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膝风特效秘方,鹤膝风症状和表现

tamoadmin 成语教学 2024-06-24 0
  1. 白塞氏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2. 九个控糖穴,值得收藏
  3. 中医患者十天前的病症属于
  4. 白塞氏病的症状及治疗?
  5. 眼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6. 中医治疗滑膜炎好吗?中医治疗滑膜炎好方法
  7. 类风湿关节痛能吃激素吗?医生说出正确答案,错误认知该纠正了

白塞氏病中医辩证:

1.湿热火毒 口腔、外阴溃疡,溃破处颜色鲜红,灼热疼痛,甚至糜烂腐臭。两目红肿疼痛,视物不清。伴发热,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坐卧不安,口臭便秘,小溲黄赤。舌质红,舌边溃破,舌苔黄腻,脉象滑数或弦数。

2.阴虚火旺 病情缠绵,口腔、外阴溃疡反复发作,疡面暗红,溃烂的痛,目睛干涩羞明,视物不清。同时见有午后低热,手足心热,烦躁不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面部潮红,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质红少津,或见裂纹。舌苔薄白,或少苔,或光剥苔,脉弦细数。

鹤膝风特效秘方,鹤膝风症状和表现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脾肾阳虚 病程迁延已久,口腔、外阴溃疡此愈彼发,久难愈合,或屡愈屡发。患处呈淡红色,疮面平塌凹陷,痛势不甚,绵绵不绝,两眼干涩而痛,兼见头昏头重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倦怠乏力,面色苍白,饮食纳少,腰膝冷痛,畏寒面浮,下肢浮肿,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苔薄质淡,边有齿痕,脉沉细无力。

白塞氏病的中医辨证与治疗?

白塞病晚期还能治疗。白塞氏病的患者在晚期常见的症状,主要表现为:

一,脑部,少数患者会有中枢神经受累的后期症状,产生脑膜炎,脑炎,小脑脑干脊髓炎,脑神经受损的症状。患者可以有意识障碍,瘫痪,行动不稳,感觉失常,出现脑部受累的患者病情比较严重。

二,关节,白塞氏病的患者在晚期四肢下大小关节以及腰骶处均可以受累,主要累及膝、腕、肘、踝等关节,但是没有游走性,有肿痛,红热,容易复发,没有畸形和骨质疏松。

三,胃肠道,如果是胃肠道的血管受累,白塞氏病的晚期症状可以造成腹部和胃肠的病变,胃肠道可以发生多发性溃疡,以回肠和盲肠相接的回盲部比较多见,后期可以表现为腹痛,腹泻,出血,穿孔并且可以反复发作的。

四,大血管,少数患者的白塞氏病的后期有大动脉和大静脉的狭窄和血栓形成,非动脉受影响导致肺动脉高压,肺出血。肢体动脉阻塞,导致组织末端坏死,以及无脉。

九个控糖穴,值得收藏

中药治白塞病讲究的是辨证施药法,如果患者属于脾肾阳虚、气血失和型白塞病,治疗方法主要为健脾益肾、引火归元、中和气血。方药组成包括了上肉桂、女贞子、车前子、赤石脂、*羊藿、白术、茯苓、菟丝子、黄精、牡丹皮、当归、枸杞子、丹参、黄柏、补骨脂。使用方法是水煎药物,去掉药渣内服。

白塞病吃什么中药?辨证治疗白塞病的方法:白塞病是一种全身多组织器官都可受累的疾病,发病的部位包括了口腔黏膜、官皮肤和粘膜、皮肤、神经系统组织和肺部等等,发病原因也比较复杂,中医认为患者属于是身体出现了虚症引起的,因此,对症***用中药调理治疗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1、脾肾阳虚、气血失和型白塞病的治疗方法:健脾益肾、引火归元、中和气血。方药组成包括了上肉桂、女贞子、车前子、赤石脂、*羊藿、白术、茯苓、菟丝子、黄精、牡丹皮、当归、枸杞子、丹参、黄柏、补骨脂。使用方法是水煎药物,去掉药渣内服。

2、脾虚湿盛、湿热或上蒸型白塞病的治疗方法:健脾、除湿、解毒。可使用的药物方剂为:生白术、滑石、连翘、黄柏、生枳壳、生薏苡仁、萆薢、苦参、车前子、胆草、锦灯笼、马蔺子、栀子、茯苓、赤小豆。使用方法和剂量是每天一剂,水煎药物取汁液分两次内服。

3、脾肾阴虚、阴阳不调型白塞病的治疗方法:健脾益肾、调和阴阳。其中的药物包括了黄芪、白术、沙参、麦门冬、石斛、茯苓、菟丝子、女贞子、玄参、首乌藤、天仙藤、钩藤、生熟地、鸡血藤、金莲花。

4、毒热内攻型白塞病的治疗方法:清热、解毒、凉血。可使用的组成药物包括了双花、连翘、牡丹皮、大青叶、蒲公英、赤芍、茅根、板蓝根、全瓜蒌、马蔺子、黄连、生地、金莲花、锦灯笼、玄参。

外治法:如果患者出现了溃疡的症状,同时可以外用紫色溃疡膏治疗,其中的药物成分是黄连、青黛、乳香、琥珀、蜂蜡、香油、珍珠粉,口腔溃疡的患者可外用锡类散、冰硼散等药物治疗。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白塞病的中药了,希望大家在看完之后可以对白塞病的治疗有所帮助,当然患者一定不能自己随便用上述药方进行治疗,最好的做法就是及时清专业医生为自己辨清体质,然后根据症状轻重来加减药物剂量,才可让症状及早好转。

