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果为因的例子_倒果为因举例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04 0
  1. 你带有哪种本命?有何种过人天赋?九星命卦看天命
  2. 释迦摩尼所“悟”到的究竟是什么?
  3.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
  4. “乌有此事也”中的虚词“乌”的意思
  5. 打乒乓球能让孩子更聪明吗?批判性思考实例之三
  6. 表达因果的成语

是常见的原因。cause是原因,也可以称为reason,result是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是原因,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是结果。摩擦生热,摩擦是原因,热就是结果。

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有两个明显的特点:第一,原因在前,结果在后,原因和结果是先行后续的关系。钟总是先敲后响,不能倒过来先响后敲。

倒果为因的例子_倒果为因举例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因果联系是必然联系,一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只有同时具备以上两点,才是因果关系。白天和黑夜是先行后续的关系,但不是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因此两者的关系不是因果关系。“距离=速度×时间这个公式表明一种必然联系,但由于不是先行后续的关系,因此它们之间的关系也不属于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又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因果之间的对立,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关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具有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中,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地球自转是原因,地球上昼夜变化是结果,不能倒果为因或倒因为果。因果之间的统一,是指二者的互相依赖和互相转化。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某种现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原因,在另一种条件下又是结果。

你带有哪种本命?有何种过人天赋?九星命卦看天命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是众所周知的一句话。且不管这句话的来历如何,单就其意思来评点一番吧。从字面意义上说,就是不掏钱就吃不来饭。从象征意义上讲,就是不付出大致相等的有形无形的代价,就别想有足够的收获。实际上,免费午餐不仅过去有,而且现在有,将来还会有,而且会越来越多。举两个例子,例子一:自然界的东西一切都是免费的,大自然从来没有向人类收过一分钱。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的一切物质、能量、信息和空间通道,大自然可从来没有向人们收取一分钱。如果说只给人类一次感谢的机会,那么感谢的对象,毫无疑问是——大自然。例子二:家庭内部。作为利益共同体的社会细胞的家庭,***取的策略一般也是内部免钱吃饭,而且饭菜质量完全平等,各取所需,绝少厚此薄彼。追求平等是人的天性。有人情味的地方,就没有不平等的情况发生。为什么以后免费的东西会越来越多呢?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准,取决于三个参数的综合衡量——生产可持续能力、分配均衡能力和生产系统自动化程度。随着生产系统及其配套设施的自动化程度的越来越高,***在客观上将越来越脱离劳动,将越来越可以不劳而获,重复性劳动都交给机器工具来做,人们只需要做创造性的事情就可以了,与此相适应和相对应的是,人们也只好靠免费的东西来生存和发展了。各类***的免费程度越来越大,免费范围越来越广,免费频率越来越多,可持续性越来越长,是从效果上判断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尺度。因此可以说,未来的免费东西会越来越多,基于钱的财富观将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地球人常识手册》的内容概括起来,只有一句话——***都能改变世界。是的,***都能改变世界,只要你愿意改变,你就能改变,没有什么是不能改变的。智慧、爱心、勇气和行动是让世界改变的综合原动力。既然免费午餐在自然界比比皆是,在家庭内部也行得通,那么将免费午餐普及到全社会,普及全世界,应该也没有问题。好的东西,应该具有普适性,应该能够到处适用,让***获得。值得庆幸的是,在人类社会里提供免费午餐的事情已经有了,令人相当意外的是,体验者却相当稀少。看来,“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问题不在于没有免费午餐,而是人们对免费午餐没有需求,免费午餐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既然没有存在的必要,而且是人为维持的事情,那么自然就没人继续做无用功了。如此一来,不仅实际上的免费午餐没了,而且连名义上的免费午餐都被人们彻底否定了。而且因为表述不当,倒因为果,给人造成一种没人提供免费午餐的错觉。实际上,正确的表述应该是“世上没有吃免费午餐的人”,而不是没有免费午餐。免费午餐是有的,只是没人吃罢了。但是转念一想,这样的结论和人们的日常行为不符合啊。每个人天生都有两大疾病,第一大疾病是饥饿,至今没人有本事根治,第二大疾病是衰老死亡,人类对自身生命的研究一直存活在幼稚园阶段,对这个问题也是束手无策,***暂时只好坐以待毙。很多事情拖延是无法解决的,只会使事情更糟。既然如此,那么,不论午餐是否免费,***都还是要吃饭的。吃饭不吃饭,大概和免费不免费没什么关系,只要能吃到肚子里,和金钱大概没什么关系。因为不论免费不免费,饭都是一样的饭,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治疗饥饿的良药。问题又回来了——既然午餐本身的性质一样,为什么人们就不吃免费午餐呢?答案只能从一个地方寻找,那就是——人。

起源于水泊梁山,发展于梁山昕锋中药材有限公司,服务于国内,全国设立15个省级免费体验店

2015年***大力支持中药推广,郭氏关节增生外敷疗法与朱巧菊共同开发并成立梁山昕锋中药材有限公司,开创健康新理论为基础,始终坚持“呵护生命、关爱健康、服务社会、健康人类”打造永不落幕的科技成果***,坚持为人民服务。

2016年公司出巨资联合北京昕锋电磁辐射研究院,进一步完善、申报配方发明专利,特设立梁山昕锋中药外敷保健研究中心,研制出一系列健康产品:颈椎枕头、睡眠褥子、产后恢复褥子、止疼药包、足浴美容药包、中药汽车背靠垫及腰椎增生(中药)熏蒸床等。

中药外敷也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药物经皮肤的吸收,作用于患病局部,避免了口服经消化道吸收所遇到的多环节灭活作用。现如今的中药外敷是缓解疼痛、改善睡眠为目的,预防失眠造成的并发症,增强身体的健康、提高幸福指数。

昕锋健康一直以人民健康为己任,此次推出这项利国利民的活动,希望有需要的朋友尽快报名参加,免费的午餐有就看你愿不愿意来使用,永远要相信世界还是好人多

好人一生平安!

历史

释迦摩尼所“悟”到的究竟是什么?

什么是天命呢?

