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哪个地方_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06 0
  1. 夜郎自大的意思是什么?夜郎自大的典故
  2. 夜郎自大的典故
  3. 形容说着别人却看不清自己也是这样的的词语是什么
  4.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来由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5. 简略概括夜郎自大的故事
  6. 夜郎自大的出处、典故、近反义词有哪些?

谦逊有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一个人若是狂妄自大,不懂"山外有山,楼外有楼"的道理,便容易被人们搬出"夜郎自大"的故事来教训一番。

"夜郎"等同于"自大",这样简单地划上等号,真的合适?

"夜郎自大"的出处是我们熟悉的《史记》,《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当时是汉朝的使者在面见滇国国王和夜郎国国王的时候都被询问,和汉朝相比,是自己更"大"还是汉朝更大。

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哪个地方_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首先,明明滇国和夜郎都提出了这个问题,但为何没有"滇王自大"或者"滇国自大",反倒是有了"夜郎自大"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因为当时人们***用音译的方法,将"耶郎"翻译成了"夜郎"。而"夜郎"一词比"耶郎"、"滇王"更契合汉语的用语习惯。

换句话说,"夜郎自大"读起来更顺口,所以自大这个"锅"最后就只有夜郎一国背,滇国就"逃之夭夭"了。

再说"大"。滇王和夜郎的问题都是"汉孰与我大?"这个"大",可以理解为疆域之广、国民之富,也可以理解为国力之强。而如果这样去理解,其实夜郎国多少还真的有"自大"的资本。

在《史记?西南夷列传》的一开篇,司马迁就记载,"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

这证明,在西南诸国、诸部落之中,夜郎的疆域确实幅员辽阔。且近年来,我国贵州***顺县、毕节市和湖南省怀化市等多地都发现了夜郎遗址。尤其在上述三地,其遗址的规模都较大,建制接近都城。

这不仅反映出当时夜郎国王可能先后在多地定居,也印证了司马迁的记载。从这个角度去看,夜郎提出对大汉疆域面积的疑惑,也是情有可原。

我们再从经济的角度去看。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了一个小故事,说在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番阳令唐蒙曾去南越,向其传达汉朝将要出兵的信息。在南越期间,唐蒙受到南越的热情款待,南越人拿出杞酱招待他。唐蒙很诧异,蜀郡的特产为何会出现在南越。结果南越人回答:"道西北牂柯,牂柯江广数里,出番禺城下"。

这话其实并没有直白地指明杞酱的来源,但道出了一个关键信息牂柯江。

等到唐蒙到蜀郡问当地的商人,才弄清楚杞酱为何会出现在南越。原来牂柯江边便是夜郎,蜀郡出产的杞酱大多被私下卖给了夜郎人。南越人手中的杞酱,便是从夜郎人那买入的。

商贸发达,这便是夜郎在汉朝时的状况。处在中原与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咽喉之地的夜郎,实际上成为了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商贸积累起了巨额的财富。从这一点来看,夜郎提出对大汉经济实力的怀疑,也是情有可原的。

最后,从综合国力的角度看。前面我们已经说到,夜郎疆域宽广,经济实力是不错的。而树大招风,夜郎为了保护自身,也必定要发展其军事实力。唐蒙在出使之后,曾在上书中说:"窃闻夜郎所有精兵,可得十馀万"。精兵十余万,这与动不动就"挥师百万"的大汉没法比,但确实足以使夜郎在西南诸国里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位置。所以夜郎在对大汉缺乏完整认识的时候提出"汉孰与我大?"的疑惑,也是情有可原的。

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是中原王朝很早就形成的一种认识。

"夜郎自大"出自《史记》,而《史记》也是中原文化的产物。当我们把自己居于"天朝上国"的高位,不论是去看滇王和夜郎"汉孰与我大?"的问题也好,还是看日本的圣德太子在呈给隋炀帝的国书中称"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无恙"也罢,都会下意识的觉得他们此举有些自大。可文明有先进和落后之分,但不应有高低贵贱之别。

夜郎提出自己的疑惑,其实也不过是一个疑惑。这个国家虽然在以中原为中心的版图上偏居西南,但也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文明。以西南诸国为标准,夜郎疆域广大,国富民殷,国力强盛,并无自夸之举和自大之风。只是当我们读《史记》,从司马迁和国力更加强盛的大汉的视角去看,夜郎便是骄傲自负了。

夜郎自大的意思是什么?夜郎自大的典故

夜郎自大的解释

 拼音: y? l?ng z? d?

