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的鄱怎么写_天诱其衷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07 0
  1. 诱_的词语诱_的词语是什么
  2. 以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3. 谁有《 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的翻译?
  4. 蛊诱的意思蛊诱的意思是什么
  5. 诗曰:柔亦不如,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怎么翻译
  6. 初衷的词语初衷的词语是什么
  7. 吕相绝秦原文及翻译
  8. 左传全集《吕相绝秦》原文赏析与注解

申包胥乞师

(定公四年)

题解

鄱阳的鄱怎么写_天诱其衷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文写伍子胥力促吴王伐楚以报家仇,而申包胥在国家危难之际,毅然到秦国乞师,最终以“长哭”感动了秦王,求得援兵,打败了吴军,收回了国土,从而刻画出了申包胥的爱国形象。

原文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汭,自豫章与楚夹汉。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厄,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1],难而逃之,将何所入[2]?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3]。”

注释

[1]安求其事:国家平安时谋求执掌***。

[2]何所入:逃到哪里去。

[3]初罪:过去犯的罪。说:同“脱”。

译文

冬天,蔡昭侯、吴王阖庐、唐成公联合率兵攻打楚国。他们把船停靠在淮河边上,从豫章出发,与楚军在汉水两岸对峙着。楚国司马沈尹戌对子常说:“您沿着汉水同他们在这里周旋,我带领方城山之外的所有人马去毁坏他们的船只,返回时再堵塞大隧、直辕、冥阨。您渡过汉水时再对他们进行攻击,我再从后面夹击,他们必定会大败。”谋划完之后就开始行动。楚国武城黑对子常说:“吴国人用的是木制战车,而我们用的是皮革战车,所以不能持久作战,最好还是速战速决。”史皇对子常说:“楚国人讨厌您而喜欢司马。如果沈司马在淮河边上毁掉了吴国的船只,堵塞了城口再返回来,这便是他独自打败吴国的功劳。您一定要速战速决。如果不这样做,就不能免于祸难。”于是就渡过汉水摆好了作战的阵势。从小别山出发到大别山。同吴军打了三仗,子常看情况不妙,准备逃走。史皇说:“国家平安时你谋求执掌***,如今国家有了祸难你就逃避,你能逃到哪里去?您必须要拼死打这一仗,那样才可以把你过去犯的罪过全部脱除。”

原文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阖庐之弟夫槩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继之,必克。”弗许。夫槩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4],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5]。

注释

[4]死:拼死。

[5]乘广:楚王或主帅所率领的战车。

译文

十一月十八日,吴、楚两军在柏举摆好了阵势。吴王阖庐的弟弟夫槩王。一大清早就来请示阖庐,说:“楚国的令尹囊瓦不仁爱,他的手下没有决一死战的决心。我们抢先攻打他们,他们的士兵肯定会逃跑,然后我们的大部队再追赶上去,肯定能打败他们。”阖庐不同意。夫槩王说:“所谓‘臣下合于道义就去行动,不必等待命令’,说的就是这个吧!今天我拼死作战,必定能攻下郢都。”于是,夫槩王率领他的部下五千人,抢先攻打子常的队伍,子常的士兵奔逃,楚军大乱,吴军战胜了楚军。子常投奔到郑国。史皇带着子常的兵车战死。

原文

吴从楚师,及清发,将击之。夫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6],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7]。半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8],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五战及郢。

注释

[6]致死:拼死作战。

[7]蔑有:没有。

[8]为食:做饭。

译文

吴军追赶楚军,到了清发,正准备进行攻击。夫槩王说:“被围困的野兽还会争斗一番,何况是人呢?如果明知必有一死还同我们拼死作战,就一定会打败我们。如果让已经渡过河的楚军知道渡河以后便可以逃脱,那后边渡过河的人会羡慕已经渡河的人,楚军就没有争斗的心志了。渡河一半后才可以攻击。”他听从了。又一次打败了楚军。楚军做饭,吴军又赶到了,楚军又奔逃。吴军吃完饭又接着追击楚军,再次在雍澨战胜了楚军。经过五次战斗,吴军到达了楚国的郢都。

原文

己卯,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睢。针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9]。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10]。子山处令尹之宫,夫槩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槩王入之。

注释

[9]燧:火把。

[10]班:爵位,班次。

译文

十一月二十八日,楚王带着他妹妹季芈畀我从郢都逃奔,徒步涉水渡过了睢水。针尹固和楚王同坐一只船,楚昭王让针尹固迫使尾巴上点火的大象冲入吴军。二十九日,吴军进入郢都,按照爵位班次住在了楚国宫室。吴王阖庐就让他的儿子子山住进了令尹府,夫槩王想要攻打他,子山因为惧怕而离开了,夫槩王就住进了令尹府。

原文

左司马戌及息而还,败吴师于雍澨,伤。初,司马臣阖庐,故耻为禽焉[11]。谓其臣曰:“谁能免吾首?”吴句卑曰:“臣贱可乎?”司马曰:“我实失子,可哉!”三战皆伤,曰:“吾不用也已。”句卑布裳[12],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13]。

注释

[11]禽:同“擒”。

[12]布:铺。

[13]免:逃走。

译文

左司马沈尹戌到达息地后就撤兵,在雍澨打败了吴军,自己也负了伤。当初,左司马曾经是阖庐的臣下,所以觉得被吴军擒住是一件羞耻的事情,并告诉他的部下说:“有谁能够不让我的脑袋被吴国人得到?”吴国人句卑说:“下臣卑贱,可以担当这任务吗?”司马说:“我过去没能重用你,当然可以啊!”司马在三次战斗中都负了伤,说:“我已经不中用了。”句卑铺开衣裳,割下沈司马的脑袋包裹起来,藏好了尸体带着沈尹戌的头逃走了。

原文

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14]。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钟建负季芈以从,由于徐苏而从[15]。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君讨臣,谁敢仇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仇?《诗》曰:‘柔亦不茹[16],刚亦不吐,不侮矜寡[17],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违强陵弱[18],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必犯是,余将杀女。”

注释

[14]云中:云梦泽中。

[15]徐苏:慢慢苏醒。

[16]茹:吞吃。

[17]矜寡:鳏寡。

[18]违:逃避。

译文

楚昭王渡过睢水,渡过长江,然后进入云梦泽中。楚昭王睡得正香,强盗用戈刺击楚昭王,王孙用背去挡。却击中了肩膀。楚昭王逃到郧地,钟建背着季芈跟随着。王孙慢慢苏醒过来以后,也跟着前去。郧公辛的弟弟怀准备杀死楚昭王,说:“平王杀了我父亲,我杀他的儿子,难道不可以吗?”辛说:“国君讨伐臣下,谁敢跟他记仇?国君的命令,就是上天的意志,若是死于天意,您还要跟谁记仇?《诗》中说,‘柔软的不吞噬,强硬的不吐掉。不欺辱鳏寡,不畏惧 *** ’,只有仁爱之人才会这么做。逃避 *** ,欺凌弱小,这不是勇;乘人之危,这不是仁;灭亡宗族,废弃祭祀,这不是孝;行动却没有正当的名义,这不是明智。如果你非要这样做,我就先杀死你。”

原文

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吴人从之,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19]之。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20]之。周室何罪?君若顾报周室,施及寡人[21],以奖天衷[22],君之惠也。汉阳之田,君实有之。”楚子在公宫之北,吴人在其南。子期似王,逃王,而己为王,曰:“以我与之,王必免。”随人卜与之,不吉。乃辞吴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楚竟[23],敢不听命。”吴人乃退。

注释

[19]尽:灭亡。

[20]窜:藏匿。

[21]施:推及。

[22]奖:成。

[23]鸠:安定。

译文

斗辛和他弟弟巢跟随楚昭王逃到了随国。吴国人追赶楚昭王,并派人告诉随国国君说:“封在汉水一带的周朝子孙,楚国都把他们灭亡了。上天的意志,把罪降于楚国,而您又把楚君藏匿起来。周室又有什么罪可言?您如果顾虑报答周室的恩惠,惠及寡人,来完成上天的意志,这是您的恩惠。你就可以拥有汉水阳面的天地。”楚王住在随国宫殿的北面,吴军在随国宫殿的南面。子期与楚昭王长得相似,他逃到楚昭王那里,穿上楚昭王的衣服,说:“把我交给吴军,君王一定可以脱险。”随国人占卜吉凶,说不吉利,就辞谢吴国说:“随国偏僻狭小,又紧靠着楚国,是楚国保全了我们。我们随、楚世代都有盟誓,至今没有改变。如果一遇到困难就抛弃他们,又怎么能够侍奉君王?给执事带来忧患的并不是昭王一个人,如果是为了安定楚国境内,我哪里敢不听从您的命令?”于是,吴军就撤退了。

原文

鑢金初官于子期氏,实与随人要言[24]。王使见,辞,曰:“不敢以约为利。”王割子期之心[25],以与随人盟。

注释

[24]要:约。

[25]割心:割破胸口皮肤使流血。

译文

鑢金曾经是子期氏里的家臣,曾经和随国有过不把楚昭王交给吴国的盟誓。楚昭王请求与随君订盟,他推辞说:“不敢用订约谋求私利。”楚昭王割破子期的胸口,和随国人订了盟誓。

原文

初,伍员与申包胥[26]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27]。”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28],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埸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29]。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注释

[26]申包胥:楚国大夫,包胥是字,申是他的食邑。

[27]复:同“覆”,倾覆,灭亡。

[28]荐:数,多次的意思。

[29]伏:居处。

译文

早年,伍员和申包胥是好朋友。伍员出逃吴国的时候,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灭亡楚国。”申包胥说:“尽力而为吧!如果您能灭亡楚国,我就一定能复兴楚国。”等到楚昭王在随国避难的时候,申包胥就赶到秦国请求秦哀公出兵,说:“吴国是贪婪的野猪、长蛇,它一再侵害中原国家,最先受到伤害的是楚国。寡君失去了国家,流落在杂草丛林之中,派遣下臣报告急难,说:‘像吴国这样的蛮夷之国,本性贪得无厌,***如灭掉楚国,让吴国成为您的邻国,这就是边境的祸患。乘着吴国还没有平定楚国,君王可以与吴国共同分割楚国的土地。***如楚国就此灭亡,另一部分就是君王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福派兵镇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秦哀公辞谢,说:“我知道您的意见了,您暂时到宾馆休息,我们考虑好后再答复您。”申包胥回答说:“寡君还流落在杂草丛林之中,还没有可以安身的地方,下臣怎么可以休息呢?”申包胥倚靠着院墙站立而哭,白天黑夜哭声不断,七天没喝一口水。秦哀公被他的行为所感动,便赋了《无衣》这首诗。申包胥叩了九个头,然后才坐下。于是秦军就出征了。

评析

文章按时间顺序叙述了吴、楚两国之间的战争。申包胥乞师,***用的是晓之以理,诱之以利,动之以情的方式,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文中已经提及申包胥和伍员是好朋友,但是在意见方面却很不相同。伍员发誓要灭亡楚国,而申包胥要竭力复兴楚国,两人各有所志。申包胥把吴国比作“长蛇”,认为吴国贪得无厌,而称楚国为“上国”,这是在向秦国晓之以理,意谓吴国代表野蛮落后,楚国代表的是文明开化,秦国应该向楚国伸出援助之手。

接着申包胥列举了秦国面临的两种选择。第一是按兵不动,听任吴国灭亡楚国,最终使秦国成为吴国下一个吞并的对象,显然这对秦国是有害无利。第二是选择出兵,有三种可能:或是与吴国瓜分楚国,或是秦国独占楚国,或是保留楚国使楚对秦俯首称臣。无论存在哪种结果,都对秦国有利。这是对秦国诱之以利。进而让秦哀公有些心动。

在此情形下,申包胥又开始动之以情。先是以言语表达自己对楚王流亡在外的惶恐不安之情,不肯到馆舍休息。接着是以哭声不断、不肯进食表现乞师必成之情,他超人的毅力最终还是打动了秦哀公,出动了秦军。同时也鲜明地展现出申包胥思想性格中的爱国意识和赤诚之心。申包胥“软硬兼施”、以柔克刚,最终实现了复兴楚国的梦想。

诱_的词语诱_的词语是什么

原文 萧惠(慈氏奴) 萧迂鲁(铎卢斡) 萧图玉 耶律铎轸 选自 辽史

萧惠,字伯仁,小字脱古思,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初以中宫亲,为国舅详稳。从伯父排押征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阻险以拒,惠力战,破之。及攻开京,以军律整肃闻,授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改南京统军使。未几,为右夷离毕,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议以辽东重地,非勋戚不能镇抚,乃命惠知东京留守事。改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太平六年,讨回鹘阿萨兰部,征兵诸路,独阻卜酋长直剌后期,立斩以徇。进至甘州,攻围三日,不克而还。时直剌之子聚兵来袭,阻卜酋长乌八密以告,惠未之信。会西阻卜叛,袭三克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将兵三千来救,遇敌于可敦城西南。谐理、阿不吕战殁,士卒溃散。惠仓卒列阵,敌出不意攻我营。众请乘时奋击,惠以我军疲敝,未可用,弗听。乌八请以夜斫营,惠又不许。阻卜归,惠乃设伏兵击之。前锋始交,敌败走。惠为招讨累年,屡遭侵掠,士马疲困。七年,左迁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寻迁南京统军使。

