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语默必于是的意思_默语无际 不言言也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排行 2024-05-30 0
  1. 清代教育家李惺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2. 程颢古代名言警句

李毓秀(1647-1729),字子潜,号***三。山西省新绛县龙兴镇周庄村人,生于清代顺治年间,卒于雍正年间,享年83岁。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

李毓秀名人名言大全: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出处语默必于是的意思_默语无际 不言言也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惟德学,惟才艺;不如人,当自励。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儿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先入为主,及其长而不易变;故人之善心、信心,须在幼小时培养;凡为人父母者,在其子女幼小时,即当教以读诵经典,以培养其根本智慧及定力;更晓以因果报应之理,敦伦尽分之道;若幼小时不教,待其长大,则习性已成,无能为力矣!

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废经废伦,治安败坏根由。贪瞋痴慢,人心堕落原因,欲致天下太平,须从根本着手。图挽犯罪狂澜,唯有明伦教孝。误根本为枝末,认枝末为根本。为求解决问题,反倒制造问题。君子唯有务本,本固邦国自宁。

清代教育家李惺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李惺(17851863),子伯子,号西沤,四川省垫江县(现重庆市垫江县,19***年重庆成直辖市垫江县随之划归为重庆)城南郊冯家湾人。有《西沤外籍》10卷、《可邡诗稿》传世。

李惺名人名言:

使人俱不若使人爱,使人爱不若使人敬。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人以言媚人者,但欲人之悦已,而不知人之轻己;人以言自夸者,但欲人之羡已,而不知人之笑己;轻而且笑,辱莫甚焉。

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兴业。

千金在手,一尘不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恶友,惟善自持者两得之。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阳称其善以悦彼之心,阴养彼之恶以快已之意,此友道之大戳也。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昔日勤王上玉京,桃花马上请长缨。万里征战扫侵贼,震地威名白杆兵。金印又传三世将,旌旗争认四川营,至今秋雨秋风夜,隐约笳声杂纺声。

定知***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与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程颢(ho)(1032年1085年),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今河南洛阳),出生于湖北黄陂。嘉祐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名人名言: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

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

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弘而不毅则无规矩,毅而不弘则隘陋。

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则为伪也。

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

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著意,才著意,便是有个私心。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做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为公则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

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弘而不毅,则难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

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工夫多。

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

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

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

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所谓悔也。

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

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

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

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因为富贵而傲慢自大,固然不好;因为有学问而傲慢自大,害处也是不小。

想要担当大任,必须是忠诚老实的人。

教育别人,修养他的善心就会使他的恶念自然消失;治理百姓,引导他们互敬谦让就会使纷争自然停止。

克制自己可以止住生气的毛病,明白事理可以制住害怕的毛病。

凡是人刚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从哪里下手,已经学习很久了要知道从哪里收获。

一个人如果学习不进步,只是不够勇敢而已。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会很快衰老。

懈怠心志一辈子,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一个应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道的外面没有万物,万物的外面也没有道,所以天地间无处不充满了道。

教育家名言_关于教育家的名言

教育家名言_关于教育家的名言_

1、 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教育在它各个自然阶段中的统一性和连续性,因为,如果任何学校的手段并不能使教育形成自然的分段,那么势必破坏教育的次序,造成教学和教育思想的分歧,甚至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上的任意性,使他们无所适从和不知所措。(洪堡:《立陶宛的学校***》,《教育学文集联邦德国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7页)

2、 教育目的不在获利与获物,也不在外表的炫耀和装饰,而在于修饰和丰富他的内心,希望塑造和教育出一个有才能的、有本事的人,而不是一个空虚的学者。(蒙田:《论儿童的教育》,《中世纪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418页)

3、 学所以开入之蔽而致其知,学而不知其方,则反以滋其蔽。(陆九渊:《送杨通老》,《陆九渊集》卷二十)

4、 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并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和业余爱好。我相信得到这种帮助的人在事业上将会更投入、更具有竞争力,因此将会以一种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服务于社会。(加德纳:《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10页)

5、 教育首先具有把儿童与社会连结起来的功能学校只是道德上的代理人,通过它,儿童能够系统地学会知识和热爱他的祖国。正是这一事实,为今日学校在国民道德的塑造中扮演的角色赋予了突出的重要地位。(涂尔干:《道德教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7879页)