 典故出处: 《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解释意思: 比喻某人孤陋寡闻,学识浅薄,但却妄自尊大,自以为了不起。

夜郎自大的历史典故

 据汉书记载,在汉朝时期,我国西南地区有一个小国,名叫夜郎国,它的疆域在今贵州省西部桐梓县一带,国王姓竹。相传从前有一个女子在河边洗衣服,忽然看见水上飘来一根三节长的大竹筒子,并且隐隐约约听见竹筒里似乎有小孩的啼哭声。她连忙放下衣服,把竹筒捞上岸来,剖开一看,里面果然有一个小男孩。于是便欢欢喜喜地把这个小男孩抱回去抚养,并以?竹?字作为他的姓。后来,这个小男孩长大了,居然当上了夜郎国的国王。

 夜郎国地处偏远的山区,交通很不方便,消息也十分闭塞。在当时,它虽然算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但它的国土却小得可怜,充其量不过与汉朝的一个县差不多,而且出产很少,连牲畜也不多。但是,这个国王却很骄傲,自以为他统治的国家很大、很富裕。因此,当汉朝的中央***派出使臣前去夜郎国访问时,他竟不知高低地问:?汉朝和我的国家相比,哪一个大?

夜郎自大的造句

 1) 你可别夜郎自大了,要知道一山还比一山高。

 2) 我们要进步,就绝不能夜郎自大,故步自封。

 3) 坐井观天,夜郎自大,是反对改革的人的通病。

 4) 你夜郎自大的傲慢态度是最大的错误。

 5) 这是一种类似于夜郎自大的无知下的荒.唐幻觉。

 6) 请你看看这篇文章,仔细分析一下其论点,你就不会有夜郎自大的感觉了。

 7) 强中更有强中手,年轻人有成就后切忌夜郎自大。

 8) 那个人夜郎自大,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9) ***同志指出的骄傲自满故步自封夜郎自大的毛病,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者同样要竭力避免。

 10) 他刚得一个学术小奖,就以为自己的学问已到升堂入室的境界,目中无人,简直是夜郎自大。

 11) 你只是在校内比赛获得第一就自以为天下无敌,这未免有点夜郎自大。

 12) 这种心理如果不是由自卑产生的心虚,也是建立在虚幻基础上的式的自欺欺人,这不但于事无补,而且还会遮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夜郎自大,盲目地排斥国外现代性的经验,与世隔绝。

 13) 自信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夜郎自大,更不是得意忘。

 14) 要注意学习外界的先进经验,不能闭关自守,夜郎自大。

 15) 由于夜郎自大,这次考试他失败了。

 16) 近年来,"夜郎自大"所体现的对于夜郎君主的误解开始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17) 五千年的文化永远让我等国人自豪,但不能夜郎自大。

 18) 外头高手多的是,你只是校冠军,出赛时千万不能夜郎自大,掉以轻心。

 19) 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发达不起来的。

 20) 你如果闭门造车,就认为自己最好,那就很像夜郎自大了。

 21) 晚清有些人对内坚持传统礼教,对外则夜郎自大,盲目排斥外国文明。

 22) 夜郎自大的人,让人感到既可笑又可怜。

 23) 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就是夜郎自大,我们可以用井底之蛙来形容他。

 24) 他只是拿了一次奖,就夜郎自大,认为没有甚麽人比得上他。

 25) 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那种夜郎自大的作风最叫人讨厌。

 26) 自小灌输的夜郎自大式自豪,使我们心安理得于对世界的无知。

 27) 他的这种夜郎自大的神态弄得我们哭笑不得。

 28) 我们应该看到别人的长处,不要自命不凡,孤芳自赏,夜郎自大。

 29) 要避免夜郎自大的毛病,就得扩大视野,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和经验。

 30) 实践证明,夜郎自大是很可笑的。

看了夜郎自大典故内容的人也喜欢:

1. 妄自尊大的典故

2. ? 关于夜郎自大的典故

3. 夜郎自大的寓言故事

4. 关于自暴自弃的典故

夜郎自大的典故

夜郎自大的意思是什么?夜郎自大的典故

 夜郎之大是我国的一个成语,指的是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夜郎自大也是代表着自己见识不够,那么夜郎自大的意思是什么?夜郎自大的典故,下面就由我来为大家解答解答。

 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透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但这成语其实是一段误读的历史。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孰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到清代已广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绛妃》中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成书于光绪后期的晚清***代表作《孽海花》第廿四回写道:“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

