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古之学者比物丑类的启示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17 0
  1. 学记善学者文言文翻译
  2. 学记的作品原文
  3. 文言文比得上
  4. 文言文阅读(2)君子之学
  5. 类字成语
  6.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哪里
  7.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不是,《学记》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据郭沫若考证,作者为孟子的学生乐正克。

《学记》,比较系统和全面地总结和概括了先秦汉民族的教育经验。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它是古代汉民族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古之学者比物丑类的启示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课本学习和实际训练相结合,既要扩大知识领域,又要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书中用较多的篇幅,阐述“教”与“学”的辩证关系。认为只有通过“学”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学业方面的差距(“学然后知不足”),只有通过“教”的实践,才会看到自己知识和经验方面的贫乏(“教然后知困”)。看到差距,才能力求上进,看到贫乏,才能鞭策自己,从而得出“教学相长”的正确结论。《学记》重视启发式教学(“开而弗达则思”),重视教学的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教之谓孙”),强调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重视因材施教。主张从了解学生学习的难易,才质的美恶,作为启发诱导的依据。

主张由浅入深,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学顺序,并且提出一条积极性的教育原则,即要在学生不良的行为没有发生前,引导他们向善的方面发展。并指出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之间要取长补短。《学记》赋予教师以崇高的地位。提出尊师的思想。

学记善学者文言文翻译

1. 比在古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

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

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⑦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

⑧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

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

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2. "比"在古文中的用法

比bǐ〈动〉(1) (会意。

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本义:并列;并排)(2) 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尔雅·释鸟》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比其具。

——《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4) 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5) 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6) 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7) 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8) 及,等到 [arrive]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

——《史记·项羽本纪》(9) 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

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子,不为比(偏爱)。

——《左传·襄公三年》(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12) 等同[be equal to]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13) 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14) 通“庀”。

具备 [possess;h***e]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及祭祀,比其具。

——《周礼·世妇》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15) 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宰严限追比。

(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

——《聊斋志异·促织》(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词性变化◎ 比bǐ〈形〉(1) 接近;亲近 [intimate]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

——《周礼·夏官》(2) 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3) 密(与“稀”、“疏”相对) [dense]比,密也。——《说文》其比如栉。

——《诗·周颂·良耜》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

注:“比,近也。周密也。”

(4) 又如:比甲(马甲)(5) 和谐 [harmonous]声比则应。——班固《汉书》◎ 比bǐ〈名〉(1) 比喻,比方 [metaphor]。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2)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ratio]。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3) 姓◎ 比bǐ〈副〉(1) 皆,都,同等地 [all]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2) 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3) 连续,频频 [frequently]比投不释。——《礼记·投壶》间者数年比不登。

——《汉书·文帝纪》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三人比坐事死。

——《汉书·公孙贺传》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比三年日蚀。

——《汉书·外戚传》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4) 近来 [lately;recently]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

——《吕氏春秋·先织》◎ 比bǐ〈介〉(1) 比起 [than]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 柳宗元《捕蛇者说》曹操比于 袁绍。

——《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他比你高(3) 为;替 [for]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4) 及,等到 [till]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史记·陈涉世家》比至南郡,而 琮已降。——《资治通鉴》比去,以手阖门。

——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3. 比在文言文中的含义

比较,比量。

《孟子·告子下》: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史记·游侠列传》: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春秋左传·桓公十五年》: 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比拟,看成和。

一样。 《诗经·谷风》: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春秋左传·襄公五年》: 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类似,相像。

《史记·天官书》: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比方,比喻。

《礼记·学记》: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比照,与。

相当。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史记·齐太公世家》: 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例,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 《韩非子·有度》: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亲,亲近。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尚书·伊训》: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接近,靠近,挨近。

《战国策·八年谓魏王》: 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奉,畜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於利,比於患。 并列,并排。

《史记·苏秦列传》: 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 《鬼谷子·中经》: 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

齐等,同样。 《孟子·滕文公上》: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协调,配合一致。 《孟子·滕文公下》: 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诗经·六月》: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勾结。

《荀子·不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春秋左传·昭公十四年》: 楚令尹子旗有德於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

《韩诗外传·卷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 《管子·重令》: 所好恶,不违於上;所贵贱,不逆於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

阿私,偏袒。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新序·杂事一》: 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合,适合

《庄子·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管子·五辅》: 中正比宜,以行礼节。

和谐,和睦。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春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然也。

《吕氏春秋·应同》: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佐助。

《国语·齐语》: 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 密,密集。

《诗经·良耜》: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吕氏春秋·达郁》: 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皆,都,到处。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是也。

及,等到。 《史记·高祖本纪》: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晏子春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为,替。

《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通“庀”:治理。 《庄子·徐无鬼》: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4. “比”字的几种文言含义

(1) 会意。

(2)同本义

(3)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9)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5. 古文中“比”的义项

〈动〉

(1) 形声。从二匕,匕亦声。隶定字形已经与甲骨文字形相脱离,不能据甲骨文字形解释。“匕”本义为“用匙把食物送入口中”,引申义为“美味”。“比”本义为“两种食物同美”。引申义为“等列”、“同美”。再引申义为“评定优劣次序”。

《说文》:“比,密也。二人为从,反从为比。凡比之属皆从比。”案:许慎释比为密,显误(比字无“密”义)。又释比之形为“反从”,再误(甲骨文字开口朝向一般并不固定,“从”字向左与向右没有区别。全部甲骨文字中,大概只有“司”与“反司”即“后”有开口朝向的区别)。据《甲骨文编》,“比”字与“申”字基本构件完全相同,为妇女肘、膝同时着地、等待 *** 之状。故甲骨文比字本义为王者姬妾(相当于隶定字“妣”),与“二人相从、反从为比”无关。而王者姬妾合于“等列”、“同美”之义。隶定字形改为从二比,即从二美食,亦合于“等列”、“同美”之义。

(2)同本义 [be nextor near to]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

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尔雅·释鸟》

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比其具。——《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孟子·滕文公上》

