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甜苦辣咸对应的五脏六腑图片,酸甜苦辣咸对应的五脏六腑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22 0
  1. 五333的成语
  2. 六年级语文
  3. 周易之阴阳五行
  4. 含有“五”的成语及解释

五彩缤纷: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五光十色: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酸甜苦辣咸对应的五脏六腑图片,酸甜苦辣咸对应的五脏六腑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五花八门: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很多的阵势。比喻变化多端或花样繁多。

五内如焚: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火一样。形容象火烧得一样。比喻非常焦急。

五体投地: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

五颜六色: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脏器官的统称。也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五蕴皆空: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由此五者积集而成身,故称五蕴。五蕴都没有了。指佛家修行的最高境界。

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五色相宣: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五彩斑斓:五彩:指青、黄、赤、白、黑五色。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

五洲四海:泛指世界各地。

五月飞霜:借指冤狱。

五行俱下:指读书敏捷神速。

五心六意:形容心思不定。

五体投诚: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五石六鹢: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五333的成语

火是饮食烹饪任之根本。应该说,有了火,才有了饮食文化。

在火没有诞生之前,先民们只能过原始的、禽兽一般的生活。所谓“食草木之食,

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如《韩非子》所说:“民食果菰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

腹胃,民多疾病。”自火诞生后,才使“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火之

发明者,中国一致的传说是钻燧取火的燧人氏。考古者从周口店北京猿人所用石器初步

推测,中国猿人开始自觉用火,大约在五十万年以前。

中国历史上有三皇五帝说,三皇之称,起码有四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伏羲、神农

、黄帝(《世本》、《帝王世纪》);一种说法,是伏羲、女祸、神农(《三皇纪》、

《风俗通》);一种说法是伏羲费、神农、祝融(《白虎通》);还有一种说法,就是

伏羲、神农、燧人(《白虎通》)。燧人氏肯定在伏羲、神农之后。因为据中国民间传

说,自伏羲之后,大庭氏王才有天下;伏羲之后,次有柏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

氏,赫胥氏,尊节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

无怀氏,燧人氏,皆袭谥庖牺氏(即伏毅)之号。

《尸子》:“燧人上观星辰,下察五木以为火。”按阴阳五行说,火生于木,故燧

人用木取火。《路史》中说,燧人是观乾象,察辰心而出火,作钻燧。“辰心”,按古

人所说为“心宿”,即“大火星”。所谓“五木”,是指当时认为五种应天时可以取火

的木材。即“榆;柳青,故春取之;枣:杏赤,故夏取之;桑:柘黄,故季夏取之;柞

:(木酋)白,故秋取之;槐;檀黑,故冬取之。”

燧人作钻燧取火后,其钻木工具称燧,后人又发明利用金属向太阳取火,于是又有

“木燧”和“阳燧”之分。《淮南子》记:“阳燧见日则燃而为火。阳燧,金也。日高

三四丈,持以向日,燥艾承之寸余,有顷,焦吹之则得火。”《古今注》:“阳燧以铜

为之,形如镜,照物则景倒,向日生火。”

在汉以前,用阳燧取火,称作“明火”,用木燧取火,称作“国火”。按《周礼》

中《大祝》、《大司寇》的说法,阳燧取之于日,近于天也,故占卜与祭祀时用之。木

燧取之于五木,近于人也,故烹饪用之。汉以后,用金属与石相击,也可磨擦得火,于

是,简单的铁片就可成为阳燧。人们一出门,一般腰间都左佩阳燧,右佩木燧,以随时

取火用。另备有艾加上硝水制成的火绒,当磨擦得到火星掉在绒上燃烧时,再用“发烛

”接引得火。所谓“发烛”,是用褪皮的麻秸做成的小片状,长五、六寸,流硫磺于首

,遇火就燃。

有了火后,就有了灶。创造灶者,一说是炎帝,《淮南子》:“炎帝于火而死为灶

。”注:“炎帝神农,以火德王天下,死祀于灶神。”一说是黄帝:《续事始》:“灶

,黄帝所置。”于是《事物原会》就称:“黄帝作灶,死为灶神。”而火神,按一般说

法是祝融。《淮南子·时则》注:“祝融吴回,为高辛氏火正,死为火神,托把于灶。

”《史记·楚世家》:“董黎为帝喾高辛居火正,甚有功,能光融天下,帝喾命曰‘祝

融’。”《礼记月令》:“孟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祀灶,祭先师。”

