改革与技术创新的一般理论,提出了分析地方治理改革中技术创新的基本框架。他认为,在中国的地方治理改革中,地方需要获得更大创新空间。技术创新始终是实现制度变革的一个手段,建立良好的制度才是地方治理改革的根本目的。

六、创新的内部约束与外部社会环境

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李玲玲认为,的自主性并非在引入市场经济后就消失了,而且,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未必一定带来社会力量的同等强大。以及合理的公共政策对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成功比市场成功对社会发展的意义要大得多。中国在对市场和社会进行引导和调控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现着管理的创新。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应用法学研究中心的王积武、王玉则认为,改革是以适应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为目标的职能调整,由于经济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因此,改革也必然具有阶段性。地方在调整自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同时,应当首先将对地区经济状况的分析作为改革方案的前置。只有客观认识本地区的经济状态,才能发挥地方对区域性生产力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为此,地方的改革在遵从中央方针政策的情况下,应突破形式上的一致,以保证本地区经济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更具有地方特色。

中央编译局的杨雪冬博士在发言中指出,经济平等和民主具有关联性,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并不一定同步,如经济发达广东,虽然外来的投资很多,但并没有形成民主改革的内在要求。此外,有的与会者认为,创新的社会环境问题,涉及公民社会的成熟程度,媒体的参与也会推动政治民主的发展,媒体监督、公开透明都会对维护公民权利起到推动作用。

与会学者在研讨中还特别关注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李景鹏教授提出,应该重视中国创新的成果延续和扩展问题。中国创新应该避免“礼花现象”和“盆景现象”,即不会因为***的调整或更替而夭折。创新要一届一届延续下去,必须横向、纵向的扩展,从点到面,才能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他以福建省石狮市的小改革最后以失败而告终、浙江温岭的“民主恳谈会”也因为***的更换而变得沉寂的情况为例,告诫人们应该重视中国创新的成果延续和扩展问题。

在谈到地方预算管理创新问题时,中山大学的马骏教授说, 19世纪后期美国的状况,给予目前中国创新的一个重要启示就是通过进行地方预算改革,完成创新的改革。他建议执政党在整个预算的一开始就应介入管理,以实现预算的理性化。台湾学者王蕴峤对此观点提出了疑义,他认为,执政党是否有这样一种能力能够介入或实现预算的理性化或是合理化,还是个问题。因为政党不是一个专业性的机器。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写作背景,内容简介,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中国历史上关于和谐社会的构想。

“和”的思想是中华民族普遍具有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我国古代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和谐”、“天人合一”,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崇尚“合群集众”;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求“和睦相处”;在各种文明的关系上主张“善解能容,和而不同”。

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就运用了“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

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孔子在《论语·学而》中就提到过“和为贵”。孔子在这里主张的“和”是和谐、和衷、和合的意思。孔子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来达到思想的统一、行动的一致、社会的协调、国家的安宁,就是达到一种“和”的境界。“和”既是调和的手段,更是和睦的状态。 孔子所渴望、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就是一种和衷、和谐的状态,和合、和平的环境,和顺、和洽的气氛。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子提出过“兼相爱”、“爱无差”。墨子主张“兼爱交利”、平等。墨子的学说,特别是他“兼相爱”“爱无差”的这种思想,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呼声,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绵延不绝的源头。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孟子在《孟子·梁惠王上》中描述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它反映的是孟子主张宽和处世,协调人际关系,营造“人和”的人际环境,追求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为主题的大同社会的一种理想。孟子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追求的一种美好愿望。

一、孔子思想之和谐社会

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国封建文化曾经遥遥领先世界长达十六个世纪,这一奇观的出现原因固然多种多样,而与孔子的思想学说有密切关系也是无可否认的。历代封建统治者都将孔子尊崇为“圣人”,视其学说为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此说尽管不免夸大其词,却也道出某些真实奥秘。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与积累,离不开各种体制和机制的建设,同时也离不开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因此,孔子思想对当今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和推动作用,从孔子思想中甚至可以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依据。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大同篇》)《论语》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等语句,是孔子思想中描述的较早的“和谐社会”。在孔子的想像中,国家由贤能治理,人际关系和谐;讲信修睦,老、壮、幼各得其所,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善,各尽所能,财产公有,世无盗贼之患,民无遗弃之忧,夜不闭户,路无拾遗,国泰民安,即大同了。其含义包含了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人际和谐

孔子思想中的人际和谐是以仁和孝来集中表现的。通过个体的自我首先修养、逃避祸患的个性特质及发挥个人潜能的机会和可能,达到个体与个体的谐合。“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齐家,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道破了“忠恕之道。

(二)社会和谐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主张社会稳定,天下太平,强调社会和谐重要性的思想是随处可见的。孔子把社会和谐看作是治国的良方,国泰的象征,民安的体现。首先,他认为“和无寡,安无倾。”他说:“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即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好就好在这里。其次孔子主张推行德刑相济,德主刑辅。孔子强调以德治国,“道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意即治理国家要慎重地做事,要讲信用,要节省财力,要热爱人民,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间。但他也没有忽视刑与法对保持社会稳定和谐的作用。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

子曰:“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认为天是最高最大的,人们要顺乎天,与天相和谐。古代人们也常说:“天人合一”,孔子又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认识到自然规律是外在于人的必然,是不可抗拒的。“获罪于天,无所祷也。”不仅如此,孔子还认为人类社会的道德源于天的伟大品性,“天无私覆,地无私载,日月无私照”(《礼记?孔子闲居》)。“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心中的喜、怒、哀、乐在没有表现出来时,可以称做中;发出来而又都符合礼仪分寸,这就叫做和。中是天下的最大根本;和是天下的共通大道。如果能做到中与和,天地的位置就端正不偏了,世上万物就发育生长了。孟子也提出了可持续性的观念,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就是说,只要不违背农时,粮食就食用不尽,只要不用“罟”(网眼很小的鱼网)去,鱼鳖就会享用不尽,只要按照时令砍伐树木,树木就可用之不尽.因此,人们应该自觉的把天运行的自然规律及其伟大品性转化为人类社会行为道德规范。

以孔子思想为依托,结合社会生活现实,真正将道德规范转化为人民的人生信念,在实践中逐步实现人际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对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非常必要且大有裨益的。如此才能使得“近者说,远者来。”

