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严道尊是谁的观点_师严道尊出自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08 0
  1.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的意思是什么?
  2. 礼记学记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3. 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翻译是什么?
  4. 《师说》中有关“尊师”“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

LL您好.我是作业帮助团的成员.以下是对您问题的解答: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出自《师说》

不论是高贵的低贱的,年长的年少的

师严道尊是谁的观点_师严道尊出自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这个并未找到出处……但是欧阳修曾经说过

古代的求学之人必然尊重他的老师

师严然后道尊——选自《礼记-凡学之道》

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道才可能受到尊重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让您满意!

“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的意思是什么?

尊师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

尊师,在我国古代体现为师道尊严。荀子提出“隆师”的思想,他把天地君亲师并提,认为隆君师与事天地、尊先祖同是礼的根本,把教师的地位提到了很高的程度。对师道尊严思想阐说得比较详细的,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他说:“古之教者,莫难严师。师严道尊,教乃可施。”尊敬教师在近现代更加得以发扬。为确立人民教师在社会中的地位,国家从1985年起,将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199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教师法》更以法律手段保障教师合法权利,提高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生存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应自觉做到:树立尊敬教师观念,懂得“国之将兴,必尊师而重傅”的道理;尊重老师的劳动,接受老师的教导,服从教职员工的管理;听从老师教导,刻苦学习,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工作成果回报老师的辛勤劳作。

敬长,表现为尊重、敬爱、赡养父母或长辈。对于父母,子女应当感激其养育之恩,履行子女对父母双亲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孝道”,认为孝是“德之本”。人生在世,首先形成的人际关系就是父母亲子的关系。一个如果对生身父母都不能尽孝,又怎么可能处理好与兄弟、亲友、师长、同事、集体和国家的关系呢?那么青少年学生应该如何做到孝敬父母呢?这首先表现为努力承担家庭义务,从经济上、生活上、精神上善待父母,努力减轻和分担父母在家庭经济上、感情上、思想上、家务劳动上的种种负担和忧虑。那种将父母从牙缝里省出来的钱,用于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奢侈的开支行为,是一种挥霍父母血汗的不道德行为。其次,孝敬父母还表现为善于理解父母、缩小代沟。随着时代的发展,观念更新速度的加快,年轻一代和上一代难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乃至文化知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代际差异也不可避免地在家庭生活中反映出来。作为小辈,应多和父母沟通思想,多和父母交流感情,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

敬长,还包括对生活中其他年长之辈的敬重、尊崇、虚心请教。大凡长辈,皆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渊博的学识、经验,这些对于小字辈尽快成长都是弥足珍贵的。

礼记学记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意思是:古代的学者凡是从师学习,尊敬老师是最难做到的。老师受到尊重,然后他所传授道才可能受到尊重;道受到尊重。

出自乐正克的《凡学之道》

原文:

凡学之道,严师学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译文:

凡是为学之道,以尊敬教师最难做到。教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才会受到尊重;真理受到尊重,然后民众才懂得敬重学业。所以国君不以对待臣下的礼节来对待下属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在祭祀中臣子担任祭主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另一种是臣子当君主的老师时,也不应以臣下之礼来待他。在大学的礼仪中,作老师的人虽然接受国君的召见,也不必按臣礼面朝北,这是为了表示尊教老师。

扩展资料:

乐正克(约公元前300—前200年),姓乐正,名克,战国时鲁国人,思孟学派的重要人物,孟轲的学生。据《礼记·王制》载:“乐正崇四术,立四教”。他是以职业为姓,他的祖先是学官。乐正克是深得孟轲信任的高才生。战国时代儒分为八,其中一派就是“乐正氏之儒”。由此可知,乐正克在战国时代是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

人物成就:

乐正克的伟大贡献是他的著名的教学理论专著——《学记》。据郭沫若考证,这部思孟学派的著作正是乐正克所作。他从总结当时的教学经验出发,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教育教学方面的一系列问题,既对当时教学中存在的缺点提出中肯的批评,又提出了许多合理性的意见,是世界上最早集中系统地论述教育学的专著。

参考资料:

乐正克——百度百科

师严然后道尊 道尊然后民知敬学翻译是什么?

