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有道而正焉 就,就正有道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8 0
  1. 孔子中庸之道 佛家的中道 老子的道 各是什么
  2. 《中庸》读后感
  3. 出自大学的成语
  4. 什么什么概什么四字成语大全
  5. 什么是真善美?
  6. 中国文化到底如何安顿诸概念
  7. 醍醐灌顶什么意思
  8. 心想生正解:“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形而上者谓之气,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是:形而上的东西就是指道,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

出处:周朝姬昌《易经·系辞》

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就有道而正焉 就,就正有道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译文:形体以上的而不可见的叫做道,形体一下而可见的叫做器,转化而裁成万物的叫做变,推移往来运行的叫做通,将这些施加于天下民众的,就叫做事业。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上者,就是无形不可见的能量存在,无形无相不可见但是无处不在无处不体现的能量,就是道。说简单些就是宇宙天地的游戏规则,是这个世界的法度秩序,是顺应它才有路可走、才能越走越宽阔的宇宙指南。

形而上的道与形而下的器是相应的,一个人在有形可见部分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思维模式、价值观等,与他自己在无形不可见部分的那个对道的理解、遵循程度是完全一致的。

扩展资料

《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包括《连山》、《归藏》、《周易》三部易书,其中《连山》和《归藏》已经失传,现存于世的只有《周易》。

《易经》被誉为诸经之首大道之源”,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总纲领,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和谐辨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

《易经》从整体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世界,把人与自然看做是一个互相感应的有机整体,即“天人合一”。

《易经》含万有,纲纪群伦,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亦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其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生活、文学、艺术、科学等诸多领域,是群经之首,儒家、道家共同的经典。

孔子中庸之道 佛家的中道 老子的道 各是什么

1. 哲学古文大全

瞻彼淇奥,绿竹猗( yī)猗( yī)。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xiàn)兮,赫兮咺(xuān)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xuān)兮!瞻彼淇奥,绿竹青青。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kuài)弁(biàn)如星。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诗经·卫风·湛奥》) 2.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行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情发於声,声成文谓之音

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於诗。

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 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

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jué) 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至於王道衰,礼义废,政教失,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伤人伦之废,哀刑政之苛,吟咏情性,以风其上,达於事变而怀其旧俗者也,故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

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者也。是谓四始,诗之至也。

(《诗经·大序》) 3.鹤鸣于九皋(1) 声闻于野。 鱼潜在渊, 或在于渚(2)。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3), 其下维择(4)。 它山之石(5), 可以为错(6)。

鹤鸣于九皋, 声闻于天。 鱼在于渚, 或潜于渊。

乐彼之园, 爰有树檀, 其下维彀(7)。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4 抑抑威仪,维德之隅。人亦有言:靡哲不愚,庶人之愚,亦职维疾。

哲人之愚,亦维斯戾。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吁谟定命,远犹辰告。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其在于今,兴迷乱于政。

颠覆厥德,荒湛于酒。女虽湛乐从,弗念厥绍。

罔敷求先王,克共明刑。肆皇天弗尚,如彼泉流,无沦胥以亡。

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维民之章。修尔车马,弓矢戎兵,用戒戎作,用逷蛮方。

质尔人民,谨尔侯度,用戒不虞。慎尔出话,敬尔威仪,无不柔嘉。

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无易由言,无曰苟矣,莫扪朕舌,言不可逝矣。无言不雠,无德不报。

惠于朋友,庶民小子。子孙绳绳,万民靡不承。

视尔友君子,辑柔尔颜,不遐有愆。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

无曰不显,莫予云觏。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辟尔为德,俾臧俾嘉。

淑慎尔止,不愆于仪。不僭不贼,鲜不为则。

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彼童而角,实虹小子。

荏染柔木,言缗之丝。温温恭人,维德之基。

其维哲人,告之话言,顺德之行。其维愚人,覆谓我僭。

民各有心。於乎小子,未知臧否。

匪手携之,言示之事。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借曰未知,亦既抱子。民之靡盈,谁夙知而莫成?昊天孔昭,我生靡乐。

视尔梦梦,我心惨惨。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匪用为教,覆用为虐。借曰未知,亦聿既耄。

于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

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

回遹其德,俾民大棘。(《诗经·大雅·抑》) 5. 荡荡上帝,下民之辟。

疾威上帝,其命多辟。天生烝民,其命匪谌。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文王曰咨,咨汝殷商。

曾是强御?曾是掊克?曾是在位?曾是在服?天降滔德,女兴是力。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而秉义类,强御多怼。流言以对。

寇攘式内。侯作侯祝,靡届靡究。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女炰烋于中国。

敛怨以为德。不明尔德,时无背无侧。

尔德不明,以无陪无卿。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天不湎尔以酒,不义从式。既衍尔止。

靡明靡晦。式号式呼。

俾昼作夜。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如蜩如螗,如沸如羹。小大近丧,人尚乎由行。

内奰于中国,覃及鬼方。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匪上帝不时,殷不用旧。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文王曰咨,咨女殷商。

人亦有言: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诗经·大雅·荡》) 21.祸兮福之所倚。

2.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

做人做事的文言文最著名的就是 老子的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被人奉为为人处世的经典论述。

原文如下: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邪。

译文:

自然的规律,不是很像张弓射箭吗?弦拉高了就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举高一些,拉得过满了就把它放松一些,拉得不足了就把它补充一些。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补给不足的。

可是社会的法则却不是这样,要减少不足的,来奉献给有余的人。那么,谁能够减少有余的,以补给天下人的不足呢?只有有道的人才可以做到。因此,有道的圣人这才有所作为而不占有,有所成就而不居功。他是不愿意显示自己的贤能。

扩展资料

《道德经》,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伯阳,或曰谥伯阳。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详,大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陈(后入楚)国苦县(古县名)。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

老子是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与庄子并称老庄。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称“太上老君”。在唐朝,老子被追认为李姓始祖。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其思想核心是朴素的辩证法。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

老子传世作品《道德经》(又称《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道德经

参考资料链接:百度百科-老子

3. 十篇超短小的文言文

一、楚人学舟 楚①人有习操舟者,其始折旋②疾徐,惟舟师之是听。

于是小试洲渚之间,所向莫不如意,遂以为尽操舟之术。遂遮谢舟师,椎③鼓径进,亟犯④大险,乃四顾胆落,坠桨失柁⑤。

注释①楚:古国名。②折:调头。

旋:转弯。③椎:用椎敲。

古代作战,前进时以击鼓为号。④亟:突然。

犯:碰到。⑤柁:同“舵”。

译文:楚地有个学习驾船的人,他(在)开始(的时候)折返、旋转、快、慢,完全听从船师傅的话。于是在江中岛屿之间小试(身手),所做的没有不得心应手的,便以为学全了驾船的技术。

马上谢别了船师,击鼓(古人大概是靠击鼓来发布号令的吧)快进,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险,就四处张望吓破了胆,桨坠(江)舵失去操控。然而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二、鲁人徙越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

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③之也,而越人跣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 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屦:麻鞋。

②缟:白绢,周人用缟做帽子。③履:鞋,这里用作动词,指穿鞋。

④跣:赤脚。 译文:鲁国有个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编织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织缟(生绢),(他)想移民到越国去。

有人对他说:“您(去越国)必然会穷的。”(那)鲁国人说:“为什么?”(回答)说:“屦是用来穿的,但是越人 赤脚走路;缟是用来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发。

以您的所长,去到不使用(你的产品)的国家,想让(自己)不穷,这 可能吗?” 三、打捞铁牛 宋河中府浮梁,用铁牛八维之,一牛且数万斤。治平中,水暴涨绝梁,牵牛,没于河,募能出之者。

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大木为权衡状钩牛,徐去其土,舟浮牛出。转运使张焘以闻,赐之紫衣。

注释:1浮梁:浮桥。2维:系,连结。

3治平:北宋英宗赵曙的年号。4真定:却今天河北正定。

5权衡:秤锤秤杆。 翻译:宋时曾建浮桥,并铸八头铁牛镇桥。

治平年间河水暴涨,冲毁浮桥,铁牛沉入河底。官员悬赏能使铁牛浮出水面的人。

有个叫怀丙的和尚建议,将铁牛固定在两艘装满泥土的大船中间,用勾状的巨木勾住牛身,这时慢慢减去两船的泥土,船身重量减轻,自然浮起,连带也将铁牛勾出水面。转运使(官名,掌军需粮饷、水陆转运)张焘(字景元)赐给和尚一件紫色袈裟,以示嘉奖。

四、勉谕儿辈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从节俭到奢侈很容易,但是从奢侈再回到节俭就很困难了。)

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酒肉一餐,可办粗饭几日;纱绢一匹,可办粗衣几件。

不馋不寒足矣,何必图好吃好着?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则子子孙孙常享温饱矣。 翻译:由节俭进入奢侈(是)容易(的),由奢侈进入节俭(却)困难(了)。

我今天的(高)俸禄哪能长期享有(呢)?(我)自己(的健康)哪能长期保持(呢)?(如果)有一天(我罢官或病死了,情况)与现在不一样,家里的人习惯于奢侈生活已经很久,不能立刻节俭,(那时候)一定会(因为挥霍净尽而)弄到饥寒无依,何如(不论)我作(大)官或不作(大)官,活着或死亡,(家中的生活标准都)固定像(同)一天(一样)呢?”唉,大的有道德才能的人的深谋远虑,哪里(是)凡庸的人所(能)比得上的呢! 五、景公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

晏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知也。"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注释:雨(yù)雪:下雪。雨,落,降,用如动词。

陛:宫殿的台阶。闻命:听到辞命。

闻,听;命,辞命。 翻译:景公在位当政时,曾连续下雪三天而不放晴。

景公穿着白色的狐裘大衣,坐在大堂一边的台阶上。晏子入宫觐见,站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啊,下了三天雪可却不那么冷。”

晏子说:“天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笑。晏子说:“晏婴我听说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饱了却知道别人饿着,自己暖了却知道别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能知道别人正在辛劳。

可惜现在您却不知啊!” 景公说:“好!寡人我受教了。”于是拿出裘衣与粮食,发放给那些受饥寒煎熬的人们

参考资料:

/2%B0%D9%BA%CF%BB%A8/blog/item/59b5b7db30daab62d0164ecf六,『原文』 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

『译文』 从前有一个到邯郸学习走路姿势的人,没有学会他们走路的姿势,又忘记丢失了自己原来的步法,于是只能爬行回去了。 陆绩怀桔 七,『原文』 陆绩六岁时,于九江见袁术。

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堕地。术谓曰:“陆郎作宾客而怀桔乎?”绩跪答曰:“欲以遗母。”

术大奇之。 『译文』 陆绩六岁的时候,便会到九江地方去拜见袁术。

袁术就拿出许多橘子来,给陆绩吃。陆绩暗地里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

4. 谁能给我几篇短小的有哲理的文言文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谓曰:“吾忘持度!”返归取之。及返,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注释

郑——春秋时代一个小国的名称,在现今河南省的新郑县。

履——音吕,革履,就是鞋子。

度——音夺,忖度,这里作动词用,即计算、测量的意思。后面的度字,音杜,作名词用,就是尺子。

之——文言代名词,这里指量好的尺码。

坐——同座,就是座位,这里指椅子、凳子一类的家具。

操——操持,带上、拿着的意思。

罢——罢了,完结的意思,这里指集市已经解散。

无——虚无,没有,这里是不能、不可的意思。

评点

这个郑国人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他只相信量脚得到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不仅闹出了大笑话,连鞋子也买不到。而现实生活中,买鞋子只相信脚码而不相信脚的事,也许是不会有的吧?但类似这样的人,倒确是有的。有的人,说话、办事、想问题,只从本本出发,不从实际出发;本本上写得有的,他就相信,本本上没有写但实际上存在着的,他就不相信。在这种人看来,只有本本上写的才是真理,没写上的就不是真理。这样,思想当然就要僵化,行动就要碰壁。

4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注释

涉——跋涉,就是渡过江河的意思。

遽——音句,急遽,立刻,表示时间很紧迫。

契——音气,动词,用刀子雕刻。

惑——音或,迷惑,这里是对事物感到糊涂不理解的意思。

吕氏春秋——这是一部古书的名称,是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的宾客们合编的。全书的内容较杂,包括儒家、道家等各家学说,共分八览、六论、十二纪。

评点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5. 结合一篇古文谈谈里面的人生哲学

哲学的体会有时候很难用言语说出来的,何况需要200字.庄子的树,鹅之说很能表现为人之道,树没有用而不被砍,颐养天年.鹅却因不能下蛋而被杀.一个讲究“无才”才颐养天年,一个讲究“有才”才不会被杀.关键在于时空的把握,不在于有才与无才,有无本来就是一体,哲学的魅力在于总能指导下一步动作,指导下一段要发生的事情,它所体现的是规律,这也是道德经所提的道,无形却表现于有形之中.我不知道如何阐述非常规与常规的道,是因为它本身就不知道如何去阐述,但不管是常规还是非常规,重要的是去看待事物发生的因果关系,从中体会自然之道,进一步指导自身的思想.。

