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之政,文武之争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2 0
  1. 三国历史中,有哪些是文武全才的?
  2. 殿试时被武则天亲点为第一的青年才俊张说,为何被武则天贬到钦州?
  3. 竖子不足与谋翻译
  4. 讨武檄文译文
  5. 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什么,持续长达二十九年?
  6. “赤壁”竟有文武之分,文赤壁和武赤壁到底有什么区别?

魏文帝曹丕伐吴为什么会惨败?历史上的三次伐吴大战为何都失利了?曹丕是曹操的次子在与弟弟曹植的夺嫡之争中战胜弟弟继承了曹操的魏王爵位,同年曹丕胁迫汉献帝禅位,建立曹魏***,称魏文帝。曹丕即位后加强了中央集权,并派出武将平定收复了北方诸部落。221年孙权因杀关羽收回荆襄之地,引起刘备率蜀汉大军前来报复,孙权担心曹魏来夹攻,自己两头受敌,故***意向曹丕主动称臣。后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败回白帝城,曹丕发现孙权并不是真心归附,便举兵伐吴。

魏军分三路大军攻吴,其中东路由曹休、张辽、臧霸出兵洞口,中路由曹仁出兵濡须坞,西路由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率军围攻南郡。魏军先后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唯独在中路,东吴大将朱桓重创曹仁所率领的魏军。同时,魏军又遭遇到疫疾。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223年,刘备在白帝城病逝后,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两家重新修好,联手共抗曹魏,这彻底的激怒了曹丕,九月曹丕御驾亲征,当曹丕由广陵抵达长江后,东吴沿江设疑兵防守,恰巧长江水势上涨,曹丕看到后,感叹地说:“魏虽然有千队骑兵,到此也都派不上用场了,江南不易图取。”然后退兵回朝。

225年,曹丕再次御驾亲征遇到东吴守军誓死抵抗,又遇天寒地冻,河流结冰,战船不能进入长江,此次又是无功折返。226年曹丕病逝于洛阳,时年四十岁。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建安七子中便有其父、其弟一家三杰。但是作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盛的魏国,不能完成三国之统一,也仅是一个守成之主。

文武之政,文武之争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三国历史中,有哪些是文武全才的?

太极拳也存在一个鄙视链,练陈氏太极的不大看得起练杨氏太极的,原因是,杨式太极是偷学陈家的,虽然后来名头大过陈家,但毕竟是别传不是正宗,而且杨氏太极看起来虽然松静绵长,飘飘欲仙,却好像没什么战斗力,更像是老头老太太的专属养生项目,有些暮气沉沉,垂垂老矣的感觉。

陈式太极闪展腾挪、拳脚虎虎生风,很有力度和搏击的架势,适合年轻人施展身手。

然而在吴氏太极的传人吴图南看来,陈式太极所引以为傲的爆发力,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外家拳的把式,几乎算不上是真正的内家功夫。内家功夫讲究是内劲内功,讲究凌空和意打。你这种虎虎生风的架势,充其量只能叫炮锤。这段轶事源于建国初北京召开太极理事大会。参加的都是当时太极界泰斗级人物,包括杨式、吴氏、武氏、孙氏等,当时的陈式太极掌门人陈发科被吴图南如此诘问,虽然难堪,却当场表示,陈式不算太极就不算吧,我们就是炮锤,算我们列席你们太极大会就行了。

这就奇怪了,世人皆知杨露禅偷艺陈家沟,后来陈长兴见其意诚,传授陈家绝学,学艺归来的杨露禅武功高绝,到京师王府授拳,名扬天下,太极拳因此才风靡全国。以至于世人只知道太极拳是杨家的绝学,而不知道有陈家存在。至杨家第三代杨澄浦时期,已经是清末民初,陈家沟的陈发科才到北京来推广自己的陈式太极拳,但刚开始也不敢说自己是太极拳,就叫炮锤,开馆授徒,但武功人品都非常高,很快就站稳了脚跟,并且开宗立派,正式称为陈式太极。炮锤是陈家沟时代相传的拳术,据说是明朝戚继光所编长拳,为抗倭戍边的军队所练,传到陈家沟并世代传承。

那么杨露禅在陈家沟陈长兴处所学的太极,和陈发科后来在北京所传授的太极是否同源呢?陈发科是陈长兴的孙辈。吴图南是吴氏太极拳的第三代传人,吴氏太极的第一代吴全佑,师从杨露禅和他的儿子杨班侯,他的下一代***就开创了吴氏太极门派,从根源上看仍属于杨氏太极的分支。为何吴氏太极的传人却要否定陈式太极的源统?

原因是太极功夫各门派共同奉为经典的《太极拳论》,其作者王宗岳却不是陈家沟人,而是山西人或者另有考据说是陕西人。他自称山右王宗岳,大约是明末清初康熙年间的人。他的著作太极拳论被杨露禅的老乡,又有钱又有文化的武禹襄得到了。武禹襄是个喜欢练武的读书人,两位哥哥都是高级官员,也是他们抬举提携杨露禅进京授拳开宗立派。

话说杨露禅在陈家沟学艺过来,武功大涨,武禹襄和他较量了一下,发现的确厉害无比,可能之前两人武功半斤八两,现在杨露禅突飞猛进,武禹襄就不服了,又拉不下脸拜他为师,觉得自己也出门去学。结果武禹襄并没有去陈家沟学,而是去了隔壁县的赵堡村(镇),跟一个叫陈青萍的人学习太极拳。并且带回了一本王宗岳的巜太极拳论》。

赵堡陈青萍和陈家沟陈长兴并没有亲缘关系,只是恰好都姓陈而已。武禹襄学成归来后武功大涨,据说杨露禅最厉害的儿子杨班侯,就是在他身边学艺多年。后来随父进京教拳,打架的事都是儿子杨班侯出头,打遍京师无敌手,时称杨无敌,实指杨露禅杨班侯父子二人。

武禹襄因为是富贵人家,书香门第,虽然武功练到了极高境界,水平不在杨露禅之下。却也不会放下身段去开馆授徒教拳,他的武功就主要在家里传授给家人亲戚。所幸他的外甥李亦畲,得到了他的绝学,同时也获得了老舅秘藏的《太极拳论》及相关太极***秘芨,如此就有了完整的太极拳理论经典。