兴宗即位,知兴中府,历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郑王,赐推诚协谋竭节功臣。重熙六年,复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师,徙王赵。拜南院枢密使,更王齐。是时帝欲一天下,谋取三关,集群臣议。惠曰:“两国强弱,圣虑所悉。宋人西征有年,师老民疲,陛下亲率六军临之,其胜必矣。”萧孝穆曰:“我先朝与宋和好,无罪伐之,其曲在我;况胜败未可逆料。愿陛下熟察。”帝从惠言,乃遣使索宋十城,会诸军于燕。惠与太弟帅师压宋境,宋人重失十城,增岁币请和。惠以首事功,进王韩。十二年,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为北枢密使。

十三年,夏国李元昊诱山南党项诸部,帝亲征。元昊惧,请降。惠曰:“元昊忘奕世恩,萌奸计,车驾亲临,不尽归所掠。天诱其衷,使彼来迎。天与不图,后悔何及?”帝从之。诘旦,进军。夏人列拒马于河西,蔽盾以立,惠击败之。元昊走,惠麾先锋及右翼邀之。夏人千余溃围出,我师逆击。大风忽起,飞沙眯目,军乱,夏人乘之,蹂践而死者不可胜计。诏班师。十七年,尚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驸马都尉。明年,帝复征夏国。惠自河南进,战舰粮船绵亘数百里。既入敌境,侦候不远,铠甲载于车,军士不得乘马。诸将咸请备不虞,惠曰:“谅祚必自迎车驾,何暇及我?无故设备,徒自弊耳。”数日,我军未营。候者报夏师至,惠方诘妄言罪,谅祚军从阪而下。惠与麾下不及甲而走。追者射惠,几不免,军士死伤尤众。师还,以惠子慈氏奴殁于阵,诏释其罪。

十九年,请老,诏赐肩舆入朝,策杖上殿。辞章再上,乃许之,封魏国王。诏冬夏赴行在,参决疑议。既归,遣赐汤药及他锡赉不绝。每生日,辄赐诗以示尊宠。清宁二年薨,年七十四,遗命家人薄葬。讣闻,辍朝三日。

惠性宽厚,自奉俭薄。兴宗使惠恣取珍物,惠曰:“臣以戚属据要地,禄足养廉,奴婢千余,不为阙乏。陛下犹有所赐,贫于臣者何以待之。”帝以为然。故为将虽数败衄,不之罪也。

弟虚列,武定军节度使。二子:慈氏奴,兀古匿。兀古匿终北府宰相。慈氏奴字宁隐。太平初,以戚属补祗候郎君。上爱其勤慎,升闸撒狘,加右监门卫上将军。西边有警,授西北路招讨都监,领保大军节度使。政济恩威,诸部悦附。入为殿前副点检,历乌古敌烈部详稳。征李谅祚,为统军都监,与西北路招讨使敌鲁古率蕃部诸军由北路趋凉州,获谅祚亲属。夏人扼险以拒,慈氏奴中流矢卒,年五十一,赠中书门下平章事。

萧迂鲁,字胡突堇,五院部人。父约质,历官节度使。迂鲁重熙间为牌印郎君。清宁九年,国家既平重元之乱,其党郭九等亡,诏迂鲁追捕,获之,迁护卫太保。咸雍元年,使宋议边事,称旨,知殿前副点检事。五年,阻卜叛,为行军都监,击败之,俘获甚众。初,军出止给五月粮,过期粮乏,士卒往往叛归。迂鲁坐失计,免官,降戍西北部。未行,会北部兵起,迂鲁将乌古敌烈兵击败之,每战以身先,由是释前罪,命总知乌古敌烈部。九年,敌烈叛,都监耶律独迭以兵少不战,屯胪朐河。敌烈合边人掠居民,迂鲁率精骑四百力战,败之,尽获其辎重。继闻酋长合术三千余骑掠附近部落,纵兵蹑其后,连战二日,斩数千级,尽得被掠人畜而还。值敌烈党五百余骑劫捕鹰户,逆击走之,俘斩甚众,自是敌烈势沮。时敌烈方为边患,而阻卜相继寇掠,边人以故疲弊。朝廷以地远,不能时益援军,而使疆圉帖然者,皆迂鲁力也。帝嘉其功,拜左皮室详稳。会宋求天池之地,诏迂鲁兼统两皮室军屯太牢古山以备之。大康初,阻卜叛,迁西北招讨都监,从都统耶律赵三征讨有功,改南京统军都监、黄皮室详稳。未几,迁东北路统军都监,卒。弟铎卢斡。

铎卢斡,字撒板。幼警悟异常儿。三岁失母,哭尽哀,见者伤之。及长,魁伟沉毅,好学,善属文,有才干。年三十始仕,为朝野推重,给事北院知圣旨事。大康二年,乙辛再入枢府,铎卢斡素与萧岩寿善,诬以罪,谪戍西北部。坐皇太子事,特恩减死,仍锢终身。在戍十余年,太子事稍直,始得归乡里,屏居谢人事。一日临流,闻雉鸣,三复孔子“时哉”语,作古诗三章见志。当时名士称其高情雅韵,不减古人。寿隆六年卒,年六十一。乾统初,赠彰义军节度使。

萧图玉,字兀衍,北府宰相海璃之子。统和初,皇太后称制,以戚属入侍。寻为乌古部都监。讨速母缕等部有功,迁乌古部节度使。十九年,总领西北路军事。后以本路兵伐甘州,降其酋长牙懒。既而牙懒复叛,命讨之,克肃州,尽迁其民于土隗口故城。师还,诏尚金乡公主,拜驸马都尉,加同政事令门下平章事。上言曰:“阻卜今已服化,宜各分部,治以节度使。”上从之。自后节度使往往非材,部民怨而思叛。开泰元年十一月,石烈太师阿里底杀其节度使,西奔窝鲁朵城,盖古所谓龙庭单于城也。已而阻卜复叛,围图玉于可敦城,势甚张。图玉使诸军齐射却之,屯于窝鲁朵城。明年,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引兵来救,图玉遣人诱诸部皆降。帝以图玉始虽失计,后得人心,释之,仍领诸部。请益军,诏让之曰:“叛者既服,兵安用益?且前日之役,死伤甚众,若从汝谋,边事何时而息?”遂止。会公主坐杀家婢,降封郡主,图玉罢使相。寻起为乌古敌烈部详稳。以老代还,卒。子双古,南京统军使。孙讹笃斡,尚三韩郡王合鲁之女骨浴公主,终乌古敌烈部统军使,以善战名于世。

耶律铎轸,字敌辇,积庆宫人。仕统和间。性疏简,不顾小节,人初以是短之。后侵宋,分总羸师以从。及战,取绯帛被介胄以自标显,驰突出入敌阵,格杀甚众。太后望见喜,召谓之曰:“卿戮力如此,何患不济!”厚赏之。由是多以军事属任。俄授东北详稳。开泰二年,进讨阻卜,克之。重熙间,历东北路统军使、天德军节度使。十七年,城西边,命铎轸相地及造战舰,因成楼船百三十艘。上置兵,下立马,规制坚壮,称旨。及西征,诏铎轸率兵由别道进,会于河滨。敌兵阻河而阵,帝御战舰绝河击之,大捷而归,亲赐卮酒。仍问所欲,铎轸对曰:“臣幸被圣恩,得效驽力,万死不能报国,又将何求!”帝愈重之,手书铎轸衣裙曰:“勤国忠君,举世无双。”卒于官,年七十。子低烈,历观察、节度使。

论曰:初,辽之谋复三关也,萧惠赞伐宋之举,而宋人增币请和。狃于一胜,移师西夏,而勇智俱废,败溃随之。岂非贪小利、迷远图而然。况所得不偿所亡,利果安在哉?同时诸将抚绥边圉,若迂鲁忠勤不伐,铎鲁斡高情雅韵,铎轸虽廉不逮萧惠,而无邀功启衅之罪,亦庶乎君子之风矣

翻译

萧惠,字伯仁,乳名脱古思,淳钦皇后弟阿古只五世孙。

初时因为是中宫亲眷,为大国舅帐下详稳。随同伯父排押征讨高丽,至奴古达北岭,高丽依靠险阻拒守,萧惠力战,破之。待到进攻开京,以军纪严整闻名,授职为契丹行宫都部署。开泰二年(1013),改授南京统军使。不久,为右夷离毕,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朝议认为辽东乃是军事重地,非勋臣国戚不能镇守,圣宗便命萧惠知东京留守事。改为西北路招讨使,封魏国公。

太平六年(1026),萧惠征讨回鹘阿萨兰部,自各路征兵,只有阻卜酋长直剌后到,萧惠便将他立即斩首示众。进军至甘州,围城攻之三日,不克而回。当时直剌之子纠集人马前来袭击,阻卜酋长乌八暗地将情况告知萧惠,萧惠不肯相信。适逢西阻卜反叛,袭击三克统军官军,都监涅鲁古、突举部节度使谐理、阿不吕等率兵三千来相救,遇敌于可敦城西。谐里、阿不吕战死,士卒溃散。萧惠仓猝间列阵迎敌,敌人出其不意地进攻我军。众人请示乘机挥兵迎击,萧惠认为我军疲敝,战斗力不强,不听众人建议。乌八请求于夜里去劫敌营,萧惠仍不准。直到阻卜兵撤军回师时,萧惠才预设伏兵攻击之。前锋刚与敌交锋,敌人便败走了。萧惠担任招讨多年,屡次遭到侵犯掠夺,人马均疲惫困顿不堪。七年(1027),谪迁为南京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不久迁官为南京统军使。

兴宗即位,萧惠知兴中府,历任顺义军节度使、东京留守、西南面招讨使,加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兼侍中,封郑王,赐号推诚协谋竭节功臣。重熙六年(1037),又任契丹行宫都部署,加守太师,徙为赵王。拜南院枢密使,改封齐王。

当时皇上想要混一天下,谋划夺取三关,会集群臣计议。萧惠说:“两国的强弱情势,皇上心中自然尽知。宋人西征已有数年,军队劳困,百姓疲乏,陛下亲率六军前往,获胜是势所必然。”萧孝穆说“:我国前朝与宋和好,现在对方无罪而我国前去攻讨,是其过错在我;况且胜负尚不可逆料。希望陛下能审慎地考虑此事。”皇上听从了萧惠的话,派使者向宋索取十城,***诸军于燕地。萧惠与皇太弟率军逼近宋境,宋人不愿失去十座城池,增加岁币求和。萧惠因为首倡用兵之功,进封为韩王。十二年(1043),兼北府宰相,同知元帅府事,又任北枢密使。

十三年(1044),夏国李元昊引诱山南党项诸部叛附于夏,皇上亲征。元昊害怕,请求投降。萧惠说:“元昊忘弃我朝累世之恩,心生奸计,皇上御驾亲征到此,他仍不全数归还所掠之物。上天诱惑其心,使他前来迎接陛下。天与不取,后悔何及?”皇上从其言。次日晨,全军进发。夏人列马阵拒战于河西,以盾蔽身而立,萧惠击败之。元昊逃走,萧惠指挥先锋及右翼军邀击之。夏人千余从包围圈中溃败而出,遭到我军迎击。就在此时,忽地刮起一阵大风,飞沙迷住双眼,军队阵形大乱,夏人乘机反击,我军被践踏而死的不可胜数。诏令班师。

十七年(1047),娶帝姊秦晋国长公主,拜为驸马都尉。次年,皇上再次征讨夏国。萧惠自河南进军,战船粮船绵延数百里。进入敌境之后,侦察到敌人在不远处行动,便将铠甲载于车上,士兵不得乘马。诸将都请求防备不测,萧惠说:“李谅祚必定会亲自去迎接车驾,哪有工夫顾及我们?无缘无故地设防,只不过自缚手脚罢了。”一连数天,我军都没有立营垒。直到探子报告夏国军队已到,萧惠这才自责称罪,谅祚军从山坡上冲下,萧惠与部人来不及穿上铠甲便四散奔逃。追杀者用箭射击萧惠,萧惠因之几乎未能免死,军士死伤尤其惨重。军队回国后,因萧惠之子慈氏奴阵亡,皇上下诏释免其罪。