6. 哲学、思想 古汉语 中的 “ 大象 ” 是 什么意思

拒斥形而上学。

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古文大也,籀文介,改古文亦象人形。凡大人、大夫、太子、太君,皆尊词。——《说文》象:象,南越大兽,长鼻牙,三年一乳。像鼻牙四足尾 之形。——《说文》景象,现象,哲学道理。

我们以身观之的全部“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缤纷的色彩使人眼睛昏花,变幻的音响使人耳朵发聋,丰腴的美食使人口味败坏)。

为之大象有形。

也就是我们身体所能通达的范围。(大象有形)

或者是我们身体知觉的部分现象。(大象有形)

不然就不能说:“大象无形”了。

7. 古文翻译

王守仁的著作《传习录》 "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传习录》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道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阳明)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辞源出自《论语》中的,传不习乎"一语。

《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上卷经王阳明本人审阅,中卷里的书信出自王阳明亲笔,是他晚年的著述,下卷虽未经本人审阅,但较为具体地解说了他晚年的思想,并记载了王阳明提出的"四句教"。

王阳明继承了程颢和陆九渊的心学传统,并在陆九渊的基础上进一步批判了朱熹的理学。《传习录》中的思想明显地表现了这些立场和观点。

"心即理"本来是陆九渊的命题,《传习录》对此作了发挥。王阳明批评朱熹的修养方法是去心外求理、求外事外物之合天理与至善。

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

从这个原则出发,他对《大学》的解释与朱熹迥异。朱子认为《大学》之"格物致知"是要求学子通过认识外物最终明了人心之"全体大用"。

王阳明认为"格物"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知"是人心本有的,不是认识了外物才有的。这个知是"良知"。

他说:"所谓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也。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

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是合心与理而为一者也。

"在他看来,朱子的格物穷理说恰恰是析心与理为二的。由此可见,王阳明的"心即理"的命题主要是为其修养论服务的。

致良知说是对陆九渊心即理思想的发展。王阳明的心即理的思想也有我们一般意义上的本体论的含义。

然而,如果偏重从本体论研究它,就会忽视它在王阳明修养论中的基础意义。知行问题是《传习录》中讨论的重要问题,也反映了王阳明对朱熹以来宋明道学关于这个问题讨论的进一步研究。

朱子主张知先行后、行重知轻。王阳明提出的"知行合一"虽然继续了朱子重行的传统,但是批判了朱子割裂知行。

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乃是由心即理立基,批评朱子也是指出他根本上是析心与理为二。他说:"外心以求理,此知行之所以二也。

求理于吾心,此圣门知行合一之教。""知行合一"的含意是说知行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

知是心之本体的良知;良知充塞流行、发而为客观具体的行动或事物,就是行。由这个认识出发,如果知而不行那只是不知。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本是紧密相联的,因此有知行合一之说。

在当时社会上、在理学发展中的确有知而不行的情况存在。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对时弊有纠偏的意义。

但是他强调知行合一说不是仅仅针对时弊提出的,它首先是要说明"知行之本体"。知行合一说强调道德意识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这是道德的自觉性。

它也强调道德的实践性,认为道德方面的知不是关于对象的知识,而是道德的实现。知行合一也有一般认识论方面的意义,但它首先讲的是道德修养,对于后者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没有深入研究。

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都是要强调道德的自觉和主宰性。他说:"知是理之灵处,就其主宰处说便谓之心,就其禀赋处说便谓之性。

"人心能够知晓行为的善恶,也能自觉地去为善,这就是本心的"明觉",这是对程颢思想的发展。《传习录》中对人心的"虚灵明觉"有很多讨论。

若要全面正确地把握王阳明"心外无理"及其他学说,深入地研究他的这些讨论是十分必要的。正因为人心的本质是理,并且人能自觉到这种道德意识,所以人不需通过外物去认识本心之理,外物之理只是人心的表现。

格致的工夫不是去认识外物,而是去掉本心的私欲之蔽。人心的明觉在程颢和朱熹处都有论述。

读者在读《传习录》时应明了王阳明和他们的联系与区别。应该承认王阳明以上的这些思想的确为人性善作了本体论的说明,有其历史意义。

但也一定要看到,他的学说对人性恶的原因研究不够。虽然他的学说在明代下层人民中亦有影响,但仍不能说它有较大的普泛性。

王阳明也注意到过"利根"和"钝根"之人要区别对待,但他的思想只适于利根之人。后人批评他"近禅"正在于此。

这也是他不如朱学的所在,王阳明的这一偏失开始受到现代学者的注意,但是在当代新儒学的大家中,除梁漱溟以外,其他人对此尚注意不够。在《传习录》中,王阳明也讨论了程颢提出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境界。

他指出,圣人有这个境界,因此他们看天下的人没有内外远近之分,均施之以仁爱之心。他进一步提出,天下之人的心和圣人之心是相同的,只因为有了私欲,所以反爱为仇。

在王阳明看来,仁不仅是修养要达到的境界,也是人心之本体。王阳明对仁的解释偏重在道德修养方面。

程颢所谈的仁和张载的"合内外之道"一样,兼有知识论的意义。《传习录》中记载了为王学继承人争论不休的"四句教"。

这四句话。

《中庸》读后感

孔子中庸之道,即佛教的“中道”,非有非空,非断非灭。

夫子常讲“敬鬼神而远之”,还说,“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这就达到了消除一切对立二分的境界。

1、 孔子说“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这两句话就是告诉我们,夫子一生他所学的、他所修的、所教的、所传的,不是自己的东西,自己一生没有创造、没有发明,全是古圣先贤留下来的,他不过是用文字把它记载,流传给后世。《论语》里面许多的话,我们相信都是千万年前古圣先贤传下来的。释迦牟尼佛也不例外,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清凉***告诉我们,都是古佛所说的,他说世尊曾经讲过,世尊说,他从来没有将古佛所说的经上加一个字,比孔子的态度还要严谨。东西方的圣人给我们做榜样。也就是说,***佛性本有,在圣不增,在凡不减。以前如是,现在也这样。 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孔子在周易里说:“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

在本体上,孔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论语》)孔子说,吾“无知也”。孔子没有分别之“知”(识),但有二相归一相之“智”。因为,孔子“叩其两端(两极)而竭焉(消除二元对立,泯没对待)”。孔子“竭”其“两端”,就是“中”,“中”就是“抱一”、“得一”。“中庸”是孔子“抱一”、“得一”的理论基础。中庸之“中”,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庸”是指本体之相用也。中庸者,体相用一如也!所以,从认识论来看,能达到体相用一如境地,就是“中庸其至矣乎”!孔子明确指出,很少有人能契此(民鲜能久矣),说明其境界的高雅。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佛陀称此君子为“大心凡夫”。虽是凡夫,已发大心(大愿)追求。追求不息,就叫精进;精进之极,孔子称为“君子中庸也,君子而时中”。时时能契中庸,佛陀称为不退转菩萨。故时而中庸的君子,必得三昧正受,达无生法忍!

还有,道书也说:“离有离无之谓道”。这与佛家所论的“即有即空,即空即有”,其义相通。

2、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成佛之道就是大学之道,觉悟之道。佛家的戒定慧就是儒家的止、定、得,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是三个学习过程。明德就是众生都有的光明德性,佛教称佛性。“明德”,***具足,凡圣一如,本自圆成,非***修证;就是惠能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不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明便是修证,回归自性,回归自己真心,就达到了“至善”,佛法讲成佛了,彻底解脱了。明明德是自己觉悟,大彻大悟,度众生是亲民。可见,“大学之道”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做到自觉觉他圆满,就是“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格物”是格“物”之本末,“事”之终始。佛家的转识成智就是儒家的“格物”,突破二元对立思维。格到心境一如,本无内外, 才是真正的“明明德”。明白了外物不外,色身不内,皆“明德”所现之“物”,无内外,无主客,即能转六识为妙观察智。此智开显,自然破除思维极性,再不二相分别,我执破除,自然“意诚”(“知至而后意诚”)。“意诚”必然“心正”,心为一身之主,心正而明了“明德”,自性开显。

“明明德”而智慧光照,触着皆化,故先家齐;“明明德”于全家族,智德更盛,足以普化邦国;国国皆“明明德”,自然天下平,这是从外来说。从内来讲,“意诚”则我执破,“心正”则法执亡。明五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本自“明德”之相,相不异性,性不异相;相即是性,性即是相。直下承当,则可谓“家齐”、“国治”、“天下平”之实质也!从“格物致知”到“天下平”,这是儒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证历程。发菩提心,上求下化,四摄、六度,行菩萨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这是佛家“从事于道”、“同于道”的修行过程。“方便有多门”,“归元性无二”,故儒释道三家本质不异!

《大学》讲‘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此处的‘正心’与《大学》讲的‘正心’,是一样的意思。心要如何才能得其正?我们拿儒家的话来解释,更容易明白。心之不正,是为物欲,即烦恼障障碍;为自己的不正知,即所知障障碍。佛法要破除二障,心才能得其正;儒家讲正心,也是破除这两种障。‘格物’,‘格’是格杀,‘物’就是物欲,格杀物欲就是断烦恼障。‘致知’,‘知’是正知正见,这是破所知障。这样,才能得到正心。正心,心里就“常生智慧”,这个智慧是真正的智慧,而不是世间的世智辩聪。

这就是慧能说的明心见性方法“若能正心,常生智慧。”比如子路的“闻过则喜”正是《坛经》“见人不是,诸恶之根;见已不善,万善之门”。曾子就相当于神秀,他发明了“慎独”,“吾日三省吾身”,就相当于神秀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3、对于佛道***耶稣的“感应道交”,儒家易经也说“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道家讲“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天人合一的观念。现代量子力学通过“量子纠缠”(不管两个粒子(有共同来源)距离多么遥远,一个粒子的变化立即就影响到另外一个粒子,这就是量子纠缠。)关系,也发现在量子力学中,有共同来源的两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着某种纠缠关系,不管它们被分开多远,都一直保持着纠缠的关系,对一个粒子扰动,另一个粒子(不管相距多远)立即就知道了。

外面的世界是不是就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啊,离开人的意志而独立存在的客观世界有没有啊?海森伯的测不准定律告诉我们,一切量子、粒子的基本状态离不开人的想法与观察仪器及方式,离开人的观察目的与观察手段,量子是什么状况,人是一概不知的。这就和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的观点相接近了。佛法告诉我们万法唯心,三界唯识。

很多还没有什么修为的佛***有过这样的体验:遇到极度危险时立即念某个咒语,或者念***菩萨的名号,立即化险为夷。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类似的远距感应并相互作用的事情让大家感到不可思议。在孪生兄弟之间,当一个人经历痛苦的时候,另外一个人立即就有感应,甚至会有一模一样的痛苦;有的夫妻或者父子之间,当一方经历极大痛苦时,另外一方也能迅速感应到。我以前一位男同事,某日早上身体极度难受,内心翻腾不已,几次恶心欲吐,无法集中精力工作,很快,其母亲从老家来电话告诉他父亲刚刚跌倒去世。

儒家虽更注重于日常***,但也说***之外,存而不论,“不论”并不否认“存在”。孔子讲「精气为物,游魂为变」。在人事处理上,更多儒家学人***取直接的方式,而法家则强权,佛家善巧方便。

4、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老子曰: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6、佛教金刚经说,真正的修行,是从“降伏其心”开始,就是“伏(压住)”我们凡夫的妄想分别执著心。

到阿罗汉的境界时,就不再是伏心了,而是“断”了,即断除了“执著心(俱生我执),”达到“无我”的境界了。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也是如此,所谓心性之学。《尚书·大禹谟》:人心唯危,道心唯微。唯精唯一,允执厥中。

孟子说:修身莫若修心。又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牲,则知天矣”。

朱熹:一心具万理,能存心而后可以穷理。陆象山:道未有外乎其心者。自“可欲之善”,至于“大而化之之圣,圣而不可知之神”,皆吾心也。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吾心即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阳明认为天地在吾心之内,万物皆属于心,无心则无一切,因此他说:“心外无物,心外无言,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又云:“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

7、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道家说: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佛家讲“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庄子《逍遥游》: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却并不因此而更加奋勉,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并不因此而更为沮丧。他能认清自我与外物的分际,辨明荣辱的界限,不过如此而已啊。)

8、佛家的五戒“杀戒,盗戒,*戒,妄语戒,饮酒戒”相当于儒家的五常:“以仁者不,义者不**,礼者不邪*,智者不饮酒,信者不妄语。”

佛祖释迦牟尼当年证道后,叹曰:奇哉!***皆有如来智慧德能,但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老子也讲: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经开篇就说出宇宙真相,直接了当,真实了义!