二、老子和谐思想的概述

(一)老子思想述要

(二)老子和谐思想分析

“道”是老子哲学的最高范畴,老子的和谐思想就是以他的道论为基础的,和谐是道的基本特征。

1、老子思想的核心——“道”是和谐的

老子认为,道是本原,道生万物,它包容一切,统摄一切,一切事物统一于道。是万事万物的总根源。道作为本原,是混然一体的东西。老子指出:“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7]就是说, 道无处不在,恍恍惚惚,在无形之中有事物的影象;在依稀隐约之中有具体的物质;在深远幽暗之中有真实的东西。按照老子的意思,要言之,道在表面上是无序的,但实质上却是有序的,和谐的。所以老子又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2、道的内在构成——矛盾对立双方是和谐的

老子认为道也显示为事物之间及其内部的对立构成,他说:“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光而不耀。祸尚福之所倚,福尚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10]他还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11]这说明福与祸,正与奇,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这些矛盾,它们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灾祸,幸福依傍着它;幸福,灾祸潜伏其中。上句“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认为,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也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这种相互包含,相互依存的关系是一种对成的关系,对成就是相反相成,这样的对成还是和谐关系。因为老子认为即使有对立,矛盾两方面仍相互依存,和谐共处,“冲气以为和”[12] 。

3、道原则下的和谐的具体准则

老子进一步提出了和谐的原则,即适度原则。它要求人们凡事都要适度、适中,不要过分,做到无过无不及;即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

从上述普遍的适度原则出发进一步引申出如下具体准则:第一,“知止”、“知足”准则。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3]可见“知止”、“知足”的态度和原则对于人们保持与自然与他人的和谐有更大的意义。在物质利益面前若没有一种“知止”、“知足”的态度,就会妨碍和损害他人的利益,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老子“知止”、“知足”准则提示我们不要过多的挑剔苛求完美。过分的吝惜,一定会造成巨大的耗费,过多的保藏一定会造成巨大的损失。知道满足的人不会受辱,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有危险,这样的人可以长泰永存。第二,“去甚、去奢、去泰”准则。老子说:“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赢;或挫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14]其要旨是不要走极端,不要奢侈,不要过分。“去甚”是正确的,极端是偏离中道的,不代表事物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事物普遍具有中心和两端三部分,不论从空间角度看,还是从时间角度看,都是这样。极是中心,也叫中极,两端本来就是端,但是在前边加个“极”字,可能是说,这个“端”是属于“极”的。总之,偏离中心,离开轨道,就会走入歧途。第三,诚信准则。和谐是多种因素组成的,对于人际中的和谐,最基本的因素是信任。老子说:“美言不信,信言不美。”[15]老子强调“信”表明他认定诚信是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通过美言与信言的区别,从中我们可以发现深层次的道理,提示我们交往中要讲诚信。信任和诚信是双胞胎,付出的是诚信,收获的就一定是信任。能给对方一份信任,换来的一定是诚信。做到诚信,最简单的操作就是不说话,诚实守信。第四,“知和曰常”准则。老子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可见老子强调知常,知常就是要尊重规律,不要妄为,否则则利令智昏,无所顾及,急功近利,损人害己。第五,“自然无为”准则。老子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16]可见他认为“无为”不是什么都不做,并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的意思。“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17]老子认为“自然”就是允许人们按照自己的需要发展他的禀赋,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

二、老子和谐思想对建设现代和谐家庭的启示

老子上述和谐思想对我们建设现代和谐家庭有极大的启发。现代和谐家庭应有三层基本关系:一是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二是和谐的心理关系;三是家庭与外界的和谐关系。老子和谐思想恰能提示我们正确处理好这三层基本关系,构建家庭和谐。

(一)怎样实现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的和谐

所谓的家庭人际关系,是指组成家庭的分子之间的关系。老子的和谐思想告诉我们处理这一问题要坚持和谐原则,由老子思想引申而来的具体准则足以启发我们实现家庭成员人际关系的和谐。结合家庭具体结构,可以将它分成如下几个方面:

1、建立“和谐的夫妻关系” 。老子阴阳和谐思想提示我们男女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互为存在条件,相互依赖,相互依存。根据老子的和谐思想,笔者认为以下两个方面是实现性别和谐的主要途径:

第一,互补是实现性别和谐的主要动力。互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特质互补。即为两类完全不同的性别,其生理、心理的构成自然不同,这种不同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各具特色、各有所长、无法替代。其二是角色互补。由于先天特质上的差异,以及后天社会文化的规范和导向,男女在角色确立上有着约定俗成的惯性模式。我们既要在一定程度上肯定这些角色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亦应根据变化了的时代条件与社会环境,赋予多变的角色。老子说:“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18]老子看到了主体互补的积极意义,他提醒我们要注意到之间能力各具特色、各有千秋,难说有高下优劣之分,所以有互补的需要。

第二,合作是实现性别和谐的重要支撑。在现实生活中,不论是家庭生活、工作环境、还是公共生活,合作都不可或缺。合作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得最为丰富,亦最为复杂。要想使家庭生活和美幸福,处理好不同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是关键。之间若能够营造出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如何让两个具有不同身心特点的性别,能在同一工作环境里互相尊重、和谐相处,通力合作,这不仅关系到他们各自的身心健康、工作状况,也直接影响实际的工作效果,波及各项事业的发展状况。现在的家庭,打破了以往“男主外,女主内”的生活模式,大都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义务。多年来家庭生活形成的默契,但也会因生活小事发生矛盾,互相推委、互相指责和抱怨等,使矛盾不断升级,这是不和谐的因素。老子的对立双方和谐的思想告诉我们应当在对立之中寻找双方的合作。另外,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19]“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矣。”[20]等相关论述,以道观之,以道处之,改变“以牙还牙”、“以怨抱怨”的心态,而抱怨以德。提示我们要像水一样滋润万物,默默地无私奉献,而不求获得任何回报。女方不愿意做的事情,男方学着做,争着去做。买菜、煮饭,要按饮食修真德要求去做。我们应当以“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21]为根基,然后,逐层递进,推广到千家万户。

总之,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地位在提高,对于和谐家庭的评价标准也应该以多种角度来衡量,对于在家庭中的地位和权益是否平等应该给予充分的考虑。在两千多年前,老子曾说过“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与阳,要冲气,“道冲,而用之或不盈”[22]方能成和,和气致祥;一个家庭是如此,方能家和万事兴。

2、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对于代际关系和谐的问题,大体说来,当代社会存在着家庭和家庭价值观这两种偏差,而老子和谐思想对我们纠正这两种偏差,实现代际和谐提供了如下启示:

首先,对家庭偏差导致的困扰的解决。中国传统家庭对代际关系正常的规范要求是“父慈子孝”,孝的观念是中国家庭的核心。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赡养老人,抚育子女是中国家庭的传统功能。但现在有些家庭对待老人却视为包袱、累赘、冷如冰霜,不愿尽赡养义务;还有人把老人当家中的佣人,脏活、累活都统统压给老人。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把年幼的子女宠上了天,视为掌上明珠,结果造就出无数个“小皇帝”、“小公主”,使孩子养成贪婪、吝啬、自私、霸道的不良习性。上述情况,违背了老子强调的“去甚、去奢、去泰”准则,所以我们必须戒除走极端,戒除奢侈,戒除过分,对待老人和孩子这两种极端都是错误的。老子教导人们“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23],就是知道满足的就不受辱,知道适可而止的就不危险。按照老子提出的适度原则,运用到家庭生活中就是对待孩子和老人都应该适度、适中,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最佳状态。对孩子的过分溺爱和对老人过分的冷淡都是错误的,应该引起高度关注。

其次,对家庭价值观偏差导致的困扰的解决。价值观差异直接影响着代际关系,这主要体现在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上。随着社会的发展,子女的自我意识增强,下一代开始重新认识上一代的地位作用,价值观念差异的扩大带来了“代际”的深化。下一事都以符合自己的志趣为意向,这势必会影响长辈的一些权威。一方面,“父为子纲”的观念使一部分家长对子女发号施令,包办代替,甚至是独揽一切;另一方面,未成年子女从心理上对父母产生不信任感和异己感,他们不服父母的管教,甚至相对抗。子女的对抗不仅给家庭带来动荡,也会给社会带来危害。家庭中的暴力和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等过分的期望,使不少子女不堪忍受而离家出走,最为激烈的是残杀,如媒体上报道的关于学生父母的案件[24]。子女常用“太极端了”,“太奢侈了”,“太过分了”等说法描绘父母的不良教育行为。对于因价值观带来的这种偏差,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准则,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另外,根据“自然无为”准则,老子主张允许每个个人都能依照自己的需要去发展他的禀赋,以此他提出了“自然”的观念;为了使不同的意愿得到和谐平衡,他又提出了“无为”的观念。老子自然无为的观念,运用到家庭中,使要让每个家庭成员有最大的自主性,允许特殊性、差异性的发展。也就是说允许个格和个人愿望的充分发展,但不以伸展到别人的活动范围为限。对于家长来说,无为观念的启示,就是要消除独断意志和专断行为的扩展,以阻止对孩子权利的胁迫和并吞。父母对子女的殷切期望之心,有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要求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情,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理想,有权利追求自己的幸福。所以家长应该行“无为”之教,协助、提示和引导孩子,而不“妄为”。

其三,建立“和谐的同辈关系”

大体来说,影响同辈关系和谐的因素可分为——缺乏心理沟通;缺乏情感交流;缺乏相同的生活情趣。在这三个方面上,老子和谐思想都能给我们重要启示:(1)因缺乏心理沟通导致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同辈在交往和互动的过程中,都必须认识到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且容忍这种差异,才能维持良好的关系。根据老子“矛盾两方面的和谐”思想,要求同辈之间求同存异、互相尊敬,形成良好的交往习惯。敬人者,人恒敬之,这样既有助于自我的发展,又有助于增强家庭的和谐,创造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25]同辈之间感情、兴趣、爱好、谈吐等若能自然交流或达到默契,则使人相处融洽,互慰互谅,家庭中充满温暖感;反之沟通不良,相互间平淡冷漠,则令人郁闷不畅。(2)因缺乏情感交流导致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情感的最基本的原动力似乎也是道,老子的“知和曰常”准则,长时期以来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感情,成为人们生活的原动力,就是保持一种自然而然的交流气氛。情感交流主要通过动作、言语、表情、文字等方式进行。要求同辈成员都要有一个积极、开朗、乐观的情绪,特别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要能够时时注意运用积极而富有生气的言语、表情、动作感染其他成员,创造出快乐的家庭气氛。(3)因缺乏相同的生活情趣导致的不和谐问题的解决。家庭中同辈成员应该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做到相互融洽、相互理解。随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传统家庭领域出现了新的变化,人们的道德、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同辈关系。但我们相信,只要每个家庭成员从一言一行做起,本着“知止”、“知足”准则,多为自己的亲人着想,少计较自己的利益得失,做到“上善若水”,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但不和别人争功争名争利,相互信任,相互尊重,遇事多沟通,同辈关系的和谐就一定能实现。

(二)怎样实现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谐

心理和谐是家庭和谐的重要内容。人的心理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体现,构建和谐家庭,首先要有家庭成员的心理和谐。有心理问题是正常的,如何去自我调节才是主要的。因为心理活动的原动力源于自身,源于自发。只有保持心理的和谐,才能愉快、和谐、积极的工作、学习、生活。那么心理和谐是怎样表现的呢?

首先,表现为个体内部心理和谐。即个体内部心理成分(认知、情感、意志、个性等)的协调统一。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常”,即言行一致,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其次,表现为人事心理和谐。即人在处理事情时的冷静、适度和乐观,要“不争”“知足”即每个家庭成员要有宽广的心态和见识,互相理解忍让。老子说:“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第三,表现为人际心理和谐。即人与人交流上的默契和融洽,要“自然无为”而不妄为,善于“宁人”。心理和谐的人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

总之,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是心理和谐的集中表现。实现心理和谐就要坚持和谐原则,“无争”、“无为”,即要有很大的包容心和忍让心,不可以为一点生活小事而伤家庭和谐。

(三)怎样实现家庭与外界的和谐

根据老子和谐思想,实现家庭与外界的和谐包括如下两个方面:

1、实现家庭与自然环境的和谐

老子的“去甚、去奢、去泰”蕴涵着放弃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它教导我们在家庭日常生活中,自觉摒弃人类中心主义。在利用自然时,要坚持“知止”、“知足”准则,在遵循“道”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合理利用。

2、建立和谐的外部人际关系

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要提倡宽和处事,互相尊重,平等友爱,融洽和谐,反对歧视、伤害人格;要“无欲”、“无为”、“无争”,和谐相处,宽大为怀。和谐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健康、舒适、愉快的关系,它包含人际之间的认同与接纳、和善与友爱、团结与和睦。认同与接纳是社会成员之间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内在要求,这种要求的内化主要依赖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在意识上具有友善之情感,与人为善之态度,要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33]。这与老子主张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的思想不谋而合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是恩格斯在马克思葬礼上发表的讲话。在这篇讲话中,恩格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逝世表示了深切的悼念,对马克思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的一生给予了热情赞扬,对这位伟人毕生为人类做出的巨大贡献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做出崇高评价。

