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利诱的近义词_威胁利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tamoadmin 成语典故 2024-06-22 0
  1. 成语冲锋陷阵的典故?
  2. 四字成语自视什么是
  3. 形容长的丑成语是什么?
  4. 四字成语人什么兼什么
  5. "红楼二尤"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结果如何?
  6. 威胁利诱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成语

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

 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苏武牧羊是一个成语,这样的成语有着一定的典故来历,它赞美了苏武高尚的品格,是具有一定寓意的,下面就为大家分享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

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1

 苏武牧羊的寓意是:坚持气节与操守,始终不忘自己的职责,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受多大苦都不能屈服。

威胁利诱的近义词_威胁利诱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方获释回汉。他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成语解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典故出处]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过不再讲杨家将,也不讲苏武牧羊。”

 [典故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常用程度]生僻

 [感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所获荣誉: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以为人臣荣耀之最。

 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

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2

 苏武牧羊,是指汉朝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的故事。

 苏武是中国历**能够坚持民族气节的代表人物之一,这篇人物传记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精神。

  苏武牧羊是什么故事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愿意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于是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吃的喝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这很神奇,就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产了奶才能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于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掉落了。

  苏武简介

 苏武(前140—前60年),字子卿,汉族,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中国西汉大臣。武帝时为郎。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

 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苏武牧羊的`寓意是什么3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汉书.苏武传》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始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人物精神

 《苏武牧羊》赞扬了苏武面对威逼利诱忠心耿耿,不畏强权,忠贞不屈,爱国且不向挫折屈服低头的精神。

  苏武牧羊的意思

 太初四年(前101)冬,匈奴响犁湖单于死,其弟且鞮侯立为单于,为与汉修好,他遣使送回以往扣留的汉使路充国等人。天汉元年(前100)三月,汉武帝为回报匈奴善意,派中郎将苏武、副中郎将张胜及随员常惠等出使匈奴,送还原被扣的匈奴使者,并厚馈单于财物。苏武等到达匈奴后,原降匈奴的***虞常等人与张胜密谋,欲劫持单于母亲阏氏归汉。

 事发后累及苏武,苏武不愿受辱,***未成。单于敬重他,派汉降臣卫律劝降,苏武不为所动。于是单于把苏武幽禁在地窑中,断绝饮食,以此逼他就范。苏武坚持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就将他流放到边远的北海(今贝加尔湖)无人烟的地方,放牧羝羊。

 始元二年(前85),匈奴壶衍鞮单于新立,遣使者欲与汉朝亲善。汉朝要求匈奴释放苏武,始元六年(前81),苏武等9人由汉使迎接回国。苏武羁留匈奴19年,习知边地民族,归国后被任为典属国,专掌少数民族事务,他在匈奴持节不屈,被后世视为坚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之一。

成语冲锋陷阵的典故?

智勇双全临危不惧、正气凛然、光明磊落、一马当先、无所畏惧

志勇双全zhì yǒng shuāng quán:形容人足智多谋,勇敢善战,智与勇二者兼备。

造句:关公一生忠义,智勇双全,被世人称颂。

临危不惧lín wēi bù jù: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造句:面对敌人,他临危不惧,真不简单。

正气凛然zhèng qì lǐn rán:形容正气威严不可侵犯。

造句: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他正气凛然,决不投降。

光明磊落guāng míng lěi luò:磊落:心地光明坦白。 胸怀坦白,正大光明。

造句:马超一生光明磊落,他是个英雄。

一马当先yī mǎ dāng xiān:原指作战时领先。比喻工作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造句:他总是一马当先的走在我们的前面。

无所畏惧wú suǒ wèi jù:畏惧:害怕。 什么也不怕。形容非常勇敢。

造句:马超面对敌人十万大军依然无所畏惧。

四字成语自视什么是

⑴ 冲锋陷阵的成语典故

白先勇《岁除》:“ 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

《与象共舞》小学十册·课文·27:“大象曾经驮着武士冲锋陷阵,攻城守垒;曾经以一当十、以一抵百地为泰国人做工服役。”

老舍《四世同堂》五四:“明天,明天,他必须作点什么,刀山油锅都不在乎,今天他可得先好好的睡一大觉;养足了精神,明天好去冲锋陷阵!可是,他睡不着。” ◎ 可是这样的念头立刻自己觉得羞愧了,他们都是货真价实的一刀来一刀去的朋友,冲锋陷阵,万死不辞的勇敢的家伙,真是今天灾难中的老百姓所迫切需要的,而他们就适应老百姓的需要,从日本人和派的威胁利诱中坚决的脱身出来,站到老百姓的队伍中来了。

◎ 剑术,柔道,也常听得打得不开交,冲锋陷阵的肉搏时,或许有用,也未可知。

◎ 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 那时上海音乐学院的老师、同学往往自发地组织学术活动,互相讨论、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学术气氛很浓,久而久之,就无形中形成了一个经常探讨各种学术上、技术上和艺术上的各种问题的沙龙,而李牧真就是其中的带头人,不少同学就是在他的带领之下向音乐艺术的高地冲锋陷阵的。

◎ 分布在安阳、林县、汤阴等地的战鼓,新乡一带的开山鼓,鼓点重,瓮声大,擂动起来常常是惊天动地,配合那红绸大镲的列队表演,犹如千军万马冲锋陷阵。

◎ 娜斯塔霞不仅是农艺师,而且是向保守、落后、拖沓松懈的恶习进行冲锋陷阵的一名闯将!

◎ 特别是韩愈做了文体改革运动冲锋陷阵的主将,他在这方面是有功的。

◎ 到谈论公事时,诸将只会冲锋陷阵,要判断敌情,决定大事,却什么也说不出来,面面相觑。

◎ 一阵冲锋陷阵,枪尖闪射,刀片生风,翻腾踢扑,人滚马仰。 北魏末年,***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东魏掌握军政大权的是高欢父子。为官清廉正直的崔暹忠于高欢,经常上书弹劾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一一入狱。高欢对此十分高兴,称赞他敢于冲锋陷阵,不徇私情,使国家吏治变得严明。

⑵ 和冲锋陷阵意思相近的成语

一往无前yī来wǎng源wúqián

[释义]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语出] 明·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正音] 一;必须读作“yì”。

[辨形] 往;不能写作“住”。

[近义] 勇往直前 所向披靡 所向无敌

[反义] 畏葸不前 裹足不前 畏首畏尾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连动式。

[辨析] ~和“勇往直前”;都含有“一直奋勇前进”的意思。但~偏重

⑶ 冲锋陷阵成语故事

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成语典故: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专作战勇猛.

成语出处属:《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成语例句: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白先勇《岁除》)

⑷ 解释词语:冲锋陷阵

陷:攻破,深入。 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详细解释

解释: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典故出处:《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示例: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白先勇《岁除》)常用程度:常用感 *** 彩:褒义词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作战勇敢成语结构:联合式产生年代:古代成语正音:冲,不能读作“chònɡ”。成语辨形:锋,不能写作“峰”;阵,不能写作“陈”。成语谜面:战场上的英雄英文翻译:charge forward

成语详情

北魏末年,***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东魏掌握军政大权的是高欢父子。为官清廉正直的崔暹忠于高欢,经常上书弹劾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一一入狱。高欢对此十分高兴,称赞他敢于冲锋陷阵,不徇私情,使国家吏治变得严明。

⑸ 冲锋陷阵的成语故事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冲锋陷阵

(汉语成语)

编辑

冲锋陷阵,读音为chōng fēng xiàn zhèn,汉语词语,形容作战勇猛。

⑹ 冲锋陷阵是个成语吗

是成语。

冲锋陷阵

解释: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陈地。形容内作战勇猛。

出处: 《北齐容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例子: 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白先勇《岁除》)

⑺ 冲锋陷阵的典故谁知道

冲锋陷阵的典故:

北魏末年,***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东魏掌握军政大权的是高欢父子。为官清廉正直的崔暹忠于高欢,经常上书弹劾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一一入狱。高欢对此十分高兴,称赞他敢于冲锋陷阵,不徇私情,使国家吏治变得严明。

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结构:联合式

色彩:中性

解释: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

近义词出生入死、赴汤蹈火

反义词临阵脱逃、望风而逃

押韵词国仇家恨、雕肝琢肾、高谈弘论、消愁破闷、搦朽摩钝、待时守分

归类词语,成语

年代古代

谜语战场上的英雄[1]

正音冲,不能读作“chònɡ”。

辨形锋,不能写作“峰”;阵,不能写作“陈”。

出处:《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⑻ 形容作战英勇的成语,冲锋陷阵

勇往直前,一鼓作气

⑼ 冲锋陷阵的成语故事谁知道

成语复: 冲锋陷阵

拼音:制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解释: 陷:攻破,深入。不顾一切,攻入敌人阵地。形容作战勇猛。

出处: 《北齐书·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举例造句: 头一晚醉得倒下马来,第二天照样冲锋陷阵。不能喝酒,还能当军人吗? 白先勇《岁除》

拼音代码: cfxz

近义词: 出生入死、赴汤蹈火、冲锋陷坚

反义词: 临阵脱逃、望风而逃

歇后语: 战场上的英雄

灯谜: 战场上的英雄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作战勇敢

英文: charge forward

故事: 北魏末年,***分裂为西魏和东魏。东魏掌握军政大权的是高欢父子。为官清廉正直的崔暹忠于高欢,经常上书弹劾那些贪官污吏,让他们一一入狱。高欢对此十分高兴,称赞他敢于冲锋陷阵,不徇私情,使国家吏治变得严明

形容长的丑成语是什么?