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

纳比笼中。——《聊斋志异·促织》

(3)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4)连接,接近 [be close to;be near to]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

(5)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6)比较;考校,核对 [pare;contrast]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

(7)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 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8)及,等到 [arrive]

比至定陶,再破 秦军。——《史记·项羽本纪》

比去,以手阖门。——《项脊轩志》

(9)比拟 [draw an *** ogy;liken to];。如:比象(比像。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10) 勾结;偏爱 [collude with]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立其子,不为比(偏爱)。——《左传·襄公三年》

(11) 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12)等同[be equal to]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

(13)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14) 通“庀”。具备 [possess;h***e]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

及祭祀,比其具。——《周礼·世妇》

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

(15)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set a time limit for]

宰严限追比。(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聊斋志异·促织》

(16) 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6.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题(11分)(节选自岳飞《论马》)注:①啖

小题1:(1)①以……为奇 ②……的样子 (2)D

小题2:.然 / 非 精 洁 / 则 宁 饿 死 不 受 。

小题3:.⑴披上战甲奔驰,开始时它(们)好像并不很快⑵因为那里的环境过分凄清,不能长时间停留,于是记下这番景致后就离开了。(本题4分。每小题2分,译错1处扣0.5分,扣完为止)

小题4:要能识别人才,要善待人才,要给人才充分施展才能提供必要的条件。(意思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第一步中的两个字,“奇”是文言文中的重点的活用字词,应知道。“然”的用法较多,在此句中应译为“的样子”。第二步中例句中的“而“表转折,只有D中的“而”是转折之意,A表修饰,B、C都表并列。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虚词,一般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等。平时学习中要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的实词和虚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本句的意思,根据语意将其划分停顿。“然”是句首的连词,应停顿,“非精洁”意思是不精细和洁净的食料,是主语,“则”表示转折,所以主语后,转折前要停顿。即应为“然/非精洁/则宁饿死不受”。

点评:划分停顿首先要整体理解句子,然后根据句意把句子有机的分开,注意词语不能断开。

小题3: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介”“清”等。“介”选文下面有注解,“清”指凄清。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4:试题分析:“必相对数日沉思,反复诊视,必得其因而后已”语句体现了人物认真负责的精神和钻研精神,“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桑椅漆气熏人,忽大悟”表明人物善于观察。

点评:启示要根据文章内容、主题、人物的言行、人物在文中的地位作用来整体感知的。整体感知的时候,理解文章的内容,抓住关键的语句也是很重要的。

学记的作品原文

1. 文言文 善学者

原文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2),又从而庸之(3)。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4),先其易者,后其节目(5),及其久也,相说以解(6)。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7)。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注释]

①本节选自《学记》。②逸:安闲,这里指费力小。功:效果。(3)庸:功劳。④攻:治,指加工处理木材。(5)节:树的枝于交接处。目:纹理不顺处。(6)说:同“悦”。(7)从容:同“舂容”,即撞钟。

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小,而自己收到的效果却很大,这要归功于老师教导有方。不善于学习的人,老师费力大,而自己的获却很小,学生会因此埋怨老师。善于提问的人,就像加工处理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处理的地方下手,然后对对节疤和纹理不顺的地方,时间长了,问题就愉快地解决了。不善于提问的人与此相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就像撞钟一样,轻轻敲击则钟声较小,重重敲击则钟声大响,等钟声响起之后,让它的声音响完。不善于回答问题的老师与此相反。这些都是增进学问的方法。

读解

应答如同敲钟,这是个很不错的比喻。敲钟者应当了解钟的特点和性能,然后以适当的方法去敲击。了解钟是前提,掌握敲钟的技巧次之。没有对钟的特点、性能的熟悉,技巧本身就无从谈起。因此,敲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老师回答学生的提问,同样也是一个双向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问题、心态等等有较准确的把握,答问才会说到点子上。

从学生的角度说,也同敲钟一样,倘若是好钟,用不着重重地敲和反复地敲。常言道,响鼓不用重捶。这就要取决于钟、鼓本身的性能了。破钟、破鼓,共呜不好的钟、鼓,无论怎么敲,声音都不会洪亮,不会声若雷呜。就人而言,有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到接受老师的指点。一是本身的悟性,一是已掌握的知识水平。这两个方面总是相互关联的。光有悟性,缺乏必要的知识作支撑,便找不到立足之处;只有满肚子书本知识,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知识就成了摆设和点缀。

所以,做一个好的敲钟人不容易,同样,做一个好的钟也不容易。好的敲钟人遇上好的钟,自然是天作之和的美事。

2. 求《学记》文言文及其译文,求最全

原 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

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比年入学,中年考校。

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

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

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

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勿、语存其心也。

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

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

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

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

《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

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

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

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话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

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执政者)发布政令,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如果他们)接近贤明之士,亲近和自己疏远的人,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

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放,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

3. 《李生论善学者》古文翻译

原文: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译文:王生好学,却没有好的方法。 原文: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 译文:他的朋友李生问他说:“有人说你不善于学习,是真的吗?” 原文: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 译文:王生不高兴,说:“凡是老师所讲的,我都能记住,这不也是善于学习吗?” 原文: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 译文:李生劝他说:“孔子说过‘学习,但是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学习贵在善于思考,你只是记住老师讲的知识,但不去思考,最终一定不会有什么成就,根据什么说你善于学习呢?” 原文: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译文:王生更恼火,不对李生的话做任何应答,转身就跑走了。 原文: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 译文:过了五天,李生特地找到王生,告诉他说:“那些善于学习的人不把向地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当成耻辱,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希望听到真理啊!我的话还没说完,你就变了脸色离开,几乎要拒绝人千里之外,难道是善于学习的人所应该具有的吗?学习最忌讳的事,没有超过满足于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你为什么不改正呢?如果不改正,等年纪大了,贻误了岁月,即使想改过自勉,恐怕也来不及了!” 原文: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译文:王生这才醒悟过来,道歉说:“我真不聪明,现在才知道你说得对。

