莼鲈之思的典故意思_莼鲈之思的典故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8 0
  1. 鲈鱼堪脍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三个典故是什么 ?
  2. 文言文《纯鲈之思》的内容是什么?
  3. 莼鲈之思怎么制作?
  4. 松江鲈的文化
  5. 西晋文学——张翰“莼鲈之思”
  6. 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
  7.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哪些典故
  8. 水龙吟中用了三个典故,请问是哪三个典故?

典故,是指具有教育意义且大众耳熟能详的公认的人物,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为鲈鱼而辞官的典故,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为鲈鱼而辞官的典故 篇1

宋人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记:“东晋张翰,吴人,仕齐王冏,不乐居其官。一日,见京师秋风起,因作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遂弃官而还国。”

但是,张翰“仕齐王冏”,乃非东晋人。“冏”即司马冏,死于公元302年,那时还是西晋。冏为西晋宗室、晋王司马昭之孙。他曾任大司马,掌邦政,还是军队的最高首领。那时,张翰仕于冏手下,为大司马东曹椽。

莼鲈之思的典故意思_莼鲈之思的典故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最初评骘张翰因思鲈而弃官返国的,可能是东晋的河运使王贽。王也是文人。当他乘船过吴江时,不禁吟道:“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因想季鹰当日事,归来未必为荨鲈。”季鹰即张翰。可是,按张翰当初作歌,只写了思鲈,未写思荨。王贽的诗中,多了个荨菜。

唐人房玄龄等撰《晋书·张翰传》又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荨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这与《中吴纪闻》里说的是一个意思,只是又多了个菰菜。

之后,东坡三贤诗则曰:“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不须更说知几早,只为荨鲈也自贤。”这诗写得比王贽的诗要高一筹,即不论张翰是思鲈、思荨,还是思菰,都有自贤之明的意味。

龚明之谓张翰“不乐居其官”,那是有因由的。西晋初年,大封同姓王,司马冏被封为齐王。他得势后,擅自专权,昏聩骄横,沉迷酒色,又奸谋乱世。***惠帝继位后,贪图享乐,不理政事,引发皇族内部的权势之争。冏先是密结赵王司马伦,废杀擅权的皇后贾南凤(贾后)。伦废帝自立。冏见谋势未逞,又勾结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联合杀伦。伦被囚杀。冏自己辅政,欲图皇太弟位,遂又引起颙和长沙王司马乂联兵伐冏。“八王之乱”愈益扩大。战乱之中,冏的一些属僚、中侍如稽绍、孙惠、顾荣、鲁掳,包括张翰曾多次上书,劝谏冏要记取教训,退而让贤,居安思危,以避祸患。冏哪里听得进去,仍肆恣无忌,要与颙、乂拼杀。这些人深感忧虑,怕受贻累,危及自身,于是孙惠带头,装病辞职,又有佯称家父有恙者,相继离去。张翰则为“荨鲈之思”而辞官。但这仍是他的表面理由,潜意识是:与其跟着这个昏王卖命而提心吊胆,还不如回到家乡作个布衣,去过安稳的田园生活。

所以,当时离冏者不止张翰一人。那些冏的重要扈从们也都有遁世归隐的自知之明。只是,他们辞官的原因较为寻常,且装且佯,故未被后世留意。张翰也是文学家,有性情,他的辞官虽然也未必为“荨鲈之思”,但却反映出他厌恶内乱,不愿助纣为虐,想往和平生活的心态,在当时有“人心思安”的社会性意义,因而为后世传颂。

而且,张翰此举,还使吴中美食起誉,并唤起人们以“荨鲈之思”为垂范的思乡情节。这也不能不提。

张翰思鲈,即吴江产的四鳃鲈。其体形丰腴而秀美,遍身银鳞,俗称“花姑鱼”、“媳妇鱼”、“花花娘子”。而且肉质洁白,细嫩鲜美,是野生鱼类中最为上乘的一种,与黄河鲤鱼、鳜鱼、兴凯湖大白鱼并列为四大淡水名鱼。那时人们多用秋鲈细脔为脍,习谓“鲈鱼脍”。宋人范成大诗:“细捣橙虀有脍鱼,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除却淞江(吴江)到处无。”诗中虽然未提张翰,却与张翰有关。宋人谈明《吴兴志》又记:“(鲈鱼)肉细美,宜羹,又可为脍,张翰所思者。”可见,鲈鱼因被张翰所思,它的价值大有增值。