中医患者十天前的病症属于

很多糖友,还在为整天吃药、打胰岛素而恐慌!其实,人体自带降糖穴,在家揉一揉就能控糖、预防并发症……

一、降血糖——然谷穴

位置然谷穴在足内侧,先找到足内踝尖,在其前下方可以摸到一块隆起的骨头,解剖学称之为舟骨粗隆,舟骨粗隆的下方就是然谷穴了。

功效主治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具有助消化,化血糖。治疗月经不调,带下,阴挺;遗精,阳痿,小便不利;咯血,咽喉肿痛;消渴;小儿脐风,口噤不开;下肢痿痹,足跗痛。

二、提高胰脏功能——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位于在脊椎的两侧,系上皮带时,皮带正好在左右的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最高之处。这条线,正好经过第四腰椎的骨凸。从此,往上第四个凸块即是第十二胸椎骨,往上第五个凸块则是第十一胸椎骨。脾俞穴则位于这两个凸块中央,往左右二指宽之处。

功效主治此穴与肾脏相通,具有疏经益气、补肾益精的功效,还可治疗腹胀、腹泻、呕吐、痢疾、便血等脾胃肠腑病证,以及背痛症状。

三、补肾气——气海穴

功效主治 气海穴偏于补肾气、精元之气,糖尿病患者的肾通常不太好,可以用气海穴来治疗。

四、缓解烦渴——鱼际穴

功效主治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应注重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五、控制食欲—内庭穴

位置内庭穴位于足背第二、三趾间缝纹端。

功效主治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应注重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对掐揉内庭穴,具有清胃泻火、理气止痛的功效,可以控制食欲,治疗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牙、胃火牙痛等。

六、缓解尿多—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前正中线脐下三寸。

功效主治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这时应注重滋阴固肾,***关元。关元穴是任脉起始穴,也是至阴的穴位,将双手搓热后快速***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七、泻热利湿——意舍穴

位置意舍穴位于脊柱区,第十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功效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胀、饮食不下、呕吐、黄疸、肠鸣泄泻、消渴、身热、咳嗽、腰脊酸痛等。

不过,对于糖友来说,还是应该穴位***与西药配合使用,而不是单独使用穴位。

因为穴位降糖虽然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是有全身性的调节作用,对糖尿病患者的整体状态、根本病因的调整有益,但相比西药来说,摁揉穴位降糖的速度较慢、降糖能力较弱。

而且,穴位降糖是一种配合西医治疗手段,需要长期坚持,养成一种自我治疗的生活习惯。

八、除脾湿——阴陵泉穴

位置阴陵泉穴,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

属性足太阴脾经之合穴,五行属水。阴陵泉穴名意指脾经地部流行的经水及脾土物质混合物在本穴聚合堆积。每天坚持按揉阴陵泉穴10分钟,就可以除脾湿。

功效主治古代记述:腹中寒,腹中气胀,洞泄不化,不嗜食,肠中切痛,胁下满,水肿,腹坚,小便不利或失禁,寒热,阴痛,遗精,霍乱,足痹痛,鹤膝风,腰腿膝痛,脚气水肿,疝瘕。

九、健脾利尿——漏谷穴

位置位于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距内踝尖6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属于足太阳脾经的穴位。

功效主治对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有治疗效果。

白塞氏病的症状及治疗?

中医关节病研究资料(Water版)3

中医翁-Water

博闻深思,孤独求败

来自专栏中医专病研究资料

《邓占元医萃》

63页,痹症

{18}

王XX,男,40岁,工人。

患者十天前雨中赶路,全身被湿,回家后即感不适,身痛紧如裹,未引起注意,照常工作,一日前突感腰腿酸痛难忍,牵连右臂部及右腋下,动则疼痛加剧。今晨来诊,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体胖大,质淡,苔白腻,脉沉细。此属寒湿痹证,治以祛寒止痛、活血通络,用程氏蠲痹汤加减:独活12克、桂枝10克、赤芍10克、元胡12克、制乳香10克、秦艽10克、川牛膝10克、青风藤12克、松节15克、甘草6克,四剂。

二诊:服药后腰背酸痛大减,但右膝关节仍感痛楚,右下肢不能伸直,伴酸麻无力。药已中病,击鼓再进:秦艽10克、桂枝6克、麻黄4克、杏仁10克、制乳香10克、赤芍10克、松节12克、川牛膝10克、青风藤12克、元胡10克、甘草6克,四剂。

三诊:腿已能伸直,可行走一段路,尚有酸困无力之感,此为寒湿之邪未净。湿邪缠绵难愈,以祛湿之麻杏薏甘汤加味:麻黄6克、杏仁12克、薏仁25克、白术10克、防己10克、川牛膝10克、蚕砂10克、木瓜10克、甘草5克,二剂。

四诊:已能步行就诊,有时小腿酸,此乃邪未退净,正气已伤,气血有滞。拟扶正与祛邪、补气与活血并治。处方: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川芎6克、黄芪30克、红花10克、灵仙12克、川牛膝10克、防己10克、青风藤12克、松节12克、甘草5克,八剂。

续后再以舒筋通络、调和气血药酌情加减运用。共服药三十余剂,恢复健康。

〔按语〕冒雨急走,疲乏劳累,寒湿入侵,闭阻经脉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济生方》说:“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故肢体、关节酸痛难忍,动则加剧,肢麻沉重,难以步行,舌苔白腻。

治寒湿痹证,选祛寒止痛、活血通络之程氏蠲痹汤最宜。麻桂温经散寒、通达四肢,芍药、元胡缓急而止痛,秦艽、独活祛风湿,苡仁、杏仁渗湿,牛膝、松节强壮下肢,青风藤专治筋骨拘急疼痛、不易屈伸,后期合用扶正之品,而取显效。

Water按:

《医学心悟》“蠲痹汤”:

羌活、独活各一钱, 桂心五分,秦艽一钱,当归三钱,川芎七分,甘草五分,海风藤二钱,桑枝三钱,乳香、木香各二钱。水煎服。

通治风寒湿三气,合而成痹。

风气胜者,更加秦艽、防风;寒气胜者,加附子;湿气胜者,加防己、萆、苡仁。痛在上者,去独活,加荆芥;痛在下者,加牛膝;间有湿热者,其人舌干、喜冷、口渴、溺赤、肿处热辣,此寒久变热也,去肉桂,加黄柏三分。

67页,流痰(胸椎结核)

{19}

李XX,女,34岁,干部,已婚。

1968年发现胸椎结核,在东北X医院经石膏床治疗八个月,稍有好转;一年后因怀孕又加重,再次诊断为胸椎结核,当地治疗无效,于1***1年8月12日转入呼市医院外科治疗,仍诊断为胸椎结核,右腋下脓肿形成。保守治疗月余,疗效不显,邀余会诊。

初诊:1***1年4月15日。

面色暗淡无华,精神倦怠,少气懒言。自述潮热盗汗、食欲不振、腰背疼痛。右侧腋下破溃,米泔样腥味脓汁渗出。舌质淡瘦,苔白滑,脉沉细而弱。此系久病气血皆虚,阴寒凝滞。阴血虚衰则潮热盗汗;气虚则乏力脉弱、少气懒言;阴寒凝滞则发为流痰阴疽。治宜温阳散寒、通经活络:熟地15克、砂仁5克、鹿角胶10克(烊化)、麻黄3克、白芥子12克、姜炭2克、肉桂3克、枳壳10克、甘草3克、秦艽3克、地龙9克,十四剂。

4月29日复诊。服上方十四剂后、右腋下破溃处脓汁渗出大减,有疼痛感觉,此为由阴转阳之佳兆。改用补气培土、健脾助阳之补中益气汤加味:炙芪30克、党参12克、陈皮10克、当归10克、炒白芍13克、升麻3克、柴胡5克、鸡内金10克、桂枝4克、枳壳7克、白术10克,六剂。

5月9日三诊。进上方六剂后,症状减轻不明显,遂于上方中加入炒香附15克、元胡12克,再服六剂。

5月22日四诊。恰逢月经来潮,用调和气血、健脾和营之逍遥散加减:当归10克、炒白芍12克、云苓12克、柴胡6克、焦术10克、香附10克、枳壳10克、芥穗5克、党参10克、甘草3克、生姜3片,十剂。

6月5日五诊。腰背时疼时止,右腋下溃破痊愈,无脓汁渗出,食欲增加,精神佳,舌脉转正常。停服汤剂,以十全大补丸及人参归脾丸,早晚分服各一丸。

6月25日六诊。恰逢月经刚过,尚正常,患处皮肤色红嫩,新生肉芽长出,无疼痛感。X光片显示:胸椎骨质破坏部分已钙化,继服以上两种丸药调理。

7月24日痊愈出院。

〔按语〕“流痰”病亦称“骨痨”或“疮痨”。此病侵蚀骨质,难以治愈,现代医学多以手术治疗,但常因治疗不彻底前复发,部分患者不愿意手术治疗,求服中药。用阳和汤治疗此疾,颇多效验。此患流痰病日久,正气已衰,治当攻补兼施,用阳和汤、补中益气汤先后续服,待正进邪却后再调和气血,并理阴阳。阳和汤补而不滞,为增强疗效,可加减化裁。此患溃处流出脓水量多,故加白芥子量,痛甚则佐入元胡,加黄芪为敛疮,佐砂仁则补而不腻。正气大伤,不能急于求成,后期用丸剂缓补,使体力渐复,经百余日治疗,终于治愈。

Water按:

《外科全生集》“阳和汤”

熟地一两,肉桂(去皮,研粉)一钱,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煎服。

治鹤膝风,贴骨疽,及一切阴疽。如治乳癖乳岩,加土贝五钱。

马曰:此方治阴症,无出其右,用之得当,应手而愈。乳岩万不可用。阴虚有热及破溃日久者,不可沾唇。

68页,流痰(腰椎结核)

{20}

李XX,女,18岁,学生。1***5年4月8日初诊。

腰痛两月余,以右侧为甚,夜间加重,活动不便,精神欠佳,伴骨蒸潮热,食欲不振,体弱无力,闭经。检查第四、五腰椎右侧明显压痛,局部漫肿不红,舌质淡红,苔白,脉弱小而数。证属肾虚频凝、风寒阻络。治宜和阳通滞、散寒化痰:熟地15克、砂仁6克、肉桂6克、姜炭3克、麻黄3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6克(烊化)、公英18克、威灵仙9克、鸡血藤15克、秦艽10克、甘草3克,六剂。

4月20日二诊。疼痛减轻,活动灵便,舌脉如前。上方中加白头翁30克,继续服十剂。

4月28日三诊,腰痛消失,活动灵便,腰椎右侧仍有轻微压痛、舌苔薄白,脉弦细略弱。此正气不足、寒痰滞留,前法加补气扶正之品:熟地15克、砂仁6克、肉桂6克、白芥子6克、鹿角胶6克(烊化)、秦艽10克、黄芪60克、炒山药30克、甘草3克,六剂。

5月11日四诊。腰椎右侧压痛已不明显,精神尚佳,饮食及睡眠均好,舌脉如常。上方改肉桂4克、黄芪30克继续服六剂。

守上方服药十余剂后,请症状消失,体力恢复,病未复发。

〔按语〕患者先天不足,肾虚骨寒,加之风寒侵袭,痰浊凝聚,风痰阻络,气滞血瘀,发为流痰,初治和阳通滞、温补开腠,用阳和汤标本兼顾。方中熟地、姜炭、肉桂、鹿角胶等温阳补虚,麻黄开泄腠理以祛邪,白芥子祛皮里膜外之痰,灵仙散寒消结,秦艽祛风兼制药性之燥,公英、鸡血藤化瘀通滞。