原始的灶的形态,是在地上掘坑,今西安半坡遗址发掘出的灶,为双连地灶,即挖

在地表的两个火坑,地表上两坑相隔,而在地下则两坑相连相通。一坑为进柴处,一坑

为出人处,两坑相通的洞口就是灶门。西安半坡至今有六、七千年历史,其发明者,当

应是炎帝而不应是黄帝。据推算,黄帝主政的时间,距今约四千六百多年。炎帝在黄帝

之前传七十世,以二十年一世推算,大约距今六、六千年。至战国时,灶的制作已非常

完美。《曾连子》记:“一灶五突(突:烟囱),分烟者众,烹饪十倍。”

以火而烹饪,古人马上注意到了火候对于烹饪之重要。古文中首次谈及火候对于烹

饪之重要的,是《吕氏春秋·本味篇》。其中伊尹这样告诉商汤:“凡味之本,水最为

始。五味三材,九沸九变,火为之纪。时疾时徐,灭腥去臊除膻,必以其胜,无失其理

。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齐甚微,皆有自起,鼎中之变,

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放久而不弊,熟

而不烂,甘而不味,酸而不酷,成而不减,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月侯〕。”

这段话翻成白话的大意是:大凡味之根本,水为第一。依酸甜苦辣咸这五味和水木火这

三材来施行烹调。鼎中九次沸腾就会有九种变化,这要靠火来探制调节。有时用武火,

有时用文火,清除腥、臊、膻味,关键在掌握火候。只有掌握了用火的规律,才能转臭

为香。调味必用甜酸苦辛咸这五味,但放调料的先后和用料多少,它们的组合是很微妙

的。鼎中的变化,也是精妙而细微,无法形容,就是心里有数也难以说得清楚。就像骑

在马上射箭一样,要把烹技练到得心应手。如阴阳之自然化合,如四时之自然变换,烹

饪之技才能做到烹久而不败,熟而不烂,甜而不过,酸而不浓烈,成而不涩嘴,辛而不

***,淡而不寡味.,肥而不腻口。

袁枚后来在《随园食单》中,专门有一节关于火候的论述。他认为,烹饪食物,关

键是掌握火候。煎炒必须用旺火,火力不足,炒出来的东西就会疲软;煨煮则必须用温

火,火猛了,煨成的食品就会干瘪,要收汤的食品,应该先用旺火,再用温火。如果心

急而一直用旺火,食物就会外焦而里不熟。他认为,腰子、鸡蛋这类,越煮越嫩;鲜鱼

、蚶蛤这类,则稍多煮就会不嫩。猪肉熟了就要起锅,这样,颜色红润,起锅稍迟就会

变黑。做鱼要是起锅晚了,则活肉都会变死。烹饪时,开锅的次数多了,做出的菜就

会多沫而少香。如果火灭以后再烧,则菜就会走油而失味。袁枚说,传闻道人必须经过

九次循环转变才能炼成真丹,儒家则以既不做过头,又要功夫到家为准。厨师要正确掌

握了火候,谨慎操作,才算基本掌握了烹调。掌握了烹调的厨师,做出来的鱼,应该临