《学记》是中国古代一篇教育论文,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战国晚期思孟学派的作品,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乐正克。

其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中国先秦时期的教育经验。

艺术特色

《学记》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的总结。它的语言多用对比,从正反两方面论述,得出简明的结论,而没有***取滔滔论辩的方法,但其论辩性仍旧可以觉察得着的。比如“大学之法……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一段,开头用对比说明问题,先正后反,最后一句总结,条理井井,使人一目了然。

《学记》在论述中,多***用排比的方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然后得出结论,简洁鲜明,不枝不蔓。比如“虽有嘉肴……教学相长也”一段,先运用类比的手法引出要阐明的观点,强调学与教的关系,最后归纳出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的结论,思路清晰,文势流畅,层层递进,文气贯通,给人一气呵成之感。

扩展资料

《学记》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对先秦时期的教育和教学,第一次从理论上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学记》论述的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⑴教育作用与目的:《学记》本着儒家的德治精神,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服务政治,提出“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以及“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的思想。《学记》所主张的教育目的有两个:

一是培养具有“建国君民”能力的统治者;

二是要“化民成俗”,把人民教化成“安分守己”的顺民。《学记》将教育与政治、社会高度结合起来,把教育当成政治的重要手段,这种观点也是历代封建学者看待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⑵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学记》以托古的方式提出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有很大影响。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悦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

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⑶教育教学原则:《学记》在综合各家长期教育、教学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这是《学记》的精华所在。

第一,教学相长。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是相辅要成的。

第二,尊师重道。《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第三,藏息相辅。《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

第四,豫时孙摩。这是《学记》总结了长期教育、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禁于未发之谓豫”,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取预防措施。

“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当其可之谓时”,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施教,否则,“时过而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如果“杂施而不孙”,其效果将适得其反。

“摩”指学习观摩原则,“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妯摩,取长补短,否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但在观摩学习中要防止“燕朋”、“燕辟”,燕朋指轻慢而不庄重的朋友,燕辟即轻慢邪辟的言行。

第五,启发诱导。《学记》对启发式原则的实质以及方法作了较全面的理论阐述。第六,长善救失。《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贪多务得、片面狭窄、自满自足、畏难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全面掌握,如果教法得当,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

⑷教学方法:

第一,问答法。发问要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答问要注意深浅适宜,详略得当。

第二,讲解法。教师的讲解要简明扼要,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

第三,练习法。《学记》以铁匠、弓匠之子与小马学驾车为例,说明必须从最基本、最简单的功夫练习起,打好基础。

第四,类比法。通过类比,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具有“触类旁通”的能力。

《学记》为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学的雏形”。

百度百科-学记

百度百科-礼记

《师说》中有关“尊师”“重道”的观点,是否适合于现代社会?

老师受到尊敬,然后真理学问才会受到敬重。真理学问受到尊敬,然后人民才会敬重学问,认真学习。

出处:《礼记·学记》。

寓意:要尊师重道,重视学习。教师受到尊敬,然后学问才能受尊敬,学问受尊敬,才能使人重视学习。

作品简介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小戴记》,成书于汉代,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共二十卷四十九篇,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体现了先秦儒家的哲学思想(如天道观、宇宙观、人生观)、教育思想(如个人修身、教育制度、教学方法、学校管理)、政治思想(如以教化政、大同社会、礼制与刑律)、美学思想(如物动心感说、礼乐中和说),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

论尊师重道

□蔡忠辉

《宋史·杨时传》记载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有一

次遇到难题,与同学游酢一起到程颐家去请教。此时,天正下着大雪,

程颐正在午睡,为了不打扰老师,杨时、游酢两人便静静地站在门外等

候。不知过了多久,程颐醒来后,门外积雪已有尺把厚,他发现两个“

雪人”毕恭毕敬地侍立着,十分感动,立即招呼入门,这就是“程门立

雪”的佳话。

“尊师重道”这一古风,在我国历史上已流传数千年,如果把这个

“道”理解为治国之道、安邦之道和民族兴旺之道,那么,师就应当受

到尊重。但印象中“尊师重道”的传统也曾一度式微,这是叨“知识无

用论”之赐!知识既已无用,何必读书?又何必求师?师者在这种氛围

下自然就成了天天挨批的“臭老九”了。

不过,“风水轮流转”。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载,科学技术

日新月异,知识经济突如其来,知识开始有用了,于是,尊师之议,重

被提起,而且教师的职业逐渐成为受尊重,受优待的族群。生活待遇的

有所提高,社会影响也日见增强,每年九月十日定为“教师节”。因此

,“尊师重道”或“尊师重教”之风,可重振于杏坛、课堂了。这是值

得庆幸的大事。

当然,如此尊师重道,也仅仅是秉承传统古风而已。打开中国历史

画卷,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尊师重道例子跃然纸上。虽说那时师道之严占

上风,可也未必一味强调尊师,荀子就认为“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

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的是只要发愤学习,就能

超过老师。他是从学习的辩证关系来正确看待师生关系的。

从求学来说,虽然自学成才者甚众,但终究不能无师,所以韩愈说

“古之学者必有师”,因为老师担负着“传道、受业、解惑”的责任。

文章开头提到的“程门立雪”佳话,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从为师者来说,却也不能妄自尊大,而应记取“人之患,在好为人