为增强活血化瘀止痛之效,二诊时加白头翁。服药十余剂后堵症状缓解,惟压痛如故,此一因正气素虚,二则多用发散之品攻邪,耗气难免,所以减麻黄、姜炭、灵仙诸品,而加入大剂量黄芪以助正敛疮。由于辨证处方切合病情,患者坚持服药,终使流痰重病在较短时间内获愈。

70页,流痰(右跟骨结核)

{21}

齐XX,女,24岁,演员,已婚。

患者因右足跟疼痛半年,加重两周,行动不便而住X医院外科,确诊为右跟骨结核,外科建议手术治疗,本人愿服中药,邀余会诊。

初诊:1962年秋末。

右足跟皮色暗紫,触之冰凉,局部漫肿,似有皮与骨分离之感。夜间骨蒸盗汗,而黄消瘦,月经不调。右足跟疼痛时作,痛时热敷可稍绥解,或抱足搓摸也觉舒服,舌质红,苔白滑,脉细无力。此肾虚寒侵、气虚骨空、瘀血阻络之证。治宜温经散寒化痰、补肾益气壮骨:麻黄3克、熟地15克、丹皮10克、白芥子10克、姜半夏9克、姜炭3克、川断10克、补骨脂13克、黄芪30克、生甘草5克、鹿角胶6克(烊化),十剂。

再诊:服上药之后病情变化不大,患处有波动感,舌脉如前。自思患者病程较长,寒邪深入,非温热重剂,难以从阴转阳,故于上方内加入制附子12克、生薏仁10克,继续服十剂。

三诊:自觉大有好转,足跟已不疼痛,活动自如,唯五心烦热,夜寐不安,舌苔白,脉细数。此因流痰日久,寒蕴化热,灼伤肾阴而成阴虚火旺之证。故于上方中减燥热之品,加滋阴清热药以治:麻黄3克、生地12克、生甘草3克、白芥子10克、补骨脂13克、丹皮10克、黄芪15克、秦艽10克、银柴胡10克、盐黄柏6克、苡仁10克、鹿角粉6克(冲服),六剂。

四诊:脉证同前,守方再进六剂。

五诊:夜热心烦、神疲不寐减轻,唯觉足膝无力。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久病气血两虚,应阴阳并调、气血双补,每周服前方两剂,间服人参养荣丸早晚各一丸,淡盐汤送服。

患者经两个多月治疗,连续服药50余剂,诸症消失,漫肿吸收,X光片复查:右跟骨骨质钙化,临床治愈。

[按语]患者病久正气已伤,证属虚寒。初服温补开腠之阳和汤散寒化痰,热药量小,故收效甚微。次诊针对病本之阴寒虚,阳和汤中加入大量附子从阴转阳,配入苡仁化痰排脓、疗效较著。后因热灼肾阴,阴虚火旺,故佐滋阴清热之品,配以调补气血,益肾壮骨药物。坚持服药,终使冷脓肿自行吸收,骨质钙化,免除了手术之苦。

82页,(儿科)痹证

{22}

孙XX,女,13岁。1***5年3月10日初诊。

两个月来左膝疼痛,渐及两膝两踝,运动欠灵活,天寒尤甚。经中西药治疗,仍时轻时重,未能治愈。查两膝关节压痛明显,踝关节稍肿,运动受限。舌苔白薄而滑,脉缓。证属风湿阻络,用祛风湿、散寒邪之法:桑寄生12克、独活10克、秦艽10克、川牛膝12克、苍术10克、木瓜10克、桂枝8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苡仁10克、忍冬藤12克,十剂。

3月21日二诊。关节肿痛稍减,两踝关节仍痛,持重行走时尤甚。舌质如常,苔薄黄,脉沉缓。再予活络利关节之剂:青风藤8克、红花6克、秦艽6克、海风藤8克、木瓜10克、乳香3克、川牛膝10克、没药3克、松节6克、生侧柏10克、木通6克、防风5克、羌活5克,十剂。

3月31日三诊。下肢疼痛减轻,膝无不适,行走自如,步态正常,持重时踝部稍有酸胀感。继服活络利关节之剂:川牛膝8克、防己6克、防风6克、青风藤8克、秦艽6克、松节10克、杭芍10克、当归10克、桑枝12克、宣木瓜10克、丝瓜络10克,六剂。

4月12日四诊。下肢已无不适,仅在过劳后踝关节稍有磨擦感,舌脉正常。上方六付,间日服一剂巩固疗效。

〔按语〕风寒湿三邪是痹证的主要原因,儿童以热痹居多,因为风寒易于从阳化热。本例施以祛风活络利关节之法着重用侧柏、防风、青风藤、羌活散风活络,红花、乳香、没药、水瓜、秦艽活血止痛舒筋,松节、牛膝、木通逐湿利关节,收到良好效果。

《临证实践》(李凤林)

Water按:以下节选,皆出自儿科分类。

38页,风湿性关节炎

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的痹证范围。本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的两种。急性的多属于热痹,慢性的多属于风、寒、湿痹。

一、病因病理

由于体虚阳气不足,不足则表虚,表虚则卫阳元气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素问·痹论》)。如风气偏盛,疼痛游走不定,或见恶风发热,自汗,称为风痹;风盛则动,风者善行数变,痹久可传为筋痹。寒气偏盛,疼痛剧烈,痛有定处,称为寒痹,寒盛至骨,寒则血凝泣,痹久可传为骨痹。湿气偏盛,痛虽不甚,但肢体沉重难移,活动不灵,甚则关节、胫(jìng,小腿)部湿肿,称为湿痹;湿邪性质粘腻,湿气蓄留,不易升散,痹久可传为肌痹。若湿邪留恋不已,与风邪结合,称为风湿,与寒邪结合,称为寒湿。若嗜酒辛辣,热蕴中州或因风寒客邪不解,久蕴化热,与湿邪结合,则称为湿热痹。