一、写作背景

1883年3月14日,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在伦敦与世长辞,享年65岁。马克思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奉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的逝世在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中引起巨大的悲痛。1883年3月17日,马克思安葬于伦敦城北的海格特公墓。恩格斯等马克思生前的战友、同志和亲人朋友参加了葬礼并向马克思的遗体献了花圈,随后恩格斯发表了这篇不朽的讲话。

马克思于1818年5月5日出生于德国莱茵地区特里尔城一个律师家庭,先后就读于波恩大学和柏林大学。1842年,24岁的马克思移居科伦,任《莱茵报》主编。他深入研究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理论,充分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思想成果,总结当时工人运动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转变。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发表了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制订的纲领,即《***宣言》。186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伦敦领导创立了第一国际,从而奠定了无产阶级团结战斗的组织基础。马克思用毕生心血写出《资本论》这部光辉的科学巨著,奠定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坚实基础,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在长达40多年的革命斗争实践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形成了最亲密、最崇高的革命友谊。列宁曾经充满地盛赞这种友谊,他说:“古老传说中有各种非常动人的友谊故事。欧洲无产阶级可以说,它的科学是由这两位学者和战士创造的,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最动人的传说。”(《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页)正是这种伟大的友谊,决定了只有恩格斯才最了解马克思和他的思想,才最有资格、最能科学地评价马克思的理论及其实践。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时是用英文发表的,后来以德文刊登在1883年3月22日《社会民主党人报》上,《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个标题是编者加的。

二、内容介绍

恩格斯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的伟大一生。他指出,作为科学家,马克思十分重视科学中的每一个重现,把科学看成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作为革命家,他毕生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而奋斗。

1.马克思的两个伟现

恩格斯指出,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现。正是这两个伟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

马克思的第一个伟现是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一个社会的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发展的经济基础,而国家设施、法的观念、艺术和宗教观念等,则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面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来解释,而不是相反。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关系难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引起生产关系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而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整个上层建筑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恩格斯把这个历史规律的发现归功于马克思。恩格斯写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马克思的第二个伟现是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分为购买物质生产资料的部分和购买劳动力的部分。前者在生产过程中只是改变物质生产资料的形态,其本身的价值并不增加。而后者即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则可以生产出一个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所以马克思称前者为不变资本,后者为可变资本。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之后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了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马克思称其为剩余价值。剩余价值就是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劳动力创造的价值。剩余价值的发现,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恩格斯高度评价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而先前无论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或者社会主义批评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他还指出,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2页)

2.创立国际工人协会

国际工人协会,后通称第一国际,是无产阶级第一个国际性的革命联合组织。1864年9月28日,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成立国际工人协会的决议,并选出了临时中央委员会。马克思被选入临时中央委员会,在10月5日临时中央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又被选入负责起草协会纲领性文件的小委员会。小委员会的最初几次会议在马克思缺席的情况下提出一份文件。这个文件受到马克思及其他委员的批评。因此,小委员会委托马克思完成文件起草工作,于是他在10月21日至27日之间用英文拟定了《协会成立宣言》和《协会临时章程》。这两个文件于10月27日得到小委员会的赞同,同年11月1日被临时中央委员会一致通过。依据临时章程临时中央委员会被确认为领导机关,后改称国际总委员会。马克思是国际工人协会名副其实的创立者和实际的领导者。恩格斯指出,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是马克思一生各种革命活动的顶峰,“老实说,协会的这位创始人即使没有别的什么建树,单凭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

3.关于马克思的其他贡献

《讲话》还列举了马克思的其他革命贡献。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不仅在理论上有两大科学发现,而且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更重要的是,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重要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因此,马克思对于科学中的任何重现都会感到非常高兴,比如他密切关注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进展情况。在去世前不久,马克思还在密切关注法国物理学家马塞尔·德普勒成功进行远距离输电实验的报道。

《讲话》历数了马克思所进行的各种革命活动。恩格斯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他一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参加推翻资本主义社会及其所建立的国家设施的事业。正是马克思第一次使现代无产阶级意识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识到自身的解放条件。不仅如此,马克思还用手中的笔向旧世界宣战。1842年马克思曾经作为《莱茵报》的主笔和主编,挺身捍卫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写下了大量的辩论文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844年9月起,马克思开始为法国巴黎《前进报》撰稿,尖锐地抨击普鲁士专制制度和政策,积极支持西里西亚的工人起义,并进行科学社会主义宣传。1847年马克思曾在《德意志—布鲁塞尔报》工作,并发表了许多文章,分析了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前夕各国的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民族问题的重要思想,宣传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则。1848年4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法国巴黎来到德国科隆,创办了政治性日报《新莱茵报》。该报实际上成了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机关报,在1848年革命中对德国乃至欧洲的工人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纽约每日论坛报》是马克思为之撰稿持续时间最长的一家报纸,他发表了大量文章,宣传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国际工人运动,声援包括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

三、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讲话》高度评价了马克思的伟大一生、科学贡献和崇高品格,成为人们研究马克思的生平、事业和历史贡献的重要文献,激励着人们为共产主义理想而不懈奋斗。

《讲话》发表后,被译成各种文字,广泛流传,影响巨大。讲话曾多次被译成中文,其中有1930年3月上海《萌芽》月刊第1卷第3期发表的致平的中译文,1933年5月4日《大公报》副刊《世界思潮》第36期发表的林风的中译文,1939年3月8日延安《解放》周刊第66期发表的黎平、石巍的中译文。20世纪60年代以来,《讲话》被收入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成为中学生的必读教材。《讲话》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踏上人生新的征程。今天,重读这篇《讲话》,仍然可以从中获得智慧和力量。

