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形之交的意思和典故,忘形之躯是什么意思啊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1 0
  1.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是什么意思?
  2. 七尺之躯的意思
  3. 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4. 《庄子》内篇卷2齐物论诗解1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吹万不同自己自取
  5. 忘形交是什么意思
  6. “睹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是什么意思?

身躯的意思是:身体;健壮的身躯。

身躯:[ shēn qū ]?

引证解释:

忘形之交的意思和典故,忘形之躯是什么意思啊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犹身体。

叶圣陶 《夜》:“﹝大男﹞突然哭起来了。小身躯死命地挣扎,泪水淌得满脸。”

2、引申指生命。

续范亭 《绝命诗》:“窃恐民气摧残尽,愿把身躯易自由。”

扩展资料:

1、那头蛇盘起长满鳞片的身躯,把头举过了最高的树。

2、他父亲转过身来,他那瘦长结实的身躯走路有点不灵活。

3、爱玲神气活现地走了进来,她苗条的身躯照常穿得很华丽。

4、她的命运与她的头脑一起被抛进了比她的身躯还狭窄的掩体。

5、他弯下身躯,盯着他,满脸凶相,令人失魂落魄,毛骨悚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身躯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是什么意思?

得意忘形的意思是指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

出处:

1、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2、余虽因邕书得笔法,然为字绝不相类,岂得其意而忘其形者邪?

3、手挂掌坳,得意忘形,眼兴迢遥。

4、他把科长看成有天那么大,把他和科长连在一块,他没法不得意忘形。

5、这短短的一段,事情很小,却把两个人全突现出来了。一个是得意忘形,一个是极有心眼,也指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选自:《晋书·阮籍传》、宋·欧阳修《试笔李邕书》、元鲜于必仁《折桂令画》曲、老舍《四世同堂》、丁玲《生活创作修养》。

成语用法: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得意忘形造句

1、她不敢保证,在那个客人说了那样一番话后,她会不会得意忘形,到处去瞎嚷嚷。

2、只想找一个在我失意时可以承受我的憔悴,在我快乐时可以提醒我别得意忘形的港湾。

3、走出逆境后得意忘形,便可能迅即陷入另一逆境。逆境消除后缩手缩脚,但等于没有走出逆境。

4、朋友之间重于心,对方困难时要帮助之。得意时提醒不要得意忘形,失意时安慰其励志向上。

5、他可能是太得意忘形了,边开车边唱歌,以致于乐极生悲,撞上了路边的树。

6、我好像是得意忘形似的,脑子里总想别的,注意力总不集中,不一会儿就走神。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得意忘形

七尺之躯的意思

身如不系之舟,一任流行坎止;心似既灰之木,何妨刀割香涂?

身体像一艘没有缆绳的船,自由自在地随波逐流尽性而泊;内心就像一棵已经烧成灰的树木,所以人间的成败毁誉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系之舟:指不用绳索缚住的船,比喻自由自在。语出《庄子·列御寇》篇:“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

孔子到吕梁山游览,见一男子在那里游水,便赶上去问他:“吕梁瀑布深几十丈,流水飞沫远溅几十里,鱼鳖也不能浮游,刚才我看到你在那里游走,以为你是有痛苦而寻死,便打发学生沿着流水来救你。你游出水面,披头散发,一面走,一面唱,我以为你是鬼怪,但仔细观察,还是人。请教你,到这深水中去有什么办法呢?”那男子说:“没有,我没有办法。水回旋,我跟着回旋进入水中,水涌出,我跟着涌出水面。顺从水的活动,不自作主张,这就是我能游水的缘故。”所以,随机应变,与物迁移,不固守一端,不固执一辞,一会儿上,一会儿下,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一会儿前,一会儿后,这就是真正的通达之士了。

庄子在《德充符》中***托孔子和他的学生常季关于残疾人王骀的对话,指出经过验证而充实的“德”,是一种“忘形”与“忘情”的心态。

常季说:“他运用自己的智慧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他运用自己的心智去追求自己的理念。如果达到了忘情、忘形的境界,众多的***为什么还要聚集在他的身边呢?”孔子回答说:“一个人不能在流动的水面照视自己的身影而是要面向静止的水面,只有静止的事物才能使别的事物也静止下来。各种树木都受命于地,但只有松树、柏树无论冬夏都郁郁葱葱;每个人都受命于天,但只有虞舜道德品行最为端正,他们都善于端正自己的品行,因而也能端正他人的品行。保全本初时的迹象,必怀无所畏惧的胆识;勇士只身一人,也敢称雄于千军万马。一心追逐名利而自我索求的人,尚且能够这样,何况那主宰天地,包藏着万物,只不过把躯体当寓所,把耳目当作外表,掌握了自然赋予的智慧所通解的道理,而精神世界又从不曾有过衰竭的人呢?他定将选择好日子升登最高的境界,人们将紧紧地跟随他。他还怎么会把聚合众多***当成一回事呢!”