1. 形容自视太高的词有哪些最好四个字的成语

尽态极妍 金屋娇娘 金屋贮娇 姱容修态 离魂倩女 霞光万道 小家碧玉 杏脸桃腮 煦色韶光 杏腮桃脸 雄伟壮观 香消玉殒 明眸善睐 杏雨梨云 涎玉沫珠 妍蚩好恶 鱼沉雁落 宜嗔宜喜 倾国倾城 羞花闭月 落英缤纷 落雁沉鱼 兰质蕙心 明眸皓齿 靡颜腻理 女貌郎才 清词丽句 清辞丽句 清辞丽曲 琪花瑶草 曲眉丰颊 螓首蛾眉 水木清华 爽心悦目 天生丽质 花,人间尤物,出尘脱俗,吹弹即破,白璧无瑕,美艳绝伦,楚楚可人,人淡如菊,娇艳如花,至真至纯,尽善尽美 美若天仙,温文尔雅,品貌端庄,丽质天成,窈窕淑女,天姿绝色,国色天香,风姿绰约,风华绝代,语笑嫣然,含苞待放,娇滴,玲珑剔透,人间极品 ,貌美如花.。

2. 四字成语“迎面什么”

“迎面什么”形式的四字成语:无。

迎面的相关知识:

1、读音:yíng miàn

2、释义

(1)正面,前面。

(2)对面;冲着脸。

3、例句:

(1)爷爷足有七十岁,胡子雪白,穿着件对襟白袍子,迎面结着飘带。

(2)迎面吹来的春风让人心旷神怡,让树木不断招手,让小草高兴得点头哈腰、翩翩起舞。

(3)迎面走过去同他们打招呼。

(4)刚到花神庙门口,迎面走出一群人。

(5)四凤端着药碗向饭厅门走,周蘩漪迎面走进。

4、同义: 劈面、扑面、对面、当面、劈头。

5、反义:相背

3. 四字成语自

自拔来归自报公议自报家门自暴自弃自不待言自不量力自惭形秽自产自销自成一格自成一家自出机轴自出机杼自出心裁自出新裁自出一家自吹自擂自吹自捧自厝同异自得其乐自动自觉自反无愧自奉菲薄自负不凡自负盈亏自甘暴弃自甘堕落自高自大自告奋勇自顾不暇自坏长城自给自足自己人自觉形秽自觉自愿自矜功伐自救不暇自绝于人自掘坟墓自刽以下自郐而下自郐无讥自郐以下自愧不如自愧弗如自力更生自立门户自留地自卖自夸自媒自炫自鸣得意自命不凡自命清高自欺欺人自弃自暴自强不息自轻自贱自求多福自取咎戾自取灭亡自取其祸自取其咎自取罪戾自然而然自上而下自身难保自生自灭自食其恶果自食其果自食其力自食其言自始至终自始自终自视甚高自树一帜自说自话自私自利自讨苦吃自讨没趣自同寒蝉自投罗网自我安慰自我标榜自我表现自我崇拜自我吹嘘自我解嘲自我批评自我陶醉自我牺牲自我欣赏自我作古自我作故自误误人自行其是自下而上自相残害自相残杀自相惊扰自相惊忧自相矛盾自相戕贼自相水火自相鱼肉自新之路自信不疑自学成才自寻短见自寻烦恼自寻死路自崖而反自言自语自业自得自诒伊戚自贻伊咎自贻伊戚自以为得计自以为计自以为然自以为是自用则小自由泛滥自由放任自由散漫自由主义自由自在自有肺肠自有公论自圆其说自怨自艾自在逍遥自找麻烦自知之明自作聪明自作多情自作解人自作门户自作主张自作自受不自量力不自满***不自由,毋宁死出自意外独自乐乐独自茕茕高自标树高自标誉高自标置高自骄大高自期许高自位置各自为战各自为政。

4.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甚嚣尘上、

不求甚解、

欺人太甚、

莫此之甚、

日甚一日、

一之谓甚、

过从甚密、

甚感诧异、

相得甚欢、

言甚详明、

甚或至于、

甚且至于、

名声籍甚、

自视甚高、

辞旨甚切、

感情甚笃、

不甚了了、

轩轩甚得、

上好下甚、

过为已甚、

莫此为甚、

恩甚怨生、

甚于防川、

去甚去泰、

言之过甚、

衣冠甚伟、

迅雷甚雨、

甚而至于、

不为已甚、

打甚么紧

5. 自什么不什么的四字成语故事

1、自认不讳

zì rèn bù huì

解释讳:隐讳。直截了当地承认,一点也不回避隐瞒

出处清·无名氏《六部成语·刑部》:“自认不讳。”

结构补充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2、自视不明

zì shì bù míng

解释自视: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不明:看不清楚。指单靠自己眼睛看事物则看不清楚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结构紧缩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自是不彰

zì shì bù zhāng

解释自是:自以为是;彰:明晰。自以为是的人则是非不明

出处春秋·楚·李耳《老子·道经》第24章:“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结构紧缩式成语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4、自强不息

zì qiáng bù xī

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结构偏正式。

用法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

5、自命不凡

zì mìng bù fán

解释自命:自认为;凡:平凡。自以为不平凡,比别人高明。

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娄县沈童者,年甫冠,习帖括,自命不凡,有太阿出匣遽化长虹之概。”

结构主谓式。

用法含贬义。用于自以为不平凡而实际上平凡的人。一般作谓语、定语。

6、自救不暇

zì jiù bù xiá

解释解救自己都来不及。指无力再帮助他人。

出处唐·杜甫《为华州郭使君进灭残寇形势图状》:“今残孽虽穷蹙日甚,自救不暇,尚虑其逆帅望秋高马肥之便,蓄突围拒辙之谋。”

结构补充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的处境

7、自信不疑

zì xìn bù yí

解释相信自己,绝不怀疑。

出处宋·苏轼《司马温公行状》:“为政之日,自信而不疑。”

结构联合式成语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十分自信

8、自负不凡

zì fù bù fán

解释自恃高明,不同寻常。

出处宋·赵令畤《侯鲭录》卷四:“曾子固曰:‘王平甫熙宁癸丑岁直宿崇文院……梦觉时禁中已鸣钟,平甫颇自负不凡,为诗记之。’”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清高

6. 有利四字成语是什么

利傍倚刀 比喻贪利常得祸。

利不亏义 有利在前,能够不亏损正义。 利齿伶牙 能说会道。

利出一孔 给予利禄赏赐只有一条途径,那是从事耕战。 利害得失 好处和坏处,得益和损失。

利害相关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利害攸关 利害所关。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利令智昏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利深祸速 获利愈多,灾祸来得愈快。 利市三倍 形容买卖得到的利润极多。

利锁名缰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利析秋毫 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精明。

利用厚生 充分发挥物的作用,使民众富裕。 利欲熏心 贪财图利的欲望迷住了心窍。

利喙赡辞 指口齿伶俐,辞令优美。 损人利己 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

利缰名锁 名和利像缰绳和锁链一样把人束缚住了。 利令志惛 因贪图私利而失去理智,把什么都忘了。

同“利令智昏”。 利惹名牵 指为名利所诱惑羁绊。

亦作“利绾名牵”。 寸利必得 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

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地利人和 地利:地理的优势;人和:得人心。

表示优越的地理条件和群众基础。 见利思义 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见利忘义 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 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唯利是图 唯:只有;图:图谋,追求。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都干。