6、 教育的目的不是考试,不是分数,不是名次。更不用说不是要你***,患近视眼、肺病、神经衰弱;也不是要你发迹,打个人小算盘,谋一枚勋章。教育的理想需要根本的转变。(小原国芳:《教育立国论》,《小原国芳教育论著选》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20页)

7、 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16页)

8、 只有当学校本身是一个小规模的合作化社会的时候,教育才使儿童为将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其中首要因素就是应该把学校本身建设成社会生活的方式。(杜威:《大学初等学校的组织***》,引自《杜威学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

9、 学校如能使儿童为现代生活做准备,那么,它即可以达到普通教育目的;学校如能在实践上使儿童接触一般生活,尤其是社会生活,那么,学校的这种准备即能成功。(德可乐利:《比利时德可乐利的新教育法》,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第15页)

10、 公共教育在发展人的智慧和他的自我意识的同时,使人身上所具有的民族性得到巩固和发展,并且还有力地促进整个民族自我意识的发展;公共教育把意识之光引入民族性格的深处,从而对社会及其语言、文学、法律的发展总之,对社会的整个历史产生良好而有力的影响。(乌申斯基:《论公共教育的民族性》,(com整理)《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83页)

11、 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用教育术语来说,就是:①教育过程在它本身以外无目的;它就是它自己的目的。②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23页)

12、 人是为生活而学习,并非为学校而学习。(爱伦凯:《儿童的世纪》,1***2年英文版,第210页)

13、 我们的学习不是为了学校,而是为了生活!不是为了富丽堂皇,而是为了实用!(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普通教育学教育学讲授纲要》,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第111页)

14、 教师在学校中并不是要给儿童强加某种概念,或形成某种习惯,而是作为集体的一个成员来选择对于儿童起作用的影响,并帮助儿童对这些影响做出适当的反应教师的职务仅仅是依据较多的经验和成熟的学识来决定怎样使儿童得到生活的训练。(杜威:《我的教育信条》,《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页)

15、 从广义方面想一想,就觉得教育和人的生活有极大的关系了。没有教育即不能生活,所以我们可以说:教育即生活。这种广义的教育,无论什么人,一天总不能离的绝对不可离的。(杜威:《教育哲学》,上海大新书局1935年版,第3~4页)

16、 如果过的是少爷生活,虽天天读劳动的书,不算是受着劳动的教育;过迷信的生活,虽天天听科学的讲演,不算是受科学教育过的是开倒车的生活,虽天天谈革命的行动,不算是受着革命的教育。我们要想受什么教育,便需过什么生活。(陶行知:《普及现代生活教育之路》,《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164页)

17、 从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是教人从源头上去追求真理。(陶行知:《谈生活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67页)

18、 最大浪费是由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他在校外所获得的经验;同时,另一方面,他又不能把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应用于日常生活。这就是学校的那种隔离现象,就是学校跟生活隔离开来。(杜威:《学校与社会》,《杜威教育名篇》,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5页)

19、 教育的转型始终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与征候,要从社会转型的角度入手来说明教育的转型。要想让一个民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环节上感受到改变教育体系的需要,就必须有新的观念、新的需要浮现出来,使此前的体系再也无法满足需要。(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31页)

20、 社会生活的变化对于教育只有形式上和表面上的影响,那是难以想象的根本的情况已经改变了,在教育方面也只有相应的改变才行。(杜威:《学校与社会》,《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9~30页)

21、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集体虽然学校必须是一个集体,但它必须是一个特殊性质的集体。它还必须是一个自然的集体,意思是在校内外生活条件之间不应有突然的割裂。在学校里,公民的精力不应受到抑制或窒息,无论教师或学生,都应该有完美地和活跃地生活的余地虽然学校应该真实地反映外部世界,但它仅仅应该反映这个世界中最优秀和最重要的东西。(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262页)

22、 学校应当是一个统一的集体,在这里组织全部的教育过程。这个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也应当感觉到自己对集体的依靠,应当忠于集体的利益,应当维护这种利益,并且首先要重视这种利益。(马卡连柯:《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1页)

23、 只有建立了统一的学校集体,才能在儿童的意识中唤起舆论的强大力量,舆论是起调节和约束作用的教育因素。(马卡连柯:《苏维埃学校里的教育问题》,《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92页)

