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负体的意思和造句,魂不负体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7-28 0
  1. 提心吊胆(描写心理)的四字词语?
  2. 求:形容极端惊恐的成语、词语。要精练,多谢!
  3. 吓得什么意思?
  4. 魂不附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成语: 魂不著体 成语简解

编号 : 2878

成语 : 魂不著体

注音 : ㄏㄨㄣˊ ㄅㄨˋ ㄓㄨㄛˊ ㄊ|ˇ

魂不负体的意思和造句,魂不负体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汉语拼音 : hún bù zhuó tǐ

参考词语 : 魂不附体

释义 : 义参「魂不附体」。见「魂不附体」条。

Emoji符号 : (这是本站原创收集整理的汉字“魂不著体”对应Emoji表情符号“”,为汉字添加生动形象的符号、对照PNG及动画GIF图,也方便大家***粘贴到社交媒体等地方,点击Emoji符号""和链接还可以查看该符号在《EmojiAll表情词典》中更详细的介绍。) 成语详解

典故说明 : 此处所列为「魂不附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古人相信活人的身上有精气,即是灵魂,死时才会离开人的身体。有时候人因为受到极大的 *** ,变得极为慌乱,或是失去知觉,就好像魂魄暂时离开了身体,这时人们就用「魂不附体」来形容这种情形。在所引典源中,提到有位妇人久病不愈,徐嗣伯诊断之后,研判这是一种叫做「尸注」的病,用死人的枕头煮水服用就可以痊愈。后来王晏知道这件事,就问徐嗣伯原因。徐嗣伯回答︰「尸注这种病是因为被鬼气缠身,用死人枕煮药服用,鬼气就会散去,不会再附于人的身上。」这里的「魂气」是指外来的鬼气,而非指人自身的魂魄。后来「魂不附体」这句成语就由这里演变而出,而「魂」却转移为人自己的魂魄。自己的魂魄不附在自己身上,极度惊吓所致。因此,「魂不附体」就用以形容惊吓过度而心不能自主。

典源 : 此处所列为「魂不附体」之典源,提供参考。《南史.卷三二.徐嗣伯列传》常有妪人患滞冷,积年不差。嗣伯为诊之曰:「此尸注也,当取死人枕煮服之乃愈。」于是往古冢中取枕,枕已一边腐缺,服之即差。后秣陵人张景,年十五,腹胀面黄,众医不能疗,以问嗣伯。嗣伯曰:「此石蚘耳,极难疗。当取死人枕煮之。」依语煮枕,以汤投之,得大利,并蚘虫头坚如石,五升,病即差。后沈僧翼患眼痛,又多见鬼物,以问嗣伯。嗣伯曰:「邪气入肝,可觅死人枕煮服之。竟,可埋枕于故处。」如其言又愈。王晏问之曰:「三病不同,而皆用死人枕而俱差,何也?」答曰:「尸注1>者,鬼气伏而未起,故令人沉滞2>。得死人枕投之,魂气飞越,不得复附体,故尸注可差3>。石蚘者久蚘也,医疗既僻,蚘虫转坚,世间药不能遣,所以须鬼物驱之然后可散,故令煮死人枕也。夫邪气入肝,故使眼痛而见魍魉,应须邪物以钩之,故用死人枕也。气因枕去,故令埋于冢间也。」 〔注解〕 (1)尸注:病名,症状为腹痛胀急,不得喘息,上攻心胸,旁攻两胁,或垒块涌起。 (2)沉滞:积闷而不流畅。 (3)差:音ㄔㄞˋ,通「瘥」,病愈。

书证 : 01.《大宋宣和遗事.亨集》:「师师闻道,諕得魂不著体。」

成语接龙

“体”字开头的成语

体贴入微

体无完肤

体贴入妙

体物入微

体无完肌

体无完皮

体恤入微

“魂”字结尾的成语

失魄亡魂

动心惊魂

“魂”字开头的成语

魂不附体

魂飞魄散

魂不著体

魂飞胆丧

魂销魄散

魂飘魄散

“体”字结尾的成语

魂不附体

魂不著体

千篇一体

汗流浃体

黄袍加体

脱胎换体

参考《国语大辞典》中成语“魂不著体”分成的单字详解:

魂, 不, 著, 体。

提心吊胆(描写心理)的四字词语?