兴利除弊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以利累形 为了谋取利益而危害身体。

因利乘便 因:顺着。凭藉有利的形势。

有利可图 图:谋取。有利益可谋求。

乘利席胜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居利思义 指临财不苟得。

趋利避害 趋:奔向。奔向有利的一面,而避开有害的一面。

射利沽名 谋取财利和名誉。 贪利忘义 贪求财利,忘却道义。

同利相死 指有共同利益,就能舍命相助。 违利赴名 舍去利欲而求取名声。

唯利是求 以利为着眼点。指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同“唯利是视”。 爱人利物 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

安室利处 指安全便利的处所。 本小利微 微:薄。

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不知利害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成败利钝 利:锋利,引伸为顺利、成功。

印:不锋利,引伸为挫折。吹毛利刃 将毛、发置于刀或剑刃上,用力一吹即可削断毛发。

形容刀剑极为锋利。 干净利落 形容没有多余的东西。

令人爽心悦目。也形容动作熟练、敏捷准确。

坚甲利兵 坚固的盔甲,锋利的兵器。形容精锐的部队。

名缰利锁 比喻名利束缚人就象缰绳和锁链一样。 仁言利博 博:多,广。

指有仁德的人说一句话,别人就能得到很大的好处。 损人利己 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

威迫利诱 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参见' 威胁利诱 '修旧利废 把破旧的修补好,把废物利用起来。

指厉行节约。 因势利导 因:顺着;势:趋势;利导:引导。

顺着事情发展的趋势,加以引导。 辩口利辞 指善辩的口才,犀利的言辞。

形容能言善辩。 富贵利达 犹言功名利禄。

干巴利落 指干脆;爽快。 避害就利 就:接近、走向。

躲开有害的,接近有利的条件。 出师不利 师:军队。

利:顺利。出战不顺利。

形容事情刚开始,就遭受败绩。 从中渔利 渔:劳取。

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大吉大利 非常吉祥、顺利。旧时用于占卜和祝福。

啖以重利 啖:吃,引诱;重:大、厚;利:利益、好处。用优厚的利益和好处引诱或收买人。

浮名薄利 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急公近利 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急功近利 功:成功;近:眼前的。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

流年不利 流年:旧时***看相的人称一年中所行之“运”;利:吉利。指人长年里处于不吉利的状态。

谓时运不佳。 巧伪趋利 趋:追求,靠近、趋向。

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声色货利 货:指钱财;利:指私利。

贪恋歌舞、女色、钱财、私利。泛指寻欢作乐和要钱等行径。

无往不利 所到之处,没有不顺利的。指处处行得通,办得好。

一本万利 本钱小,利润大。 蝇头小利 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渔人得利 渔人:比喻第三者。比喻双方争执不下,两败俱伤,让第三者占了便宜。

争权夺利 争夺权力和利益。 自私自利 私心很重,只为个人利益打算。

坐收渔利 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 百世之利 世世代代长远的利益。

7. 四字成语大全

一心一意,一帆风顺,一路顺风,一举成名,一视同仁,异想天开,三心二意,五马分尸,五湖四海,五彩缤纷,六六大顺,七星高照,五福临门,四季如春,四分五裂,九九归一,天长地久,长长久久,福如东海,朝朝暮暮,生不逢时,生老病死,乱七八糟,东倒西歪,起起落落,起伏不定,狗急跳墙,张牙舞爪,金碧辉煌,十全十美,恩重如山,饮水思源,望梅止渴,画饼充饥,手足情深,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战战兢兢,乐不思蜀,高瞻远瞩,海角天涯,子孙万代,整整齐齐,浪迹天涯,一生一世,生生死死,生生世世,眉目传情,世世代代,开天辟地,一世英名,香消玉殒,香气袭人,花开花落,歪歪扭扭,别别扭扭,出水芙蓉,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环肥燕瘦,千钧一发,。

四字成语人什么兼什么

形容容貌很丑的成语有那些啊

尖嘴猴腮、囚首垢面、獐头鼠目、面目可憎、其貌不扬。

一、尖嘴猴腮

白话释义: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二、囚首垢面

白话释义:形容久未梳头、洗脸,像囚犯一样,容貌乍一看很丑。囚:囚犯。

朝代:东汉

作者:班固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乱首垢面。”

翻译:久未梳头、洗脸,像囚犯一样。

三、獐头鼠目

白话释义: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

朝代:宋

作者:欧阳修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翻译:面目丑陋,神情狡猾的人倒能让他得到官位。

四、面目可憎

白话释义:相貌丑陋,神情卑劣,使人感到厌恶。

朝代:唐

作者:韩愈

出处:《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

翻译:但凡都是使我感到厌恶的人。

五、其貌不扬

白话释义:指某人外貌不好看。

朝代:唐

作者:裴度

出处:《自题 *** 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翻译:你又没才华,外貌有不好看,怎么做将士,怎么做丞相?

形容一个人长得丑的成语

鹰头雀脑

〖解释〗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西颦东效

〖解释〗西施捧心、东施效颦。比喻以丑陋学美好而愈显其丑。

鼠目獐头

〖解释〗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三分像人,七分像鬼

〖解释〗形容人长相丑陋,也指人遭疾病或其折磨后不成人样子。

简落狐狸

〖解释〗抓住狐狸。落,通“络”。比喻制裁奸邪小丑。

家丑不可外谈

〖解释〗家里不光彩的事,不便向外宣扬。同“家丑不可外扬”。

百拙千丑

〖解释〗极言拙劣丑陋。

形容人丑的成语

1、尖嘴猴腮

成语拼音:jiān zuǐ hóu sāi

成语解释: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2、臼头深目

成语拼音:jiù tóu shēn mù

成语解释:形容相貌丑陋。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齐有妇人,极丑无双,号曰无盐女。其为人也,臼头深目,长壮大节。”

3、脑满肠肥

成语拼音:nǎo mǎn cháng féi

成语解释: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肠子脂肪多;体胖。指由于生活舒适;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大腹便便;肥头大耳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

4、獐头鼠目

成语拼音:zhāng tóu shǔ mù

成语解释: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

成语出处:《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5、灰容土貌

成语拼音:huī róng tǔ mào

成语解释: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成语出处:元·钟嗣成《一枝花·自序丑斋》:“空自胸藏锦绣,口唾珠玑,争奈灰容土貌,缺齿重颏。”

形容一个人长得丑的成语有哪些

奇丑无比、歪瓜裂枣

鼠目獐头

shǔ

zhāng

tóu

〖解释〗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示例〗我~,强似他面如傅粉.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

鸢肩豺目

yuān

jiān

chái

〖解释〗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后汉书·梁冀传》:“为人鸢肩豺目.”

〖示例〗

獐头鼠目

zhāng

tóu

shǔ

〖解释〗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示例〗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庄的,~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形容人长得丑的成语有哪些

歪瓜裂枣

基本释义

比喻相貌丑陋的人或物

网络释义

歪瓜:就是由于各种原因而导版致瓜没有按照正常形权态去生长,从而造成畸形。裂枣:就是枣子表面平滑有裂痕的大枣。其最初含义(褒义词)是:不要看歪瓜裂枣外表丑陋,但他反而会比正常的西瓜和枣甜。现(贬义词)在比喻相貌丑陋的人或物,现也多写成“ 歪瓜劣枣 ”

形容一个人长得丑的成语有哪些

鼠目獐头

shǔ mù zhāng tóu

〖解释〗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示例〗我~,强似他面如傅粉。 明·无心子《金雀记·掷果》

鸢肩豺目

yuān jiān chái mù

〖解释〗耸肩似鹰,目凶如豺。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后汉书·梁冀传》:“为人鸢肩豺目。”

〖示例〗

獐头鼠目

zhāng tóu shǔ mù

〖解释〗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示例〗见那些童生纷纷进来,也有小的,也有老的,仪表端庄的,~的,衣冠齐楚的,蓝缕破烂的。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

狰狞面目

zhēng níng miàn mù

〖解释〗形容凶恶的相貌。

〖出处〗

〖示例〗敌人见利诱不成,便露出了他们的~,用枪毙来威胁革命者。

面目可憎

miàn mù kě zēng

〖解释〗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出处〗唐·韩愈《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语言无味者,皆子之志也。”