无尽藏比丘尼在向六祖慧能请教时,***说不识字。她说你连字都不识,怎么能理解***?***对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乃大异之。佛祖经年说法,竟问: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不?又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佛法者,即非佛法也。

佛家讲“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语言相、文字相、心缘相”、“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2、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常无欲”的状态就是“行深般若波罗密多”的状态。 “妙”实际上是现量,指本来的面目和真实的存在,是指本有的状态和属性,佛学讲“清净本然”“常住妙明”。

“徼”是表面的东西,外在的东西。“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讲的是认识论。佛学上的六根、六识、六尘相互关系叫六入、十二处、十八界,老子只用“有欲”两个字就概括完了。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无思”、“无为”、“寂然不动”,正是“常无欲”的认识状态。“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正是“观其妙”。《中庸》中讲:“唯天下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这里的“至诚”也属于“常无欲”的认识状态,“知天地之化育”属于“观其妙”。

释迦牟尼佛总结为:“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而老子总结为:“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这是大智慧者共同所证的心法,也是真理真实存在的证悟之见证!

3、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孔子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毋意”,不要意气用事,要有冷静客观的理性观照。“毋必”,做什么事情不必一定要如何,随顺因缘,无可无不可,通权达变,法无定法。“毋固”,不要那么固执,一条黑道走到底。“毋我”,不要我执,吾人悉有与生俱来的我执身见,常常以我为中心划线,以我为中心做事情,以我为中心作出种种情绪反应。其实一个君子的行为,或者一个能做成事业的人,一定要把小我放下,一定要多想别人,多满足别人的愿望,多让别人欢喜,多体察别人的需求,这就是普贤菩萨的恒顺众生。

释迦牟尼佛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而《法句经》也说:昔世尊在祇园精舍,有四比丘,共论世间何者最苦?一言*欲,二目饥渴,一言嗔恚,一言惊怖,共诤不止。佛言:“汝等所论,未究苦义。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嗔恚、、怨仇,皆因有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

4、“常使民无知无欲”的“无知”,是指不要有“无明”,不要有分别之“知”。因为,“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无知”就无“无明”,这是叫老百姓不要产生无明啊!这里老子说的“无知”,就是不知见立知。所以,老子是要人们(民)转识成智,“常使”(开、示、悟、入)人们“知常曰明”。

“使民无知无欲”,正是佛家讲的破见思惑。“知”是见惑,“欲”是思惑。见惑给人们带来“所知障”,“思惑”给人们带来“烦恼障”,众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此二障所造成的。

老子讲的“无知”,不是“愚昧无知”,而是了达究竟一相,无二无别的大智慧之圣智。凡夫的知见,如来称为“无明之本”,是我们不能开显本具妙明智慧的最大障碍。清除这种“知见”,才能脱离愚昧的“无知”。所以,佛陀讲:“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无漏真净。”“因不了法界一相,故说心有无明”。

5、凡夫“不知常,妄作凶”,不由自主,二元对立心识刹那不停,妄心妄念相续不断,此为动不善时。事相中,把握机宜,教化开启学人,啄啐同时,不失时机,是禅宗***善施机教的“动善时”。孔圣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亦属“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一个心净的人,他到哪里都是净土,就是「居善地」。「心善渊」就是一个真正开智慧的解脱者,他是虚怀若谷,身心很柔软,不懂的我们就学习!

6、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前不见头,后不见尾,佛家谓之曰“前前无始,后后无终”,都是一个意思。道是从古至今,本来就存在。孔子曰:述而不作。孔子说他自己只是在重复讲述古圣先贤说的话,没有一点发明创造。孟子也说万物皆备于我。佛法讲“自性、真如、法身。。。。。。”,***教说终极真理,柏拉图说真理就在你心中。真理是真心中流露出来,不是要通过发展自然科学技术得到的。

大道法而如是,从没离开我们的真心。

9、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

一般的见识以为道家是逍遥世外或者应时而动,而这句话说明:要学圣人之道的人,更应该有为世人与众生,挑负起一切痛苦重担的心愿,不可一日或离了这种负重致远的责任心。这便是“圣人终日行而不离辎重”的本意。“终日行而不离辎重”是说志在圣贤的人们,始终要戒慎恐惧,随时随地存着济世救人的责任感。如果真正有道之士,到了这种地位,虽然处在“荣观”之中,仍然恬淡虚无,不改本来的素朴;虽然燕然安处在荣华富贵之中,依然有超然物外,不受功成名遂、富贵荣华而自累其心,这才是有道者的自处之道。这里的“荣观”的“观”字,是破音字,应作古代建筑物的“观”字读,不可作观看的“观”字来读。“燕”字,通作“晏”,便是安静的意思。

这就是“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真正的无为,为而无为,无为而为,心不染著。表面上热忱的做,心里若无其事。无为不是消极避世,不做事情;也不仅仅只是遵循自然规律,应时而动。孔子,圣人也,“只其不可为而为之”,表面看好像是“有为”嘛。这真是曲解圣人本意,金刚经上也提到“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圣人虽入圣程度不一,却都是物我两忘,宠辱不惊,也即金刚经上所言“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我看来,耶稣也是菩萨,说法教化虽与我们不同,但也是随缘示教,见机说法(随西方人的根机因缘:那个时候西方就那个层次的环境和文明程度,没法接受更高深的道理),就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 ”;最后主动舍生取义,为众生赎罪。 看来,耶稣***也是破除了“二元对立”的圣者,因他知道众生一体,否则怎肯舍掉自己身躯;倘若众生不是一体,众生又怎么会因耶稣赎罪而得益呢?所以,判断真正的圣者无为,根本的标准是“心地”!

「虽有荣观」当荣华富贵来临的时候,也是「燕处超然」,以平常心来对待。

孟子说: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10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道是无所不在,法界的真理实相也是无所不在、超越时空。不必到远方去找,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道、找净土,因为我当下就在道的怀抱里面,还要到哪里去找呢?!我不必打开窗户,不必心外求法。前文是不必到他方世界去找,后文是不必心外求法,不必到外面去找,同样都能够见到天道。不为而成就是来到无修、无证、无所得的境界。

南宋著名理学家陆九渊云:“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吾心即宇宙,宇宙吾即心。”说的就是天人合一、物我一如的境界。主体和客体同为道的不同层面,犹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离开自身向外求道,恰如缘木求鱼,南辕北辙,注定是枉功劳形了不可得。

11、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致于无为。

烦恼障、所知障越多,道心越被障碍覆盖。菩萨的我执、法执破除了,就到无为(一真法界)了。故佛家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13、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维摩诘经》上讲不二法门,唯有维摩诘“默然无言”,大智文殊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金刚经》讲:“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须菩提,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信心铭》曰:“多言多虑,转不相应;绝言绝虑,无处不通。”

《庄子·天道》中桓公与轮扁的对白说得很明确。“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的确,这桩公案中“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的微妙,唯证者所知。轮扁以得心应手的体证体悟,体现出心手一相无碍相通,而二相的语言要表达一相的得心应手,就显得苍白无力。这正说明了二相的极性“有欲认识”只能“观其徼”(糟魄而已),而一相的“无欲认识”才能“观其妙”(得心应手而口不能言)。

14、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朴实、厚朴)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孔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和老子“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是同一道理。“使由之”是指要解脱百姓的二元对立观念之束缚,要教化百姓认识“有欲认识”方法不对,放纵感官享乐不对,不要极化人们的“有欲”之本能,“使民心不乱”。所以,圣人化民,将百姓从有欲中解救出来,入无欲的自由解脱,庄子称为“逍遥游”。

自古以来,真正体道、悟道的人,如果要教化众生或是摄化众生,不是要越展现世智辩聪,以及我是、我能、我慢,越来越聪明、越厉害,因为这是人类自我越膨胀。将以愚之的愚之,不要以为解脱者是推行要政策,而是让你返璞归真,回到敦厚、朴实、忠厚、老实的本性。

「民之难治」为什么百姓会难治理呢?「以其智多」因为智巧伪诈、世智辩聪,错误的教育方式越多,人民反而越来越狡猾,越会钻法律漏洞,或是智能型的犯罪,都是错误的教育教导出来。「故以智治国,国之贼」如果是用世间思维、世智辩聪治理国家,就是国家的贼,会越治越乱。这样的教育普及未必是好,人民反而失去敦厚的质量,离道越远。

15、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为普度众生;俭是淡泊寡欲,是清净心;不敢为天下先是因为体会整个法界就是无我、无私的精神,当悟道之后,就是“不与众生争”,而且会甘心居众人之后。

16、知,不知,上;不知,知,病。

你知道「你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如果你能够知道说「哦!我真的不知道」,明「无明」。我们在讲十二缘起的时候,有讲到最深的,但是当我讲出这些,一样我又被攻击!说:「人家经典不是这样讲!」好啊!随便啊!佛陀所讲的十二缘起,是在探讨第一因,到最后是来到「无明」,我在《阿含经》课程里面有提到,所有问题最终的答案就是“没有答案”。问题最终的答案是“没有答案”,如果你认为你很行,我很有学问、知识很高,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懂,一方面因为你是在无明的世界,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展现我是、我能、我慢,但是你不知道;一方面你在苦海里面,但是你还不知道,你还在***情况里面。所以,知道「不知道」,才是真正的「知道」。

佛家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盘。同理。

17、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怨以和来解,和后仍有余怨,这不是最好的办法,故称不上为善。因为,和解是两相调谐,不是一相相融,只有不二一相,同体不分,才无有怨,何谈余怨。老子要人们体道一相,无怨可和,才是为善。老子主张“报怨以德”,佛陀主张“若人捶詈,同于赞扬”,和怨要以无怨为“和”,“若人捶詈”(打骂),要以赞扬视之,自然与道不远。“故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者,有债主之契据(合同),却无有债权之索还心。佛家称作三轮体空(债权、债务和债物,当体皆空,本无自性),无施可施。施不求报,亦无求报心。道本一相,一相焉有能施所施?!故有道者体道,三轮体空,无人无物,何有责人之说?有德之人体道之一相(“有德司契”),无求无索,无人无我,在生活中尽是奉献施与,“为而不争”,“利而不害”。无德之人二相执著,识心分别,故像追索租税一样攀缘摄取,极性极化,人我对立,顺喜逆瞋,私欲情念不息,亲疏远近炽然,差别对待分明,违背天道平等,与“道”之无私、无欲、无为、自然相异。

金刚经云: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何以故?须菩提!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恨。

于相不着,于人不着,自然不苛责于人。

虽然历史曾有过此消彼长,但总体来说,因为佛教义理严密,逻辑性最强,佛祖亲口宣说的经典数量多达三藏十二部,浩若烟海。晋代王弼看完老子道德经后说:尽善矣,未尽美矣。就是说道德经虽然境界很高,但毕竟文字太少,大道之理,阐述得不能圆满究竟彻底,只有圣人能真正看懂悟透。而佛经就连中等根性的人也可循序渐进,渐悟入道。

所以中国自古以来的文人,或由儒入佛,或由道入佛者,不可胜数。明代王阳明就是学佛后借助佛理参透孔孟学说,才发现圣人之境界大致相同,把中国儒学发展到最高峰,也把孔孟心性之学推到极致,为中国文化保存了真骨血。

所以,道不胜佛,自然之理也。

出自大学的成语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庸》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庸》读后感1

 初读《中庸》,才知《中庸》的主旨是论中和,认为中和是性,中和是道,中和是宇宙的本来状态。它与《大学》不同,《大学》阐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在我看来,《大学》讲的是具体的大方面的外在的道理,而《中庸》则是讲求自身的中和,重在自身的修养,好似与外界无关,实则蕴含丰富的人生道理!