二、辨证治疗

1、风痹(行痹)

症状:全身或四肢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关节屈伸不便,或有恶风发热、自汗,甚则腰脊痠软。

检查:脉浮缓,舌苔薄白,听诊心肺正常,四肢运动时而异常、时而正常。

治法:祛风通络,活血化瘀。

处方:五痹丸(见207页)、通络汤(见196页)。

2、寒痹(痛痹)

症状:全身或四肢关节疼痛较剧,痛而不移,关节屈伸不便,运动时关节吱响,喜厚衣絮,得热则减,得寒血凝则痛剧,运动时痹痛则减,沉静时痹痛则增。

检查:脉沉迟或弦紧,舌苔薄白,四肢关节有的不能高抬弯曲,皮色不变,走路跛行。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化湿。

处方:三七血红散(汤,见207页)、五痹丸加桂皮附子。

3、湿痹(著痹)

症状:全身或四肢疼痛沉重,肌肉、皮肤麻木不仁,关节红肿热痛,有的关节积液,不得屈伸,行路困难。

检查:脉沉缓,舌苔白腻、关节浮肿,有压痕。

治法:清热利湿,祛风化湿。

处方:苍柏汤(见203页)、泻白胜湿汤(见211页)。

4、热痹

症状:全身或局部关节疼痛,痛不可触,痛处红肿灼热,关节肿胀,动则痛甚,并有发热恶风,或有骨蒸烦热。

检查:脉弦数或细数,舌质鲜红,舌苔黄燥,有的关节痛肿、畸形、不能行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祛风、消壅散肿。

处方:黄柏苍术汤加味:黄柏、苍术、南星、桂枝、防已、灵仙、桃仁、红花、胆草、羌活、白芷、川芎。神曲、乳香、没药。苍柏汤(见203页)。

典型病例:杜X,男,6岁。

{23}

病史:腿痛两个月,双膝关节痛,有时串痛,不红不肿,走路不便,无汗,服药无效。化验血沉一小时14毫米,抗链球菌试验800单位。

检查:脉浮缓,舌质正常,听诊心肺正常,走路玻行关节均正常。

治法:活血祛风、通经利窍。

处方:五痹汤四剂。

复诊疼痛已愈,走路右腿不方便。前方加附子服八剂,再诊请症痊愈,走路无妨。

复查血沉一小时9毫米,抗链球菌试验500单位以下。口服加味消瘀散、参苓白术散巩固之。

Water按:

以下方药,从其著作找出,附于下文。

五痹丸(验方)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痹症)。

〔处方〕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紫草根90克、乌梅肉60克、金银花60克、制乳香90克、制没药60克、羌活60克、桂枝90克、透骨草60克、红花60克、当归90克、甘草90克

〔制法〕共碾研细面,炼蜜为丸,每丸重8克。

〔用法〕成人每服一丸,日服二次,黄酒为引。

〔备注〕孕妇禁服。体壮邪实者,服药后微汗。生川乌、生草乌不宜超量。

通络汤(验方)

〔适应症〕痹证(风湿性关节炎)、痉证、中风证等。

〔处方〕当归10克、红花6克、牛膝6克、全蝎10克、丝瓜6克、葛根10克、天麻6克、僵蚕10克、钩藤6克、鸡血藤10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每次100毫升,煎两次。

〔用法〕1~7岁每服20~30毫升,8~15岁每服40~50毫升,成人服100毫升,日服2~3次。

〔备注〕此药剂量成人可加量服,孕妇禁服。

三七血红散(验方)

〔适应症〕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

〔处方〕当归尾90克、制川乌90克、乳香珠90克、没药珠90克、血竭90克、西红花30克、汉三七90克、麝香1.5克、自然铜90克、骨碎补90克

〔制法〕先碾研粗料,再研入西红花、麝香、血竭。合匀后,每包3克,蜜封备用。

〔用法〕成人每服1~2包,黄酒或白酒送服,日两次。

〔备注〕孕妇禁服。忌食豆类食物。

苍柏汤(验方)

〔适应症〕关节炎。

〔处方〕苍术15克、黄柏15克、制川乌9克、红花9克、没药9克、川芎12克、白芷6克、甘松9克、桂枝9克、防已9克、牛膝9克、细辛3克、益母草12克

〔制法〕水煎二次,每次煎100毫升。

〔用法〕成人每服100毫升,日服两次。

泻白胜湿汤(改革方)

〔适应症〕白带症、风湿性关节炎。

〔处方]桑皮12克、地骨皮9克、粳米9克、羌活12克、独活9克、川芎9克、蔓荆子12克、藁本9克、防风9克、甘草6克

〔制法〕水煎每次100毫升,煎2~8次。

〔用法〕成人每服100毫升,小儿酌减,日服二次。

〔备注〕无粳米以大米代之。血瘀者加桃仁、红花。白带属寒象减骨皮加小茴香、川楝子。

《三十年临证探研录》(邹孟城)

历节风痛误药辨治

{24}

岳父业于金融。七十年代初年方半百,奉命支援外地建设。由于环境简陋,寒湿易侵,渐觉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当地所用,尽祛风辛燥之剂。病益笃,来沪调治,始得好转,又急于因公返回。余特书“简述”一文,以供当地医家参考,惜全未***用,及至四肢关节肿胀强直,行动惟艰,始退休回沪,虽勉力调治,终觉良机已失,心长而力短矣。今将当日原文录下,以志其事。

