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事变 日本兵,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5-30 0
  1. 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与标语,你知道多少个
  2. 卢沟桥事变50字小故事
  3. 日本为了侵华都使了哪些下作手段
  4. 卢沟桥事变资料
  5. 日本右翼分子谎称日军攻击驻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自存自卫”,该怎样用具体史实加以反驳?

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卢沟桥事变的起因,希望能帮到你。

卢沟桥事变的起因

卢沟桥事变一直都是一个阴霾,几乎是笼罩了中国很多个岁月的阴影,卢沟桥事变是十分昏暗的一个 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面是一个耻辱的标记,但是同时也是中国走向全面抗战的重大标记。

卢沟桥事变 日本兵,卢沟桥事变后不久,日本侵略者故伎重演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说起卢沟桥事变起因,就不得不说一说卢沟桥事变中牵扯到的两个国家了,分别是中国和日本。中国和日本在历史上的关系就是时远时近的,可以说关系时好时坏的,在古代中国和日本的关系是十分频繁的而又密切的,但是在近代随之日本的崛起,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形同水火的。

卢沟桥事变起因可以说与日本有着莫大的关联,在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就不再单纯地满足于占领中国的东北地区了,日本帝国主义开始想要将爪牙延伸到整个中国了,因而经过了处心积虑的蓄谋,终于在1937年月7日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从表面上看,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是因为日本强行进入中国宛平城,但是却遭到了中国守卫军的反对,之后便开始进行了十分激烈的轰炸,因此有了卢沟桥事变。而实质上,则是因为日本帝国主义想要对中国进行进一步的占领和控制而***取的 军事 战略,日本和中国都甚至卢沟桥对于北平的重要作用,而日本的强行搜查无疑是想要控制中国的领土。

卢沟桥事变起因一直以来都是十分鲜明的,便是源于日本军队的企图和野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可以说将日本帝国主义的野心揭露的一览无遗。

卢沟桥事变的简介

卢沟桥事变,发生于1937年7月7日,正是因为其发生在7月7日,因此七七卢沟桥事变也被人称为是七七事变。

同时也是因为发生在中国东北卢沟桥附近,因此也被人冠以卢沟桥事变。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在中国的 抗日战争 以及世界人命反***战争的进程中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标志,七七卢沟桥事变的发生,标志着日本全面侵略中国的开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全面反对日本侵略的开端。

七七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阴谋,在1937年的时候,中国和日本两国的矛盾可以说是极大地上升的,中日两国之间有了不可相容的敌对阵营,而日本军队则一直都对中国虎视眈眈,并且也在某一程度上面给予了很大的打击和镇压。

日本曾经不间断地向中国进行武器以及士兵的输送,并且在中国的土地上面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练。在7月的时候,日本军队便是在卢沟桥附近进行着军队的练习,当然是在没有中国军队知情的情况下进行的。7月7日的时候,日本军队便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由,想要强进中国边防,结果遭到了中国守卫军的强烈反对,因此日本军队开始向卢沟桥发起了炮轰,于是一场七七卢沟桥事变便正式开始了。

七七卢沟桥事变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昏暗的一天,对于中国的近代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但始终都不能够吻合战争带来了巨大伤痛。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卢沟桥事变一直都被人称为是十分重大的历史***,可以说卢沟桥事变的整个过程都是日本侵略者处心积虑蓄谋已久的阴谋,而卢沟桥事变中我国官兵也对日本强大的侵略者给以了十分强烈的反击。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以说是十分简单的,原本我国的宛平城中的官兵一直都是安分守己的,严格地守护着卢沟桥周边的重要的战略地位,而日本军队却以一个十分不能让人信服的理由为由强行想要进入宛平城中,结果遭到了我国官兵的阻止,而日军则是随即开展了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的经过可以说是由日本军队单方面开展的,日本军队对于我国的领土一直都死虎视眈眈的,而我国的军队实力又相对的薄弱,因而日本军队开始了有恃无恐的霸道行为。在1937年的时候,我国北方已经有很多地方都已经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统治之下了,可以说北平城与外界的重要的交通枢纽便是卢沟桥了,因此卢沟桥的特殊地位让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是深表于心的。日本军队与7月7日在卢沟桥附近开展了军队演练,而这根本没有得到中国军队的允许和同意,并且在当晚,日本军队便以一名士兵失踪为理由,想要进入宛平城中进行大规模的搜查,结果遭到了我国官兵的阻止,日本军队便开始了十分血腥的轰炸。日本军队开始强行闯入宛平城中,我国军队誓死守护宛平城,在紧张的冲突之下,卢沟桥事变爆发。