 第一次上课老师便讲了天人合一和宇宙全息论。实在高深,我实在是听不太懂。单纯的阐述一下我自己的看法吧。我认为,宇宙是一个整体,环环相扣,任何一个部分如果出现了不平衡,那么宇宙整体也会出现问题。这正如人的身体一样。中医与西医的不同就在于中医讲求的是平衡,而西医讲求的是就病开药,根据病人的病开什么药。我自小生病都是吃的西药,一堆一堆的药片,加上不知道多少的副作用,不少的药在我身上已经不起作用了,因为身体里已经有耐药性,而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我就会喝中药。中医看病讲究通过整体来看,比如说感冒,西医就直接开感冒药杀死病菌,而中医不然,推断出是身体中有热,则开些清热的药来,所以说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还有个现象,就是有的人一辈子病病怏怏的,不过还是长寿;有的人一辈子健健康康的,结果突然一下子得绝症病死了。这是为什么?病病怏怏的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是不健康,看起来不长寿,但是他们维持了自身的平衡,这也就是长寿的秘诀;而看起来健康的人,体内则不一定平衡,虽然不体现,但是一有表现则为大病。这就是《中庸》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其实读《中庸》时首先注意的是“中”、“庸”二字。原先认为,此二字意思为平庸。后来经过学习终于明白,中,就是不偏不倚;庸,不是无能,而是平常。平常也就是很少改变。这就是成功之人大多人到中年的原因。年轻人轻狂,处事激进,不甘于平凡的生活,时时思变,这都是因为“不庸”引起的。而中年老年人向往平淡的生活,甘于平凡,稳中取胜。“年长者好庸,年少者恶庸。”而但凡青壮年取得成功的人,大多有庸者之风范,较同龄人稳重。比如教师教学,如果班内有非常淘气的学生,老师如果严厉地批评一般会使学生更加变本加厉,起不到正面的效果,这便是不“中”,而这个老师如果心平气和的讲道理并时常的鼓励这名学生,找出问题的根源,师生一起解决的话,就会令学生感到受重视而努力学习起来,这便是“中庸之道”。

 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要说这不偏不倚,我觉得法官最应该做到这不偏不倚了。《中庸》就是让人们修身养性,提高自己的品德,法官的判决是否公正决定了人们的命运或生活死。而反过来想,人们的命运不更加由自己决定吗?如果***都“中庸”那么世界岂不是非常的平衡了?可是世界就是维持着一个动态的平衡,有动有静,动中有静。万物都有其自己的位置,生生不息。

 另外读中庸还有一个领会就是“忍”。忍”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为了做大事才忍小节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需要忍让,相互忍让,则事情就能和平解决。在我身边就发生过不少因为互不忍让而使小事演变成大事,最后给双方都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同学同事之间相处也是这个道理,不激进,不冲动,遇事先动脑后动口,凡事“慢半拍”,这样给自己一点时间,想清楚应该怎么做,而不至因自己一时的血气方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另外,争名夺利也不可过于激进。何必计较的一时得失,有道是,退一步海阔天空。老师在课上讲的吴清源不就是这样吗?把棋盘当做人生来下棋,从全局来考虑问题,不计较得失,不在乎输赢,只为了“中”。就是这样高尚的超出常人的品德,才造就了他在棋坛上的长盛不衰啊!在家时也常看吴清源的围棋,多少名家、主持拿他的棋局给观众讲解,我都觉得他们讲得固然好,但是离吴清源***的领悟还差的远。虽然吴清源***已经谈出棋坛,但是后来者无一人能够达到***的境界,这就是中庸带给吴清源的成功。

 不过,“忍”并不代表任人摆布,是在忍的过程中找到明智的解决的办法。其实追求一种东西的时候,往往会失去另一种东西。追求忍,你失去的是面子,他人可能会说你的懦弱,但是“忍”并不是没有原则,趋炎附势,并不是我们不反抗和没有反抗的力量,而是要在忍中等待时机,才能明智的取得更多更大的好处。其实做人处事都要讲原则,在不违背个人的本性和道德标准的范围内,要忍得恰到好处。

 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有些人对中庸有些误区,那就是他们觉得中庸就是不思进取。这是错的。中庸是乐观的,是乐观的哲学,它告诉我们,无论发生什么事,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要乐观地看待问题,持一颗轻松的心去面对,不失望,不绝望,不失去理想和信念。

 在阅读资料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个例子,觉得不错。分享下:有个渔夫一天打鱼回家,路上碰见了一个精明的商人,那个商人看着这么多鱼一定很赚钱,于是他就去问“渔夫,你的鱼打得真多,打了多长时间?”渔夫答到,“2个小时”。商人就说“那么为什么不多打点?”渔夫说“我回家跟老婆睡午觉,然后跟小孩玩”然后商人说:“可是你打多点,你就可以赚多点”“然后呢”渔夫说。“那么你就可以开一个公司,然后让它上市”商人回答。渔夫疑惑了问“那我可以得到什么?”商人说:“你可以得到很多的钱啊!”渔夫更疑惑了问,“那有什么用?然后我可以干什么?”商人就说“你可以跟你老婆睡午觉,跟你孩子玩……”渔夫说“那我现在就是拉?”商人无话可说。这个故事给我的启发很多。其实中庸就是一个克服这个贪字,而做到知足常乐的精神境界。这个渔夫就充分达到了这个境界,知足常乐!其实我在生活中也有这种体会。比如挤公交车,学校车站有很多人等车,有一回我站在第二排等车,结果上车时挤啊挤,最后所有人都上去了,唯独我没有上去车,那么悲观的看法是,气死我了,就我没上去。而乐观的看法则是,没关系,等下一辆车,还不是那么挤。再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站着的人心里想,如果我有个座位多好啊。而坐着的人想,如果座位不那么拥挤多好啊。这就是贪念!中庸的想法是,如果你站着,你就该想,还有很多人没位置站呢;如果你坐着,你就应该想,很多人都没有位置坐呢!这样你才会快乐,这才是中庸倡导的不贪,知足!

 初步了解中庸后,才知道以前自己的行为是多么的浮浅。读过中庸之后,明白了许多道理,并重新审视了自己做人处事的陋习,重新修正了我做人的方向。中庸使我受益匪浅。中庸中的智慧值得人们花费一生的时间去探究,不论时间的发展,或时代再怎么推移,中庸的智慧是不可能被淘汰的。

《中庸》读后感2

 这个学期我们老师的晨诵经典篇目是《中庸》,读了《中庸》,感觉收获还是很大的。《中庸》是儒家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相传是孔子之孙子思写的经典文本,或者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被收录在《小戴礼记》中,后来独立成一书,南宋朱熹又将其分成三十三章。

 初读《中庸》,感觉很迷茫,不知其所云,不是因为字难认,相反字很容易,就是意思很难理解。而以前读《大学》,有很多生僻的古汉字,可是文章意思很容易理解。但是,我还是坚持晨读,并查阅了一些资料***理解。现在,回过头来,感觉收获还是不小的。

 关于“中庸”,程颐说:“不偏不倚叫做‘中,不变不更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中庸是儒家的最高道德标准。中庸以“诚”和“中”为基本概念,叙述“天人合一”的'形而上学。故其第一章以“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烛照通篇。这句话是一个垂示,犹如凤鸟衔至黄帝窗前的“五始之文”(《春秋保乾图》称:黄帝坐于扈阁,凤凰衔书至帝前,其中得五始之文焉),乃是一种瞬间绽现的文***。是一个自天之命、由微之显、从天命之性到修道之教的过程。

 书中说“性”“道”不可须臾离开自身,要从“戒慎”“恐惧”“隐显”“慎独”等方面培养自身的品德,掌握中庸之道,促成中和。达到中和,则天地万物安处其位,万物便生长发育,生生不息。“道”源于本身,与自我相分离,而君子要学会反求诸己才能得之。真正的君子要做到格物致知,去外诱之私,而充其本然之善。这种自我修养与反省的品质是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必须有的。无论遇到什么人或者什么事,不论今后会遭遇怎样的挫折,我们都要学会“反求诸己”,凡事都要从自身找原因,我们应当学习孟子“吾日三省吾身”的品质。

 可是,要达到“至诚”的境界又谈何容易呀!特别是我们今天的经济化市场化的社会,达到“至诚”就更加不易。人性是有很多弱点的,归根结底一“贪”字。自古贪者都是活得很痛苦的。而中庸就可以克服人性的贪,从而使人们做到知足常乐。总之,读过中庸之后,于为人于处世都受益匪浅,受用终身。

 看了《中庸》之后我豁然开朗:就是因为我们怀着对天依赖的心情,让我们变得习惯从天得到鼓励以及活着的动力。可是有没有想过,我们如此景仰、依赖的天又是如何看待我们的?轻视,抑或是不在乎?高兴了就施舍一点恩惠,不开心了就让你吃点苦。我们应该学习中庸,对天也中庸,不卑不亢,敬畏他但也不迷信他,努力修为自身,让自己达到一种不管怎样都能泰然自若、保持心境平和的境界,平静地面对天给我们的一切,不期待他的眷顾,也不害怕他的降灾,在天不断为难的时候不会去想什么时候才是尽头,而是自强不息并且在苦境中自得其乐,没有什么可以真正影响到我们。或许这样,天反而会尊重我们,也只有这样,我认为两者才是平等的,才能真正的和谐相处,才是真正的天人合一。

《中庸》读后感3

 《中庸》原文“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喜怒哀乐的情绪还没有发生的时候,心是平静安宁祥和无碍的状态,称之为“中”;如果情绪之发生时也能由这种“中”的状态控制,则称之为“和”。『中』的状态是人性最本初和自然的状态,也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根本,人对事物发出情绪能够用『和』原则来自制,则是最接近道的。《中庸》强调中庸之道是人们片刻也不能离开的,但要实行“中庸之道”,还必须尊重天赋的本性,通过后天的学习,即《中庸》所说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之谓性”,是说人性是由天赋予的。“率性之谓道”,是说循着这种天性而行就合于道,认为人性是善的。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治儒家之道,所以说“修道之谓教”。实行“中庸之道”既是率性问题,也是修道的问题,这是发展了孔子“内省”和曾子“自省”的教育思想。《中庸》又提出了有德之人必须好“三达德”,实行“五达道”,才能达到“中庸”的境界。所谓“五达道”即“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处理这五方面关系的准则是:“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夫义妇顺”、“兄友弟恭”、“朋友有信”。“五达道”的实行,要靠“三达德”:智、仁、勇。而要做好“三达德”,达到中庸的境界,就要靠“诚”。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人们努力进行主观心性的养成,以达到“至诚”的境界。

 《中庸》还阐述了学习程序,并强调“择善而固执之”的勤奋不懈精神。它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为学必有的过程。它又说:“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在教育上它所提出的为学程序与顽强的学习精神,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系统地阅读过《中庸》,对古文经典有了粗浅的认识,仿佛脱胎换骨似的,对古文经典有了全新的认识,即使在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他们文章中的观点仍不过时,因为古人、今人及将来的人,心性是一样的,对事物的看法,做人做事的原则都有相通之处,不管时事如何变迁,作为生命主体的人都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时代都有共性。

 为什么四书能传承不息?读完《中庸》过后,我算有了一点领悟,因为它们是中华文明的传承,更因为它们本身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历风风雨雨,经岁月的沉淀,而历久弥新,不会过时,就看你用什么眼光去读了。

什么什么概什么四字成语大全

死读书,读死书 格物致知  用其所极  止於至善   正心诚意  生财有道  十目所视 悖入悖出  十手所指  心不在焉   心广体胖

《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据说为孔子***曾参所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程颐、程灏二兄弟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人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 大学中的成语有十多个,这里选九。格物致知,用其所极。止於至善,正心诚意。生财有道,十目所视。 悖入悖出,十手所指。心不在焉,心广体胖。

什么是***?