先说一个故事吧:公元前205年,汉军趁项羽深陷齐地战争泥潭,***纳韩信的计谋迅速还定三秦,联合各路诸侯直捣西楚国都彭城,项羽闻讯以3万骑兵火速回援。刘邦猝不及防,乃率数十骑仓皇逃命,而楚军穷追不舍誓要将刘邦砍为粉齑。

正当刘邦命将要丧黄泉之际,一阵妖风自天儿降,汉军数骑趁乱逃出生天,刘邦也在突如其来的“神风”中侥幸躲过一劫,为后来荥阳对峙和垓下之战埋下了东山再起的本钱。

这样的历史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几个:比如“万事俱备,东风也不欠”的赤壁之战,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胜曹操,奠定了三国的基础;比如陷于夹河之战的朱棣,本是必败无疑,却因东北风骤起迎面吹向敌军,朱棣率领的燕军风急击而进,本是气势如虹的敌军却因迎风作战溃不成军而大败;

……

但凡在极度危险、无力回天的困局中,却借自然之力扭转局势,逃出生天或反败为胜的例子,人们都要为此涂上神秘色彩,觉得这人是“天命”之人,上天又岂会让他们遭受险境而不施以援手?他们当上“天子”也是理所当然

中国古代哲学中把天当作神,天能致命于人,决定人的命数。

“天命”说早在殷周时期已流行。从古器物发掘中所见到的甲骨卜辞,彝器铭文,“受命于天”刻辞不只一次出现,说明早在殷周时期,天命观就已经在人们的头脑里扎根了。用《易经》的话来说,叫做“乾道变化,各正性命。”对于这里的命,后人注释道:“命者,人所禀受,若贵贱夭寿之属也。”

在古人的思想观念中,人们的富贵贫贱、吉凶祸福以及死生寿夭、穷通得失,乃至科场中举、货殖营利,无一不取决于冥冥之中,非人类自身所能把握的一种力量,即命运是也。

可命运真的是人不能把控的吗?历史有偶然性,已成定局的事再加注神话色彩,也只是倒果为因,“事后诸葛亮”而已。其实一个人能否成功,最主要还是在于他能否运用、发挥自己的先天优势,以及能否克制自己的性格缺陷。比如卖草鞋的刘备,最终能成为蜀汉开国皇帝,成就他的正是他的领导能力,他善于用人,所以他身边才集结了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这样的谋臣猛将。

命再硬,若无谋略无胆识无团队,也不过是一个平庸之辈。所以,你的先天性格才是你的命,善于运用你的天赋,你就能改命!

那么,你又有什么样的天命呢?命运又赐给你怎样的人格优势、天赋能力,去改变现状,创造命运呢?今天,小仙就用九星命卦来给大家算算你的本命如何。

什么是九星命卦?

九星命卦源自汉代九宫历,星象家根据节气上的变化,阴阳、五行、方位,以后天八卦演绎成九个宫位,由九颗星配上年月日飞泊,互相交替出千变万化的吉凶征象。不只可断其命之吉凶及一生祸福,亦是风水学上重要派别之一,为运用广泛且准度极高的占命术!

九星为 :一白贪狼星、二黑巨门星、三碧禄存星、四绿文曲星、五黄廉贞星、六白武曲星、七赤破军星、八白左辅星、九紫右弼星。 九宫为 :坎一、坤二、震三、巽四、中五、干六、兑七、艮八、离九。

至于九星命卦如何推算,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点此检视,然后再对照相应的命卦内容找到属于你的本命赋***:

一坎卦:长流之象

见闻广博,内柔外刚

个性中很大一部分属于随和型的,外表坚强,适应力颇强,内心柔和、仁慈,颇具亲和力,肯为他人的赏识而奔波付出。但是也较为优柔寡断,没有固定的原则性,因此有“拖”字诀,常容易陷于紧要关头,惊慌失措的窘境。

二坤卦:抚育之象

奉公守法,乐于奉献

气质优雅、落落大方,颇具亲和力,有一颗善良的心,又乐意为大家服务,人际关系良好;见多识广,思虑周密,善于为人排解***。此外,你也知道如何丰富自己的生活,不会让人生枯燥无味。

三震卦:奋发之象

自强不息,勇攀高峰

是个机敏、聪慧、外表坚强内心柔和的多情之人。独立自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与耐性,凡事据理力争,擅长外交,注重目标的达成。活泼又有勇气,做事贯彻到底,凡事偏爱好恶分明,追求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四巽卦:流动之象

大巧若拙,博大精深

既有成熟稳重的一面,又不失活泼洒脱,口齿清晰聪明伶俐。有很强的是非观念,寻求真理,重视理念,也喜欢为人抱不平、有肚量、智勇双全,精于研究,喜欢发明创造。求知欲旺盛,积极进取,容易接受新观念、新事物。

六乾卦:阳刚之象

性刚而健,鸿鹄之志

举止间有刚正不阿的气息,一开始会给人较为严肃、刻板的感觉,固执己见,不太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凡事喜欢独自作主。多才多艺、志向远大,具有鸿鹄之志,不满足于现状。但不喜也不善奉承,易陷入孤军奋战的困境中,成功之路较慢到达。

七兑卦:少女之象

豁达大度,行侠仗义

你是一个态度温和而又举止大方的人,心胸宽大,好奇心强,个性正直而且做事有责任感;颇有主见,遇事时也能接纳他人好的建议,即使遇到困难也能展现实力解决问题。表达力也颇强,和朋友的往来非常频繁,常联络感情,能够受到朋友的支援,在交际中获得颇多机会。

八艮卦:静止之象

恪尽职守,高风亮节

是个务实、勤奋的人,非常现实,实践力很强,从不做空想或做无实质利益的事。不过,也易因利己的现实性,较难长期与人共事,有一意孤行的倾向,易与人发生冲突。把权威、事业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追求富足的物质生活,一切讲求条理和秩序,对人对己都颇为严苛。

九离卦:光明之象

耿直不屈,一生正气

九品中正制产生的原因

悉达多太子究竟悟了什么?!!!!!!!!!!