临济门下有一位定上座,已参学日久,多年的修行使他已达到“现在公案,打迭不下”的境界。有一次他郑重其事地问临济和尚:“什么是佛法的大精神?”临济和尚也不回答,只见他走下禅床,一把抓住定的胸口,狠揍了他一下,并用力把他推搡走。定茫然若失,呆然而立,身体直得像一条棍子。旁边的一位僧人提醒他道:“定上座,怎么还不还礼呢?”上座向临济和尚作揖之际,豁然开悟。定上座直到这时才透过最后一关,真正获得了利己利他的大自由。一切本来现成,又要悟得便是。

得意忘形是什么意思解释一下

七尺之躯的意思如下:

七尺之躯没什么其他的比喻意义,指的就是十分高大的成年男子的身体,和七尺男儿意思相近。

成语出处为: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偈足以美七尺之躯哉。荀子特别注重学习,他对学习有独到看法,他认为学习必须及时消化,然后才能得其精华,他举例说如果刚听到别人的一些谈话,不加思考与分析,就立即夸夸其谈说出去,就不能用学问来修养这七尺之躯。

造句可以这样造:

1、我堂堂七尺之躯,天塌下来有我顶着,不会让你受苦受累的。

2、你是堂堂七尺之躯,为什么在关键时刻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呢

七尺是指7英尺,而1英尺等于30.48厘米。因此,七尺的长度可以通过以下计算得出:

7英尺×30.48厘米/英尺=213.36厘米。所以,七尺的长度等于213.36厘米。七尺:指古代七尺(古尺比今尺短);躯:身躯。七尺高的身躯。常用以表示男子的身体。有时也代指男子的生命或人格。

扩展资料:

一饱之需,何必八珍九鼎?七尺之躯,安用千门万户?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饱嗝就足够了,为什么需要享用八种珍贵食品和九鼎食器呢?七尺长的身躯,只需要一间小屋就足够了,为什么需要千扇门和万座房屋呢。

这句话出自明代文学家郑成功的《戒奢》诗,意在告诫人们不要贪图奢华,要知足常乐。人需要的东西并不多,过多的物质享受只会让人感到更加空虚和不满。我们应该珍惜眼前所拥有的,而不是过分追求那些无意义的物质享受。

相关名句

1、大雪天地闭,群山夜来晴。出自:韦应物的《送令狐岫宰恩阳》

2、飘飖天地间,一别方兹晨。出自:高适的《答侯少府》

《庄子》内篇卷2齐物论诗解1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吹万不同自己自取

得意忘形的意思是: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

出自唐·房玄龄等《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酗酒吹着口哨,善于弹琴。当他得意的时候,忘记了身体。

示例他那沾沾自喜、得意忘形的样子,免不了又要自我吹嘘一番。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近义词得意洋洋、踌躇满志、忘乎所以、自我陶醉、窃时肆暴、眉飞色舞、耀武扬威、忘其所以、得意扬扬、自鸣得意、趾高气扬、高视阔步、狂妄自大、不可一世、自命不凡、忘乎其形

反义词郁郁寡欢、心灰意冷、怅然若失、向隅而泣、心灰意懒

扩展资料

1、得意忘形的近义词

得意洋洋

解释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称心如意的样子,很是得意的。

示例司机得意洋洋的开着车,完全不顾大家说什么。

语法补充式;作状语;指自鸣得意

2、得意忘形的反义词

郁郁寡欢

解释形容心里苦闷,指闷闷不乐

出自战国·屈原《九章·抽思》:“心郁郁之忧思兮,独永叹乎增伤。”

心头闷闷一团忧思啊,孤独地唉声叹气不断悲伤

示例那段时间,他异常沮丧,整天郁郁寡欢,对前途丧失了希望,甚至想要放弃这个充满挑战的职业。

语法 作谓语、定语、补语;指人的心情

忘形交是什么意思

《 庄子 》 内篇 卷 2齐物论 诗解 1 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吹万不同自己自取

题文诗:

南郭子綦 , 倚 几 而坐 , 仰天而嘘 , 精神 荅焉 ,

似丧其耦 . 颜成子游 , 立侍乎前 , 曰何居乎 ?

形 也 固可 , 使如槁木 , 心固可使 , 如死灰 乎?

