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法门的意思是什么解释,不二法门的不二是什么意思

tamoadmin 成语解读 2024-06-19 0
  1. 不二法门
  2. 何为“不二法门”?
  3. 不二法门什么意思 不二法门的意思
  4. 佛经中的“不二”是什么意思?
  5. 不二法门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6. 三亚南山寺的“不二门”是什么意思呀?

佛教提倡的“不二”,不是让我们混淆一切,将世间万物各异的形态特征视而不见。佛教说的“不分别”,不是去否认万事万物客观的差异,而是要我们不生主观的爱憎取舍。

1、在《佛学大辞典》中,“不二”被解释为:“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因与“一实”相应,我们平常在佛教寺院及景点中看到的“不二”,常常对应着“一实”。

2、“一实”,也“真如”,是指世间万事万物“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本真。“一实二”,就是讲世间万事万物原本就是一体平等,而无分别的。“不二”,就是不去“分别”。

不二法门的意思是什么解释,不二法门的不二是什么意思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在《佛学常见词汇》中“分别”,被定义为:“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

不二法门

在《佛学大辞典》中,“不二”被解释为:“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因与“一实”相应,我们平常在佛教寺院及景点中看到的“不二”,常常对应着“一实”。

“一实”,也就是“真如”,是指世间万事万物“真实不虚,如如不动”的本真。“一实不二”,就是讲世间万事万物原本就是一体平等,而无分别的。

“不二”,就是不去“分别”。在《佛学常见词汇》中“分别”,被定义为:“思量分别一切事理,如分别人我、是非、爱憎、善恶、美丑等等。分别由妄心而生,真心则视一切皆如。”

(术语)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菩萨悟入一实平等之理,谓之入不二法门。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说三十三人所得之不二法是也。维摩经入不二法门品:“什曰:有之缘起,极于二法。二法已废,则入玄境。

扩展资料:

不二在道教中的释义:

《韩非子·难三》:“君令不二,除君之恶,惟恐不堪。” 唐 杜甫 《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州》:“三人并入直,恩泽名不二。”不二,团结一致,一也。详见专精定律(一学定律)。

一是中道之用,代表才能、一技之长、惟精惟一。月牙山人说中道是中华心法的心传,中道有体用之说,中道的体代表德、代表修养,用0表示;中道的用代表才、代表能力,用1表示。一个人有体有用才符合中道,即德才兼备,才能称为中。

中字是由一个0(口)字和一个1字组成,0是大道的体,1是大道的用。中字由0和1组成,同时拥有了大道的体和用,所以中是道的大成。中代表中国的人文哲学,是中华的密码,大道之体是仁爱、友善、宽恕、和平的,大道的用是惟精惟一的。

参考资料:

不二 (佛教用语)-百度百科

何为“不二法门”?

在传统文化中,“不二”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佛学大辞典》解释为:“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

“不二”由“不”与“二”两个字组成。“不”用来修饰“二”。单纯从字面上看,“不”否定的是“二”。那么问题来了,“二”是从何而来?

这里就必须要明确,“不二”中隐藏着一个事物,比如“一”。必须先有了这个事物“一”,才会有“二”。那么“二”就是对事物“一”的否定,就是将事物“一”进行对立、区分、解剖。在这个基础上,再将“二”做一个否定“不二”。但这时的“不二”已经不是简单的回归“一”。

“二”就是对立,“不二”就是统一。对立是现象,统一才是目标。所有的对立“二”,都仍然在同一个事物“一”中,二者从来都没有分离。这就是对立统一。

“二”将“一”否定了,“不”又把“二”否定了。否定之否定的规律,就是将事物“一”重新进行了认识。这个认识,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提高,是不断地对自身进行否定。看似回到原点事物“一”,其实是螺旋式的上升。由此可以得出,“不二”里包括着对立统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

《心经》中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面体现的就是“不二”之理。一行禅师的《佛陀传》中记载:佛陀在讲解“空”时,说“空无自性”,“空无独立的自性和个体”,又说,“一切法都是相切、相即”,因此,“空之真义,此是因彼是”。佛陀在这些言论里,讲的是空与色的种种关系。“空”,脱离不了种种“色”,离了“色”,“空”无从说起。离开“空”,单纯的“色”的个体也不会独立出现。就如同一棵树,它既是叶、花、果、枝、根等“色”的***体现,又是树木、大地的一个组成部分,既有“空”、又显示“色”的个体。所以,“空”、“色”之间的不异、即是,体现的就是“不二”的意思。

《道德经》中也充分体现了“不二”的道理。第二章中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各种事物都是对立出现而存在。这些对立不仅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事物,而且还会因条件的改变随时发生变化。一心求福,福到了,祸也如影随形,一起来到。所以,道家说“无为”,没有必要刻意求取什么、图谋什么,随其自然就好。因此:福祸不二,寿夭不二、穷通不二,等等。体现的就是“无彼此之别”。

一位曾经在赵朴初先生(佛教协会会长)身边工作过的人记载的一个故事里,就含有“不二”的道理。

有一次,******接待外宾,赵朴初先生陪同。在外宾尚未来到前,***问赵朴初先生:“佛教是不是有这样一个公式啊?是名赵朴初,即非赵朴初。”