吃时还是色白如玉,肉凝而不散,这种肉是活肉。要是色白如粉、松而不粘者,就是死

肉。

古人认为,火有新火、旧火之分,温酒炙肉做菜用的石炭火、木炭火、竹火、草火

、麻gai〔上草字头下亥〕火 (麻gai火:用麻根燃烧的火),气味各自不同,清人《调

鼎集·火》中,就列举种种火配以种种食物烹制:“桑柴火:煮物食之,主益人。又煮

老鸭及肉等,能令极烂,能解一切毒,秽柴不宜作食。稻穗火:烹煮饭食,安人神魂到

五脏六腑。麦穗火:煮饭食,主消渴润喉,利小便。松柴火:煮饭,壮筋骨,煮茶不宜

。栎柴火:煮猪肉食之,不动风,煮鸡鸭鹅鱼腥等物烂。茅柴火:炊者饮食,主明日解

毒。芦火、竹火:宜煎一切滋补药。炭火:宜煎茶,味美而不浊。糠火:砻糠火煮饮食

,支地灶,可架二锅,南方人多用之,其费较柴火省半。惜春时糠内人虫,有伤物命。

而元人贾铭在《饮食须知》中,却告知:“宜用阳燧火珠,承日取太阳真火,其次

贴钻槐取火为良。”他认为,“其戛金击石(即用铁器击火石生火),钻燧八木之火皆

不可用。八木者:松木难瘥(瘥:疫病,意思是:用松木之火,得病难愈),柏火伤神

多汗,桑火伤肌肉,柘火伤气脉,枣火伤内吐血,桔火伤营卫经络,榆火伤骨失志,竹

火伤筋损目也。”

顾炎武也反对用石取火,认为用火石取火都会影响寿命。但他认为,应按四时五行

之变取木之火。他说:“人用火必取之木,而复有四时五行之变。《素问》黄帝言:壮

火散气,少火生气。《周礼》:季春出火贵其新者,少火之义也。今日一切取之于石,

其性猛烈而不宜人,病痰之多,年寿自减,有之来矣。”

古人称火为“阳之精”。《后五行志》:“火者,阳之精也,火性炎。”《河图·

汴光篇》:“阳精散而分布为火。”古人把人称为五行之一,认为它有气而无质,可以

生杀万物,神妙无穷。古人认为,独有火在五行中有二,其它都只有一。所谓二者,是

指火有阴火和阳火之分。古人又把火分成有天火、地火、人火三种,认为天火有四,地

火有五,人火有三。天之阳火有二;太阳,真火;星精,飞火。天之阴火有二:龙火(

称龙口有火),雷火。地之阳火有三;钻木之火,击石之火,戛金之火。地之阴火有二

:石油之火(古人称油贮存到一定数量会自然起火),水中之火(古人称江湖河海,夜

动有火)。人之阳火有一,丙丁君火(就是心、小肠的所谓离火),人之阴火有二,命

门相火(谓起于北海,称坎火,***三焦寄位肝胆),三味之火(纯阳,乾火)。总共

火六,阴火也六,共十二。

中国取火之工具,一直非常落后。在相当长时间内,一直使用原始的“发烛”,到

唐宋问,发展以松木制成比较精致的“发烛”。《委巷丛谈》:“杭人削松木为小片,

其薄如纸,镕硫磺涂其锐,名曰‘发烛’。”宋以后,又称“火寸”。《清异录·器具

》:“夜中有急,苦于作灯之缓。有智者批松条,染硫磺,置之待用。一与火遇,得焰

穗然,即神之;呼‘引火奴”。今遂有贷者,易名‘火寸’”