师”,如果好为人师,必自以为是,久而久之,必自暴其短。

从学习来说,尊师是学生的美德,但学生不一定不如师,这是事物

发展的规律。英国十九世纪著名科学家戴维,曾引导过法拉第,后来法

拉第的研究发明超过了戴维。鲁迅曾师从章太炎、藤野先生,而鲁迅的

学问、成就远比两师为高。但鲁迅却抱着“一入师门,终身不忘”的感

情,始终对两师尊敬,执礼甚恭。鲁迅的尊师是由衷的。

报载,邻邦日本的农村,地方负责人和老百姓,在路上遇到了教师

,便侧身立,一鞠躬,“先生好!”老师带领小学生过马路,警察先敬

礼,指挥他们优先通行。眼下,中华宇内“尊师重道”、“尊师重教”

之风正浓,这是国兴之象征。而严师也应形成风气,因为“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所学”。为师不严,无以教出

好学生,良好学风也就难以形成。

尊师重道

宗 慧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尊师重道”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传统美德,各行各业都讲究尊师重道。那么,人们为什么尊师呢?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们重视所传的道,所以人们尊师。“道”是无形相可见的,他只是集中显现于人们的意识当中,人们有了这种意识,自然去重视他。由于人们意识形态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道。然而,道虽无相可见,师却是道的集中显现,所以,我们可以在老师身上学道,学业,解开种种的疑惑。我们学的是道,老师给的是道,道把我们和老师连接起来,而师则永远在道的前面。曾经有一位同学对我说过一句名言,我非常喜欢,她说:“有源头,就有江河,有江河才有数不尽的后浪。”路是人们走出来的,道是人们积累出来的。道本身源于人们,而这些能发现道的人也就是师。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他所说的道流传至今,他的道是极其高妙的,孔子本人也是极其伟大的,所以后世都称孔子为“万世师表”。可见,有了师才有源源不断的道可以传,而有了这些道,才有了后世的师,后世的道,后世的***。正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推一浪。”所以说,师就好比是源头,道就好比江河,而那数不尽的后浪则是***,而这些***也就是后世之师,要传给后世人的道。如果我们只重于那看似宽广的江河,而不尊于源头,那么源头一旦枯竭,后浪就会跟着消失,到时,即使是再宽广的江河,也仍只是一洼 死水。所以,我们重道必先尊师,因为,这“尊师”就是我们的求“道”之道。我们也不妨看看古人的尊师之道。《史记》上有这样的记载:孔子死后,他的***子贡在老师的坟傍搭了一个草棚,独自住在里面为老师守孝,直到三年之后才肯离去。自先秦以后,历代儒者莫不尊师,最典型的就有“程门立雪”的故事。其实,也不单单只有儒教之人尊师,古时的人们大都是尊师的,即便是万人之上的天子也必须尊师。天子封国师时,满朝文武百官连同天子本人都要叩拜老师。可见,重道必先尊师实在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佛教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当年禅宗二祖慧可***跪雪断臂,体现的也就是这“尊师重道”的精神。

