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贤任能和知人善任的区别,选贤任能的标准包括哪些

tamoadmin 成语排行 2024-06-12 0
  1. 唐太宗和唐玄宗两位帝王在任用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2. 知人善任,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3.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用人特点?重用了哪些人?
  4. 如何做好艺术主管
  5. 1. 结合所学理论,谈谈唐太宗的这一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2. 结合现实,谈谈唐太宗的这一用人理念的

1.意为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最合理地使用。

2.《淮南子-兵略训》:知人善用此乃王道!古往今来善于用人者成大事铸大业。

3.造句:选贤任能要用当其时,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合理使用起来。

选贤任能和知人善任的区别,选贤任能的标准包括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4.时间之长为历任之最,他对官僚知人善用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

太宗和唐玄宗两位帝王在任用人才方面有什么共同点

卡耐基认为,要想掌握高超的用人之道,必先要做到知人善任.

知人,就是要了解人,指的是对人的考察、识别、选择;

善任,就是要善于用人,指的是对人要使用得当.知人善任,就是要认真地考察干部、确切地了解干部,把每个干部都安排到适当的岗位上去,充分地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施展才干.这是做好领导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

好比一部机器,有了先进的设计、合理的结构和科学易行的操作规程,还必须有高质量的操作人员.通常说,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成了决定因素,就是这个意思.

当今世界各国都极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把选用人才、知人善任列为领导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由于重要骨干的选用是否得当,已成为企业经营好坏和能否取得成就的重要保证,所以美国有的大企业董事长、总经理等领导者现在要花百分之四十或更多的时间用在选人用人的各种工作上,可见这个问题所受到的重视.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知人善任呢?要做到“知人”可先从了解人的特长来说.

要知人,知人者首先要勤于去知.要舍得花时间认真考察.有人问:日本企业职工一般也是终身制、“铁饭碗”,怎么他们干部的积极性都很高?其实也不一定都很高,但是有一点值得我们重视:就是他们对于职工,尤其是对于干部的考察、挑选是非常严格的.

经营者要真正做到“善任”,首先应该从事业的全局出发,充分考虑人才的具体特

点,把他放到合适岗位上.***如不把各人的才能用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去,那对人才是一个压制,对事业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每个人的长处和才能各属特定类型,有的擅长分析,有的擅长综合,有的擅长技术,有的擅长管理,有的精通财务,有的善于交际.特定类型的才能应与特定的工作性质相适应.

工作对人的要求不同,才能与职务应该相称.给予他的职务应最能***他发挥自己的优势.职务以其所能和工作所需结合而授,叫“职以能授”,这样,既不勉为其难,也不无可事事.扬其所能,其工作自然积极,管理效能也必然提高.

卡耐基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不同工作职位有不同要求,不同的人才适合从事不同的工作.某人既能统观全局,又善于协调指挥,善于识人用人,组织才干出众,雄才大略,是一个帅才.就应放在决策中心做领导工作.某人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既有综合分析能力,又敢议事直言不讳,有求实精神,无利俗杂念,这是优秀的反馈人才,应选为智囊.有的人忠实坚定,耿直公正,身正行端,平易近人.让他们从事监督工作,定能做出第一流的成绩.还有的人对领导意图可心领神会,对领导的指示能忠实执行,既埋头苦干,又任劳任怨,实在是难得的执行人才,让他担任办公室主任,秘书,一定能把工作做好.各种人才应该各得其位.现代领导者必须善于区别不同人的不同才能,让他们在最合适的岗位上发挥作用.如果让优秀的反馈人才去当执行人员,必然“犯上多事”,反之,如果让执行人才当智囊,岂不“自欺欺人”?世上无无用之人,贵在所用恰当.

知人善任,这是讲到领导艺术时,经常要说到的一个词.什么叫知人善任?知人善任,首在于知人,其次是善任.知人当中首在于知己,其次在知彼,人贵有自知之明,这个是很难,确实很难.