拼音 hún bù zhuó tǐ

解释 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同“魂不附体”。

出处 《前汉书平话》卷上:“吓高皇魂不着体。”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十三回:“只见两个黄巾力士,押着李逵,耳边只听得风雨之声,不觉径到蓟州地界,吓得魂不着体,手脚摇战。”

例子 谁何错认做**有意,一发 魂不着体 ,接过来一头抹手,一头说道,‘烦姐姐致谢**,多蒙美情,承借汗巾了。’

《石点头·莽书生强图鸳侣》

相关百度“魂不着体”

求:形容极端惊恐的成语、词语。要精练,多谢!

1、心惊胆战

拼音:xīn jīng dǎn zhàn

意思:形容非常害怕。

出处:元·无名氏《碧桃花》第三折:“不由我不心惊胆战,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

2、魂不附体

拼音:hún bù fù tǐ

意思:形容人因受到重大震惊而惊恐万状,失去常态。

出处:元·无名氏《京本通俗·西山一窟鬼》:“唬得两个魂不附体。”

3、心惊肉跳

拼音:xīn jīng ròu tiào

意思:形容担心祸患临头,非常害怕不安。

出处:元·无名氏《争报恩》:“不知怎么;这一会儿心惊肉跳;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

4、惊慌失措

拼音:jīng huāng shī cuò

意思:也说惊惶失措。害怕、慌张,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

出处:《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释义:《北齐书·元晖业传》:“孝友临刑的时候;举止失去常态,不知怎么办好;晖业神情平稳,不因外界影响而改变常态。”

5、战战兢兢

拼音: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意思:形容恐惧得发抖或小心谨慎的样子。战战:恐惧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小雅·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释义:《诗经·小雅·小旻》:“面对政局我战兢,就像面临深深渊,就像脚踏薄薄冰。”

吓得什么意思?

魂不附体、丧魂失魄、惊惶失措、魂飞魄散、失魂落魄。

一、魂不附体

拼音:hún bù fù tǐ

释义:魂:灵魂;魂魄。迷信的人认为人魂魄一离体;就失去知觉;无法行动。形容受到极大的惊吓;恐惧万分。有时也形容受到极大的诱惑;不能自主。

出处: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一个好女子也,生得十分大有颜色,使小生魂不附体。”

白话释义:一个好姑娘啊,生得非常漂亮,让我魂不附体。

二、丧魂失魄

拼音:sàng hún shī pò

释义:原义为失去了魂魄。形容极度惊慌、恐惧。

出处:鲁迅《坟 未有天才之前》:“自从新思潮来到中国以后,其实何尝有力,而一群老头子,还有少年,却已丧魂失魄的来讲国故了。”

示例:他现在经常是这样,总有些丧魂失魄,总是不知道下一步迈出去是向前还是向后,往上还是往下。

三、惊惶失措

拼音:jī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示例:孝友临刑时,惊惶失措,而晖业则是神色自如。

四、魂飞魄散

拼音:hún fēi pò sàn

释义:魂:灵魂;魄:是指所谓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指魂飞了;魄也散了。形容极度惊恐。

出处: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

白话释义:心的精神,这是灵魂;灵魂离开了,怎么能长久?

五、失魂落魄

拼音:shī hún luò pò

释义: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

白话释义:作为你的***,经常心神不定。

魂不附体是什么意思?成语出处及详细词语解释

吓得(心惊胆战)、吓得(六神无主)、吓得(魂不守舍)、吓得(魂不附体)、吓得(魂飞魄散)。

一、心惊胆战?

[xīn jīng dǎn zhàn]

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二、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三、魂不守舍?

[hún bù shǒu shè]

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四、魂不附体?

[hún bù fù tǐ]

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五、魂飞魄散?

[hún fēi pò sàn]

吓得连魂魄都离开人体飞散了。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

注音一式 ㄏㄨㄣˊ ㄅㄨˋ ㄈㄨˋ ㄊㄧˇ 汉语拼音 hún bù fù tǐ 出处 元?乔梦符《金钱记》第一折:「使小生魂不附体。」 释义 附:依附。灵魂离开了身体。形容极端惊恐或在某种事物诱惑下失去常态。 例句 承惊觉,不见诏书,~,手脚慌乱。(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回) 相似词 动心骇目,心惊肉跳,心惊胆战,心胆俱裂,魂飞魄丧,魂飞胆裂,提心吊胆,怵怵惕惕,怵目惊心,惊心动魄,惊慌失措,惊惶无措,魂飞天外,觳悚股战,骇目惊心,缩颈吐舌,大惊失色,钳口结舌,股战胁息,面面相觑,舌缩口张,魂飞魂丧,惊骇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