然而,佛教中的尊师重道与一般社会上的尊师重道是有所不同的。释迦世尊在《猛利问经》中说:“学法一字,师恩德一劫不能报,何况师父指引整个成佛之道?穷劫易不能报。”所以说,为求道,佛***都必须恭敬师父。佛教典籍中对于事师法的记载有很多,如《沙弥律仪要略》中说:“视和尚阿阇黎如视佛,当敬于师,常附近之,如法律行,当如师教,常应和顺……”。为什么佛教中一再强调尊师呢?密教中有一位侠惹瓦***说:“大乘道的根本,是善知识,若不恭敬依止善知识,是对于什么道,都不能生起的。”可见,佛***不但因师的恩德而尊师,要想得到如法的解脱之道,也必须尊师。其实,师父本人并没有要求我们去恭敬他,我们恭敬的是道、是法。佛教中有句话说:“佛法从恭敬中求。”想想我们伟大的佛陀,抛弃王位,出家为僧,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后于菩提树下降魔成正觉,方才流传出后世的佛法,这是多么的不易啊!所以说佛法是十分珍贵的。如果我们不尊师而只空谈于重道,这样一个连基本的尊师之道都不重视的人,师父怎么会把如此珍贵的法传给他呢?正所谓:“根基不利,不堪***。”因为受法之人,负担的是将正法弘范三界,维持清净法脉的重任,也是人天之师表。一个不尊师的人,本身就缺少了尊师之道,又有什么资格接受如此珍贵的法呢?所以,一位具有纯正知见的师父是不会把无上的妙道传给这种人的,佛不度无缘之人,道也不传不堪之人。即使是师父传道给这种人,他也不会得到成就。《金刚心要》中说:“唯于亲近教授师不如法事,起轻慢,依其教授昼夜修,等同修习地狱因。”由此可见,不尊师,我们就求不到如法的解脱之道,即便是求到了,在道业上,恐怕也是寸步难行。我想大家都知道大成就者密勒日巴,他对上师的恭敬可以说是无可挑剔的。***在未出家时,曾修习过黑法,用咒语诛杀了很多人,业障很重,所以***刚刚到玛尔巴上师那里去求法时,上师不传给他任何法并且千方百计地折磨他。上师先后九次命令***将石头背上山,独自建造房屋,每当房屋快建好时,他就会命令***将房屋拆掉,把石头背下山,然后再背上山去建造房屋,然后再拆,如此反反复复共九次。***的背因背石头磨了三个大洞,血肉模糊,而玛尔巴上师依旧打他骂他,却不传给他任何法。但是密勒日巴***对上师的信心并没有丝毫的动摇,依旧恭敬上师如孝子对父一般,当然,我们的密勒日巴***最终得到了玛尔巴上师的传法心要,也成为后人共尊的如理良师。到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尊师方能得如法之道。”

上面我们谈了“尊师”,下面再让我们换个角度来谈一谈“重道”。我们佛***一生就是为了求道、修道、然后证道。即使是尊师,其目的也在于重道;佛之所以让***们闻思修,目的也在此。若师父将法传给***,而***不重修道,也终究不能解脱;若一味尊师而不重道,那也只算得上半个孝顺的徒弟,却不能堪称为法器。所以,为***的应在师父的指引下如理行持,方能解脱。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重道的原因之一。其次,***只有重道才能了解道,这样才能辨别道的邪与正,从而弘扬正法摒弃邪法。日后为人师之时,也不会将他人引入歧途。这里,又涉及到了一个为师之道。为人师者,要能传***以道,授***以业,解***之惑;除此之外,佛教中的师还要具备十德,即便不能全备十德,最起码也要具持戒和悲悯两种德行。而这两种德,都是佛教中的如法之道。其实师的责任就在于致力于道的弘扬,以悲悯心授给***解脱之法,引导***倒归圣位,并且堪为他人之师,以令正道相续不断,让更多的人闻道解脱。所以,为人师者不但要重于自身之道,还要以悲悯心重视后世之道。重,对轻而言,主次分明。所以,师重的是正道,而不是名闻利养等非道。如果为人师而重非道,那么,无论这个师是否还有正道可传,他都不能算是一位“如理之师”。如果由这样的师将道传下去的话,我们的道恐怕就要在半路夭折了。正所谓:“道不尊由师不严,师严而后道尊。”可见一位如理之师的重点就在于重道。当年,禅宗五祖弘忍禅师要传衣钵时,他座下的***都认为应传给神秀***。而禅师却因为神秀***未到达开悟的境界,没有将衣钵传给他。相反,在看了慧能***的偈颂之后,毅然冒着风险将衣钵传给了慧能***。当时,禅师这样做,不但对慧能***有危险,连同禅师本人都要备受众人的质疑。但弘忍禅师却丝毫不注重自己的利益,在半夜用一只小船亲自送慧能***逃走。而我们的慧能***也最终盛弘了禅宗。弘忍禅师便是一位典型的重道之师,倘若当年禅师不重于道,而注重于自己传了衣钵之后,难度悠悠之众口,怀着怕惹祸上身的心理将衣钵传给了神秀***的话,那么今天也许我们就不会承认弘忍禅师为禅宗五祖了,现今的佛教界中,也许禅宗不会如此兴盛。正如古人所说:“自私自利之学兴而师道衰矣。”所以,到这里,我们就不难再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重道方成如理之师”。

其实尊师重道的问题,不单单是***的事也是老师的事。当然,我们不会要求老师怎样做,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面对“尊师”,***是我们,面对“重道”,我们却也是为人师表。所以,同学们,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奋斗,努力不懈地追求正道。也许,多年后,您也同样对着后世之人论“尊师与重道”,我由衷地希望您不要忘记这两句话,那就是:尊师即得如法之道,重道方成如理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