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仁绝义的意思_绝仁弃义是谁的思想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18 0
  1.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和译文
  2. 老子和孟子对仁义的见解有向不同?
  3. 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4. “绝圣弃智,民利百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什么意思?
  5. 弃圣绝智 弃仁绝义是哪个学派主张的

儒家提倡“仁义礼智信忠孝”等***观念和行为,并以此来治理国家。

法家提倡用完善的法律制度来治国理政。

道家:反对儒家思想,认为“仁、义”是“道”、“德”先后丧失的产物,而法更是世风日下的产物。道家主张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尊重自然规律,统治者尽量少对百姓的活动进行干预。

弃仁绝义的意思_绝仁弃义是谁的思想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一般认为道家是出世的,其实老子的主张恰恰是入世的。历史也证明道家思想确实能使国家休养生息,但也限制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个人欣赏道家,尤其是道德经,蕴含了宇宙和人类社会的真理,充满了智慧光芒。

道德经: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原来读到这两句话,我感到很震撼。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和译文

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绝学无忧。

译文:

极其圣明的人抛弃智谋,民利百倍;

极其仁爱的人抛弃忠义,民复孝慈;

绝高技巧的人抛弃利润,盗贼无有。

这三种人仅做表面是不够的。

所以下令让那些行为体现在自身:外表朴素内心朴实,减少拥有清心寡欲。

学尽学问就不用愁了。

理解:

本章是第十八章种种问题的解决方案。

追求至圣的人,只有彻底抛弃那些智巧心机,社会就能创造出极大的繁荣。

因为用智巧心机来和别人交往一定会让人识别,使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度降低,增加了人在社会交往中的成本和风险性,是社会进步的障碍。人的大脑当然需要充分开发,并应该把充分开发的大脑用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改善自然社会等工作上来。如果人与人之间不勾心斗角,并能纯朴友爱的话,那么每个人就都不会担心上当受骗等等不利因素,进而能一心一意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专心于自己兴趣或领域,并有所成就,进而为社会做出百倍贡献。

追求至仁的人,彻底抛弃所谓的公正、正直的“义”,对所有人都充满博爱,人民就会慢慢的懂得孝慈。

社会之中,由义组成的团体间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用义来调解这些不和谐则会偏袒,只有抛弃那些刚烈教条的“义”,进而变通博爱的、平等的对待每个人每个团体,人们才会感到你的公正,进而把这位至仁之人当做榜样来学习。那些六亲不和民众也会在学习中懂得互谅互信,进而重新孝慈,社会风气就会蒸蒸日上。

追求极高技巧的人,彻底放弃那不合理的虚高利润,社会就不会有盗贼。

作为有着极高技巧的管理者,只有彻底抛弃用巧妙的方法谋取私利的行为,一心为公,他才有资格要求民众遵守法度。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如果那些有着极高技巧(可以是赚钱、发明创造、工艺科技等等技巧)的人抛弃那些不合理的虚高利润,那社会也就不会有变态的贫富差距。人们也就不会***、不会坑蒙拐骗、不会竞相追逐谋取私利。那时社会每个人赚的钱都是良心的,又有严明的法度,管理层不为自己谋私,社会风气就会进步。

这三种人都是各行各业的表率,所以这三种人把“弃”当做是不行的,所以一定要让自己随时随地的实践到位:外表要朴素、内心观念要纯正朴实,不要总想着自己、不要总沉浸在欲望幻想与利益中。

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做到,那每个人学尽自己领域的学问,就没有忧愁了。

注意:

本章是紧接着第十八阐述的。呼应第五十七章。

注释:

绝,非常、极致。智,计谋、智谋。巧,技艺高明。利,利铦也《说文》、有利、财利。

仁,温良者,仁之本也《礼记·儒行》。义,公正的道理正直的行为。复,往来、还原

文,花纹、纹理。令,发号也《说文》。属,“尾”与身体相连,本义:连接。

素字本义:没有染色的丝绸。抱字本义:用手臂围住。朴字本义,未加工的木材。

见,看见、显现。私,自己的、与“公”相对。寡,少、古代王侯的谦称。忧,愁也《说文》。

老子和孟子对仁义的见解有向不同?

道德经十九章原文和译文如下:

原文: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抛弃聪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抛弃仁义,人民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货利,盗贼也就没有了。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解析:

本章讲述如何治理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弊病,使民风朴素。是老子指导诸侯们按照“道”的思想治国的一部分。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抛弃聪明智巧,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好处。看着这句话是反对智慧的存在,实际上是李老先生希望抛弃当时各种流派中的言论,提倡“道”家思想、提倡尊崇天地万物,一切按照自然规律来做,这样百姓得到的好处就会增加百倍。

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个有点针对儒家思想的话,儒家讲的是仁义,而老子则提出绝弃仁义,复归于“道”,这样家庭中就会重新出现子女孝顺父母、父母对子女慈爱的现象。

道家的绝仁弃义与儒家的仁义之间有什么区别?