请允许我把你的话当作座右铭,用作醒目的警戒。” 注释: (1)善:善于,擅长 (2)还:(xuán)通“旋”,转身。

(3)故:特意,故意。 (4)厌:满足。

(5)信:真的。 (6)说:(yuè)通"悦",高兴。

(7)罔:通"惘",困惑。 (8)志:通"记",记住。

(9)说:(shuì)劝说。 (10)愠:恼火,恼怒,生气。

(11)迨:(dài)等到。 (12)不敏:不聪明,古代人用来称呼自己,表示谦虚的词。

(13)而:表示承接 (14)其:他的。 (15)或:有人 (16)谓 :说。

(17)悉:都。 (18)谢:道歉。

(19)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请让我把你的话当做座右铭,用来展示明显的警戒。昭:表明,显示 (20)烔戒:告诫 (21)逾:超过。

(22)蹉跎:光阴消逝,事无进展 (23)盍:何不 (24)益:更加 (25)虽:即使 (26)耻:以。为耻 (27)贵:以。

文言文比得上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iǎ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g)也。故曰:教(念jiào)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 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文言文阅读(2)君子之学

1. 古文词语的意思是:“比得上”的词

1. 行李:古,出使的人,如“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今,行装. 2. 夫人:古,那个人,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今,人的妻子. 3. 师徒:古,军队士兵,如“寡君之师徒,不足以辱君矣”;今,师傅与徒弟. 4. 左右:古,动词,调遣,如“惟君左右之”;今,名词,表示大约,不确定. 5. 致死:古,效死命,如“有带甲五千人,将以致死”;今,导致死亡. 6. 丈夫:古,男子,如“丈夫二十不娶,其父母有罪”,今,妻子的配偶. 7. 其次:古,进驻,如“余何面目以视于天下乎?越君其次也”;今,次一等的. 8. 行政:古,施行政令,如“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今,国家机关的管理工作. 9. 象人:古,模仿人的形象,如“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今,很象人的样子. 10.地方:古,土地方圆,如“地方百里而可以王”;今,某一区域. 11.东面:古,脸朝东,如“东面而视”,今,东边. 12.面目:古,面部,如“于是河伯始旋其面目”;今,面貌. 13.至于:古,到了,达到,如“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到……结局,如“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到……时候,如“至于今,郡之贤士大夫请于当道”;今,表示另提一事. 14.大方:古,专家、学者,内行的人,如“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今,对财物不计较,言谈举止自然. 15以致:古,两个词,而招致,有动词性,如“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今,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 16山东:古,崤山以东,如“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今,山东省. 17非常:古,意外的变故,如“以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不寻常,作形容词,如“非常之谋难于猝发”;今,程度副词. 18细说:古,小人的谗言,如“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今,详细说明. 19足下:古,对人的尊称,如“再拜奉大将军足下”;今,脚下面. 20幼稚:古,小孩子,如“幼稚盈室,并无储粟”;今,形容头脑简单或缺乏经验. 21人事:古,做官,如“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今,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 22扶老:古,竹制手杖,如“策扶老以流憩”;今,搀扶老人. 23怀抱:古思想抱负,如“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今,怀里抱着. 24纵情:古,骄傲,如“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今,尽情. 25见机:古,看到细微的预兆,如“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今,看机会,看形势,如“见机行事”. 26猖狂:古,狂放,不拘礼法,不含贬义,如“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今,肆无忌惮. 27学者:古,求学的人,如“古之学者必有师”;今,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28从而:古,两个词,“从”是“跟从”的意思,“而”是连词,如“吾从而师之”;今,连词,表示目的或结果. 29众人:古,一般人,如“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今,大家,很多人. 30不必:古,不一定,如“***不必不如师”;今,不需要. 31气候:古,天气,如“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今,一定地区内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候情况,或比喻动向、情势等. 32经营:古,收藏,名词,如“韩魏之经营”;今,动词,***或管理. 33可怜:古,可惜,如“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今,对他人的不幸表示感谢怜悯. 34从事:随从人员,名词,如“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今,干某项事业. 35其实:古,它的真相,如“自以为得其实”;今,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 36方丈:古,一丈见方,如“室仅方丈,可容一人”;今,寺院的主持. 37往往:古,到处,如“墙往往而是”;今,相当于“每每”“常常”. 38颜色:古,脸色,如“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今,色彩. 39不行:古,不能走路,如“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今,不可以. 40成立:古,成人自立,如“零丁孤苦,至于成立”;今,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41洗马:古,太子的侍从官,如“寻蒙国恩,除臣子洗马”;今,给马洗身. 42上报:古,报答皇恩,如“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今,向上级报告. 爱人: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 (古义;爱百姓.今义:丈夫或妻子.) 2.把握:其为物身轻宜藏,在于把握 (古义:手掌内.今义:抓住成功的可靠性) 3.卑鄙: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地位低,见识浅. 今义:言行不道德.) 4.暴露:将士暴露数十年,所欲者土地人民耳 (古义:在野外征战.今义:显露出来.) 5.便宜:数上书言便宜事 (古义:对国家有利的.今义:略.) 6.不必:***不必不如师 (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 7.不避:今海内为一,土地人民之众,不避汤禹 (今义:不亚于、不次于.今义:不躲开) 8.不起:诸府五辟,诏十至,坚卧不起 (古义:不出来做官.今义:略.) 9.不可:时有请立刘氏七庙者,太后问辅臣……鲁宗道不可(古义:不同意,不认可. 今义:不可以.) 10.不过:不过数仞而下 (古义:不超过.今义:转折连词) 11.北面:何不按兵柬甲,北面下事之 (古义:面向北,投降.今义:方位名词之一.) 12.城市: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古义:城市里做买卖.今义:略.) 13 成立:至于成立 (古义:成家立业.今义:略) 14.处分:处分适兄意,进止敢自专。

2. 古文词语的意思是:“比得上”的词

一、《伤仲永》 1.出处: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2.作者:王安石,字介甫,晚号半山也被称为王文公;是北宋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3.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三经新义》中的《周宦新义》残卷、《老子》若干条。