“是的。”赵朴初先生回答。

“先嘛肯定,后嘛否定?”***沉吟地说。

“不!是同时肯定,同时否定。”赵朴初先生向他解释。

“很难理解。”***陷入思索。此时外宾来了,谈话没有继续下去。

***为何会有如此一问,我们无法得知。***是如何思索的,也无法知道。但是,赵朴初先生说的“同时肯定、同时否定”就是“不二”的道理。对一个事物,一旦命名、定义、或者解释成这个样子,就同时否定了其它的可能。一旦否定了现在的这些特点,就同时在肯定这个事物具有其它的特点。事物发生对立的同时,统一也就出现了。事物被否定的时候,是因为得到另一方面的肯定。二者总是同时存在于一个事物、并同时出现的。所以《道德经》第一章中说“有”、“无”,此二者“同出而异名”,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古人留给我们一句话,认识事物的三个阶段:首先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次之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最后是“山还是山,水还是水”。从肯定“山水”这个事物开始,到区别对立起来“山水”不再是“山水”,然后又回到“山水”还是“山水”,就是“不二”的另一种理解。但需要注意的是,当第三个阶段的“山水”还是“山水”的时候,已经是在更高的层次上的新认识。就如同“不二”,因为不是简单的回归到事物“一”,所以,就只能用“不二”来说事了。

如同我们去登我们胶州本地的那个艾山。远远看去,果然是山,因为它比周围都高。走进山中,我们所见不再是山,处处是石头、林木等物。等到了山顶,山还是山。此时看到的不是山高过周围,而是周围都比山低。“它比周围高”,与“周围比它低”,从字面上看,只是不同的说法,意思也大体差不多。但是要在认识上拐过这个弯,登上这个坡,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做不到。

这就是“悟性”的差异。或者说是哲学“思辨”的不同。

不二法门什么意思 不二法门的意思

不二,指的是“非二元”,非二元,就是“实相”。

何为法?

生灭是法,生灭源于分别心。

故而,法由分别生,亦由分别灭。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解脱心识妄想,编织出的三界生死梦境的道路,就是法门。

法门,犹如指月之手,渡河竹筏。

依幻修幻,幻灭觉空,诸幻熄灭,非幻不动。

通往实相的方法,就是“不二法门”。

因为实相只有一个,虽然通往实相的道路有千万条,可是,实相不会因为道路的不同,而有丝毫性质的改变,故说“八万四千法门,法法皆心,心空法灭,万法归一”。

一就是“不二”。

非二元就是如来究竟义,实相就是圣主平安性。

究竟智慧周遍宇宙微尘,无生无灭,清净随顺,随缘不变。

平安慈悲包容过去未来,清净接纳,如如不动,不变随缘。

故而,一切生灭法,因法法性空,故皆名佛法。

因此,生死即涅槃,烦恼即菩提,众生本性即如来。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佛经中的“不二”是什么意思?

1、不二法门,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èr fǎ mén,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2、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修行入道的门径。

3、出自《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二法门什么意思?有什么历史典故?反义词和近义词是什么?

”不二“是佛教用语,意思为无彼此之别。

”不二“出自《佛学大辞典》“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谓之不二。”

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尽管在现象上有千差万别,但从佛性上来看都是没有分别的,只不过是因缘凑合,都是虚无的,没有相对,也没有绝对。?

扩展资料:

佛经把佛教典籍分为经、律、论三藏是按照其所载内容来分的,这是一种最基本的分类,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分类。

经、律、论所载内容分别:

1,经,一般被认为是佛说过的话的汇编,它是佛教教义的基本依据。

2,律是佛教组织为***或信众制定的纪律或行为规范,它的基本原则一般被认为是佛所确定的,而系统化的佛教戒律是后来才逐步形成的。

3,论是对经、律等佛典中教义的解释或重要思想的阐述。它在佛教中一般被认为是菩萨或各派的论师所做,可也有一些极少数的论被认为是佛自己做的。

百度百科-不二

三亚南山寺的“不二门”是什么意思呀?

编号 1254 成语 不二法门 注音 ㄅㄨˋ ㄦˋ ㄈㄚˇ ㄇㄣˊ (变) ㄅㄨˊ ㄦˋ ㄈㄚˇ ㄇㄣˊ 汉语拼音 bù èr fǎ mén(变)bú èr fǎ mén 释义 佛教用语。

不二,不是两个极端;法门,修行入道的门径。

「不二法门」指观察事物的道理,要离开相对的两个极端的看法,才能得其实在,所以「不二法门」是指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

语出《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后用「不二法门」比喻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典源 《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

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1>无识2>,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3>法门4>。」