十九年(1049),因年老请求辞官,诏令恩赐坐肩舆入朝,可扶杖上殿。萧惠再次递上奏章,皇上便允准其辞职,封他为魏国王。诏令冬夏都要赴行宫所在,参与决断疑难事务。他回乡以后,皇上接连不断地派人赐给他汤药及其他赏赐。每逢生日,则赐以示尊宠。清宁二年(1056)去世,时年七十四岁,遗命家人薄葬。讣告传出,道宗皇上因此而停止上朝三天以示哀悼。

萧惠生性宽厚,自己生活节俭。兴宗让萧惠任意取用珍宝,萧惠说:“我以亲属之故占据要职,俸禄足以养我不贪之廉心,奴婢千余人,家财毫不匮乏,陛下还要加赐,比我穷的人您怎么待他呢?”皇上觉得他说得对。所以作为将领,尽管多次损兵折将,皇上并不归罪于他。

弟萧虚列,武定军节度使。有二子:慈氏奴,兀古匿。兀古匿官至北府宰相。

萧迂鲁,字胡突堇,五院部人。父萧约质,曾任节度使等职。

迂鲁在重熙年间任牌印郎君。清宁九年(1063),国家已经平定重元之乱,其党人郭九等人逃亡,诏令迂鲁追捕,擒获之,迁护卫太保。咸雍元年(1065),出使宋商议边事,很合道宗心意,因此而升任知殿前副点检事。

五年(1069),阻卜反叛,迂鲁担任行军都监,击败之,俘虏缴获很多。军队刚出发时,只支给了五个月的军粮,过了五个月,粮食短缺,士兵每每反叛逃回。迂鲁因为失策获罪,免去官职,降为西北部戍官。未赴任,适逢北部战事起,迂鲁率乌古敌烈兵马击败敌军,每当交战之时,迂鲁总是身先士卒,因此皇上释免其前罪,命他总知乌古敌烈部。

九年(1073),敌烈反叛,都监耶律独迭因为兵少没有出战,屯驻于胪朐河。敌烈联合边兵掳掠居民,迂鲁率精骑四百全力作战,击败敌人,全数获得其辎重。既而又得知敌烈酋长合术率三千余骑兵掳掠附近部落,迂鲁统兵尾随其后,接连交战两天,斩首数千级,尽数获得被掳掠的居民牲畜而回。恰逢敌烈党人五百余骑劫掠捉拿鹰户,迂鲁迎击并逼迫敌人逃走,俘虏斩首甚多,从此敌烈势力渐衰。

这时,敌烈正成为边境患害,而阻卜也紧跟着前来抢劫,边民因此困苦穷乏。朝廷因为其地遥远,不能按时增补援军,但边境仍然安宁,这都是迂鲁的功劳。皇上表彰其功勋,拜他为左皮室详稳。

适逢宋求要天池一带土地,诏令迂鲁兼统两皮室军屯驻于太牢古山以防备宋军。大康初,阻卜反叛,迂鲁被迁任西北招讨都监,随从都统耶律赵三征讨立有战功,改任南京统军都监、黄皮室详稳。不久,迁任东北路统军都监,去世。弟铎卢斡。

铎卢斡,字撒板。幼时机敏聪慧,不同于一般的孩子。三岁丧母,哭泣竭尽哀思,见到的人都很感伤。成年之后,身材魁梧,沉着坚毅,好读书,擅长做文,有才干。三十岁才出来做官,为朝野所推许尊重,任给事北院知圣旨事。

大康二年(1076),乙辛再一次入枢密府,铎卢斡一向与萧岩寿交好,乙辛给他罗织罪名,他因此被谪迁戍守西北部。又因皇太子之事获罪,皇上特地赐恩减死论处,仍禁锢终身不得为官。在戍所十余年,太子冤稍得昭明,才得以回到乡里,从此闭门独居谢绝与人交往。有一天,面对流水,听到雉鸟的叫声,心有所感,三次重复孔子“时哉”之语,做古诗三章以寄托心志。当时名士称赞他脱俗的情调、高雅的韵致,不减古人。

寿隆六年(1100)去世,年六十一岁。乾统初,追赠为彰义军节度使。

萧图玉,字兀衍,北府宰相海王黎之子。

统和初,皇太后临朝称制,图玉因系皇亲得以入宫侍卫。不久担任乌古部都监。讨伐速母缕等部立有战功,迁为乌古部节度使。十九年(1001),总领西北路军事。后来统率本路兵马讨伐甘州,收降其酋长牙懒。不久牙懒又反叛,圣宗皇上命图玉征讨之。克服肃州,将当地百姓全部迁至土隗口旧城。军队回京,诏令图玉娶金乡公主,拜为驸马都尉,加同政事门下平章事。

图玉上奏说“:阻卜现在已经顺服归化,应当将它们各自分列为部,派节度使治理。”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此后,由于节度使往往用非其人,部民们怨恨而思量反叛。开泰元年(1012)十一月,石烈太师阿里底其节度使,向西逃奔窝鲁朵城,也就是古时所说的龙庭单于城。不久,阻卜又反叛,将图玉包围在可敦城,气焰十分嚣张。图玉派各路军一齐射退敌军,屯驻于窝鲁朵城。次年(1013),北院枢密使耶律化哥领兵前来救援,图玉派人劝诱诸部一齐投降。皇上因为图玉初时虽然失策,后来却得人心,释免了他,让他仍旧统领诸部。图玉请求增加兵员,皇上下诏责备他说:“反叛的人既已归服,兵马何必再行增加?况且前次作战,死伤甚多,如果听你的谋划,边境战事何时才会平息?”图玉于是作罢。

适逢公主因为杀死家婢获罪,降封为郡主,图玉也被削夺使相之职。不久起用为乌古敌烈部详稳。因为年老让人代任,回京便去世了。子双古,南京统军使。孙讹笃斡,娶三韩郡王合鲁之女骨浴公主,终官乌古敌烈部统军使,以善于作战闻名于世。

耶律铎轸,字敌辇,积庆宫人。出仕于统和年间。生性散漫随便,不拘小节,人们初时因此而指责他。

后来进犯宋境,铎轸分管病弱士卒随征。待到交战时,他身披红色绢帛,穿戴铠甲和头盔以自我炫示,飞马冲入敌人阵营,杀死了很多人。太后望见很高兴,召见他,并说:“有你如此尽力,我们何愁不能取胜!”给他以重赏。从此太后经常将军事托付给他。不久授任东北详稳。开泰二年(1013),进军讨伐阻卜,战胜之。

重熙年间,历任东北路统军使、天德军节度使。十七年(1048),在西部边境筑城,命令铎轸观察地势地貌以及建造战船,于是制成楼船一百三十艘。上面装载士兵,下层放置战马,规模形制坚固高大,很令兴宗皇上满意。及至西征,诏令铎轸率兵由岔路进发,会师于黄河之滨。敌兵依仗黄河之险结阵,皇上率领战舰横断黄河攻击敌军,大获全胜而回,皇上亲赐卮酒给铎轸。又问他想要什么,铎轸回答说:“臣有幸沐浴圣恩,得效驽马之劳,虽万死不能报效国家,哪里还有什么要求呢?”皇上更加看重他,亲手在铎轸的衣袍上写道:“勤国忠君,举世无双。”后死于任上,终年七十岁。子耶律低烈,历任观察、节度使。

以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诱_的词语有:诱掖_劝,天诱其衷,威胁利诱。

诱_的词语有:威迫利诱,诱掖奖劝,诱掖_劝。2:结构是、诱(左右结构)_(左右结构)。3:拼音是、yòu jiǎn。4:注音是、一ㄡ_ㄐ一ㄢˇ。

诱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1.诱骗。

二、引证解释

⒈诱骗。引《敦煌曲子词·倾杯乐一》:“又被良媒,苦出言词相诱_。”

三、网络解释

诱_诱_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yòujiǎn,是指诱骗。

关于诱_的成语

威迫利诱善诱循循诱掖_劝恂恂善诱诱掖奖劝诱敌深入循循善诱天诱其衷谆谆善诱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诱_的详细信息

谁有《 晋书·载记第十四·苻坚下》的翻译?

1. 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以天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

天保九如 天保:《诗经·小雅》中的篇名;九如:该诗中连用了九个“如”字,有祝贺福寿延绵不绝之意。旧时祝寿的话,。

天崩地坼 崩:倒塌;坼:裂开。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

天崩地裂 象天塌下、地裂开那样。比喻重大的事变。

天不作美 天不成全美事。多指要进行的事情因刮风下雨而受到了影响。

天不***年 ***:给予。天公不给以寿命。指寿命不长。

天差地远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天长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时间那样长。形容时间悠久。也形容永远不变(多指爱情)。

天长日久 时间长,日子久。

天愁地惨 天地都感到愁苦、凄惨。形容极其悲惨(多用作渲染气氛)。

天从人愿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天打雷劈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天道好还 旧指恶有恶报。

天低吴楚,眼空无物 吴楚:泛指长江中下游。原指登上南京城,一眼望去,越远越觉得天下垂,除见苍天之外,空无所有。现也比喻一。

天地经纬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天夺之魄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天翻地覆 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天方夜谭 比喻虚诞、离奇的议论。

天府之国 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

天覆地载 覆:盖;载:承受。象天覆盖万物,地承受一切一样。比喻范围极广大。也比喻恩泽深厚。

天高地厚 原形容天地的广大,后形容恩德极深厚。也比喻事情的艰巨、严重,关系的重大。

2. 关于“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天造地设、天理难容、天高地远、天下无敌、天之骄子 天造地设tiān zào dì shè 释义:造:制作;设:安排

指事物自然形成,合乎理想,不必再加工。 出处: 宋·赵佶(徽宗)《艮岳记》:“真天造地设,神谋化力,非人力所能为者。”

示例:明·吴承恩《西游记》:“桥那边是一座天造地设的家当。" 天理难容tiān lǐ nán róng 释义:天理:天道;容:容忍、宽容。

旧指做事残忍,灭绝人性,为天理所不容。 出处:元·无名氏《朱砂担》第四折:“才见得冤冤相报,方信道天理难容。”

示例: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我等背正从逆,~。” 虽然也有个大小官爵,只是~也。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回。 天高地远tiān gāo dì yuǎn 释义:形容相隔极远。

同“天高地迥”。 出处:宋·沈瀛《醉落魄》词:“致知格物。

初学工夫参圣域。天高地远无穷极。”

示例:遮莫你上碧霄下黄泉,赤紧地~。 元·谷子敬《城南柳》第三折 明 冯梦龙 《喻世明言》第一卷:“两下一边的讨价多,一边的还钱少,差得天高地远。

那讨价的一口不移。这里陈大郎拿着东西,又不放手,又不增添,故意走出屋檐,件件的翻覆认看,言真道***、弹斤估两的在日光中烜耀。”

天下无敌tiān xià wú dí 解释: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出处: 《孟子·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示例:他的武功出神入化,天下无敌。

天之骄子tiān zhī jiāo zǐ 释义: 骄子:父母溺爱骄纵的儿子。老天爷的宠儿。

原指强盛的北方民族胡人,后也指为父母溺爱、放肆不受管束的儿子。 出处: 《汉书·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

胡者,天之骄子也。” 示例:他因为功名显赫被人们成为天之骄子。

3. 天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天下第一、

天上人间

天下无双、

天大地大、

天涯海角、

天长地久、

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马行空、

天高地厚、

天下无敌、

天作之合、

天方夜谭、

天伦之乐、

天衣无缝、

天之骄子、

天时地利人和、

天网恢恢、

天罗地网

天下为公

天崩地裂、

天下一家

天府之国、

天女散花、

天下太平、

天高云淡、

天生丽质、

天诛地灭、

天经地义、

天花乱坠

天各一方、

天涯咫尺、

天真烂漫、

天造地设、

天南地北、

天潢贵胄、

天下归心、

天荒地老、

天翻地覆、

天壤之别、

天下大乱、

天堂地狱、

天寒地冻、

天有不测风云、

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无绝人之路

天外有天、

天南海北、

天灾人祸、

天生尤物、

天旋地转、

天王老子、

天朗气清、

天昏地暗、

天不***年、

天兵天将、

天理昭彰、

天高皇帝远、

天姿国色

***纳吧~~~~

4. 以“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天宝当年、天保九如、天崩地坼、天崩地解、天崩地裂