据说南宋时,就有专造“火寸”的作坊。日本人因此而早时称火柴为“磷寸”。

发明火柴者,据说是瑞典人。1833年,他们开始用黄磷作磨擦火柴。但黄磷有剧毒

,且易自燃,不安全。1855年,有伦塔斯脱姆发明用赤磷代替黄磷,从此有了世界上第

一批安全火柴。火柴从1880年起进入中国,当初英国人理查在上海开办了第一个火柴经

营处。1890年,瑞典人在上海开办了中国第一个火柴厂“瑞商洋行”。中国第一种生产

的火柴的商标印有慈禧半身像,据说出中国第一合火柴时正值慈禧六十大寿。因为火柴

是从国外引进的,中国人就称之为“洋火”。

六年级语文

1 五尺童子 五尺:古代尺短,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 713

2 五陵英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同“五陵年少”。 714

3 五体投诚 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同“五体投地”。 714

4 五里雾中 比喻模糊恍惚、不明真相的境界。 对于政协各项协议不大明了的朋友,或许到现... 715

5 五侯七贵 泛指达官显贵。 715

6 五行并下 形容阅读的速度极快。 715

7 五鬼闹判 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 716

8 五尺竖子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 718

9 五尺之僮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同“五尺... 718

10 五羖大夫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718

11 五劳七伤 泛指虚弱多病。 718

12 五亲六眷 指各种关系的亲眷。 723

13 五谷不升 庄稼不生长。指灾荒之年。 725

14 五合六聚 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725

15 五行八作 泛指各行各业。 728

16 五短身材 指人的身材矮小。 728

17 五经扫地 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 728

18 五色无主 五色:指人脸上的神***;无主:无法主宰。形... 728

19 五行俱下 指读书敏捷神速。 734

20 五大三粗 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 736

21 五典三坟 犹言三坟五典。泛指古代典籍。 739

22 五零四散 形容零星涣散。 771

23 五鼎万钟 指***厚禄。 781

24 五陵年少 指京都富豪子弟。 尹雪艳总也不老。十几年前那一班在上海百乐... 783

25 五心六意 形容心思不定。 784

26 五申三令 三令五申。指再三告诫。 784

27 五冬六夏 犹言不论寒暑。不管什么时候。 787

28 五雀六燕 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 788

29 五色缤纷 指颜色繁多,非常好看。 806

30 五内如焚 五内:五脏;俱:都;焚:烧。五脏都象着了... 807

31 五色相宣 各种相互映衬。形容诗歌辞藻华丽。 子建诗,~,八音朗畅,使才而不矜才,用博... 810

32 五尺之童 指尚未成年的儿童。古尺短,故称。 俺夫人治家严肃,有冰霜之操。内无应门~,... 814

33 五积六受 形容不便活动,只能呆板地坐着。 825

34 五男二女 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 826

35 五侯蜡烛 用以形容豪门权势的显赫景象。 830

36 五石六鹢 后用以比喻记述准确或为学缜密有序。 836

37 五方杂厝 指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 848

38 五方杂处 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 此国人为何生一张猪嘴?而且语音不同,倒象... 852

39 五零二落 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 864

40 五角六张 角、张:星宿名。形容七颠八倒。也比喻事情... 唐·郑启《开天传言记》:“今日是千年一遇... 867

41 五体投地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佛教一种最恭敬... 屡闻至论,本极佩服,今日之说,则更~。(... 876

42 五车腹笥 比喻读书多,学识渊博。 877

43 五日京兆 京兆:即京兆尹,古时国都所在地的行政长官... 暗想自己已是~了,乐得卖个人情与袁伯珍。... 883

44 五月披裘 比喻清高廉洁。 890

45 五步成诗 唐史青能五步成诗。后用以比喻才思敏捷。 900

46 五月飞霜 借指冤狱。 901

47 五世其昌 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 913

48 五花杀马 毛色凋落的马。比喻年老体衰。 963

49 五味俱全 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 1005

50 五陵豪气 指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 1021

共 75 个成语,50页次:1/2页,50个成语/页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转到

1 五陵豪气 指高门贵族的豪迈气概。 1021

2 五马分尸 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 1064

3 五脏六腑 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 牛先生乍到这里,实际情况还不清楚。住久了... 1066