一、刘邦的用人之道:知人善任

刘邦非常清楚地知道,一个领导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如何调动部下的积极性,下属都有什么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么性格,有什么特征,有什么长处,有什么短处,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个也是一个领导最大的才能,领导不是说要自己亲自去做什么事,事必躬亲的领导绝非好领导,作为一个领导,要做好的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作用,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刘邦深谙此理,用韩信带兵,张良出谋,萧何保后,都安排得有条不紊,刘邦也因此而成为他这个集团的一个核心.

二、曹操的用人之道: 知人善任,唯才所宜.

唯才所宜是荀彧和郭嘉这两个人对曹操用人之道的评价,唯才所宜和知人善用或者知人善任,是统一的.什么叫知人善任?包括三个内容:第一是,知道哪些人是人才;第二,知道这些人是哪方面的人才,或者那种类型的人才;第三,知道把这些人放在什么位置上最合适.这就叫做知人善任,知人善任第一是知人,第二是善任,而善任就要唯才所宜.比方说我们一再提到的崔琰和毛玠,他们的特点是什么呢?作风正派,清正廉明,曹操就让他们去主持组织部和干部部的工作,选拔官员,果然他们两个选拔推荐上来的那都是德才兼备的.再比方说枣祗和任峻这两个人,这两个人的特点是什么呢?任劳任怨,曹操就让他们去屯田,结果曹操的屯田制得到了贯彻和落实,曹操获得了丰厚的粮草和经济基础.这就是曹操用人的第一个特点,知人善任、唯才所宜.这个特点,连最讨厌曹操的人,比方说写《容斋随笔》的洪迈,他也承认,洪迈对曹操的用人也有这么一个评价:“智效一官,权分一郡,无小无大,卓然皆称其职”,就是说他不管安排什么人做什么事都非常地合适,都非常地称职.

三、刘备的用人之道: 知人善任

刘备在选人上不求多,而在精,要求所用之人在某些方面能独挡一面.诸葛孔明及“五虎上将”都是当时不可多得的人才.在选人才时,他能礼贤下士,“三顾茅庐”礼请孔明出山,成为尊重人才之美谈.他还能不拘一格降人才,不搞种族地域歧视.当时西凉不属中原,但收服马超后委以重任,封为“五虎上将”.

刘备还能取人之长,优势互补.关、张、赵、黄、马及诸葛孔明都是个性非常鲜明之人,刘备注重平衡,岗位设置互不重叠,权责明晰,使他的团队形成了核心的竞争力.敢用比自己强的人,也是刘备的高明之处.曹操虽也爱才,但同时也嫉才,杨修之所以被气死,便是此因.刘备忠厚侠义,能善始善终.从创业之初到建成霸业,从四处奔走逃命到建都成都,都对自己的部属仁爱有加,而不象一些古代帝王可以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或者怕功高盖主,来个“杯酒释兵权”或“兔死狗烹”的结局.刘备一生任用诸葛亮,如鱼得水,成就了大业.

知人善任,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

在任用人才方面的共同点:可用十六字概括:知人善任 选贤任能 虚怀纳谏 刷新吏治

唐太宗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他既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兼收并用,又善于听取不同意见,重用敢于直谏的魏征,所以贞观时名将名相辈出。

唐玄宗选官任贤,大度纳谏。裁汰冗官、整顿吏治。任用熟悉吏治、富于改革精神的姚祟为相,励精图治。

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用人特点?重用了哪些人?

做知人善任,让每个人做合适的事

? “善用者事必兴”,这是学校管理的一条基本经验,怎样才能做到善用呢?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做到知人善任。

所谓知人,就是校长必须熟悉、了解每位教职工的基本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所谓善任,就是校长要根据教职工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安排适合的工作,让他们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以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 “知人”是“善任”的基础,“善任”是“知人”的最终归宿。

? “人无弃才”,关键在于校长的知人善任,校长只有知人善任,才能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

?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优势。曾国藩有一句话:“良马行千里,耕田不如牛。”

? 知人善任,说到底就是因人而用,因人制宜,用其所长,避其所短,把每个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让他做最合适的事。是猴子,你就给它棵大树去攀爬;是蛟龙,你就给它条大河去折腾。你如果让老牛去负重,骏马去捕鼠,母鸡去游泳,鸭子去爬高,那就错了。