天崩地塌、天崩地坍、天崩地陷、天兵天将、天不***年

天不绝人、天不怕,地不怕、天不作美、天差地远、天长地久

天长地老、天长日久、天成地平、天愁地惨、天从人原

天从人愿、天摧地塌、天打雷劈、天大地大、天道好还

天道宁论、天道人事、天道无亲、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天地不容

天地长久、天地经纬、天地剖判、天地诛戮、天地诛灭

天夺其魄、天夺之年、天夺之魄、天翻地覆、天方夜谭

天府之国、天付良缘、天覆地载、天高地厚、天高地迥

天高地下、天高皇帝远、天高日远、天高听卑、天高听下

天各一方、天工人代、天公地道、天冠地屦、天寒地冻

天花乱坠、天华乱坠、天荒地老、天潢贵胄、天昏地暗

天昏地黑、天机不可泄漏、天机不可泄露、天机云锦、天***良缘

天***其年、天***因缘、天***之年、天经地纬、天经地义

天荆地棘、天惊石破、天开地辟、天空海阔、天朗气清

天老地荒、天理不容、天理良心、天理难容、天理人情

天理昭彰、天理昭昭、天伦之乐、天罗地网、天马行空

天命攸归、天命有归、天末凉风、天南地北、天南海北

天年不测、天年不齐、天年不遂、天凝地闭、***人怨

天女散花、天平地成、天清气朗、天清日白、天壤王郎

天壤悬隔、天壤之别、天壤之隔、天人共鉴、天人之际

天若有情天亦老、天上麒麟、天上人间、天上石麟、天生地设

天生丽质、天生天化、天生天杀、天生尤物、天时地利人和

天授地设、天粟马角、天随人原、天随人愿、天塌地陷

天台路迷、天堂地狱、天外飞来、天外有天、天王老子

天网恢恢、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天无二日、天无绝人之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天下大乱、天下第一、天下独步、天下归心、天下莫敌

天下太平、天下为公、天下为家、天下为笼、天下乌鸦一般黑

天下无敌、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天下无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汹汹

天下一家、天香国色、天行时气、天悬地隔、天旋地转

天涯比邻、天涯地角、天涯海角、天涯咫尺、天摇地动

天衣无缝、天有不测风云、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诱其衷、天与人归

天渊之别、天渊之隔、天缘凑合、天灾地变、天灾地妖

天灾人祸、天造草昧、天造地设、天真烂漫、天真烂熳

天震地骇、天之骄子、天之僇民、天之戮民、天知地知

天诛地灭、天姿国色、天字第一号、天作之合

5. 以天字开头的成语

天伦之乐 天衣无缝 天马行空天南海北 天之骄子 天涯海角天方夜谭 天造地设 天壤之别天昏地暗 天高地厚 天经地义天道酬勤 天各一方 天下为公天罗地网 天翻地覆 天长地久天真烂漫 天寒地冻 天花乱坠天长日久 天荒地老 天生丽质天网恢恢 天灾人祸 天涯咫尺天外有天 天理昭彰 天女散花天朗气清 天南地北 天崩地裂 天作之合 天下无双 天旋地转 天诛地灭天凝地闭 天下太平 天上人间 天崩地坼 天府之国 天高地迥 天生地设天生一对 天愁地惨 天理不容 ***人怨 天授地设 天下归心 天机云锦天理昭昭 天清气朗 天不作美 天随人愿 天下汹汹 天涯比邻 天渊之别天姿国色 天经地纬 天理难容 天水一色 天从人愿 天道人事 天公地道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二):天惊石破 天上石麟 天生尤物 天保九如 天兵天将 天差地远 天塌地陷天台路迷 天下第一 天香国色 天摇地动 天子门生 天从人原 天打雷劈天大地大 天道好还 天夺之魄 天付良缘 天高地下 天高听下 天行时气天华乱坠 天昏地黑 天***良缘 天***其年 天开地辟 天空海阔 天理良心天理人情 天末凉风 天平地成 天清日白 天壤王郎 天壤悬隔 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63353865 天人共鉴天粟马角 天宝当年 天崩地解 天崩地塌 天不***年 天随人原 天堂地狱天字开头的四字成语(三):天王老子 天下莫敌 天下为家 天下无敌 天下一家 天悬地隔 天与人归天真烂熳 天之戮民 天生天化 天诱其衷 天荆地棘 天命有归 天翻地复天下匈匈 天潢贵胄 天灾地妖 天长地老 天成地平 天摧地塌 天道宁论天道无亲 天地不容 天地长久 天地经纬 天地剖判 天地诛戮 天地诛灭天夺其魄 天夺之年 天覆地载 天高日远 天高听卑 天工人代 天冠地屦天***因缘 天***之年 天老地荒 天命攸归 天年不测 天年不齐 天年不遂天字开头的五字成语:天高皇帝远 天字第一号 天子无戏言天字开头的六字成语:天有不测风云 天时地利人和 天无绝人之路 天机不可泄露 天不怕,地不怕天字开头的七字成语: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下乌鸦一般黑天字开头的八字成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天上地下,惟我独尊 天网恢恢,疎而不漏天低吴楚,眼空无物天字开头的十字成语: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天字开头的十二字成语: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蛊诱的意思蛊诱的意思是什么

太元七年,坚飨群臣于前殿,乐奏赋诗。秦州别驾天水姜平子诗有“丁”字,直而不曲。坚问其故,平子曰:“臣丁至刚,不可以屈,且曲下者之不正之物,未足献也。”坚笑曰:“名不虚行。”因擢为上第。

坚兄法子东海公阳与王猛子散骑侍郎皮谋反,事泄,坚问反状,阳曰:“《礼》云,父母之仇,不同天地。臣父哀公,死不以罪,齐襄复九世之仇,而况臣也!”皮曰:“臣父丞相有佐命之勋,而臣不免贫馁,所以图富也。”坚流涕谓阳曰:“哀公之薨,事不在朕,卿宁不知之!”让皮曰:“丞相临终,托卿以十具牛为田,不闻为卿求位。知子莫若父,何斯言之征也!”皆赦不诛,徙阳于高昌,皮于朔方之北。苻融以位忝宗正,不能肃遏奸萌,上疏请待罪私籓。坚不许。将以融为司徒,融固辞。坚锐意荆、扬,将谋入寇,乃改授融征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新平郡献玉器。初,坚即伪位,新平王雕陈说图谶,坚大悦,以雕为太史令。尝言于坚曰:“谨案谶云:'古月之末乱中州,洪水大起健西流,惟有雄子定八州。'此即三祖、陛下之圣讳也。又曰:'当有KI付臣又土,灭东燕,破白虏,氐在中,华在表。'案图谶之文,陛下当灭燕,平六州。愿徙汧、陇诸氐于京师,三秦大户置于边地,以应图谶之言。”坚访之王猛,猛以雕为左道惑众,劝坚诛之。雕临刑上疏曰:“臣以赵建武四年,从京兆刘湛学,明于图记,谓臣曰:'新平地古颛顼之墟,里名曰鸡闾。记云,此里应出帝王宝器,其名曰延寿宝鼎。颛顼有云,河上先生为吾隐之于咸阳西北,吾之孙有KI付臣又土应之。'湛又云:'吾尝斋于室中,夜有流星大如半月,落于此地,斯盖是乎!'愿陛下志之,平七州之后,出于壬午之年。”至是而新平人得之以献,器铭篆书文题之法,一为天王,二为王后,三为三公,四为诸侯,五为伯子男,六为卿大夫,七为元士。自此已下,考载文记,列帝王名臣,自天子王后,内外次序,上应天文,象紫宫布列,依玉牒版辞,不违帝王之数。从上元人皇起,至中元,穷于下元,天地一变,尽三元而止。坚以雕言有征,追赠光禄大夫。

幽州蝗,广袤千里,坚遣其散骑常侍刘兰持节为使者,发青、冀、幽、并百姓讨之。

以苻朗为使持节、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青州刺史,以谏议大夫裴元略为陵江将军、西夷校尉、巴西梓潼二郡太守,密授规模,令与王抚备舟师于蜀,将以入寇。

车师前部王弥窴、鄯善王休密驮朝于坚,坚赐以朝服,引见西堂。窴等观其宫宇壮丽,仪卫严肃,甚惧,因请年年贡献。坚以西域路遥,不许,令三年一贡,九年一朝,以为永制。窴等请曰:“大宛诸国虽通贡献,然诚节未纯,请乞依汉置都护故事。若王师出关,请为乡导。”坚于是以骁骑吕光为持节、都督西讨诸军事,与陵江将军姜飞、轻骑将军彭晃等配兵七万,以讨定西域。苻融以虚秏中国,投兵万里之外,得其人不可役,得其地不可耕,固谏以为不可。坚曰:“二汉力不能制匈奴,犹出师西域。今匈奴既平,易若摧朽,虽劳师远役,可传檄而定,化被昆山,垂芳千载,不亦美哉!”朝臣又屡谏,皆不纳。

晋将军朱绰焚践沔北屯田,掠六百余户而还。坚引群臣会议,曰:“吾统承大业垂二十载,芟夷逋秽,四方略定,惟东南一隅未宾王化。吾每思天下不一,未尝不临食辍哺,今欲起天下兵以讨之。略计兵杖精卒,可有九十七万,吾将躬先启行,薄伐南裔,于诸卿意何如?”秘书监朱彤曰:“陛下应天顺时,恭行天罚,啸咤则五岳摧覆,呼吸则江海绝流,若一举百万,必有征无战。晋主自当衔璧舆榇,启颡军门,若迷而弗悟,必逃死江海,猛将追之,即可赐命南巢。中州之人,还之桑梓。然后回驾岱宗,告成封禅,起白云于中坛,受万岁于中岳,尔则终古一时,书契未有。”坚大悦曰:“吾之志也。”左仆射权翼进曰:“臣以为晋未可伐。夫以纣之无道,天下离心,八百诸侯不谋而至,武王犹曰彼有人焉,回师止旆。三仁诛放,然后奋戈牧野。今晋道虽微,未闻丧德,君臣和睦,上下同心。谢安、桓冲,江表伟才,可谓晋有人焉。臣闻师克在和,今晋和矣,未可图也。”坚默然久之,曰:“诸君各言其志。”太子左卫率石越对曰:“吴人恃险偏隅,不宾王命,陛下亲御六师,问罪衡、越,诚合人神四海之望。但今岁镇星守斗牛,福德有吴。悬象无差,弗可犯也。且晋中宗,籓王耳,夷夏之情,咸共推之,遗爱犹在于人。昌明,其孙也,国有长江之险,朝无昏贰之衅。臣愚以为利用修德,未宜动师。孔子曰:'远人不服,修文德以来之。'愿保境养兵,伺其虚隙。”坚曰:“吾闻武王伐纣,逆岁犯星。天道幽远,未可知也。昔夫差威陵上国,而为句践所灭。仲谋泽洽全吴,孙皓因三代之业,龙骧一呼,君臣面缚,虽有长江,其能固乎!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越曰:“臣闻纣为无道,天下患之。夫差*虐,孙皓昏暴,众叛亲离,所以败也。今晋虽无德,未有斯罪,深愿厉兵积粟以待天时。”群臣各有异同,庭议者久之。坚曰:“所谓筑室于道,沮计万端,吾当内断于心矣。”群臣出后,独留苻融议之。坚曰:“自古大事,定策者一两人而已,群议纷纭,徒乱人意,吾当与汝决之”融曰:“岁镇在斗牛,吴、越之福,不可以伐一也。晋主休明,朝臣用命,不可以伐二也。我数战,兵疲将倦,有惮敌之意,不可以伐三也。诸言不可者,策之上也,愿陛下纳之。”坚作色曰:“汝复如此,天下之事,吾当谁与言之!今有众百万,资仗如山,吾虽未称令主,亦不为暗劣。以累捷之威,击垂亡之寇,何不克之有乎!吾终不以贼遗子孙,为宗庙社稷之忧也。”融泣曰:“吴之不可伐昭然,虚劳大举,必无功而反。臣之所忧,非此

而已。陛下宠育鲜卑、羌、羯,布诸畿甸,旧人族类,斥徙遐方。今倾国而去,如有风尘之变者,其如宗庙何!监国以弱卒数万留守京师,鲜卑、羌、羯攒聚如林,此皆国之贼也,我之仇也。臣恐非但徒返而已,亦未必万全。臣智识愚浅,诚不足***;王景略一时奇士,陛下每拟之孔明,其临终之言不可忘也。”坚不纳。游于东苑,命沙门道安同辇。权翼谏曰:“臣闻天子之法驾,侍中陪乘,清道而行,进止有度。三代末主,或亏大伦,适一时之情,书恶来世。故班姬辞辇,垂美无穷。道安毁形贱士,不宜参秽神舆。”坚作色曰:“安公道冥至境,德为时尊。朕举天下之重,未足以易之。非公与辇之荣,此乃朕之显也。”命翼扶安升辇,顾谓安曰:“朕将与公南游吴、越,整六师而巡狩,谒虞陵于疑岭,瞻禹穴于会稽,泛长江,临沧海,不亦乐乎!”安曰:“陛下应天御世,居中土而制四维,逍遥顺时,以适圣躬,动则鸣銮清道,止则神栖无为,端拱而化,与尧、舜比隆,何为劳身于驰骑,口倦于经略,栉风沐雨。蒙尘野次乎?且东南区区,地下气疠,虞舜游而不返,大禹适而弗归,何足以上劳神驾,下困苍生。《诗》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苟文德足以怀远,可不烦寸兵而坐宾百越。”坚曰:“非为地不广、人不足也,但思混一***,以济苍生。天生蒸庶,树之君者,所以除烦去乱,安得惮劳!朕既大运所钟,将简天心以行天罚。高辛有熊泉之役,唐尧有丹水之师,此皆著之前典,昭之后王。诚如公言,帝王无省方之文乎?且朕此行也,以义举耳,使流度衣冠之胄,还其墟坟,复其桑梓,止为济难铨才,不欲穷兵极武。”安曰:“若銮驾必欲亲动,犹不愿远涉江、淮,可暂幸洛阳,明授胜略,驰纸檄于丹阳,开其改迷之路。如其不庭,伐之可也。”坚不纳。先是,群臣以坚信重道安,谓安曰:“主上欲有事于东南,公何不为苍生致一言也!”故安因此而谏。苻融及尚书原绍、石越等上书面谏,前后数十,坚终不从。坚少子中山公诜有宠于坚,又谏曰:“臣闻季梁在随,楚人惮之;宫奇在虞,晋不窥兵。国有人焉故也。及谋之不用,而亡不淹岁。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阳平公,国之谋主,而陛下违之;晋有谢安、桓冲,而陛下伐之。是行也,臣窃惑焉。”坚曰:“国有元龟。可以决大谋;朝有公卿,可以定进否。孺子言焉,将为戮也。”

所司奏刘兰讨蝗幽州,经秋冬不灭,请征下廷尉诏狱。坚曰:“灾降自天,殆非人力所能除也。此自朕之政违所致,兰何罪焉!”

