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乐道下一句,躬耕乐道的近义词

tamoadmin 成语排行 2024-06-01 0
  1. 衡门之下可栖迟的下一句是什么
  2.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意思?

唐·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词人,洛阳人。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①,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③,往来无白丁④。可以调素琴⑤,阅经⑥。无丝竹之乱耳⑦,无案牍之劳形⑧。南阳⑨诸葛庐,西蜀子云⑩亭。孔子云:何陋之有?⑾

注释:

躬耕乐道下一句,躬耕乐道的近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1)斯、是:均为指示代词斯,这。陋室:陈设简单而狭小的房屋。

(2)惟、馨:惟,同介词“以”,起强调作用。馨,香气,古代常用来形容人的高尚品德。吾,我。

(3)鸿儒:这里泛指博学之士。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4)白丁:未得功名的平民。这里借指没有什么学问之人。

(5)素琴:不加雕绘装饰的琴。

(6)金经:即《金刚经》(《金刚般若经》或《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略称),唐代《金刚经》流传甚广。这里泛指佛经。

(7)丝竹:弦乐、管乐,这里指的是奏乐的声音。此处泛指乐器。乱耳,使听力紊乱。

(8)案牍,劳形:官府人员日常处理的文件。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9)南阳:地名,今湖北省襄阳县西。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庐中隐居躬耕。

(10)子云:汉代的扬子云(前53—18)的字。他是西蜀(今四川省成都市)人,其住所称“扬子宅”,据传他在扬子宅中写成《太玄经》,故又称“草玄堂”。文中子云亭即指其住所。川中尚有纪念他的子云山、子云城。

(11)何陋之有:之,表宾语提前。全句意为“有何陋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认为,九夷虽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简陋了。此处引用孔子的话证“陋室”说明“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与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遥相呼应。把个"陋"字彻底翻了过来,达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这是全文的点睛之笔。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洁做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出处:陋室铭选自《全唐文》卷六零八(中华书局1983年版)。

译文: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因为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往来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读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双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衡门之下可栖迟的下一句是什么

守死善道: 用生命保护道的完善

周道如砥:

横行霸道:

任重而道远:

天道酬勤:

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筑舍道傍: 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至德要道: 至:极,最。最美好的品德和最精要的道理

嫌好道歹: 形容嫌恶,挑剔。

霞光万道: 形容日出日落时霞光散射的美丽景象。也形容某种珍宝放出耀眼的光辉。

文以载道: 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意思是宽严相结合,是文王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现用来比喻生活的松紧和工作的劳逸要合理安排。

枉道事人: 枉:违背;道:正道;事:侍奉。原指不按正道事奉国君。后泛指不择手段取悦于人。

说古道今: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说白道绿:

说东道西: 说东家,讲西家。形容没有中心地随意说。

黑道白: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说黄道黑: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数东瓜,道茄子: 形容说话罗唆,没完没了。

数黄道白: 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同“数黄道黑”。

束装就道: 整好行装走上旅途。

数黄道黑: 数落着黄的又说着黑的。形容说话罗索,东拉西扯。

守道安贫: 坚守正道,安于贫穷。旧时用来颂扬贫困而有节操的士大夫。

师道尊严: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师严道尊: 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做事违反正义的人,一定得不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

市道之交: 指买卖双方之间的关系。比喻人与人之间以利害关系为转移的交情。

世道人心: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

生财有道: 原指生财有个大原则,后指搞钱很有办法。

神眉鬼道: 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

神谋魔道: 犹神差鬼使。好象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神道设教: 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舍道用权: 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山***上,应接不暇: 山***: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畔道离经: 畔:通“叛”,违背。违背道德,脱离经典。指背离常规的思想或行为

老熊当道: 当道:把路挡住。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

风通道会: 风:风俗,风气;通:通“同”,共同;会:共同。指风俗人情有共同之处

道路侧目: 侧目:侧目而视。在路上相遇,不敢交谈,以目示意。形容政治黑暗暴虐

称奇道绝:

称名道姓: 称:称道。称呼姓名

直道而行: 比喻办事公正。

作舍道边: 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再作道理: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同“再做道理”。

再做道理: 指另行打算或另想办法。

正己守道: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正明公道: 指正大光明

中道而废: 中道:中途。半路就停止了。

重逆无道: 大逆不道,行事不循理。

遵道秉义: 犹言遵守道义。

尊师贵道: 尊敬师长,尊重其所传之道。

作舍道旁: 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言语道断: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谈判的方法解决问题。