? 其实,每一个教师都有他的特长和优势,其自身都是一座有待开发的金矿,抑或是校长们认为各方面都差劲的教师,他们身上总有闪光点,总有他们发挥作用的地方,这就看校长如何去慧眼识人,如何去给他们搭建平台,如何去化不利为有利。

? 可以看看下面一则案例:一农村中学,由于教学质量一直很低,学校发展严重滞后,教育局对学校班子进行了调整,城区中学一副校长临危受命,下派任校长。

? 该校长一上任,就对学校教职工现状进行了摸底,他发现学校教学质量不高,最根本的还在于教师使用与配置上的问题。那些参加工作早,文化程度相对低,年龄又都是五十好几的教师,他们还被安排在初中、高中教学—线,承担了繁重的教学任务。学生普遍反映,他们责任心强,但教学方法除旧,而且缺乏组织教学和威信,课堂教学效率低。这些教师中,过去有的学

过木土手艺,有的擅长管理,有的做事情很精细。学校近些年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他们都是师范院校毕业,有好几位没上课,从事学校后勤管理,由于对这块工作不熟悉,加之缺乏经验,学校后勤工作做得也不怎么样,教职工很有意见。

? 新校长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对他们的工作进行了调整,从事后勤管理的大学生一律担任教学工作,那些年龄比较大的教师,除了功底比较扎实、课堂教学效果好的继续留任,其余的根据不同情况作了安排。过去学过木工等手艺的,专门担任劳动技术课教学;擅长管理的,在后勤处做职员,从事后勤管理;做事情比较精细的,安排做学校的实验员、图书管理员。

? 这样一调整,学校的后勤管理慢慢地规范了,困扰学校发展的教学质量问题随之也有了明显的提升,学校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有一句话叫“人才放错了地方就是垃圾”,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即或不是人才,只要放对了地方就可能成为天才。”

教师未变,学生依旧,仅仅因为校长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把他们放在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作用的位置上,就充分挖掘了他们的潜能,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热情,既推动了工作,又体现了校长的一种识才之能、用才之艺。

知人善任,不仅要针对每一位教师,而且还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教师,区别对待,为我所用。比如,对于老年教师,要体现尊重,充分理解他们的局限性,充分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对于中年教师,要注意关心,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具体问题,使他们心存感激,把积淀的能力与经验在工作中释放出来;对于青年教师,他们知识鲜活,精力充沛,则应该在工作上压担子,业务上

指路子,成长中搭梯子,使他们尽快成长成熟为骨干教师。

? 有经验的校长,在对老、中、青三个不同年龄阶段教师的“知人善任”上,坚持用“老教师看家,中年教师当家,青年教师发家”的策略,这是很有远见的。

? 不仅如此,有经验的校长还会针对不同岗位用好不同性格的人。比如:学校保管就需要认真细心的人,他不会用那些大手大脚的人;班主任需要有爱心,有耐心,善于做思想工作的人,他绝不会用那些大大咧咧的人做班主任;办公室工作需要更多的协调沟通,他也许不会用教学业务最强的人,但一定会用协调沟通能力最强的人。

? 对于一所学校,不是缺乏***,而是看校长对现有的***如何优化整合;不是缺乏人才,而是看校长对已有的人才如何定位与使用。

? 校长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知人善任。让事得其人,让人尽其才,让广大教职工都各得其所,各有用武之地。

在这一点上,校长应该成为钢琴家,只有熟悉每一个琴键,拨好每一个音符,才能奏出美妙的乐章;校长应该是棋手,只有布好每一个棋子,才能下出一盘妙棋好棋。

如何做好艺术主管

唐太宗李世明用人特点:知人善任,用人唯贤,不问出身。

重用过: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杨师道、褚遂良等。

武则天用人特点:明察善断,有知人之明,重视延揽人才,能从广泛搜罗人才中拔擢贤才以为己用。

重用过:狄仁杰、张柬之、桓彦范、敬晖、姚崇等。

唐玄宗用人特点:各取所需,虚怀纳谏。

重用过:张嘉贞、张说、李元纮、杜逻、韩休、张九龄等。

扩展资料:

唐太宗的人才政策,完全符合时势的需要,其具体措施是坚定有力的。

一、压抑士族。鉴于士族门第对才路的开辟是个严重障碍,唐太宗就设法对它加以限制。他认为“遍封宗子”于天下不利,下令“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惟有功者数人不降”。同时明确宣布对皇族成员也实行论功定赏的原则。

这对享有特权的士族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当然,唐太宗压抑的并不是所有的士族成员,对于他们中有才干的人,还是适当予以重用的。如关陇军事贵族在朝廷大臣中仍占一定的比例。压抑士族的结果,广泛地开辟了才路,使一些寒微地主和庶民中有才能的人得到升迁和获得参预政事的机会。

二、精兵简政。唐太宗认为:“官在得人,不在员多。”贞观初,唐太宗就下令并省了许多机构,精简了不少***官吏。光是中央官府的官吏就由原来的两千多人裁减为六百四十三人,后宫及掖庭前后精简了三千多人。

为了提***府的办事效能,唐太宗还实行了官吏队伍的更新制度,规定任职达七十岁就应退休,因为“或年高及耄,或积病智昏,既无益于时宜,当置之以闲逸。久妨贤路,殊为不可”

百度百科-李世民

百度百科-武则天

百度百科-唐玄宗

1. 结合所学理论,谈谈唐太宗的这一用人理念的科学性与适应性。 2. 结合现实,谈谈唐太宗的这一用人理念的

1、民主作风

⑴密切联系群众,遇事同群众商量。办公室主任在工作中,要努力倾听群众的意见,切忌独断专行,偏听偏信。特别是协助领导作出重大的决策,或者与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办公室主任更应当广泛听取各方面群众的意见,同群众做知心朋友,尽可能取得绝大多数群众的理解、同意和支持。领导做出决定以后,办公室主任还要深入群众,以便随时了解群众的各种反映,改进领导工作;同时还要***取各种适当方法向群众做宣传,把领导的决定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⑵要注意发挥群众的积极性。民主作风的本质,就在于调动、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办公室主任,要对其下属的干部、群众的政治思想情况、业务能ā力、工作志趣、业余爱好以及家庭环境等情况尽可能的了解和熟悉,并在不违背国家政策和法律的情况下,尽可能帮助解决其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同时,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尽可能为本单位的干部、群众创造发挥能力和培养提高的机会。

⑶妥善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发扬民主作风,并不是不要集中,而是要坚持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办公室主任在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问题上,要根据当时的形势和变化了的情况,对不同情况有所测重。比如,在领导决策前,要充分发扬民主,协助领导广泛收集同决策相关的各种情况和信息,然后进行充分的研究和论证,为领导提出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在领导决策之后,办公室主任要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决策的贯彻执行情况,要强调集中统一,把领导的决定化为群众自觉的、统一的行动。

办公室主任的领导艺术主要表现在科学管理和知人善任两个方面。作为领导进行科学管理,首先要把握全局,思维敏捷,然后善于权衡利弊轻重,还要有随机应变和果断决定的能力。而知人善任强调的是用人艺术。

所谓把握全局,是要求办公室主任在工作安排上要深谋远虑,总揽全局,抓住要害,随机决断,把握工作的主动权。切忌工作中被庞杂的事物和头绪所缠绕,甚至一叶遮目,不见泰山,抓芝麻丢西瓜。这就要求办公室主任做到:

⑴总揽全局抓大事。“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办公室主任要具有全局的、系统的观点,把本单位的中心工作同其他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把办公室这一局部性工作与全局的总目标和发展趋势联系起来,把办公室当前的具体工作同全局整体发展规划联系起来。在抓办公室内各项具体工作时,也要从办公室的总体需要去考虑,防止顾此失彼,给整个工作带来被动。所以,办公室主任考虑室内一部分工作时,要顾及到另一部分;侧重抓一个方面是,要有利于、甚至少不影响另一方面的工作。这样方能达到“齐头并进,重点完成”的行政目标。