《讲话》充分肯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恩格斯在讲话中指出,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人类今天即便不是“在黑暗中摸索”,也不可能在整体上达到目前的水平。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因为它严格以事实为依据,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由理论变成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纪元。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马克思以毕生精力创立科学理论,不是为了把它束之高阁、藏之名山,而是为了指导社会实践,使之成为改造世界、推动历史前进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是与时俱进,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传遍全世界。不论是敌视者的攻击和诽谤,还是误解者的质疑和责难,或者是教条主义者的***和扭曲,都不能阻挡它前进的步伐。实践证明,160多年来,没有哪一种理论、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始终保持着勃勃生机,对推动社会进步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造成如此深远的影响。学习《讲话》,就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不断为我们的事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讲话》高度赞美了马克思作为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而百折不挠、不懈奋斗的光辉风范。《***宣言》问世时,马克思才30岁,恩格斯28岁,两个热血青年就立下了改造旧世界、解放全人类的豪情壮志。在以后的革命实践中,他们为实现这个伟大的革命理想,殚精竭虑,深入进行理论研究,冒着生命危险,为无产阶级战斗不息。这种共产主义的崇高信念唤人觉醒、催人奋进,鼓舞了千百万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奋斗的号角。在我们党的历史和中国革命史上,也有一批又一批仁人志士,在共产主义精神的激励下,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矢志不渝,他们的名字将永远彪炳史册。革命先驱李大钊面对绞刑架,发出了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的豪迈誓言。方志敏烈士在英勇就义前,慷慨陈词:“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革命先烈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所以能够威武不屈,就是因为他们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矢志不移。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中,像雷锋、焦裕禄、孔繁森等许许多多***员所以能够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都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学习《讲话》,就要学习革命导师以及老一辈革命家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钢铁意志,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并为此奋斗终生。

《讲话》指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斗争是他生命的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样满腔热情、坚忍不拔和卓有成效地进行斗争。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把自己毕生精力献给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正像恩格斯在《讲话》中指出的,马克思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为了人类解放的崇高事业,他表现出大无畏的革命家精神,面对敌人的诽谤、诅咒和驱逐,“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拂去,只是在万不得已时才给以回敬。”(《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年版,第133页)而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他目光远大,襟怀坦荡,高风亮节,赢得了千百万革命战友的尊敬和爱戴。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他热情关注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众多领域,并都有独到的发现。马克思的伟大至今为人们所怀念,1999年他被英国广播公司评为人类千年最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伟大品格和科学思想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讲话》,就要努力学习马克思的伟大品格和科学思想,加强党性修养,锻炼意志品质,提升精神境界,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实践中求得真知增长才干,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简述国外近代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家有:

1、孔子

(1)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是人类所特有的本质特性。人先天就具有四种善的萌芽: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善端是后天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发展的基础与条件。

(2)理想人格“内圣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视道德完善甚于治理天下国家才能。“大丈夫”应该有着崇高的志向和伟大的精神境界,有着对正义行为的高度自觉性,有着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

(3)道德教育的内容:仁、义、礼、智。其基本内容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道德内容,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也是孟子整个教育目的所在。

2、孟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并有所发展,他的思想主要体现在“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等方面。

(1)民本: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政治基础是民心的向背,民心归服是统一天下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更重要。

(2)仁政:主要表现在养民、教民两个方面。养民要制民之产、使民以时、取民有制;教民要向人民施以教化。

(3)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所谓“王道”,即“以德行政者王”,在孟子看来,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就是“乐以天下,忧以天下”。

(4)性善:性善论是其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3、老子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道”在老子思想体系中是自然界的最高准则,“道”的运行规则决定着人世间的一切,人只有顺其道而行之,符合自然规律才能与天地融合,达到与万物和谐相处的目的。

在“道”的基础上,老子提出了“无为”的思想,这种思想在西汉初年被统治者用,对百姓取无为而治的政策,减轻对百姓生产生活的干涉,对恢复战国以来因战争造成破坏的经济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老子的思想体系中,“无为而治”的基础是小国寡民,小到“鸡犬之声相闻”。虽然小,但老子不主张百姓之间频繁的往来,甚至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老子认为这样可以减少社会矛盾,利于社会稳定,但实际上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的,属于比较消极的思想。

老子思想中最精华的部分是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老子认为事物都是相对的,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这对于人们正确全面地认识事物具有重要的意义,集中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思考。

4、墨子

墨子主张“兼爱”,提倡“兼以易别”,反对儒家从宗法制度出发的亲疏尊卑之分;提出“兼相爱,交相利”,要求“节葬”、“节用”,反对奢华的生活方式以及礼乐制度;鼓吹“尚同”、“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提出“非攻”,反对各国之间以掠夺为目的的战争;主张“非命”、“天志”、“明鬼”,一方面否定天命,同时又承认鬼神的存在。

5、韩非

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理论,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但是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的。

韩非子的观点是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根据当时的形势情况,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都颇受韩非子学说的影响。

百度百科--孔子

百度百科--孟子

百度百科--老子

百度百科--墨子

百度百科--韩非

简述国外近代现代有哪些学前教育理论流派的书籍有:

1、欧文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2、福禄培尔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3、蒙台梭利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4、进步主义学前教育理论流派。

5、苏联的学前教育流派。

一、古希腊的幼儿教育

希腊各城邦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其政体格局又不尽相同。古代雅典是典型的民主邦国家,其文学、史学、哲学、教育等方面都有了高度的发展。斯巴达遵循着与雅典不同的发展道路,二者在教育目的、内容、形式、方法和幼儿教育做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从而形成了两种各具特色的奴隶制教育模式。他们的幼儿教育实践理论也是西方国家幼儿教育史上一份最早的宝贵遗产。

1.斯巴达的幼儿教育

斯巴达人认为:儿童是国家的财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国家的职责。为了确保新生儿的体质强壮,国家只准许身体和情绪正常的成年男女结婚生育。当婴儿出生后,他的生命和养育权并不取决于父母的意志,而要受到两次严格的检查:第一是父母要用烈酒给婴儿洗澡,以此来对新生儿的体质作初步的考验。如果婴儿发生抽搐等经受不了的情况,就让他死去;凡经得起检验的才能活下来。第二步就是要把婴儿送到国家官员那里接受检查,如果发现身体孱弱或畸形残疾的也是不准许养育的,而被冻饿至死,抛进深渊。只有身体健壮的婴儿才被保留下来,由父母抚养到7岁。7岁后就要进入国家教育场接受严格的训练。

在7岁前儿童主要是在家庭中接受家庭教育。教育者是母亲。主要是培养儿童从小不哭不闹、听话服从的习惯,儿童稍大一些,就要他们不计较食物的品种和好坏,不挑剔衣物,经受艰难的生活、吃苦耐劳和锻炼身体的种种考验,提高儿童的适应能力。此外还要从品德和性格方面进行教育,要他们始终保持知足和愉快,还要不怕孤独、不怕黑暗,并经常带他们到场所去观赏和聆听英雄事迹的演出和讲解,以便学习英雄们的伟大言行,以便他们逐渐形成勇敢、坚韧、顺从和爱国的思想品德,并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雅典的幼儿教育