猜你喜欢:

1. 七七事变资料

2. 写卢沟桥事变的作文600字

3. 卢沟桥事变作文400字精选3篇

4. 卢沟桥事变的抗战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与标语,你知道多少个

一、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七七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进行全面抗战的起点,中华民族由局部抗战转变为全面抗战。

二、简介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附近演习时,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29军严辞拒绝。日军遂向中国守军开枪射击,又炮轰宛平城。第29军奋起抗战。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

日军挑起七七事变后,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七七事变的第二天,中国***中央委员会就通电全国,呼吁:“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并且提出了“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响亮口号。

蒋介石提出了“不屈服,不扩大”和“不求战,必抗战”的方针。蒋介石曾致电宋哲元、秦德纯(第29军副军长兼北平市***)等人"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卢沟桥、长辛店万不可失守”。

扩展资料

“卢沟桥事变”的历史背景

一、日本帝国主义的疯狂入侵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制定了1937年侵华***。

从1936年5月起,日本陆续增兵华北,不断制造事端,频繁进行军事演习,华北局势日益严峻。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

1936年12月25日,在***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百度百科-七七事变 (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起点)

卢沟桥事变50字小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的口号与标语,你知道多少个?抗日战争口号标语是抗日战争时期最富感染力的时代语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激发民族斗争意志、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手段,抗日战争口号标语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党在抗日战争期间的纲领、政策、立场深入人心,从而确立了其在抗日战争中的领导地位,也为后来取得国共内战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第一个:“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年,正值日本策动“华北事变”的危急关头,我党发表了《八一宣言》,号召各党派、各界同胞、各军队“停止内战,以便集中一切国力去为抗日救国的神圣事业而奋斗”。随后,在“一二·九”运动中,***学生将《八一宣言》的主要思想概括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并以此作为运动的口号首次喊出,此后该口号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广大爱国群众的广泛认可,成为响彻***大地的民族呼声。

第二个,“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1938年7月,武汉会战进入白热化阶段,为唤起全民族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意志和决心,以实际行动保卫武汉,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号召全国,举行一场声势浩大的全国抗战 1 周年纪念暨七七献金运动。献金运动得到了全国各族、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成为献金运动中最响亮的口号。

第三个,“打倒汉奸汪精卫”、“当汉奸者杀无赦”、“当了汉奸,不得好死”。

1938 年 12 月,以汪精卫为首的亲日派集团,公开叛国投敌。1940 年 3 月,汪精卫在南京成立了效忠日本帝国主义的伪国民***,汪精卫的投敌卖国行为引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随后,各解放区也相继举行讨汪除奸大会。“打倒汉奸汪精卫”、“当汉奸者杀无赦”、“当了汉奸,不得好死”等标语口号响彻中华大地。

三、抗日口号标语的特点 抗日口号标语产生于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边缘的关键时期,中国内部战乱频仍、派系林立,外部 列强环伺、强邻入侵,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与文化冲突交织在一起,这些因素都决定了抗日口号标语具有 区别以往任何时代口号标语的显著特征。

第四个,“收复失地,还我河山”。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大批难民涌入关内,青年流亡学生怀着对故土的无限热爱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在国内四处宣传抗日,喊出了“收复失地,还我河山”的口号。

第五个,“不打日本鬼子,将来难过日子”、“万众一心,誓灭倭寇”。

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日本人的大肆侵略已经使普通中国人感受到如果不和侵略者进行抗争,连最起码的生存也无法达到。爱国人士提出了这个口号,立即响彻中华大地。

第六个,“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句口号源自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的“抗日通电”。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的第 3 天,时任国民革命军二十九军军长的宋哲元即率领二十九军全体将士,通电全国,号召四亿同胞“速投袂奋起,敌忾同仇”,“宁做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第七个,“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这句口号是九一八事变以后,北平学生组织的抗日救国联合会首先提出的。该会在 1931 年 9 月 27 日发表的《为东三省***告全国民众书》中,提出“全国的工农商学兵联合起来,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号召,这也是爱国民众关于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发出的最初呼吁。

第八个,“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

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标志着中国人民经过14年艰苦奋战,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全国各族民众纷纷走上街头,高呼“抗战胜利万岁”、“民族解放万岁”的口号。

日本为了侵华都使了哪些下作手段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

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无奈还击。这便掀开了日中战争的序幕。日军自1931年占领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发起全面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及伪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中国守军和日军在卢沟桥激战,日本派大批援军,向天津北京大举进攻。29军副军长佟麟阁,132师师长赵登禹先后战死。7月,天津沦陷。

扩展资料:

七七事变对中国的影响:

一、七七事变后全国上下一致团结发动抗战

卢沟桥事变是国共两党从生死对立到共赴国难的转折。事变发生后仅两个月又十五天,以团结御侮为核心内容的第二次国共合作全面形成。此后,在长达八年的时间内,国共双方的军队分别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为主体,共同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二、七七事变后全国人民尽心竭力支援抗战

八年抗战中,大后方的工人阶级冒着空袭坚持生产,支援前线,表现了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广大农民对抗战的贡献感人肺腑。血战沙场的士兵,主要来自农民。源源不断兵源的补充,主要也来自农民。农民以努力生产、协同作战支持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以节衣缩食、忍饥挨饿支撑着大后方的巩固。

三、七七事变后的中国各大党派取消反蒋纲领 一致拥护国民***

1937年7月10日,第三党向国民***提出了团结御侮、抗日救亡的八项主张。10月,李济深、陈铭枢等为表示“拥护***”、“增强全民族团结”,自动解散中华民族革命同盟。

四、七七事变后的少数民族和海外华侨出人出力出钱支援抗战

少数民族同胞更与汉族同胞风雨同舟。卢沟桥事变爆发后,除早已在东北战斗的满族、朝鲜族等之外,***、傣族、壮族、高山族、水族、苗族等其他少数民族也纷纷走上了抗日救亡的战场。

据统计,八年抗战中直接参加对日武装作战的少数民族近四十个。广大华侨虽身处异国他乡,但始终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五、外国人称七七事变是时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

半年前,这两人都参与了反对南京***的“两广事变”,与蒋介石嫡系部队作战,而现在他们跟英国人谈话时却表示,一个被侵略的国家没有资格讨价还价,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抵抗日本人。

“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是“七七事变”发生近两个月后,战火中的中国给予西方的印象。

百度百科-七七事变

卢沟桥事变资料

日本从明治维新开始,就“不甘处岛国之境”。明治***在其《御笔信》中曾狂傲地宣称“日本乃万国之本”,扬言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为此,日本制定了侵略朝鲜、夺取中国的台湾和东北、占领全中国,进而征服全世界的蛇吞大象式的扩张***。

为了实施这些***,倭寇使了不少的下作手段。

一、故设圈套——诱使中国出兵朝鲜,伺机挑起“甲午战争”

中日两国,在地理上并不接壤,两国军队本来是没有接触或交战的机会的。但是,日本利用中日韩三国复杂关系在朝鲜半岛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朝鲜全罗道爆发农民起义,史称“东学党起义”。在东学党的领导下,起义势力逐渐波及全国,朝鲜封建王朝惊恐万状。连吃败仗的朝鲜***请求向其宗主国清***派兵援助。

而此时的日本也认为侵略朝鲜甚至挑起中日战争的良机已到。参谋本部次长川上操六也向内阁总理大臣伊藤博文建议:“东学党势甚猖獗,韩兵不能镇压,目下趋势必向清国请求援兵,清国***必容纳此种请求。我国如欲保护在韩臣民,维持帝国均势,殊有出兵之必要。”

日本***一方面做好出兵朝鲜的准备一方面怂恿中国出兵,以促成中日开战。

此时,中国方面对于是否出兵朝鲜,正犹豫不决。一方面,基于中朝两国的宗藩关系,以及朝鲜***的请求,中国应当出兵。另一方面,中国也当心日本趁机出兵朝鲜并将清朝***拖入预设的战争陷阱中去。

焦急的日本担心中国不出兵,便多次向中国声明:朝鲜乱党,大损商务,“韩人必不能了,愈久愈难办,贵***何不速代韩勘乱……我***必无他意。”这些显然是日本故设圈套,希望中国出兵,日本好乘机挑起中日战争。

而清***却很傻很天真,居然对倭寇的承诺信以为真,果然出兵朝鲜,钻进倭寇的圈套。

此后事态就正如日本所设计的那样发展。中日出兵朝鲜,东学党起义被镇压。

这时中国要求中日两国同时从朝鲜撤兵,而日本却一方面提出中日两国一道“协助”朝鲜改革内政,赖在朝鲜不走,一面拖住清军,最终在朝鲜半岛挑起事端,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

二、贼喊捉贼——发动“九一八事变”

通过甲午战争,倭寇如期侵占***和朝鲜半岛,接着倭寇处心积虑,伺机入侵中国东北。

1931年春,关东军制定了“处理满蒙问题方案”。沈阳是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中国东北军主力的驻地。因此,日本决定选定沈阳为***取“军事行动”的爆发地。