今 倚 几 非 , 昔 倚 几 也. 子綦曰偃 , 不亦善乎 ,

而问之也 ? 今吾丧我 , 汝知之乎 ? 汝 闻人籁 ,

未闻地籁 , 汝 闻地籁 , 未闻天籁 . 子游 问 曰 :

敢问其方 . 子綦 谓 曰 : 大 地 噫气 , 其名为风 ,

是唯无作 , 作则万窍 , 怒呺而独 , 不闻 飂飂?

山 陵崔嵬, 大木百围 ,之 窍穴 也, 似鼻似口 ,

似耳似枅 , 似圈似臼 , 似洼似污 . 为声也似,

激者謞者 , 叱者吸者 , 叫者譹者 , 宎者咬者 ,

前者唱于 , 随者唱喁 . 泠风小和 , 飘风大和 ,

厉风济则 , 众窍为虚 . 而独不见 , 调调刁刁 ?

子游 问 曰 : 地簌 其 则 , 众窍是已 , 人簌 其 则 ,

比竹是已 , 敢问天簌 ? 子綦 乃 曰 : 吹万不同 ,

使其自己 , 咸其自取 , 怒者其谁 ? 自然而然,

天生万物,万有不同,真情自然,不得不然,

天地有情,真情无形,至无而有,随机应变.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①,仰天而嘘②,荅焉似丧其耦③。颜成子游立侍乎前④,曰:“何居乎⑤?形固可使如槁木⑥,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⑦?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⑧。”子綦曰:“偃⑨,不亦善乎,而问之也⑩?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女闻人籁(11),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子游曰:“敢问其方(12)。”子綦曰:“夫大块噫气(13),其名为风,是唯无作(14),作则万窍怒呺(15),而独不闻之翏翏乎(16)?山林之畏佳(17),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枅(18),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19)。激者(20),謞者(21),叱者,吸者,叫者,譹者(22),宎者(23),咬者(24),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25)。泠风则小和(26),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27)。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28)?”子游曰:“地簌则众窍是已(29),人簌则比竹是已(30),敢问天簌。”子綦曰:“夫吹万不同(31),而使其自己也(32),咸其自取(33),怒者其谁邪(34)?”

译文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而坐,仰首向天缓缓地吐着气,那离神去智的样子真好像精神脱出了躯体。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站在跟前说道:“这是怎么啦?形体诚然可以使它像干枯的树木,精神和思想难道也可以使它像死灰那样吗?你今天凭几而坐,跟往昔凭几而坐的情景大不一样呢。”子綦回答说:“偃,你这个问题不是问得很好吗?今天我忘掉了自己,你知道吗?你听见过‘人籁’却没有听见过‘地籁’,你即使听见过‘地籁’却没有听见过‘天籁’啊!”子游问:“我冒昧地请教它们的真实含意。”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发作则已,一旦发作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窍孔都怒吼起来。你独独没有听过那呼呼的风声吗?

山陵上陡峭峥嵘的各种去处,百围大树上无数的窍孔,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有的像圆柱上插入横木的方孔,有的像圈围的栅栏,有的像舂米的臼窝,有的像深池,有的像浅池。它们发出的声音,像湍急的流水声,像迅疾的箭镞声,像大声的呵叱声,像细细的呼吸声,像放声叫喊,像嚎啕大哭,像在山谷里深沉回荡,像鸟儿鸣叫叽喳,真好像前面在呜呜唱导,后面在呼呼随和。清风徐徐就有小小的和声,长风呼呼便有大的反响,迅猛的暴风突然停歇,万般窍穴也就寂然无声。你难道不曾看见风儿过处万物随风摇曳晃动的样子吗?”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比并的各种不同的竹管里发出的声音。我再冒昧地向你请教什么是天籁。”子綦说:“天籁虽然有万般不同,但使它们发生和停息的都是出于自身,发动者还有谁呢?”

《 庄子内篇 》 憨山释德清注:

南郭子綦(子綦乃有道之士,隐居南郭)隐几而坐(端居而坐,忽然忘身,如颜子之心斋,此便是齐物论之第一工夫),仰天而嘘(因忘身而自笑也),嗒焉(解体貌,言不见有身也)似丧其耦(此言色身乃真君之耦耳,今忽焉忘身,故言似丧其耦)。颜成子游(子綦之***)立侍乎前,曰:“何居乎(言先生何所安心,乃如此乎)?形固可使如槁木(子綦既已忘形,则身同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形忘而机自息,故心若死灰。子游言:形与心,固可如槁木、死灰乎)?今之隐几者,非昔之隐几者也(言昔见隐几,尚有生机;今则如槁木、死灰,比昔大不相侔矣)。”子綦曰:“偃(子游名),不亦善乎,而问之也(言问之甚不善也)!今者吾丧我(吾自指真我;丧我,谓丧忘其血肉之躯也),女知之乎(言女岂知吾丧我之意乎)?”