张翰思荨,即长江以南地区的野生荨菜,今习谓莼菜。因在湖中或清水池中生长,故又谓“水葵”。四月间生茎,茎上有叶,深绿色;但叶不舒展,卷得很紧,尖削如雉尾,则又谓“雉尾荨”,做羹最美。乃至五、六月间,其叶稍舒,并生粘液,淋漓下滴,阳光一照,丝迹显然,这时谓“丝荨”。晚夏至秋,其植株老衰而味苦,且有蜗虫藏匿卷叶中,难以察见,故不宜食。做荨羹很有讲究,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已有记载,大意是:一、荨菜须先用沸汤焯之,落水漂用,不然苦涩;二、荨菜不须改刀,宜用好汤,须冷汤下;三、调味时尤不宜咸,不可搅动,搅则荨碎,汤混浊。后来,做荨羹又讲究以鱼髓、蟹脂等作配料,均冷汤下,方可清新远胜。

荨羹出名,也得益于陆机的赞赏。《晋书·陆机传》记:西晋灭吴后,陆机去洛阳求仕,曾拜访中侍王济。王以宴酬,他指着斛中的羊酪问陆:“卿江东何以敌此?”陆答:“有千里荨羹,未下盐豉耳。”以示可敌羊酪。要说的是,陆机在《晋书》中被立传,竟是唐太宗御笔亲论,故而陆的声誉很大,荨羹也跟着出了名。陆游诗中有“姜宜山茗留闲啜,豉下湖莼喜共烹”的句子,就是引用陆机的这个掌故。若论文学成就,陆机远在张翰之上。然而,他却没有张翰的自律和自省,愚忠于成都王司马颖,初任相国参军,继而为后将军。司马颖自立为皇太弟、专擅朝政时,陆又升为河北大都督。结果呢,陆率军在“八王”混战中失利,被东海王司马越击败,司马颖一怒之下,竟将陆处死。陆也是吴中人,若不去附事权贵、图仕求荣,或提早离颖辞官,“鲈荨之思”八成会张冠陆戴了。可惜了一代文宗。

按《晋书·张翰传》记,张翰亦思菰。菰菜的根部有肥大的嫩茎,即食用的茭白,长江以南低洼地区种植最多,古称“雕胡米”。杜甫有诗曰:“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锦带羹即荨羹。陆游也写过“菰饭荨羹香满船”的诗句,可见菰与荨是老搭档了。可是,吴中的菰菜就不一样。明人王世懋《学圃杂疏》记:“茭白以秋生,吴中一种春生者曰吕公茭,以非时为美。”晋时吴中的菰菜是否已谓“吕公茭”?有待考稽。但肯定是有这种蔬菜的。我疑张翰“见秋风起”而思吴中的春菰,有非时之虞。唐版的《晋书》对史事的鉴别取舍不甚注重,“竟为绮艳,不求笃实”是本书的缺点。何况,像张翰是否思菰这样的小事,则更不会小心求证。但是唐后的史家文人,凡写张翰所思皆鲈荨,没有写他思菰的,便觉我的疑点持之有故。

关于张翰的“荨鲈之思”,还是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写得贴切:“昔张翰临风必思莼鲈以下气。按本草,莼鲈同羹,可以下气止呕,以是知张翰在当世意气抑郁,随事呕逆,故有此思耳。”他的同朝人司马光亦曾赋诗:“莼羹紫丝滑,鲈脍雪花肥。”之后,郑板桥又咏:“买得鲈鱼四片鳃,莼羹点豉一尊开。”……这都是张翰表征出来的一种食俎文化的延展。按说,张翰的作品后人不甚了然,原有集,早已失传,今仅存遗诗六首;他仕于冏,也难以有甚业绩。他的出名,在于“荨鲈之思”。

关键的事情还是张翰割袍断宦、回到家乡不久,司马颙与马司乂联兵伐冏,齐灭,冏被斩于阖闾门外。接着,东海王司马越又攻杀颙和乂。结果,八个王被杀死七个。越独揽大权。这场战乱延续十六年,无辜百姓死亡数十万。张翰的可贵,在于能从那种高位上急流勇退,幸免于祸。当后世人循他所思,啖尝荨羹鲈脍时,岂止是齿颊留香,更有历史的兴亡之慨难以释怀。

为鲈鱼而辞官的典故 篇2

张翰,生卒不详,字季鹰,吴郡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魏晋时期文学家,汉代名臣张良的.后裔,吴国大鸿胪张俨之子。

张翰能诗善赋,性格放纵不拘,其父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身受亡国之痛,遂佯狂避世,不愿受礼法约束,而恃才放旷,很像魏晋名流“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因为阮籍曾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时人亦称张翰为“江东步兵”。