24、 在教育单独的个人的时候,我们应当想到整个集体教育。在实践中,这两个任务只有同时用一个共同的方法来解决才行。每当我们给个人一种影响的时候,而这种影响必定同时应当是给集体的一种影响。相反地,每当我们涉及集体的时候,同时也应当成为对于组成集体的每一个个人的教育。(马卡连柯:《教育的目的》,《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上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79页)

25、 任何东西,也不能像传统那样地巩固集体。培养传统、保持传统是教育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任务。一所学校如果没有传统,当然就不会是好学校(马卡连柯:《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马卡连柯教育文集》下卷,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3页)

26、 在工作组织得很合理的学校里,不可能因为偷懒而受到惩罚,因为孩子们在课堂内就把功课学会了;也不可能因为淘气而受到惩罚,因为孩子们很忙碌,根本没有时间去淘气。(乌申斯基:《论课堂纪律》,《乌申斯基教育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242页)

27、 一所学校应该成为一个理想的家庭在每一个教室里,配备一位受过教育的、有文化的、得到一定训练的、热爱儿童的教师,一位富于科学教育知识并积极热情地应用其原则的教师。(帕克:《关于教育学的谈话》,1894年英文版,第450~451页)

28、 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陶行知:《育才学校教育纲要草案》,《陶行知教育文集》,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670~671页)

29、 儿童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时期儿童发展的时期是一生最重要的时期所以,儿童教育是人类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必须注意为儿童期设置一个适当的世界和一个适当的环境,这是一个绝对迫切的需要。我们这样做,将为人类完成一项巨大的工作。(蒙台梭利:《儿童教育》,《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92页)

30、 无论在生理方面或心理方面,幼儿时期的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儿童对社会适应得是否健全;儿童生理方面或心理发展的程度是否表现着常态的前进;儿童对于卫生习惯有否养成,以及儿童身体健康是否得到健美的发展,幼儿期的教育都该担负相当的责任。(陈鹤琴:《儿童心理学》,《陈鹤琴全集》第一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487页)

清代教育家李惺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旬月之间、众星攒月、 ?众星拱月、?忠贯日月、?羞花闭月、 ?啸傲风月、 ?笑傲风月

1、旬月之间拼音:xún yuè zhī jiān

[释义]:旬:十天。十天到一个月之间

[造句]:?为师自知大限将至,隐约也就在这旬月之间。

2、众星攒月拼音: hòng xīng cuán yuè ?

[释义]: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

[出处]:《五灯会元·清凉益禅师法嗣·黄山良匡禅师》:“问:‘众星攒月时如...

[造句]:?众星攒月礼包:高级敏捷洗髓丹X3。

3、众星拱月 拼音:zhòng xīng gǒng yuè

[释义]:许多星星聚集、环绕着月亮。 比喻众人拥戴一人或众物围绕一物。同...

[出处]:徐迟《搜尽奇峰打草稿》:“而在那个主要工程的位置上,则缀有一颗...

[造句]:这些小叶子如众星拱月般地围着紫玉兰花,点缀着一株株紫玉兰。

4、忠贯日月拼音: zhōng guàn rì yuè

[释义]:忠诚之心可以贯通日月。 形容忠诚至极。

[出处]:《新唐书·郭子仪传赞》:“子仪自朔方提孤军,转战逐北,谊不还顾...

[造句]:虽唐命方永,亦由忠贯日月,神明扶持者哉!及光弼等畏逼不终,而子仪完名高节,烂然独著,福禄永终,虽齐桓、晋文比之为褊。

5、羞花闭月拼音:xiū huā bì yuè ?

[释义]: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

[出处]: 明·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

[造句]: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程颢古代名言警句

李惺(17851863),子伯子,号西沤,四川省垫江县(现重庆市垫江县,19***年重庆成直辖市垫江县随之划归为重庆)城南郊冯家湾人。有《西沤外籍》10卷、《可邡诗稿》传世。

李惺名人名言:

使人俱不若使人爱,使人爱不若使人敬。

与朋友交,只取其长,不计其短。

人以言媚人者,但欲人之悦已,而不知人之轻己;人以言自夸者,但欲人之羡已,而不知人之笑己;轻而且笑,辱莫甚焉。

公生明,明生廉;廉生威,威兴业。

千金在手,一尘不染;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恶友,惟善自持者两得之。

师以质疑,友以析疑。

阳称其善以悦彼之心,阴养彼之恶以快已之意,此友道之大戳也。

习勤忘劳,习逸成惰。

昔日勤王上玉京,桃花马上请长缨。万里征战扫侵贼,震地威名白杆兵。金印又传三世将,旌旗争认四川营,至今秋雨秋风夜,隐约笳声杂纺声。

定知***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与钥,夜潮留向月中看。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程颢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程颢(ho)(1032年1085年), 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和北宋理学的奠基者。字伯淳,号明道,世称明道先生,北宋洛城伊川人(今河南洛阳),出生于湖北黄陂。嘉祐进士,神宗朝任太子中允监察御史里行。反对王安石新政。学术上,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识得此理,便须以诚敬存之(同上)。倡导传心说。承认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

程颢名人名言: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

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

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

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弘而不毅则无规矩,毅而不弘则隘陋。

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则为伪也。

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

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著意,才著意,便是有个私心。

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做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为公则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

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弘而不毅,则难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

凡人才学便须知著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工夫多。

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

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

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

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所谓悔也。

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

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

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

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

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

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因为富贵而傲慢自大,固然不好;因为有学问而傲慢自大,害处也是不小。

想要担当大任,必须是忠诚老实的人。

教育别人,修养他的善心就会使他的恶念自然消失;治理百姓,引导他们互敬谦让就会使纷争自然停止。

克制自己可以止住生气的毛病,明白事理可以制住害怕的毛病。

凡是人刚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从哪里下手,已经学习很久了要知道从哪里收获。

一个人如果学习不进步,只是不够勇敢而已。

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会很快衰老。

懈怠心志一辈子,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一个应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道的外面没有万物,万物的外面也没有道,所以天地间无处不充满了道。

清代***家曹雪芹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性别:男。清代著名***家。先祖为中原***,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被钥空房。爱好研究广泛: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他出身于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因家境衰落而饱尝人世间的辛酸,曹雪芹的曾祖母孙氏曾做过康熙的奶妈,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的侍读。从康熙二年至雍正五年,曾祖曹玺、祖父曹寅,父亲曹顒、叔父曹頫,相继担任「江宁织造」达六七十年之久。「织造」是专为宫廷***办丝织品和各种日用品的官职,官阶虽不高,但是非皇亲不能充任。后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曹雪芹名人名言句子:

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

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晴雯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 堪羡优伶有福,谁之公子无缘。

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中秋对月口占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留余庆,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幸娘亲,积得阴功。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香菱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妙玉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枕霞旧友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蘅芜君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其为质则金玉不足喻其贵,其为性则冰雪不足喻其洁,其为神则星日不足喻其精,其为貌则花月不足喻其色。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

杏帘在望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之公子无缘。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愿侬此日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说到辛酸处,荒唐愈可悲。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

***做真时真亦***,无为有处有还无。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作真时真亦***,无为有处有还无。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

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颐名人名言大全摘抄

程颐(1033~1107年),字正叔,汉族,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元祐元年(1086)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程颐名人名言大全:

想要为自己谋得私利,必定伤害别人的利益,所以会招来很多的怨恨。

做官容易失去人的理想和抱负。

即使是天下的公事,如果用私心去办理,就是私事了。

人有欲望就会失去刚强,如果刚强就不会屈服于欲望。

做学问的人不可以不通达人情世故。

人有意识地为公,其实就是私心。

因情绪激动去赴死很容易,无所畏惧地为正义而牺牲就比较难。

世间的事情虽然很多,但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事。

天下的事情,不是前进就是后退,没有固定的规律。

人静之后可以见到万物自然都有生机勃勃的春意。

用说话谨慎来修养他的德行,用饮食有节来修养他的身体。

易,是变化的意思,随时随地变化来顺从大道的要求。

凡是解读经典与别人有所不同,没什么害处。但是关键的地方不能不一样。

圣人的话,如果说远就像是在天上,如果说近就像是在地上。

做学问的人要先学会怀疑。

一草一木都有它的道理。

学问来源于思考。

学者求学一定要务求实际,不要过早靠近名利才对。

滋润养育自身一定要用诚敬,求学的目的就在于获得知识和学问。

了解了它就一定喜欢它,喜欢它就要追求它,追求它就一定要得到它。

圣人的道理,平坦得就像大路一样,学者苦于不能得其人门的要领。

如果不明事理,那么动就不知道往哪里去;如果不动,那么即使明白事理也没有用处。

凡是事物都有本和末,本末是一体的,不可以把本末分开为两段。

一个中字最难理解,必须是默默的理解,靠心来领悟。

良知良能,都不是从哪里学来的;是出自于天性和本能,不是依赖人力所能达到的。

本性就是天理。天下的理,推究其根源,没有不是善的。

评价圣人的本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评价他们有为的事业功绩就会有差别。

天和人是一体的,相互之间没有什么分别。

心志使气发动的情况十之有九,气使心志动摇的十之有一。

心有主见,就能不被外物所牵动。

孟子的行善和养气的学说,都是前世的圣人们所没有阐发过的。

君子教育学生是有次序的,先从小的、近的事情和道理教导他们,然后再从大的、远的事情和道理教导他们。

圣人不敢有忘记天下百姓的仁德之心。

凡能在日常生活中学得人情世事,就是获得了人生最高真谛。

从经典中探求其理的目的在于实践和应用。

研究学问的人要务求实际,不要靠近虚名。如果有意识地靠近虚名,那么大的原则已经失去了。

君子为人处世,如果事情对义没有什么伤害,顺从低俗的做法是可以的;如果对义有害处,就不能顺从。

君子做事依据天理而行,所以常常心情舒畅、安泰;小人做事被物欲所奴役,所以会有很多的忧愁、悲伤。

不偏不倚叫做中,守中不变叫做庸。

君子求学问为了自己增长知识,小人求学为了迎合别人的爱好。

每个人都各自有自己的长处,如果能避开短处而选择人的长处,都可以任用。

程颢古代名言警句精选

 1、读史须见圣贤所存治乱之机,贤人君子出处进退,便是格物。

 2、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3、克制自己可以止住生气的毛病,明白事理可以制住害怕的毛病。

 4、然学之道,必先明诸心,知所往,然后力行以求至,所谓自明而诚也。

 5、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

 6、爱自是情,仁自是性,岂可专以爱为仁?

 7、以量而容之,择合而受之,非圣人有感必通之道也。

 8、德不胜气,性命于气;德胜其气,性命于德。

 9、率性则谓之道,修道则谓之教。

 10、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会很快衰老。

 11、形而后有气质之性,善反之则天地之性存焉。

 12、学者须是务实,不要近名方是。有意近名,则为伪也。

 13、人之所以不能安其止者,动于欲也。

 14、惟圣人之道无所进退,以其所造者极也。

 15、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着意,才着意,便是有个私心。

 16、物之初生,气日至而滋息;物生既盈,气日反而游散。

 17、气之不可变者,独死生修夭而已。

 18、所谓定者,动亦定,静亦定,无将迎,无内外。

 19、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0、凡是人刚学习的时候要知道从哪里下手,已经学习很久了要知道从哪里收获。

 21、学者先务,固在心志。

 22、弘而不毅,则难立;毅而不弘,则无以居之。

 23、心定者其言重以舒,不定者其言轻以疾。

 24、万物之生意最可观,此元者善之长也,斯所谓仁也。

 25、朋友讲习,更莫如相观而善工夫多。

 26、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27、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欲人将已放之心,约之使反复入身来,自能寻向上去,下学而上达也。

 28、言有教,动有法。昼有为,宵有得。息有养,瞬有存。

 29、论学便要明理,论治便须识体。

 30、如手足不仁,气已不贯,皆不属己。

 31、屈伸往来之义,只于鼻息之间见之。屈伸往来只是理,不必将既屈之气,复为方伸之气。

 32、圣人感天下之心,如寒暑雨旸,无不通无不应者,亦贞而已矣。

 33、明善为本,固执之乃立,扩充之则大,易视之则小,在人能弘之而已。

 34、性出于天,才出于气。气清则才清,气浊则才浊。才则有善有不善,性则无不善。

 35、语其性,则皆善也;语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所谓下愚,有二焉:自暴也,自弃也。