4 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1131

5 五内俱崩 伤心得连内脏都破碎了。形容极度哀痛。 1143

6 五抢六夺 指竞相抢夺。 1155

7 五黄六月 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1195

8 五毒俱全 五毒:多指蛇、蝎、蜈蚣、壁虎、蟾蜍五种动... 1247

9 五斗折腰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1247

10 五子登科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1249

11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1275

12 五谷丰熟 指年成好,粮食丰收。同“五谷丰登”。 1307

13 五花大绑 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 一瞬之间,他已被~起来。粗大的杠子立即压... 1311

14 如堕五里雾中 好象掉在一片大雾里。比喻陷入迷离恍惚、莫... 《后汉书·张楷传》:“性好道术,能作五里... 1324

15 识二五而不知十 只知道一个方面,而不懂得全面地观察问题。...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且王之所求者,... 1336

16 五言长城 称誉善于作五言诗的好手。 1374

17 十日一水,五日一石 比喻作画构思精密,不轻易下笔。 唐·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十日画... 1506

18 五藏六府 指体内全部器官。五藏:心、肺、脾、肝、肾... 1506

19 五虚六耗 比喻弄虚作***。 1536

20 五洲四海 泛指世界各地。 1571

21 五脊六兽 形容因有非分之想而忐忑不安。 1608

22 五光十色 形容色彩鲜艳,花样繁多。 南朝梁·江淹《丽色赋》:“五光徘徊,十色... 1630

23 五蕴皆空 五蕴:佛家语,指色、受、想、行、识。众生... 抑闻之,~,六尘不染,是谓和尚。 1633

24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四体:指人的两手两足;五谷:通常指稻、黍... 《论语·微子》:“丈人曰:‘四体不勤,五... 1720

25 五彩缤纷 五彩:各种颜色;缤纷:繁多交错的样子。指... 1768

26 五谷不分 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 我们新时代的青年绝不能做~的书呆子。 1836

27 五花八门 原指五行阵和八门阵。这是古代两种战术变化... 湖北的省***在当时真正是一种鱼龙漫衍的“... 1892

28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比喻事物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 1928

29 五湖四海 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 我们都是来自~,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 1932

30 过五关斩六将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 《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76回:“这如... 1999

31 五音六律 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 2006

32 五谷丰登 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自后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人物康阜,真... 2152

33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 比如老将军算是忠心,犹能建立宋朝旗号,然... 2201

34 不为五斗米折腰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2540

35 五颜六色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 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 2627

36 五风十雨 五天刮一次风,十天下一场雨。形容风调雨顺... ~天时好,又见西郊稻秫肥。(宋·王炎《双... 3603

共 86 个成语,50页次:2/2页,50个成语/页 [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 转到

周易之阴阳五行

1、五方杂处

解释五方:东南西北中,泛指各处;处:住。形容大城市的居民,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2、“五官端正”的五官指()、()、()、()、()。

所谓的「五官」,指的就是「耳、眉、眼、鼻、口」等五种人体器官。而且在相学上,分别被赋予一种名词如下:

(1)耳:名为「***听官」。

(2)眉:名为「保寿官」。

(3)眼:名为「监察官」。

(4)鼻:名为「审辨官」。

(5)口:名为「出纳官」。

3、“五体投地”的五体指()、()、()、()、()。

两手、两膝和头

五体投地 ( wǔ tǐ tóu dì )

解 释 两手、两膝和头一起着地。是古印度佛教一种最恭敬的行礼仪式。比喻佩服到了极点。唐·玄奘《***西域记·三国》:“致敬之式,其仪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

4、五味俱全的五味指:酸甜苦辣咸

〖解释〗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

〖出处〗《礼记·礼运》:“五味六和,十二食,还相为质也。”

〖示例〗大人你明如镜,清似水,照妾身肝胆虚实,那羹本~。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境等。

5、“五脏六腑”的五脏指()、()、()、()、()。

心、肺、脾、肝、肾

五脏六腑 ( wǔ zàng liù fǔ )