明年,吕光发长安,坚送于建章宫,谓光曰:“西戎荒俗,非礼义之邦。羁縻之道,服而赦之,示以中国之威,导以王化之法,勿极武穷兵,过深残掠。”加鄯善王休密驮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西域诸军事、宁西将军,车师前部王弥窴使持节、平西将军、西域都护,率其国兵为光乡导。

是年,益州西南夷、海南诸国皆遣使贡其方物。

坚南游灞上,从容谓群臣曰:“轩辕,大圣也,其仁若天,其智若神,犹随不顺者从而征之,居无常所,以兵为卫,故能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率从。今天下垂平,惟东南未殄。朕忝荷大业,巨责攸归,岂敢***卒岁,不建大同之业!每思桓温之寇也,江东不可不灭。今有劲卒百万,文武如林,鼓行而摧遗晋,若商风之陨秋箨。朝廷内外,皆言不可,吾实未解所由。晋武若信朝士之言而不征吴者,天下何由一轨!吾计决矣,不复与诸卿议也。”太子宏进曰:“吴今得岁,不可伐也。且晋主无罪,人为之用;谢安、桓冲兄弟皆一方之俊才,君臣戮力,阻险长江,未可图也。但可厉兵积粟,以待暴主,一举而灭之。今若动而无功,则威名损于外,资财竭于内。是故圣王之行师也,内断必诚,然后用之。彼若凭长江以固守,徙江北百姓于江南,增城清野,杜门不战,我已疲矣,彼未引弓。土下气疠,不可久留,陛下将若之何?”坚曰:“往年车骑灭燕,亦犯岁而捷之。天道幽远,非汝所知也。昔始皇之灭六国,其王岂皆暴乎?且吾内断于心久矣,举必克之,何为无功!吾方命蛮夷以攻其内,精甲劲兵以攻其外,内外如此,安有不克!”道安曰:“太子之言是也,愿陛下纳之。”坚弗从。冠军慕容垂言于坚曰:“陛下德侔轩、唐,功高汤、武,威泽被于八表,远夷重译而归。司马昌明因余烬之资,敢距王命,是而不诛,法将安措!孙氏跨僭江东,终并于晋,其势然也。臣闻小不敌大,弱不御强,况大秦之应符,陛下之圣武,强兵百万,韩、白盈朝,而令其偷魂***号,以贼虏遗子孙哉!《诗》云:'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陛下内断神谋足矣,不烦广访朝臣以乱圣虑。昔晋武之平吴也,言可者张、杜数贤而已,若***群臣之言,岂能建不世之功!谚云凭天俟时,时已至矣,其可已乎!”坚大悦,曰:“与吾定天下者,其惟卿耳。”赐帛五百匹。

彗星扫东井。自坚之建元十七年四月,长安有水影,远观若水,视地则见人,至是则止。坚恶之。上林竹死,洛阳地陷。

晋车骑将军桓冲率众十万伐坚,遂攻襄阳。遣前将军刘波、冠军桓石虔、振威桓石民攻沔北诸城;辅国杨亮伐蜀,攻拔伍城,进攻涪城,龙骧胡彬攻下蔡;鹰扬郭铨攻武当;冲别将攻万岁城,拔之。坚大怒,遣其子征南睿及冠军慕容垂、左卫毛当率步骑五万救襄阳,扬武张崇救武当,后将军张蚝、步兵校尉姚苌救涪城。睿次新野,垂次邓城。王师败张崇于武当,掠二千余户而归。睿遣垂及骁骑石越为前锋,次于沔水。垂、越夜命三军人持十炬火,系炬于树枝,光照十数里中。冲惧,退还上明。张蚝出斜谷,杨亮亦引兵退归。

坚下书悉发诸州公私马,人十丁遣一兵。门在灼然者,为崇文义从。良家子年二十已下,武艺骁勇,富室材雄者,皆拜羽林郎。下书期克捷之日,以帝为尚书左仆射,谢安为吏部尚书,桓冲为侍中,并立第以待之。良家子至者三万余骑。其秦州主簿金城赵盛之为建威将军、少年都统。遣征南苻融、骠骑张蚝、抚军苻方、卫军梁成、平南慕容?、冠军慕容垂率步骑二十五万为前锋。坚发长安,戎卒六十余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坚至项城,凉州之兵始达咸阳,蜀汉之军顺流而下,幽、冀之众至于彭城,东西万里,水陆齐进。运漕万艘,自河入石门,达于汝、颍。

融等攻陷寿春,执晋平虏将军徐元喜、安丰太守王先。垂攻陷郧城,害晋将军王太丘。梁成与其扬州刺史王显、弋阳太守王咏等率众五万,屯于洛涧,栅淮以遏东军。成频败王师。晋遣都督谢石、徐州刺史谢玄、豫州刺史桓伊、辅国谢琰等水陆七万,相继距融,去洛涧二十五里,惮成不进。龙骧将军胡彬先保硖石,为融所逼,粮尽,诈扬沙以示融军,潜遣使告石等曰:“今贼盛粮尽,恐不见大军。”融军人获而送之。融乃驰使白坚曰:“贼少易俘,但惧其越逸,宜速进众军,掎禽贼帅。”坚大悦,恐石等遁也,舍大军于项城,以轻骑八千兼道赴之,令军人曰:“敢言吾至寿春者拔舌。”故石等弗知。晋龙骧将军刘牢之率劲卒五千,夜袭梁成垒,克之,斩成及王显、王咏等十将,士卒死者万五千。谢石等以既败梁成,水陆继进。坚与苻融登城而望王师,见部阵齐整,将士精锐,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类人形,顾谓融曰:“此亦勍敌也,何谓少乎!”怃然有惧色。初,朝廷闻坚入寇,会稽王道子以威仪鼓吹求助于钟山之神,奉以相国之号。及坚之见草木状人,若有力焉。

坚遣其尚书朱序说石等以众盛,欲胁而降之。序诡谓石曰:“若秦百万之众皆至,则莫可敌也。及其众军未集,宜在速战。若挫其前锋,可以得志。”石闻坚在寿春也,惧,谋不战以疲之。谢琰劝从序言,遣使请战,许之。时张蚝败谢石于肥南,谢玄、谢琰勒卒数万,阵以待之。蚝乃退,列阵逼肥水。王师不得渡,遣使谓融曰:“君悬军深入,置阵逼水,此持久之计,岂欲战者乎?若小退师,令将士周旋,仆与君公缓辔而观之,不亦美乎!”融于是麾军却阵,欲因其济水,覆而取之。军遂奔退,制之不可止。融驰骑略阵,马倒被杀,军遂大败。王师乘胜追击,至于青冈,死者相枕。坚为流矢所中,单骑遁还于淮北,饥甚,人有进壶飧豚髀者,坚食之,大悦,曰:“昔公孙豆粥何以加也!”使赐帛十匹,绵十斤。辞曰:“臣闻白龙厌天池之乐而见困豫且,陛下目所睹也,耳所闻也。今蒙尘之难,岂自天乎!且妄施不为惠,妄受不为忠。陛下,臣之父母也,安有子养而求报哉!”弗顾而退。坚大惭,顾谓其夫人张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岂见今日之事邪!当何面目复临天下乎?”潸然流涕而去。闻风声鹤唳,皆谓晋师之至。其仆射张天锡、尚书朱序及徐元喜等皆归顺。初,谚言“坚不出项”,群臣劝坚停项,为六军声镇,坚不从,故败。

诸军悉溃,惟慕容垂一军独全,坚以千余骑赴之。垂子宝劝垂杀坚,垂不从,乃以兵属坚。初,慕容?屯郧城,姜成等守漳口,晋随郡太守夏侯澄攻姜成,斩之,?弃其众奔还。坚收离集散,比至洛阳,众十余万,百官威仪军容粗备。未及关而垂有贰志,说坚请巡抚燕、岱,并求拜墓,坚许之。权翼固谏以为不可,坚不从。寻惧垂为变,悔之,遣骁骑石越率卒三千戍邺,骠骑张蚝率羽林五千戍并州,留兵四千配镇军毛当戍洛阳。坚至自淮南,次于长安东之行宫,哭苻融而后入,告罪于其太庙,赦殊死已下,文武增位一级,厉兵课农,存恤孤老,诸士卒不返者皆复其家终世。赠融大司马,谥曰哀公。

卫军从事中郎丁零、翟斌反于河南,长乐公苻丕遣慕容垂及苻飞龙讨之。垂南结丁零,杀飞龙,尽坑其众。豫州牧、平原公苻晖遣毛当击翟斌,为斌所败,当死之。垂子农亡奔列人,招集群盗,众至万数千。丕遣石越击之,为农所败,越死之。垂引丁零、乌丸之众二十余万,为飞梯地道以攻邺城。

慕容?弟燕故济北王泓先为北地长史,闻垂攻邺,亡命奔关东,收诸马牧鲜卑,众至数千,还屯华阴。慕容?乃潜使诸弟及宗人起兵于外。坚遣将军强永率骑击之,为泓所败,泓众遂盛,自称使持节、大都督陕西诸军事、大将军、雍州牧、济北王,推叔父垂为丞相、都督陕东诸军事、领大司马、冀州牧、吴王。

坚谓权翼曰:“吾不从卿言,鲜卑至是。关东之地,吾不复与之争,将若泓何?”翼曰:“寇不可长。慕容垂正可据山东为乱,不暇近逼。今?及宗族种类尽在京师,鲜卑之众布于畿甸,实社稷之元忧,宜遣重将讨之。”坚乃以广平公苻熙为使持节、都督雍州杂戎诸军事、镇东大将军、雍州刺史,镇蒲坂。征苻睿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卫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事,配兵五万以左将军窦冲为长史,龙骧姚苌为司马,讨泓于华泽。平阳太守慕容冲起兵河东,有众二万,进攻蒲坂,坚命窦冲讨之。苻睿勇果轻敌,不恤士众。泓闻其至也,惧,率众将奔关东,睿驰兵要之。姚苌谏曰:“鲜卑有思归之心,宜驱令出关,不可遏也。”睿弗从,战于华泽,睿败绩,被杀。坚大怒。苌惧诛,遂叛。窦冲击慕容冲于河东,大破之,冲率骑八千奔于泓军。泓众至十余万,遣使谓坚曰:“秦为无道,灭我社稷。今天诱其衷,使秦师倾败,将欲兴复大燕。吴王已定关东,可速资备大驾,奉送家兄皇帝并宗室功臣之家。泓当率关中燕人,翼卫皇帝,还返邺都,与秦以武牢为界,分王天下,永为邻好,不复为秦之患也。钜鹿公轻戆锐进,为乱兵所害,非泓之意。”坚大怒,召慕容?责之曰:“卿父子干纪僭乱,乖逆人神,朕应天行神,尽兵势而得卿。卿非改迷归善,而合宗蒙宥,兄弟布列上将、纳言,虽曰破灭,其实若归。奈何因王师小败,便猖悖若此!垂为长蛇于关东,泓、冲称兵内侮。泓书如此,卿欲去者,朕当相资。卿之宗族,可谓人面兽心,殆不可以国士期也。”?叩头流血,泣涕陈谢。坚久之曰:“《书》云,父子兄弟无相及也。卿之忠诚,实简朕心,此自三竖之罪,非卿之过。”复其位而待之如初。命?以书招喻垂及泓、冲,使息兵还长安,恕其反叛之咎。而?密遣使者谓泓曰:“今秦数已终,长安怪异特甚,当不复能久立。吾既笼中之人,必无还理。昔不能保守宗庙,致令倾丧若斯,吾罪人也,不足复顾吾之存亡。社稷不轻,勉建大业,以兴复为务。可以吴王为相国,中山王为太宰、领大司马,汝可为大将军、领司徒,承制封拜。听吾死问,汝使即尊位。”泓于是进向长安,改年曰燕兴。是时鬼夜哭,三旬而止。