一般的看法认为老子在道德观念方面是反对儒家的“仁”、“义”、“礼”、“智”等道德价值的,老子说“绝仁弃义”、“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智慧生,有诈伪”、“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表面看起来,似乎老子学派的确是儒家孟子学派的论敌,几乎将儒家所有的思想主张都加以抨击批判,两者似乎冰火不相容。但是,在仔细读了孟子和老子之后,我感到两个思想家之间存在着许多共识,并且这些共识都往往是根本性的,可以说,儒道两家的早期学者(孔孟与老子)主要分歧恐怕集中于对政治以及制度的看法等具体政治主张层面,两家在思想基础方面的共识远大于分歧。详细讨论两个思想流派的具体共识与差异是一个很大的课题,现在在博客中不能一一详述,只列一个大概思路,作为读书的思考,以后有兴趣可以继续讨论。孟子作为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主要承继于孔子,其对孔子思想的体会和理解也最为接近,因此,讨论老子道家和早期儒家的共识和区别不妨以孟子为儒家的参考对象。早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虽有孔子、孟子、荀卿三位,但是,孔子一生述而不作,仅留下一部对话性质的著作《论语》,《论语》虽然是儒学正宗,但是由于是对话录式的作品,因此其中的内容难免为对话的语境和时空所局限,有些对话离开了当时的语境就很难理解其意义。而荀卿的思想则杂糅王霸,很多人都批评荀卿思想不再是纯粹的早期儒家了。因此,如果要进行儒道思想的比较,则儒家方面最好以孟子为参照系。早期儒家思想的基础在于“仁”(仁、义是礼的基础和内容,荀子以孟子空谈仁义不讲礼为弊端而抨击孟子,但是如果离开仁和义而专门讲礼,那么儒家的礼就会落入专制的弊端),孟子将其发展为仁政,儒家政治理想的基础就在于为政者将自己内心的仁义之端扩充于天下。因此,如果让我来***象儒家的论敌的话,那么对手一定要从儒家“仁”的思想入手进行批判,如果能够论证出“仁政”的内在思想缺陷,那就足以致儒家学派于死地。同时,论敌如果举起批判仁义的大旗,也能彰显自己学派与儒家学派的相反立场,在百花争鸣的春秋思想盛世中取得一席之地。如果,仅从表面上去理解,老子显然是和儒家对立的,老子公开提出“绝仁弃义”和“圣人不仁”,这样一来,老子不仅仅是在批判儒家“仁政”的政治构想,同时要求弃绝一切儒家的道德价值:仁义礼智。但是如果仔细考察老子和孟子的思想主张,我们会发现老子所谓“绝仁弃义”实际上反对的是那些外在的***仁***义,而揭穿了统治者将“仁义”作为论证合法性的谎言。如果从这一角度去考察,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解读老子所抨击的绝仁弃义,老子之所以抨击“仁义”,是为了揭穿***仁***义,告诉我们什么不是真正的仁义。老子的立场和目的是在反面论证仁义,即否定了***仁***义更能使人认识真实的仁义。首先,明确一个概念前提,老子抨击的“仁义”并不是孟子所理想中的“仁义”,此仁义非彼仁义,因此辩论双方所使用的论辩术语就不相同,怎么能仅从字面理解,将老子视为儒家的论敌呢?以我读老子的感受,我以为老子批判的仁义是一种异化的仁义,但是并不意味着老子否定孟子所指出的那些“仁义”的内在价值。中国古代思想家往往不注意逻辑上的概念一致性,比如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告子所说的性就与孟子的性根本不同(告子说的是自然的人性也就是人的自然本能,而孟子所说的性善是说人皆有向善的心),因此,孟子与告子关于性善的论辩就变成了隔空发炮,两个人根本就没有进行真正的对话和辩论,只是自说自话而已。中国古代的思想家虽然会使用相同的术语,但是此术语所指称的内涵却大不相同,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道”,儒、道、法各家都有自己的“道”,每个思想家所说的“道”其思想含义也各不一样。因此我们在研究古人思想的时候,首先应该进行概念的明晰,不能望文生义。老子自称自己有三件思想法宝,第一就是慈,有学者已经指出,老子的慈实际上和儒家孟子所说的仁有相同之处,他们思想的核心都是对人性尊严的终极关怀。孟子说:仁,人心也。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基于同类同种的人类的本能的同情之心,孟子所说举凡同类者皆相似就是这个意义,因此,每个人看到孩童落井都会有一种发自本心的恻隐,孟子将此称之为仁之端。其次,老子所说“绝仁弃义”、“圣人不仁”并不是否认一切道德标准,只不过老子反对以外在的所谓道德标准来扭曲人性。老子曾说:“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所谓“攘臂而扔之”就是指以外在的道德标准来强人从己。庄子也十分反对这一点,在庄子看来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终极的真理和是非、善恶,因此,没有任何人能够以外在的道德标准来强迫别人服从自己的标准。那么,老子的道德观念是什么呢?老子的道德观念体现在“上德无为而无以为”这一句之中,老子认为真正的道德是生于人心,自然发育的,任何外在的后天的规范引导下的行为都不能说是道德的行为,因此,“德”的特征是无为的。在道德观念是发自内心的这一问题上,老子和孟子达成了共识。孟子反复强调,仁和义都是内在于人心、人性之中的,并且针对仁、义是内在还是外在的问题和告子有一场辩论。孟子曾说:“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杯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孟子所说的仁义礼智都是内于人性之中的,而非外在规范的产物,因此,孟子和老子一样都反对戕贼人性来追求外在的道德标准。第三,儒道两家的政治理想的出发点都是人,都是基于对人性的尊重而出发的,都将统治者的利益置于百姓的***之下,都将人民的同意作为合法统治的基础。这一点是儒道两家政治思想的最大共识。