雅典的教育目标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了要培养英勇的战士,更要把年轻人培养成为有文化知识的政治家、能说善辩的思想家、精明能干的商人和国家的上层统治人才。因此,雅典教育无论在组织形式上还是内容、方法上,都比斯巴达的教育更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对年轻人不仅强调体育和德育,也十分重视智育和美育。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奠定了西方教育发展的基础。

雅典的幼儿教育也是根据以上总的要求和原则进行的。7岁以前的儿童,一般由父母养育。初生的婴儿同样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只有强壮的孩子才可以让父母带回家中;凡不符合要求的婴儿都要弃置野外,或是由奴隶抚养,长大后成为奴隶。贵族儿童主要由母亲村他们进行合理的喂养,并创设适宜的环境,注意饮食卫生,并挑选有经验的奴隶来照看他们。幼儿可以玩木偶、皮球、小狼等玩具。翼话、故事和伊索寓言在他们的教育中占主导地位。幼儿可以从中

得到粗浅的行为道德观念和日常生活的小常识。儿童在家中还常常听到母亲和女仆唱悦耳的歌曲。7岁前的男孩子在妇女们的闺房里享受和女孩同样的教育。7岁后的男孩,由教仆陪同入学同时进文法和音乐学校。而女孩则一直被留在家里接受家庭教育,学习读写、演奏乐器、纺织、缝纫、烹饪和刺绣等。

古代希腊幼儿教育的特点是:国家对幼儿的体质都十分重视,并取“优选法”等具体措施;教育都是在家庭中进行的,母亲是天然的教师;对儿童从小就开始进行道德行为的熏陶,灌输奴隶主阶级思想意识;整个幼儿教育还处在自发的萌芽状态。

二、近代学前教育思想

1640年至1688年,英国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进入了近代时期。此后的两个世纪,是资本主义制度在欧洲、美洲、亚洲一些国家形成、确立和巩固时期。欧美日等国家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发展,必然要求一种新的教育制度的出现,这些国家几乎都在这一历史阶段建立了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体制。但由于各国社会条件和教育传统不同,各国在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形式、内容、方法、速度和特点等方面也各有所异。

(一)夸美纽斯的大教育观

夸美纽斯,捷克人,是17世纪伟大的教育家。他自幼失去双亲,但在“捷克兄弟会”的资助下完成了中等和高等教育。他在总结了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要求,为近代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夸美纽斯先后出版过《夸美纽斯教育论著全集》、《母育学校》、《世界图解》等著作。

夸美纽斯对于o~6岁儿童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并把幼儿教育看作是整个学制系统的最初阶段。他认为儿童是国家的未来,提出“整个国家的基础在于童年的正确教育”。他认为儿童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早期教育对儿童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细心地和正确地组织好儿童的早期教育,是防止幼儿沾染不良恶习和预防人类堕落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幼儿及早获得一些必要的粗浅知识,可以为入学以后的教育奠定成功的基础。

1.夸美纽斯十分重视儿童的体育

他要求家庭要注意儿童身体健康,生活与学习要有规律,有节制、合理安排运动与休息,只有这样才可以形成健康的身体、促进其智慧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他恳切地要求每一位母亲应该首先关心的是保证幼儿的身体健康。

2.强调德行的培养

夸美纽斯在重视幼儿体育的同时还强调了儿童道德的培养,希望德行的实践能够成为儿童的第二天性。夸美纽斯要求教师要做到‘德行应该在邪恶尚未占住心理之前,极早就去叮咛”。

3.智力是无价之宝

夸美纽斯在强调幼儿德育的同时还要求进行智力的培养。他认为智慧胜过价值连城的珠宝。他风趣地说过,智慧的右手握着永恒与幸福,左手握着财富和荣誉,但必须通过勤奋、努力和学习来取得。因此夸美纽斯认为,父母的明智不仅在于使儿童健康地生活,而且也要尽力做到使他们的头脑充满智慧,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他还指出,成人不应该以为儿童无需多大的努力就自行获得知识,就能使智力发展起来。父母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去启发儿童养成学习的习惯,并对他们进行初步的智力教育。

4.拟定了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

关于幼儿初步智力教育的内容,夸美纽斯为学前儿童拟定了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启蒙教育大纲。要求幼儿从物理学、天文学、地理学、光学、年代学、修辞学、数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逐步去了解和掌握一些初步的概念。

5.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他主张发展儿童的感觉,让儿童在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学习。他把感觉形象地比喻为“记忆的最可靠的仆役”,认为人只有通过感觉的直观,才会获得深刻的印象,从而有助于记忆的发展。因此他要求教师在可能的范围内,把一切事物都尽可能地放到儿童的感官面前。以期让儿童真正地看到、听到、接触到外部世界。如果有一种东西能够同时被几种感官所接触,就让儿童同时运用这几种感官去接触好了。夸美纽斯还把这一要求定为教师进行教学工作所必须遵守的教学原则。

6.提出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他要求教师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用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且要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按其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导,启发儿童的学习愿望与主动性。他认为知识的获得在于求知的志愿,这是不可以强迫的。如果强迫。如果强迫儿童学习,不仅不能达到成人所期望的成果,而且对儿童还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因此教师应该取一切可能的方法去激发儿童的求知愿望:循循善诱;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注意教学的艺术,使课程富有吸引力;利用教具进行教学,以引起儿童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从而使儿童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进行学习。

7.教学要彻底与巩固

他以巩固地掌握知识,并达到随时可以应用的程度,作为衡量教学是否彻底的标准。他要求教师要在儿童理解的基础上再多做复习,这样不仅可以使儿童的记忆力得到磨练、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有益于儿童其他方面的发展。

(二)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

卢梭,1712年6月生于日内瓦,父亲是个钟表匠。由于生活贫困,卢梭在12岁就停学,开始独立谋生。他当过学徒、仆役、家庭教师。但他却通过自学获得了广博的知识。他出版过很多著作,但以《爱弥尔》最为著名。在这部书中他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教育观点,

1.人的发展和教育分四个阶段

卢梭在自然教育的基础上把人的发展和教育分为四个阶段:

(1)0至2岁的婴儿期。成人的主要任务是保障婴儿的身体健康,让他们有充分的活动自由。婴儿的自由活动不仅有益于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这也是婴儿的一种学习方式。婴儿正是在不停的活动中,通过触摸四周的物体而获得最初的一切观念,而进行必要的学习的。