这样问题就来了,王宗岳的巜太极拳论》既然成文于明末清初,那么太极拳的源头到底在哪里?按照吴图南的考据,王宗岳学艺于张三丰的***,后来传授给河南人蒋发,蒋发回河南老家时路过陈家沟,见陈长兴练炮锤,众人喝彩,不禁出声一笑,转身就走,陈长兴追上去要讨个说法,一伸手就被放倒在地,陈立刻拜服求师,蒋发许其三年后若能去其拙力,即教之以绵软太极功夫。陈长兴因此得太极拳功夫。蒋发同时又在家乡赵堡,教了陈清萍及其他***,故有赵堡太极拳流传至今。

可见杨式太极拳得自陈沟,而武氏太极得自赵堡。民国初年,武氏太极传人郝为真到北京传拳,得到武学奇才孙禄堂的照顾。把武氏太极精髓悉数相授,孙禄堂当时已是形意门,八卦门宗师,再结合太极功夫,又创集形意八卦太极于一体的孙式太极拳。

吴图南认为,自陈长兴之后,陈沟所流传的仍是传统炮锤,陈发科所传拳术也是炮锤而非正宗太极功夫。当然这也只是一家之言。

按照陈式太极传人的说法,太极拳的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陈沟人陈王廷,此人文武双全,又能带兵打仗,自创了太极拳。但文献考证,关于这个人的真实性多有存疑。

另一个太极分支是南派太极,张三丰的***张溪松这一支,南派太极和武当太极多有源渊。金庸***中张三丰的***武当七侠,并非老先生空穴来风,而是有历史实据可考的存在。尤其是宋远桥,俞莲舟,其后人都有太极功夫传世。当然有些文献真***难辨,为太极渊源凭添许多神秘。

殿试时被武则天亲点为第一的青年才俊张说,为何被武则天贬到钦州?

三国历史中文武全才的十大人物:张辽、周瑜、姜维、邓艾、陆逊、钟会、关羽、赵云、吕蒙、郝昭;

一、张辽

三国魏名将,随曹军征讨,战功累累。

张辽(169年-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将领。曾从属丁原、董卓、吕布。下邳之战后,归顺曹操。此后随曹操征讨,战功累累。与关羽同解白马围,降昌豨于东海,攻袁尚于邺城,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又讨平辽东柳毅、淮南梅成、陈兰等。

濡须之战后,曹操任命张辽、李典、乐进等守合肥。张辽多次击退孙吴进攻,在215年的逍遥津之战,更是以七千之众大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声名大噪,成为历代推崇的名将之一,“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故事。

曹丕登基后,仍令张辽守御孙权。221年,张辽屯驻雍丘,染病。张辽大病期间,孙权依旧对其非常忌惮。222年,张辽不负众望,抱病击破吴将吕范。同年在江都病逝,谥刚侯,享年五十四岁。后世将其与乐进、于禁、张郃、徐晃并称为曹魏“五子良将”。

张辽为曹操统一北方南征北战,出生入死,立下了汗马功劳。直到晚年,他还带病征战。张辽的一生几乎全部是在战争中度过的。他先后跟随曹操战山东、讨袁谭、灭袁尚、平辽东,在极端混乱的三国时代,结束豪杰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使北方渐趋统一,这在历史上起了进步作用的。

二、周瑜

三国名将数不胜数,但是若论文武全才风流儒雅又少年得志,则非周瑜莫属。人们多以“周郎”代称周瑜,就是表示他年轻有为才华横溢,易中天先生说就是“周帅哥”,大致如此。

周瑜的骄傲绝对比任何人都有资本,无论是正史记录还是《三国演义》中的***家言,他都是很有才能的人。年级轻轻就成为江东军事上的第一把手,我们从电视中也能看到江东文武群臣都对这个年轻人毕恭毕敬,连孙权也让他三分。

周瑜不光会打仗,而且精通音律,弹得一手好琴。新《三国》中他和孙策出去玩,听见二乔弹琴,居然能从中听出一个弹错的音节,这说明周瑜还是个音乐家。年轻帅气而又有才干和地位,难怪小乔会喜欢,这样的人物哪个女人不爱呢。《三国》也重点突出了他和小乔的爱情,那真是郎才女貌,***羡慕。在工作中是领导赏识的好干部,在生活中是风流倜傥的好丈夫,可以说周瑜已经占尽了人生的便利,做人要做到周瑜的地位那就是一种成功的人生。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赤壁一战三分天下.“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何等气魄,何等壮哉.24岁任东吴三军统帅,受孙策遗托,辅孙权成就一方霸业。

不管是正史还是演义,周瑜都是一个文武全才的人物,没有他就没有赤壁之战,甚至三国格局都有可能改写,只可惜三十六岁就死了,也算是天妒英才。

三、姜维

蜀之大将,曾随诸葛出祁山,久经沙场,累立战功。继诸葛之略,以攻代守,伺图中原,恢复汉室。又思实际:练西方风俗,欲以羌胡为翼,断陇西所属,拓界厉兵。伺机七伐中原,降李简部、斩魏将徐质、破大敌王经,挫魏国之威。绝伦超群,智勇双全。

姜维少年时和母亲住在一起,喜欢儒家***郑玄的学说。因为父亲姜冏战死,姜维被郡里任命为中郎。

诸葛亮北伐时,姜维被怀疑有异心,姜维不得已投降蜀汉,被诸葛亮重用。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在蜀汉开始崭露头角,费祎死后姜维开始独掌军权,继续率领蜀汉军队北伐曹魏,与曹魏名将邓艾、陈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维北伐总计大胜两次;小胜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败一次,小败一次。后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对姜维北伐,而宦官黄皓弄权,姜维杀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祸,后司马昭五道伐蜀,姜维据守剑阁,阻挡住钟会大军,却被邓艾从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投降。

后姜维希望凭自己的力量复兴蜀汉,***意投降魏将钟会,打算利用钟会反叛曹魏以实现恢复汉室的愿望,但最终钟会反叛失败,姜维与钟会一同被魏军所杀。

《魏晋文学史》中说姜维在文学上有着独特的才能,在汉魏晋的文学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作品如《蒲元别传》等。

钟会评之:“公侯以文武之德,怀迈世之略,功济巴、汉、声畅华夏,远近莫不归名。每惟畴昔,尝同大化,吴札、郑乔,能喻斯好。”“以伯约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胜也。”