张翰出生在三国后期,他成人时已经是魏灭蜀,晋代魏,最后是晋灭东吴,天下大势遂分久必合。

晋武帝司马炎继承了司马昭优待蜀国君臣百姓的政策,也优待吴国君臣,除了对江东百姓免除二十年的赋役外,还颁诏聘贤,派船迎接江左名流到京城洛阳任职。

在这些名流中,名气最大的便是陆机、陆云兄弟,他们的祖父陆逊,父亲陆抗,那都是三国时代东吴***的中流砥柱

陆机兄弟二人一到洛阳,即获得西晋政要的欢迎,司马炎重臣、大司空张华甚至高兴地说出:“伐吴之役,利获两俊”。

江东风流人士在京都洛阳受欢迎的程度由此可见,张翰作为东吴的青年俊杰,自然也在受邀之列。

只不过,张翰到洛阳不久,就赶上了晋武帝去世,西晋最有作为的皇帝去世,导致西晋衰败的“八王之乱”帷幕缓缓拉开。

张翰在京城过得也并不顺心,具体他何时离开的,在史书上没有具体年份,只有一句“齐王司马冏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

齐王司马冏是“八王之乱”的重要参与者,可能为了拉拢江东人士,给了张翰一个类似于大司马秘书的职务。

张翰眼见西晋皇室内乱方兴未艾,便借口秋风起,思念家乡吴中的特产菰菜 ( 茭白 ) 、莼羹、鲈鱼为由,而回到了吴松江畔。于是,中国的历史故事中又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据《晋书·文苑列传·张翰》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临别之际,张翰还诗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张翰归乡不久,司马冏在“八王之乱”中兵败被杀,时人称赞张翰有先机之明。

张翰回江东后无官一身轻,自由洒脱,当时有人问他:“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张翰的彰显了魏晋风流的豪放:“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

张翰这样的潇洒人生,深刻地影响了唐代的“诗仙”李白,李白曾作诗来赞美张翰:

《金陵送张十一再游东吴》

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谁人今继作,夫子世称贤。

再动游吴棹,还浮入海船。

春光白门柳,霞色赤城天。

去国难为别,思归各未旋。

空馀贾生泪,相顾共凄然。

张翰在其《杂诗·其一》中曾用“青条若总翠,黄花如散金”来赞美江南地区春天里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海,因此,李白说“张翰黄花句,风流五百年”。

据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注曰:“唐人以‘黄花如散金’命题取士”,由此可见张翰一句诗,在后世影响有多大!

面对张翰舍得名利的阔达,李白不止写了一首诗来赞美张翰,还写了一首更著名的诗:

《行路难·其三》

有耳莫洗颍川水,有口莫食首阳蕨。

含光混世贵无名,何用孤高比云月?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皆殒身。

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在这首诗中,李白对张翰大加褒赞:“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一生放荡不羁,饮酒赋诗,快意人生,何尝不是在效仿五百年前的西晋名士张翰呢?

张翰对后世诗人的影响,不仅仅只有李白,唐代的另一位大诗人白居易亦曾有诗云“秋风一箸鲈鱼鲙,张翰摇头唤不回”(《寄杨六侍郎》)。

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有诗赞曰:

《戏书吴江三贤画像三首》之二

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

不须更说知几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张翰世代受到家乡人的纪念,据乾隆《吴江县志》卷七载:北宋元祐年间,吴江知县王辟筑三高祠,将张翰、范蠡、陆龟蒙并称三高,入祠其中。

鲈鱼堪脍 求田问舍 树犹如此 三个典故是什么 ?

辛弃疾绝对是宋代词坛上的用典大户,《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堪称这方面的代表作。其中“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这一典故的含义却颇值得玩味。

人教版教材对这个典故的注释是这样的:

季鹰归未季鹰,晋朝吴地人张翰。《世说新语》记载:他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如果认定此典出处为《世说新语》,那么这条注释就犯了断章取义的毛病。《世说新语·识鉴》这样记载这个故事:

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课释将最重要的一句隐去了:“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世说新语》将这个故事归在《识鉴》部中,很明显是将叙事重心是放在了“时人皆谓为见机”上。但是注释将最后一句去掉后,所讲述的就成了一个“吃货思乡”的故事了。

这其实也不全怪教材编者,仔细研究“莼鲈之思”这个典故的接受史,我们发现它的含义的确是丰富多变的。

《维扬送友还 苏州 》

崔颢

长安南下几程途,得到邗沟吊绿芜。

渚畔 鲈鱼 舟上钓,羡君归老向东吴。

崔颢用典故意在“思乡”。

《行路难(其三)》

李白

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

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 君不见吴中张翰称达生,秋风忽忆江东行。

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

李白这里的用张翰的典故与陆机、李斯等人形成对比,抒发了“见机”之感,意在旷达。

苏轼在《三贤赞》中也发出了类似感叹:

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 。

不须更说知机早,只为莼鲈亦自贤。

老苏借这个故事传达他一向主张的“人生贵适意”。

当然也有不少诗人被鲈鱼莼菜的美味吸引,在诗中垂涎三尺。如皮日休《西塞山泊渔家》:“雨来莼菜流船滑,春后鲈鱼坠钓肥。”悬想鱼米之乡的鲈莼之肥美。白居易的《偶吟》:“犹有鲈鱼莼菜兴,来春或拟往江东。”让人油然而生品尝美食的雅兴。元稹《酬友封话旧叙怀十二韵》:“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食指大动之态跃然纸上。

这个典故的内涵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我们或许可以从《晋书.张翰传》中找到答案:

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南山蕨,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俄而冏败,人皆谓之见机。然府以其辄去,除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原来这个故事,这本来就是个含义丰富的故事,“见机”“旷达”“思乡”“适意”这些要素全都具备,后来的唐宋诗人各取所需,自然就出现了上边的那种情况。那么辛弃疾使用的这个典故的意图何在呢?或许不同角度的理解,我们看到的将会是不同的辛弃疾。

先看“思乡”,这是“莼鲈之思”这个典故的标准用法。张翰本人也有一首《思 吴江 歌》表达这种情绪

秋风起兮佳景时, 吴江 水兮 鲈鱼 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

但是辛弃疾的乡愁和张翰截然不同的:在秋风萧瑟的赏心亭上,辛弃疾也想家了,而他的家却在江北,在敌占区。张翰起了“莼鲈之思”“遂命驾而归”,而辛弃疾思乡却只能站在建康赏心亭上无奈地北望;想要提一旅雄师收复失地,可朝廷上却是一片主和之声。两相对比,诗人心中的苦闷更加浓烈了。与上阕中的“落日楼头,断鸿声里”相互参读,一种浓得化不开的忧愁和无奈充斥在文字之中。从这个角度我们看到了一个悲苦的游子辛弃疾。

再看适意和旷达。既然壮志难伸,那与其苦苦折磨自己,倒不如把这些放下,像张翰一样品着小酒,吃着美食,“任心自适,不求当世”,不亦快哉?南宋“中兴四将”中刘光世、张俊、韩世忠,晚年不都选择了这样的生活吗?这样的生活虽好,但那不是辛弃疾的选择,他用“休说”二字道出了自己的人生态度。“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他的人生信条,“笑富贵千钧如发”是他的态度,“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 补天裂 ”是他用一生践行的行事准则。如果辛弃疾是典故的这个含义,那么通过反用典故,一退一进,对***明,我们看到了一个忧国忧民的英雄辛弃疾。

再看“见机”。《晋书》和《世说新语》都认为张翰辞官的原因是他有先见之明,他看透了司马家王爷之间“狗咬狗”的实质,看到了即将到来的大风暴的危险,在齐王司马冏最得势的时候预料到了将要来临的悲惨结局,辞官回乡是避祸之举。相反,同时期很多著名士如陆机、陆云兄弟还有后来的宰相王衍等,都淹死在“八王之乱”以及后来的五胡乱华中了。清文廷式在《纯常子枝语》卷五对此有比较中肯的分析:

季鹰可谓明智矣,当乱世,唯名为大忌。既有四海之名而不知进退,则虽善于防虑,亦无益也。季鹰、彦先皆吴之大族。彦先知退,仅而获免,季鹰则鸿飞冥冥,岂世所能测其深浅哉?陆氏兄弟不知此义,而干没不已,其沦胥以丧,非不幸也!

饱读诗书的辛弃疾自然也知道这个典故中的“见机”的意义,但是他从心里是鄙夷的。

南宋难道还少了这样识时务的“见机之人”吗?上至高宗皇帝和宰相秦桧,下至揣摩上意、献媚邀宠的臣子,不都足够识时务吗?如果辛弃疾用的是这个角度,那么表达的可能是一种嘲讽:像张翰一样的“见机者”啊,你真的很聪明,见事不好,脚底抹油,回家享受鲈鱼莼菜去了。可是那些留下来的人就一定不聪明吗?未必,其中恐怕也不乏我这样的以身许国的傻子和呆子吧。***林下,很好很聪明,但我不羡慕。

这种嘲讽辛弃疾在后来那首《水调歌头?舟次扬州和杨济翁周显先韵》中表达的更为直接:

今老矣,搔白首,过扬州。倦游欲去江上,手种橘千头。二客东南名胜,万卷诗书事业,尝试与君谋。莫射南山虎,直觅富民侯。

李广一生七十余战未得封侯,田千秋却因为善于揣摩武帝心思,“旬月取丞相封侯”,如何不让英雄气短?透过这样的嘲讽,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识时务”的斗士辛弃疾。

有人或许要批评我的解读求之过深,结合全词看,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意义哪有这么复杂?不是主要集中在有家难回的的悲叹上吗?哪里用得着搞得这么复杂?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你我皆非稼轩,安知辛公写下这个典故时心中没有这样的九曲回肠呢?更何况,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作品一旦完成,它的解释权就不再归作者所有,读者有权作出自己合理的解读。

哀乡愁,论适意,笑见机,一咏三叹;展游子乡愁,发英雄壮志,刺奸佞小人,一石三鸟。从一个典故中看出这么多重含义,不是也很有趣吗?