〖示例〗士人三日不读书,则~,语言无味。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七回

面目狰狞

miàn mù zhēng níng

〖解释〗狰狞:面目凶恶。形容面目凶狠可怕。亦作“面貌狰狞”、“狰狞面目”。

〖出处〗

〖示例〗

不堪入目

bù kān rù mù

〖解释〗指形象丑恶,使人看不下去。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此数肴也,以先生视之,固不堪入目矣。”

〖示例〗说着,早一 *** 坐下,那种气极败坏的样子,实是~。 《晚清文学丛钞·瞎编奇闻》第三回

灰容土貌

huī róng tǔ mào

〖解释〗形容面容龌龊丑陋。

囚首垢面

qiú shǒu gòu miàn

〖释义〗象监狱里的,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示例〗女又引两青衣械一人至,~。(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新安富人》)

乌面鹄形

wū miàn hú xíng

〖解释〗脸黑如乌,身瘦如鹄。形容人困饿潦倒之状。

〖出处〗

〖示例〗

鹄面鸠形

hú miàn jiū xíng

〖解释〗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出处〗《明史·忠义传七·耿廷箓》:“小怨必报,何不大用于断头饮血之元凶;私恩必酬,何不广用于鹄面鸠形之赤子。”

〖示例〗熏天毒雾白昼黑,~奔络绎。 清李光昭《***歌》

惨不忍睹

cǎn bù rěn dǔ

〖解释〗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示例〗他在一场***中不幸遇难,那场景真是~。

形容一个人长得丑的成语有哪些

形容抄一个人长得丑的成语有哪些

1、獐头鼠目: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2、百拙千丑:极言拙劣丑陋。

3、鹰头雀脑: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4、鹄面鸠形:①面容枯樵,形体瘦削。形容饥疲的样子。②指枯樵瘦削的人。

形容很丑的成语

尖嘴猴腮、囚首垢面、獐头鼠目、面目可憎、其貌不扬。

一、尖嘴猴腮

白话释义:形容人面部瘦削,相貌丑陋。

朝代:清

作者:吴敬梓

出处:《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二、囚首垢面

白话释义:形容久未梳头、洗脸,像囚犯一样,容貌乍一看很丑。囚:囚犯。

朝代:东汉

作者:班固

出处:《汉书·王莽传上》:“乱首垢面。”

翻译:久未梳头、洗脸,像囚犯一样。

三、獐头鼠目

白话释义:獐子的头小而尖,老鼠的眼睛小而圆。形容坏人面目丑陋,神情狡猾。

朝代:宋

作者:欧阳修

出处:《旧唐书·李揆传》:“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翻译:面目丑陋,神情狡猾的人倒能让他得到官位。

四、面目可憎

白话释义:相貌丑陋,神情卑劣,使人感到厌恶。

作者:韩愈

出处:《送穷文》:“凡所以使吾面目可憎。”

翻译:但凡都是使我感到厌恶的人。

五、其貌不扬

白话释义:指某人外貌不好看。

朝代:唐

作者:裴度

出处:《自题 *** 赞》:“尔才不长,尔貌不扬,胡为将,胡为相?”

翻译:你又没才华,外貌有不好看,怎么做将士,怎么做丞相?

形容一个人丑的成语

獐头鼠目、鹰头雀脑、不堪入目、尖嘴猴腮、囚首垢面

一、獐头鼠目

拼音: zhāng tóu shǔ mù

解释: 脑袋像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出处: 《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译文:“龙章凤姿态的人不被***用,獐头鼠眼睛的儿子就求官。”

二、鹰头雀脑

释义: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出处:元·杨暹《西游记》第四本第十三出:“见一人光纱帽,黑布衫,鹰头雀脑将身探。”

译文:看见一人带着光纱帽,穿着黑布衫,相貌丑陋,神情狡猾的将身子探了探。

三、不堪入目

释义:堪:忍受。难以看下去。指低级下流的事物无法看下去。

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汉淳于长夏承碑》:“明嘉靖间,是碑与《娄寿碑》俱吾乡华东沙氏故物,今重刻本甚多,不堪入目矣。”

译文:“明嘉靖年间,这碑》和《娄寿碑都吾乡华东沙氏所以东西,现在重刻本很多,不堪入目了。”

四、尖嘴猴腮

拼音:jiān zuǐ hóu sāi

解释: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译文:“象你这尖嘴猴~,也该撒泡尿照照自己!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

五、囚首垢面

读音:qiú shǒu gòu miàn]

释义:像监狱里的很久没有梳头和洗脸。形容不注意个人仪表清洁与修饰。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译文:莽护理患者,亲自尝药,忙乱的顾不得梳头和洗脸。

"红楼二尤"是谁?他们有什么故事,结果如何?

1. 带有兼的四字成语

带有兼的四字成语 :

兼而有之、

日夜兼程、

软硬兼施、

德才兼备、

品学兼优、

公私兼济、

胆略兼人、

才兼文武、

兼权尚计、

情礼兼到、

兼人之量、

兼功自厉、

食宿相兼、

兼程并进、

兼朱重紫、

袭衣兼食、

兼爱无私、

饮啖兼人、

兼收并容、

兼人好胜、

统筹兼顾、

兼葭秋水、

兼善天下、

才兼万人、

2. 含兼字的四字词语(三个以上)

倍道兼进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倍道兼行 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兼爱无私 泛爱大众,对人没有私心

兼程并进 兼:一倍;并:加倍。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

兼而有之 指同时占有或具有有关的各方面

兼权尚计 指全面衡量,深思熟虑

兼容并包 兼:兼顾;容:容纳;并:并且;包:包含。指广泛收罗,将所有各方面都包容在一起

品学兼优 兼:都。思想品德和学业都很优秀

才德兼备 才:才能。德:品德。备:具备。才能和品德都具备。

才兼文武 指人具有文武两方面的才能。

材能兼备 材:通“才”。才智和能力都具备。

德才兼备 德:品德;才:才能;备:具备。既有好的思想品质,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

公私兼顾 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兼弱攻昧 兼并弱国,讨伐昏聩糊涂的君主。

兼程前进 加快步伐,一天走两天的路程。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指要同时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只相信单方面的话,必然会犯片面性的错误

兼权熟计 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兼收并蓄 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食宿相兼 比喻幻想同时实现两个互相矛盾的目标。

统筹兼顾 统筹:通盘筹划;兼:本义为一手执两禾,引伸为同时进行几桩事情或占有几样东西;顾:照顾。统一筹划,全面照顾。

并疆兼巷 形容屋宅广大。

才学兼优 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德容兼备 德容:指女子的品德和容貌。兼备:都具备。品德和容貌都非常好。

兼包并畜 同“兼收并蓄”。

兼包并容 见“兼容并包”。

兼官重绂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兼葭倚玉 蒹葭:初生的芦苇。玉:仙树。芦苇倚在仙树上。①比喻两个品貌极为悬殊的人在一起,显得很不协调。②比喻地位卑微的人依附高贵的人。亦作“蒹葭倚玉树”、“蒹葭玉树”。

兼览博照 犹言明察四方。

兼人之勇 兼人:一人抵多人;勇:勇敢。抵得上几个人的勇气。形容十分勇敢。

兼容并蓄 同“兼收并蓄”。

兼收并*** 亦作“兼收并***”。广泛收罗***用。

兼收并畜 同“兼收并蓄”。

兼收并录 把不同的说法都一并载录下来。

兼收博*** 犹兼收并***。

兼朱重紫 谓兼任很多显耀官职。朱,朱衣;紫,紫绶。

日夜兼程 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软硬兼施 兼施:同时施展。利诱、威胁、拷打等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

食不兼肉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食不兼味 见“食不二味”。

水火不兼容 容:容纳。比喻二者对立,绝不兼容。

文武兼备 同时具有文才和武才,文武双全。亦作“文武兼济”、“文武兼全”。

一字兼金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智勇兼全 同“智勇双全”。

重金兼紫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昼夜兼程 程:行进。白天和黑夜都不停地赶路。

秉文兼武 〖解释〗犹言能文能武。

才貌兼全 〖解释〗既有才学,容貌又美。同“才貌双全”。

材德兼备 〖解释〗材:通“才”。既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又有好的思想品质。

二者不可得兼 〖解释〗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

兼善天下 〖解释〗兼善:使大家都有好处。使天下人都得到好处。

昼夜兼行 〖解释〗兼:加倍。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的赶路。亦作“昼夜兼程”。

3. 什么夜兼什么四字词语

成语:日夜兼程

拼音:rì yè jiān chéng

解释: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成语:星夜兼路

拼音:xīng yè jiān lù

解释:星夜:有星光的夜路;兼路:走双倍的路程。形容连夜加倍地赶路。

成语:昼夜兼行

拼音:zhòu yè jiān xíng

解释:昼夜:白天和黑夜;兼:加倍;行:行走。白天黑夜不停地行走。形容急速地赶路。

成语:昼夜兼程

拼音:zhòu yè jiān chéng

解释:昼夜:白天和黑夜;兼:加倍;程:行程。白天黑夜不停地赶路。形容急速地赶路。

4. 带有人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1、暗箭伤人àn jiàn shāng rén 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出处 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2、悲天悯人 bēi tiān mǐn rén 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出处 唐·韩愈《争臣论》:“彼二圣一贤者,岂不知自安佚之为乐哉?诚畏天命而悲人穷也。”