明末李贽评价他说:“又一孔明。”

四、邓艾

邓艾(1***年-264年),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将领。其人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本名邓范,后因与同乡人同名而改名。邓艾多年在曹魏西边战线防备蜀汉姜维。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司马昭猜忌而被收押,最后与其子邓忠一起被卫瓘派遣的武将田续所。

邓艾初协郭淮御姜维犯境,又于毋丘俭乱退吴孙峻众。合众将于段谷、侯和败维。司马兴兵伐蜀,艾险渡阴平,入成都,降刘禅,灭蜀。一生用兵有道,忠勇可嘉。

邓艾在战争中目光远大,见解超人,具有难得战略头脑。作战中料敌先机,始终能掌握战场的主动权,在与姜维的数次交战中未尝败绩。其偷渡阴平一役,堪称中国战争史上历次入川作战中最出色的一次,已作为军事史上的杰作而载入史册。

邓艾在生活中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在作战中又能身先士卒,种田时手执耒耜,阴平道上,他以毡自裹,推转而下。正因为他能处处作出表率,部队才上下相感,莫不尽力,取得一系列的胜利。但邓艾虽善于作战,却不善自保。

《三国志通俗演义》:“当年邓艾袭西川,曾把阴平石径穿。 越岭雄兵齐贯索,临岩大将自披毡。五丁破路应难及,三国论功合让先。汉祚将终须换主,直饶山向上摩天!”“自幼能筹画,多谋善用兵。凝眸知地理,仰面识天文。马到山根断,兵来石径分。功成身被害,魂绕汉江云。”

五、陆逊

少年奇才陆逊,书生拜大将,出将入相,东吴舍伯言其谁?

江东大族,官拜上大将军。助蒙大败关羽,军暗渡取荆州。平内乱败詹晏、屈陈凤。破房陵邓辅、南乡郭睦,诱降文布。论治荆州“拔人才、未亲疏。”督军五万西陵拒刘,与夷陵火烧备七百里连营,致备亡白帝。辅国之良将,旷世之奇才。

陆逊(183年-245年3月19日),本名陆议,字伯言,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丞相。东吴大帝孙权兄长沙桓王孙策之婿,世代为江东大族。章武二年(222年),陆逊在夷陵击败刘备所率蜀汉军,一战成名。夷陵之战也成为战争史上著名的积极防御的成功战例。以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

陆逊是东吴继周瑜、鲁肃、吕蒙之后的又一个声望颇高、功绩卓著的将领。他智勇兼备,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并且品质高尚。孙权把他比做成汤之伊尹和周初之姜尚。

陆逊的军事才能主要表现在他足智多谋善于用兵。在讨伐山越时,他巧设疑兵,多建部队,乘夜进入山谷,到处鸣起军号鼓角之声,造成有干军万马的声势,从心理上瓦解了叛军。然后一鼓作气勇猛进击,终于用很少的兵力平息了几万人的山越。

巧夺荆州一战,他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使关羽完全丧失警惕,全力对付曹操。这样,吕蒙才得以兵不血刃轻取荆州。

夷陵之战时,陆逊则又根据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取了诱敌深入、疲敌师志的战略方针。刘备十万之众来势凶猛。陆逊则主动放弃大片土地和战略要地,把五、六百里的山区让给蜀军。待蜀军锐气顿减之时,陆逊巧用火攻大获胜利。从指挥艺术上说,作为一军之帅,陆逊的确是善于审时度势,做到了知己知彼,能准确捕捉战机,出奇制胜。

陆逊虽置身行伍,却还有一套治国安民的谋略。他任海昌屯田都尉时,政绩明显,深受百姓拥戴。他从当地土地贫瘠且连年干旱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开仓赈济贫民,一方面“劝课农桑,鼓励生产”,“百姓蒙赖”,称他为“神君”。他还曾上书孙权,对国家的严法苛刑提出批评,指出:“峻法严刑,非常王之隆业,有罚无恕,非怀远之弘规”。他建议孙权要象西汉刘邦那样轻刑便民,用黄老之法治理国家,要尽量少动干戈,务以养本保民为要,只有与民休息轻徭薄赋才能富国强兵,统一天下。这些主张说明陆逊并非“一介武夫”,而是一个文武兼备的政治家、军事家。

晚年因卷入立嗣之争、力保太子孙和而累受孙权责罚,忧愤而死。

六、钟会

魏博才,少机敏、多学识,屡出奇谋,助司马氏兄弟征毌丘俭、平诸葛诞叛乱,并在司马氏夺权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邓艾等灭蜀,后欲自立。有城府有胆量。

钟会(225年-264年1月),字士季,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书法家。太傅钟繇之幼子,青州刺史钟毓之弟。自幼才华横溢,上至皇帝、下至群臣都对他非常赏识。在征讨毌丘俭、诸葛诞期间,钟会屡出奇谋。被人比作西汉谋士张良,又曾为司马昭献策阻止了曹髦的夺权企图,钟会得以成为司马氏的亲信。名士嵇康被杀,便是他的主意。

景元年间,钟会独力支持司马昭的伐蜀***,从而发动伐蜀之战。

公元263年,他与邓艾分兵攻打蜀汉,导致蜀汉灭亡。此后钟会欲据蜀自立,与蜀汉降将姜维共谋其事,却因部下的反叛而失败,自己也死于部将兵变。

钟会之父为著名书法家钟繇,而钟会本身在书法上亦有相当造诣,唐朝时尚有作品传世。

唐张怀瓘在《书断》中称其为:“稍备筋骨,美兼行草,尤工隶书。遂逸致飘然,有凌云之志。”

七、关羽

蜀四大上将之首,官至前将军。初随刘备亡命天涯,白马之战中,策马刺河北名将颜良于万人之中,袁军皆披靡。赤壁之战后,刘备尽收荆州诸郡,任关羽守襄阳、驻江北。随后关羽率军北攻樊城,降于禁、斩庞德,一时间威震华夏。义薄云天,肝胆昆仑。