(2)2岁到12岁期。成人应继续进行体育方面和其他各种感觉的发展。卢梭认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在认识上以形象记忆为主,还不能形成概念更没有达到理智的阶段,因此要发展儿童的感觉器官使儿童得到学习的工具,积累丰富的经验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而不是灌输他们知识与道德。在感官训练方面,卢梭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主张。他主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训练儿童的触觉,通过图画、几何形体和制图来训练视觉的观察力,利用唱歌和听音乐发展儿童的听觉能力等。除感官外,?卢梭对于儿童的身体健康也十分重视,因为他认为感觉器官只有生长在健康强壮的身体上,才有可能充分利用感官和四肢这些智慧的工具,去获得丰富的知识。

(3)12岁到15岁期。儿童从好动变为好奇,若引导得法,好奇心会成为儿童求知的动力。从这时开始,儿童就应该进行学习了,作为教育者就要对儿童进行三方面的教育:有关儿童关心的、可以理解的、自然方面的知识教育;有通过教授儿童掌握研究的方法培养儿童的判断能力,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培养儿童学习的独立性的能力教育;更包括了劳动方面的教育;因为劳动是社会每一个人的责任,而且只有自食其力的人才是一个独立的自由人。

(4)15岁到成人期。卢梭认为,这个年龄的儿童感情已经发展起来,作为教育者必须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这里的道德教育包括培养儿童善良的感情、正确的判断和良好的意志,卢梭还指出这些品质的培养并不是靠说教而是让儿童通过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达到目的的。

2.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成长规律

他主张教育应遵循自然,顺应人的本性,反对成人不顾儿童的特点,按照传统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教育方式,让儿童得不到自由的发展。要想让儿童得到发展,就要让儿童受到三个方面的教育:自然的教育、来自周围人的教育和来自外界事物的教育。而且,只有当三种教育的方向一致、又能相互配合的时候,儿童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他还主张爱护儿童,珍视儿童的短暂的童年生活。他要求教育者关心儿童游戏,让儿童有充分的自由活动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是让儿童不断的读书。在教养儿童道德时,也要从儿童的天性出发,处处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出发进行教育,而不只是说教、说教、再说教,只有遵循自然的自由教育才能使儿童得到一个完满的发展。

3.教育原则

卢梭教育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思想就是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把儿童看作教育中的一个积极因素;教育要适合儿童天性的发展,保持儿童的天性。因此卢梭强调指出,幼儿教育应当遵循自然的原则。具体来说那就是:(1)必须让儿童充分使用大自然赋予他们的一切力量,相信他们也不会随便滥用这些力量。(2)考虑到儿童的一切身体的需要,包括智慧方面和体力方面的需要,对他们进行帮助,使这些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3)只有当儿童真正需要的时候,才去帮助他们,也不能依从他们胡乱的想法和没有道理的欲望。(4)应当仔细研究儿童的语言和动作,真正地辨别他们的欲望究竟是直接由自然产生的,还是从心里想出来的。

以上这些原则的精神是:“多给孩子以真正的自由,少让他们养成驾驭他人的思想,让他们自己多动手,少要别人替他们做事。”

4.教育方法

(1)给予行动的自由。为了使儿童的身体能够得到自然的发展,从儿童一出生就要给予他们充分的活动自由。但是在给儿童的身体以绝对自由的同时,必须小心地照顾他们、观察他们、跟随他们,以防出现意外。

(2)合理的养护和锻炼。对儿童的养护与锻炼也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在饮食上要合乎自然;衣着要以便于儿童活动为原则;睡眠要充足。在养护的同时还要让儿童进行锻炼,使他们可以生活在一,切的环境中,经受自然的考验;也包括在品质上的锻炼,使他们养成忍受痛苦的本领,具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

(3)注意语言的发展。卢梭认为,人的教育是同人的生命一起开始的。婴儿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开始受到自然的教育。他们一生下来就听到人们在说话,因此,为了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的发展,成人要发一些使儿童听得懂的声音;此外,成人在儿童面前说话应当是正确的,使他们觉得成人谈话很高兴,不要孩子一出现错误就出面纠正。

(4)感觉教育。在人的自然发展中最先成熟的就是感觉器官,因此首先要对感官进行训练。在感觉教育中,应当同时发展儿童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器官。

(5)模仿。卢梭认为这是人的一种本能,教育者应该利用这’一点,使儿童在各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6)自然后果法。所谓“自然后果法”,卢梭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该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自食其果的道理。

(三)福禄贝尔的教育理论

福禄贝尔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牧师家庭中。他自幼丧母,父亲因忙于教区的工作,继母待他非常冷酷,这对他日后的教育思想有一定的影响。少年时期,进入乡村中学学习,受到了很深的宗教与神学的影响。17岁时进入耶拿大学学习,后因经济困难而辍学。1805年夏天,福禄贝尔到法兰克福的一所裴斯泰洛齐式的学校任教,两年里他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进行了认真的学习与深入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这也成为他一生中的转折点。后来他又进入大学学习,教育思想和哲学观点逐渐形成。1837年福禄贝尔在勃兰根堡开设德国第一所幼儿学校,专收3~7岁的幼儿。1840年正式将此学校取名卫幼儿园,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福禄贝尔的代表作是《人的教育》(1826),这本书主要论述了有关婴儿期、幼儿期及少年期的发展和教育,展示了福禄贝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1.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

他认为,人同自然界的万物是一样的,是在发展中表现出其内在的精神本性的。因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唤醒人的内在精神本性。这样不仅仅使人类了解自己,同时也培养受教育者形成有胆识、有智慧的个性,使其具有和谐统一的人格。

2.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福禄贝尔认为,人的发展应该是循序渐进的。在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延续,前一个阶段并不阻碍后一个阶段,而是后一个阶段发展的基础。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必须按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去儿童学习一促进儿童的发展。如果不遵循儿童发展的阶段,盲目的促进儿童的早熟,这样做不但不能促进儿童的发展,相反,“会从根本上危害、妨碍甚至破坏人的继续发展,没有任何教育价值可言。

3.儿童发展三段论

福禄贝尔认为教育的使命以及人的全部生活,都处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之中,这种发展是无限的、永恒的。而儿童的发展则是由“自然儿童”出发经由“人类儿童”最终成为“神的儿童”。儿童发“自然的方面”,只有通过教育力量,才能把原来潜伏的“人类的”和“神的”两方面显现出来。这里所说的“神的儿童”是指:以圣经上所界定的做人标准的儿童,而不是一个抽象的目标。这里包括信仰神,以神的言行为楷模,为神服务等等。