坚率步骑二万讨姚苌于北地,次于赵氏坞,使护军杨璧游骑三千,断其奔路,右军徐成、左军窦冲、镇军毛盛等屡战败之,仍断其运水之路。冯翊游钦因淮南之败,聚众数千,保据频阳,遣军运水及粟,以馈姚苌,杨璧尽获之。苌军渴甚,遣其弟镇北尹买率劲卒二万决堰。窦冲率众败其军于鹳雀渠,斩尹买及首级万三千。苌众危惧,人有渴死者。俄而降雨于苌营,营中水三尺,周营百步之外,寸余而已,于是苌军大振。坚方食,去案怒曰:“天其无心,何故降泽贼营!”苌又东引慕容泓为援。

泓谋臣高盖、宿勤崇等以泓德望后冲,且持法苛峻,乃杀泓,立冲为皇太弟,承制行事,自相署置。

姚苌留其弟征虏绪守杨渠川大营,率众七万来攻坚。坚遣杨璧等击之,为苌所败,获杨璧、毛盛、徐成及前军齐午等数十人,皆礼而遣之。

苻晖率洛阳、陕城之众七万归于长安。益州刺史王广遣将军王蚝率蜀汉之众来赴难。坚闻慕容冲去长安二百余里,引师而归,使抚军苻方戍骊山,拜苻晖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大将军、司隶校尉、录尚书,配兵五万距冲,河间公苻琳为中军大将军,为晖后继。冲乃令妇人乘牛马为众,揭竿为旗,扬土为尘,督厉其众,晨攻晖营于郑西。晖出距战,冲扬尘鼓噪,晖师败绩。坚又以尚书姜宇为前将军,与苻琳率众三万,击冲于灞上,为冲所败,宇死之,琳中流矢,冲遂据阿房城。初,坚之灭燕,冲姊为清河公主,年十四,有殊色,坚纳之,宠冠***。冲年十二,亦有龙阳之姿,坚又幸之。姊弟专宠,宫人莫进。长安歌之曰:“一雌复一雄,双飞入紫宫。”咸惧为乱。王猛切谏,坚乃出冲。长安又谣曰:“凤皇凤皇止阿房。”坚以凤皇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乃植桐竹数十万株于阿房城以待之。冲小字凤皇,至是,终为坚贼,入止阿房城焉。

晋西中郎将桓石虔进据鲁阳,遣河南太守高茂北戍洛阳。晋冠军谢玄次于下邳,徐州刺史赵迁弃彭城奔还。玄前锋张愿追迁及于砀山,转战而免。玄进据彭城。

时吕光讨平西域三十六国,所获珍宝以万万计。坚下书以光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玉门以西诸军事、安西将军、西域校尉,进封顺乡侯,增邑一千户。

刘牢之伐兖州,坚刺史张崇弃鄄城奔于慕容垂。牢之遣将军刘袭追崇,战于河南,斩其东平太守杨光而退。牢之遂据鄄城。

慕容冲进逼长安,坚登城观之,叹曰:“此虏何从出也?其强若斯!”大言责冲曰:“尔辈群奴正可牧牛羊,何为送死!”冲曰:“奴则奴矣,既厌奴苦,复欲取尔见代。”坚遣使送锦袍一领遗冲,称诏曰:“古人兵交,使在其间。卿远来草创,得无劳乎?今送一袍,以明本怀。朕于卿恩分如何,而于一朝忽为此变!”冲命詹事答之,亦称“皇太弟有令:孤今心在天下,岂顾一袍小惠。苟能知命,便可君臣束手,早送皇帝,自当宽贷苻氏,以酬曩好,终不使既往之施独美于前”。坚大怒曰:“吾不用王景略、阳平公之言,使白虏敢至于此。”

苻丕在邺粮竭,马无草,削松木而食之。会丁零叛慕容垂,垂引师去邺,始具西问,知苻睿等丧败,长安危逼,乃遣其阳平太守邵兴率骑一千,将北引重合侯苻谟、高邑侯苻亮、阜城侯苻定于常山,固安侯苻鉴、中山太守王兖于中山,以为己援。垂遣将军张崇要兴,获之于襄国南。又遣其参军封孚西引张蚝、并州刺史王腾于晋阳,蚝、腾以众寡不赴。丕进退路穷,乃谋于群僚。司马杨膺唱归顺之计,丕犹未从。会晋遣济北太守丁匡据碻磝,济阳太守郭满据滑台,将军颜肱、刘袭次于河北,丕遣将军桑据距之,为王师所败。袭等进攻黎阳,克之。丕惧,乃遣从弟就与参军焦逵请救于谢玄。丕书称***途求粮,还赴国难,须军援既接,以邺与之,若西路不通,长安陷没,请率所领保守邺城。乃羁縻一方,文降而已。逵与参军姜让密谓杨膺曰:“今祸难如此,京师阻隔,吉凶莫审,密迩寇仇,三军罄绝,倾危之甚,朝不及夕。观公豪气不除,非救世之主,既不能竭尽诚款,速致粮援,方设两端,必无成也。今日之殆,疾于转机,不容虚设,徒成反覆。宜正书为表,以结殷勤。若王师之至,必当致身。如其不从,可逼缚与之。苟不义服,一人力耳。古人行权,宁济为功,况君侯累叶载德,显祖初著名于晋朝,今复建崇勋,使功业相继,千载一时,不可失也。”膺素轻丕,自以力能逼之,乃改书而遣逵等,并遣济南毛蜀、毛鲜等分房为任于晋。

坚遣鸿胪郝稚征处士王嘉于到兽山。既至,坚每日召嘉与道安于外殿,动静咨问之。慕容?入见东堂,稽首谢曰:“弟冲不识义方,孤背国恩,臣罪应万死。陛下垂天地之容,臣蒙更生之惠。臣二子昨婚,明当三日,愚欲暂屈銮驾,幸臣私第。”坚许之。?出,嘉曰:“椎芦作蘧蒢,不成文章,会天大雨,不得杀羊。”坚与群臣莫之能解。是夜大雨,晨不果出。初,?之遣诸弟起兵于外也,坚防守甚严,谋应之而无因。时鲜卑在城者犹有千余人,?乃密结鲜卑之众,谋伏兵请坚,因而杀之。令其豪帅悉罗腾、屈突铁侯等潜告之曰:“官今使侯外镇,听旧人悉随,可于某日会集某处。”鲜卑信之。北部人突贤与其妹别,妹为左将军窦冲小妻,闻以告冲,请留其兄。冲驰入白坚,坚大惊,召腾问之,腾具首服。坚乃诛?父子及其宗族,城内鲜卑无少长及妇女皆杀之。

慕容垂复围邺城。焦逵既至,朝廷果欲征丕任子,然后出师。逵固陈丕款诚无贰,并宣杨膺之意,乃遣刘牢之等率众二万,水陆运漕救邺。

时长安大饥,人相食,诸将归而吐肉以饴妻子。

慕容冲僭称尊号于阿房,改年更始。坚与冲战,各有胜负。尝为冲军所围,殿中上将军邓迈、左中郎将邓绥、尚书郎邓琼相谓曰:“吾门世荷荣宠,先君建殊功于国家,不可不立忠效节,以成先君之志。且不死君难者,非丈夫也。”于是与毛长乐等蒙兽皮,奋矛而击冲军。冲军溃,坚获免,嘉其忠勇,并拜五校,加三品将军,赐爵关内侯。冲又遣其尚书令高盖率众夜袭长安,攻陷南门,入于南城。左将军窦冲、前禁将军李辩等击败之,斩首千八百级,分其尸而食之。坚寻败冲于城西,追奔至于阿城。诸将请乘胜入城,坚惧为冲所获,乃击金以止军。

是时刘牢之至枋头。征东参军徐义、宦人孟丰告苻丕,杨膺、姜让等谋反,丕收膺、让戮之。牢之以丕自相屠戮,盘桓不进。

苻晖屡为冲所败,坚让之曰:“汝,吾之子也,拥大众,屡为白虏小儿所摧,何用生为!”晖愤恚***。关中堡壁三千余所,推平远将军冯翊、赵敖为统主,相率结盟,遣兵粮助坚。左将军苟池、右将军俱石子率骑五千,与冲争麦,战于骊山,为冲所败,池死之,石子奔邺。坚大怒,复遣领军杨定率左右精骑二千五百击冲,大败之,俘掠鲜卑万余而还。坚怒,悉坑之。定果勇善战,冲深惮之,遂穿马埳以自固。

刘牢之至邺,慕容垂北如新城。邺中饥甚,丕率邺城之众就晋谷于枋头。牢之入屯邺城。慕容垂军人饥甚,多奔中山,幽、冀人相食。初,关东谣曰:“幽州?,生当灭。若不灭,百姓绝。”?,垂之本名。与丕相持经年,百姓死几绝。

先是,姚苌攻新平,新平太守苟辅将降之,郡人辽西太守冯杰、莲勺令冯翊等谏曰:“天下丧乱,忠臣乃见。昔田单守一城而存齐,今秦之所有,犹连州累镇,郡国百城。臣子之于君父,尽心焉,尽力焉,死而后已,岂宜贰哉!”辅大悦,于是凭城固守。苌为土山地道,辅亦为之。或战山峰,苌众死者万有余人。辅乃诈降,苌将入,觉之,引众而退。辅驰出击之,斩获万计。至是,粮竭矢尽,外救不至,苌遣吏谓辅曰:“吾方以义取天下,岂仇忠臣乎?卿但率见众男女还长娄,吾须此城置镇。”辅以为然,率男女万五千口出城,苌围而坑之,男女无遗。初,石季龙末,清河崔悦为新平相,为郡人所杀

诗曰:柔亦不如,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怎么翻译

蛊诱的词语解释是:1.迷惑引诱。

蛊诱的词语解释是:1.迷惑引诱。注音是:ㄍㄨˇ一ㄡ_。结构是:蛊(上下结构)诱(左右结构)。拼音是:gǔyòu。

蛊诱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迷惑引诱。引《记东侠》:“僧月性,周防人也。尝读《西蕃纪传》。至西班牙以西教蛊诱爪哇,遂夺其国,慨然挥泪曰:‘呜呼,彼得民心,有一天主教焉而已,彼既以教诱我,我亦不可不以教结吾民心。’”

二、网络解释

蛊诱蛊诱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迷惑引诱。

关于蛊诱的成语

诱掖_劝天诱其衷威迫利诱蛊心丧志干父之蛊诱敌深入善诱循循诱掖奖劝

关于蛊诱的词语

蛊心丧志诱秦诓楚危迫利诱威胁利诱诱掖奖劝诱敌深入病民蛊国干父之蛊蛊惑人心天诱其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蛊诱的详细信息

初衷的词语初衷的词语是什么

翻译《诗经》说,‘柔弱的也不吃掉,坚硬的也不吐出来,不侮辱弱者,不畏惧强者’,只有仁义的人能做到这些。

出自左传·吴入郢

原文

冬,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油,自豫章与楚夹汉①。左司马戌谓子常曰:“子沿汉而与之上下,我悉方城外以毁其舟,还塞大隧、直辕、冥阨②。子济汉而伐之,我自后击之,必大败之。”既谋而行。武城黑谓子常曰③:“吴用木也,我用革也,不可久也,不如速战。”史皇谓子常:“楚人恶子而好司马。若司马毁吴舟于淮,塞城口而入④,是独克吴也。子必速战,不然,不免。”乃济汉而陈,自小别至于大别⑤。三战,子常知不可,欲奔。史皇曰:“安求其事,难而逃之,将何所入?子必死之,初罪必尽说。”

十一月庚午,二师陈于柏举⑥。阖庐之弟夫王晨请于阖庐曰:“楚瓦不仁,其臣莫有死志。先伐之,其卒必奔;而后***继之,必克。”弗许。夫王曰:“所谓‘臣义而行,不待命’者,其此之谓也。今日我死,楚可入也。”以其属五千先击子常之卒。子常之卒奔,楚师乱,吴师大败之。子常奔郑。史皇以其乘广死。吴从楚师,及清发⑦,将击之。夫王曰:“困兽犹斗,况人乎?若知不免而致死,必败我。若使先济者知免,后者慕之,蔑有斗心矣。半济而后可击也。”从之,又败之。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败诸雍澨⑧。五战,及郢⑨。