请读《如何修证佛法》--南怀瑾

第一讲

内容提要

本讲缘起

*********释迦悟了什么**********

参考经典

解脱和悟道

倒因为果

见地修证及行愿

四加行

这一次我们讲这一门课,有一个因缘,在此先报告一下。诸位学佛、学禅、学打坐,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盘盘腿,会有很大的好处,不讲有没有功夫,先把两条腿练熟再说。现在继续刚才的话,谈到开讲这个课程的因缘。今年正月间,一位老朋友萧先生来看我,临走时问了一句话:“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最后抬头睹明星而悟道,他悟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如果是别人问,倒没有什么重要;但萧先生研究佛学多年,他提出了这个问题,却是不比寻常。

根据经典与传记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刚生下来,便具有与众不同的禀赋。因为过去多生累劫的修持,才有这一生出生时的各种瑞相。他抛弃了王位,又出家求道十二年。大家要注意这“十二年”,因为很容易把它忽略过去。

现在我们把重点放在释迦牟尼佛修持的十二年来讲。当时印度的宗教,有各宗各派的修持方法,这些修法,在释迦牟尼佛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当时释迦牟尼佛学了各种苦行,用了各种不同的方法修炼。他不象我们现在人学佛,三心两意的,东面去拜个老师,西面去拜个老师,这边去套几句话,那边去套几句话。而释迦牟尼佛每一次都是诚诚恳恳去学,该下的功夫,他都做到了,然后他认为那些都不是道,不是究竟,于是自己又到酷寒的雪山上去修苦行,经过六年,认为苦行也不是道,只好又离开了。后来在恒河边菩提树下打坐,发誓非成无上正等正觉不可,否则便死在那里,最后终于睹明星而悟道。

其实这一段大家都已经知道了,我再讲一遍的原因,是要提起大家的注意,也就是要大家知道,释迦牟尼佛在这十二年中,做了些什么,又是如何修持的。我们看了他的传记,只看到他学无想定三年,最后“知非即舍”,往往忽略了他在这十二年当中,认真修持的一面。

我们先来说一说,什么是“无想定”?这是印度的古法,中国及世界各地都有,也就是修道人想学到的那个“莫妄想” ——没有妄想。

比如我们大家打坐,能不能做到盘起腿来没有思想?绝对做不到。我常说笑话,只有两种人可以做到,一种是还没有出生的人,一种是已经死了的人。除了这两种人以外,几乎没有人能够做得到。刚刚有位比利时的同学,也与我讨论到这个想与不想的问题;我们也谈到释迦牟尼佛,在学无想定三年以后,发现那不是道而丢掉,并不是他没有修成,而是修成后丢掉了它。因为那不是道。由于佛***字简单,我们容易看过去而忽略了。

作者: zhuao19*** 2006-4-7 11:08 回复此发言

--------------------------------------------------------------------------------

2 如何修证佛法-01

佛学的“非想非非想定”,这个名词很美。“非想”,不是我们普通惯性的思想境界;但是“非非想”,不是思想,勉强就说它是一种灵感吧!是一种超越思想的灵感。现在有一种“超越冥想”,其实,也还不是这个“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定”与“无想定”的这个“定”,完全不同。无想定是把思想完全灭除掉,而这个非想是“绝对没有思想”,可是又不象无想定般什么都不知道。它不是没有知觉,没有灵感的一种功夫,这是当时所标榜的最高修炼方法。释迦牟尼佛以三年的时间,达到了这个境界,但发现它不是道,所以又丢掉不要了。大体上,佛经传记所讲的佛的修炼经过,这是很重要的两点。

为什么不提其他的修炼呢?原因是这两种修持的功夫、实验,已经涵盖了世界上很多修持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方法,所以释迦牟尼佛其他的修学,都可以不必再细述了。例如,佛在学道前,对于数学、武功、文学,都达到了最高明的境界。出家后,又学成了这两种最高的法门,但是认为还不是道。其实,***如你真能做得到,天天在那里一动都不动,即使你没有道,别人也认为你有道,皈依***也都来了。(众笑)

大家注意,释迦牟尼佛认为这个并不是道,当时他再也找不到明师,只好自己到雪山去修苦行了。他一天只吃一个干果,当然饿扁了,饿得不成人形了。他这样修,是要找出一个真理来,但是六年之后,他认为苦行也不是道,然后就下山去了。

释迦牟尼佛到了恒河边,牧羊女供养他很好的乳酪;因而摆脱了父亲派来的五个紧跟着的年轻人。因为这五位认为佛放弃了修行志向,所以离开了佛,这五个人后来就是佛在鹿野苑最先所度的大***。

这时一般人也都认为他“退道”

——退票了。因为大家都认为,出家人应该苦行,于是那些跟他的人自然退会。可是有一点我们要注意!他因为得到了营养,恢复了体力,才睹明星而悟道。所以我经常提醒出家人,要特别注意身体健康与营养,因为没有健康的身体,是无法修道与证道的,这是一个事实。有关身体的健康与营养,以及与修道的关系,我们都要一步一步提出来研究。

佛接受了营养,恢复了体能,才渡过恒河到菩提树下。那时,他没有办法找到一个能够指导他的明师,只有靠自己,到菩提树下打坐、发愿。

这简单的几个字,很容易被忽略过去,看的时候,意思似乎懂了,可是没有深入体会。佛当时的誓愿,推开了宗教,推开了庄严的辞句,等于说发了誓、赌了咒——这一次如果我不成道,就在这里死掉算了。不起此座,就是这句话,他求道就是那么的专心。

根据释迦如来应化史集的记载,佛在六天之内,先得四禅八定,再得意生身,而后陆续一夜之间证得六神通。第七天的凌晨,抬头一看,注意啊!释迦牟尼佛打坐不象我们那么呆板,头也不敢抬,他大概也要休息休息,抬头一看,看到天上的明星,而证悟到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由这里岔开一句话,想到了陶渊明的诗“***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般认为,这也算悟道了吧!(众笑)

刚才唠唠叨叨的,说明释迦牟尼佛悟道的经过,就是要说明我的老朋友萧先生问的这个问题——释迦牟尼佛睹明星而悟道,悟了个什么?