岳父年逾花甲,形体瘦瘠,早岁辛苦劳碌,调养失宜。是以羸弱之质,时患肢节疼痛,劳伤内损固有之,风寒外入亦有之,因病小而忽诸。久而不治,厥疾乃甚。浸至二年前春夏之交,一身肢节尽疼痛如虎咬,手指关节既肿且大。饮食起居,艰于自理,是为历节风痛也,西医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久经中西医选治,汤丸并进,而又举凡针灸、导引、***、运动之法,靡不施行,终鲜效机。及至盛夏,病不少减,行动困惫,肌肉尽削。暑本湿热之气,常人受之,犹汗流不辍,而岳父滴汗不淌,浑身不适,难可名状。因思风邪闭于腠理,不开鬼门,病何以祛?遂投《金匮》乌头汤(乌头、麻黄、芍药、甘草、黄芪、白蜜),汗仍不露。方中加入桂枝,助麻黄以迫汗,各用3g亦不知,渐次递加至麻黄12g、桂枝9g,始得通身津润,病势由是而顿挫。却见肌肤亢热,夜剧昼轻,脉弦而细,乃是阴伤血燥之征。频进养血祛风,虚热除而痹痛不瘥、节肿不消。旋因公返回外地,在彼所服近百剂,率皆独活防风灵仙秦艽之属,一派祛风辛燥之品。虽稍益参术,总是杯水车薪。嗣(Water按:嗣,随后)即膺胸大痛,俯仰维艰。石顽云:“上虚而痛者,心脾伤也。”得无为此说法乎?彼医以葡萄糖静脉滴注,持续旬余始趋安可。继而仍服益气祛风之剂痹痛稍减,但心悸怔忡、足跟疼痛不可着地之病生。羸瘦少气,纳谷不馨。越数月回沪,视脉弦大挺劲,察舌胖大淡嫩,苔薄腻而略干。窃思病逾年半有奇,今已伤及先天,纵观症情脉舌,显然肝肾亏损,此张景岳论之详矣。更参孙一奎《生生子医案》治法,拟方予服:

党参12g、熟地12g、枸杞子30g、炙龟板12g、鹿角胶9g、五加皮6g、苍耳子6g、黄柏4.5g、生苡仁12g、淮牛膝12g、杜红花3g

以地杞龟鹿滋肾而扶本,党参益气而助之;加皮苍膝强筋骨而祛风;黄柏苡仁清消肢节之肿;红花—味通利血脉之痹。以此加减,药未兼旬,而病愈强半。复因公务紧要,返回办事,徒步跋涉数十里,足踵居然不痛。事竞返沪,照服前方,至今尽三十余剂,痹痛又减,除十指小关节晨起略有肿胀外,余处皆舒。胃纳也开,心悸亦宁。舌象虽未复常,而六脉逐现柔和。此先天之真元渐充,后天之胃气来复,是佳兆也明矣。倘能不违前方之意,不离前方之法,随症情而略加增损,则沉疴除去之日,可克期而待也。

按:岳父之病,以彼医固执己见,用药始终不离羌独灵仙,而“沉疴除去之日”终未来到。服药愈多,病势愈甚。患难症而遇不学无术却又刚愎自用之辈,不亦悲夫!罗谦甫《卫生宝鉴》有句云:“活人之道将与相,一且在己权非轻。”古人又云“不为良相,宁为良医。”是以医虽小道,而重任独肩,尤其患者危急之际,医操生杀之权,故临证之时切切不可师心自用也。余不敏,时时识此以为鉴戒,不敢放任自流。

《疑难病治验》(李凤翔)

71页,腿痛验例(坐骨神经痛)

{25}

患者史XX,男,38岁,干部,住山东成武造纸厂。

主诉左腿痛一月余。

病史开始左臀部酸痛,逐渐向下蔓延,沿大腿外侧,痛甚时犹如触电般,直至足小趾尖部。严重影响行动和睡眠。在某医院确诊为坐骨神经痛。

治疗经过开始时注射维生素B12,痛甚给止痛片类以济急,后又注射强地松龙及内服强地松等,能起临时止痛作用,不能根除,至今一月多。

现在症状及治疗左腿疼痛,脉沉弦而紧,舌苔薄白。据脉理诊断为寒痹。给桂枝芍药知母汤三十剂。

方药与方解,见下例类风湿性关节炎,郝某病案中。依方服至八剂后,逐渐减轻,至二十四剂,疼痛基本消失。依方又服六剂获愈。

分折《内经》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痛则游走不定;其寒气胜者为痛痹,痛甚而固定不移;其湿气胜者为着痹,酸痛而重。此证的疼痛既放射似乎游走;又酸痛而固定不移,确无沉重感,脉沉为在里,脉弦主寒主痛,脉紧为外邪束闭。此证既有内寒,又有外寒,内寒为重,外寒较轻。寒中于里,寒借风而入;风中于表,风中亦有微寒。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以治之。《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云:“诸肢节疼痛,身体尪(尪wāng,①骨胳弯曲不正;②孱弱;瘦弱)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疼痛较甚,寒邪已经入里,本不可能短时治愈,正值夏季火令当旺之时,气温大热,对治疗有资一助,故三十剂获效,若时值寒冬,恐难成功。历节正证,是风寒与血相搏,其治法不外乎活血通络,祛风散寒兼补虚。此方之所以获效,是桂枝汤去枣,能调和营卫以通行经络,并能保心气以养血;加附子以破寒结而止痛;配干姜、白术温脾阳以通四末;得防风以行脾气;麻黄通阳以透表,使内寒从内而外解;知母以调其阴阳。内寒得温以散,从里达外,缓缓而出。又加天气相助,热则血管扩张,肌肉疏松,腠理毛窍开,邪散而疼止,营卫调和而自愈。观察一年多无复发。

73页,痹证验例(类风湿性关节炎)