⑵立足当前谋长远。“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办公室主任工作同其他任何领导工作一样,从职能上讲具有超前性。这种超前性决定了办公室主任必须要有立足当前谋长远的预见未来的本领。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之一。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就是要动态的分析问题,要立足当前谋长远。高水平的办公室主任,眼睛都不是只盯着现实,而总是像善弈者那样,注意多看几步棋。即使是富有领导经验的办公室主任,若预见未来的意识一旦减弱,其领导艺术的生命力就将开始衰退。一个办公室主任要使自己的智慧之树常青不谢,领导艺术之渠永不干涸,就应在面向未来中不断汲取“活水”。

见微知著抓本质。办公室主任要有细致的观察力,要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新事物、新情况、新问题有敏锐的感知力,并善于从细微处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要从一点点“小苗头”及时感知并把握事物的本质。

⑷随机应变决断。办公室主任工作必须迅速果断。对于看准了的事情,一定要争分夺秒,当机立断;对于一时还把握不了的事项,要多方面收集有关情况,权衡利弊,及时地作出处理决定,或提出可供选择的处理意见,供领导决断时参考。因此,办公室主任是否有工作的全局观念及整体把握,最终还在于能否随机决断,随机决断是驾驭全局的关键一环。

办公室主任的领导艺术和管理水平集中表现在其用人艺术方面,这就要求他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⑴选贤任能,知人善任。为政之本在于择人。办公室主任工作点多、面广、线长,尤其需要选贤任能,做到知人善任。选贤任能即是要按照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的原则,把那些思想品质好、业务能力强、文化水平高、身体素质适宜且具有开拓精神和求实精神的同志选拔、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力求使人员和任务相匹配。知人善任即是指要细心地考察干部,确切地了解员工,精心选派,合理使用,认真培养。

⑵用人所长,扬长避短。任何一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不同类型的干部也有不同的专长和不足。对干部的考查、培养、、使用,一定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要善于发挥下属的长处,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用人所托,扬长避短,以便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那些敢于直言,确有真才实学,但由于某些原因而受到人们误解而有争议的人物,办公室主任一定要力排众议,态度鲜明,给予有力的支持或举荐。

⑶宽以待人,团结为重。人们在共同工作的相互交往中,对事物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彼此间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作为一名办公室主任,就一定要胸怀宽阔,善于团结不同观点的人员一道工作,甚至团结那些反对过自己并被实践证明是犯了错误的人。在选人、用人问题上,要襟怀坦白,豁达开朗,宽以待人,善于律己,这样才能做好办公室主任工作。

⑷合理授权,量才而行。用人之道在于授权。办公室主任要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将重任委授于各个下属,让他们充分发挥其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的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下属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同时使自己有更多的经历和时间协助领导决策。

参考资料:

人与人的智慧和能力是有区别的,有的人智慧多,能力大,有的人智慧少,能力小。对于才能小的人,不能让他担当重任。对于能力不大的人,不能给他大的职务。

君主如果委任官员合适,那么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不用操劳就可以把国家治理好。如果是这样,那说明设官分职,任用人员是比较允当的。国家的治与乱,都在于得人和失人。用人得当还是失当,这是国家治乱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国家来治理万民,要依靠忠良之臣共同的德行;宣播仁风,化导美俗,要寄托在明哲贤能的人的身上。

星星虽然很小,但它们列布于天空,也可以给晚上的月照增加光芒;地上的小小河流,水虽然很少,但也可以给大海增添一点水。大海那么深广,月亮那么明朗,仍然需要借助其他的东西来壮大自己。作为国君,居上临下,总统三极,循理四时,以自己的方寸之心,来料理整个天下的事务,如果不去借助众人的智慧和力量,怎么能够成功呢?

所以必须明辨职位大小,审识贤俊可否,选择材能短长,分颁他们的爵禄。如果用人得当,就会仁风流行,教化得施;如果用人不得当,就会教化不行,有伤人伦。因此说,知人善任非常重要,就连尧帝也感觉到知人很难,一定要慎重对待啊!

