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鱼丛爵,渊鱼丛雀的意思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09 0
  1. 孟子以"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为喻,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2. 鱼渊成语?
  3. 鱼渊字成语大全
  4.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词语解释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意思是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

示例:

1、国家平时患无人才,等到有了人才,又被这些不肖官吏任意凌虐,以致为渊驱鱼,为丛驱爵,想起来真正可恨。

渊鱼丛爵,渊鱼丛雀的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2、苛察繁则***钳口,正气销沉。聚敛重则小民生机绝望,不啻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3、执法者如不能慎重将事,则不啻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国家人民必受无穷之害,又岂止枉死几个无辜而已呢?

选自:清·李宝嘉《文明小史》、姚雪垠《李自成》、冯玉祥《我的生活》等。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寓意

这是孟子论述虐政与人民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一个典故,孟子认为像桀、纣那样的暴君之所以失掉天下,关键是失掉了人民,而失掉人民就意味着失掉民心。因此,若想得到天下,就得设法得到人民,得到了人民,就标志着得到了民心。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孟子打了一个比方,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鹳也。

他的上述道理旨在使各国君主相信,世界上如果有一个君主愿行仁政,那么别的君主都会替他往来驱赶人民。有了人民,即使这个君主不愿统治天下也办不到了。一个朝代兴盛衰亡,取决于君主是明君还是昏君。史实证明,任何君主剥削百姓,使百姓活不下去,必然有人奋起反抗,最终导致改朝换代。

孟子以"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为喻,意在说明什么道理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意思解释是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

为丛驱雀,汉语成语,意思是把雀赶到丛林;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出自 《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

为渊驱鱼,汉语成语,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面去。例句为“为了打败敌人,我们应当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绝不能做出为渊驱鱼,为丛驱雀之事。”

该成语可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出自先秦时期孟轲《孟子·离娄上》中的“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该成语的近义词为为人作嫁、为丛驱雀,反义词为损人利己。

有一天,孟子的几个学生针对夏、商两朝灭亡的原因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天命派认为桀和纣的灭亡是天意,人的力量是没法与天意抗衡的。双方争执不下,便一道去请教孟子。

孟子仔细听了双方争执的理由,分析道:“桀和纣之所以灭国亡身不是什么天意,原因在于他们失去了民心,一个失掉百姓支持的国君当然要失败了”。有的学生就问:“那您说说桀纣天下的原因吧”。

孟子说:“首先为百姓着想,做百姓喜欢的事情,解决百姓的疾苦,让他们有房住、有衣穿、有饭吃,万万不可做百姓讨厌的事,更不能强迫他们去做。”

孟子说的有点兴奋,继续说:“我举个例子,国君施行仁政,爱护百姓,百姓就像百川归海一样涌向国君的周围。你们都知道,水獭是专门靠吃鱼为生的,水獭一出现,鱼类必然潜到深水;鹰隼专吃小鸟,小鸟看到鹰隼一定会飞向树林深处。

所以说,是水獭代替深水将鱼儿赶来,鹰隼为丛林聚积鸟类(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雀者,鹤也)。由此可见,是桀、 纣把百姓驱赶到商汤王和周武王那儿去的。总之,桀、纣的灭亡是因为人心向背,绝非什么天意。”

鱼渊成语?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意思是:水獭会把鱼赶到深池,鹞鹰会把鸟雀赶往丛林。

孟子以此为喻,意在说明残暴的统治必然驱使人民投向别国,因此必须施行仁政,以获取民心,从而得到天下。

鱼渊字成语大全

鱼渊字成语大全

察见渊鱼抄

渊:深潭。能看清深袭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临渊羡鱼

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渊鱼丛雀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渊鱼丛爵

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爵,古同“雀”。

为渊驱鱼的成语解释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语出《孟子?离娄上》“为渊驱鱼者,獭tǎ也;为内从驱爵者,鹯zhān也”意思容是水獭想捉鱼吃,却把鱼赶到深渊去了,鹞鹰想捉麻雀吃,却把麻雀赶到丛林中去了,原比喻方法不当,适得其反,后来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比喻,不善于团结人或笼络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敌对方面去。

关于渊的成语

关于渊的成语 :临渊羡鱼、积水成渊、罪恶渊薮、渊渟泽汇、寸指测渊、天渊悬隔、不测之渊、万丈深渊、渊源有自、日薄虞渊、师友渊源、渊涌风厉、不啻天渊、相去天渊、学识渊博、

渊读音:yuān

部首:氵

笔画:11

五笔:ITOH

汉字首尾分解:氵米

汉字部件分解: 氵丿米丨

笔顺编号: 44134312342

笔顺读写:捺捺横撇捺撇横竖撇捺竖

释义:

1.深水;潭:深~。鱼跃于~。天~之别。

2.深:~泉。~博。

3.姓。

(3)鱼渊成语扩展阅读

列举成语解释:

一、临渊羡鱼[ lín yuān xiàn yú ]