 出自《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夜郎国之所以家喻户晓,与“夜郎自大”的成语关系颇大。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派使节到西南(现贵州省赫章县六盘水市附近),探寻由长安到今印度的通道。经过一年多的艰难跋涉,汉史才到达滇国,见到滇王套羌。滇王曾不无炫耀地探询:“汉孰与我大?”之后,汉使辗转到达夜郎国,夜郎王多同也发出了“汉孰与我大”相同的问话。于是,“夜郎自大”就成了人们讥讽妄自尊大者的典故。若追本溯源,“汉孰与我大”的专利应属滇王,夜郎王不能专美。弄清这典故的由来,并不是要为多同洗刷冤情,更无将夜郎自大褒义用。

 夜郎自大其实只是后人所传说的,夜郎国其实也不算是小国,只是与汉朝没有过多的交际,导致了之后的出现的讯息不对称,才导致了被后人所传出来的夜郎自大的说法。

形容说着别人却看不清自己也是这样的的词语是什么

夜郎自大是中国古代一个典故,源自《史记·卷四十四·楚汉相争传》中的记载。据说,西汉时期,汉朝派遣使者前往夜郎国(位于今天的贵州一带),希望与夜郎国建立友好关系。然而,夜郎国国王听闻汉朝的庞大势力后,自视甚高,对汉使傲慢无礼,拒绝与汉朝建交。

由于夜郎国远离中原,国王误以为自己所统治的国家无人可敌,自以为是,并对汉朝表示轻蔑和不屑。因此,“夜郎自大”这个成语就形成了,用来形容那些自以为无敌、过分自大的人或地方。

这个典故后来也被广泛引用,并在文学作品、戏剧和日常用语中使用,用以指代傲慢自大的态度和行为。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的来由是什么?有什么历史典故吗?

形容说着别人却看不清自己也是这样的的词语是什么?夜郎自大,五十步笑百步,黔驴之技。“夜郎自大”这个成语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通常我们都会用这个成语来比喻一个人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的行为。成语“夜郎自大”的典故出自于《史记·西南夷列传》,据《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这段话的意思大概讲的是汉朝使者来到了夜郎国,夜郎国国王问了使者一句“汉朝与我夜郎国谁更大”,“自大”的国王殊不知,夜郎国还不及汉朝的一个郡县的大小。后世便将这种骄傲无知、肤浅、自负、自大的行为形容为“夜郎自大”。

简略概括夜郎自大的故事

一、夜郎自大误读

“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但这成语其实是一段误读的历史。

夜郎故事首见于司马迁的《史记》。汉武帝开发西南夷后,为寻找通往身毒(今印度)的通道,于公元前122年派遣使者到达今云南的滇国,再无法西进。逗留期间,滇王问汉使:“汉敦与我大?”后来汉使返长安时经过夜郎,夜郎国君也提出了同样问题。这段很平常的故事后来便演变成家喻户晓的成语。

夜郎自大成语至迟清代已广为流行。清前期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绛妃》中写道:“驾炮车之狂云,遂以夜郎自大。恃贪狼之逆气,漫以河伯为尊。”成书于光绪后期的晚清***代表作《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写道:“饿虎思斗,夜郎自大,我国若不大张挞伐,一奋神威,靠着各国的空文劝阻,他哪里肯甘心就范呢?”

其实夜郎国君并非妄自尊大向汉王朝叫板。夜郎是僻处大山的方国,即便现在交通也多受限制,两千多年前更是山隔水阻,偶有山外客来,急于打听山外世界,实为人之常情。不过,一个有偏误的成语,不经意间广泛宣扬了一个古国的历史,至少,在最广大民众中恒久延续了一个古代的记忆,这又是成语作者不曾想到的。

二、夜郎文明释读

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称:“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大约战国时代,夜郎已是雄踞西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君长国。汉武帝时,唐蒙奉命于公元前135年出使南越国,了解到夜郎位于巴蜀通往南越的要道上,有便捷的水路可通抵南越的都邑,便向朝廷建议开发西南夷,依靠巴蜀的富裕、夜郎的水路和精兵,有效控制南越的分裂变乱。汉武帝***纳了他的建议,在夜郎地区设置郡县,将夜郎划入版图。公元前111年,夜郎派兵协同征伐南越反叛,遣使入朝,汉王朝授予夜郎王金印。

夜郎国的具***置,史籍记载都很简略,只说:“临牂牁江”,其西是滇国。牂牁江是汉代以前的水名,今人根据其向西南通抵南越国都邑番禺(今广州)的记载,考订为贵州的北盘江和南盘江。多数人认为,夜郎国的地域,主要在今贵州的西部,可能还包括云南东北、四川南部及广西西北部的一些地区。在考古发掘未提供出可靠证据前,这样的争论必然还将继续下去。