解 释 五脏:心、肺、脾、肝、肾;六腑:大肠、小肠、胃、胆、膀胱、三焦。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

含有“五”的成语及解释

? 《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经典之一,相传为周人所作,其内容包括《经》和《传》两部份,其内容大部分介绍养生之学,阴阳五行之学。奉为六经之首。

?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辞卦,且各有说明,作为占卜所用。《传》包含阐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其内容多为战国或秦时期的儒家作品。

历代先贤们都对易经给予了极高评价,孔子认为学习易经就是要“通天下之志,定天下之业,断天下之疑”且根据易经之道,提出了“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著名论断。而道家的老子也将易经的思想融入到自已的《道德经》中,创造了辩证思想为核心的哲学体系“万物附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法与阴阳和于术数。

? 在易经的理论规则中,有一条关于阴阳爻与阴阳位一致的‘当位律’,它要求每一爻的阴阳属性必须与所在位置的阴阳属性要相对应,凡阳爻居阳位,阴爻居阴位即“当位”必须符合事物发展规律。

? 一 ? 阴阳

阴阳变化贯穿易经始终,阴阳也正是现代哲学中的对立统一的矛盾。是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洞悉世界万物,看待世界的生与死、对与错、成与败的不二法门。易经中的术数,术指的是方法与技巧,数,是数字,从八卦到八八六十四卦阴阴爻的组合,全部是现代计算机所用的二进制,而这个二进制也正是布莱次尼,受到易经启发而建立起来的。

? 二? 五行

? 在易经中,五行有两大原则,第一,五行相生相克,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是相生的轮回;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这是相克的轮转。第二,五行可以串联万事万物,例如五行可以配五色,青白赤黑黄;可以配方位,东南西北中;可以配五味,酸甜苦辣咸;可以配五音,宫商角徽羽;可以配年月日时辰等等。五行,把万事万物连成大网络,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一整套的知识和技术。

? 根据中医理论,手足、神经系统、肝胆和头发属木;心脏、血液循环系统和眼睛属火;脾、胃、皮肤属土;大肠、肺、气管、喉咙、牙齿和骨骼属金;肾脏、膀胱、泌尿系统则属水。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实际上就是阴阳表里关系,脏为阴,腑为阳,脏为里,腑为表,一阴阳,一表一里相互配合并由经脉相互络属,从而构成了脏腑之间的密切联系。并依此形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

? 中国元素中的十二生肖,猴鸡属金;虎免属木;鼠猪属水;蛇马属火;牛龙羊狗属土。十二生肖即十二地支再配以天干,甲、乙、丙、丁、戌、已、庚、辛、壬、癸构成了中国传统纪年、纪月、纪日。中国的月份所对应的五行,是以中国农历来对应的,一月寅属木,二月卯属木,三月辰属土,四月已属火,五月午属火,六月未属土,七月申属金,八月酉属金,九月戌属土,十月亥属水,十一月子属水,十二月丑属土。中国的时辰所对应的五行,有阴阳之分,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依次规则,形成了八字相合的姻缘律数。

? 综上所述,我们所生活的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皆为五行范畴。

? 2019.9.26日刘浪于常平

  成语 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 短语 ,它是比词的含义丰富而语***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简短精辟易记易用。以下是我给大家精心整理的含有“五”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含有“五”的成语1:

 十雨五风:十天下一场雨,五天刮一次风。谓风调雨顺。可作定语、宾语;形容风调雨顺。

 四通五达:四通八达。形容交通畅达无阻。可作谓语、定语;指道路等。

 四山五岳:泛指四面八方各个地区。可作宾语、定语;用于地理等。

 四分五剖:四分五裂。形容分散,不统一。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局面等。

 四分五落:形容分散零乱。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三贞五烈:见“三贞九烈”。可作宾语、定语;指封建社会赞誉妇女的贞烈。