“单刀赴会”深刻的反映出关羽的英勇无畏,并非是匹夫之勇,而是一位有智谋、有胆识的将军!当诸葛瑾奉孙权命找到诸葛亮让刘备归还荆州时,刘备有些慌张,但在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的计策下,给当时驻守荆州的关羽写了封特别的信。信中虽是表面上让关羽同意归还荆州,但是关羽并非是个无脑的武将,他凭着对刘备的了解,读懂了信中含义,在诸葛瑾去讨荆州时,并未归还。这个可以看出,关羽的智慧。在鲁肃邀请关羽相见时,关羽更是带着十个随从,架着一条小船,提着单刀赴会去了。虽然知道鲁肃早已布置好了许多伏兵,但是仍然亲自前去赴宴。鲁肃也是为了维护孙刘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特意与关羽会面。他亲自到岸边迎接关羽。宴会间,鲁肃却不敢抬头看关羽。关羽若无其事,谈笑风声。酒喝一半,鲁肃刚提出归还荆州的事,关羽说:“只谈旧情,不谈国事。”鲁肃还想谈荆州的事。立在关羽身后持刀的周仓气的大叫起来说:“荆州乃我主之地!”关羽故意发怒说:“国家大事,你岂能多言!”周仓一听,马上领会了他的意思。他赶到岸边,挥动红旗,关平驶战船飞箭似地驶来。这时,关羽装作喝醉了。拉着鲁肃的手,一直扯到江边。

东吴的将士们想冲出去,又怕伤着鲁肃,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关羽一直把鲁肃拉到船边才放手。关羽跳上接应的船只。向鲁肃告别。鲁肃惊恐未定,眼巴巴地望着关羽的船乘风破浪,扬帆而去。关羽的机智、勇敢,在伏兵圈里,也能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巧妙地脱离了险境,可谓真正的大将军!在我看来,鲁肃也并没有真的想要取关羽的性命,这才让关羽顺利逃脱了险境,鲁肃本身就是提倡孙刘合作的,所以在这个“单刀赴会”中,既表现出了关羽的机智、勇敢,也表现出了鲁肃的深明大义。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 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八、吕蒙

东吴名将,以胆气称,初从孙权破黄祖时作先登,围曹仁于南郡,并于濡须数御曹军,屡献奇计。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于合淝战奋勇抵抗魏军追袭,败追击之曹军,白衣渡江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大将关羽。善于用兵,胆识过人。

吕蒙(178年-219年,一说180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累封别部司马。

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奋勇抵抗张辽军追袭,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然而“蒙疾发”(后世人或猜测建安二十四年发生瘟疫,因史载吕蒙、孙皎、蒋钦死于同年,或猜测是吕蒙年轻时在战场上吃苦受累导致积劳成疾),不治而薨,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九、赵云

蜀国英杰,当阳长阪恶战中保护刘禅和甘夫人脱险。刘备西征时,赵云又截江夺回了后主。后随诸葛亮、张飞等人沿江而上,攻打江阳、资中一带,完成了对成都西南部的包围。汉中争夺战中,赵云以微弱兵势设伏,使曹军撤退。随诸葛亮北伐,在斜谷之战成功吸引了曹***力,使得诸葛亮顺利夺取了凉州三郡。品性忠良,直言敢谏,英武潇洒,通身是胆。

汉末军阀混战,赵云受本郡推举,率领义从加入白马将军公孙瓒。期间结识了汉室皇亲刘备,但不久之后,赵云因为兄长去世而离开。赵云离开公孙瓒大约七年左右的时间,在邺城与刘备相见,从此追随刘备。

赵云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除了四处征战,赵云还先后以偏将军任桂阳太守,以留营司马留守公安,以翊军将军督江州。

除此,赵云于平定益州时引霍去病故事劝谏刘备将田宅归还百姓,又于关羽张飞被害之后劝谏刘备不要伐吴。景耀四年,刘禅下令追谥赵云,姜维与众臣商议后建议刘禅追谥赵云为顺平侯。

单骑救主是指赵云单枪匹马救出刘备的儿子刘禅的事情。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长坂坡之战,一次是截江救阿斗,分别发生在建安十三年与建安十六年。赵云的单骑救主的情节常被艺术加工出现在***、评书、戏曲等文艺作品里。

其实截江救阿斗是赵云和张飞共同完成的,并且二人有带领兵马,所以严格来讲不是单骑救主,但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民间还是习惯性的将此行为也称为单骑救主。

陈寿: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滕之徒欤?

十、郝昭

这也许是三国史中最为被低估的人物,魏之良将,为人雄壮,可能是因不适官场之风一直未受重用,后因崔琰之事反受牵连,不得守河西十余年,却民夷畏服。后经司马懿荐守陈仓,太和元年西平麹英反,亮出祁山围陈仓,昭以三千兵挡孔明三十万大军二十余日,亮不能拔,随退。后在其有限岁月中屡次致亮北伐无功。却说以亮之旷世之才,天下匹敌更有几人!

郝昭为人雄壮,少年从军,屡立战功,逐渐晋升为杂号将军,据《山西通志》记载,他曾随张辽参加逍遥津之战并斩杀孙权部将偏将军陈武。

郝昭的名字似乎很少进入人们的视野,在三国智力排名中,也似乎从来没有郝昭。其实这也并不奇怪,郝昭所表现的并非谋略过人,也非用兵如神,而是其打技术战争的过人才能:“深沟高垒”、“遍排鹿角”、火箭破云梯、“矢石如雨”、“运石凿眼,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皆被打折”、“掘重壕横截锹钁军”,一直打的最富有发明创造力的诸葛亮无计可破,郝昭这方面实在是很强大!

虽然《三国演义》中郝昭的出场时间太短,表现次数太少,并像流星一样的迅速陨落,但是我们至少应该记住这颗流星曾经的耀眼光芒。谨以此文力挺才能出众的、当之无愧的、令人惋惜的三国英雄郝昭!