?

文言文《纯鲈之思》的内容是什么?

1、鲈鱼堪脍

典出《晋书·张翰传》。晋朝人张翰(字季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到家乡苏州味美的鲈鱼,便弃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

2、求田问舍

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求田问舍就是买地置屋。三国时许汜去看望陈登,陈登对他很冷淡,独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许汜去询问刘备,刘备说:天下大乱,你忘怀国事,求田问舍,陈登当然瞧不起你。求田问舍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

3、树犹如此

出自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又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以“树”代“木”,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扩展资料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全词内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白话释义

辽阔的南国秋空千里冷落凄凉,江水随天空流去,秋天更无边无际。极目遥望远处的山岭,只引起我对国土沦落的忧愁和愤恨,还有那群山像女人头上的玉簪和螺髻。西下的太阳斜照着这楼头,在长空远飞离群孤雁的悲鸣声里,还有我这流落江南的思乡游子。我看着这宝刀,***地把楼上的栏杆都拍遍了,也没有人领会我现在登楼的心意。

别说鲈鱼切碎了能烹成佳肴美味,西风吹遍了,不知张季鹰已经回来了没?像只为自己购置田地房产的许汜,应怕惭愧去见才气双全的刘备。可惜时光如流水一般过去,我真担心着风雨飘荡中的国家,真像桓温所说树也已经长得这么大了!叫谁去请那些披红着绿的歌女,来为掉英雄失意的眼泪!

3、鉴赏

该词是辛词名作之一,它不仅对辛弃疾生活着的那个时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较真实的现实内容,而且,作者运用圆熟精到的艺术手法把内容完美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极其强烈的感染力量,使人们百读不厌。

全词通过写景和联想抒写了作者恢复中原国土,统一祖国的抱负和愿望无法实现的失意的感慨,深刻揭示了英雄志士有志难酬、报国无门、抑郁悲愤的苦闷心情,极大地表现了词人诚挚无私的爱国情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莼鲈之思怎么制作?

莼鲈之思内容是:“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

后来被传为佳话,“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来自《世说新语·识鉴》。关于“莼鲈之思”,他自己有诗为证:“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不少诗人因迷恋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来江南感受莼菜鲈鱼的美味,尽管这莼菜和鲈鱼的产地并非他们的家乡,但借题发挥,抒发一下思乡之情,也非常自然。

注释

1.辟:被任命

2.东曹掾:官名。掾:原为辅佐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统称。

3.莼菜羹:与鲈鱼脍并称为吴中名菜。

4.羁宦:寄居在外地做官

5.俄而:不久

6.见机:洞察事情的苗头。机,通“几”

译文

张季鹰(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他)驾起车子便回去了。不久齐王落败,当时人都说(张季鹰)是能够看到细微的预兆。