1.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什么有什么有

应有尽有

注音yīng yǒu jìn yǒu

出处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宋书·江智渊传》

解释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物品很齐全

结构主谓式

相近词一应俱全、面面俱到

反义词一无所有

押韵词万劫不朽、摸鸡偷狗、遭遇不偶、拖家带口、黄钟瓦缶、得于心应于手、***、热可炙手、斫轮老手、蛾眉螓首、。

2. 四字成语大全什么其什么

望其项背、

莫名其妙、

首当其冲、

独善其身、

名副其实、

舍我其谁、

上下其手、

身临其境、

三缄其口、

适得其反、

两全其美、

夸夸其谈、

其乐融融、

恰如其分、

突如其来、

郑重其事、

不厌其烦、

怀璧其罪、

果不其然、

自得其乐、

出其不意、

各行其是、

不胜其烦、

无出其右、

各得其所、

勉为其难、

若无其事、

乐在其中、

坐享其成、

不计其数

张大其事、

大张其词、

弃其余鱼、

天诱其衷、

反治其身、

夺其谈经、

各从其志、

尽其所长、

其道无由、

望其肩项、

何其毒也、

坐享其功、

蹈其覆辙、

不胜其任、

阒其无人、

不知其详、

弃其馀鱼、

重增其放、

听其自流、

偿其大欲、

出其不虞、

无其奈何、

掩其不备、

听其自便、

3. 四字成语大全500个

1、行尸走肉、金蝉脱壳、百里挑一、金玉满堂、背水一战、霸王别姬、天上人间、不吐不快、海阔天空、情非得已、满腹经纶、兵临城下、春暖花开、插翅难逃、黄道吉日、天下无双、偷天换日、两小无猜、卧虎藏龙、珠光宝气、簪缨世族、 *** 、绘声绘影、国色天香、相亲相爱、八仙过海、金玉良缘、掌上明珠、皆大欢喜、逍遥法外、生财有道、极乐世界、情不自禁、愚公移山、魑魅魍魉、龙生九子、精卫填海、海市蜃楼、高山流水、卧薪尝胆、壮志凌云、金枝玉叶四海一家、穿针引线、无忧无虑、无地自容、三位一体、落叶归根、相见恨晚、惊天动地、滔滔不绝、相濡以沫、长生不死、原来如此、女娲补天、三皇五帝、万箭穿心、水木清华、窈窕淑女、破釜沉舟、天涯海角、牛郎织女、倾国倾城、飘飘欲仙、福星高照、妄自菲薄、永无止境、学富五车、饮食男女、英雄豪杰、国士无双、塞翁失马、万家灯火、石破天惊、精忠报国、养生之道、覆雨翻云、六道轮回、鹰击长空、日日夜夜、厚德载物、亡羊补牢、万里长城、黄金时代、出生入死、一路顺风、随遇而安、千军万马、郑人买履、棋逢对手 叶公好龙、后会无期、守株待兔、凤凰于飞、一生一世、花好月圆、世外桃源、韬光养晦、画蛇添足青梅竹马、风花雪月、滥竽充数、总而言之、没完没了、欣欣向荣、时光荏苒、差强人意、好好先生、无懈可击、随波逐流、袖手旁观、群雄逐鹿、血战到底、唯我独尊、买椟还珠、龙马精神、一见钟情、喜闻乐见、负荆请罪、三人成虎 河东狮吼、程门立雪、金戈铁马、笑逐颜开、千钧一发、纸上谈兵、风和日丽、邯郸学步、大器晚成、庖丁解牛、甜言蜜语、雷霆万钧、浮生若梦、大开眼界、汗牛充栋、百鸟朝凤、以德服人、白驹过隙、难兄难弟、鬼哭神嚎、声色犬马、指鹿为马、龙争虎斗、雾里看花、男大当婚、未雨绸缪、南辕北辙、三从四德、 *** 、高屋建瓴 阳春白雪、杯弓蛇影、闻鸡起舞、四面楚歌、登堂入室、张灯结彩、而立之年、饮鸩止渴、杏雨梨云、龙凤呈祥、勇往直前、左道旁门、莫衷一是、马踏飞燕、掩耳盗铃、大江东去、凿壁偷光、色厉内荏、花容月貌、越俎代庖、鳞次栉比、美轮美奂、缘木求鱼、再接再厉、马到成功、红颜知己、赤子之心、迫在眉睫、风流韵事、相形见绌 诸子百家、鬼迷心窍、星火燎原、画地为牢、岁寒三友、花花世界、纸醉金迷、狐***虎威、纵横捭阖、沧海桑田、不求甚解、暴殄天物、吃喝玩乐、乐不思蜀、身不由己、小家碧玉、文不加点、天马行空、人来人往、千方百计、天高地厚、万人空巷、争分夺秒、如火如荼、大智若愚、斗转星移、七情六欲、大禹治水、空穴来风、孟母三迁 绘声绘色、九五之尊、随心所欲、干将莫邪、相得益彰、借刀、浪迹天涯、刚愎自用、镜花水月、黔驴技穷、肝胆相照、多多益善、叱咤风云、杞人忧天、作茧自缚、一飞冲天、殊途同归、风卷残云、因果报应、无可厚非、赶尽杀绝、天长地久、飞龙在天、桃之夭夭、南柯一梦、口是心非、江山如画、风华正茂、一帆风顺、一叶知秋 草船借箭、铁石心肠、望其项背、头晕目眩、大浪淘沙、纵横天下、有问必答、无为而治、釜底抽薪、吹毛求疵、好事多磨、空谷幽兰、悬梁刺股、白手起家、完璧归赵、忍俊不禁、沐猴而冠、白云苍狗、贼眉鼠眼、围魏救赵、烟雨蒙蒙、炙手可热、尸位素餐、出水芙蓉、礼仪之邦、一丘之貉、鹏程万里、叹为观止、韦编三绝、今生今世 草木皆兵、宁缺毋滥、回光返照、露水夫妻、讳莫如深、贻笑大方、紫气东来、万马奔腾、一诺千金、老马识途、五花大绑、捉襟见肘、瓜田李下、水漫金山、苦心孤诣、可见一斑、五湖四海、虚怀若谷、欲擒故纵、风声鹤唳、毛遂自荐、蛛丝马迹、中庸之道、迷途知返、自由自在、龙飞凤舞、树大根深、雨过天晴、乘风破浪、筚路蓝缕 朝三暮四、患得患失、君子好逑、鞭长莫及、竭泽而渔、飞黄腾达、囊萤映雪、飞蛾扑火、自怨自艾、风驰电掣、白马非马、退避三舍、三山五岳、称心如意、望梅止渴、茕茕孑立、振聋发聩、运筹帷幄、逃之夭夭、杯水车薪、有的放矢矫枉过正、睚眦必报、姗姗来迟、一鸣惊人、孜孜不倦、一马平川、入木三分、沆瀣一气、天伦之乐 兄弟阋墙、藕断丝连、心猿意马、想入非非、盲人摸象、眉飞色舞、三教九流、高楼大厦、锲而不舍、过犹不及、狗尾续貂、斗酒学士、高山仰止、形影不离、小心翼翼、返璞归真、见贤思齐、按图索骥、枪林弹雨、桀骜不驯、遇人不淑、道貌岸然、名扬四海、虚与委蛇门可罗雀、水落石出、不卑不亢、无法无天、拔苗助长、大快朵颐 因地制宜、单刀直入、时来运转、天方夜谭、一蹴而就、踌躇满志、战无不胜、插翅难飞、图穷匕见、鬼话连篇、亢龙有悔、望洋兴叹、爱屋及乌、惊鸿一瞥、风华绝代、名胜古迹、如履薄冰、持之以恒、潜移默化、昙花一现、巫山云雨、狡兔三窟、栉风沐雨、骇人听闻、断章取义、曲突徙薪、谢天谢地、脱颖而出、垂帘听政、一马当先 不耻下问、不。

4. 四字成语大全什么什么而什么

金蝉脱壳、

行尸走肉、

背水一战、

金玉满堂、

百里挑一、

攻城掠地、

天下第一、

天上人间、

霸王别姬、

书香门第、

怦然心动、

春暖花开、

海阔天空、

掌上明珠、

插翅难逃、

卧虎藏龙、

英雄本色、

贼眉鼠眼、

兵临城下、

水调歌头、

簪缨世族、

偷天换日、

天下无双、

箭在弦上、

一触即发、

一呼百应、

两小无猜、

返老还童、

星火燎原、

南征北战

5. 四字成语大全什么什么知什么

知足常乐、

一叶知秋、

格物致知、

知行合一、

冷暖自知、

知法犯法、

见微知著、

迷途知返、

不知不觉、

不知所措、

真知灼见、

不得而知、

知无不言、

自知之明、

恬不知耻、

知己知彼、

知遇之恩

一知半解、

不知所云、

明知故犯、

温故知新、

知易行难、

众所周知、

先知先觉、

知难而退、

知人论世、

落叶知秋、

知人善任

妇孺皆知、

一无所知

6.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一什么一什么

成语一什么一什么(73个):

一生一世、

一五一十、

一朝一夕、

一心一意、

一颦一笑、

一张一弛、

一觞一咏、

一琴一鹤、

一模一样、

一步一趋、

一饮一啄、

一板一眼、

一针一线、

一唱一和、

一龙一猪、

一年一度、

一点一滴、

一草一木、

一箪一瓢、

一长一短、

一心一德、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一丝一毫、

一缘一会、

一龙一蛇、

一字一句、

一丘一壑、

一字一珠、

一手一足

7. 常用四字成语大全

1. 兴高***烈:兴:兴致。

***:精神。烈:旺盛。

形容非常高兴的神情。 《庆“六一”的游园活动中,同学们兴高***烈地玩了许多游戏》。

2.怒气冲冲:冲冲:感情激动的样子。形容非常生气。

《不知为什么,他怒气冲冲地走进了教室。》 3. 聚精会神:聚、会:聚集。

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

4. 自言自语:自己和自己说话。 《在路口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坐在那里自言自语》。

5. 千钧一发:形容情况十分危急。 《就在要撞车的千钧一发的时候,司机紧急刹住了汽车》。

6. 雨后春笋:形容新生事物大量涌现。 《改革开放以来,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地不断涌现 》。

7. 琳琅满目:比喻眼前出现了许多精美的事物。 《那里展出的的东西琳琅满目,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

8. 顶天立地:形容形象非常高大,气概豪迈。 《他大公无私,真是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9. 千方百计:方:方法。讲:办法。

想尽和用尽各种办法。 《老师千方百计调动我们的学习积极性》。

如饥似渴:比喻要求很迫切,就像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同学们如饥似渴地努力学习》。

10.小心翼翼:翼翼:严肃,谨慎的样子。 《他小心翼翼地把花瓶擦干净,然后轻轻地放在书桌上》。

11.焕然一新:焕然:鲜明光亮的样子。形容旧的面貌改变了,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看到我们班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校长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12.胸有成竹:成:完成,现成。

《这次考试,我胸有成竹,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13.别具一格:别:别处的,独特的。

《他写的这本书构思巧妙,别具一格。》 14.成语:草木皆兵 发音:cǎomùjiēbīng 释义:把山上的草木都当做敌兵。

形容人在惊慌时疑神疑鬼。 造句:这一天大家都是惊疑不定,~,迨及到了晚上,仍然毫无动静。

15.成语:赤膊上阵 发音:chìbóshàngzhèn 释义: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造句:他终于~,亲自出马了。 16.成语:乌合之众 发音:wūhézhīzhòng 释义:象暂时聚合的一群乌鸦。

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造句:外边虽有些人,也是~,不相统摄。

17.成语:四面楚歌 发音:sìmiànchǔgē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造句:在这~里,凭你怎样伶牙俐齿,也只得服从了。

18.成语:用兵如神 发音:yòngbīngrúshén 释义: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造句: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神机妙算,~。 19.成语:有勇无谋 发音:yǒuyǒngwúmóu 释义:只有勇气,没有计谋

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不讲策略。 造句:毕丰~,极贪酒色,不恤下人,喽罗尽皆离心。

20.成语:坚壁清野 发音:jiānbìqīngyiě 释义:对付强敌入入侵的一种方法。使敌人既攻不下据点,又抢不到物资。

造句:不许出战,只是~,待这干贼寇粮尽力弛,方可追他。 21.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22.引颈受戮:戮:杀。

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23.衣不曳地:曳,拖动。

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这几天工作太多了,他都已经衣不曳地了。

24.水洁冰清:像冰水一样洁白清净。形容人品高洁或文笔雅致。

她是这样一个水洁冰清的人,怎么会和那些坏人在一起。 25.如鲠在喉:鱼骨头卡在喉咙里。

比喻心理有话没有说出来,非常难受。 我知道真象,但又不能说出来,真是如鲠在喉呀。

26.仰事俯畜:上要侍奉父母,下要养活妻儿。泛指维持一家生活。

爸爸每天起早摊黑,仰事俯畜,非常辛苦。 27.为恶不悛:坚持作恶,不肯悔改。

这个人为恶不悛,终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8.无补于时:对事情没有什么益处。

现在不努力学习,等将来后悔了也无补于时了。 29.有脚书厨:戏称记闻精确、知识渊博的人。

他勤学善思、知识广博,真是个有脚书厨呀 30.一字一珠:一个字就像一颗珍珠。形容歌声婉转圆润。

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这样的文章真是一字一珠,看上几遍,还是回味无穷。

31.倾盆大雨 解释:倾盆:倒盆,大雨倾注的样子。形容雨大而急。

造句:大家冒着倾盆大雨奋勇堵住决口。 32.人定胜天 比喻人力可以战胜自然。

妈妈告诉我「人定胜天」的道理,叫我别害怕失败。 33.有志竟成 有坚定的志向,只要努力从事,一定可以成功的意思。

哥哥相信有志竟成,只要努力用功,一定可以考上第一志愿的学校。 34. 良药苦口 能治病的好药,味苦难吃。

比喻直言劝戒批评的话,虽然听起来不舒服,但对人却是有益的。 奶奶说药虽然很苦,但良药苦口,为了病能快好,还是要喝下去。

35.悬梁刺股 形容人勤奋苦学。 月考就要到了,我决心效法古人悬梁刺股的精神来准备。

36.问心无愧 反省自问,心里没有丝毫惭愧。 作人不求荣华富贵,只求问心无愧 37.首尾乖互:相互违背,前后自相矛盾。

你这人说话这样首尾乖互,叫我怎么信任你。 38.引颈受戮:戮:杀。

伸长脖子等待被杀。指不作抵抗而等死。

知道自己罪责难逃,只有引颈受戮了。 39.衣不曳地:曳,拖动。

衣服不沾地,比喻非常忙碌。

中国文化到底如何安顿诸概念

不敢对现在社会有所微词,只能推荐一篇文章,用老的观点解释***:

老解***

近年来,很多人都喜欢用真、善、美三个字来描绘人生的价值。很早以前,欧洲人就喜欢使用***的字眼,甚至把康德哲学的三个部分也用***来概括。一般来说,科学所追求的是“真”,宗教和哲学所追求的是“善”,而艺术和文学所追求的是“美”。