为此,日本人策划了“柳条湖***”。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关东军的一个小分队在奉天(现称沈阳)北面的柳条湖南满铁路段上引爆小型***,炸毁了小段铁路。并将3具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的中国人尸体放在现场,作为东北军破坏铁路的证据。

在炸毁铁路的同时,日军一面用随身携带的电话机向大队本部和奉天特务机关报告,一面向东北军北大营开枪射击。日军报告称“北大营的中国兵炸毁铁路,正在战斗。”关东军司令部随后下令向中国军队开火,进攻东北军北大营和沈阳城。

真相:***的第二天,美国记者巴鲁到柳条湖进行了现场调查。战后,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作证时,巴鲁证实:“中国士兵的尸体放在离路轨45~91米的地方……同行中的一个伙伴调查了一具尸体。他见到的是一个没有血迹、被放置了相当长时间的尸体。”《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判决书》明确认定:柳条湖***“是日本人有***实行的”。

日本关东军贼喊捉贼,以“柳条湖***”为借口制造了“九一八事变”。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父老成了亡国奴。

三、栽赃陷害——发动“一***事变”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的大量土地,并试图扶植前清朝皇帝溥仪建立“满洲国”。但此一行动刚开始就受到了以国际联盟为代表的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于是日本决定在上海这一国际性的大都市制造事端以转移国际视线,使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与控制行动能够顺利进行。

为此,日本间谍川岛芳子等人策划了对日本人的袭击行动即“日僧***”。

1932年1月18日下午,上海的二名日本僧人与三名信徒遭到不明人士攻击,一人死亡,一人重伤,然而警察并未成功逮捕***,因此日本指控攻击***为中国人的工厂纠察队所为。

21日,日本总领事村井苍松向上海***提出道歉、惩凶、赔偿、解散抗日团体四项无理要求。最后,在1月28日夜,以保护侨民为由,向闸北中国驻军发起攻击,战争爆发。这就是“一***事变”。

真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日本对于“日僧***”一概将责任推给中国的民族主义与十九路军对日军的敌意发动的阴谋。然而在东京审判时,当年任少校职派驻日本陆军驻上海武官辅佐的田中隆吉少将在法庭上对此***作出证言:所谓的日本僧人被杀“惨案”是由板垣征四郎委托其关东军参谋花谷正少校制造事端,实际执行则委托宪兵上校重藤宪史与田中之***川岛芳子雇用杀手攻击在上海的日本僧侣。日军的任务就是在背后不断的释放***情报扇动日本侨民情绪制造混乱,并适时的发动攻击引发此次事端。

四、一个“失踪士兵”引发的八年战争——“卢沟桥事变”

日本侵略者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侵吞中国东北后,为进一步挑起全面侵华战争,陆续运兵入关。到1936年,日军已从东、西、北三面包围了北平(今北京市)。

1937年7月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在未通知中国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径自在中国驻军阵地附近举行所谓军事演习,并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志村菊次郎)“失踪”,要求进入北平西南的宛平县城(今卢沟桥镇)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

日军一面部署战斗,一面因“枪声”和士兵“失踪”,与中国方面交涉。日方称:日军昨在卢沟桥郊外演习,突闻枪声,当即收队点名,发现缺少一兵,疑放枪者系中国驻卢沟桥的军队,并认为该放枪之兵已经入城,要求立即入城搜查。中方以时值深夜日兵入城恐引起地方不安,且中方官兵正在熟睡为由,予以拒绝。不久,日方声称的“失踪”士兵已归队,但“狡猾的”倭寇隐而不报。

7月8日晨5时左右,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奋起还击。

这起由一个“失踪士兵”引发的“卢沟桥事变”,是倭寇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抗倭的起点。

盘点近代倭寇侵华的伎俩,用**里经典的鬼子话来说,日本鬼子真是“狡猾狡猾的,良心坏了坏了的”,但是,无论日本鬼子多么狡猾、心坏,最终的结局也是“死啦死啦的”。

日本右翼分子谎称日军攻击驻卢沟桥的中国军队的行为完全是为了“自存自卫”,该怎样用具体史实加以反驳?