释义:比喻只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仍无济于事。渊:深潭。羡:希望得到。

出处:《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白话译文:站在水边想得到鱼,就不如回家去织网。

二、万丈深渊

释义:[ wàn zhàng shēn yuān ]

释义:很深的水潭。比喻十分不利的处境。

出处:高玉宝《高玉宝》第13章:“玉宝身子一闪,只觉得两脚悬空,‘咚’一家伙,掉进了万丈深渊。”

三、积水成渊[ jī shuǐ chéng yuān ]

释义:点点滴滴的水聚积起来,就能形成一个深潭。比喻积小成多。

出处:《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白话译文: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

四、相去天渊[ xiāng qù tiān yuān ]

释义:天渊:高天和深渊。比喻二者相隔极远,差别极大。

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十九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渊。”

白话译文:一个是恭敬,一个是放肆,相差极大。

五、不测之渊[ bù cè zhī yuān ]

释义:

1.深渊。

2.以喻危险之地。

出处:《战国策·魏策三》:“今有人谓臣曰,入不测之渊而必出,不出,请以一鼠首为女殉者。”

白话译文:今天有人对臣说,进入危险之地一定会回来,若是回不来,请将一只老鼠的头为其女殉葬。

含渊字的成语

临渊羡鱼、

积水成渊、

渊渟泽汇、

寸指测渊、

不测之渊、

渊源有自来、

天渊悬隔、

渊涌风厉、

渊鱼丛爵、

万丈深渊、

一渊不两蛟、

相去天渊、

日薄虞渊、

师友渊源、

探渊索珠、

家学渊源、

不啻天渊、

深渊薄冰、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学识渊博、

渊渟岳峙、

加膝坠渊、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差若天渊、

为渊驱鱼、

九旋之渊、

临渊结网

含鱼和渊的成语

临渊羡鱼、

渊鱼丛爵、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渊驱鱼、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察见渊鱼

渊什么鱼的成语

临渊羡鱼

临渊羡鱼 [lín yuān xiàn yú]

[释义] 渊:深潭;羡:希望得到。意思是站在专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属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出处] 《汉书·董仲舒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带有鱼的成语有哪些

以下为带有鱼字的成语:

沉鱼落雁——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祸及池鱼——犹殃专及池鱼。比喻属无辜波及而受害。

鱼目间珠——比喻以***乱真。

河鱼之疾——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鱼龙曼羡——比喻世事变幻。

如鱼似水——比喻关系融洽、亲密。

鱼米之乡——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鱼目混珠——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的冒充真的。

渊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第一个字是渊的成语

渊鱼丛雀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渊涓蠖濩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渊谋远略 深谋远略。

渊清玉絜 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渊亭山立 比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同“渊渟岳峙”。

渊停山立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岳立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岳峙 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渊渟泽汇 比喻事物的集聚汇合。

渊图远算 深谋远虑。

渊涌风厉 如水之涌,如风之疾。比喻谈吐滔滔不绝。

渊鱼丛爵 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爵,古同“雀”。

渊蜎蠖伏 刻镂之形。借指华丽的宫殿。

渊源有自 亦作“渊源有自来”。①有根据,有来源。②指有根底。

渊源有自来 有根据,有来源。

第二个字是渊的成语

临渊羡鱼 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天渊之别 天和地,一极在上,一极在下。比喻差别极大。

为渊驱鱼 原比喻残暴的统治迫使自己一方的百姓投向敌方。现多比喻不会团结人,把一些本来可以团结过来的人赶到敌对方...

天渊之隔 渊:深水潭。形容相隔极远,差别很大。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一渊不两蛟 比喻两雄不能并立。

第三个字是渊的成语

察见渊鱼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家学渊源 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

冰洁渊清 犹冰清玉洁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若涉渊冰 比喻处境艰险。同“若涉渊水”。

若涉渊水 比喻处境艰险。

山峙渊渟 山立水聚。比喻端庄凝重的风度。

铄懿渊积 指德行美好,学问渊博精深。

学识渊博 指学识深而且广。

岳镇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岳峙渊渟 如山岳屹立,如渊水停滞。本用以形容军队稳定,不可动摇。后多用以形容人坚定沉着。

第四个字是渊的成语

不啻天渊 不啻:无异于。渊:深潭。无异于从云天之上到深潭之底。比喻差别极大。

寸指测渊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

积水成渊 比喻积小成大。

加膝坠渊 喜欢就抱在膝上,不喜欢就推到深水里。比喻用人爱憎无常。

判若天渊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如临深渊 临:靠近;渊:深水坑。如同处于深渊边缘一般。比喻存有戒心,行事极为谨慎。

日薄虞渊 犹日薄西山。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虞渊,神话传说中日入之处。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察见渊鱼

渊:深潭。能看清深水中的鱼。比喻为人过于精明。

临渊羡鱼

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渊鱼丛雀

把鱼赶进深潭,把雀赶到丛林。原比喻统治者施行暴政,百姓逃往别国。现也比喻把可以团结的人赶到敌方去。

丛雀渊鱼

比喻不行善政,等于把老百姓赶到敌人方面去。

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爵,通“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同“为渊驱鱼,为丛驱爵”。