此齐物论,以丧我发端,要显世人是非,都是我见。要齐物论,必以亡我为第一义也。故逍遥之圣人,必先忘己,而次忘功、忘名。此其立言之旨也。

“女闻人籁(乃箫管之吹而有声者),而未闻地籁(即下文长风一鼓、万窍怒号);女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即众人之言论,乃天机之自发)!”

将要齐物论,而以三籁发端者,要人悟自己言之所出,乃天机所发;果能忘机,无心之言,如风吹窍号,又何是非之有哉。明此三籁之设,则大意可知。

子游曰:“敢问其方(问三籁所以)。”子綦曰(先说地籁):“夫大块(天地也)噫(爱,去声)气,其名为风(言大风乃天地之噫气,如逍遥,六月之风为息,此搏弄造化之意)。是(指风)惟无作(起也),作则万窍怒号(言大风一起,则万窍怒号)。而(汝也)独不闻之翏翏乎(翏翏,长风初起之声也)?山林之畏佳(摇动也),大木百围之窍穴(言深山大木,有百围者,则全身是窍穴),似鼻(此下言穴之状,有似人鼻之两孔者),似口(似人之口横生者),似耳(似人之耳斜垂者),似枅(有方孔之似枅者),似圈(有圆孔之似圈者),似臼(有孔内小外大,似舂臼者),似洼者(有长孔,似有水之洼者),似污者(似浅孔、似水之污者。上言窍之形,下言声);激者(故有声,如水之激石者)、謞(音孝)者(有似响箭之声而謞者)、叱者(如人叱牛之声者)、吸者(如人吸气,而声细若收者)、叫者(有声似人高叫者)、譹(音豪)者(有低声若譹者)、宎者(如犬之细声而留者)、咬者(若犬吠之声者。以上窍之声也)。前者(前阵风也)唱于(声轻而缓),而随者唱喁(后阵而声重)。泠风(零风)则小和(风一吹,而众窍有声如和),飘风(大风)则大和,厉(猛也)风济(止也),则众窍为虚(谓众窍之声,因风鼓发;大风一止,则众窍寂然。言声本无也)。而(汝也)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调调、刁刁,乃草木摇动之余也。意谓风虽止,而草木尚摇动而不止。此暗喻世人是非之言论,而唱者已亡,而***以绪论,各执为是非者)?”

此长风众窍,只是个譬喻,谓从大道、顺造物,而散于众人,如长风之鼓万窍,人各禀形器之不同。故知见之不一,而各***之不齐,如众窍受风之大小、浅深,故声有高低、大小、长短之不一。此众论之所一定之不齐也。故古之人唱于前者小,而和于后者必盛大,各随所唱而和之,犹人各禀师承之不一也。前已唱者已死,而后之和者犹追论不已,若风止而草木犹然摇动之不已也。然天风一气,本乎自然,元无机心存于其间,则为无心之言,圣人之所说者是也;争奈众人各执己见,言出于机心,不是无心,故有是非。故下文云,夫言非吹也,以明物论之不齐,全出于机心、我见,而不自明白之过。此立言之枢纽也,知此,可观齐物矣。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言已知地籁,则是比竹无疑,故不必更说)。敢问天籁。”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已也(言天籁者,乃***发言之天机也,吹万不同)……[缺2页]。咸其自取,怒者其谁耶?”