4.内容理解:告诉我们学习和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 5.字词句: A.字音:环谒〔ye〕 泯〔min〕然 称〔chen〕 夫〔fu〕 B. 词义: ⑴.通***字: ①.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扳通“攀”,牵、引。

②.贤于材人远矣: “材”通“才”,才能。 ③.未尝识书具: “尝”同“曾”,曾经。

⑵.古今异义: ①.是: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自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今为判断词。 ②.或:古义不定代词,有的,eg:或以钱币乞之;今义为或许。

③.文理:古义是文***和道理,eg: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今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 ⑶.一词多义: ①.自:a.自己,eg:并自为其名;b.从,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②.闻:a.听说,eg:余闻之也久;b.名声,eg:不能称前时之闻。 ③.其:a.这,eg:其诗以养父母;b.他的,eg:稍稍宾客其父。

④.并:a.连词,并且,eg:并自为其名;b.副词,全,都,eg: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⑤.名:a.名词,名字,eg:并自为其名;b.动词,说出,eg:不能名其一处也。

⑥.宾客:a.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eg:稍稍宾客其父;b.名词,客人,eg: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⑦.就:a.动词,完成,eg:自是指物作诗立就;b.动词,从事,做,eg:蒙乃始就学。

⑧.然:a.代词,这样,eg:父利其然也;b.形容词词尾,……的样子,eg:泯然众人矣。 ⑨.于:a.介词,此,eg:贤于材人远也;b.介词,在,eg:与厅事之东北角。

⑩.为:a.动词,作为,eg:其读以养父母,收族为意;b.动词,成为,eg:卒之为众人。 ⑩.夫:a.指示代词,那些,eg:今夫不受之天;b.名词,丈夫,eg:夫起大呼。

⑷.词语活用: ①.忽啼求之(啼,哭着,动词作状语。) ②.父异焉(异,奇怪,形容词作动词。)

③.宾客其父(宾客,名词作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

④.父利其然(利,作动词。) ⑤.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日,每天,作状语;环谒,四处拜访。)

⑸.重点词语翻译: ①.世隶耕(隶,属于。) ②. 不至:没有达到(要求)。

③.称前时之闻(称,相当。) ④.通悟:通达聪慧。

⑤.收族:和同一宗族的人搞好关系,;收,聚、团结。 ⑥.彼其:他。

⑦.泯然:完全。 ⑧.贤于材人:胜过有才能的人;贤,超过;材人,有才能的人。

C.特殊句式及重点句子翻译: ①.判断句: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全局表判断。)

金溪百姓方仲永,世代务农。 ②.省略句:a.不使学。

(即“不使之学”,省略宾语) 不让方仲永学习。 b.令作诗。

(即“令其做诗”,省略宾语) 我叫方仲永作诗。 c.还自扬州。

(省略主语“我”) (我)从扬州回乡。 d.受之天。

(“之”后省略“于”) 先天得到的。 ③.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同乡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用钱币求仲永题诗。

④.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与邑人,不使学:(他的)父亲以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县里的人,不让他学习。 ⑤.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的多。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⑥.其诗以养其父母,收族为意: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⑦.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此,指定事物叫他作诗,他立即写成。

⑧.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叫他做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跟以前听说的相当了。 ⑨.今夫不受之天,故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之成为普通人就完了吗? 备注:文章属于一篇随笔,***用的是欲抑先扬的写法。 二、《木兰诗》 1.出处:又叫《木兰辞》,这是南北朝时北方名歌中的一首 叙事诗 ,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首诗后***人加工润色,被历代传诵,与《孔雀东南飞》合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二者异曲同工,互相辉映,对后代的文学艺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

2.字词句: A.字音:机杼〔zhu〕 鞍鞯〔an jiang〕 辔〔pei〕头 鸣溅溅〔jian〕 金柝〔tuo〕 阿姊〔zi〕 霍霍〔huo〕 可汗〔ke han〕 贴:军帖〔tie〕;贴〔tie〕黄花;字帖〔tie〕 B.词义: ⑴.通***字: ①.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粘贴。 ②.出门看火伴:“火”通“伙”。

⑵.古今异义: ①.爷:古义指父亲,eg:卷卷有爷名;今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 ②.走:古义为跑,双兔傍地走;今义行走。

③.但:古义为只,副词,eg: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今常用作转折连词。 ④.郭:古义为外城,eg:出郭相扶将;今仅用作姓氏。

⑶.一词多义: 市:a.集市,eg:东市买鞍马;b.买,eg:愿为市鞍马。(名词作动词。

我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买:a.买(东西), eg:东市买骏马;b.雇,租,eg:欲买舟而下。

⑷.词语活用: ①.“何”疑问代词。

3. 古文中的比的各种解释

比较,比量。

《孟子·告子下》: 取色之重者,与礼之轻者而比之,奚翅色重? 《史记·游侠列传》: 诚使乡曲之侠,予季次、原宪比权量力,效功於当世,不同日而论矣。 《春秋左传·桓公十五年》: 雍姬知之,谓其母曰,父与夫孰亲,其母曰,人尽夫也,父一而已,胡可比也? 比拟,看成和。

一样。 《诗经·谷风》: 既生既育、比予于毒。

《春秋左传·襄公五年》: 书曰,叔孙豹,鄫大子巫,如晋,言比诸鲁大夫也。 类似,相像。

《史记·天官书》: 太白白,比狼;赤,比心;黄,比参左肩;苍,比参右肩;黑,比奎大星。 比方,比喻。

《礼记·学记》: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 比照,与。

相当。 《韩非子·内储说上》: 不救火者,比降北之罪。

《史记·齐太公世家》: 其子曰公孙无知,厘公爱之,令其秩服奉养比太子。 《战国策·齐人有冯谖者》: 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

例,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 《韩非子·有度》: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