3、怨天尤人 yuàn tiān yóu rén 天:天命,命运;尤:怨恨,归咎。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出处 《论语·宪问》:“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4、睹物思人dǔ wù sī rén 睹:看;思:思念。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

出处 唐·裴铏《***·颜睿》:“贵妃赠辟(避)尘犀簪一枚,曰:‘异日睹物思人。’”

5、楚楚动人chǔ chǔ dòng rén 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出处 《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5. 带有人的四字成语

暗锤***比喻暗中对人进行攻击。

暗箭伤人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地里用某种手段伤害人。

暗箭中人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

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矮人观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

也比喻见识不广。爱人好士爱护、重视人才。

矮人看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矮人看戏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爱人利物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爱人以德爱人:爱护别人;德:德行。

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

不步人脚不跟着别人的脚步走。比喻不因循守旧。

暴不肖人暴:凶暴;不肖:不贤。凶暴而不贤的人。

不齿于人齿:象牙齿一样排列。不能列于人类。

指被人看不起。不懂人事不懂得为人处世。

不得人心心:心愿,愿望。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拥护;得不到众人的好评。

不当人子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北道主人北道上接待过客的主人。

与“东道主人”同义。不乏其人乏:缺少;其:那,那些。

那样的人并不少。不甘后人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

不敢后人不愿意落在别人后面。表示不敢懈怠,奋力前进。

彼何人斯斯: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啊”。他是个什么人啊。

薄寒中人薄寒:轻微的寒气。中人:伤人。

指轻微的寒气也能伤害人的身体。也比喻人在衰老或患难之中时经不住轻微的打击。

不近人情不合乎人的常情。也指性情或言行怪僻。

不可告人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薄命佳人薄命:福薄命苦。福薄命苦的美女。

不落人后不落在别人的后面。形容人要强心盛,事事占先。

百年树人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避人耳目指避免走漏消息。步人后尘后尘:走路或行车时后面扬起的尘土。

指跟在人家后面走。比喻追随模仿,学人家的样子,没有创造性。

傍人门户傍:依靠,依附;门户:门第。比喻依赖别人,不能自立。

傍人篱壁傍:依靠;篱壁:篱笆墙。依靠着别人家的篱笆墙。

比喻依赖或模仿别人。傍人篱落比喻依赖他人。

逼人太甚指对人逼迫不留馀地。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

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

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

②泛指粗俗的。避人眼目指避免走漏消息。

同“避人耳目”。百世一人指极难得的人才。

悲天悯人悲天:哀叹时世;悯人:怜惜众人。指哀叹时世的艰难,怜惜人们的痛苦。

婢学夫人婢女学作夫人,比喻刻意去学,却总不能像。不省人事省:知觉。

指昏迷过去,失去知觉。也指不懂人情世故

不恤人言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不一其人那样的人不止一个。别有人间犹别有天地。

不因人热因:依靠。汉时梁鸿不趁他人热灶烧火煮饭。

比喻为人孤僻高傲。也比喻不依赖别人。

不餍人望餍:满足。不能满足众人的期望。

婢作夫人婢:侍女;夫人:主妇。旧时指在文艺方面虽刻意模仿别人,但才力和作品的规模总赶不上。

百载树人培育人才需要百年。指育才是百年大计,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同“百年树人”。成败论人论:评论,衡量。

以成功和失败作为评论人物的标准。楚楚动人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

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楚楚可人形容姿容清秀,使人惬意。

仓卒主人仓卒:匆忙。客人突然到来,仓促中招待不周,难尽主人之礼。

春风风人风人:吹拂人。和煦的春风吹拂着人们。

比喻及时给人教益和帮助。才乏兼人才:才能;兼人:一个人抵得上两个人;乏:缺少。

缺少一个能抵得上两个人才能的人。指没有特殊的才能。

多用作自谦语。春归人老春:春光,比喻花容月貌。

指女人青春已过,人老珠黄。穿井得人穿井:打井。

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个劳力,却传说成打井时挖得一个人。比喻话传来传去而失真。

醇酒妇人醇酒:味厚的酒。比喻颓废腐化的生活。

齿颊挂人指为人们所称道。从井救人从:跟从。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

现多比喻冒险救人。长娇美人娇:美好。

身材修长容颜娇好的美女。醇酒美人指酒色。

惨绝人寰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

形容惨痛到了极点。草芥人命视人命如草芥而任意摧残。

同“草菅人命”。草菅人命草菅:野草。

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统治者随意谑民。

耻居人下以地位在人之下为耻。才兼万人一个人的才能抵得上许多人。

用于吹嘘之词,指有特殊的才能。察己知人指情理之中的事情,察度自己,就可知之别人。

出口伤人说出话来污辱人;说出的话有损人的尊严。寸马豆人寸、豆:比喻小。

一寸长的马,像豆子大小的人。形容画中远景人、物极小。

聪明过人智力超过一般的人。春满人间生机勃勃的春意溢满人间。

沧浪老人指隐者、渔父。才气。

6. 什么成语第个字是兼第四个字是程

1、日夜兼程

rì yè jiān chéng

解释不分白天黑夜拼命赶路。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63回:“俱骑了马,连日夜兼程,赶上丧车,护进二贤庄。”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指赶路

近义词昼夜兼程

例句袁静《伏虎记》第四回:“第一批中国人民志愿军平山部,日夜兼程开到东北某地。”

2、昼夜兼程

zhòu yè jiān chéng

解释日以继夜的赶路。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林如海已葬入祖坟了,诸事停妥,贾琏方进京的。本该出月到家,因闻得元春喜信,遂昼夜兼程而进,一路俱各平安。”

结构偏正式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旅行等

近义词昼夜兼行

例句蔡东藩《五代史演义》第15回:“可以方阵横行,昼夜兼程,信宿可至。”

7. 成语大全 四字成语人什么有什么

人各有志

rén gè yǒu zhì

解释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出处汉·王粲《咏史诗》:“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结构主谓式。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分句。

正音志;不能读作“zì”。

辨形各;不能写在“个”。

近义词人心如面、出处异趣

反义词人同此心

例句~;改革开放给每个人实现自己的理想、志向提供了诸多的机遇。

威胁利诱的近义词和反义词成语

你可以看一下这个,这是周思源先生的见解:

长达整整七回的二尤故事好像是整个插入《红楼梦》的,这是怎么回事?

尤二姐尤三姐都承认自己过去品行不佳,有“*”行。它严重到什么程度?

这种“*”至少在尤三姐身上似乎说不通,成为悖论:如果尤三姐果真深爱柳湘莲,长达五年,那么她就不会和贾珍父子有什么大事。如果她与他们父子关系如此严重,那么她就不可能对柳湘莲爱得这么深,非他不嫁。二者必居其一。

说起“红楼二尤”,读者印象都很深。“二尤”的提法清代就有,不过不普遍,通常都是单独说尤二姐、尤三姐。这“红楼二尤”的说法,有可能是民国以后的事。也许是由于京剧《红楼二尤》的影响,“红楼二尤”更成为一个固定的提法而越发为广大读者所熟悉。这个现象反映了《红楼梦》结构上的一大特点:它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又有一些局部的故事具有某种相对独立性。比如第八回至十四回的秦可卿的故事,三十九到四十二回的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的故事,五十五至五十六回李纨、探春、宝钗三驾马车管理大观园的故事,七十三到七十七回的抄捡大观园的故事,等等。不过,无论是秦可卿的故事、刘姥姥二进大观园,还是三驾马车在大观园搞改革以及抄检大观园的故事,都不能从《红楼梦》中抽出来,否则下面很多别的情节就会出现断裂。只有“红楼二尤”的故事不一样,它独立性特别强,是一个具有完整性的板块,独立和完整到了可以从《红楼梦》中剥离出来单独成书的程度。比如说,这几回里男一号贾宝玉只是偶一露面,并列女一号林黛玉和薛宝钗几乎无事可做,也只是偶尔一见踪影。也就是说,把这个板块从***中完全抽出来,基本上不会影响下面的故事进程——当然这样会降低《红楼梦》的整体思想艺术价值,尤其是会削弱家族衰败、官场黑暗、社会没落这条线的分量,也不利于王熙凤形象塑造的丰富性。不过总的说来,从结构的角度着眼,二尤故事具有可剥离性,这是任何其他板块所没有的。虽然现在这个板块与《红楼梦》的其他故事融合得比较好,并不显得十分游离,不过这个现象还是值得我们特别注意,这占了整整七回的红楼二尤故事好像是整个插入《红楼梦》的。这是怎么回事呢?