松江鲈的文化

莼鲈之思=莼菜鲈鱼“莼鲈之思”系一典故,源于《世说新语》和《晋书.张翰传》。晋朝张翰,字季鹰,在洛阳为官,任齐王司马冏的东朝椽。一日秋风起,张想起家乡吴中的土特产茭白、莼菜羹、鲈鱼脍。便与人道:“人生在世,最难得的是能够舒适随意,怎能因为贪恋官位和名望而被束缚于千里之外呢?”于是作歌曰:“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随后驾车不辞而别回故乡去了。后来司马冏参与“八王之乱”,失败而死,其部属多受牵连。张翰因擅离职守,早被齐王除名,得以免祸,人们便说张翰有先见之明。宋代王贽有《过吴江诗》曰:“吴江秋水灌平湖,水阔烟深恨有余。因想季鹰当年事,归来未必为鲈鱼。”意为当年张翰见时局动荡,无所作为,预先归隐,是为避祸之举,所谓思家乡风物,仅为托词而已。年轻时读书,知此典故,惟莼菜为何物,一直不清楚。后习中草药,见图谱中绘有此种植物。莼是一种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属睡莲科,生于湖泊、池塘中,初生嫩而无叶,亦称水葵、雉尾莼、马蹄莼菜等名。其性凉,有下气止呕、润肠清热之功效,可供药用。食用部分是其水下往上生长而未舒开的嫩叶,尚未浮出水面。出水后叶片展开,状如睡莲叶而小,开红花,味苦涩,已不可食了。莼菜生长力强,每隔数日可***一次,从清明直至七月均可***摘,以春夏之交所***最为可口。书上如此描述,然终未见实物。莼菜色碧绿,有淡谈的清香味,素吃则味不佳,须和鱼肉之汤共同烹调才能。四月中旬,在杭州一饭店用歺,蒙主人热情招待,上菜时有一盆鱼片莼菜羹,白色的鱼片,如羊脂玉,配以一寸多长的绿色菜芽,绿白相间,清爽悦目,汤中略施薄芡,晶莹透亮,十分雅致。食之味鲜美,且有清香,实为一道雅食。初品尝时不知为何物,及至主人介绍是杭州名菜“西湖莼菜羹”,旧时曾列为贡品,方才想起以前知其名而未睹其物,这次方长了见识。与莼菜同桌而上的还有一种水生植物一一野菱角肉,粉脆清香,别有风味。想当地水网地区,水生植物丰富,能食者当不在少数。旧读六朝乐府诗时就有《***菱曲》,不想在此桌上的两味佳肴,正应了古人的文句:“咏思莼之诗,歌***菱之曲。” 地道的“西湖莼菜羹”,做法是用上好的火腿肉丝和鸡脯肉煨汤,汤成后再加莼菜,红白绿相互衬映,达到色香味俱全的效果。以莼菜为名的佳肴还有“莼菜鲈鱼羹”、“虾仁拌莼菜”、“莲蓬豆腐”等等。这些都无缘品尝了。莼菜鲈鱼的做法详细介绍莼菜鲈鱼烩的制作材料:主料:鲈鱼300克,莼菜150克,竹笋100克莼菜鲈鱼烩的做法:1. 鱼去头、尾,切片,上浆挂糊;2. 竹笋切片晒干备用;3. 准备些高汤,加入莼菜和笋干稍煮片刻;4. 鱼片用油沸后入汤即可。

西晋文学——张翰“莼鲈之思”

松江鲈素负盛名,其质细白,肥嫩、鲜美,加工传统又别饶风味烹饪的“鲈鱼脍”,使其自古以来,被视为上乘珍馐。松江鲈与黄河鲤鱼、长江鲥鱼、黑龙江***哈鱼齐名,被誉为我国“四大名鱼”。

在我国历史上,赞美松江鲈之作甚多,有千古流传的史藉,又有脍炙人口的诗章,甚至还有美妙的传说。特别那“莼鲈之思”的典故,作为思乡之情的代名词,至今仍广为流传和引用,此典故出于唐代房去龄的《晋书·张翰传》中,刻划了一个因恋家乡鲈鱼脍美而弃官返里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张翰传》载:张翰,字季鹰,吴郡人也。……齐王阎辟为大司马东曹椽,同时执政,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于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谓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著《首丘赋》,文多不载,俄而阎败,人皆谓之见机。

这是说张翰因为思念家乡——吴中《今江苏苏州一带》的“鲈鱼脍”,就辞官南归,这就是“莼鲈之思”典故的出处。其实这只是一个“见机”,或者说是“借口”吧! 张翰为吴郡吴人(即今江苏省吴江市莘塔),父亲曾为东吴大鸿胪。他出身官宦之家,才华横溢,纵任不拘,他来到洛阳,当时已是晋代的天下。齐王司马 久闻其大名,立即聘请他担任大司马东曹椽(相当于国务院秘书长兼高级顾问的官职)。司马氏统一中国后,大封皇子,重用外戚,将一个进步的局面一下子又推向了一个大乱的趋势,张翰明智地看到了这政治形势——外患的乱,隐伏着***的危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王之王”,已是一触即发。张翰是个聪明人,不但鄙弃“东曹椽”***厚禄,也想到家乡,想到父母,想到江南也许可避兵乱。那年过了中秋,快到重阳了,洛阳已是秋风瑟瑟,黄叶飘零。有一天,乘齐王冈在宫中饮酒作乐时,便悄悄地对齐王冈说:“王爷,你看梧桐叶子落了,秋风起了,我是南方人,这儿正是东吴家乡菰菜莼羹鲈鱼脍最有味道的节令,我想回家尝尝时令菜,也捎些莼菜和松江鲈,献给王爷下下酒,可好?”齐王同醉眼朦胧地听到有下酒的江南名菜,可乐了。说:“好哇,你去去就回,可别忘了给我捎些下酒的江南名菜,特别是松江鲈”。筵席一散,张翰立即打点行李,天一亮,就动身回乡了,这就是《晋书》上所记的事。可能是人会说:张翰看到秋风落叶,引起了思乡之情……诚可知,莼美鲈鱼脍虽美,但张翰却是一代名人,可没有那么嘴馋,而是张翰却激流勇退,从而留下了《晋书》记载的那一段典故,并且还为此作了一首诗——《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鱼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眼难得兮仰无悲。