亲,亲近。 《史记·司马穰苴列传》: 最比其羸弱者,三日而后勒兵。

《尚书·伊训》: 敢有侮圣言,逆忠直,远耆德,比顽童,时谓乱风。 接近,靠近,挨近。

《战国策·八年谓魏王》: 或以政教不修,上下不辑,而不可恃者;或有诸侯邻国之虞,而不可恃者;或以年谷不奉,畜积竭尽,而不可恃者;或化於利,比於患。 并列,并排。

《史记·苏秦列传》: 倍韩、魏之地,过卫阳晋之道,径乎亢父之险,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比行,百人守险,千人不敢过也。 《鬼谷子·中经》: 虽有美行盛誉,不可比目合翼相须也。

齐等,同样。 《孟子·滕文公上》: 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协调,配合一致。 《孟子·滕文公下》: 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

《诗经·六月》: 比物四骊、闲之维则。 勾结。

《荀子·不苟》: 君子易知而难狎,易惧而难胁,畏患而不避义死,欲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辞,荡荡乎其有以殊於世也。 《春秋左传·昭公十四年》: 楚令尹子旗有德於王,不知度与养氏比,而求无厌,王患之。

《韩诗外传·卷二》: 君子易和而难狎也,易惧而不可劫也,畏患而不避义死,好利而不为所非,交亲而不比,言辩而不乱。 《管子·重令》: 所好恶,不违於上;所贵贱,不逆於令,毋上拂之事,毋下比之说,毋侈泰之养,毋逾等之服。

阿私,偏袒。 《春秋左传·襄公三年》: 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

《新序·杂事一》: 君子谓祁奚能举善矣,称其雠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 合,适合。

《庄子·逍遥游》: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管子·五辅》: 中正比宜,以行礼节。

和谐,和睦。 《春秋繁露·同类相动》: 百物去其所与异,而从春所与同,故气同则会,声比则应,其验然也。

《吕氏春秋·应同》: 类固相召,气同则合,声比则应。 ***,佐助。

《国语·齐语》: 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 密,密集。

《诗经·良耜》: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 《吕氏春秋·达郁》: 肌肤欲其比也,血脉欲其通也,筋骨欲其固也,心志欲其和也,精气欲其行也,若此则病无所居而恶无由生矣。

皆,都,到处。 《战国策·张仪说秦王》: 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於前者比是也。

及,等到。 《史记·高祖本纪》: 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

《晏子春秋·景公冬起大台之役晏子谏》: 晏子使于鲁,比其返也,景公使国人起大台之役,岁寒不已,冻馁之者乡有焉,国人望晏子。 为,替。

《孟子·梁惠王上》: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如之何则可? 通“庀”:治理。 《庄子·徐无鬼》: 农夫无草莱之事则不比,商贾无市井之事则不比。

4. 文言文比是什么意思

比 拼音:bǐ 韵部:纸、寘 〈动〉(会意。

从二匕,匕亦声。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步调一致,比肩而行。

它与“从”字同形,只是方向相反。《说文》:“二人为从,反从为比。”

本义:并列;并排) 同本义 比物四骊。——《诗·小雅·六月》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尔雅·释鸟》危东六星,两两相比曰司空。——《史记·天官书》比其具。

——《周礼·世妇》。注:“次也。”

及献比禽。——《周礼·田仆》子比而同之,是乱天下也。

——《孟子·滕文公上》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战国策·燕策》纳比笼中。

——《聊斋志异·促织》又如:比肩(肩碰肩,谓高矮差不多);比物(排比同类事物);比集(排比汇集);比缀(编排连缀) 连接,接近 家人失火,屋比延烧。——《史记·汲黯列传》又如:比户(比家,比舍,比屋。

一家挨着一家;家家户户);比屋(隔壁);比里(邻里,乡里) 比较;考校,核对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楚辞·涉江》又如:比量(比照);比类(比照旧例);比句(—{gōu},核对检查簿籍);比次(考校);比并(相比);比势(较量武艺;比试);比迸(比武较量) 及,等到 比至定陶,再破秦军。

——《史记·项羽本纪》比拟 。如:比象(比像。

比拟,象征);比傅(勉强类比并不能相比的事物);比尚(比配) 勾结;偏爱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立其子,不为比(偏爱)。

——《左传·襄公三年》又如:朋比为奸;比周(勾结);比党(拉帮结派) 等同 刑余之人,无所比数。——汉·司马迁《报任安书》又如:比伍(等同,匹敌);比伉(匹偶) 通“庀”。

具备 比乐官,展乐器。——《周礼·大胥》及祭祀,比其具。

——《周礼·世妇》以敦比其事业。——《荀子·荣辱》官府限期办好公事 宰严限追比。

(追征。县令严定期限,催促交纳。)

——《聊斋志异·促织》又如:比捕(限期捉拿人犯);比卯(旧时地方衙门中差役的名簿叫“卯簿”。百姓有欠粮的,按卯簿派差役去催缴,如到期不缴,拘衙受刑叫“比卯”) 〈形〉 接近;亲近 使小国事大国,大国比小国。

——《周礼·夏官》又如:比近(亲近);比周(亲近);比昵(亲近);比善(和睦亲近);比日(近日;每日);比世(近世,近代);比辰(近时,近日);比者(近来);比岁(近年);比际(此时,这时) 密(与“稀”、“疏”相对) 比,密也。——《说文》其比如栉。

——《诗·周颂·良耜》是与比周。——《左传·文公十八年》。

注:“比,近也。周密也。”

又如:比甲(马甲) 和谐 声比则应。——班固《汉书》〈名〉 比喻,比方 。

如:比似(如同);比偶(排比对偶);比兴(比与兴);比讽(用“比”的方法讽喻) 比较两个同类数量的倍数关系,其中一数是一另一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 。如:三与五之比,等于五分之三 姓 〈副〉 皆,都,同等地 再战比胜。