羊肠鸟道: 形容山路狭窄,曲折而险峻。

要言妙道: 要:重要,中肯;妙:神妙,深微。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遗风古道: 前代留传下来的淳厚古朴的风尚。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养生之道: 指修养身心,以期保健延年的方法。

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仙风道骨: 骨:气概。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与众不同。

嫌长道短: 犹苛求责备。

仙风道格: 犹言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与众不同。

仙风道气: 犹仙风道骨。仙人的风度,道长的气概。形容人的风骨神***与众不同。

嫌好道恶: 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嫌好道歉: 说好道坏。指挑剔苛求。

小道消息: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邪魔怪道: 犹言邪魔歪道。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邪魔外道: 佛教用语。指妨害正道的邪说和行为。比喻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也比喻妖精鬼怪或品行不端的人。

邪魔歪道: 指不正当的言行或途径。

问十道百: 犹言问一答十。形容所知甚多或口齿伶俐。

文武之道: 指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方法。

天道好还: 旧指恶有恶报。

太丘道广: 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提名道姓: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替天行道: 代上天主持公道。封建社会里农民起义多以此作为动员、组织群众的口号。

题名道姓: 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天道宁论: 指天道福善惩恶之说难以凭信。

天道人事: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

天道无亲: 亲:亲近。公正,不偏不倚。

同日而道: 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同“同日而论”。

途途是道: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说白道黑: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同“说白道绿”。

说白道绿: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说短道长: 说长处,讲短处。形容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说千道万: 道:说。指各种各样的说法。后用来形容话说的很多。亦作“说一千道一万”。

说亲道热: 说亲切热情的话。用来形容只在口头上亲热。

说是道非: 评说是非。也指搬弄口舌。同“说是谈非”。

四至八道: 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

颂声载道: 赞颂之声充满道路。极言称赞者多。

世道人情: 泛指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人们的思想情感等。同“世道人心”。

说今道古: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

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同“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仁义道德: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热肠古道: 热肠:热心肠;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指待人真诚、热情。

任重道悠: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日暮道远: 比喻处境十分困难,到了末日。也形容穷困到极点。同“日暮途远”。

清宫除道: 清、除:洒水扫除;宫:古代房屋的通称。打扫房屋和道路。指准备迎接贵宾到来。

弃道任术: 指统治者不行王道而行霸术。

其道亡繇: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亦作“其道无由”。

其道无由: 找不到门径;无法办到。同“其道亡繇”。

轻车熟道: 比喻事情又熟悉又容易。同“轻车熟路”。

求志达道: 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求道于盲: 盲:盲人。向盲人问路。比喻向毫无所知的人请教。

贫而乐道: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旁门外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门小道: 犹旁门左道。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旁门邪道: 泛指不正派的东西。同“旁门左道”。

仆仆道途: 奔走于道路。形容途中劳顿。

逆道乱常: 指违背道德纲常。

鸟道羊肠: 狭险典折的山路。

能说惯道: 形容人口才好,很会讲话。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魔:恶鬼;道:道行,道法。比喻正义始终压倒邪恶。

渺不足道: 非常微小,不值得一谈。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比喻用一种***象迷惑对方,实际上却另有打算。

鸣锣喝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妙言要道: 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

明公正道: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明堂正道: 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谋道作舍: 造房子请教路人。比喻人多嘴杂,意见纷纷,办不成事。

目击道存: 眼光一接触便知“道”之所在。形容悟性好。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论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

六道轮回: 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老罴当道: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乐道安贫: 道:信念;乐道:以守道为乐;安贫:安于贫困。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乐道忘饥: 指醉心于圣道。

乐道遗荣: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离经畔道: ①指思想、言行背离儒家经典和规范。②指背离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和行为规范。

两道三科: 说三道四,花言巧语。

论道经邦: 研究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论短道长: 议论别人的是非好坏。同“论长说短”。

开锣喝道: 古代官吏出行时,衙役在前面敲锣,吆喝行人回避。亦比喻替人炫耀张扬。

孔孟之道: 孔:孔子;孟:孟子。指儒家学说。

夸强道会: 会:能。夸耀自己能力强、本事大。亦作“夸强说会”。

经邦论道: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卷甲倍道: 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家道中落: 家业衰败,境况没有从前富裕。

家道从容: 指家庭生活条件充裕。

就正有道: 向有学问和有道德的人请求指正。

具自陈道:

***道灭虢: ***: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家道消乏: 家道:家境,家庭经济情况。消乏:贫困,空乏。家境贫寒,经济空乏。

***眉三道: 方言。装模作样。

进道若蜷: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进道若退: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久归道山: 早已去世。道山,传说中的仙山。旧时称人死为归道山。

进道若踡: 指前进之道反若后退。同“进道若退”。

奸臣当道: 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坏人当权

胡说乱道: 乱编瞎说,胡说八道。

壶浆塞道: 壶浆:以壶盛着酒浆;塞道:挤满道路。形容群众欢迎自己所拥护的军队的场面。

何足道哉: 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骅骝开道:

狐媚魇道: 指行为妖邪。

胡说白道: 犹言胡说八道。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胡言乱道: 犹胡言乱语。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胡诌乱道: 胡诌,随意胡说。

怀道迷邦: 犹言怀宝迷邦。旧指有才德而不出来为国家效力。

荒*无道: 荒*:*乱无度,贪恋酒色。无道:不讲或不行道义。多指君主生活糜烂,重用奸佞,残害忠良,奴役百姓。

昏庸无道: 糊涂平庸,凶狠残暴,不讲道义,多用指糊涂无能且残暴凶狠的帝王。

会道能说: 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甘贫乐道: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古道热肠: 古道:上古时代的风俗习惯,形容厚道;热肠:热心肠。指待人真诚、热情。

公道合理: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躬耕乐道: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光明大道: 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夫子自道: 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反经合道: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同“反经合义”。

逢山开道: 形容不畏艰险,在前开路。常与“遇水叠桥”连用。

逢山开道,遇水造桥: 逢:遭逢,遇见。遇到山则打通道路,遇见水则架起桥梁。比喻不畏艰险,打通前进道路上的重重障碍

妇道人家: 妇道:妇人应遵守的道德规范。指成年女子

饿殍满道: 殍:饿死的人。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

饿莩载道: 莩:饿死的人。载道:满路。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形容饥荒灾祸严重,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同“饿殍载道”、“饿殍满道”。

饿殍载道: 饿殍:饿死的人;载道:满路都是。形容到处都是饿死的人。

二道贩子: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二仙传道: 两位神仙共同传授道法。比喻两人秘密地配合做某件事情

道不同,不相为谋: 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道长论短: 指评论好坏是非。

得道多助: 指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

道傍之筑: 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道边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道存目击: 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需一接触便能感受得到。

道大莫容: 原指孔子之道精深博大,所以天下容纳不了他。后用以正确的道理不为世间所接受。

道德文章: 指思想品德和学识学问。

道而不径: 道:走路。径:小路。走路要走大路而不走小路,以免遇到危险。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益:更加;势:权势。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

道尽涂殚: 涂:通“途”;殚:尽。到了无路可走的境地。比喻穷途没路,末日来临。

道尽途穷: 道、途:路。走到路的尽头。形容无路可走,面临末日。

道殣相望: 殣:饿死。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

道旁苦李: 比喻不被重视的人。

道山学海: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道远日暮: 暮:太阳落山。道路很遥远,而且太阳西沉了。比喻还有很多事要做,可时间不多了。

道远知骥,世伪知贤: 骥:良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世间的虚伪狡诈才能鉴别贤才。比喻经过长久的磨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道:道义;寡:少。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

东道之谊: 东道:主人。谊:情谊。指主人的情谊。

东道主: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独行其道: 道:信念、主张。独自去实现自己的主张。

打家截道: 指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大逆无道: 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道傍苦李: 比喻庸才,无用之才。同“道边苦李”。

道傍筑室: 比喻杂***各家之说。亦比喻无法成功的事。

道不掇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不相谋: 指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道长争短: 指评论好坏是非。

道弟称兄: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道东说西: 指乱加谈论。同“道西说东”。

道高德重: 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道高魔重: 形容法力高强。

道高望重: 犹言德高望重。

道骨仙风: 指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

道寡称孤: 指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道合志同: 指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道尽途殚: 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道尽涂穷: 指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道殣相属: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道殣相枕: 道路上饿死的人到处都是。同“道殣相望”。

道貌凛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貌俨然: 犹道貌岸然。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听耳食: 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道听涂说: 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同契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义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志合: 犹言道合志同。

道头会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同“道头知尾”。

道头知尾: 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道微德薄: 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道无拾遗: 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同“道不拾遗”。