夜郎灭国于西汉末期,汉成帝河平年时(公元前28—25年),夜郎与南方小国发生争斗,不服从朝廷调解。汉廷新上任的牂牁郡守陈立深入夜郎腹地,果断地斩杀了名叫兴的夜郎末代国王,并机智地平定了其臣属及附属部落的叛乱。从此后,夜郎不再见于史籍。

夜郎国存在了约300多年,其文明发展在西南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汉开发西南夷后,在巩固国家统一的大战略中,它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三、历史上还有过的夜郎

进入21世纪后,贵州数县市及湖南有关县市曾争相更名为夜郎。似乎历史上曾出现过不同的夜郎。事实还真如此。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多次在诗作中提到过夜郎:

“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还。”(《流夜郎赠辛判官》)

天地再新法令宽,夜郎迁客带霜寒。”(《江夏赠韦南陵冰》)

李白所说夜郎,为唐玄宗天宝年时在今贵州桐梓一带所设的夜郎郡,时间上距夜郎灭国已700多年。此前晋朝也曾在贵州设置过夜郎郡,地点大约在今贵州北盘江上游,距夜郎灭国也已300多年。

历史上用夜郎作县名更出现过多次,上述前后两夜郎郡的首邑都叫夜郎县。此外,唐初在今贵州石阡一带曾设置过夜郎县。不久在今湖南新晃一带又设置过夜郎县。宋代也短时间在湖南新晃设置过夜郎县,这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叫夜郎的县名。

这些夜郎地名存在时间都不长,从南到北,从西到东,往复变换。它们与古代夜郎文明已无直接联系,更多只是后人附庸古称的地名符号罢了。不过作为历史时间上的连缀点,这些符号仍是大有意义的,试想,如果没有这些连缀符号,没有李白的诗句,夜郎还能保持广泛的知名度吗?

探寻夜郎文明是我们的历史职责,用科学客观态度看待探寻夜郎文明的工作是应有的平常心。夜郎的神秘性,以及历史文化潜在的巨大现实社会价值,已引起社会各方面对夜郎的关注。

夜郎自大的出处、典故、近反义词有哪些?

概括夜郎自大的故事:

汉朝的时候,在中国西南方有一个很小的县,叫作桐梓县。在桐梓县往东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很小的国家叫夜郎国。夜郎国虽然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它的国土却小得非常可怜,和中国的一个小县一样大。

可是夜郎国的国王却十分的自大骄傲!以为自己的国家很大很大, 不晓得临近的国家有多大!有一次,汉朝派人去拜访夜郎国的国王,他一脸骄傲地问:“你们汉朝和我们夜郎,究竟是那一个国家大呢?”汉朝的人一听,都忍不住想笑呢!

以后,大家就用“夜郎自大”这句话,来形容那些见识浅薄,自大骄傲的人。

“夜郎自大”属汉语圈认知率最高的一类成语。汉语工具书都把它释为对妄自尊大者的讽喻,很多人正是通过这个成语知道古代西南曾经有一个夜郎国。

扩展资料:

夜郎自大,拼音yè láng zì dà,比喻狂妄地自高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翻译:滇王同汉朝使者说:“汉谁与我大?”。和夜郎侯也是这样。因为道路不通,所以各占据一州主,不知道汉朝的广大。

夜郎自大的近义词 :自命不凡、旁若无人

1、自命不凡,自命:自认为;凡:平凡;不 :不一般。自命不凡是汉语成语,拼音zì mìng bù fán,是指自以为很了不起,自以为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

翻译:杨大洪先生涟,微时为楚国名儒,自然不一般。

2、旁若无人,读音:páng ruò wú rén,汉语成语。释义:旁:旁边;若:好像。身旁好像没有人。形容态度傲慢,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也形容很投入,没有感到他人的存在。

出处:茅盾《路》:“想到每次校务会议时老荆那种旁若无人的态度,真叫人难受。”

夜郎自大比喻人无知而又狂妄自大。

出处:《史记·西南夷列传》:“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

译文:滇王问使者:“汉朝和我的国家比起来哪个大?”夜郎国这个小国家的道路不通,因此认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汉朝的广阔。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扩展资料:

近义词

自命不凡?[ zì mìng bù fán ]?

自以为不平凡。形容骄傲自满。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大洪杨先生涟,微时为楚名儒,自命不凡。”

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