你说这一下抬头悟道,悟道了以后,前面那些修持都浪费掉了,那十二年的功夫都白作了吗?换句话说,他悟道时不过三十岁左右,弘法时也不过三十二岁,***们比他的年龄都大多了。他从小所受的教育,以及出家后,各种的修炼、修苦行,是不是白干了?我当时回答我的老朋友萧先生说:“他悟的就是那个缘起性空。”萧先生说:“嗯,对了!”推开门就走了。

不晓得你们大家注意到没有,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他走了以后,一个念头来了,萧先生研究佛学很多年了,别人问这个问题还没有关系,他问这个问题就严重了。换句话说,他问这个问题非常有深度,依照道理,释迦牟尼佛悟了性空缘起,缘起性空,这个道理很简单,而在当时为什么那么难?难的是什么?佛十九岁出家,修持了那么多年,才懂得这个道理,而现在我们大家都懂,看一遍佛经的人都懂,对不对?这有什么稀奇,如果悟到了这一点缘起性空,就一而贯之,一切通达了,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定他悟的这个道理对,那前面功夫又怎么说?又如何交代?

作者: zhuao19*** 2006-4-7 11:08 回复此发言

--------------------------------------------------------------------------------

3 如何修证佛法-01

第二个问题,我们现在学佛,看到了佛法就晓得自性本空,性空缘起,虽然这个道理都明白,为什么我们还是要修持那么久?而且我们自己,不要说做不到菩萨,连初步的小乘罗汉都做不到,尤其令我感叹的,在现在这个时代,连证到半个果位的人都没有看见。

所以萧先生一走,一个念头使我心境不安,感叹今天世界的文化,国内外搞宗教的,搞神秘学的,各类各式的花样,都非常的发达,但社会也更乱了,文化的思想也更模糊了,越来越不对劲了。由去年年底到今春,同学们出国写回来的信,所看到的资料,修道的也好,搞什么的也好,到处一片混乱。唉!真是无一不乱,无人不乱,此所谓乱世也。

因此我心中非常不安,再加上萧先生这一问,问题在哪里?注意!我们大家学佛,有点颠倒因果。怎么说呢?“倒因为果”,也就是说我们大家都在倒因为果。是的,我们都晓得自性本空,晓得都是因缘等等。但是,这些学理和道理,不是我们的,而是释迦牟尼佛苦行那么多年以后,对***们的回答;人家把这个回答记下来以后,我们看了才懂的。事实上,不是我们懂,那不过是佛经的增上缘,我们拿到佛的成果,加以接受而已。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答案是:我们也应该走修行的路子。要学释迦牟尼佛一样,走禅定的路子,向真正的修持路上去求证,自己去证到那个缘起性空。

因为我们懂得这许多道理以后,往往会误以为自己的成果,尤其最近多年来讲打坐的,一个个道家也会、密宗也会,满口的行话,但是看看他那样子,又一点都不像。至于说有没有功夫,有没有求证到,也一望而知。如宋朝大慧杲禅师说的,你有没有开悟,你站在那里我就知道了,哪里还需要等你说。可是现在这些人,满口的道理,尤其什么奇经八脉,这里通,那里通,热闹得很。我说“你不要把身体通乱了”,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先学了佛经上的那些知识,把前人修持的成果,拿来倒果为因,倒因为果。

释迦牟尼佛这一大藏教,是理也罢,是经验也罢,他只怀疑生死问题,生命的问题。他追求的是人生怎么样“了”。所以萧先生提这个问题很重要,也就是这次开讲的动机。

第二个动机是通知单上面讲的,几个外国回来的学生,朱文光、李文、陶蕾等,也提出这些问题要我讲。我说我有一个条件,中英文的记录同时出来,我就讲。不要像以前一样,每次讲了以后,纪录了以后,几年都没有交卷,最后跑得没影没踪了,这是第二个因缘。

第三个是要感谢这里的住持,借给我们这个地方来讲课。

现在再回到刚才的重点上。我们知道,一般讲修证功夫,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前人修持的经验和累积的见地,拿来倒因为果,然后就变成佛学了。结果我是我,佛学是佛学,两个是对立的,对于修持一无用处。所以我经常说,佛法——修持的方法,与佛学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我们现在要走的,是准备学佛的路线,也就是这次开讲的因缘。

我们今天开讲,所要引用的经典如下:

(一)经部

大般若经

大涅盘经

华严经

金刚经

心经

维摩诘经

楞伽经

解深密经

胜鬘夫人经

大宝积经

法华经

楞严经

圆觉经

(二)律部

四分律(小乘)

菩萨戒(大乘)

(三)论部

现观庄严论

大摩诃止观

宗镜录

正续指月录

大智度论

密宗道次第论

瑜伽师地论

菩提道次第广论

***定一个人想学佛,想学佛法,把上面列举的这几部经律论,花上三五年的功夫,作比较深入的研读,绝对足够了。至于讲到内容的***用,也不离这几部经论,大家能自悟更好。有些朋友认为,只要修持作功夫就好了,不一定要看经论,那是绝对错误的。要知道,作功夫,如果理不明,见不正,功夫就不会上路。换句话说,功夫作不好,那就是因为理不通达。

作者: zhuao19*** 2006-4-7 11:08 回复此发言

--------------------------------------------------------------------------------

4 如何修证佛法-01

举例而言,一位同学和我讨论一件事,他说,我这两天心里头好象有件事,他说,这是什么?他觉得这是一个问题。他很用功,这些现象大家都会有,这确实是个问题。他说:我看这个东西,找这个东西,找它能不能找得到?我说:当然找不到,这是生理影响心理,这几天气候不对,你有感冒。这就是佛所说的烦恼,这位同学越找越找不到,越找越烦恼,我告诉他,你去找它时,它已跑掉了。等于小偷一样,当你一叫小偷时,他早已走了。有时烦恼在心中,不去理它,因为找不到原因。于是这位同学,就另外换了一个思想、观念来代替。我说对的。

但这只是普通人的修养方法,高明的人不做这种事情,因为他知道心里头有个东西,找也找不到,金刚经不是告诉你,无所从来,亦无所去吗?来无影去无踪,你知道它,它已经没有了,最好不去理它。可是你说,现在我们烦恼来时,硬起心来那又变成真烦恼。这种不理的念头就是真烦恼,也就是又加进去一个东西。