——《战国策·齐策》又如:比隆(同等兴盛);比行(并行) 连续,频频 比投不释。——《礼记·投壶》间者数年比不登。

——《汉书·文帝纪》比年日蚀。——《汉书·张延寿传》三人比坐事死。

——《汉书·公孙贺传》地比震动。——《汉书·翼奉传》比三年日蚀。

——《汉书·外戚传》始至之时,岁比不登。(登:丰收)——苏轼《超然台记》近来 臣比在晋也,不敢直言。

——《吕氏春秋·先织》〈介〉 比起 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曹操比于袁绍。

——《三国志·诸葛亮传》又如:他比你高 为;替 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孟子·梁惠王上》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

——《史记·陈涉世家》比至南郡,而琮已降。——《资治通鉴》比去,以手阖门。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

5. 比在古文是什么意思是什么

①并列;挨着。《核舟记》:“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②接连。《史记·吕太后本纪》:“又比杀三赵王。”

③勾结。《韩非子·孤愤》:“朋党比周以弊主。”

④比较。《涉江》:“与天地兮比寿。”

⑤比喻,一种传统的表现方法。

⑥都,皆。《战国策·齐策》:“夫中山千乘之国也,而敌万乘之国二,再战比胜。”

⑦近来。《祭十二郎文》:“比得软脚病,往往岙剧。”

⑧等到,及。《项脊轩志》:“比去,以手阖门。”

⑨为,替。《孟子·梁惠王上》:“愿比死者一洒之。”

⑩比起……来。《捕蛇者说》:“今吾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又比拟,认为和……一样。《隆中对》:“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比周1.结党营私。《管子·法法》:“群臣比,则蔽美扬恶。”2.集结,聚合。《韩非子·初见秦》:“天下又比而军华下,大王以诏破之,兵至梁郭下。

类字成语

1. 君子之学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君子之学①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箸②乎心,布③乎四体④,形⑤乎动静⑥;端而言⑦,蠕而动⑧,一可以为法则⑨。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注释

①选自《荀子·劝学》。②箸:同“著”,牢记。③布:分布。引申为表现④四体:四肢。⑤形:体现。⑥动静:举止。⑦端而言:说话语意精微。端,同“喘”。⑧蠕而动:比喻举止文雅。蠕,虫子的活动。⑨法则:榜样。

阅读训练

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字,并解释。

①入乎耳,箸乎心 ②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

2.“动静”的古今义有什么不同?

古义:______;今义:_________

3.下列句中,“则”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口耳之间则四寸耳 B.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C.战则请从 D.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4.本文拿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了_________论证,观点鲜明,论证严密。

5.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箸”通“著”,牢记。 ②“曷”通“何”,怎么。2.古义:举止。今义:①动作或说话的声音; ②(打听或侦察的)情况。3.A。(A项中的“则”当“只,不过”讲;BCD项中的“则”当“就”讲。)4.君子之学 小人之学 正反对比5.只有像君子那样虚心学习,牢记在心,付诸言行,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译文

君子的学习,是听到耳朵里,牢记在心里,表现在形体举止上。(他的)语言是精深的,举止是文雅的,全都可以作为榜样。小人的学习,是从耳朵听进去,却又从口中说了出去。口耳之间仅仅四寸而已,(不牢记,不实践)怎么能美化七尺的身躯(提高自己的品德)呢?

2. 文言文比较阅读 教学相长 君子之学

教学相长,成语,出自《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意为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3. 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小题

1.A 2.D 3.(1)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

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2)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3)略 1.浸泡,浸染 2.此处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

3.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参考译文 君子的学习,听在耳朵里,记在心中,表露在身体的仪态上,显现在行动举止上。

轻声的说话,小心的行动,一言一行都可以作为准则。小人的学习,从耳朵里听进去,又立刻从嘴说出来。

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只有四寸远,怎么能使自己的身躯都得到完美呢?古代的人求学是为了自己,现在的人求学是为了他人。君子学习,是为了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完美。

小人学习,是为了拿学来的东西去讨好别人。 蓬草生长在麻丛当中,不需要扶植就长得挺直;洁白的沙子如果和入黑泥里,也会变得跟黑泥一样黑。

香草兰槐的根叫做芷,芷虽香,如果将它浸泡在臭水当中,君子就不愿接近它,百姓也不愿意佩戴它。这并不是芷的本质不好,而是由于被浸泡在臭水里的缘故,因此,君子定居时一定要选择好地方,外出交游一定要和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结伴,这样就能够防止自己受邪恶乖僻之人的影响,而逐渐接近“礼”“仁”之道。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

4. 文言文君子之学

什么《易经》原著?《易经》里根本就没这句话。

这句话是《易传》里的。 《易传》是中国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的解释。

共有10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又称十翼。

这句话是《象》上的第一句。 我觉得“太阳我捣鼓亮的”的解释是对的。

“分”字是后来加上去的,不是原文。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其中只有“行”字难解那么一点点。 《尔雅·释宫》:“行,道也。”

整句话的意思是:“天道刚健,君子(效法此)当自强不息。” 帛书易经与此有关的只有一句话: 九三:君子终日键键,夕泥若,厉,无咎。

意思是:筮得键卦,占得九三,君子应该自强不息、进取不已、日夜警惕、处处防范,虽然处境艰难,也会化险为夷,平安无事。 如果你只对那抄错了的句子感兴趣的话,那也就算了 如果对易经易传感兴趣的话倒可以互通有无。

5. 君子之学必好问的阅读答案

原文君子①之学必好问。

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②,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③决④焉?④——选自《孟涂文集》注释①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这里指学习上有见识的人。

②致疑:提出疑难③奚:哪里1.给加点的字注音。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相辅而行()者也③舍()问④其奚()决焉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3.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知而无罪也B.学而知之C.人不知而不愠D.愚公面山而居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5.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1hào②xíng③shě④xī2①一定,必定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④呢3.C.4.①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②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5.好学还应当勤问。参考译文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定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

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了,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细微末节,那么,放弃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6. 文言文片段翻译(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履洼趣思原文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洼,经尺,浸*日广。每履之,足苦踬焉。既久而遂安之。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其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噫!习之中人甚矣哉!足之履平地,而不与洼适也,及其久,则洼者若平,至使久而即乎其故,则反窒焉而不宁。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翻译:

清代文学家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 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 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习之中心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意思是说: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7. 君子之学必好问的阅读答案

原文君子①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②,非

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③决④焉?④——选自《孟涂文集》

注释

①君子:道德高尚的人。这里指学习上有见识的人。②致疑:提出疑

难③奚:哪里

1.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相辅而行()者也③舍()问④其奚()决焉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君子之学必好问②而或不达于事③非问无以广识④舍问,其奚决焉

3.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好学而不勤问”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我知而无罪也

B.学而知之

C.人不知而不愠

D.愚公面山而居

4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

②好学而不勤问,非真好学者也。

5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参考答案

1hào

②xíng

③shě

④xī

2

①一定,必定②也许,或许③增加知④呢

3.C.