4.儿童的四种本能

福禄贝尔认为儿童共有四种本能,第一为活动的本能(即是—种创造的本能),第二为认识的本能(即揭示万物的本能),第三为艺术的本能(即进行艺术创作的本能),第四为宗教的本能.是前三类本能的归宿。教育的任务在于促进儿童内在本能的发展,以培养儿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由此,他把课程分为宗教及宗教教育、自然教育及数学、语言及语言教育、艺术及艺术教育四大领域。

5.教学即生活

福禄贝尔在对待家庭与教学科目时,认为“教学即生活”,强调只有当家庭与学校生活一致时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课程与教育目的问题上,福禄贝尔有一段话至今仍发人深思,他说:“幼儿时期的生活方向未完全确定,如幼儿绘画并不是为未来成为画家做准备,教幼儿音乐并非以将来成为音乐家为目的,这些活动仍然为发展幼儿时期多方面人性所需,如个体需食物来补充营养一般。我们要帮助儿童真正过着完美的儿童期,为达到这个目的,即使儿童的学校生活需要延后一年或两年来完成,还要比误导他们的人生目标要好一些。”

6.福禄贝尔的教育方法

(1)在游戏中获得发展。福禄贝尔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承认游戏的教育价值。有系统地把游戏活动列入教育过程的教育家。他认为,儿童的游戏,其意义和价值就在游戏的本身,只是为游戏而游戏,游戏活动过程即是目的,同时也是动机。

他认为,儿童通过游戏活动不仅可以满足其自身地内在需要和冲动,同时也可以认识未知地世界;游戏活动一方面可以发展儿童地自主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又可以培养儿童地责任感和义务感。所以游戏是一种正确而有效地教育方法。

(2)恩物引起幼儿地活动。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地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地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地物体制成地,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地初步训练。福禄贝尔设计地恩物有20种,前10种是分解恩物,着重于引导儿童的发现,是带有游戏性的恩物;后10种为综合恩物,着重于引导儿童的发明与创造,是带有作业性的恩物。恩物教学的主要宗旨,就是从恩物的游戏中训练儿童的感觉,让儿童形成整体和统一的观念。

作为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福禄贝尔是近代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奠基人。尽管他的理论与实践带有宗教神秘主义和***,但是,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幼儿园运动的兴起和发展,而被世人誉为“幼儿教育之父”。在20世纪初期,他所制定的幼儿园教育体系也是国际最流行的。他创立的幼儿园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的形式一直沿用到现在;他的幼儿园教育理论,至今对世界各国的幼儿教育工作者仍有启迪的作用。

三、现代学前教育理论

(一)蒙台梭利教育理论

蒙台梭利(1870一1952),是20世纪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早年,作为一名医生,她关注于智障儿童的学习与发展,为他们设计出一套训练的方案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以后,她将进一步完善了的方案运用于正常儿童,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信念和幼儿教育方法。

1909年《蒙台梭利方法》一书的出版,使其幼儿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各国幼教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一个世纪中,蒙台梭利教育虽几经沉浮,但至今仍活跃在世界教育舞台上,成为国际几个著名的早期教育模式之一,或者渗透到其他各种模式之中。

(一)蒙台梭利的儿童观

儿童观是对儿童的本质看法,它是建构教育理论的基础和进行教育实践的前提。蒙台梭利结合自己的观察与研究,提出了自己对儿童的独特看法。

1.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

蒙台梭利认为6岁之前的儿童本身具有一种吸收知识的自然能力,即所谓的“吸收的心智”。借助于这种能力,儿童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和情感联系,于下意识、不自觉中获得各种印象和文化,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因而没有人是被别人所教导的,每个人都是自我教育而成的。

2.儿童发展具有敏感期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对于环境***有一定的敏感时期,这种敏感时期与生长现象密切相关,并和一定的年龄相适应。她认为敏感是生物在发展时期所具有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力量。但这只限于对某一特定的感受能力的获得,一旦获得之后,这种特殊的感受活动便消失了。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蒙台梭利指出了一些心理现象的敏感时期。

感觉发展敏感期:出生到5岁,这时期,儿童不仅能有选择地注意周围的环境,而且开始建立并完善各种感觉功能。

语言发展敏感期:出生后3个月即对人的声音产生极大兴趣,然后对词,最后才对语言产生兴趣,并逐渐掌握复杂的人类语言。语言发展的颠峰期在1岁半至3岁左右,而敏感期则延续到5岁左右。

秩序感发展敏感期:这里的秩序感(Order)指的是对物体摆放的空间位置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未满l岁的儿童就有一种借助于某些可预测的事物秩序来了解和掌握外在世界的需要。2岁左右是儿童秩序感发展的高峰期9并延续到3岁。

肢体协调发展敏感期:1—4岁,似乎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冲动驱使幼儿去不断重复同样的动作,目的只在于充分掌握自己的肌体控制。

群性发展敏感期:2岁半一5岁,儿童产生对社会团体生活的兴趣,希望被别人接纳、肯定,也开始学习与人相处的方法。

蒙台梭利要求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时期对幼儿进行教育、引导和帮助。从而促进幼儿心理的正常发展,并避免延误时机带来的儿童心理发展障碍。

3.儿童发展是在工作中实现的

蒙台梭利认为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她在《教育中的自我活动》一书中指出,儿童由于内在生命力的驱使和心理的需要产生一种自发性活动,这种自发性活动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使儿童获得有关经验,从而促进儿童心理的发展。

但是,蒙台梭利不认为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是游戏,她认为游戏,特别是想游戏会把儿童引向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儿童严肃、认真、准确、求实、责任感和严格遵守纪律的精神和行为习惯。在她看来,只有工作才是儿童最主要和最喜爱的活动,而且只有工作才能培养儿童多方面的能力并促进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

从以上的论述中可知,蒙台梭利相信孩子具有天赋的发展潜力(“吸收性心智”),以及依次出现的内在需求(内在敏感性),当这些需求得到环境的配合,孩子的天赋的潜力便得以发挥,进而乎完整的个体。既然孩子是主动与环境互动,进而自我修正及发展,那么,教师能做些什么?蒙台梭利认为,教师要向儿童学习,从孩子身上去找到可以配合他们内在需求的互动环境,然后为孩子准备之。蒙台梭利教育方案正是遵循这样的思想来设计和组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