钟敬伯:“郝昭尽有智略。”

毛宗岗:“孔明不减公输,郝昭不减墨翟。”

竖子不足与谋翻译

张说被贬,源于他卷入了武则天晚年武李两家宗室与武则天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的权力斗争。张说在张氏兄弟陷害宰相魏元忠一案的临阵倒戈,让他被张氏兄弟记恨。但是张说是有政治眼光的,他的行为为日后李唐复辟后自己青云直上打下了基础。

武则天晚年,逐渐倦怠朝政,也下定了决定还政于儿子中宗李显。在拥护李显恢复太子之位的过程中,武则天最宠信的面首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曾经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也给武则天吹枕边风,劝她复立李显为太子。故而,曾有一段时间,李家宗室与二张关系还算不错。但是,随着张氏兄弟权欲日益膨胀,仗着武则天的宠幸横行朝野,他们逐步目中无人,甚至武李两家宗室都受到牵连。

太子李显之子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女婿武延基(武则天侄子武承嗣之子)因为私下谈论张氏兄弟乱政,被二张记恨,告到武则天处,最后李重润、武延基被逼***,永泰郡主难产而死。在这种情况下,武李两家深知二张地位难以撼动,不得已由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和武氏诸王联名上表奏请封二张为王。武则天虽未同意,却也封了二人为国公,从此二张更加不可一世。连许多宰相都对其俯首帖耳。但是朝中却有一人不买账,那就是时任左肃政台大夫,同凤阁鸾台三品的宰相魏元忠。

魏元忠与二张的仇怨由来已久,他曾任洛州长史,是二张的哥哥洛阳令张昌仪的顶头上司。但张昌仪仗着二张的关系飞扬跋扈从来没把上司放在眼里,随意出入长史官邸,魏元忠到任后直接将他轰出去,命按规矩排队。后来张昌仪的家仆在洛阳闹事行凶,魏元忠又将之杖杀,完全不给张家面子。此后魏元忠入朝拜相,张氏兄弟推荐弟弟张昌期担任雍州长史,武则天同意,又被魏元忠上表反对,遂不了了之。魏还多次上奏武则天称陛下身边被小人蒙蔽,暗指张氏兄弟。张氏兄弟由此深恨魏元忠。

随着武则天身体日益病重,二张决定除掉朝中的反对势力,自然要拿魏元忠开刀。于是他们向武则天递上诉状,称魏元忠曾私下议论武皇老了,应该辅佐太子才是长远之计。武则天虽已立太子,却不容许有人提前支持太子接班,所以这正是犯了武则天大忌。为了坐实此事,他们找来了张说作伪证。

张说确实是武则天载初元年开科取士钦点的第一个状元,才名广播。当时张说担任凤阁舍人。由于武则天为了张氏兄弟赚取功名曾让他们主持编撰一部规模宏大的诗集《三教珠英》,张说当时就参与其中。故而与张氏兄弟相熟。张氏兄弟以权势相逼,富贵相诱,张说不得已,答应作伪证。

谁知魏元忠一案引发朝野震动,以为如果魏元忠案坐实,则命运多舛的太子李显一定又被牵连。支持李唐的大臣们群情激愤,在张昌宗与魏元忠在殿内争执不下时,张说来到殿外,包括凤阁舍人宋璟(后与张说同为玄宗朝名相)、殿中侍御史张廷珪、左史刘知几等纷纷拦住张说,劝他为了李唐王朝,为了正直忠义,一定要据理力争,保住魏元忠。

在权衡利弊后,张说认定二张得势是暂时的,李唐终会复辟,于是愿意以一时的屈辱换取今后的前途。终于,张说进殿,不仅不替张昌宗作证,还直言张昌宗让其作伪证。二张勃然大怒转而诬告张说与魏元忠同谋。张说满腹经纶,侃侃而谈,讲的二张哑口无言。武则天恼怒张说不识抬举,威逼要将其下狱,张说依然不为所动。最终,由于没有证据,魏元忠得免一死,被贬为高要县尉,张说流放钦州。二张不甘心,又诬告为魏元忠送行的大臣们结党谋反,但满朝文武据理力争,最终不了了之。

很快,张柬之等五大臣发动神龙***,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逼武则天退位,李唐王朝成功复辟。张说被赦免回朝任职,从此青云直上,到了睿宗李旦复位后,张说第一次拜相,不久因不愿意依附太平公主而被贬。玄宗李隆基消灭太平公主一党后张说二任宰相,之后又因为贪财及脾气暴躁与群臣不睦罢相。但李隆基对其荣宠不衰,最终三任宰相,卒于左丞相任上,追赠太师。张说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不贪图一时荣耀,最终成为政坛不倒翁。反观当年依附二张和太平公主的大臣,多被杀死。其智慧可见一斑。

讨武檄文译文

竖子不足与谋翻译

1.解释竖子不足与谋

《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这是亚父范增的话。这句话中的“竖子”,教材上是这么解释的,“‘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羽项伯辈。”对这样的解释,我不敢苟同

我们知道,虽然项羽尊范增为亚夫,亚父在范增面前的确比项羽的其他将领要随便得多,但再怎么随便,他们之间也是君臣关系呀!范增怎么能在文武大臣面前当众摔玉斗,拔剑碎玉斗,进而当众大骂项羽呢?范增怎能如此放肆?

我觉得,范增在这里所骂的“竖子”不是项羽项伯,而是项庄。范增虽对项羽项伯有气,但还不至于当面痛骂。范增在这里用的是指桑骂槐的手法。表面上骂的是项庄,实际上表达的是对项羽项伯的不满。

说“竖子”是项庄是符合实际情况的。项庄地位低于项伯,当然更不能同项羽相比。范增可以向项庄下命令。范增在席间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座。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这是范增同项庄的谋划,因此,项羽把刘邦放走之后,范增冲着项庄大骂“竖子不足为谋”,还说“吾属今为之虏矣”,这句话正好同“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照应。因此可以断定“竖子”就是指的是项庄。

范增在君臣面前指着项庄骂,虽然不雅,但凭范增的身份也不算什么大过。我们也知道范增的气并不在项庄身上,而在项羽项伯身上,但项羽是统帅,项伯是统帅的叔叔,范增不能直接骂之,只能把项庄当替罪羊,痛骂之。

对“竖子”教材可以这么注释,“‘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这里指项庄。范增在此处明骂项庄,实骂项羽项伯辈”。

从对“竖子”的分析中,我们又领略了司马迁高超的语言表达技巧,对司马迁的文章我们只有细心体会才能不违背原意,进而体会妙处。

2.竖子不足与谋是什么意思

竖子不足与谋翻译:

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

鸿门宴_百度汉语

[作者]司马迁

[全文]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3.“竖子不足与谋”的“竖子”什么意思

转一个专业的:

脏话本不该放到这里,因为他与当前形势不符,更因为他实在不蹬大雅之堂。但你看完这篇文章后,你会感觉到“脏话”不一定如你想像的那样,有时也太温文尔雅了。

中国骂人的话在史书上记载是很少的,上古,最有名的是“竖子”,比如在鸿门宴上,范增绞尽脑汁劝死要面子的项羽宰了刘邦,可是怎么也得不到***纳。聪明的人碰到傻瓜而一筹莫展,换谁都会气得吐血,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一个自以为是的西楚霸王兵败身屠,走向灭亡了,然而气愤之余,他骂出的只有这么一句:“唉!!!竖子不足与谋,你们这些人将来都要被他俘虏的。”真是言词和愤怒不相称,老头子气得只好告老还乡,但是肚子里那挂忠心耿耿的肠子还如车轮转,走到彭城的时候终于内热攻心,发背疽死了。唉,真可惜,要是他能在一霎时间对着项王扔出一千个“***”的头衔,我想他不会气的这么厉害。和“***”相比,“竖子”两个字太他妈温文尔雅了。

好在中国骂人的文化逐渐有了进步。司马懿要除掉曹爽,趁着曹爽和皇帝去拜谒祖坟的时候,胁迫太后下诏褫夺曹爽的兵权。曹爽手下有个谋臣叫桓范,号称“智囊”,冒着性命危险逃出来给曹爽送信。他知道司马懿不会仅仅褫夺曹爽的官职了事,劝曹爽带着皇帝出走,借皇帝的名义征天下兵,反击司马懿。可是曹爽竟然不听,信了司马懿的鬼话,以为通电下野就可以安稳做寓公,继续享乐。结果全家上千口都被砍了脑袋。桓范作为附逆,自然也是逃不脱的,他在曹爽接受司马懿的招降时就知道自己全家老小也陪进去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只能椎胸顿足地大骂曹爽的爹曹真,可能是***变异,竟然生出这样一个“蠢如猪狗”家伙。这就比“竖子”要骂得凶了。竖子再怎么“竖”,好歹还是人类,比猪狗的进化要高等得多。

我以前是不知道什么叫“竖子”的,高中语文书上的解释也糊里糊涂,按照《说文》的意思,也不过是“直立”。这看得出来什么贬义呢?后来学了一点音韵学,才明白,原来“竖”的读音和“短”很近,也和“孺”很近,甚至你说和“童”音近都未尝不可。所谓竖子也就是“孺子”,那就是黄口小儿的意思。和我们今天说“小子”差不多,但是又有不同,以前的竖子是不管你年纪多大,只要他觉得你是傻瓜呆子,就可以这样叫,现在我们即使发现一个老头子很傻,也不好意思叫他“小子”,至少在前面加上一个“老”子,唤作“老小子”,才会觉得名实相副,松了那口气。

历史上最有名的竖子大概是刘邦,虽然他在世时骂了无数人是竖子,可是他死后400多年,也被阮籍赠送了这顶帽子。那个轻薄之徒在游山玩水时,屹立于楚汉相争的战场***感慨道:“唉!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好象觉得他自己生活在秦末,就可以奋四尺剑斩下刘邦的狗头装修一下做尿壶似的。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么一个平日里只会哭哭啼啼的家伙,也好意思嘲笑刘邦,有可能是吃错了药,平时服用的“五石散”配料不当——他确实应该撒泡尿照照自己了。

但是刘邦骂人一般是骂竖儒时候多,骂竖子的时候少。儒前面加个形容词“竖”,确实很侮辱,太侮辱了。可是儒原来又是什么东西?《说文》说“儒”是有才能的人,只要是有才能,就可以叫做儒,跟专门的称呼“儒家”是不一样的,这让我也好一阵不能理解。因为“儒”这个字,怎么看象懦弱的“懦”,软塌塌看上去象鼻涕虫似的,凭什么说它有才能,何况“儒”的读音和“竖”的读音在上古是差不多的。所以想起刘邦在郦食其的帽子里撒尿时说的那句话就好笑,他舒畅地说:“老子马背上打来的天下,竖儒对我有什么用。”因为“竖儒”这个词听起来象个连绵词,象今天叫“_蝓”差不多。那么儒生就象一堆黏糊糊的鼻涕虫了。古人说“儒之言柔也”,北方少数民族“柔然”又被成为“蠕蠕”,蠕蠕难道不会给你一种鼻涕虫的感觉吗?我可不是虚张声势,那个章太炎甚至认为“竖儒”就是“侏儒”的转音呢。

和“竖儒”轮换用的词还有“腐儒”和“陋儒”,其中修饰词“竖”、“腐”和“陋”在上古的时候韵母是一样的,声母可能也很近,所以在一定时候他们的读音是相近的,而读音相近的词一般意思有不少又是相近的。所以刘邦骂手下的儒生随何为腐儒,其实和竖儒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指短浅的小子。可是唐代人已经不明白“腐儒”的“腐”是什么意思了,还以为是***的意思,为《史记》作注的司马贞就说“谓之腐儒者,言如***之物不可任用”,这句话一说,证明他自己可真是个土人兼腐儒啊。

4.写出以下句子所用的特殊句式.《论语公冶长第五》1、君子哉若人

文言句式与词汇相比,文言语法变化不大,只是几种特殊句式的表示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同,下面分别加以说明: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装句式省略句式疑问句式否定句式判断句式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被动句式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在古汉语中,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在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有标志的被动句,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动词后用介词“于”表被动,“于”起介绍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的作用.如:“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这里“惑”、“欺”的动作是由“于”后的“郑袖”、“张仪”发出来的.有时也在介词“于”或动词前加“受”,形成“受.于.”的形式表被动.如:“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用“见”、“于”,“见.于.”表被动.如:“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暴见于王.”“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丰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像现代汉语中的“见谅”等那为此种用法.用“为”,“为.所.”表被动.如:“偏在远郡,行将为人所并.”用“被”表被动.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无标志的被动句,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如:“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这里的“逼兵势”是“被兵势所逼”的意思.倒装句式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倒装形式:主谓倒装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如:“甚矣,汝之不惠!”实际上是“汝之不惠甚矣!”定语后置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并用“者”结句,形成“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的形式.如:“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以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等.应注意的是,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只限于表示修饰关系的句子,表领属关系的定语则不后置.介词结构作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即介宾短语,文言文中常见的是用“以”、“于”组成的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处在补语的位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仍作补语外,大多数都要移到动词前作状语.如:“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两个“于蓝”在翻译时,都要放在动词前做状语.第二、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在今译时,一般都作状语.如:“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这种句子往往是承前省略了动词宾语,实际就是“以事具告.”还有。

竖子不足与谋句式

省略句,后省略了宾语“之”。即“竖子不足与之谋”。竖子不足与谋的意思是:这小子不足以同谋大事。表示对人极大的轻蔑。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不足:不值得。与:相与。谋:商量。

原文节选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_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

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译文

刘邦离去后,从小路回到军营里。张良进去辞别,说:“沛公禁不起多喝酒,不能当面告辞。让我奉上白璧一双,拜两拜敬献给大王;玉斗一双,拜两拜献给大将军。”

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要责备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军营了。”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放在地上,拔出剑来敲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事!夺项王天下的人一定是刘邦。我们都要被他俘虏了!”