中国儒家的学说中,虽然没有直接用“真”这个字,以其主张“格物.致知”,从字面的意义看,是很具有科学精神的。可惜《大学》里《释格物致知章》缺掉了,现在有的几段话是程颐和朱熹的补撰,大半是朱熹的思想。《大学》之独立成为一本书,也是朱子的贡献(朱子作大学章句,以与中庸,论语,孟子,并列为《四书》。很多人认为,大学的原作者,是子思,是孔子***曾子的***,至今还没有人能提出确证。)儒家也谈“善”,可以散见各处。不过在《大学》里,有过“止于至善”的话。“至善”照字面讲,就是:最高的善,或绝对的善。在《大学·第三章释止于至善》里,做了不少描写,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由此,似乎“仁、敬、孝、慈、信”五个字,即是“至善”。我们以为,这五个字作为“善”是不错的,如果说它们就是“至善”,这还有商榷之余地。可惜作者没有给“至善”这个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如果至善就是绝对的善,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是不可能成立的,因为这里有着巨大的“盲点”。至于“美”,儒家比较缺乏。只有孟子曾提到过“美”。譬如:“不知子都之姣(美)者,无目者也。”《孟子·告子章句上》(案:公孙子都是春秋时代的天下第一美男子,是郑庄公的男宠。孟子说:谁要是不知道子都是天下第一美男子,他就是没有长眼睛。)孟子这里所说的“美”,还是“色”的成分多些。

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提出来“道”,在第廿一章里再次描写“道”时,他说:“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这里说出了:道的“真理性”和“信实性”。其详细内容,遍散在《道德经》各处。他在《道德经》第二章,提出了他的“美论”和“善论”。不过老子的“美论”和“善论”是非常与众不同的。当他看到“美”的时候,他同时看到了“恶(丑)”,当他看到“善”的时候,他同时看到了“不善(恶)”。因为“美”是“丑”所衬托出来的概念;同理,“善”是“恶”所衬托出来的。他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丑)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恶)已。”(《道德经》第2章)他的话,不但把美、丑互相衬托而存在,作了极其明晰的说明。同时把美的不固定性(美的观念具有其地域性,时代性,个人的审美观等等的局限性。)也作了暗示(没用用言语说出来)的说明。在他,美与丑,善与恶是相对待的,是一体之两面,同出而异名。它们不仅平面的对立,同时也是立体的对立。这是宇宙中的“必然律”,是没有人能更改的。老子讲的这个规律,并不是一般的相对主义,更不是二元论,而是科学的相对论。由于看到了美的同时,也看到了他背面的丑,这可以称他为:“看得穿,看得透。”不仅在同时看到了事物的两面性,也同时看得事物的全面性。“看得穿,看得透。”应该叫做:“明智”。

关于美的两面性,譬如,欧洲人自古以来,就认为为美,所以到处名胜,都有***的塑像呈览。而中国人认为“袒裼裸裎”简直是丑死了,是极大的羞耻和侮辱。因此,三国时的弥衡,在认为曹操不把他当做贤人看待,居然用他做鼓吏来羞辱他时,他就在表演击鼓时脱得***,来还敬曹操。如果在欧美,弥衡(想象中,弥衡应该也是个美男子。)的这场表演,可能立时成名,做了个腰缠万贯的大明星了。又如:郑庄公和孟子认为子都是最美的,而颖叔考却一点也不觉得他美,反而觉得他丑恶无比,两人斗得你死我活。弄到后来,子都把颖叔考用暗箭杀死,成了无头公案,闹到连鬼魂都上了场。从此证明,老子的认识是比较深刻而正确。人们如果能真实地认识到这个真理,不但能省却人生许多不幸,而且能使人生得到真正地美好和幸福。

老子对“善”的认识,也是和“美”同一个模式。譬如,中国人以扶养老年父母(不仅要他们身体收到供养,同时要使他们精神上也要感觉愉快。)是孝,是善;而爱斯基莫人以把老人早早丢弃,让他们冻饿而死或被野兽吞食为善。又如,如所周知,以奉旨消禁***而著名的林则徐,道光皇帝给他许多的上谕,其中之一,这样说:“奏悉,所缴***烟土,敕即在虎门外销毁完案,无庸解送来京。俾沿海居民及在粤夷人,共见共闻,咸知震响。该大臣等唯当仰体朕意,窍实稽查,毋致稍滋弊混!钦此。”其中之二:“既有此番举动,若再示柔弱,则大不可。朕不虑卿等孟浪,但诫卿等不可畏葸,先威后德,控制之良法也。特此手谕。”林则徐禁烟有功,上谕连连褒奖,说他办事得体,晋封为两广总督,一品封疆大臣。曾几何时,林则徐正干得起劲的时候,忽接朱谕:“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际,反生出许多波澜,思之曷胜愤懑,看汝又以何词对朕也。特谕。”林则徐的幕友们看到这个“特谕”,说:“大帅这般尽力,怎么忽然反得这般批谕?真实令人不解。”林则徐答说:“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古往今来,多出一辙。唯有立即上表谢罪。”。这边表文还不曾拜发,那边又立即连接严旨:“縻饷劳师,皆林则徐办理不善所致,着即交部,严加议处。”结果林则徐判戌新疆,充军到伊犁去了。“善事立功”到“犯罪充军”不旋踵而至。“功”与“罪”只在别人的一念之间。同是一个林则徐,同是一个禁烟的善举,一夜之间,大功立即变成了罪大恶极,这是多么可怕,而且防不胜防的。

吴越争霸的时期,吴王夫差灭了越国。大夫范蠡和文种商议后,决定,由文种看老家,留守。范蠡随越王勾践夫妇到吴国去当奴隶,在勾践身边保驾。范蠡在吴,用尽了心血,并和勾践受尽了折磨,(包括吃夫差的粪便)。终于保全了勾践的性命,安全回返越国。以后为了复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范蠡逐步使用文种的“灭吴七计”来推展灭吴的行动。他命人在越国搜罗到一个绝西施,找来专人教她言行举止,歌舞弹唱,巧妙装饰,达到无不楚楚动人的境地。同时教她为祖国献身,为大义牺牲。一切准备好了,就用彩车,把她献给吴王夫差。夫差看到了她,模样真美,一颦一笑都十分优美,又会温柔体贴,口中说出话来,如吐珠玉,措辞合宜,句句动人心弦,畅人肺腑。老子说:“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62章)“美言不信,信言不美。”(81章)。夫差得了西施,只看到她美好的一面,完全看不到她“丑恶”的另一面,因此产生了“盲点”。勾践每一次送礼给夫差,必暗中有一份厚礼送给夫差的宠臣太宰伯噽。伯否就一直不断的在夫差面前说勾践的好话,一切都设法转弯抹角地为勾践做美好的掩饰。吴国的三个巨头中的另一个是相国伍员,伍子胥,他的见识过人,明智,对事物看得穿,看得透。他看出了西施和伯噽两人背后的重大危机,就向夫差直谏。夫差越听越烦,说:“汝言太不祥,孤所恶闻。”子胥再谏,夫差就说:“太宰伯噽之言,足启心胸;而相国髦矣,言不足***。”等到子胥再次来谏,夫差竟然说:“老贼多诈,为吴。乃欲专权擅威,倾覆吾国。今且退自谋,无劳再见。”子胥离开了夫差,伯噽乘间对夫差谮说:子胥怨望,叛国谋反。于是夫差的“盲点”再现,在气头上,赐子胥“属镂之剑”,把吴国唯一明智的忠臣杀了,种下了亡国的祸根。我们现在作另一个***设,如果夫差没有盲点,对西施的到来和各种献媚,闲时照样享受,可绝对不听她的话去不理朝政,陷害忠良。鉴于伯噽老是说勾践的好话,这点值得怀疑。就暗中安排可靠的人员进行调查,查出来他收受勾践的贿赂,杀头的应该是伯噽。对于子胥的明智和自己的明智,两者加在一起为国为民,继续合作无间。即使不再一次去灭亡越国,而使勾践所有的心思和作为都算作白费。因此,吴国之亡,夫差之死,不是死亡于勾践的怎么能干,而是死于自己的盲点。不懂辩证法!夫差在自刎之前,吩咐从人说:“我死,务必要用重罗三幅,盖在我的脸上。我无颜相见子胥于地下!”虽然有此一着,但是,悔之晚矣!整个历史都改观了。

醍醐灌顶什么意思

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一样,有各自的独特的概念。印度文化暂且不论。现在看看中国文化的概念,最原始的是?太极,阴阳,五行,道,以及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概念被中医,艺术,建筑,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运用。这或许就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的概念。太极这个概念是的关系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卦。一阴一阳谓之道。仁义道德似乎是独立的***学的概念。前者是哲学的概念。

太极这个概念现代社会不怎么运用。运用最多的是阴阳,五行。这是中国人的最原始的自然物质观念,认为自然中存在两种对立的元素,阴阳,五行是物质之间的运行的关系。物质的组成是阴阳五行,物质的运动也是阴阳五行所形成的。在这里中国的文化的概念去掉了上帝。没有上帝的第一推动力,物质之间的阴阳五行的关系自然推动物质的运动。这也是中国式的自然的观念的基础。没有上帝的物质世界。其次也是无神论的物质世界。没有神灵,物质自然的也会运动变化。这是一种构想,却没有被证实。或者还是经验主义的范畴。对于更加广阔复杂的宇宙,是不是需要一个第一推动力,中国的先人没有解答。

中国人用阴阳五行代替了西方文化的元素概念。或者纯粹是另一种思维。西方文化是元素论。一切都是元素组成的,化学物理所证实的是,物质之间的运动变化是分子,原子之间的相互推动形成的。中国的气的概念接近分子原子论,但还不是真正的原子论。中国的先人纯粹进入另一种思维的路径,这主要是以自然为基础,以自然本身的变化为依据。中国最古老的哲学观念,格物致知说明,中国人的知识的来源只能是物质,这基本是唯物论。但是中国却还要一个绝对的“理”与“天理”“良知”概念。在物质之外还存在一个天理,绝对的理,这与柏拉图的理念有些接近。但是这个天理还是人欲。***所希望的就是天理,故天理还是主观性的。天理还不是客观规律,还是主观主义的理念。所有人的希望就是天理。而在具体的运用中,天理却是少数人的。良知也是对天理的呼应。实际上天理良知都在主观的。

接着道这个概念,中国人是不是建立了纯粹客观的概念?道是一切存在的规律性,却不是具体的物质。道是先规定一切的秩序,却不是具体的物质,也就是说道是无形的。这样中国人第一次思考抽象的形而上学的问题。物质背后的存在就是道,而道是主宰物质的。这里中国人似乎塑造了一个接近上帝的概念,但还不是宗教神学的上帝,道是独立的,这样摆脱宗教的神,也摆脱政治意图,摆脱现实的羁绊,才能成为独立的道。但是道的独立性与万物之间的联系性是如何建立的?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闻道”?这也是一个问题。西方文化在塑造上帝之后,上帝是一切人的上帝,***都有一个自己的上帝,上帝也是一切的原因,过程和结果,道在肉身,这样上帝与一切的联系性就建立了。而道不是这样。这就是问题。

在中国文化中,情感意志的方面是什么代表的?太极,阴阳,五行,道,理都是无情的,这样中国人就建立了似乎是纯粹客观无情的概念。这样这些概念与人的联系是什么?人是情感的动物,人是怎么样进入道,理,天理,阴阳五行的?这样中国文化缺少一个属于人的情感意志与上述概念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人是情感意志的动物,仅仅阴阳五行还不能说明人的情感意志。尽管后人是阴阳五行触及人的情感,木是仁慈的,金是义气的,这却是生硬的。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文化没有建立上述概念与人的情感之间的联系。人就是***学独立研究的范畴。这个范畴就是儒家的仁义道德。儒家还是把仁义道德看成是来自天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都是自然为基础的。人还没有独立成为人的自由意志。君子自强不息还不是人的自由,还是被动的对天行健的呼应。这里还需要继续思考。

中国文化缺少一个情感范畴与纯粹客观概念之间的联系性。也就是说,道是如何与人的情感呼应的?人是如何以情感的形式接近道的?孔子以为,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是人这方面的,道是如何接近人的?道是不是会选择性的降临到某个人的心中?不是。如果是这样,道的独立性就丧失了。道的独立性与人的主观努力之间的联系是什么?天道酬勤。似乎是勤劳的人会得到道的惠顾。这实际是一种想象力,而非事实。道与人的关系是怎么建立的?这始终是难题。

简单地说,人是一个范畴,道是一个范畴。天人合一说认为,不需要建立什么,人与天道本来是合一的。人只要顺其自然就能与天道合一。这没有经过什么推理。只是一种演绎。天有日月,人是双眼。。。这样的演绎是生硬的。人副天数也是差慰人意的。自然的独立性,人的独立性,人与自然的联系性,这是三个问题。中国人却跨越式的看成是一体合一的。