 36、义理之学,亦须深沉方有造,非浅易轻浮之可得也。

 37、仁义忠信不离乎心,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出处语默必于是。

 38、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

 39、专欲利己,其害大矣。贪之甚,则昏蔽而忘理义;求之极,则争夺而致怨。

 40、教育别人,修养他的善心就会使他的恶念自然消失;治理百姓,引导他们互敬谦让就会使纷争自然停止。

 41、君子主敬以直其内,守义以方其外。

 42、性者,万物之一源,非有我之得私也。

 43、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44、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

 45、以为穷乡晚进有志于学,而无明师良友以先后之者,诚得此而玩心焉,亦足以得其门而入矣。

 46、后人不达,以谓圣本生知,非学可至,而为学之道遂失。

 47、须是知所以为孝之道,所以侍奉当如何,温凊当如何,然后能尽孝道也。

 48、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49、诚之之道,在乎信道笃,信道笃则行之果,行之果则守之固。

 50、内积忠信,所以进德也;择言笃志,所以居业也。

 51、来书所谓欲使后人见其不忘乎善,此乃世人之私心也。

 52、世人之心,止于见闻之狭。

 53、古者,自天子达于庶人,必须师友以成其德业。

 54、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

 55、知及之,而不以礼性之,非己有也。

 56、冲漠无朕,万象森然已具,未应不是先,已应不是后。

 57、因为富贵而傲慢自大,固然不好;因为有学问而傲慢自大,害处也是不小。

 58、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

 59、仁之道,要之只消道一公字。公只是仁之理,不可将公便唤做仁。公而以人体之,故为仁。只为公则物我兼照,故仁,所以能恕,所以能爱,恕则仁之施,爱则仁之用也。

 60、富贵不*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61、为学大益,在自求变化气质。

 62、中者,天下之大本,天地之间,亭亭当当、直上直下之正理。

 63、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

 6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65、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感和一个应罢了,除此以外还有什么?

 66、弘而不毅则无规矩,毅而不弘则隘陋。

 67、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

 68、人苟以善自治,则无不可移者,虽昏愚之至,皆可渐磨面进。

 69、若不有诸己,自不与己相干。

 70、戏谑不惟害事,志亦为气所流。不戏谑,亦是持气之一端。

 71、天下之理,原其所自,未有不善。喜怒哀乐未发,何尝不善?

 72、非明则动无所之,非动则明无所用。

 73、凡有动皆为感,感则必有应,所应复为感,所感复有应,所以不已也。

 74、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也。

 75、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气轻则以未知为已知、未学为已学。

 76、学习本来是修习德业,有了德业之后才会立言。

 77、一阳复于下,乃天地生物之心也。

 78、凡人才学便须知着力处,既学便须知得力处。

 79、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

 80、大变则大益,小变则小益。

 81、学者识得仁体,实有诸己,只要义理栽培。如求经义,皆栽培之意。

 82、天所赋为命,物所受为性。

 83、道的.外面没有万物,万物的外面也没有道,所以天地间无处不充满了道。

 84、感之道无所不通,有所私系则害于感通,所谓悔也。

 85、论性不论气,不备;论气不论性,不明;二之则不是。

 86、读书则此心常在,不读书则终看义理不见。

 87、想要担当大任,必须是忠诚老实的人。

 88、心大则百物皆通,心小则百物皆病。

 89、考迹以观其用,察言以求其心,识而得之,以蓄成其德。

 90、根本须是先培壅,然后可立趋向也。趋向既正,所造浅深则由勉与不勉也。

 91、言能修省言辞,便是要立诚。

 92、心虽绝于善道,其畏威而寡罪,则与人同也。惟其有与人同,所以知其非性之罪也。

 93、故善学者求言必自近,易于近者,非知言者也。

 94、圣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蕴之为德行,行之为事业。

 95、性即气,气即性,生之谓也。

 96、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

 ***、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

 98、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也者,言寂然不动者也,故曰天下之大本。

 99、天下之事,患常生于忽微,而志戒于渐习。

 100、忠恕所以公平。造德则自忠恕,其致则公平。

 101、阳已复生,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

 102、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

 103、凡物有本末,不可分本末为两段事。

 104、懈怠心志一辈子,就是自暴自弃的表现。

 105、静后见万物自然皆有春意。

 106、内重则可以胜外之轻,得深则可以见诱之小。

 107、一个人如果学习不进步,只是不够勇敢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