我们现在讨论的,就是要注意心理与生理的关系。比如去年年底,有一位女居士,忽然嘴歪了,中风。她倒有信心,问我是不是气通不过。另有一位居士,守戒律多年,眼睛忽然看不见了,是白内障,后来针灸好了,也问,是不是气到那里走不过了。这些都是最近的事情,证明我们学佛的,功夫和身心都有连带的双重关系。这些问题都要详细讨论,如不拿出来讨论,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大家修持时,哪些是受生理影响,哪些是受心理影响?如何解脱身心两方面的问题?一定要弄清楚才行。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去年一位朋友去世了,他也学佛很多年,但是解脱仍难,要想离开身体,说去就去,做不到。想做而又做不到,道理在哪里?你真做到,你的身心分离得开,那就差不多了。但是这不算悟道,只能说是解脱。所谓坐脱立亡,盘个腿,或坐着就去了。不仅是出家人可以办得到,在家居士也可以办得到,甚至修养高的读书人也做得到。

修持作功夫,身心绝对可以分离。但是,做得到身心分离,也不过是能够解脱而已,至于悟道了没有,答案是不一定。功夫要到可以坐脱立亡的境界,虽然不容易,但比悟道就容易多了。过去这一种方法,视为秘密不肯讲,其实佛经上都有。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讲太清楚了会有后遗症。因为人们知道了会去试一试,反而试出毛病。又有些人知道了这种法门,可以借此***,可以借此逃避。为此之故,才为大乘密乘戒律所禁止。但若作科学研究来讲,可以知道肉体与精神如何分离,如果光凭我们自己修持,去磨练,几十年中会不会摸得到,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所要讲的重点是三个,就是见地、修证与行愿。

什么是见地?

拿中国禅宗的术语来说,见地就是见道。见道以后,怎样去修证?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知道以后要如何去实证呢?几十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开始学佛,当时有一个老牌的心理学教授,他说:非常佩服佛学的理论,但是认为佛学的理论没办法证明。因为佛学说一切唯心,如果现在要心理造出一个金鹅,而且会生金蛋,照理说一切唯心,应该可以造得出来,但是事实上却不可能。见地就是理;行愿同修证是事,照佛学的成语来说:就是“事相”,以禅宗的***,就是功用,普通叫功夫。

大家学佛,首先提到定。能不能定,不去管它,先问能不能盘腿?盘腿不是定,只是习定的最基本方法。你腿都不能盘,还谈什么呢?理到了,事做不到是不行的。事相做得到,行愿做不到也不行。

现在我们先解释这三件事,并且要确确实实很老实的来讨论。讲修证,这些经、律、论,就包括在修证里面。修证不离禅定,这点是很重要的。

关于“定”,最初译为禅那,是梵语的译音。以后借用中国文化里的观念——“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故称“禅定”。后期翻译的经典。认为禅那不能完全表达它所涵的意义,于是又翻成思维修。后来又发现这个名词易被误解成心理的思想,所以玄奘法师又译成静虑。不论静虑也好,定也好,都出自“大学”。事实上,这个名词的定义很难下,弥勒菩萨一派,干脆不讲这些,就称“瑜珈”。后来瑜珈是指修这一套功夫的人,而“瑜伽”则是这一套功夫的总名称。

作者: zhuao19*** 2006-4-7 11:08 回复此发言

--------------------------------------------------------------------------------

5 如何修证佛法-01

在印度,瑜伽与瑜珈,本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定义。如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就是指修持有成就的人,地是次地,论是论述,所以书名的意思就是对修持一步一步境界的讨论。佛法所有的经、律、论,都是告诉我们修证的方法。可是我们现在他是他,我是我,完全合不拢来,理与事两个配不起来。尤其是身与心不能合一,脑子知道这个道理,事情配合起来就做不到,这正是修证功夫的问题。

普通我们讲修证的三部曲是见、修、行。要见道须有般若大智慧。见道是大智慧,大福报。真正的大福德,也是大智慧,有大智慧的人是大福德。智慧没有开发是因为福德不够。大智慧福德如何来?是“行”来的。所以见、修、行是三位一体,缺一不可。

现在有一个大问题,讲到修,就提到定。一般人不论国内国外,对宗教修持功夫都很内行,修就是修定。大家修定观念的最大错误是什么呢?是以为所谓“定”就是什么都不知道,这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意义是相违背的。此其一。

其次严重的是,现在一般人都稿神秘了。灵感啊!神通啊!第六感啊!超越冥想啊!各种神秘名称都加上去了,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错误。大家要知道,神通与神经是双胞胎,这一点真是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话又说回来了,什么是定?一定要认清楚。四禅八定,是佛教修证方法的中心基础,不过佛法不在定上,定是共法。但是佛法也不离开定,历代高僧传中,功夫修证到“定”的比丘及比丘尼非常多。甚至南北朝的皇帝,也是与佛教有关,如刘裕小名寄奴;梁武帝,隋文帝等与佛教关系都很深。

佛告诉了我们修证的路子,但是我们自己没有走过,反而把听到的这些,当作是自己证到的,这是“倒因为果,倒果为因”。什么奇经八脉、三脉七轮的;这一关打通了,那一关打通了;搞气脉的,搞打坐的,都不是真正的禅定。这是什么道理?因为搞气脉的,都是受生理感觉状况支配,如果不能超越生理感觉状况,而以为这就是道的话,那就错了。换句话说,这个道在哲学基础上是唯物的,不是唯心的。因为有身体存在,当身体健康的话,才能生起气脉变化,如果没有身体,还会有气脉变化吗?由此可知,气脉变化是由身体来的,是属于生理的,物质的。这样一来,道在哲学上不是成了唯物的吗?这个问题就严重得很。

如果你说不是唯物,而是唯心的,好,那么你能拿身体以外的那个东西来看看吗?别说拿个东西给人看,你能入定三天给人家看看,也就很了不起了。你一入定,这四大的身体就和你脱离了吗?所以我刚才讲见地、修证、行愿三个部分,包括一切,三位一体,同等重要。