日本军队为了占领中国,先侵占我国东北地带后,继续向南前进,企图占领华北。从1937年6月起,驻丰台的日军连续举行军事演习。

中国守军拒绝了这一要求。日军向卢沟桥一带开火,向城内的中国守军进攻。中国守军第29军37师219团予以还击。这便掀开了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序幕。

7月8日早晨,日军包围了宛平县城,并向卢沟桥中国驻军发起进攻。中国驻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官兵奋力反击。团长申仲明亲赴前线,指挥作战,最后战死。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1931年9月18日,日军挑起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并一手炮制了伪“满洲国”。日军占领东北后,将魔爪伸向华北,阴谋策动“华北自治”。

1936年6月,日本***批准了新的《帝国国防方针》及《用兵纲领》,公然宣称要实现控制东亚大陆和西太平洋,最后称霸世界的野心。8月7日,日本五相会议通过了《国策基准》,具体地规定了侵略中国,进犯苏联,待机南进的战略方案。同时,还根据1936年度侵华***,制定了1937年侵华***。

百度百科——卢沟桥事变

关于卢沟桥事变——日本侵华战争的起因

“编撰会”的原文是这样写的:

1937年7月7日夜,在北平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不知何人向正在演习的日军开枪的***。翌日晨,日军与中国的***军进入战斗状态?卢沟桥*** 。曾谋求现场解决,但不久日方命令大规模派兵,******也立即发布动员令。此后,日中战争持续了8年之久。同年8月,在外国权益集中的上海,发生了两个日本官兵被射杀的***,以此为契机日中之间的全面战争开始了。

对此,右翼骨干渡边升一认为“支那事变(请注意,这些右翼分子至今不用中国,而仍使用带有歧视色彩的“支那”一词;他们甚至也不用中日战争,更不用说用“侵华战争”,而是用所谓的“支那事变”一词——引者)是因卢沟桥***而发生的,但卢沟桥***是因为支那军队开炮而引起的,开战的责任并不在日本。”

大量史实表明,日本在30年代初就开始有***地准备对中国进行全面的军事入侵。1931年,日本通过“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1932年“一·***”事变,日军进攻上海;3月,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把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编撰会”教科书把“全面战争开始的契机”描写成两次偶发***,意在掩盖日本蓄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事实。

关于“慰安妇”的问题

日本历史教科书是如何描述“慰安妇”问题的?这里,我们以19***年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与这次通过的2002年中学历史教科书试用本做一比较。

东京书籍出版社的19***年教科书里这样写道:“作为从军‘慰安妇’而被强制送往战场的多是年轻的女性。”日本书籍出版社的19***年本中写着:“也有作为‘慰安妇’而不得不跟随着军队的女性们。”在大阪书籍出版社的19***年本中有三处内容,一处是“还有一些朝鲜等国的年轻女子被作为‘慰安妇’而带往战场”;一处是“不仅是***方面,而且就是被强制征用的老兵等也提出了给‘慰安妇’个人赔偿的意见”;一处是在战后补偿问题的照片说明中写着“为向日本***要求战争补偿,正在进行******的原韩国‘慰安妇’们”。但这些内容在这3个出版社新版的书本中全部删除了。

而“编撰会”撰写的初中历史教科书,则根本没有涉及“慰安妇”问题。该会的负责人西尾干二多次谎称:“真正被强制送往战地的‘慰安妇’一个例子也没有,完全是谎言”,“编撰会”的执笔者之一滕冈信胜声称:“‘慰安妇’们是伴随着业者一起到战地去劳动的人,称呼她们为卖*者是可以的。”“编撰会”的主要执笔者坂本多加雄污蔑“慰安妇”问题的历史是“建造厕所的历史”,他说:“什么厕所的构造啊,日本的犯罪史啊,的确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关联,但那些并不是构成《日本史》必要的东西。”东京都知事***慎太郎是“编撰会”的赞成者,他曾指出:“由于贫富差别,贫苦女性无论什么时代都会出卖自己的肉体。”他还胡说慰安妇“是以自己的名誉为代价而赚钱的人”。“像这样的暴露卑鄙本性的问题,根本没有必要记入教科书。”“编撰会”反对将“慰安妇”问题放入教科书还有一个强词夺理的理由,是知道了“慰安妇”的历史就会“破坏儿童的人格”。

在“慰安妇”问题上,日本右翼和保守政治家历来辩白最多的就是:“慰安妇”是商业行为,是妓院老板为了赚钱而实施的,因此所谓的“‘慰安妇’制度与日本***和军部无关”。

事实果真是如此吗?尽管日本***至今还没有全部公开“慰安妇”问题的文件,甚至千方百计掩盖真相,但我们仍可以找到一些文件来说明这个问题。为了强征“慰安妇”,昭和***曾颁布第519号敕令《女子挺身勤劳令》,这项法令于1944年8月7日公布,法令上面还有内阁4个大臣的副署,它对女子挺身队的选拔方法、时间等都有明确规定。事实上,日本的外务省、厚生省、警视厅、台湾总督府和朝鲜总督府等部门,均积极参与了“慰安妇”的征集、运输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