于是文殊师利5>问维摩诘6>:「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注解〕(1)示:开示。

(2)识:知道、了解

(3)不二:指不是两个极端。

(4)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

(5)文殊师利:佛教菩萨名,生卒年不详,简称为「文殊」。

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萨,和观音、地藏、普贤并称四大菩萨。

相传山西五台山是文殊师利的道场。

(6)维摩诘:僧人,生卒年不详。

维摩诘为胡语的音译。

意译为「净名」、「无垢称」。

为《维摩诘经》的主角。

典故说明 不二,不是两个极端,也就是唯一,绝对的。

法门,指修行者所从入的门径。

不二法门,就是到达绝对真理的方法。

在《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叙述众菩萨阐述各自对「入不二法门」的见解,最后大家问文殊师利菩萨的看法,文殊菩萨认为「不二法门」就是不可用言语说明的,无法用意念去体会的,无法问答的。

后来文殊菩萨转问维摩诘的意见,维摩诘默然,一句话不说。

文殊菩萨看了有所体会地说:「善哉!善哉!原来真正的不二法门是不需要文字语言来形容的。」

后来「不二法门」成为一句成语,除佛经原有意思外,经常是用来指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书证 01.《维摩诘所说经.卷中.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源)02.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序〉:「遂欲高攀宝坐,伏奏金仙,开不二之法门,观大千之世界。」

03.《五灯会元.卷二.维摩大士》:「维摩会上,三十二菩萨各说不二法门。

文殊曰:『我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菩萨,入不二法门。

』」04.《景德传灯录.卷***.越州大珠慧海和尚语》:「第二诸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以言显于无言。

文殊以无言显于无言,维摩不以言不以无言故默然收前言语。」

05.《西游记》第三一回:「义结孔怀,法归本性。

金顺木驯成正果,心猿木母合丹元。

共登极乐世界,同来不二法门。」

06.清.茂苑惜秋生〈糊涂世界序〉:「守株待兔之举,视若不二法门;覆蕉寻鹿之徒,尊为无上妙品。」

07.《醒世姻缘传》第九三回:「这胡无翳将这寺内历年败坏的山门,重整僧规,再兴禅教,自先五蕴皆空,不由得众人也就六根清净,仍旧成了个不二法门。」

用法说明 语义说明比喻唯一的方法或途径。

使用类别用在「唯一途径」的表述上。

例  句<01>多读多写是学习写作的不二法门。

<02>合群敬业是让工作愉快的不二法门。

<03>教育是百年大计,也是培养国力的不二法门。

<04>只要了解这个不二法门,心灵自然就能获得平静。

<05>勤劳是成功的不二法门,你想投机取巧是肯定会失败的。

近义词: 必由之路

反义词: 殊途同归,异曲同工 辨识 参考语词 不二门,法无二门

不二门 (bù èr mén) 解释:指佛家用语。原指得道的一门径。现用以比喻一个的方法或门径。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修行入道的门径。

“不二法门”是一个由大型唐代风格六楼、建筑、群像雕塑、经幢、石刻、浮雕、园林组成的景点。这里的每个小品与建筑都体现出佛家思想精髓——“不二”理念。不二法门广场被高大的的木棉树和鲜红的木棉花簇拥着,广场里建须弥山,须弥山住众多***天神。

绕过须弥山,便进入“圆通经幢”,其四周是“天龙八部”群像雕塑。由经幢前行,便见“天女散花”石刻,石刻之后是一尊高大的“达摩面壁”浮雕。达摩在嵩山少林面壁九年,被尊为西天禅宗第28祖、中国禅宗初祖。

从不二法门广场下到曲桥,便是面积为2200玉米的“八宝莲池”,仿海义世界而建,内有各种珊瑚石、海藻、水下灯具及琉璃制品,也有形态各异热带海洋观赏鱼穿梭其间,在灯光照射下,让人仿佛置身于神奇海底世界。

扩展资料

南山寺人文历史:

琼州历来有观音出巡南海之说。南山侧望之东瑁西瑁二岛玳瑁岛,相传即观音挑土老祖宗遗迹,唐天宝年间,律宗祖师鉴真曾五次东渡日本受阻,登陆南山弘法,得观音菩萨护持,第六次东渡成功。

其后,日本遣唐僧东密祖师弘法***西来求法,亦为台风阻至南山,得观音加持,经泉州至长安求法成就。三亚南山风景区居琼州之南,山高五百余米,形似巨鳌,又若观音菩萨慈航普渡坐骑之相。山势迤逦叠翠,丘陵环抱,祥云缭绕。

面南海,浪激石音,水照天色,实有海天佛国气象。1993年,经阮崇武先生倡议,中国国务宗教局、中国佛教协会同意,海南省***正式批准兴建南山寺,先后又批准在寺侧兴建南山佛教文化苑,在寺前海中塑高108米观音巨型铜像。

山之毗邻,左为天涯海角游览区,右为大小洞天旅游区,“大生态、大文化、大环保”之大悲曼荼罗也。南山寺于1995年11月奠基动工,建设者以大毅力智慧克服重重困难,为时两年半,金堂、兜率内院、仁王门大功初成,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亲笔题写“南山寺”和“海天丛林”。

恰逢1998年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纪念年,观音南巡,法云南被,爰于4月12日,隆重举行盛大祝圣祈福观音***会。并泐碑颂告:“谋者建者,施者受者,无不解脱,悉入大悲性海,功德无量,普皆回向。

百度百科-不二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