己卯,楚子取其妹季芈畀我以出,涉雎⑩。尹固与王同舟,王使执燧象以奔吴师。

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子山处令尹之宫,夫王欲攻之,惧而去之,夫王入之。

左司马戌及息而还,败吴师于雍澨,伤。初,司马臣阖庐,故耻为擒焉,谓其臣曰:“谁能免吾首?”吴句卑曰:“臣贱,可乎?”司马曰:“我实失子,可哉。”三战皆伤,曰:“吾不可用也已。”句卑布裳,刭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

楚子涉雎,济江,入于云中。王寝,盗攻之,以戈击王,王孙由于以背受之,中肩。王奔郧。锺建负季芈以从。由于徐苏而从。郧公辛之弟怀将弑王,曰:“平王杀吾父,我杀其子,不亦可乎?”辛曰:“君讨臣,谁敢雠之?君命,天也。若死天命,将谁雠?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矜寡,不畏强御’,唯仁者能之。违强陵弱,非勇也;乘人之约,非仁也;灭宗废祀,非孝也;动无令名,非知也。必犯是,余将杀女。”斗辛与其弟巢以王奔随。吴人从之,谓随人曰:“周之子孙在汉川者,楚实尽之。天诱其衷,致罚于楚,而君又窜之,周室何罪?君若顾报周室,施及寡人,以奖天衷,君之惠也。汉阳之田,君实有之。”楚子在公宫之北,吴人在其南。子期似王,逃王,而己为王,曰:“以我与之,王必免。”随人卜与之,不吉,乃辞吴曰:“以随之辟小,而密迩于楚,楚实存之。世有盟誓,至于今未改。若难而弃之,何以事君?执事之患不唯一人,若鸠楚竟,敢不听命?”吴人乃退。炉金初宦于子期氏,实与随人要言。王使见,辞,曰:“不敢以约为利。”王割子期之心,以与随人盟。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1]

译文

(鲁定公四年)冬季,蔡昭公、吴阖庐、唐惠侯联合进攻楚国。把战船停在淮水旁边,从豫章同楚国隔汉水对阵。楚国左司马戌对楚军统帅子常说:“你沿着汉水同吴军上下抵抗,我用方城以外所有的人来毁坏他们的船只,回来堵塞大隧、直辕、冥阨这三道关隘。你渡过汉水进攻他们,我从他们的后面打击他们,一定会大败吴军。”他们谋划好正要行动,武城县大夫黑对子常说:“吴国战车全用木头制成,我们的战车用皮革包装,我们的战车不能维持很长时间,不如赶快进行战斗。”楚大夫史皇对子常说:“楚国人憎恶你而对司马戌有好感,如果司马戌把吴国的船只毁坏在淮河中,封闭三道关隘而进入吴地,就会单独战胜吴国。你一定要速战,不速战,你不会免于罪过。”子常就渡过汉水设阵,楚军摆在自小别山到大别山的战线上。(楚军向吴军)发动了三次进攻,子常知道这样做不能取胜,想要逃奔。史皇说:“还是安静下来,寻求获胜的办法。遇到困难就逃避,将有什么地方可进入呢?你一定要死在这次战事中,这样当初的罪过才能全部免去。”

十一月庚午这天,楚军和吴军在柏举布开阵局。吴王阖庐的弟弟夫王早晨向吴王说:“楚国统帅子常不讲仁义,部下没有拼死的决心。先进攻他们,士兵一定奔逃,而后大军继续进攻,一定取胜。”吴王没有答应。夫王说:“有所谓‘臣下依据道义做事,就不等待命令’的话,它正是指的这种情况了。今日我去战死,楚国就可以进入了。”他用他的部属中的五千士卒先攻击子常的士兵。子常的士卒逃奔了,楚国军队混乱了,吴国军队大败楚军。子常逃奔到郑国。史皇带着子常的兵车战死了。吴军追击楚军,到了清发河,正准备进击楚军,夫王说:“被围困的野兽还要争斗,何况是人呢!他们如果知道不能免死而拼命,一定会打败我们。如果让先头渡过河的知道可以免死,后继者就会效仿他们,没有斗志了。等到他们(一部分)到达河中后就可以攻击了。”夫王率军追击楚军,又打败了他们。楚军做饭吃,吴军追上他们,他们都逃奔了,吴军吃了他们的饭又追击他们,在雍澨击败了楚军。经过五次进攻,吴军打到了郢都。

己卯日,楚昭王带了他的妹妹季芈畀我逃出郢都,渡雎水。尹固与楚昭王坐着一条船,楚昭王让人在大象尾部系上火把冲向吴军把他们吓退了。

庚辰日,吴军进入郢都,按照他们的职位居住楚国的宫殿。吴王的儿子子山住进了楚国令尹的宫中,夫王就要攻打他,子山惧怕而退出去了,夫王进入这座宫殿。

楚国的左司马戌到达息县后就回楚国,在雍澨打败了吴国的一部分军队,但受伤了。当初,司马戌是阖庐的臣属,所以他耻于被阖庐擒获,对他的臣下说:“你们谁能不让我的尸首被吴军取走呢?”跟随他的吴国人句卑说:“我地位低下,可以保存你的尸首吗?”司马戌说:“我以前实在是不知道你有贤才,当然可以了。”他几次战斗都受伤了,说:“我是不可用了。”句卑把他的衣裳铺开,割下他的首级裹起来,把他的身子掩藏好,而带着他的首级逃走,没有让吴人得到。

楚昭王渡过雎水,又渡过长江,进入云梦泽中。他在泽中睡着了,强盗来进攻他,用戈刺他,王孙由于用背阻挡强盗,被击中了肩膀。楚昭王逃奔到郑国。锺建背着季芈跟随着。王孙由于慢慢苏醒过来也追赶他们。郧县县公斗辛的弟弟怀打算楚昭王,说:“楚平王杀了我的父亲,我再杀他的儿子,不是也可以吗?”斗辛说:“君主讨伐臣下,(臣下)谁敢与他敌对?君主的命令,就是上天。如果死于上天的命令,将对谁仇恨?《诗经》说,‘柔弱的也不吃掉,坚硬的也不吐出来,不侮辱弱者,不畏惧强者’,只有仁义的人能做到这些。逃避强者欺凌弱者,不是勇敢;趁别人困难的机会,不是仁义;使宗族灭绝而废祭祀,不是孝道;行动得不到美好的名声,不是聪明。你一定要违反这些,我就会杀了你。”斗辛同他弟弟斗巢伴随着楚昭王逃奔到随国。吴军追击着他们,对随国人说:“周朝的子孙们在汉水流域的,楚国实际都把他们消灭尽了。上天发了它本来的善心,把惩罚加到楚国,你们却把楚国君臣藏匿起来,周朝有什么罪?你们君主如果还顾及到报答周王朝,把这种报答分给我们一些,让上天保佑我们,那是你们君主的福惠。汉水以北的土地,你们就会拥有。”楚昭王在随君宫殿的北面,吴军在宫殿的南面。楚昭王的兄长子期相貌与他相似,逃到昭王这里,而自己穿上了昭王的服装。子期说:“把我送给吴军,君王一定会免遭俘虏。”随国人占卜把子期送给吴军,结果是不吉利,就拒绝吴军说:“因为随国僻远弱小,而紧密靠近楚国,楚国让它存在下来。世代与楚国有盟约誓言,到今天没有改变。如果有危难就互相抛弃,我们将还用什么来服侍你们君主呢?我们执掌政事者的忧患不只是楚王一个人(而在楚国大众),如果你们能安定楚国境内,我们还敢不听从你们的命令?”吴国军队撤退出随国。随国的炉金当初在子期家做家臣,实际是他与随国人相约(保护楚王和子期)。楚昭王让他来见,炉金辞谢了,说:“不敢因为这一约言而图谋私利。”楚昭王割破子期的心口取血与随国人进行了盟誓。

当初,楚国大夫伍员与申包胥是朋友,伍员逃亡出楚国时,对申包胥说:“我一定要倾覆楚国。”申包胥说:“努力去做吧!你能倾覆它,我一定能兴起它。”到楚昭王在随国的时候,申包胥就到秦国请求援军,对秦哀公说:“吴国就像封豕、长蛇一般的危害别人,以致数次蚕食中原,这种暴虐就是从楚国开始的。我们君主丧失掉守护社稷的地位,流落在草莽之中,让下臣我来告急,说:‘蛮夷的心肠是不能满足的,如果他们与你秦君做了邻居,那是你们边境上的祸患。趁吴国还没有占领楚国,你秦君可以取得一部分。如果楚国很快灭亡,那是失掉了秦君的土地。如果用秦君的神灵存恤楚国,楚国将世代服侍秦君。’”秦哀公让人推辞他,说:“寡人知道你的命令了,你暂且住到旅馆中,我们考虑后再告诉你。”申包胥回答说:“我们君主流落在草莽中,没有得到居住的地方,下臣我哪里敢到安静的居所?”他站着,靠在秦国宫廷的墙上哭泣,哭声日夜不断,七天内连一勺水都没有入口。秦哀公为申包胥诵了一首《无衣》的诗,申包胥向秦哀公九次磕头才坐下来。秦国终于出师到楚国。

如有帮助,敬请***纳,谢谢!

吕相绝秦原文及翻译

初衷的词语有:和衷共济,莫衷一是,信不由衷。

初衷的词语有:天诱其衷,初出茅庐,言不由衷。2:拼音是、chūzhōng。3:注音是、ㄔㄨㄓㄨㄥ。4:词性是、名词。5:结构是、初(左右结构)衷(上中下结构)。

初衷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初衷chūzhōng。(1)最初的愿望和心意。

二、引证解释

⒈原来的心愿。引廖仲恺《辞财政部长职通电》:“仲_救时有心,回天无力。知难引避,实负初衷。”郁达夫《为霭民先生题经公颐渊画松》诗之一:“论定盖棺离乱日,寒儒终不变初衷。”

三、国语词典

最初的心愿。如:「不改初衷」。词语翻译英语originalintentionoraspiration法语premièreintention

四、网络解释

初衷初衷,指最初的愿望或心意。

关于初衷的近义词

初志本意

关于初衷的诗句

初衷未遂叹衰颓小住惬初衷感觉自己真像一只孤独的大雁扇动着疲惫的翅膀望天也迷茫望水也迷茫只是从来不想改变初衷只是从来不想埋葬向往我不在乎地老天荒只要能够如愿以偿

关于初衷的成语

初出茅庐言由衷发合衷共济没衷一是莫衷一是和衷共济折衷是非天诱其衷

关于初衷的造句

1、我知道在这个世上有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一些初衷。

2、我对任何人总是推诚相与,就算吃了亏也不改初衷。

3、因为你的存在,让我变得不是我。灵魂抽丝剥茧,只剩下身体里带毒的血液。微妙地触发了我每一寸的敏感与纤弱,抛弃一切初衷,付出一切代价,想要超过你。

4、寻梦者寻找一个美丽的梦,但找到后却发现自己原来的初衷现在离自己是那样遥不可及。

5、虽然经过了百般挫折,但是他始终不改变初衷。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初衷的详细信息

左传全集《吕相绝秦》原文赏析与注解

吕相绝秦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曰:“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

“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见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候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候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静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君,寡我襄公,迭我淆地,奸绝我好,代我保城。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复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放罪于穆公,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成王陨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又欲阙翦我公室,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俊,入我河曲,伐我涑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我以是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及君之嗣也,我君景公引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利吾有狄难,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我以是有辅氏之聚。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君又不祥,背弃盟誓。

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谁,而我昏姻也。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代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君有二心于狄,曰:‘晋将伐女。’

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与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则用宣之,以惩不壹。’

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其不能以诸候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

翻译

夏天四月初五,晋历公派吕相去秦国断交,说:“从前我们先君献公与穆公相友好,心合力,用盟誓来明确两国关系,用婚姻来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晋国,文公逃亡齐国,惠公逃亡秦国。不幸献公去逝,穆公不忘从前的交情,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回晋国主持祭祀。

但是秦国又没有完成大的功劳,却同我们发生了韩原之战。事后穆公心里感到了后悔,因而成全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穆公的功劳。

“文公亲自戴盔披甲,跋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讨东方诸候国,虞、夏、商、周的后代都来朝见秦国君王,这就已经报答了秦国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扰君王的边疆,我们文公率诸侯和秦国一起去包围郑国。

秦国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同郑国订立盟约。诸侯都痛恨这种做法,要同秦国拼命。文公担心秦国受损,说服了诸侯,秦国军队才得以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们对秦国有大恩大德之处。