竖子不足与谋下一句

“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之虏矣!”的意思是“唉!项庄这班小子没法跟他们共谋大事,夺取项王项羽天下的,一定是沛公刘邦了。我们这班人就要成为俘虏了!这句话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其中鸿门宴时,刘邦借机溜走,张良献上白璧与玉斗,范增气得把玉斗摔在地上说:“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鸿门宴》是汉代大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一篇史传文,鸿门宴出自《史记·项羽本纪》。文章叙述了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及刘邦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这次宴会对秦末农民战争及楚汉战争皆发生重要影响,被认为是间接促成项羽败亡以及刘邦成功建立汉朝的原因。后人也常用“鸿门宴”一词比喻不怀好意的宴会。

扩展资料:

通过对这次鸿门宴的全过程的描写,生动地揭示了项羽的悲剧性格:他自矜功伐而有"妇人之仁"。这种性格不改变,他就必然以失败告终。而刘邦在宴会上能化险为夷,跟善于利用对方性格弱点也是分不开的。从这段史实可以看出领袖人物的性格在历史发展重要关头上所起的作用。

司马迁写鸿门宴只写了项羽、刘邦一席,而实际上,当时的宴会场面是很盛大、很热闹的。随从项羽入关的赵、燕、齐、魏、韩等国诸侯王及主要将领都参与了。他们虽然没有被形诸笔端,但通过被实写的人物的语言行动可以明显地感到他们的存在。正因为人都在场,才制约了项羽的言行,启迪了张良的智慧,帮了刘邦的大忙。

百度百科——史记·项羽本纪

竖子不足与谋也

竖子不足与谋的意思是:这小子不足以同谋大事。表示对人极大的轻蔑。

竖子:小子,对人的蔑称。不足:不值得。与:相与。谋:商量。

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典故故事:

刘邦已经走了,抄小道回到军中,张良进去辞谢,说:“沛公不能多喝酒,已经醉了,不能告辞。谨叫我奉上白玉璧一对,敬献给大王;玉杯一对,敬献给大将军。”

项羽说:“沛公在哪里?”张良说:“听说大王有意责备他,他脱身独自离开,已经回到了军中。”项羽就接受了白玉璧,放到座位上。

范增接受玉杯,丢在地上,拔出剑砍碎了它,说:“唉!这小子不值得和他共谋大业!夺走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我们这些人就要被他俘虏了!”

扩展资料

曹操生平:

曹操在孙权擒杀关羽、取得荆州后,表孙权为骠骑将军、荆州牧。孙权遣使入贡,向曹操称臣,并劝曹操取代汉朝自称大魏皇帝。

曹操将孙权来书遍示内外群臣,说:“是儿欲踞吾著炉火上耶!”曹操手下群臣乘机向曹操劝进。曹操自己还不想废献帝自立,他说:“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

建安二十五年正月,曹操还军洛阳。当月,病逝在洛阳,终年六十六岁,谥曰武王。

他临死前留下《遗令》。根据曹操的遗嘱,他于二月廿一丁卯日被安葬于邺城西郊的高陵。

十月,魏王曹丕取代汉朝,自立为皇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不足与谋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竖子

竖子不足与谋出自哪里

“竖子不足与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为范增在鸿门宴上所说。当时,沛公带着樊哙、夏侯婴等四人从鸿门宴逃走,张良将礼物进献给项羽和范增,范增接过玉斗,扔在地上,以剑敲碎,骂道:“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语气中流露着对项羽的失望,同时也预见了项羽的悲剧结局。

鸿门宴作为历史上著名的“饭局”之一,呈现出了楚汉相争时期历史人物之间的“席间之争”。范增那句“吾属今为之虏矣”则暗示了楚汉相争的结局。刘邦的能屈能伸和果敢赴宴,项羽的骄矜之气和优柔寡断,范增的见微知著、倚老卖老,张良的足智多谋,樊哙的英勇无畏,被司马迁刻画得活灵活现。刘辰翁在《班马异同》中如此评价司马迁

项羽在宴席之上,将曹无伤对刘邦和盘托出,粗犷直率得近乎天真,却缺少统帅应有的权术和心机。最终导致项羽失败的并非是他鸿门宴上错失杀掉刘邦的机会,而是他自身的重大性格缺陷——刚愎自用、优柔寡断、有勇无谋。范增在“竖子”项羽的阵营里预感到大势终将去,选择离开。范增离开项羽之后,背上生毒疮而死,未能得遇明主的一代高士就这样黯然谢幕。范增的离开无疑加速了项羽失败的步伐。

苏轼在《论范增》中写道:“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苏轼虽然对范增试图依靠项羽成就功名提出了质疑,但肯定了他的杰出谋略。鸿门宴上项羽错过了诛杀刘邦的时机,最终被刘邦反噬,身死乌江,其失败结局印证了范增的远见卓识。

明朝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是什么,持续长达二十九年?