 十十五五:①谓十个一群,五个一组。形容错乱不齐。②谓每十里五里。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十光五色:形容景象纷繁,色彩绚丽。可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色彩丰富。

 十恶五逆:谓种.种不可赦免的大罪。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罪名。

 十变五化:谓变化多端。可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变化等。

 三江五湖:①指东南方的三条江与太湖流域一带的湖泊。②江河湖泊的泛称。可作主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三回五次:多次。可作状语;形容次数很多。

 三环五扣:形容捆绑结实。可作定语、状语;用于书面语。

 牵五挂四:谓接连不断。可作状语;同“接二连三”

 七相五公:语出《文选?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七相五公。”吕向注:“七相:谓车千秋、黄霸、王商、王嘉、韦贤、平当、魏相。五公:张汤、萧望之、冯奉世、史丹、张安世。公侯、御史大夫、将军,通称为公。”所举皆汉代公卿,后泛指众多的文武大臣。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马中关五:犹言鲁鱼亥豕。可作宾语、定语;指文字错误

 连三跨五:形容动作迅速。可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连三接五:同“连三接二”。可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音乐。

 十风五雨:十天一刮风,五天一下雨。形容风调雨顺,气候适宜。联合式成语;可作定语、宾语;形容风调雨顺。

 三令五申:再三地命令和告诫。令:命令。申:说明。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含褒义。

 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联合式成语;可作宾语;泛指各行各业。

  含有“五”的成语2:

 五大三粗:形容人高大粗壮,体格魁梧。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五零四散:形容零星涣散。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形容零星分散。

 五黄六月:指阴历五、六月间天气最炎热的时候。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定语;指天气最炎热的时候。

 五脏六腑:五脏:脾、肺、肾、肝、心;六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胆。人体内的各种器官。比喻事物的内部情况。联合式成语;可作宾语、定语;指人的内心

 攒三聚五:三三五五聚在一起。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指三三五五聚在一起。

 三山五岳:泛指名山;也指各地。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形容范围大。

 三差五错:泛指差错。常指意外的事故。联合式成语;可作宾语;指差错。

 四书五经:四书:亦称四子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指儒家经典。可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儒家经典。

 五心六意:指三心二意。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人五人六:装模作样,***正经。可作谓语、定语;指***正经。

 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可作宾语、定语;指不受管束的人。

 五讲四美:五讲: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四美:指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指新时期人们行为准则。可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五短三粗:形容人身材矮小但很粗壮。可作定语、状语;用于口语。

 吆五喝六:掷骰子时的喊声(五、六是骰子的点子),泛指时的喧哗声。可作谓语、定语;指大声呵斥。

 隔三差五:比喻时常发生。可作状语;指时常发生。

 三牲五鼎:旧时形容祭品丰盛。后来也形容食物美好。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形容食物美好。

 三纲五常:指我国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提倡的***道德。三纲;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三皇五帝:我们古代 传说 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联合式成语;可作主语、定语;指遥远的古代。

 四分五裂: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联合式成语;可作谓语、补语;用于政治等。

 五世其昌:世:代;其:时间副词,交要。五世之后,子孙昌盛。旧时用于祝人新婚。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用于祝颂人新婚。

 腹载五车: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主谓式成语;可作谓语、定语;比喻读书甚多,知识渊博。

 五星连珠: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五星联珠: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五味俱全:五味:酸甜苦辣咸的合称。形容调味齐全适宜。可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境等。

 书富五车:富:丰富;五车: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渊博。可作谓语、定语;指学识渊博。

 五方杂厝:谓各地方的人杂居一处。形容居民复杂。可作宾语、定语;指从什么地方来的人都有。

 五经扫地:五经:借指文人。把文人的脸都丢尽了。旧时也指圣人之道泯灭。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五鬼闹判:许多小鬼戏弄判官。剧目名。旧时也比喻居上位者被对自己不满或轻蔑的人所戏弄。可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