再有,我们在读《红楼梦》的过程中还会感到,红楼二尤的故事好像有些突然,前面缺乏铺垫,有的情节有点断裂感:这么重要的两个人物,只在十三回秦可卿办丧事时写到这个那个都有谁谁谁来了时顺便提了一句,“尤氏的几个眷属尤氏姐妹也都来了”。究竟是几个姐妹?怎么称呼?都没有交代,以后几十回便没有了一丝踪影,显然丧事办完又回去了,而且没有再来,所以戏份之少连某些贾府的三等丫鬟和小厮都不如。直到六十三回也就是前八十回过了整整四分之三之后她们才正式出场,可是这姐妹两个一出场就是连续的七回,直到六十九回为止。在回目上几乎占了前八十回的十二分之一强,成为前八十回后四分之一中的重头戏,在数量上比贾府大地震抄检大观园还多两回。二尤故事的叙述中提到了一些关于过去的很重要的事,可是前面从没有出现过。

最明显的是,六十五回尤二姐与贾琏商量,要把尤三姐嫁出去。贾琏和尤二姐都摸不透尤三姐想嫁给谁。尤三姐对姐姐说,她心中有人了,让二姐往五年前想去。五年前尤三姐到底发生过什么事?前面一点也没有交代,而是通过六十六回尤二姐对贾琏的一段话来补叙:“说来话长。五年前我们老娘家(周按:这是尤氏姐妹的老娘,即外婆;不是贾蓉的外婆尤老娘)里做生日,妈(这才是***中的尤老娘)和我们(姐妹)到那里拜寿。”他家请了一些票友演戏,“里头有个作小生的叫作柳湘莲,他(尤三姐)看上了,如今要是他才嫁”。尤二姐还转述说:“也难为他(尤三姐)眼力。(三姐)自己说了,这人一年不来,他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若这人死了,再不来了,他情愿剃了头当姑子去,吃长斋念佛,以了今生。”两人正说着,“只见尤三姐走来说道:‘姐夫,你只放心,我们不是那心口两样的人,说什么是什么。若有了姓柳的来,我便嫁他。从今日起,我吃斋念佛,只伏侍母亲,等他来了,嫁了他去,若一百年不来,我自己修行去了。’说着,将一根玉簪,击作两段,‘若一句不真,就如这簪子!’”从此“真个竟非礼不动,非礼不言起来”。尤三姐爱柳湘莲真是爱得铁了心了,真正到了海枯石烂不变心的地步。可这只是尤三姐的单相思,而且是一见钟情。柳湘莲丝毫不知,有一个这么出色的姑娘已经爱了他整整五年了,而且准备爱他一辈子!

可是我们读到这里,也许会感到这段叙述似乎存在着一些矛盾:

尤二姐尤三姐与贾珍、贾蓉父子过去有一些不干不净的关系,这些在***中没有具体叙述,而是含含糊糊,只说姐妹二人过去品行不佳,都有“*”的行为。这种关系在尤三姐身上似乎说不通,二者成为悖论。因为如果尤三姐果真那么深爱柳湘莲,那么她就不会和贾珍父子有什么大事。如果她与他们父子关系如此严重,那么她就不可能对柳湘莲爱得这么深,非他不嫁。二者必居其一,所以这是一个悖论。再说,尤三姐既然有这么大的决心,如此深深地爱着柳湘莲,而且爱了已经长达五年,非他不嫁,那么当时和后来应该有一些故事,***应当有一些交代或者铺垫才是。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造成这些现象,和《红楼梦》的成书过程中的某些重要变化有直接关系。

《红楼梦》究竟是怎样创作而成的,红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分歧相当大。我比较倾向于,曹雪芹原来有一部***《风月宝鉴》,他的弟弟棠村还给他写了序。但是此书不但没有刊刻出版,而且没有传抄流传。甲戌本第一回在“东鲁孔梅溪则题曰《风月宝鉴》”处有眉批:“雪芹旧有《风月宝鉴》之书,乃其弟棠村序也。今棠村已逝,余睹新怀旧,故仍因之。”从书名《风月宝鉴》以及贾瑞的故事中那面叫做“风月宝鉴”的镜子的作用来看,我们可以推断,《风月宝鉴》较多地写爱情故事,对于那些玩弄女性的男子有相当严厉的批判和惩罚。我们从现存的某些局部如贾瑞的故事和贾琏的*乱中还能够看到一些它的面貌。《风月宝鉴》应当也是一部比较优秀的作品,这从《红楼梦》第一回曹雪芹借石头之口批评“历来野史”、“风月笔墨”和“佳人才子等书”可以证明。但是曹雪芹显然不满意这部作品,重新立意构思,彻底重新结构,写成了《石头记》。而《风月宝鉴》中的某些人物与情节就挪了过来。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上面提到的二尤故事的可剥离性,她们从前的行为,尤三姐对柳湘莲的单相思以及某些似乎矛盾的现象,所有这些都表明,曹雪芹在创作《石头记》的过程中对二尤故事做了重要修改,不但删掉了一些情节,而且对人物基本评价也有重大调整,插入到现在的位置。在曹雪芹的修改中,对红楼二尤故事最大的改变是,大大削弱了原来二尤的“*妇”形象,进一步突出了姐妹二人的悲剧意义。二尤的故事在《风月宝鉴》中应该比现在多得多,而且她们自身的道德责任也要比现在重一些。不像现在,基本上是被损害的女性。这个变化,很像对秦可卿故事和形象的处理。所不同的是,对二尤的修改是曹雪芹自己作出的,而不是由于别人的要求。

不过,十分明显的是,《风月宝鉴》中的一些重要印记依然留在了《红楼梦》中,最主要的就是姐妹二人以前“*”的问题。

读者都会注意到,尤二姐和尤三姐都承认自己品行不佳,都有“*”的错误。

先看尤二姐。六十五回贾琏说:“***都说我们那夜叉婆(王熙凤)齐整,如今我看来,给你拾鞋(当丫头)也不要。”这时尤二姐却说:“我虽标致,却无品行。看来到底是不标致的好。”贾琏表示不明白,尤二姐说:“你们拿我当愚人待,什么事我不知。”接着表示:“如今既(然与你)作了夫妻,我终身靠你,岂敢隐瞒一字。”然后就说妹妹的事怎么办。“贾琏听了,笑道:‘你且放心,我不是拈酸吃醋之辈。前事我已尽知,你也不必惊慌。’”由此可见,尤二姐原来与贾珍确实有不正常的关系。尤二姐对自己品行不佳深感不安与内疚,也不隐瞒。贾琏也知道,不过他表示事情已经过去,他不介意。看来问题不仅存在,而且相当严重。

再看尤三姐。六十六回尤三姐之所以***,就是因为她在房里听见了柳湘莲和贾琏的谈话,***写道,尤三姐“便知他(柳湘莲)在贾府中得了消息,自然是嫌自己*奔***之流,不屑为妻”。六十九回在尤二姐自尽前,三姐托梦给她,说“你我生前*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这里的*奔的“奔”和私奔的“奔”不一样。私奔是指不让父母知道私自与心爱者逃走了。这里的“*奔”没有出走的意思,就是指“*的行为”。看来尤三姐也承认自己有“*”的行为。尤二姐说自己“一生品行既亏”,得报应也是当然的。所以从文本来看,二尤在品行也就是男女关系方面确实存在“*”的严重缺陷。

问题在于这个“*”的性质到底有多严重,也就是尤二姐、尤三姐究竟在男女关系上陷入到了什么程度?因为姐儿俩“*”的性质直接影响到对她们的道德评价。这是一个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在一般人心目中,“*”就是*乱,就是乱搞男女关系。其实在古代“*”的标准要比现在严得多。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就是除了直系亲属的男女之间,即使给东西(授)和接东西(受)也不能有身体方面的接触。握手是西方传来的礼节,古代男女之间是绝对不可以的。当时男女之间略有轻浮的言行,就会被认为是“调戏”,是“*行”。《红楼梦》中不完全是这样。《红楼梦》中“*”的含义比较复杂。第五回警幻仙子对贾宝玉说:“好色即*,知情更*。”又说:“*虽一理,意则有别。”意思是“*”虽然是指男女关系,但是它的境界有巨大差别。警幻仙子之所以称贾宝玉为“天下古今第一*人”,就是因为贾宝玉“知情”。所以警幻仙子是正话反说,实际上是肯定贾宝玉这样的重感情的人。而贾珍、贾琏、贾蓉等则属于警幻仙子所说的属于最低级的“皮肤*滥”之流。那么对尤二姐、尤三姐的道德评价如何?应该如何看待尤二姐在与贾琏结婚之前与贾珍父子的关系呢?