4.

①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②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

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5.

好学还应当勤问。

参考译文

一个有见识的人,他做学问必定喜欢向别人提问请教。问和学,是相辅相成的,不学习钻研不能发现疑难,不提问请教不能使知识广博。只是喜欢学习但不愿时时向别人请教,还算不上是真正爱学习的人。

即使你道理懂得

了,

也许你还不能用于实践,

即使你搞清楚了主要的东西,

也许你还不了解它的

细微末节,那么,放弃了向别人请教,又从哪里去推断解决呢?

8. 《君子之学》 译文

刘蓉年少时在养晦堂西侧一间屋子里读书。他专心致志,遇到不懂地方就仰头思索,想不出答案便在屋内踱来踱去。这屋有处洼坑,每经过,刘蓉总要被绊一下。起初,他感到很别扭,时间一长也习惯了,再走那里就同走平地一样安稳。

刘蓉父亲发现这屋地面的洼坑,笑着对刘蓉说:“你连一间屋子都不能治理,还能治理国家么?”随后叫仆童将洼坑填平。父亲走后,刘蓉读书思索问题又在屋里踱起步来,走到原来洼坑处,感觉地面突然凸起一块,他心里一惊,低头看,地面却是平平整整,他别扭地走了许多天才渐渐习惯起来。

刘蓉不禁感慨道:“一个人学习时,初始阶段的习惯非常重要,君子求学,贵在慎重地对待开始阶段的习惯养成。”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哪里

类字的成语如下:

1、拔丛出类解释:犹言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成语出处:《宋书孝义传潘综》:“二子微猷,弥久弥芳。拔丛出类,景行朝阳。”

2、拔萃出类解释:同“出类拔萃”。指高出众人。成语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3、不伦不类解释:伦:类。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正派或不规范。也指将互不相关的事物拿来作比拟。成语出处:“眼中人不伦不类,阱中人不伶不俐。”

4、拔类超群解释: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成语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5、比类从事解释:比:比照。其他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成语出处:《汉书,文帝纪》:“它不在令者中,皆以此令比类从事。”

6、别类分门解释:按一定标准分成门类。参见“分门别类”。成语出处:清蒋士铨《临川梦隐奸》:“将江浙许多穷老名士,养在家中,寻章摘句,别类分门,凑成各样新书刻板出卖。”

7、拔群出类解释:指高出众人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必有天才,拔群出类。”

8、比物丑类解释:指连缀同类事物,进行排比归纳。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郑玄注:“以事相况而为之。丑,犹比也。”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

“君子之教喻也”出自《礼记?学记》,意思为高明的教师善于用启发的方法教育学生,其具体内容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它是班主任教育转化学生的有效策略。 即要求对学生:是引导而不是自艺学笠走;是荒勉、鼓励学生学习而不是推着学生走。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意。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只有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一种可以从他学习统治权术的人。可见选择师资是不可不慎重从事的。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

详情请看

《学 记》译注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 (xiao) 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不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译文:[ 执政的人对于国家大事如果能够]深谋远虑,[并且] 罗致好人[ 帮助自己来治理国事] ,是可以博得一点小小名气的,[但是 ]还不能够打动众人的心。[如果] 礼贤下士,亲近远人。就可以打动群众的心了,[但是] 还不可能教化人民。执政的人如果想要教化人民,培养良好的风俗,看来只有通过学校教育才行。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译文:玉石不经过雕琢,是不能成为玉器的;[同样,] 人们不通过学习,就不能够懂得道理。所以,古时候的帝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无不先从教育入手。《尚书·兑命篇》说:“念念别忘教育”,就是这个意思吧!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译文:即使有了美味的菜肴,不吃是不能知道它的美味的;[同样,] 即使有了最好的道理, 不学习是不能知道它的好处的。所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够, 只有担任教学工作才会真正感到困惑。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译文:知道不够,才能回头鞭策自己;感到困惑,才能不断努力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篇》说:“教与学是一件事情的两方面”。正是这个意思!

古之教,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返,谓之大成。

译文:古时候的教育制度是: 在[每二十五]“ 家”的“闾”设立“塾”,在 [每五百家的]“党”设立“庠”,在[ 每万二千五百家的]“遂”设立“序”, 在国都设立大学。大学每年招收学生,每隔一年考查学生的成就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分析课文的能力和志趣; 第三年考查学生的专业思想是不是巩固,同学之间能不能相亲相助; 第五年考查学生的知识是否广博,学生对于教师是否敬爱; 第七年考查学生研讨学问的本领与识别朋友的能力; [ 合格的 ] 就叫作“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能触类旁通, 他们的见解行动已能坚定不移, 这就叫作“大成”。

夫然后足以化民成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译文:这样才能收到教化人民,移风易俗的效果,使跟前的人心悦诚服,远方的人向往来归,这就是大学施教的过程。古书上说:“小蚂蚁总是跟着大蚂蚁走”,岂不正好说明了这层道理吗!