真正要修证的话,楞伽经、瑜伽师地论、现观庄严论等,都非常重要。如果意生身不成就,修持便不会成功,所修持的功夫,还都属于四加行中的初步而已。四加行就是暖、顶、忍、世第一法。我们讲佛学都晓得四加行,加行就如工厂里的加工品,加工法。四果罗汉、十地菩萨、十地的功夫,每一地都离不开四加行。换言之,初禅有初禅的四加行,二禅有二禅的四加行……。在现观庄严论中,弥勒菩萨提到过;在瑜伽师地论中也提到过,都对四加行非常重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仅是佛学研究得好,但功夫都不能实证的话,就是没有做到加行的功夫。

四加行在教理上是暖、顶、忍、世第一法,当然有他的解释,也很合理。我们严格地推开教理来讲,四加行一步有一步的功夫。比如我们学佛学道,动辄谈生理变化、气脉问题,按道家标准来说,奇经八脉通了的人,我还没有看到过。如果真打通了,根本还不算成道。至于四加行初步的“暖”法,还没有达到气脉通。

气脉真正通了以后是怎样的境界呢?两腿盘着,不但不想下来,浑身软化了,与虚空合一,轻灵得很,舒服无比。真正气脉通了以后,身体内在的光明才可以生起。尽管没有光,内部仍是一片光明。普通一般人眼一闭,前面黑漆漆的,这叫一团无明。

但不要以为这一片光明是大光明境,那还差得远呢!这还是有相之光。我只告诉你们,这时光明生起以后,拙火(或称灵力、灵能)才能起来,我们这个自性的本能与我们的身体,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一样,这一杯清水里,放了一些盐,搅和以后,水是咸的。你能把盐找出来吗?水里加了颜料,也拿不出来了。同样的,我们生命自性灵能,在这个身体脱离不开;能脱离的人也不见得悟了道。这只是修证功夫而已。等灵能发动了,才到达了四加行的暖法。

修持功夫到了暖法的人,不管年纪多大,便如婴儿般,全身软绵绵的。但这个并不就是道,没啥稀奇!这是生命本能本来具有的。问题是你如何才能修持到这个暖法。这些问题,教理上的解释都不同,我们是以事相来解释的。

说到“顶”法,并不是头顶开花,而是与虚空一体,如庄子说的“与天地精神相往来”,才是达到了顶法。先做到了暖法,其次才到顶法。顶法修持到了,就是初禅。初禅有初禅的加行,二禅有二禅的加行……,然后才能到达忍法。

什么叫做“忍”法?就是一切都截断了,这时妄想截断,脱离世间,超然独立。无生法忍,“忍”是行容词,截断了,但这还没有证到空,只不过一切被截断了而已。世间的观念与烦恼都截断了,到达了这个境界,也不过是世间修持的一个最高成就而已,还没有跳出世间,所以下一步才能到达”世第一法”。

当一个人修到“世第一法”这个阶段时,才能够算得上是个人,做人到达了顶尖,也等于庄子所说的“***”。换言之,在庄子眼中,未得道的便是***人。虽然功夫到达了这个境界,还是世第一法而已,仍未超出世间。

那么超出世间的路怎么走?任何一步修证功夫的路线,都离不开四加行,每一步都离不开,包括学净土、学止观、学密等都是一样。都是由四加行的成功和禅定的成功以后,才能谈到修出世法。这也就是修证的程序与次第。

刚才这些话,是由于提出三步骤,见、修、行的问题而阐明的。首先是见地,有了见地以后,就是如何修道,如何行愿。现在倒转回来只讲定的问题,讲定的实际道理,这仍是初步,将来要一步一步很详细地讨论它。在修证的过程中,大家必须要注意四加行的道理。

..........

“乌有此事也”中的虚词“乌”的意思

一、九品中正制的成因

九品中正制度自曹魏创立以后一直沿用到隋代才加以 废除,目前学界多认为其产生的原因是为了巩固门阀士族, 笔者认为这多有不妥,是倒果为因.九品中正制的创立是魏 晋时代特殊、具体的历史环境所造就的,其原因颇多.但最后 产生的作用却毫无疑问被门阀士族所控制,成为巩固门阀士 族的一种手段,至此九品中正制也失去了其存在的历史意 义,遂被逐渐遗弃——为科举制所取代.

原因一:出于抑制地方大族的考虑

九品中正制度建立的时间在曹丕还未篡汉时,即咸康元 年(220年).《三国·魏志》卷二二《陈群传》载,沈约以为“汉末 丧乱,魏武始基,军中仓卒,权立九品”,1(时)间最早提到了曹 操时,可见这一制度的雏形在曹操时最早显现.后李重云: “九品始于丧乱军中之政,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2()这充分说明九品中正制初创之时并非专以血统为评定依

据.在九品中正制出现以前,两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以道 德行为为考核评量的标准.到了东***们意识到对人物的品 评绝不是一时测验所能得来的,需长时期观察,反复考量.于 是乎便形成了一种乡闾品评的传统.那么由哪些人进行品评 呢,主要是本乡名士.东汉末年的名士皆以人物批评为务,从 他们口中得出的对人物的褒贬,当传达到***时,可以在选 举上起决定性的作用.《符融传》载“,时汉中晋文经、梁国黄 子艾并恃其才智……三公所辟召者辄以询访之,随所臧否, 以为与夺”.(3从)这则事例可以证明当时的名士不但参与,甚 至干涉了***的用人之权.在名士之中又有特别以批评人物 恰当称著者,他们对人的品评,几乎出口便成定论.这样一来 国家、朝廷的用***不是掌握在***手中,而是控制在在野 党的股肱之间,这无疑是加强中央集权的一个巨大障碍.所 以为适应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这个阶级社会政治发 展的必然趋势,这种选官状况必然要改变.

传说曹操曾要求许劭给他作一评语,许给他的品评鉴定 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并不一定是事实,但*** 《三国演义》里写到此事足以说明乡闾之议的重要性,而乡闾 之议又掌握在几个名士——“评论家”手中,谁要出名先得请 他们捧场.接下来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这个名士是什么背景, 东汉是以豪强地主为基础的封建***,所以这些名士往往都 是本地大族,或者至少也是与大族有联系的人,总而言之是 大族门阀的代言人.这样发展下去,名士与大族趋于合一,乡 闾清议遂成为大族扩张势力的工具.