道西说东: 指乱加谈论。

道义之交: 交:交情,友谊。有道德有正义感的交往和友情。指互相帮助,互相支持的朋友。

道远知骥: 骥:千里马。路途遥远才可以辨别良马。比喻经过长久的锻练,才能看出人的优劣。

道在人为: 犹言事在人为。

道在屎溺: 比喻道之无所不在。

东道主人: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同“东道主”。

道学先生: 指思想、作风特别迂腐的读书人。

拆白道字: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

长安道上: 长安:古都名,在今陕西西安西北。旧喻名利场所。

称雨道晴: 比喻说话说不到一块。

传道受业: 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豺狼横道: 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拆牌道字: 把一个字拆成一句话的一种文字游戏。同“拆白道字”。

称奇道绝: 觉得奇怪难得。

蚕丛鸟道: 指险绝的山路。

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霸道横行: 犹言横行霸道。指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倍道兼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倍道兼行: 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

班荆道故: 班:铺开;道:叙说。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

暴虐无道: 残暴狠毒,丧尽道义。

北道主人: 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与“东道主人”同义。

倍道而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兵行诡道: 兵:用兵;行:使用;诡:欺诈;道:方法。用兵可以运用诡异和诈伪的战法

伯道无儿: 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不足为外人道: 不必跟外面的人说。现多用于要求别人不要把有关的事告诉其他的人。

班荆道旧: 指朋友相遇于途,铺荆坐地,共叙情怀。后泛指朋友相遇,共叙离情。亦作“班荆道故”。

卑卑不足道: 指卑微藐小,不值得一谈。

倍道而行: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悲声载道: 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不近道理: 不近人情,不讲道理。

不可胜道: 无法尽说。极言其多。

安贫守道: 安于贫穷,恪守信仰。

岸然道貌: 指严肃的神态。

爱非其道: 道:方法。对某人很亲爱,方法不对头。指父母对子女的溺爱

坐而论道: 坐着空谈大道理。指口头说说,不见行动。

左道旁门: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尊师重道: 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筑室道谋: 筑:建造;室:房屋;道谋:与过路的人商量。比喻做事自己没有主见,缺乏***,一会儿听这个,一会儿听那个,终于一事无成。

中庸之道: 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

志同道合: 道:途径。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指名道姓: 明确指出姓和名。

怨声载道: 载:充满。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强烈不满。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一语道破: 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一反其道: 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阳关大道: 原指古代经过阳关通向西域的大道,后泛指宽阔的长路,也比喻光明的前途。

羊肠小道: 曲折而极窄的路(多指山路)。

邪门歪道: 指不正当的门路、手段或不正经的事情。

问道于盲: 向瞎子问路。比喻向什么也不懂的人请教,不解决问题。

微不足道: 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歪门邪道: 指不正当的门径。也比喻坏主意。

头头是道: 本为佛家语,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

天公地道: 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说三道四: 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说长道短: 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

生财之道: 发财的门路。

任重道远: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旁门左道: 原指不正派的宗教派别。借指不正派的学术派别。现泛指不正派的东西。

能说会道: 形容很会讲话。

鸣锣开道: 封建时代官吏出门时,前面开路的人敲锣喝令行人让路。比喻为某种事物的出现,制造声势,开辟道路。

离经叛道: 离:背离,不遵守。原指违反封建统治阶级所尊奉的经典和教条。现泛指背离占主导地位的理论或学说。

口碑载道: 口碑:比喻群众口头称颂象文字刻在碑上一样;载:充满;道:道路。形容群众到处都在称赞。

康庄大道: 康庄:平坦,通达。宽阔平坦,四通八达的大路。比喻美好的前途。

绝口不道: 绝口:闭口。指闭口不谈。

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家道小康: 家道:家境;小康:中等水平。家庭经济比较宽裕。

黄道吉日: 迷信的人认为可以办事的吉利日子。

胡说八道: 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横行霸道: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分道扬镳: 分路而行。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反其道而行之: 其:他的;道:方法,办法。***取同对方相反的办法行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盗亦有道: 道:道理。盗贼也有他们的那一套道理。

道听途说: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貌岸然: 道貌:正经严肃的容貌;岸然:高傲的样子。指神态严肃,一本正经的样子。

道路以目: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道不拾遗: 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拾走。形容社会风气好。

大逆不道: 逆:叛逆;道:指封建道德;不道:违反封建道德。旧时统治阶级对破坏封建秩序的人所加的重大罪名。

称兄道弟: 朋友间以兄弟相称。形容关系亲密。

称孤道寡: 孤、寡:古代帝王自称。指自封为王。也比喻狂妄地以首领自居。

豺狼当道: 当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

惨无人道: 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背道而驰: 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安贫乐道: 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以上全部都在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什么意思?