中国文化的问题,就像现代的哲学问题----理论联系实际。中国人只有理论,理论与实际的(人)是怎么联系的,如何才能联系?这里出现了断层。也就是说,理论与人的之间缺少一个中介。是什么导致理论与人的实际之间建立了联系?不仅是在学理上,而且是在实际上。那么中国文化的诸概念之间的联系,概念与现实的联系就是空白的。也就是说,这些概念会对人毫无价值,因为再好的理论如歌不能和人建立联系,就是悬空的。实际上中国最实用的的还是儒学,儒学建立实用的学术,直接成为人的日常生活方式。但是儒学是人的学问,却不是自然的学问。只能是人道,不是自然之道。儒学与道学之间是怎么联系的?还是悬疑。儒家建立仁义道德,道家直接反对仁义道德“礼者,忠信之薄,乱之首也”,“大道废,有仁义,国家昏乱,有忠臣,六亲不和有孝慈”,仁义道德是另一种负面形成的。佛教在中国文化起到补偿的作用。但还是不能与儒学完全对接。四大皆空与中国式的太极阴阳之间还是存在抵触的。

就此中国文化的诸概念之间的联系性是什么,这些概念理论与人之间的联系性是什么?还是问题。理论如何才能联系实际?那么多的概念与人的现实之间的联系如果还是生硬的,那么久必然会扭曲人,削足适履把人变成理论的对象。这也是问题。关于这方面还需要继续思考。

补充,孔子说,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仁,这是什么意思?是人本主义的凸显?那么人就是核心。道的概念,理的概念就被挤到边缘。再说,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那种被动是不是矛盾的?道与人的关系哪个是主要的,主动的?人能弘道已经是说,人需要自由,只有自由的人才能弘道。但是儒家却没有自由这个概念。儒家的条条框框恰恰使人失去自由。则如何才能人能弘道?这也是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中国文化中的中国人是如何把理念与人联系的?人是情感的动物,理念是另一个层次,如果没有一个中介,理念与情感化的人就很难建立联系。中国文化不是三位一体的思想,而是二元论,阴阳,天人都是二元,二元之间没有中介,那么阴阳是怎么联系的?天人是怎么联系的?或者按照中国人的思想,二者无条件就可以联系?按照佛教的思想,----因缘和合而生,因缘就是条件,中国文化缺少一个条件。虽然提出一个具体的论题,却没有上升到“条件”去。比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里只欠东风就是条件。一切存在是在条件中并因为条件而产生发展变化。失去这个条件,怎么才能知行合一,天人合一,阴阳合一?

中国文化的关系,阴阳,天人之间没有任何变化的条件,所以是无条件的。这可能是其特点,也是其问题。问题是,没有二元之间的中介,一切存在的可能性和条件是空白的。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仅仅是“我”与“仁”二者之间的关系,而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是可能的吗?我因为什么原因和条件而需要仁?如何才能实现仁?还说,“随心所欲不逾矩”,一个是自我自由意志,一个是外在的规定,这二者是因何条件而实现的?所以中国文化是“无条件”的。阴阳之间的变化是因何条件而形成的?没有变化的条件,阴阳就可以自己无条件变化吗?这也是问题。比如木生火需要空气和燃点温度这些条件,而在阴阳五行中,木生火是无条件的,这样理论自身就是有问题的。

先规定,后存在。规定就是条件,原因。失去前者就不存在后者。条件就是存在之间的中介,条件是导致存在之所以存在的那种第三方的因素。失去这个因素一切就不能存在。上帝似乎是无条件地可以创造一切,实际上上帝还是借助,太初有道,这个条件的。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这里前者是先规定,后者才能存在。

中国文化的各种概念,概念之间的联系是怎么建立的?天地君亲师,天地是自然,君亲师是人。君亲师是人的必要依据。而天地君亲师是怎么联系的?没有联系这就是几个生字。天人是怎么联系的?这里的条件是什么?中国文化没有明显的逻辑,也没有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这样的清晰的思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是无条件的。没有学习的大环境,没有学习的必要的小环境,就无法和不能学习。单方面的无条件的,这样的思维是可能的吗?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这也是不对的。人寻求帮助并不能分为君子小人。寻求帮助并不是小人,而是人的本能。君子也不能完全独立与世。所以,人必须在某种条件下生存,这里不能以君子小人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里“人”“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为什么我单方面就可以决定什么是可以给与人的?这里别人是我给与的条件。倒是别人的需要是我给与别人的依据。儒家的思想并不是因缘和合,而是单方面的自我决定。这就是随心所欲吗?还有格物致知,也是人与物的关系,这二者之间是“格物”,导致知识。这也是单方面的。不仅是人的格物,还有物与人的关系。格物致知类似于实践出真知。还有知行合一是条件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才能知行合一?知行合一不是无条件的。在什么情况下,才能知行合一。这里的条件是必要的。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是二元思维,没有中介。也没有逻辑性。这样就形成了单方面的自我与对象之间的我条件的关系。中国文化只考虑二种因素,就是主客观因素。主客观之间的变化的条件是什么却是空白的。阴阳相互推动产生变化。但是什么导致阴阳相互推动才是主要的,可见存在第三方的因素。阴------中介----阳。中国古人的思维就没有中介,也是学理上没有条件~

心想生正解:“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醍醐灌顶

读 音tí hú guàn dǐng

英 文to feel refreshed suddenly;to be filled with wisdom;to be enlightened

释 义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用 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结 构主谓式

近义词茅塞顿开、大彻大悟、如饮醍醐、恍然大悟、豁然开朗、 如梦初醒、振聋发聩

反义词

押韵词半梦半醒、天光云影、多快好省、扪参历井、爬山越岭、高人一等、孤身只影、杳无踪影、缩头缩颈、大煞风景、俛首系颈、翻山越岭、一碧万顷、如梦初醒、吾日三省、伸头缩颈、昏迷不醒、平平整整、崇山峻岭、齐齐整整、授人以柄、振裘持领、沤浮泡影、温凊定省、清浄白省、汲汲顾影、晨参暮省、晏开之警、一日三省、重山复岭

成语出处

《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唐·顾况《行路难》:“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

《敦煌变文集·庐山远公话》:“相公闻语,由于(犹如)甘露入心,夫人闻之,也似醍醐灌顶。”

元代 王祯《农书》卷八:宋其宿酲未解,病暍未苏,得此而食,世俗所谓醍醐灌顶,甘露洒心,正谓此也。

《水浒传》第四二回:江觉道这酒馨香馥郁,如醍醐灌顶,甘露洒心。

来源探究

由佛教的醍醐喻发展而来。《涅槃经》卷十四云:“譬如从牛出乳,从乳出酪,从酪出生苏,从生苏出熟苏,从熟苏出醍醐,醍醐最上,若有服者,众病皆除,所有诸药,皆入其中。”以之比喻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磐》,犹如醍醐。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可以作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有多种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一个意思,作为一种药物[3],则更早地出现在南北朝时的许多古籍里。例如北齐中书令魏收[4]编的《魏书》列传第九十《西域》里面说到“悦般国”的人:“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悦般国”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北史》卷五十五列传四十一《慕容绍宗传》记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又畜产繁滋,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中国第一本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籍《雷公炮炙论》载有:“醍醐,是酪之浆,凡用以重绵滤过,于铜器煮三、两沸。”估计此书虽由后人编于唐末或宋初[6],但记录的内容显然也属“三国两晋”之时。意为发酵乳脂“醍醐”的出现,不应迟于“两晋南北朝”;作为口头语言可能更早些,并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音译外来语;较“醍齐”意为清酒的出现,至少晚了数百年。“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于唐朝时胡风尤为盛行,包括胡舞、胡帐、胡女、胡食等,有点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萨饼”进入了我国。因此“醍醐”意指发酵乳脂,不仅是一个译名而且可能是一个译音名词,始在崇尚时髦的唐代上流社会得以流行。唐以后可以佐证的资料还有:《旧唐书》说玄宗朝“贵人御馔,尽供胡食”。 由此可见,在唐朝僧人们集中大量翻译***时,意指发酵乳脂含义的“醍醐”一词被翻译***者确定为manda意译词的必要条件,均已具备了,几乎无须斟酌。

成语辨析

“醍醐”一词不仅用来说明所谓佛教信徒成佛的渐进修炼过程;还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义,在相互辩驳、诘难中,不断提升的经历。在佛教内部,不仅珍品可以喻作为“醍醐”,毒药也同样可比喻为“醍醐”。

“灌顶”,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作为成语“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严格地说不能理解为“发酵乳脂”而是“本质”和“精髓”。

成语示例

◎王生闻得,满心欢喜,却似醍醐灌顶,甘露洒心,病体已减去六七分了。(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生活中总是有些不顺的事情,渴求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能够醍醐灌顶,参悟出正确的方***和行为观。

◎人们给大象做了一面足够大的镜子,大象如醍醐灌顶,惊讶地发现镜子中原来是自己哟!

◎父亲的一席话让我感觉醍醐灌顶,一下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历史典故

1、自唐以后“醍醐”一词不仅用来形象地说明所谓佛教信徒成佛的渐进修炼过程;还可以比喻佛教各派教义,在相互辩驳、诘难中,不断提升的经历,例如《大涅磐》卷一四《圣行品》第七之四:佛出于《十二部经》,从“十二部经”出《修多罗》,从“修多罗”出《方等经》,从“方等经”出《般若波罗蜜》,从“般若波罗蜜”出《大涅磐》,犹如醍醐。甚至佛教的不同派别,也喜称自己信奉的经典书籍和宗派教名为醍醐,以显示自己的地位。见《法华玄文》卷一十下;连佛教寺院也以“醍醐”命名。

2、然后随佛教与道教和儒教等的相互磨合,“醍醐”一词迅速扩大了流行范围,影响到社会的其它方面。例如在文人诗作之中也多有体现:杜甫《大云寺赞公房》:“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全唐文》卷五百九十六欧阳詹《送蔡沼孝廉及第后归闽觐省序》:“烹乳为醍醐,锻金为干将,予期烹锻以变化”;皇甫湜之《出世篇》:“四肢为琅玕,五脏为璠玙。乳如芙蓉,顶为醍醐”等。

3、“从乳到醍醐”不断升华的过程,也被历代儒家反复使用。例如《唐书》穆宁传注醍醐、四库提要解释明朝杨慎《谭苑醍醐》书名的醍醐两个字,都含有这层意思。值得注意的是在佛教内部,不仅珍品可以喻作为“醍醐”,毒药也同样可比喻为“醍醐”。例如《大般涅盘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五:“如是大乘典,亦名杂毒药;如酥醍醐等”等。这与梵文manda的本意一致,属中性词,本无褒贬之意;它强调的是“本质”或“精髓”。

4、只是后来在佛教外部漫长曲折的流行过程里,“醍醐”一词后来被赋予了更多的褒义意思。如唐顾况诗《行路难之三》:“岂知灌顶有醍醐,能使清凉头不热。”白居易诗《嗟落发》:“有如醍醐灌,坐受清凉乐。”唐宪宗《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序》:“俾披阅之者甘露洒于心田,晓悟之者醍醐流于性境。”清董浩《全唐文·实际寺故寺主怀恽奉敕赠隆阐***师碑铭》:“知与不知,仰醍醐于句偈;识与不识,询法乳于波澜。”而最早完整出现成语“醍醐灌顶”的书面资料,可能是《维摩诘经讲***》里的记载:“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5、“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登基时举行的仪式。取四海之水装在宝瓶中,流注新王之顶,象征新王已享有统治“四海”的权力。后被佛教接受引用,作为后辈***在修行过程里,不断逐步晋级的仪式。流注的可以是具体的物质,如清水,“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流注的也可以是无形的东西,如口诀、咒语以及秘笈、***等,也就是作为中文音译词“醍醐”的梵语单词manda的本义。而且***在接受灌顶仪式后,一般都紧接着“闭关”一段长短不等的时间,少则数月,多则数年。然后也可冠以“某某灌顶”的头衔,享有某种待遇。因此作为成语“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严格地说不能理解为“发酵乳脂”而是“本质”和“精髓”。

文化演变

实际上佛教界直到今天,“醍醐灌顶”里的“醍醐”依然没有被理解为单一仅仅意指乳脂,2006年甘肃公开举行的灌顶***的名称是“时轮灌顶***会”;只是在唐中期,由于佛教各派在向普通民众宣教时,出现了以“变文”即“通俗的说唱”形式的***后,“醍醐灌顶”才被社会理解为用“发酵乳脂浇头”的仪式。虽然后来在宋真宗时(998-1022),***明令禁止僧人讲唱“变文,但是在社会中、下层里已经形成的观念不可能随即消失,继续以种种方式在世世代代流传,尤其在非佛***的认知里,“醍醐”回复成了单一含义“发酵乳脂”的代名词了。

公元1899年,在敦煌石室发现了约两万个卷子,其中多半是手写本,中外史学界公认这些手写本是四世纪末到十世纪末形成的资料[14]。《维摩诘经讲***》就是在其中被发现的,这为我们框定成语“醍醐灌顶”产生的时间段提供了依据;由于《行路难之三》一诗的作者顾况,生于公元725年死于公元814年,《嗟落发》一诗的作者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死于公元846年;据此估计,《维摩诘经讲***》成文的时间当在公元800年前后;换言之,成语“醍醐灌顶”的出现,应在唐三藏意译梵语单词manda为“醍醐”之后约150年。