东汉察举除了为外戚、宦官所干涉甚至把持外,还有一 股力量也起到左右察举选官的作用,即乡闾清议品评.在东汉末名士已经成了与宦官对抗的营垒、集团,因此当统治阶 级内部斗争十分尖锐时,在政治上的分界也是清楚的,除了 极少数依附权门的***之徒外,大部分士人如果想在政治上 获得地位便只能依靠主持清议的名士了,如果获得他们的优 良评语,进可以入仕,退不失为名流.而反过来名士──即在 野党领袖为扩大势力,也便广行结交扩大在群众中的影响, 于是乎一时间名士清议、品评、广行结交便成为一种风气.当 然这种风气在东汉末宦官专权,******之时,多少还 能表达些民意,激扬些正气,形成与黑暗现实对抗的一股力 量,有积极作用.但东汉以降黄中起义,宦官被剿灭殆尽,天 下三分,形成新的局部统一局面后,这种名士集团、清议风气 对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当时曹魏***的主持者曹操虽然系出大族,但却不是名 门,而是与当时名士集团对立的宦官集团.此时大族名门已 经成为封建***分裂势力的中心,而曹操企图要恢复集权政 治的传统,因此势必抑制名门大族.从另一个侧面来讲名士 大族的清议到东汉末已失去了最初的那种积极影响.从东汉 末开始,有许多政治家都认识到名士清议,品评藏否人物变 成了一种时弊,演变成了朋党标榜,虚伪无用的道德行为.正 应了法家的“主势降上,私党成于下.“”务名背实”的社会状 况,所以按法家加强中集权,名家形名责实的主张,必然要澄 清选举,破除朋党.而曹操是喜好法、名、兵家思想,并善于此 道的,所以变革官制、破除朋党、大族是势在必行的.傅玄说: “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文心雕龙·论说篇》称“魏之初 霸,术兼名法”,便指出了曹操统治政策的精髓. 正如上文所述名士的清议与大族势力扩张有联带关系, 他们对于政治的干涉对曹氏***不利.所以曹操的抑制大族 在一方面表现为破坏朋党交游及蔑视清议,从曹操开始至明 帝这方面的政策努力是一贯的.典型的例子如,建安十年杀 孔融,建安24年魏讽案.另一方则表现为曹氏***逐步加强 对选举的控制.中正制的设立适应了这一要求,中正由*** 委任,这样一来就把私人的品评变作官家品评,强迫清议与 ***一致,同时使原来与***有矛盾的大族名士与***取得 协调,***从而控制了舆论,而中正的人选还是大族名士,他 们的私家操纵之权由此取得了合法地位.但九品中正制具潜在性的影响很快即表现了出来.并使这一制度最终完全背离了其制定的初衷.

原因二:基于战乱时代的权宜之计

西汉中期即创立了察举制,其选举是以道德行为作为评判标准的,而这种道德行为乃是儒家理论的实践,即所谓“经明修经”.儒家所提倡的论理秩序为由内向外,由亲及疏的扩展,将起点放在个人的道德行为上,然后推及乡党.到了东***们认为这是对一个人认识的基础,不能用临时的测验来评量,而是要经常观察.因此宗族乡闾所作的评判成为选举方面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依据,失去了这个环节就无法进行.三国时期的选举制度仍沿东汉用法,以察举征辟为入仕大道.于是问题就来了,是什么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少数几个分裂混战的阶段.基于战争频繁─—这个时代的主要特征,所以引发大量人口迁移,两汉以来的乡闾品评便无法执行.但另一方面人们还是承认乡闾认定这一办法的可靠性.所以一种权宜之计、折衷的办法便应运而生了.在一个地区,本乡之中选择一个适当的人来主持评定的任

务.这个人在本乡必素负声望,二要了解士人的情况.这样一来,吏部擢用人才就不至于无从考查了;另外这个人由***任命,便于加强中央集权,控制舆论,控制人才选拔,削弱世家大族与中央的对抗,一举多得.《卫传》载.“魏氏承颠覆之运……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举之本耳”.(5)之后《通典》云:“后汉建安中天下兴兵,衣冠士族,多离于本土,欲征源

流,难委悉.”(6)因此我们可以认识到九品中正制之所以沿用了数百年之久,就是因为“人士流移”这个问题在整个魏晋南北朝始终存在,这一制度又部分地保留了东汉的旧传统,因此使其存在有了坚实的土壤.

打乒乓球能让孩子更聪明吗?批判性思考实例之三

“乌有”中的“乌”字不是虚词,“乌有”是人名,这个词有一定的来历。

“子虚乌有”是一条成语。子虚和乌有是汉代司马相如写的《子虚赋》里虚构的人物。这篇文章里说,楚国的子虚在齐国乌有面前夸说楚国云梦地方的广大和楚王***时的盛况。乌有很不服气,也夸耀了齐国,说齐国各方面都胜过楚国。两个人争论不休,谁都说服不了谁。其实,“子虚”是虚***不实的意思,“乌有”是幻想、不存在的意思。这两个人名都是借托的。后来,人们就把虚***的、不真实的或是不存在的事情,叫做“子虚乌有”。

与楼上“索居客 ”商榷。

“乌”有一解为“哪里”,但“哪里”是虚词吗?疑问代词罢了。另外,乌虽解为“哪里”,但“乌有”并非解释为哪里有,它已经约定俗成为虚幻,不存在的意思,这一点,你可以翻阅字典求证。

再者,您说“"乌有此事也"是一个反问句”,我不这样认为,难道带有“也”字的还是反问句吗?“也”在文言中表示肯定判断,看看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的“乌有先生者,乌有此事也。”吧,小弟未见过有表反问的,愿君赐教。

表达因果的成语

我从小酷爱打乒乓球,觉得这是一项对孩子来说最好的课余运动。有心推而广之,目前正在积攒这方面的证据。哪位朋友如果有这方面的好料,不妨多多提供。不过今天的话题主要是谈批判性思考,而起因正是我找到的一篇看似对我有利的证据。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打乒乓使人头脑更聪明》,看了标题后我很兴奋。不过仔细看看内容,却感到有些失望。 这篇文章写到:

打乒乓是一项集力量、速度、柔韧、灵敏和耐力素质为一体的球类运动,且易学易会,不受场地、年龄等限制。它的最大益处还在于能够使人大脑聪明、记忆力增强。 我国心理学人士曾对部分省市优秀少儿乒乓球运动员的心理品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他们普遍表现为智力水平较高,操作能力优于普通学生,情绪稳定,自信心、自持力、独立性、思维敏捷性均较强,智力因素与个性因素发展协调。在日常生活中,这些人也常常显得机敏过人、动作灵活、协调。 如果用批判性思考来分析这段话就会发现问题。比如,文章说优秀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智力水平高,但是,却没有提供这些孩子练球前的智商数据。这个数据非常重要,因为这些孩子很可能练球前就比普通孩子聪明,也正是因为聪明,才被选***当作好苗子培养的。所以光测这些孩子目前的素质状况,不足以说明乒乓球运动让他们变聪明。这个结论很可能是因果倒置。 这种倒因为果的逻辑谬误随处可见。比如,有人说下棋能够大幅提高智力。举的证据就是某些优秀棋手智力超过普通人许多。实际上,很可能是因为这些棋手原本就有比较好的智力,所以才能成长为优秀棋手。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想当然的认为既然下棋是动脑筋的活动,肯定能够促进智力。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珠心算上,有人对练过四年以上珠心算的孩子进行测试,发现在短时记忆的广度上以及回忆上稍稍比普通孩子好一点。然后就说练珠心算让孩子更聪明。这个研究,同样缺乏这些珠心算练习者最初的智商数据。这个结果很可能的原因是,那些认知能力更强的孩子更愿意几年如一日的进行珠心算练习。让孩子成为珠心算高手的很可能是他们原本的智力,而非练习的结果。 还有一个典型例子。有人为了推广MBA,拿出一项数据,说MBA学员的年薪高出普通人的数十倍。因此得出结论,学MBA能够让学员大幅提高收入。这个推理的错误就是没有给出这些学员入学前薪水的数据。我们根据常识就知道,MBA学费高昂,如果入学前没有一定的实力是难以承受这个学费的。 我举的以上例子,在公务员考试,GRE考试中可以随便找到类似的问题。倒因为果是常见的逻辑谬误,因为他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如果缺乏批判性思考的训练,就很容易被人忽悠。 虽然从我内心讲,我非常愿意接受乒乓球运动能够使孩子更聪明的说法。但是,我需要更加符合逻辑的证据。而不是建立在错误推理基础上的证据。批判性思考是一项冷静的思考技术,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添加任何主观情感。 每天,我们会接触到大量似是而非的信息,如果这些信息无关痛痒,也许不会给我们造成麻烦,如果这些信息关系到我们人生中一些比较重要的选择,就需要你打起精神,对这些信息好好做一番甄别与判断。 萧愚注:本文以乒乓球运动为例,谈批判性思考的应用。不是为了否定乒乓球运动改善智力这一说法,相反,我还在积极寻找支持这个说法的证据。目前已经找到一些运动能够改善智力的资料,以后会有专门的文章继续谈这个话题。

前因后果

拼音:qián yīn hòu guǒ

解释:起因和结果。泛指事情的整个过程。

出处:《南齐书·高逸传论》:“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

示例:振德说完~,深叹一声。 ★冯德英《迎春花》第二十一章

近义词:来龙去脉

反义词:一支半截

语法:作主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的来历与线索

互为因果

拼音:hù wéi yīn guò

解释:原因和结果相互联系,相互转化。

出处:韩振波《多余的人》:“老师教得十分尽力,希望他继承自己的事业,再攀艺术高峰;学生非常刻苦,进步之快超出教师的逆料。于是,二者互为因果。”

示例:这两者~,相互转化。

近义词:相辅相成

语法:作谓语定语;指相辅相成

因果报应

拼音:yīn guǒ bào yìng

解释:因果:原因和结果。佛教迷信,认为今生种什么因,来生结什么果,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出处:《慈恩传》:“唯谈玄论道,问因果报应。”

示例:浴罢则凉鞋蕉扇,或坐或卧,听邻老谈~事。三鼓归卧,周体清凉,几不知身居城市矣。 ★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

语法:作宾语、定语;佛教观点

倒果为因

拼音:dào guǒ wéi yīn

解释:果:结果;因:原因。把结果当成原因,颠倒了因果关系。

出处:民意《告非难民生主义者》:“曾不问资本所以群趋于都会之故,是所谓倒果为因者耳。”

示例:如果以美国联邦制度就是富强的原因,那便是~。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四讲

近义词:本末倒置、颠倒是非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颠倒了因果关系

倒因为果

拼音:dǎo yīn wéi guǒ

解释: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示例:论何推论应合乎情理,决不能倒因为果。

近义词:倒果为因

语法:作谓语、宾语;指颠倒了因果关系

来因去果

拼音:lái yīn qù guǒ

解释:指事情的来龙去脉。

出处:谢觉哉《不惑集·领会》:“领会是‘心领神会’,不仅懂得文件的意义,而且懂得文件的来因去果。”

示例:我们要弄清楚这件事情的~。

近义词:来龙去脉

语法:作宾语;指事情的原委

收因结果

拼音:shōu yīn jié guǒ

解释: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

出处:宋·晁端礼《柳初新》词:“共伊合下,深盟厚约,比望收因结果。”

近义词:收因种果、收缘结果、收园结果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收因种果

拼音:shōu yīn zhǒng guǒ

解释:指了却前缘,得到结果。旧有因果报应之说,指前有因缘则必有相对的后果。同“收因结果”。

出处:元·石德玉《曲江池》第四折:“当日要一文钱没处求,今日享千钟粟还嫌薄……权做个收因种果。”

近义词:收因结果、收园结果、收缘结果

语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造因得果

拼音:zào yīn dé guǒ

解释: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可见造因得果,虽有人为,也是上天暗中安排定的。”

近义词:造因结果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造因结果

拼音:zào yīn jié guǒ

解释:指无论制造何种因缘,必得相应之后果。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世人造因结果的这场公案,原是上天给众生开得一个公共道场。”

近义词:造因得果

语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