这首诗也充分反映了他当时的内心世界,也见出他要思归的原因,根本不是想吃家乡的莼美鲈鱼脍。

张翰的深思熟虑,高瞻远见,事实证明他是足智多谋的雄才大 。当他返里后,西晋就出现贾后废太子,赵王伧起兵杀了贾后而称帝,接着是齐王 起兵杀赵王(公元301年),第二年长沙了又杀了齐王 。没等齐王 品尝到江南名菜,已成为“八王之乱”刀下的替死鬼。这才是张翰“莼鲈之思”典故的真实心态。

张翰返里之举,曾招汶后人纷论,有人认为他是一位高士,如《吴郡图经续记》载:张翰“见机而作,托意莼鲈,归以毁卒,可谓高士之行。”但也有人说,张翰未必就是贤者,如刘义庆《世说新语》载:“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椽,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尔,何能羁官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不一而足。但不管如何,张翰见机而离开官场,返归故里,这本身就需要一种勇气和意志。沧浪之水在前,张翰应为一名高士。他回到吴中后,居家事母,饮莼羹,食鲈脍。五十七岁而卒,葬于今苏州横山东五里。

张翰无意仕途,秋思莼鲈,却留下了一则千古佳话,后人在想起张翰的“莼鲈之思”的典故时,往往淡化了它的原意,而多着眼于它的饮食属性、这倒使松江鲈大加风光,千年之下,不减秀色。

距今1500多年南北朝的南朝刘宋时代,范晔在《后汉书·左慈传》中称:“左慈,宇之放,庐江人也。少有神道,尝在司空曹操坐,操从容顾从宾曰:‘今日商会,珍馐略备,所少松江鲈鱼耳。’放于下坐应曰:‘此可得也’。因求铜盆贮水,以竿饵钓于盘中,须臾引一鲈鱼出。操拊掌大笑,会者皆惊。操曰‘一鱼不周坐席,可更得乎?’放乃更饵钩沉之,须臾复引出,皆长三尺,生鲜可爱,操使目前脍之,周浃会者”,如果这段记载如真实的话,则说明早在晋代张翰前的三国时期,松江鲈已为人们所共赞的珍馐;即令左慈所演的神话魔术,不可信(且松江鲈体长仅10余厘米,何有“皆长三尺”之长)。但在南朝到宋时代,范晔已知松江鲈为珍馐当为可信。 关于松江鲈,除了文学上的夸张和政治因素外,也充分反映了“鲈鱼脍”作为古代吴郡特产的象征意义及人们对它的向往。南宋诗人范成大赋有“西风吹上四鳃鲈,雪松酥腻千丝缕”的佳句,对松江鲈的色、香、味尽作了赞美之词。及至明、清以后,专程前往松江品尝松江鲈的不乏其人。据载,清代康熙皇帝在南巡途中,先后两次到松江作了品尝,并赞不绝口。之后,乾隆皇帝南巡时又来到松江,品尝后,将其誉为“江南第一名菜”。从此,松江府年年向朝廷进贡松江鲈。

由此看来,从魏晋以来,一些史藉及文学作品中对松江鲈的赞美之词,多出自名家之手,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随同这些名家名篇的千古流传,松江鲈也因此美名天下,成为鱼中珍品了。

鲈鱼堪脍的历史典故

西晋文学——张翰“莼鲈之思”

张翰,字季鹰,西晋著名文学家,苏州吴江莘塔人氏。西晋文学家,留侯张良后裔。父亲是三国孙吴的大鸿胪张俨。张俨死后不久,东吴就被西晋所灭,作为亡国之人的张翰虽然有才华,善于写文章,但是身受亡国之痛,佯狂避世,不愿意受礼法约束,恃才放旷,很像曹魏时放荡不羁的阮籍,因为阮籍曾经担任过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所以当时人称张翰为"江东步兵"。齐王司马囧执政,辟为大司马东曹掾。见祸乱方兴,以莼鲈之思为由,辞官而归。年五十七卒。著有文章数十篇,行于世。

据《世说新语》记载,东吴灭亡后,有一次张翰在阊门附近的金阊亭听到有琴声清越,循声找去,原来是会稽名士贺循泊船于阊门下,在船中弹琴,张翰和他从不相识,但是一见如故,顿有相见恨晚的知音之感,两人依依不舍。当张翰问到贺循是去洛阳后,就临时决定也和贺循一起去洛阳,登船就走,连家人也没有告诉。由此事可以看出张翰为人处世确实随心所欲,颇不负"江东步兵"的雅称。张翰因不愿卷入晋室八王之乱,借口秋风起,思念家乡的菰菜 ( 茭白 ) 、莼羹、鲈鱼,辞官回吴松(淞)江畔,"营别业于枫里桥" 。