不难理解李时珍之所以在诗文中崇仰提倡“醍醐”,其实是为了借用影响力甚大的佛教典故“醍醐灌顶”,再次肯定以前医书的结论;他并非在提倡饮乳。因为事实上,我们黄种人几乎无人能够一次摄入一升牛,但一次饮用来自一升乳汁制得的发酵乳脂——“醍醐”,不仅确实是可能的,而且也是相对科学合理的。在这一点上,他超越了他的前辈。但是作为一代名医,虽然经他校勘而得正本清源的医学文献无数,然而对乳与乳制品的整体认知最终也没能突破前人的局限。制约他的,除了在他之前的医书经典外,还有是成书在2000年前的《汉书高帝纪上》里面的观念:“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乳臭者,奶腥味也;意即乳汁为婴儿专用品,成人根本不屑一顾。作为李时珍个人,还是难以摆脱当时社会流行意识的影响。

由此可见,在长达数千年的古代中国,乳汁及其制品,并不是人们普遍所接受和享用的食物***。统观李时珍全诗的表达和理解,实际效果是顺应了世人对佛的敬畏,将乳汁的认识转化成了“灵丹妙药”式的神话。客观上使我们的先民,长久地偏离了正确方向:乳汁及其制品,本应作为汉民族一种可资利用的普惠性食物***。

用于佛教

佛教用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另外一个说法,叫“顿悟”,相对于“渐悟”。这是六祖惠能创立的禅宗一法门。慧能“我于忍和尚处(指在五祖那里),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在出现“顿悟”的时候,人突然摆脱了过去纠缠不去的想法,突然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即“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这个说法,学名叫serendipity,这指的是智者突然间的开悟。这个词来自于波斯文,Serendip是波斯文中“斯里兰卡”的意思。一个波斯故事中说,有人丢失骆驼,斯里兰卡三个人说他们知道,这骆驼跛了一只脚,瞎了一只眼,丢了一棵牙,还背了个孕妇。说得一模一样,以至于这三人差点被当成了偷骆驼的小偷,其实这三个人不过是脑子好使,一直在寻找答案便是,比如骆驼吃草留下的印迹。他们突然产生的“洞见”,是长时间注意力灌注在一件事情上造成的。 你可以想象,一个人的思维长期关注着某一件事,突然找到了答案,找到了关联,找到了突破,那是何等的喜悦。所以阿基米德在澡盆里洗澡,突然一下子悟出了浮力的计算方法,于是光着身子激动地大喊:“尤里卡!尤里卡!(我找到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发明博览会就叫尤里卡。同样的经历,王守仁也有过,他在《阳明年谱》里记载:“因念:‘圣人处此,更有道何?’忽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之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和阿基米德一样,半夜想到了一个问题的答案,阳明先生也疯了,乃至于 又是叫又是跳的,“从者皆惊”,心里恐怕都在骂他“神经病”。

当时这些顿悟,就好像爱迪生说的,是那99%的汗水之后的那个1%。你长期关注某事,最后到了一个万事俱备的时风,东风来了。阿基米德要不是要帮皇帝鉴别***的真***,他就是天天去洗***,也不会“尤里卡”。我在想,王阳明的顿悟,一定也是这个结果。和过去的所有士大夫一样,总是希望通过外力(如好的皇上)改变社会,谁知他后来得罪了一太监,被太监脱了衣服打***,受此奇耻大辱,他念念不忘,念想着外部世界带给他的是耻辱和自己内心的美好,于是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可是你或许会问,人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不经过后天教育,这“吾性自足”何从说起?这就不得不提到宗教。据说王阳明有次到一寺庙,以前从未去过,却发现一切似曾相识,就像丹泽尔·华盛顿主演的**里说的那样, 感觉de j***u。后来推开门窗,发现供的那菩萨和他自己一模一样。换言之,***如人有前生,那么我们大脑的硬盘就不是空白的,就一定有一些已经存在的思维模式(mental model)在那里,就如同石头中间的美玉一样,等着我们去剔除杂质将其拿出来。若是这样,出现一个“顿悟”的时分,也就不那么奇怪了。我自己也有过十分奇怪的“似曾相识”的时候,反复出现,就好像卡带的唱片。

***解释

而在***教里,这就更好解释了。人是上帝创造的,这个“智能创造论”已经认定人是按照神形象造的,那么人除了皮囊之外,也带有神性般的智能。我们每个人的大脑就好比神州行手机卡,都充值过了,只是有一些过了有效期,已经无法再用就是了。***教里其实也有“顿悟”这个概念,不过一开始的用法,不是个人的冥想,而是人接触到上帝的那个时刻。比如耶稣诞生的时候,东方三博士来朝,那就是耶稣与“外邦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这个***称作epiphany. 天主教里有个主显节,就叫ephiphany, 就是1月6日。这个主显,是三个过程的组合,贤士来朝、耶稣受洗、变水为酒。拉丁文的说法为Illuminatio, Manifestatio, Declaratio ,亦即光照、显示、宣告。那个三博士来朝的时候被称为光照的时分。

所以后来人们开始将epiphany用作别的用途,亦即那个灵光一现,有如超凡脱俗,仿佛看到了神灵的美妙时刻,那个AHA moment, 那个moment of truth. 有时候这样的顿悟也不是美好的,可是是突然开了我们的“天眼”,让我们见到一个以前未曾见到的真实,这或许也是恐怖的,绝望的,就好恐怖片的鬼屋里突然出现一道闪电,将屋子照亮,让我们看到里面的骷髅一样。

醍醐出处

早在南北朝佛教初兴的早期,作为梵文manda的译名,就在部分经书里偶尔出现“醍醐”一词了;但开始得以在汉语社会广为流传,则自***高僧三藏法师为代表的译经成熟期之后。“醍醐”在汉译佛经中的基本词义为“本质”、“精髓”;可以作名词,也可以是形容词,有多种用法。但是“醍醐”的另外一个意思,作为一种药物[3],则更早地出现在南北朝时的许多古籍里。例如北齐中书令魏收[4]编的《魏书》列传第九十《西域》里面说到“悦般国”的人:“俗剪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日三澡漱,然后饮食。”“悦般国”人特别在意毛发的清洁,用醍醐美发。

《北史》卷五十五列传四十一《慕容绍宗传》记绍宗的儿子慕容三藏:“又畜产繁滋,获醍醐奉献,赉物百段。”中国第一本以制药为主要内容的书籍《雷公炮炙论》载有:“醍醐,是酪之浆,凡用以重绵滤过,于铜器煮三、两沸。”估计此书虽由后人编于唐末或宋初[6],但记录的内容显然也属“三国两晋”之时。意为发酵乳脂“醍醐”的出现,不应迟于“两晋南北朝”;作为口头语言可能更早些,并且非常可能本身就是一个音译外来语;较“醍齐”意为清酒的出现,至少晚了数百年。“醍醐”本是“胡人”的食物。由于唐朝时胡风尤为盛行,包括胡舞、胡帐、胡女、胡食等,有点像今天的意大利“比萨饼”进入了我国。因此“醍醐”意指发酵乳脂,不仅是一个译名而且可能是一个译音名词,始在崇尚时髦的唐代上流社会得以流行。唐以后可以佐证的资料还有:《旧唐书》说玄宗朝“贵人御馔,尽供胡食”。由此可见,在唐朝僧人们集中大量翻译***时,意指发酵乳脂含义的“醍醐”一词被翻译***者确定为manda意译词的必要条件,均已具备了,几乎无须斟酌。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中庸》

心想生:

后面呢又是一个要破一个比那个什么“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还要被人曲解上千年的一句话,什么呢?“温故而知新”。你看啊,他说什么“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到后面来了这么一句,他前面讲“极高明而道中庸,致广大而尽精微”,然后呢就是“尊德性而道问学”,这个地方来了一句”温故而知礼“,然后呢,“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这两句话跟上面是什么联系?“温故而知新”是孔子说的,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什么意思呢?如果一个人能做到温故而知新可以当老师了。当老师的要求这么简单啊?

“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我相信大家会不约而同脱口而出,什么呢?温故嘛,就是要以前学习过的,拿来再复习复习,知新嘛,就是让自己呢再去学一些自己原来不知道的,学一些自己原来不会的,这叫温故而知新。这个我相信99%的家人都会这么讲,甚至是99.99999的家人,这个社会上的人都会这么讲,这就是温故而知新。这还用考虑吗?这句话一看多直白,温故而知新,“温故”复习功课,“知新”学没有学过的功课,这就是温故而知新。所以孔子说可以为师矣,哇噻!这样就能当老师呀,太简单了吧,一个人只要能温故而知新就可以当老师了,可以为师矣,那好多人都能当老师,对吧?那我看武侠***也是温故啊,我看了一遍射雕英雄传,我再看一遍射雕英雄传,这不就温故吗?然后我没看过神雕侠侣,我再看一遍神雕侠侣这个知新我是不是可以当你老师了,对吧?我没看过故事会,比如说第10期的故事会我看过一遍了,我再看一遍,他是不是温故呢?那知新呢?第11期我没看过,那我看第11期的,那我就可以当老师了,当老师要求这么简单啊?谁都可以当老师了,孩子都能当老师,好吧,那是这个意思吗?

你放在这个中庸这个地方你就明白了,“温故而知新”根本不是我们大家理解的那个意思。就是“中庸”这里前后上下文你理解你就知道了。那“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温”这个字本意是什么?不冷不热,他是中庸的意思,你明白吗?温的本意是不冷不热,冷和热是两端,温就是中,明白了吗?所以“温”再说一遍啊,温的本意我们说温水温水就是不冷不热的水对吧?温水不冷不热的水,热水冷水就是两端啊,就是两极了,那温水是不冷不热的水,温就是什么不冷不热,那延伸出来不垢不净,不善不恶,不阴不阳,不美不丑,不好不坏,“温”是什么?“温”是中的意思,OK。那“故”是什么?我们很多时候“故”就是过去的对吧?就是以前的。“故”的本义是“事情”,“故”的本义是“***”。“故”这个字的本义是事情***,理解了吗?

那“温故”是什么意思?对一切事情你都是中庸的,对一切事情你都是如如不动的,对一切事情你都是什么?不会给他任何评判的,这叫“温故”。那“知新”呢?“知”是良知,“新”哪?你的良知更加光明。所以“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就是当你对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中庸的态度,就是中庸之道。那么ok,你的良知就会越来越光明,也就是“温故”就是格物致知,“知新”就是良知光明。所以温故是知新的功夫,明白吗?否则这一句话放在这你根本跟上下文你就联系不起来。

你看他才能再讲“大哉,圣人之道”,然后什么“致广大而尽精微”,然后“极高明而道中庸“,结果后面给你来了一个你要复习以前的啊,然后再去学一些新的,这个跟这个圣人之道有什么关系呢?圣人之道说你要复习以前的,然后再去学一些新的东西,这句话放在这是不伦不类的,尤其是后面这个什么“敦厚以崇礼”,敦厚是什么?厚是厚德,厚是厚德呀,这是什么意思呢?你要让自己去厚德以崇礼。礼是天理,“敦厚以崇礼”是修心。这就很好理解了,敦厚就是厚德,厚是厚德呀,我们说厚和薄是相对的,薄就是薄德,这个人德薄嘛,德很薄,他这个人德很厚,厚德明德尚德俊德是一个意思,所以“敦厚以崇礼”是什么意思?就是让自己明明德,以至于至善。“礼”就是天理,“博文约礼”的礼呀!礼就是天理,所以敦厚以崇礼是修心,然后呢“致广大尽精微”是修心,“极高明道中庸”是修心,然后呢“尊德性道问学”是修心,到了“温故而知新”怎么就是学知识的呢?怎么就是去复习老的知识去获得新的知识?放在这不伦不类。但是当你真的每一个字每一个字认真去拆解的时候你就明白了。

“温”的本意是不冷不热,不冷不热就是“中庸”。“故”是事情,“知”是良知,“新”是光明,所以“温故而知新”是什么意思?温故而知新就是对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如如不动,对每一件事情你都可以什么不动于心,你的良知就会越来越光明。“温故”就是格物致知,“知新”就是良知光明,所以温故是知新的功夫,好吧?所以敦厚是崇礼的功夫,这就是各个功夫就对应起来了,否则“温故而知新”你根本就理解不了,在这个语境当中。

所以家人们你看“温故而知新”这个比刚才那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误解的程度更深。所以家人们,“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说的什么意思?一个能够让自己活在中庸之道中的人,一个良知越来越光明的人,他就可以当老师了,理解了吧。“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就是一个让自己事事物物都能中庸之道,让自己时时刻刻都能活在中庸之道中的人,他的良知会越来越光明,这种人可以当老师,因为他已经是圣贤了。好吧,这是“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