注释

①南郭子綦(qí):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旧说为楚庄王庶出的弟弟,做过楚庄王的司马;疑为庄子中寓托的高士,而非历史人物。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  ②嘘:吐气。  ③荅(tà)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在这里即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  ④颜成子游:子綦的学生,姓颜名偃,子游为字,死后谥成,故名颜成子游。  ⑤居(jī):表疑问的语气词。  ⑥固:诚然。槁:干枯。  ⑦心:思想,精神。固:岂,难道。  ⑧“今之隐机者”与“昔之隐机者”实指一人,即南郭子綦,意思是南郭子綦今日隐机入神出体与旧时大不一样。  ⑨偃:见注④。  ⑩而:你,人称代词。“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乃是“尔问之不亦善乎”之倒置。  (11)簌(là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泛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簌”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簌”、“天簌”相对应,所谓“地簌”或“天簌”,即出自自然的声响。  (12)敢:表示谦敬的副词,含有“冒昧地”、“斗胆地”的意思。方:道术,指所言“地簌”、“天簌”的真实含意。  (13)大块:大地。噫(yī)气:吐气。  (14)是:此,这里指风。唯:句中语气词,含有仅此的意思。作:兴起。  (15)窍:孔穴。呺(háo):亦作“号”,吼叫。  (16)翏翏(liú):亦作飂飂,大风呼呼的声响。  (17)林:通作“陵”,大山。畏佳(cuī):亦作“嵔佳”,即嵬崔,山陵高峻的样子。  (18)枅(jī):柱头横木。  (19)污:停滞不流的水塘。  (20)激:水流湍急的声音。  (21)謞(xiào):这里用来形容箭头飞去的声响。  (22)譹(háo):嚎哭声。  (23)宎(yǎo)深而沉。  (24)咬(jiāo):鸟鸣叫的声音。一说哀切声。  (25)于、喁(yú):风吹树动前后相和的声音。  (26)泠(líng)风:小风,清风。  (27)厉风:迅猛的暴风。济:止。  (28)调调、刁刁:风吹草木晃动摇曳的样子。“刁刁”亦作“刀刀”。  (29)是:这样。已:矣。  (30)比:并合。竹:这里指并合在一起可以发出声响的、不同形状的竹管。  (31)这句及以下是表述“天簌”的,故有人疑“夫”字之后缺“天簌者”三字。  (32)使其自己:意思是使它们自身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一说“己”当作“已”,是停止的意思,但联系上下文不宜从此解。  (33)咸:全。  (34)怒:这里是发动的意思。

“睹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其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是什么意思?

忘形交的意思是:不拘身分、形迹的知心朋友。

忘形交的成语故事:

《新唐书·孟郊传》:孟郊者,字东野,湖州武康人。少隐嵩山,性介,少谐合。愈一见为忘形交。年五十,得进士第,调溧阳尉。县有投金濑、平陵城,林薄蒙翳,下有积水。郊闲往坐水旁,裴回赋诗,而曹务多废。译为:孟郊的字叫东野,湖州武康县人。

年轻时隐居嵩山,生性孤僻,很少与人合得来。韩愈见到后就和他成了好朋友。孟郊五十岁时,考中了进士,任溧阳县尉,县里有投金濑、平陵城,草木丛生,下边有水潭。孟郊有空就去坐在水潭边,徘徊做诗,公务多耽误了。

造句:

1、这个青年作家由于才思敏捷,得到王老作家的激赏,两人因此结为忘年之交。

2、许多年长者对青少年伸出友谊之手,双方因而变成忘年之交。

3、老李和小林虽然相差二十几岁,却因为都喜欢爵士乐,所以成为忘年之交。

4、有一个忘年之交的朋友,不但不会因年龄相差而有所隔阂,反而可以互相交换不同世代的生活经验。

5、他们年纪相差虽多,但因在一次研讨会上相谈甚欢,十分投契,所以结成忘年之交。

看见一只蝉,正在浓密的树荫里美美地休息而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一只螳螂用树叶作隐蔽打算见机扑上去捕捉蝉,螳螂眼看即将得手而忘掉了自己形体的存在;那只怪鹊紧随其后认为那是极好的时机,眼看即将捕到螳螂而又丧失了自身的真性。

庄周》 异鹊?

庄周游于雕陵之樊,睹一异鹊自南方来者,翼广七尺,目大运寸,感周之颡而集于栗林。庄周曰:“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搴裳躩步,执弹而留之。睹一蝉,方得美荫而忘其身;螳螂执翳而搏之,见得而忘形;异鹊从而利之,见利而忘其真。

庄周怵然曰:“噫!物固相累,二类相召也!”捐弹而反走,虞人逐而谇之。庄周反入,三月不庭。

译文:

庄周在雕陵的篱笆旁漫步,看见一只奇怪的鹊从南边过来,它翅膀宽有七尺,眼睛大(得直径)有一寸,(经过的时候它的身体)碰到庄周的额头来到栗树林中。庄周说道:“这是什么鸟啊,翅膀大却不会飞,眼睛大却不会看?”(说着)提起裤子快跑(追踪),拿了石子(准备)打鸟把它抓住。(这时他)看见一只蝉,因为刚刚找到一处很好的荫凉而忘记了(隐藏)自己的身体;(一只)螳螂躲在旁边准备抓那只蝉,看到就要有所捕获却忘了自己的身体;(那只)奇怪的鹊跟着螳螂准备抓它来吃,只知道(眼前的)美味却忘了自己的身体。

庄周猛的惊觉道:“不好!事物都有福祸两面,福祸是互相依存的啊!”(他)丢掉石子走开了,园丁追着他问他(为什么好好的放弃,不打那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