六十五回有一段描写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确定她俩的责任。

当时尤三姐站在炕上,连揭露带挖苦,嬉笑怒骂,而且“自己先喝了半杯,搂过贾琏的脖子来就灌……唬的贾琏酒都醒了”。尤三姐“自己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洒落一阵,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了他”。我们从这段话中的“嫖”和“*”两个字可以看出,《红楼梦》中“*”的含义除了褒义的贾宝玉式的“知情”的意*和贬义的贾珍、贾琏的皮肤*滥的***裸的之外,男女之间言语严重出格,举止十分轻浮,总之男女间不正派的言行,都可以被认为是“*”。所以曹雪芹才把尤三姐拿贾珍、贾琏他们出了一口恶气的这种男女之间的调笑也算是“嫖”和“*”。六十三回写到,尤二姐拿了熨斗要打说话轻浮的贾蓉,“吓的贾蓉抱着头滚到(尤二姐)怀里告饶。尤三姐便上来撕嘴”,类似这种言行在当时的人眼里当然也属于“*”。这就像旧社会的妓院,有些人是去那里宿妓的,有些人则是去吃花酒,在酒席上调笑,但只要去了妓院,就是嫖客。

那么二尤和贾珍、贾蓉的关系到底属于什么性质呢?六十四回写到贾琏知道尤二姐、三姐“与贾珍、贾蓉等素有聚麀之诮”,意思是父子共同占有一个女子的禽兽行为。要真是这样,问题可就严重了。

比较而言,尤二姐在《红楼梦》中的人品要差于三姐。因为六十四回最后,在贾蓉对尤老娘说贾珍出面做媒,将二姐给贾琏做二房,等生病的凤姐一死,就可以扶正,这里有几句关键性的话,如“二姐又是水性的人,在先已和姐夫不妥”等等,于是就点头答应了。六十四回贾琏对尤二姐、尤三姐都有“垂涎之意”,“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那三姐却只是淡淡相对”,但是“二姐也十分有意”。因此从“不妥”来看,和贾珍也没有到真正*乱的地步。不过当时按照一般的道德标准,像贾蓉那样言语轻浮,滚到尤二姐怀里等就算得上是“*”了。而尤二姐非但没有严厉斥责,还在贾蓉与她抢砂仁吃时将嘴里嚼了的砂仁渣子吐在他脸上,这种行为即使在当今也有失检点,在当时那个年代自然就算得上“已经失了脚”,属于“无品行”和“*奔”了。

不过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尤二姐与贾珍之间是否有过性关系,而在于即使有的话,尤二姐自己应当负有多大的道德责任。

二尤和贾珍父子的这种关系,和她们姐妹的家庭情况以及尤二姐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从六十四回贾蓉的一段话中我们可以得知,这尤二姐、尤三姐两姐妹和姐姐贾珍之妻尤氏不仅不同母,而且不同父。她俩是尤老娘与前夫所生,尤老娘再婚时带过来的。而且后来这个丈夫(即尤氏之父)也死了。用尤老娘的话说,从此“家计也着实艰难了,全亏了这里姑爷(贾珍)帮助”。所以家道艰难是贾珍、贾蓉得以乘人之危的根本原因,也是尤二姐很快就答应嫁给贾琏的基本原因。对于二尤姐妹来说,在这种困难的情况下,有姐夫来帮助,是求之不得之事,也不敢轻易得罪他。贾珍就利用尤二姐的性格弱点占便宜。尤二姐明明知道贾琏娶她是做妾,她也愿意。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使她感到即使做妾也是一种选择,当时的女性除了依靠男子生活没有别的出路。因此我们要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来看待尤二姐、尤三姐过去和贾珍、贾琏、贾蓉的关系,同情她们姐妹的不幸遭遇,而不是从封建道德观念出发来看待她们。而且从***的叙述来看,尤其是六十五回尤三姐对贾琏说:“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打错了算盘了。”可以肯定尤三姐与贾珍父子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尤三姐在“*奔”的程度甚至性质上都和姐姐有区别。

从人品方面说,尤二姐比她妹妹要差一些。一个最典型的细节是,六十五回贾珍趁贾琏不在,来了。尤二姐看出贾珍的心思,故意和母亲离开,让尤三姐与贾珍“挨肩擦脸,百般轻薄起来。小丫头子们看不过,也都躲了出去,凭他两个自在取乐,不知作些什么勾当”。乍一看,问题相当严重。尤其是下面写到尤老娘、一些仆人、小厮等都先后回屋睡觉了。看来尤三姐作风确实不怎么样。但是令人意外的是,等贾琏来了,先到尤二姐那里吃酒、说话,然后到西院来,“只见窗内灯烛辉煌,(尤三姐和贾珍)二人正吃酒取乐”。并没有过于出格的行为。这时贾琏和贾珍的话里都有各自体谅对方、感谢对方成全自己弄了一个女人的意思,贾琏“拉尤三姐”,说了一句关键性的话:“你过来,陪小叔子一杯!”这话的潜台词就是,你尤三姐已经是我哥哥贾珍的人了,等于是我嫂子,我是小叔子。所以尤三姐火了!因为尤二姐尽管是二房,不管怎么说,总还是经过尤老娘同意,贾琏为二姐买了房子,置办了家具、首饰,买了丫鬟,给了仆人,小轿迎娶,“拜过天地,焚了纸马”,是正式的婚姻。而现在尤三姐她什么都没有,怎么就成了贾珍的人了呢!所以尤三姐痛骂贾珍、贾琏兄弟,玩弄她们姐妹,义正词严,痛快淋漓,是在勇敢地维护自己和姐姐的人格

我们来看看尤三姐当时怎么出这口恶气的:“尤三姐站在炕上(多厉害),指贾琏笑道(这才叫嬉笑怒骂):‘你不用和我花马吊嘴(花言巧语)的,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见。见提着影戏人子(皮影)上场,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你别油蒙了心,打谅我们不知道你府上的事。(下面进入实质性了)这会子花了几个臭钱,你们哥儿俩拿着我们姐儿两个权当粉头()来取乐儿,你们就打错了算盘了。我也知道你那老婆太难缠,如今把我姐姐拐了来做二房(揭穿实质),偷的锣儿敲不得(没有合法地位)。我也要会会那凤奶奶去,看她是几个脑袋几只手。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尤三姐这一席话,“唬得贾琏酒都醒了。贾珍也不承望尤三姐这等***老辣。弟兄两个本是风月场中耍惯的,不想今日反被这闺女一席话说住”。

我们不要忘记,贾珍不但是贾府的族长,而且是有爵位的世袭三品威烈将军。朝廷的侍郎(副部长)也只不过是三品!贾琏也不是等闲人物,他也捐了个从五品的同知在身呢。

我们知道,许多弱势人物或弱势群体的非正常行为常常是被强势人物或强势群体给逼出来的。由于弱势者无法***取正常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利益,于是迫使他们***取非正常手段。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评判尤三姐的言行。