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孙其业也。夏楚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踖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也。

译文:大学开学的时候, [官吏要] 穿着礼服,备办祭菜,举行祭祀,为的是表示尊师重道的意思。[学生常常再三] 诵习小雅,[为的是使他们] 从开头就培养做官的兴趣。学生上学,要按鼓声打开书箧,为的是使他们重视学业。[大学里备有] 教鞭,为的是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 教官 ] 不到夏祭以后不去考查学生的成绩,为的是使学生得以按照自己的志趣从容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经常加以检查指点,但不 [ 叨唠 ] 灌输,为的是培养学生自己用心思考的习惯。年幼的学生只听不问,为的是使他们 [ 循序渐进地而 ] 不越级地学习。这七件事就是大学教育的基本纲领。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译文:古书上说:“在教育这件事上,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尽职, 学生的责任首先在于立志”,就是这个意思吧。大学进行教育的办法是: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正课,休息的时候也有种种课外作业。

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自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

译文:[因为,课外 ] 不习杂曲,[ 课内 ] 就学不好琴瑟;[ 课外 ] 不习歌咏,[课内 ] 就学不好诗;[ 课外 ] 不习洒扫、应对、进退等杂事,[ 课内 ] 就学不好礼仪。 [ 总之,] 如果不提倡课外技艺,学生就会学不好正课。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努力进修,休息的时候尽兴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搞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师友也就不会违反师友的教诲了。

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译文:《尚书·兑命篇》说:“唯有重视学业,按部就班,及时努力,学业才能有所成就”,正是这个意思!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其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译文:现在的教师呢,[ 只知道 ] 朗读课文,大量灌输,只顾赶进度,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他们不考虑学生的内心的要求,不能使学生的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他们进行教学的办法既不合理,提出的要求也不符合实际。以致,学生厌恶学习,怨恨师长,只感到学习的困苦,不知道学习的好处,即使勉强结业,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了。教育没有成效,原因就在这里!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凌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译文:大学进行教育的原则是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就先防止,这叫做预防;抓住时机,进行教育,这叫做及时;[ 循序地而 ] 不越级地进行教育,这叫做顺应 [ 自然 ] ;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这叫做观摩。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因素。

发然后禁,则扞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译文:[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以后才去禁止, 就要遭到阻力,不易纠正了;[ 如果 ] 时机错过以后才去学习,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不易有成就了。[ 如果 ] 不知顺应[自然],胡乱施教,[ 教育工作 ] 就会陷入混乱的境地,不能获得成效。[ 如果 ] 孤独地学,没有朋友,见解就会狭隘,见闻就会不广。[ 如果 ] 交友不慎,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 如果 ] 三朋四友,尽谈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这六点就是教育失败的原因。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译文:教师只有懂得了教育成功的因素,同时又懂得了教育失败原因,然后才能胜任教师的工作。所以优秀的教师是善于通过诱导进行教育的,[就是:] 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引导学生而不牵着学生走,师生关系才会融洽;策励学生而不推着学生走,学习起来才会感到安易;启发学生而不代替学生作出结论,学生才能独立思考。师生融洽,学习安易,学生又能独立思考,就是善于诱导的结果。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

译文:学生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不可以不知道。在学习中,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狭隘寡闻,有些学生的缺点是轻率勇为,有些学生的缺点是畏难而止。这四类缺点的根源是因为学生的心性不同之故。

知其心,多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译文:必须了解学生的心性,才能矫正学生的缺点。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发扬学生的优点,克服学生的缺点。优秀的歌手能使听众[自然而然地] 跟着他唱;[同样,] 优秀的教师能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跟着他学。他的讲解,扼要而又透彻,精微而又妥善,举例不多,却能说明问题,这就能使学生 [ 自觉自愿地 ] 跟着他学了。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教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译文:教师知道学生的程度有深浅,资质有好坏之分,然后才能多方诱导。只有善于多方诱导的人才能当教师。能当教师才能当官长,能当官长才能当君王,所以教师是一种可以从他学习统治权术的人。可见选择师资是不可不慎重从事的。古书上说:“从前三王四代的时候最重视师资的选择”,就是这个道理!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译文:在教育工作中,最难得的是尊敬教师。[ 因为,] 尊师才能重道,重道才能使人重视学习。所以,君王在两种情形之下是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臣子的:[就是,]当臣子在祭礼中扮演受祭者的时候,不以对待臣子在态度对待他;当臣子担任教师的时候,也不以对待臣子的态度对待他。按照大学的礼节,教师给君王讲书是不行君臣之礼的,就是尊师之意。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双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而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

译文:善于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不多而收效很大,对于教师又能表示感戴之忱。不善学习的人,教师花的精力很多而收效很少,反而会埋怨教师。善于发问的人,[发问如同]砍伐坚硬的木材;先从容易砍的地方砍起,随后才砍木材的关节;久而久之,[关节] 随手就可以砍开了。不善发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

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译文:善于答问的人,[对待发问]如同对待撞钟一样;撞得轻就响得小,撞得重就响得大;从容地撞,从容地响。不善答问的人恰恰与此相反。这都是有关进行教学工作的一些方法。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译文:单凭一点死记硬背得来的学问,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必须善于根据学生的问题来讲解才行。[只有 ] 当学生没有能力提出问题的时候,才可以直接讲给他听。如果讲了不懂, 就不必讲下去了。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译文:优秀的冶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皮子镶嵌成衣;优秀的弓匠的儿子,一定先学会用柳枝编织成箕;小马初学驾车 [ 与我们习见的情形 ] 相反,它是跟在车子后面的。人们懂得这三层道理,就懂得怎样做学问了。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译文:鼓并不等于五声,但若没有鼓,五声就不和谐;古时候做学问的人,善于从事物的类比中体会出事物的关系。水并不等于五色,但若没有水,五色就不鲜明;学习并不等于五官,但若不学习,五官就不能发挥作用;教师不在五服之列,但若没有教师,五服之间的关系就不亲密。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本矣。

译文:所以说:德行最高的人不限于担任某一官职;普遍的真理不限于解释某一具体事物;最守信用的人不立约就能守信;最守时刻的人无须划一就能守时。懂得了这四层道理,就懂得 [ 做学问 ] 要从根本着手了。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古时候]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后祭海,就因河是本源,海是归宿。这就是重视根本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