{26}

患者郝XX,男,19岁,学生,住包头市昆区反修路16街坊34栋1号,1***9年6月18日初诊。

主诉周身关节肿痛三年多。

病史从76年元月开始,手指关节肿痛,后逐渐加重并发热。肿痛渐及肘膝和足趾关节,步履艰难,气侯变化明显。饮食减少,身体蠃瘦,至冷已有三年之久,经过中西医治,从未见效。

治疗经过曾经住包头市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曾用激素(强地松类),结合针灸。用中药计八十余剂,多为祛除风湿的灵仙、鸡血藤、海风藤、追地风、千车健、薏苡仁、乌蛇等及活血止痛的当归、红花、木瓜、牛膝、乳香没药等。

现在症状及治疗周身关节肿痛而不可触近,每天起卧穿脱衣服,全家长帮助,起坐困难。面憔体瘦,关节肿处触之发热,脚肿如脱,手指关节略有变形,饮食欠佳,二便尚可,脉沉紧,舌苔白腻。遂断为阳气不足、寒邪外闭、风湿内蕴所致。以温阳祛寒兼除风湿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加羌活、薏苡仁、红花治之。

桂枝12克、白芍12、知母12克、白术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麻黄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羌活10克、红花10克、薏苡仁30克,水煎二次服,每日一剂,连服三十剂。

7月25日复诊:诸肢节痛已大减,脚肿已消,行动灵活,饮食尚可,二便正常,脉象涩滞,舌质有瘀斑而苔白。遂断为风寒湿三邪已去,瘀血停留。应以逐瘀为主,用身痛逐瘀汤加桑寄生、桂枝。

秦艽10克、川芎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甘草6克、羌活10克、没药10克、当归15克、灵脂10克、香附10克、牛膝10克、地龙12克、桑寄生15克、桂枝10克,水煎二次服,间日服一剂,连服十五剂。

9月2日三诊:一切好,惟内踝肿,足无力,脉沉缓,苔薄白,饮食大增,小便多,身体轻硚(通跷,qiāo),能自骑足踏车行走。改用甘草附子汤加当归、黄芪、党参、防己十剂,隔两日一剂。

12月2日四诊自诉停药四十五天,一切好,惟骨节按之痛,并发痒,时起小疙瘩,多在关节部。手足指尖发绀(gàn,红青,微带红的黑色)。此属血中有瘀,嘱其再服前方二十剂,隔两日一剂而愈。

1980年6月***,已全愈,身体健康,正在攻读,谁备参加高考。

分析此证属于痹证范畴,也叫“历节风”或“痛风”,还有“自虎历节”之称。乃因疼痛遍历关节,犹如虎啮之状。缠绵不已,日益增重,拖延三年之久,骨质稍有变形。虽有激素类药物维持,减量则增重,且肿痛较甚,遍历关节。故断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病,且以寒湿为主。脉象沉紧、舌苔白腻,亦是见证。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薏、羌、红花以***。此方配伍严谨,而有通阳行痹、祛风逐湿、和营止痛的作用,疗效超过一般。用于坐骨神经痛、风湿热等,亦有较高的疗效。桂枝能和营通经,保心气以逐水,宜通阳气以化阴邪,故为君;配芍药能破血中之凝结以止痛;知母以治郁久化热之阻隔,除邪气以祛肢体浮肿之水,为此证之要药;湿阻于下非发散不能为功,故用生姜发散;麻黄、防风祛风除温于毛窍,使缓缓似汗而出;白术、桂枝以治水阻;合附子以破下焦之结;甘草和中以通肠胃之结,治中州以运四旁,使诸肢节瘀阻得通;又恐不及,故加红花以活络脉,羌活以通行上下,散肌表八风之邪;因系三气杂合于筋骨血脉之中,又恐久必蒸而化热,故重用薏苡仁以舒筋利骨,滋养阳明,配伍芍、甘、知母以和阳明之血,润宗筋而利机关,其证可平。三十剂后虽肿消痛大减,然而脉象涩滞,舌质瘀斑,知是三邪(风寒湿)去而瘀血留,故改用身痛逐瘀汤以打扫阵地。继则用甘草附子汤加参、芪、归、己补气养血重建家园,使元气恢复。老子云:“大乱之后,必有凶年。”我认为,“大病愈后,必有余殃。”故用身痛逐瘀以清残余,此即邪去正复之理。经追访两年多,虽历冬春亦未复发

眼白塞氏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白塞氏病临床特征

(一)口腔溃疡几乎100%发生。溃疡分布于舌、齿龈、上下唇内侧、口腔粘膜或咽喉部,易反复发作。

(二)眼部症状发生率为70%,男性发生率较高且重,如角膜炎、角膜溃疡、巩膜炎、脉络膜炎,典型的常伴有虹膜睫状体炎甚至失明。

(三)外溃疡,发生率66.8%,、皮肤、粘膜均可发生溃疡,面积大且深,疼痛、愈合慢。

(四)皮肤损害发生率76%。可发生脓疱疮、毛囊炎、疖肿、红斑。

(五)关节痛及心、肺、肾、肠道受累。血沉增快、血细胞轻度升高。

本病好发于二三十岁年轻人,常因羞于就诊而错过治疗时机。如有可疑症状者,须忌食辛辣及易致过敏的食物和海鲜等。本病***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但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以减少副作用。

白塞氏病临床表现

该病以先后出现多系统多脏器病损,且反复发作为特征。依照病损出现的概率我少,可分为常见症状和少见症状两大类。前者包括口腔、、皮肤、眼等症状,后者包括关节、心血管、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等系统病变。

白塞氏病症状

(一)常见症状

1.口腔:反复发作的口腔黏膜溃疡,与复发性口疮类似。多表现为轻型或疱疹样型,亦可出现重型。溃疡始发于舌尖、舌缘、唇、颊、口底等角化较差区域,数目不等,大小不一,直径0.2~0.3cm,圆或椭圆型,微凹,表面可有*****膜,周围有充血红晕,灼痛明显,7~14天可自愈一般不留瘢痕。经长短不一的间歇期后又复发,有一定的发作规律或此起彼伏无规律可循。口腔溃疡是BD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和***症状。