衡门之下可栖迟的下一句:日之夕矣牛羊下。诗词名称:《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本名:辛弃疾。别称:辛忠敏。字号: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居士。所处时代:宋代。民族族群:汉族。出生地: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出生时间:1140年5月28日。去世时间:1207年10月3日。主要作品:《游武夷,作棹歌呈晦翁十首》《清平乐.村居》《送剑与傅岩叟》《满江红》《卜算子修竹翠罗寒》等。主要成就:豪放派词人的代表,开拓了词的思想意境;讨平起义,创设飞虎军。

我们为您从以下几个方面提供“衡门之下可栖迟”的详细介绍:

一、《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的全文点此查看《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的详细内容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

日之夕矣牛羊下。去卫灵公,

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二、赏析

在古人心目中,“经”是至高无上的圣贤之教,而诗词则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小道”“末艺”,两者不可相提并论。然而,性格豪放不羁、富于创新精神的辛弃疾,却偏要突破这些清规戒律,将二者融于一体。辛弃疾的这首《踏莎行》,便是集经句而成的一首佳词。

此词上片开篇“进退存亡”,语出《易·乾·文言》,是说只有圣人才能懂得并做到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存则存,该亡则亡,无论是进是退、是存是亡,都合于正道。“行藏用舍”,则是对《论语·述而》载孔子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云云的概括。即是说,倘若受到统治者的信用,就出仕;倘若为统治者所舍弃,就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亦用《论语》。该书《子路》篇载孔门***樊须请学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种菜),孔子曰:“吾不如老圃(菜农)。”樊须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以上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么不妨遵循圣人之道,退居田园,权且做他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学圃。接下去“衡门”二句,着重写自己归耕生活的乐趣。上句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谓横木为门,极其简陋,喻贫者所居。“栖迟”,犹言栖息、安身。此系隐居者安贫乐道之辞,词人不仅用其语,且袭其意。下句则出《王风·君子于役》,谓太阳落山,牛羊归圈。诗的原文是思妇之辞,以日暮羊牛之归反衬征夫之未归,词人却借此来表现田园生活情调。要而言之,上片主要讲自己归隐躬耕不仅合乎圣贤之道,而且恬静可喜。为另一层次,紧承上文,进而抒写归耕后的自适其乐。

此词下片笔锋一转,用反对“学稼”的孔夫子,来进一步说明耕稼之乐。“去卫灵公”一句,又用《论语》。据《卫灵公》篇载,灵公问阵(军队列阵之法)于孔子,孔子答曰:“俎豆(礼仪)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尝学也。”明日遂离卫而去。按《史记·孔子世家》,灵公问阵、孔子去卫,事在“遭桓司马”之后。作者这里将“去卫灵公”句置于前,可能与《史记》不属于“经”,用此与题例不合有关。“遭桓司马”,见《孟子·万章上》。“桓司马”即桓_,时为宋国的司马,掌管军事。孔子不悦于鲁、卫,过宋时“遭宋桓司马将要(拦截)而杀之”,不得不改换服装,悄悄出境。“东西南栖之人也”一句,为《礼记·檀弓上》所载孔子语,盖谓己周游列国,干谒诸侯,行踪不定。这里故意用孔子一意从政但却四处碰壁的故事,以引出下文所要表达的意思。“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这两句亦全用《论语》。上句出自《微子》篇,长沮、桀溺两人各持一耜,并肩而耕,孔子路过其傍,命***子路向他们询问渡口何在。桀溺对子路说:天下已乱,无人能够改变这种状况。你与其跟从“避人之士”(远离坏人的人,指孔子),不如跟从“避世之士”(远离社会的人,指自己和长沮)。下句则出自《宪问》篇,是微生亩对孔子说的话。这两句意思很明显,即孔子那样忙忙碌碌地东奔西走,不如像长沮、桀溺那样隐居来得逍遥自在,从而进一步突出词人自己陶陶然、欣欣然的归耕之乐。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充满了对大圣人孔子的讽刺和挖苦,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而实际上,那执着于自己的政治信念、一生为之奔走呼号而其道不行的孔子,实是词人归耕前之自我形象的写照。讪笑孔子,正所以自嘲也。其中蕴含着对于世路艰难的沉重叹慨,对于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无比惆怅与愤恨。所以词中讽刺孔子,正突出了孔子的伟大形象。