“不幸文公去逝,穆公不坏好意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轻视我们攘公,侵扰我们的淆地,断绝同我国的友好,攻打我们的城堡,灭绝我们的滑国,离间我们兄弟国家的关系,扰乱我们的盟邦,颠覆我们的国家。

我们攘公没有忘记秦君以往的功劳,却又害怕国家灭亡,所以才淆地的战斗。我们是希望穆公宽免我们的罪过,穆公卜同意,反而亲近楚国来算计我们。老天又眼,楚成王丧了命,穆公因此没有使侵犯我国的图谋得逞。

穆公和攘公去逝,康公和灵公即位。康公是我们先君献公的外甥,却又想损害我们公室,颠覆我们国家,率公子雍回国争位,让他扰乱我们的边疆,于是我们才有令狐之站。

康公还不肯悔改,入侵我们的河曲,攻打我们的涑川,劫掠我们的王宫,夺走我们的羁马,因此我们才有了河曲之站。望东方的不通,正视因为康公断绝了同我们的友好关系。

“等到君王即位之后,我们景公伸长脖子望著西边说:‘恐怕要关照我们吧!’但君王还是不肯开恩同我国结为盟好,却乘我们遇上狄人 祸乱之机,入侵我们临河的县邑,焚烧我们的萁、郜两地,抢割毁坏我们的庄稼,***我们的边民,因此我们才有辅氏之站。

君王也后悔两国战争蔓延,因而想向先君献公和穆公求福,派遣伯车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们和你们相互友好,抛弃怨恨,恢复过去的友谊,以追悼从前先君的功绩。’盟誓还没有完成,景公就去逝了,因此我们国君才有了令狐的盟会。君王有产生了不善之心,背弃了盟誓。白狄和秦国同处雍州,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姻亲。

君王赐给我们命令说:‘我们和你们一起攻打狄人。’我们国君不敢顾念姻亲之好,畏惧君王的威严,接受了君王使臣攻打狄人的命令。但君王又对狄人表示友好,对狄人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狄人表面上答应了你们的要求,心里却憎恨你们的做法,因此告诉了我们。

楚国人同样憎恨君王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叛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们要求结盟。他们向著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和楚国的三位先王宣誓说:‘我们虽然和晋国有来往,当我们只关注利益。’我讨厌他们反复无常,把这些事公开,以便惩戒那些用心不专一的人。

诸侯们全都听到了这些话,因此感到痛心疾首,都来和我亲近。现在我率诸侯前来听命,完全是为了请求盟好。如果君王肯开恩顾念诸侯们,哀怜寡人,赐我们缔结盟誓,这就是寡人的心愿,寡人将安抚诸侯而退走,哪里敢自求祸乱呢?

如果君王不施行大恩大德,寡人不才,恐怕就不能率诸侯退走了,我谨向全部意思都向君王德左右执行宣布了,望他们权衡怎样才对秦国有利。”

吕相绝秦

(成公十三年)

题解

本文记载了吕相出使秦国时的言辞,是春秋时代一篇著名的外交辞令。文中追述了两国交兵的历史,列举了大量的资料,指责秦国二三其德,有负于晋。全文言辞犀利,气势逼人。但其中的某些指责,实属强词夺理,自我开脱,委过于秦。

原文

夏四月戊午,晋侯使吕相绝秦[70],曰:“昔逮我献公[71],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72],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如齐,惠公如秦。

注释

[70]吕相:魏錡之子魏相。

[71]昔逮:自从。

[72]戮力:并力,合力。

译文

夏季,四月初五日,晋厉公派遣吕相去和秦国断绝外交关系,说:“从前我先君晋献公和贵国先君秦穆公互相友好,合力同心,用盟誓来表明友好,再用婚姻加深两国关系。上天降祸于晋国,文公到了齐国,惠公到了秦国。

原文

“无禄[73],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74]。又不能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75],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76],跋履山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郑人怒君之疆埸[77],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疾之,将致命于秦[78]。文公恐惧,绥静诸侯[79],秦师克还无害[80],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81]。

注释

[73]无禄:没有福禄,即不幸。

[74]用因而。奉祀:主持祭祀。

[75]集:成就,成全。

[76]擐(huàn):穿。

[77]怒:侵犯。疆埸(yì):边境。

[78]致命:拼死决战。

[79]绥静:安抚。

[80]克还无害:得以安全返回。

[81]造:功劳。西:指秦国,在晋国之西。

译文

不幸,献公去世。穆公不忘记过去的恩德,使我们惠公因此能在晋国主持祭祀,但又不能完成重大的勋劳,却和我国有了韩地之战。后来心里又有些懊悔,因此成就了我们文公回国为君,这都是秦穆公的功劳。文公亲自身披甲胄,登山涉水,经历艰难险阻,征服东方的诸侯,虞、夏、商、周的后代都向秦国朝见,也就已经报答过去的恩德了。郑国人侵犯君王的边界,我们文公率领诸侯和秦国共同包围郑国,秦国的大夫不和我们国君商量,擅自和郑国订立了盟约。诸侯痛恨这件事,打算和秦国拚命,文公恐惧,安抚诸侯,使秦军得以平安回国而没有受到损害,这就是我国有大功劳于西方秦国之处。

原文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82],蔑死我君[83],寡我襄公[84],迭我淆地[85],奸绝我好[86],伐我保城[87],殄灭我费滑,散离我兄弟[88],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我襄公未忘君之旧勋,而惧社稷之陨,是以有淆之师。犹愿赦罪于穆公[89],穆公弗听,而即楚谋我。天诱其衷[90],成王殒命,穆公是以不克逞志于我[91]。

注释

[82]吊:吊唁。

[83]蔑:轻视。

[84]寡:少,这里是欺侮的意思。

[85]迭:同“轶”,突然进犯。

[86]奸绝:遏绝,断绝。

[87]保城:谓边境小城。

[88]散离我兄弟:秦伐郑灭滑,二国与晋国同为姬姓国,故云。

[89]赦罪:即释罪,求和解。

[90]天诱其衷:当时俗语,即天心在我。

[91]逞:满足。

译文

“不幸,文公去世,穆公不善,蔑视我们故去的国君,以我们晋襄公为软弱可欺,突然侵犯我们的肴地,断绝我们同友好国家的往来,攻打我们的城堡,绝灭我们的滑国,离散我们的兄弟之邦,扰乱我们的同盟之国,颠覆我们的国家。我们襄公没有忘记君王过去的勋劳,而又害怕国家的颠覆,这样才有肴地的这一战役,但还是愿意在穆公那里解释以求赦免罪过。穆公不听,反而亲近楚国来谋害我们。天意保佑我国,楚成王丧命,穆公因此不能在我国称心如意。

原文

“穆、襄即世,康、灵即位。康公,我之自出[92],又欲阙翦我公室[93],倾覆我社稷,帅我螫贼[94],以来荡摇我边疆。我是以有令狐之役。康犹不悛[95],入我河曲,伐我涷川,俘我王官,翦我羁马[96],我是以有河曲之战。东道之不通[***],则是康公绝我好也。

注释

[92]我之自出:秦康公为晋献公女伯姬所生。

[93]阙翦:损害。

[94]螫贼:二者均为食苗的害虫,此喻危害国家的人。

[95]悛(quān):悔改。

[96]翦:削断。

[***]东道之不通:指两国不相往来。

译文

穆公、襄公去世,康公、灵公即位。康公,是我国穆姬所生的,但又想损害我们的公室,颠覆我们的国家,率领我国的内奸,以动摇我们的边疆,因此我国才有了令狐这一战役。秦康公还是不肯改悔,又进入我国河曲,攻打我国涑川,掠取我国王官,割断我国的羁马,因此我国才有了河曲这一战役。东边的道路不通,那是由于康公同我们断绝友好所造成的。

原文

“及君之嗣也[98],我君景公引领西望曰:‘庶抚我乎!’君亦不惠称盟[99],利吾有狄难[100],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101],虔刘我边陲[102]。我是以有辅氏之聚[103]。“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于先君献、穆,使伯车来,命我景公曰:‘吾与女同好弃恶,复修旧德,以追念前勋,’言誓未就,景公即世,我寡君是以有令狐之会。

注释

[98]君:指秦穆公。

[99]称盟:举行盟会。

[100]狄难:时晋军入赤狄作战。

[101]芟夷:收割。农功:指庄稼。

[102]虔刘:杀戮。

[103]辅氏之聚:辅氏之战。

译文

“等到君王继位以后,我们的国君晋景公伸着脖子望着西边说:‘也许要安抚我们了吧!’但君王也不考虑和我们结盟,却利用我国有狄人的祸难,侵入我国的河县,焚烧我国的箕地、郜地,抢割我国的庄稼,骚扰我国边境,我国因此而有辅氏的战役。君王也后悔战祸的蔓延,而想求福于先君晋献公和秦穆公,派遣伯车前来命令我们景公说:‘我跟你重修旧好、丢弃怨恨,恢复以往的关系,以追念以前的勋劳。’盟誓还没有完成,我晋景公就去世了,因此我们国君才和秦国有令狐的会见。

原文

“君又不祥[104],背弃盟誓。白狄及君同州,君之仇仇,而我之昏姻也[105]。君来赐命曰:‘吾与女伐狄。’寡君不敢顾昏姻,畏君之威,而受命于吏[106]。君有二心于狄[107],曰:‘晋将伐女。’狄应且憎,是用告我。楚人恶君之二三其德也,亦来告我曰:‘秦背令狐之盟,而来求盟于我:“昭告昊天上帝、秦三公、楚三王曰[108]:‘余虽与晋出入[109],余唯利是视。’不谷恶其无成德[110],是用宣之,以惩不壹。”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寡人帅以听命,唯好是求。君若惠顾诸侯,矜哀寡人,而赐之盟,则寡人之愿也。其承宁诸侯以退[111],岂敢徼乱。君若不施大惠,寡人不佞[112],其不能以诸侯退矣。敢尽布之执事,俾执事实图利之[113]!”

注释

[104]不祥:不善。

[105]我之昏姻:白狄女子曾嫁晋文公。

[106]受:同“授”。

[107]有:同“又”。

[108]秦三公:穆、康、共。楚三王:成、穆、庄。

[109]出入:往来。

[110]成德:应有的德行

[111]承宁:宁静,平息。

[112]不佞:即“不才”。

[113]实图利之:仔细权衡一下利弊。

译文

君王又不善,背弃了盟誓。白狄和君王同在雍州境内,他们是君王的仇敌,却是我们的亲戚。君王前来命令说:‘我跟你攻打狄人。’寡君不敢顾及亲戚,畏惧君王的威严,就给官吏下令攻打狄人。但君王又对狄人有了别的念头,告诉他们说:‘晋国将要攻打你们。’对君王的做法,狄人接受而又厌恶,因此就告诉了我们。楚国人讨厌君王的反复无常,也来告诉我们说:‘秦国背弃了令狐的盟约,而来向我国请求结盟:‘对着皇天上帝、秦国的三位先公、楚国的三位先王发誓:我虽然和晋国有往来,我只是唯利是图。’楚国人讨厌秦君反复无常,因此把事情公布出来,以惩戒言行不一的人。’”

评析

公元前580年,秦桓公与晋厉公约定在晋国的令狐会盟,当晋厉公到达令狐之后,秦桓公不肯过黄河来参与盟会,只派大夫史颗与晋侯会盟,于是晋国就派郤犨到河西与秦伯会盟。不久,秦桓公背弃盟约,暗中挑拨狄族、楚国与晋国的关系,企图利用狄、楚攻打晋国。于是,公元前578年晋侯派大夫吕相出使秦国,与秦国绝交,随后晋军及诸侯之师在麻隧打败了秦军。

吕相的辞令向对方申明,晋文公即位以前,秦国有恩于晋。晋文公称霸之后,晋国已经把欠秦国的旧债还清。从此以后,都是秦国有负于晋,欠下晋国一笔又一笔的债。在列举秦国背信弃义的事实时,往往从人之常情切入,揭露秦国的寡恩少义。晋文公刚刚逝世,秦穆公就进犯肴地,灭掉与晋国同姓的滑,是不顾丧期而***取的军事行动。秦康公是晋国的外甥,但他不顾甥舅之情,屡次进犯晋国。吕相的这篇辞令还特别突出晋国的宽大。

肴之战,释放秦军三帅。晋景公即位,希望与秦国和好。但这些恩惠都没有使秦国弃恶从善,而是继续与晋国为敌。吕相的这篇外交辞令还列举秦、晋之外第三方的反映,显示秦国的薄情寡义。狄人把秦国与它的盟誓告诉给晋国,楚国同样如此。这表明,秦国多行不义,已经众叛亲离。

吕相列举事实简明扼要,重在数量,以数量压倒对方。辞令把秦国当做被告,晋国作为主持正义的原告出现,因此,难免有些夸大其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