一个国家就好象一座房子,各级官吏是支撑这座房子的栋梁,这座房子是否牢固,就要看这些栋梁是不是真材实料。我们都知道封建时代是一个人治社会,所谓人在则政举,人走则政散。一个国家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宰辅重臣,因而走向繁荣。一个州县、地区,因为有了一个勤政廉洁的地方官,因而风俗淳正,百姓富裕。这样的例子可以说太多了。

一个地方会因人而治,也会因人而废。这个道理历代封建君主都懂,而且也都很重视。所以历朝历代,选拔官吏都十分认真,有的是中央直接任命,有的是地方推荐,中央任命。但在中国古代,实行时间最长、***用最多的方法,大概要算是用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了。科举制从发端到完善,一直到晚清寿终正寝,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选拔人才的做法。在历代人才的选拔方面,确实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但科举制并没有彻底解决知人善任,选贤任能的问题。

科举考试只能选拔学问方面的人才,对一个人的品行是没法通过考卷来评判的。加之科举考试的***现象和其他弊端,使得科举制远远不能成为理想的选拔良吏的途径。

任命官吏几乎是历代封建***都感到头疼的一件事,也是历朝历代都无法解决好的一个棘手问题。原因在哪儿呢?归根结底,还是个政治体制的问题,还是个利益分配的问题。毋庸讳言,皇帝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都要将皇亲国戚封王封侯,上行下效,皇帝下面的官员也要想法设法提拔自己的亲信,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加之封建时代是一个权力至尊的时代,对权力很少监督和制约,这样,即便选拔了有品行的官吏,时间久了也会腐化堕落。

在中国古代,老百姓总是期盼能有清官。而事实上青天大老爷太少了。一个包青天,被中国人传诵了上千年,而包青天也只不过是老百姓的一种美好想象的化身。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封建社会是一个人治社会,这是其致命的弱点。因此选拔官吏的态度再认真,方法再奇巧,都无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

唐太宗李世民十分重视对将才的收罗、培养和使用,在知将、爱将、用将方面有独特的才能和建树,因此,能驱驾英才,诸将都愿为他效力。一些曾是敌对营垒的人,后来也成了他得力的将帅。他对将帅十分爱护,如他听说李绩病后,命“有昼夜视公疾大老妪遣来,吾欲熟知公起居状”(《新唐书》卷九十三《李靖附五代孙彦芳传》);听说李绩病后须用胡须灰做药引子,他就剪下自己的胡须烧化后放到药中让李绩吃,事后使李绩感动得“顿首流血”。李道宗在战斗中伤了脚,他亲自给他针灸等。在用将上,他主张舍短取长、“弃怨用才”;他善于知人而后任,既已任用,就“洞然不疑”。主张充分发挥战场指挥员的主观能动作用,反对“将从中御”。太宗赐李靖诏书中讲到;“兵事节度皆付公,吾不从中治也。”(《新唐书》卷九十三《李靖附五代孙彦芳传》)他认为天下可“逆取”,但必须“顺守”。因此,战乱时期用人偏重于才;和平时期用人要重视德。反对以卑尊取人,强调“不以卑而不用,不以辱而不尊”,“明主之任人,如巧匠之制木”(分见《帝苑》卷上《求贤篇》、《审官篇》),即善于因才而用。他不但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没有大杀功臣的皇帝之一,而且还善于发挥功臣的作用,使之为国家又立新功。

在今天看来,问题似乎并没有那么复杂。民主选举,法制监督,许多问题会变得简单得多。要想使官吏廉洁公正,勤政爱民,关键要靠一种机制来维持。当然我们不能在这方面苛求唐太宗。相反,我们只能说,唐太宗在选官任人方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值得借鉴的经验。

唐太宗作为封建帝王,也有局限性。所有的用人之策都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巩固***。他们的法律和“法治”思想,仍然是一种维护封建等级特权制的家天下的思想,一切都是为了维护李唐王朝的“长治久安”的。

总之,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在封建社会时期,有如此见识、贡献的皇帝是不多的,虽然他在晚年有骄傲情绪,有一些过失,但观其一生,我们仍应肯定其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