据《晋书·张翰传 》记载:"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邀名爵乎?'遂命驾而归。"他想起了往昔的乡居生活与家乡风物,尤其思念吴***产、味道特别鲜美的菰菜、莼羹、鲈鱼脍,于是诗笔一挥,写下了著名的《思吴江歌》: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禁兮仰天悲。

当时张翰在洛阳为官,遂去官返乡,于是中国的诗学中就多了一个"莼鲈之思"的典故。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用了哪些典故

鲈鱼堪脍:用西晋张翰典。《世说新语·识鉴篇》记载:张翰在洛阳做官,在秋季西风起时,想到家乡莼菜羹和鲈鱼脍的美味,便立即辞官回乡。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弃官归隐称为莼鲈之思。

南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1、全词内容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水龙吟中用了三个典故,请问是哪三个典故?

1、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这句用西晋张翰典,见《晋书·张翰传》。另外,《世说新语·识鉴篇》:“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见机。”后来的文人将思念家乡称为莼鲈之思。季鹰:张翰,字季鹰。

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典出《三国志·魏书·陈登传》:后许汜与刘备共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论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所,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君求田问舍,言无可***,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於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求田问舍:置地买房。刘郎:刘备。

3、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典出《世说新语·言语》:“桓公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此处以“树”代“木”,抒发自己不能抗击敌人、收复失地,虚度时光的感慨。

扩展资料: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是南宋文学家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全词就登临所见挥发,由写景进而抒情,情和景融合无间,将内心的感情写得既含蓄而又淋漓尽致。虽然出语沉痛悲愤,但整首词的基调还是激昂慷慨的,表现出辛词豪放的风格特色。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一说此词为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年—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用了晋朝张翰莼鲈之思的典故,求田问舍的典故,树犹如此的典故。

1、莼鲈之思典故

张季鹰(张翰)被任命为齐王的东曹掾一职。在洛阳见到秋风吹起,于是思念起家乡吴地的菰菜羹和鲈鱼脍,说:“人生贵在顺遂自己的意愿,怎么能为了求得名声和爵位而羁留在离家乡数千里之外当官!”于是驾起车子便回去了。

2、求田问舍的典故

刘备、许汜与刘表在一起共论天下之士。谈到陈登时,许汜不以为然地说:“陈元龙乃湖海之士,骄狂之气至今犹在。”刘备虽然对陈登十分熟悉,但他没有立即反驳许汜,转而问刘表:“您觉得许君所言对不对?”

刘表说:“如果说不对,但许君是个好人,不会随便说别人***话的;要说对,陈元龙又盛名满天下!”刘备问许汜:“您认为陈元龙骄狂,有什么根据吗?”许汜说:“我过去因世道动荡而路过下邳,见过陈元龙。

当时他毫无客主之礼,很久也不搭理我,自顾自地上大床高卧,而让客人们坐在下床。”刘备应声道:“您素有国士之风。现在天下大乱,帝王流离失所。元龙希望您忧国忘家,有匡扶汉室之志。

可是您却向元龙提出田宅屋舍的要求,言谈也没有什么新意,这当然是元龙所讨厌的,又有什么理由要求元龙和您说话?***如当时是我,我肯定会上百尺高楼上去高卧,而让你们睡在地下,哪里只有区区上下床的区别呢?”

刘表听了,放声大笑。刘备深情地说:“象元龙这样文武足备、胆志超群的俊杰,只能在古代寻求。当今芸芸众生,恐怕很难有人及其项背了。”

3、树犹如此典故

桓温率兵北征,经过金城,见到为琅邪内使时种下的柳树,都已经十围之粗了,感慨的说:“树尚且如此,人又怎么能忍受岁月的消磨呢!”手抚枝条,泫然落泪。

扩展资料

1、原文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2、译文

楚天千里辽阔一派凄清秋色,长江水随天流去秋色无边际。极目眺望北国崇山峻岭的风景,他们仿佛都在传送忧怨仇恨,就好似碧玉发簪和螺形发髻。夕阳西下之时落日斜挂楼头,孤雁悲啼声里游子悲愤压抑,吴钩把玩不已拍遍九曲栏杆,没人能理会我登楼远眺之心。

别提家乡的鲈鱼肉精细味美,尽管秋风吹不会像季鹰不归?更不想许汜只顾谋私利。那将羞于见雄才大气的刘备。借时光如水忧愁国势如风雨,树犹如此倩人谁能去换来啊?就让那红巾翠袖多情歌女,为去英雄失志时的热泪。

3、作者

辛弃疾

百度百科-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百度百科-莼鲈之思

百度百科-许汜

百度百科-木犹如此,人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