渊鱼丛爵

比喻为政不善,结果驱使人民投向敌方。爵,古同“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词语解释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是一个汉语成语。

拼音是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

意思是:把鱼赶到深渊里,把鸟雀赶到密林里。比喻不善于团结的人,把可以依靠的力量赶到对方那里。比喻为政不善,人心涣散,使百姓投向敌方。

作品原文

孟子曰:"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故为渊驱鱼者,獭也;为丛驱爵者,鹯 也;为汤武驱民者,桀与纣也。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则诸侯皆为之驱矣。虽欲无王,不可得已。今之欲王者,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苟为不畜,终身不得。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诗》云:'其何能淑,载胥及溺。'此之谓也。

原文翻译

孟子说:"桀和纣之所以失去天下,是因为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之所以失去老百姓的支持,是因为失去了民心。获得天下有办法:获得老百姓的支持,便可以获得天下;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有办法:获得民心,便可以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获得民心也有办法:他们所希望的,就满足他们,他们所厌恶的,就不强加在他们身上。如此罢了。老百姓归服仁德,就像水往低处流,兽向旷野跑一样。所以,替深池把鱼赶来的是吃鱼的水獭;替森林把乌雀赶来的是吃鸟雀的鹞鹰;替商汤王、周武王把老百姓赶来的是残害老百姓的夏英和殷纣王。当今之世,如果有哪位诸侯喜好仁德,那么,其他诸侯都会替他把老百姓赶来。就是他不想统一天下,也会身不由己了。现在那些希望统一天下的人,就像害了七年的病需要用三年以上的陈艾来治疗一样,如果平常不栽培积蓄,终身都得不 到。同样的启发,如果平常不立志行仁,终身都会忧患受辱,一直到陷入死亡的深渊。《诗经》说:'那如何做得好,不过是相率落水罢了。'正是说的这个意思。"

作品赏析

一个是民心问题,一个是仁政问题。二者密切相关,相辅相成。

民心问题反映的是民本主义思想,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当然,还没有上升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的高度。

仁政得民心,不仁则失民心。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坏人在无意中帮助了好人,恶成了促进历史前进的动 力。这里面所蕴含的,正是善与恶的历史辩证法。

小而言之,就是地区与地区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商家与商家之间,也同样存在着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现象。比如说人才"跳槽",往往是由于原单位的***失去了人才的信赖之心而发生,这等于是这个单位的***主动把自己的人才驱赶到另外的单位去。又比如说商家竞争,如果哪一个商家销售***冒伪劣品,抬高物价,服务态度又恶劣的话,等于是把顾客驱赶到别的商家去,无意之中帮了自己竞争对手的忙。这里的启发是非常简单的。只不过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我们往往不知不觉地做了这种"为渊驱鱼,为丛驱雀"的蠢事还没有意识到罢了。如此说来,倒是有必要反省反省,看看我们自己是否做了那"为渊驱鱼"的水獭或是"为丛驱雀"的鹞鹰。当然是但愿没有的好了。

作品出处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2]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曾仿效孔子,带领门徒周游各国。但不被当时各国所接受,退隐与***一起著书。《孟子》有七篇传世:《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上下;《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提出"仁政"、"王道",主张德治。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是四书中篇幅最大的部头最重的一本,有三万五千多字.从此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细说成语典故 作者:王成纲 2007-06-20 10:55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wèi yuān qū yú,wèi cóng qū què

为,替、给。把鱼赶到深水潭里,把麻雀赶到丛林里。比喻残暴的统治驱使人民投奔他国。

典出《孟子?离娄上》。孟子用「为渊驱鱼,为丛驱雀」来阐明民心归属的重要性。

夏桀和商纣丧失了天下,是因为他们首先失去了民众;失去民众,是因为「失其心也」,也就是失去了对国君的信任。获得天下是有办法的:得到民众的拥戴,也就能得到天下。得到民众的拥戴也是有办法的:获得了民心,也就是取得民众对国君的信任,也就得到了民众的拥戴。获得民心也是有办法的:民众希望的,就为他们积蓄起来;民众厌恶的,就不要强加给他们。民众归附施仁政的国君,就好像水向低处流,兽往旷野走。所以,「为渊驱鱼」的,那是獭(tǎ,兽名,***而食);「为丛驱雀」的,那是(zhān,一种猛禽);为商汤王和周武王驱赶民众的,那是夏桀和商纣。如今的诸侯,如果有认真实行仁政的,那么其他诸侯就会把民众驱赶到他那去了。即使他不想统一天下,恐怕也是由不得他了。如今这些想统一天下的诸侯,平日不行仁政,就好像七年的大病,要用三年的陈艾医治。平常不积蓄,一辈子得不到治病的陈艾,只能等死了。

「为渊驱鱼,为丛驱雀」被视为典故。

又,「失其心也」根据其内容意义,被炼为典故「不得民心」。也作「不得人心」。

(王成纲) FROM: data.book.hexun/chapter-379-6-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