从集句的角度来分析,这首词也有许多独到之处。此词“东西”“长沮”二句天生七字,不劳斧削:“衡门”“日之”二句原为四言八字,各删一字,拼为七言,“丘何”句原为八字,删一语尾助辞即成七言,亦自然凑拍。通篇为陈述句式,杂用五经,既用***原意,又推陈出新,音调抑扬,浑然一体,实是词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三、辛弃疾其他诗词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鹧鸪天》、《青玉案元夕》。四、译文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人生在世,应知进退,用则行,不用则藏。不妨权且做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躬耕田园。安贫乐道,清心寡欲,便可怡然自乐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多年来就像孔子那样,辗转多地,南北驱驰,一意从政,而四处遭受挫折。还是学隐士长沮桀溺,隐居躬耕,不要学孔子四处奔波。

五、注解

行藏用舍:语出《论语·述而》。

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

长沮桀溺耦而耕:语出《论语·微子》。

丘何为是栖栖者:语出《论语·宪问》。

相同朝代的诗歌

《曹将军》、《下瞿塘》、《滕王阁》、《儿馁嗔郎罢妻寒怨藁砧唐眉山诗也戏为笺之》、《题艾溪》、《废贡院为米廪过之值盘_》、《送客至灵谷》、《叹_词》、《题陈朝玉爱竹轩》、《酬春湖史履庸惠四皓图》。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的详细信息

这我会!以前上学的时候常考,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

这一句话出自于哪里呢?————唐代·刘禹锡《陋室铭》

完整的原文是这样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给大家把翻译也放出来了,便于大家理解:

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会有名气。水不在于深,有了龙就会有灵气。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苔痕碧绿,长到台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来往的没有知识浅薄之人,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阅读佛经。没有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这里有一些我觉得比较重要的词汇,单独解释给大家看:

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骈句,句式较为整齐,朗朗上口。

在:在于,动词。

名:出名,名词用作动词。

灵(líng):神奇、灵异。

斯是陋室(lòu shì):这是简陋的屋子。斯:指示代词,此,这。是:表肯定的判断动词。陋室:简陋的屋子,这里指作者自己的屋子。

惟吾德馨(xīn):只是因为我品德高尚就感觉不到简陋了。惟:只。吾:我,这里是指(陋室铭)的铭文。馨: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尚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草色映入竹帘,使室内染上青色。上:长到;入:映入。

鸿儒(hóng rú):大儒,这里指博学的人。鸿:同“洪”,大。儒,旧指读书人。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tiáo)素琴:弹奏不加装饰的琴。调:调弄,这里指弹(琴)。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现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是指佛经(《金刚经》),也有人认为是装饰精美的经典(《四书五经》),但就江苏教育出版社的语文书则指的是佛经(《金刚经》)而安徽考察则是后者。金:珍贵的。金者贵义,是珍贵的意思,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

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之: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乱耳:扰乱双耳。乱: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乱,扰乱。

案牍(dú):(官府的)公文,文书。

劳形:使身体劳累(“使”动用法)。劳: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南阳:地名,今河南省南阳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蜀汉丞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扬雄:字子云,西汉时文学家,蜀郡成都人。庐:简陋的小屋子。

孔子云:孔子说,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

何陋之有:即“有何之陋”,属于宾语前置。之,助词,表示强烈的反问,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

谈笑有鸿儒: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鸿:大。

如果只看文章的话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那么我们就得结合文章当时的创作背景来解读:

《陋室铭》作于和州任上(824—826年)。《历阳典录》:“陋室,在州治内,唐和州刺史刘禹锡建,有铭,柳公权书碑。”

作者因在任监察御史期间,曾经参加了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通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见作者被贬,故意刁难之。和州知县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作者不但无怨言,反而很高兴,还随意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吩咐衙里差役把作者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新居位于德胜河边,附近垂柳依依,环境也还可心,作者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作者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作者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既然说到这了,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评析一下这篇文章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山可以不用高,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所虽然简陋,但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此种借力打力的技巧,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和反复推敲了。四到七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 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言下之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一到三句是一种铺垫,那么四到七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以及两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荣辱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的意思。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 收束全篇, 说明陋室“不陋”。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

最后,关于作者刘禹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这里呢我就简单再介绍一下吧: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