尤三姐的言语做派,把这两个家伙全给镇住了。“自己高谈阔论,任意挥霍洒落一阵,拿他弟兄二人嘲笑取乐,竟真是他嫖了男人,并非男人*了他。一时他的酒足兴尽,也不容他弟兄多坐,撵了出去,自己关门睡去了”。尤其厉害的是,从此以后,一有机会,尤三姐“便将贾琏、贾珍、贾蓉三个泼声厉言痛骂,说他爷儿三个诓骗了他寡妇孤女”。贾珍再也不敢轻易来,有时候反倒是尤三姐派小厮把他叫来,弄得贾珍“垂涎落魄,欲近不能,欲远不舍,迷离颠倒,他(尤三姐)以为乐”。尤三姐的这种泼辣言行,是对贾珍、贾琏之流侮辱自己姐妹人格的有力报复。她不但义正词严,揭穿对方的和肮脏心理,使对方人格丢尽,而且她还故意让贾珍来,使贾珍欲走不舍,欲*不敢,实际上是让贾珍暴露人格的低下,而尤三姐在侮辱这个丑类的过程中心理上得到一种报复的快乐。尤三姐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说“拿他们取乐作践”,以免日后“白落个臭名”。这不但是为自己姐妹,而且为普天下受损害的女性出了一口恶气。确实如她自己所说,她们姐妹是“金玉一般的人”,尤其是尤三姐,称得上是女中豪杰。

尤三姐在对柳湘莲的感情上将她内心世界非常美好的一面充分展示了出来。

我们对尤三姐***不能简单地看作是对爱情的失望,而是维护自己人格尊严的表现。这也可以证明她的所谓“*奔”其实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改过”之过也无非就是对贾蓉撕嘴、与贾珍调笑之类的事而已。从现代观念看,这些都算不得什么问题,但是在封建社会,男性可以与女性调情,最多被认为只是有失检点,有些轻薄罢了;而女性若稍有不慎,就会受到强烈非议,被认为有损妇德,不守妇道,甚至是“*行”。贾宝玉与薛蟠及云儿等可以一起饮酒作乐,但若是一般女子参加这种活动就成为“无品行”了。所以对二尤过去所谓“*”的问题,不但要用现代眼光重新审视,而且不能忽略《红楼梦》中关于“*”的多种内涵的区别,还要看到那个时代对女性言行许多过于严厉的极不合理的规范。

有必要指出的是,贾琏与贾珍父子在对待二尤的问题上有所不同。贾琏虽然有玩弄女性的一面,但是他对尤二姐也有真爱的一面。最有力的证据是,六十五回写到,贾琏“将自己积年所有的梯己(私房钱),一并搬了与二姐收着,又将凤姐素日之为人行事,枕边衾内尽情告诉了他,只等(凤姐)一死,便接他进去”。有的可能是空头支票,但是把多年积攒下来的私房钱都交给尤二姐收藏,这可以看出一些真心。所以凤姐害死尤二姐后,贾琏决心要为她报仇,并最终休了凤姐。曹雪芹写人物从不简单化。六十五回说:尤二姐“虽然如今改过,但已经失了脚,有了一个‘*’字,凭他有甚好处也不算了。偏这贾琏又说:‘谁人无错,知过必改就好。’故不提以往之*,只取现今之善。”贾琏对尤二姐的过去并不在意,认为改了就好,这一点在当时一般男人可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即使在21世纪的今日,有些男子对自己的女友或未婚妻的过去也耿耿于怀,甚至结婚不久就因此离婚。所以贾琏能够有这种度量,应当说直到现在也值得肯定。

二尤的故事在《红楼梦》中的重要地位从它所占的比重之大就足以显现了。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是揭露了当时社会司法制度的***。《红楼梦》中有好几个案子都是揭露司法不法的,最著名的有贾雨村的葫芦案,王熙凤通过节度使云光害死张金哥与守备之子案,贾雨村害死石呆子案,但是级别最高和性质最严重的是王熙凤买通都察院处理张华案。

本来贾珍已让尤老娘给了指腹为婚的张华二十两银子,写了一张退婚文约(六十四回),算是私了了。后来凤姐为了把事情闹大,又让仆人旺儿给了张华二十两银子,让他去都察院告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仗财倚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等罪名。两次二十两银子就把张华弄得跟着转了。可见二十两银子不是一个小数。二十两银子可以派多大用场呢?六十五回有个细节可以作为参考。当时贾琏偷娶了尤二姐,在宁荣二府后面的小花枝巷买了一所有二十多间的房子,又买了两个小丫鬟,贾珍又把鲍二夫妇拨给伺候。尤老娘和尤三姐也住在这里,总共有“十来个人”(将近十个)。贾琏每月给多少钱开销呢?“贾琏一月出五两银子做天天的供给”,日子就过得“十分丰足”(六十五回)。“若(贾琏)不来时,他母女三人一处吃饭;若贾琏来了,他夫妻二人一处吃,他母女便回房自吃”。就算这“供给”只是四个人吃饭的钱,工钱(月钱)什么都不算,五两银子多值钱!

都察院是什么机构?都察院是当时最高执法机关之一,有点像现代的最高检察院或监察部。都察院主官为左都御史,雍正八年后从一品,位同各部尚书和各地总督。副主官为左副都御史,正三品。手下有一批四品、六品等不同级别的官员。这都察院左都御史不但“豫参朝廷大事”,对祭祀等重大活动“执法纠不如仪者”,而且对于重要的死罪案子还可以与刑部、大理寺会审定案。结果王熙凤派人做原告,给了都察院三百两银子打点。而贾琏“国孝家孝之中,背旨瞒亲”,就属于国丧期间“执法纠不如仪者”之列。被告贾琏则由贾珍派人贿赂了都察院二百两银子。不但王熙凤贿赂的银子多,而且六十八回写道:“都察院又素与(王熙凤的叔叔,九省都检点)王子腾相好”,当然就向着王熙凤了。这件事情充分暴露出那个时代司法制度的极度腐朽,确实是到了末世,没治了。

二尤自然也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们没有在正册上出现,那么应该在哪一册上呢?那些册页都是有规律的,根据脂批提供的线索,副册上应该是妾,因为副册为首的是香菱;又副册是大丫鬟,因为晴雯和袭人在最前面。由此看来,尤二姐肯定是在副册上。尤三姐不是大丫鬟,肯定不会在又副册上。由于她已经与柳湘莲订婚,虽然柳湘莲悔婚,导致尤三姐自刎,但柳湘莲为此悔恨不已,称她为“刚烈贤妻”,并因此断发出家了。所以尤三姐可以看作是柳湘莲之妻,应该也在副册上。而且排名很有可能在她姐姐尤二姐之前。不但因为“妻”是正室,地位高于妾,而且曹雪芹在人物的道德评价上显然给尤三姐要更高一些。

——摘自《周思源正解金陵十二钗》

威胁利诱的近义词成语

威逼利诱

威胁利诱的反义词四字词语

〖没有相关词语〗

威胁利诱的近义词成语带有解释

威胁利诱

威胁利诱的反义词四字词语带有解释

威胁利诱

关于威胁利诱的详细解释

wēixiélìyòu

成语的意思和解释--用软硬兼施的手段,企图使人屈服。

成语来源出自哪里--李乔《欢笑的***江》:“在他的威胁利诱下,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鬼混下去。”

成语繁体字写法--威胁利诱

成语拼音简写--wxly

褒义还是贬义--贬义成语,贬低批评人和事的四字词语

成语使用办法和性质--作谓语、宾语;指软硬兼施的手段

成语形式结构--联合式成语

扩展阅读:用威胁利诱写一句话

(1)、狄克的父亲在谈论他的低成绩时,威胁利诱兼施.

(1) when Dick's father talked about his low grades, he threatened and cajoled

(2)、尽管资本家***取威胁利诱、软硬兼施等办法,但工人们仍然坚持继续*工,并表示不答应条件决不复工。

(2) although the capitalists used coercion and inducement, both soft and hard, the workers still insisted on going on strike and said they would not agree to the conditions and never return to work.

(3)、江满红直听的面如土色,短短的一段时间,这蓝寨主竟然对自己威胁利诱。

(3) Jiang Manhong's face was like earth color.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blue stronghold leader threatened and lured him.

(4)、沙沙虽然性格怯懦,但心地却很固执,沙杨左哄又哄,甜言蜜语,外加威胁利诱,沙沙却始终不肯妥协,更不肯住在沙杨家。

(4) although Shasha is timid, she is stubborn. Shayang coaxes and coaxes with sweet words, plus threats and inducements, but Shasha refuses to compromise, let alone live in Shayang's family.

(5)、白栋叹口气,刚才的梦多美啊,草儿变成大姑娘了,找到了如意郎君,自己一手端酒、一手握拳头,胡萝卜加大棒双管齐下,正在威胁利诱新郎官,那小子脸都白了。

(5) Bai Dong sighs. What a beautiful dream! Cao Er has turned into a big girl and found her hu***and. She is threatening the bridegroom with wine in one hand, fist in the other hand and carrot and stick in the other. The boy's face turns wh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