《讨武檄文》

唐代:骆宾王

译文: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当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唐高宗李治)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象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

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了;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

“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都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了;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了。我李敬业是***的老臣下,是英国公的嫡长孙,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

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

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

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池,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诸位或者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

先帝的话音好象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坟上的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该依托谁!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侍当今的皇上。

共同建立匡救皇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暂时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各郡,让大家都知晓。

注释:

伪:指非法的,表示不为正统所承认的意思。临朝:莅临朝廷掌握***。

地:指家庭、家族的社会地位。

下陈:古人宾主相馈赠礼物、陈列在堂下,称为“下陈”。因而,古代统治者充实于府库、内宫的财物、妾婢,亦称“下陈”。这里指武则天曾充当过唐太宗的才人。

更衣:换衣。古人在宴会中常以此作为离席休息或入厕的托言。《汉书》记载:歌女卫子夫乘汉武帝更衣时入侍而得宠幸。这里借以说明武则天以不光彩的手段得到唐太宗的宠幸。

洎(jì):及,到。晚节:后来。

春宫:亦称东宫,是太子居住的地方,后人常借指太子。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另立李旦为帝,自己临朝称制;正想进一步登位称帝,建立大周王朝,李敬业,以已故太子李贤为号召,在扬州起兵,建立匡复府。骆宾王被罗致入幕府,为艺文令,军中的书檄,均出自他的手笔,此文即作于此时。 

作为军用文书的檄文,本篇确实达到了“事昭而理辨,气盛而辞断”(《文心雕龙·檄移》)的要求。首段历数武氏罪恶昭彰,警醒李唐社稷面临生死存亡之秋,为兴兵讨武铺垫了充足的理由。

可谓“事昭而理辨”,次段接写敬业举义之名正言顺和兵威强盛之必胜无疑,可谓气盛京藩,文武响应,示之以大义,动之以刑赏,更是理直气壮,慷慨果断。

文章开头就将当时的现状与历史结合到了一起。现实是什么?皇帝已经成年,太后临朝称制与古制不合。更值得诧异的是,这个违制称制的太后的品行也很成问题。“性非和顺”确有所指。早年唐高宗为立武氏为后,欲废当时的皇后王氏,为此与大臣褚遂良见解不合。

高宗出言叱退遂良,一直藏在帏帐之后的武氏出言道“何不扑杀此獠”。“地实寒微”或有数解。武氏之父地位本不甚高,她在自己家里因非正室所出,就更见低微。正因为此,武氏在太宗宫中只是一介才人,此其一。

武氏被唐高宗从沙门超擢入宫,此其二。皇后、太后,都是应以母仪天下之面目面世,武氏显然与此无缘。此等人物临朝,实在是开了历史的大玩笑。骆宾王《讨武檄文》流传千古,而李敬业的讨武战争,在华夏军事史上却难觅其踪!

骆宾王(约619—约687年)字观光,汉族,婺州义乌人(今浙江义乌)。唐初诗人,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高宗永徽中为道王李元庆府属,历武功、长安主簿,仪凤三年,入为侍御史。

因事下狱,次年遇赦,调露二年除临海丞,不得志,辞官。有集。骆宾王于武则天光宅元年,为起兵扬州反武则天的徐敬业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败,亡命不知所之,或云被杀,或云为僧。

“赤壁”竟有文武之分,文赤壁和武赤壁到底有什么区别?

明神宗在册立太子之事上一直犹豫不决,意图废长立幼,导致朝堂上文武百官对此事争论不休,争执激烈,这就是万历年间的国本之争。

万历年间,明神宗子嗣均已经长大成人,朝廷上群臣多次上疏,请求神宗及早议定储君人选,安定人心,匡扶社稷。但神宗对此事一直悬而未决,导致朝堂上围绕册立太子之事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政治斗争。

明神宗之所以对此事犹豫不决,主要是其长子朱常洛是其偶尔临幸太后宫中的宫女王氏所生。王氏地位卑微,神宗对其也没有感情,同时对自己临时起意的行为深感很不光彩,所以最初对朱常洛的长子地位都不予承认。但是太后有护犊之情,迫使神宗不能不认下母子二人。公元1582年,将王氏册封为妃。

但后来神宗的宠妃郑氏诞下一子,神宗大喜,赐名朱常洵。朱常洵一生下来,就众人瞩目,受尽宠爱。神宗正宫皇后一直无子嗣,郑氏便母凭子贵,被册封为皇贵妃,宠冠后宫。郑氏便借机多次向神宗进言,希望能够立自己的儿子朱常洵为太子,继承帝位。

神宗从内心讲,立太子的天平是绝对偏向于朱常洵的,但知道此中蕴藏着重重阻碍。因为自古以来皇位继承都是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同时太祖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再次重申了此原则,如果?废长立幼?就是违背祖制,肯定会遭到群臣阻挠。正是有所顾虑,神宗一直举棋不定,迟迟不立太子。

朝堂上文武百官对此事也早有警觉,对于立太子之事,朝臣们纷纷上书,建议早日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以平息争议,稳固朝纲。神宗大为不满,对奏章不予理睬,将立太子之事一拖再拖。群臣忧心忡忡,与神宗展开了扩日持久的争论,期间多名大臣因上疏谏言受到罢关、廷杖等处罚。

公元1601年,在太后压力下,神宗最终迫不得已做出妥协,封朱常洛为太子。神宗认为自己的

"文赤壁"顾名思义是文学史上的一座风水宝地,又名黄州赤壁,位于湖北省黄州古城的西北部,因为它有着像城墙一样突出的岩石,颜色是绿红色,所以被称为赤壁。

因文学家苏轼写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而全全国闻名。西晋元年,龙骧将军蒯思修建了一座江馆纪念三国的赤壁战争。北宋元丰三上时期,作家苏轼降至黄州时,在游赤壁途中作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因而出名。

"武赤壁"是三国之战的所在地,又名周朗赤壁,是当年发生赤壁战争的地方。战后,该遗址也成了今天的三国赤壁古战所在地,位于蒲圻县,现更名为赤壁市。

东汉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部队南下至连克新野、襄阳数城,然后又从江陵往江东方向下去,与位于江西上的孙权、刘备联军第一次在赤壁作战,曹军以失败收场,被逼退回至江北地带,就是如今的洪湖县乌林公社,和孙权、刘备隔着一条江相峙。

后来,孙权和刘备巧妙利用火元素攻击曹军,并且利用风的走势,让火船直达曹军的水寨。瞬间曹军船的营房燃烧起来,火势随风飞舞,眼前一片火海,把南岸的悬崖染红,赤壁因此得名。

赤壁山险峻雄伟,面对江面是一座空空的悬崖头,犹如一匹战马的蹄,冲破数千公顷的烟波向北奔腾。石墙西侧刻有“赤壁”的字,据说是东吴的周瑜将军写的,因为它是一支巨手神笔,笔迹通过石崖到达山的后面,映出了反体的"赤壁"二字。

由此可见:文赤壁和武赤壁区别在于:前者时因文学家苏轼得诗出名;后者是因为曹操与孙权、刘备的赤壁之战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