“绝圣弃智,民利百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是什么意思?

在看文章的时候看到了道家的绝仁弃义,这里面的仁义跟儒家的仁义是不是一回事?不是的话,二者的区别是什么?

这里的全句是“绝仁弃义,民复孝慈”,这里的意思是不要仁义了,民众久恢复孝慈之心了。仁义是大道被废后的药方,孝慈是有不孝子之后的药方,当国家危难之时忠臣是国家的药方。

在道家看来,如果***不知仁义,但行事有仁义,就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反之有人行不仁不义之事,才会有人来提倡仁义。你看这里并没有说要人不仁不义吧?老子并不反对仁义,道家也没有说要反对仁义道德,反对仁义道德的是法家。

接下来说的是道家的仁义是什么意思?道德经里说:“大道废,有仁义”。道家所讲究的“仁义”二字来自于奥妙的《道德经》,后来道家的“忠孝节义”的思想与《道德经》里面所提倡的“仁义”二字相符合。仁义是道德的衍生!所以道家讲仁义,这是自然而然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

道家认为,如果不能够道治天下,不能够无为而治,那么就需要用仁义之道来帮助治理国家!但是如果能够道治天下,也就是无为而治,那么仁义之道就可以荒废,从而没有了用处。

儒家的仁义是五常之一。“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的发展中,他与五行说“金木水火土”,古人创作的“梅花篆字”梅报五福(平安、健康、幸福、快乐、长寿)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三字经之中的“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

由此可见,儒家的仁义比道家的仁义差了一个等级。道家认为,仁义之道不能究竟,但是如果大道荒废的时候比如像我们的当今社会就可以很有用处。但是有想真正究竟的治理天下,必须是大道通行才行!像我们今天的中国,就不能用道家的治国理念,因为没有达到大道通行。

弃圣绝智 弃仁绝义是哪个学派主张的

“绝圣弃智,民利百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释义: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

“绝圣弃智,民利百信;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出自春秋时期楚国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道德经》。原文选段: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

译文:

把头脑中的权威概念消灭掉,让自己不迷信任何人的观点,抛弃自作聪明自以为正确的主观性见解,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誉名,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

圣智、仁义、巧利这三者全是巧饰,作为治理社会病态的法则是不够的,所以要使人们的思想认识有所归属,保持纯洁朴实的本性,减少私欲杂念,抛弃圣智礼法的浮文,才能免于忧患。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老子试图把辩证法的思想运用于社会治理。在第十九章,老子提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本章则针对社会病态,提出治理的方案。在前一章里,老子说“智慧出,有大伪”。

因而在本章主张抛弃这种聪明智巧。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本章中,许多本子引到“少私寡欲”结束,把“绝学无忧”作为下一章的开端。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道德经·绝圣弃智

绝圣弃智 古代老,庄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核心 具体含义为表示一个人达到了决定的神圣,从而舍去了知识. 弃仁绝义 老子认为人为的仁义其中必然参***,只有放弃***仁***义,才能让一个人真正的受到敬仰.简单的说就是庄子的无为而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