2.:主要为外溃疡,常反复发作,但间歇期远大于口腔溃疡。溃疡多见于大小、、、阴囊,形态与口腔溃疡相似,直径较大,可达0.5cm左右。溃疡数目虽少,但因该处易受感染和摩擦,常愈合较慢,疼痛剧烈。溃疡有自愈倾向,可留瘢痕。溃疡亦可发生于***、***颈,累及小动脉会引起***出血,还可引起睾丸炎或附睾炎,有局部淋巴结肿大。溃疡发生率也很高,但低于口腔溃疡。

3.皮肤: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结节性红斑(图6)、面部毛囊炎、痤疮样皮疹、皮下血栓性静脉炎和皮肤***反应。最常见典型的是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四肢,尤以下肢多有。红斑直径1~2cm,触痛,一周后自愈愈合后有色素沉着,无瘢痕,7~14天后可再次出现。皮肤***反应,又称科布内工现象(Koebner’s phenomenon),是指患者接受肌内注射后,24~48h内进针处可出现红疹和小脓点,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这是末梢血管对非特异性***呈超敏反应所致,具有诊断意义。临床试验方法是:乙醇消毒皮肤后,用无菌注射针头直接刺入或加入生理盐水0.1ml注入前臂皮内,24~48h后针眼处出现红疹并有化脓倾向即为***反应阳性。皮肤损害出现率亦较高。

4.眼:眼部病变可分为眼球前段病变和后段病变。前段病变主要包括虹腊睫状体炎、前房积脓、结腊炎和角膜炎。后段病变主要为脉络膜炎(图7)、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和下班体病变、继发性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剥离、黄斑区变性、眼球萎缩。病损开始往往是单眼和眼球前段病变,以后发展为双眼和眼球后段病变。眼部病损反复发作,会千万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导致失明。眼部病损在常见症状中出现率最低,但后果严重。

二)少见症状

1.关节:四脚下大小关节及腰骶处均可受累,但主要累及膝、腕、肘、踝等大关节,与风湿性关节炎症状相似,但无游走性,有肿痛红热。易复发。无畸形和骨质疏松,一般X线检查无异常。

2.心血管系统:血管症状为主要特征。以往常被忽视,现临床报导增多。男性多发。

(1)静脉:主要表现为静脉炎和静脉血栓、闭塞。我为下脚下大隐静脉、前复静脉、上肢静脉的浅层静脉炎。临床表现为单纯红斑,圆形或卵圆形,直径数毫米,有轻度疼痛,可自行消退。而深层静脉管炎炎、静脉血栓(如上腔静脉或其它纵隔静脉血栓)引起的后果较为严重。

(2)动脉:主要表现为动脉炎、动脉狭窄、闭合和动脉瘤常因动脉瘤破裂引起严重出箅而导致死亡。动脉瘤易在曾作动脉穿刺术处发生,因此对BD患者应尽可能避免血管造影术。

(3)心脏:可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病变、心肌梗塞、心瓣膜脱垂、心脏扩大等,但病变罕见。

3.消化系统: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恶心、呕吐及消化道出血为主。回盲部肠道黏膜溃疡多见,可臻肠穿孔,大出血。肠道BD需与克隆重病(Crohn’s disease)鉴别。前者X线检查无异常,但病和长者,钡剂造影可见充盈缺损影。后者的口腔、会阴、皮肤和眼症状以及肠穿孔、出血少见,而发热、消瘦、贫血等全身症状较严重。

4.神经系统:可表现为①脑膜炎症群:头痛、意识障碍、精神异常、视神经***水肿、轻度偏竣、颈项强直等脑膜***症。②脑干症群:头晕、头痛、耳鸣、意识障碍、复视、眼颤、眼肌麻痹、吞咽困难、咀嚼无力周围性面瘫等。③周围神经损害症群:四肢麻木疼痛无力、感觉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浮肿、肌腱反射性差等。④脊髓症群:双侧下肢麻木无力,不完全截瘫、尿潴留、阳痿、节段***觉障碍等。

5.呼吸系统:肺部病变多见,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嗽、咯血(肺部大咯血抢救不及时会危及生命此外还可发生胸膜积液、肺门淋巴结病。

6.泌尿系统:主要为肾炎,可出现蛋白尿、血尿。

7.其它少见症状包括高热败血症样症状、肾病综合征、白血病等。

诊断:临床症状和体征是主要诊断依据。由于BD症状多样,出现时间不一,且缺乏特异性,因此详细询问和收信病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内科、外科、皮肤科、神经科、妇科等方面的病史能给发现BD少见症状提供重要线索。实验室检查虽多,但缺乏特异性,仅作参考。临床可按照症状累及的系统及脏器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例如:血常规、尿常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纤溶活性、微循环和血液流变学、X线(关节、胸片、GI等)、脑电图、CT、MRI等。

白塞氏病BD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多年来众说纷纭。近年较公认的是1990年BD国际研讨会提出的诊断标准以复发性口疮为基础,加下述任意两项即可确诊。①复发性溃疡;②眼疾(前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等);③皮肤损害(结节性红斑等);④皮肤***反应阳性。

白塞氏病鉴别诊断:

1.口腔溃疡的鉴别诊断BD与复发性口疮、疱疹性口炎均以口腔溃疡反复发作为基本特征,病损形态相似,但前者累及多系统多脏器,有先后出现的口腔外病损症状。后者病损局限于口腔内。

2.多系统损害的鉴别BD与克隆重病、斯-约综合征、瑞特综合症等均有多脏器多系统病损,且有口腔表现。

中医治疗滑膜炎好吗?中医治疗滑膜炎好方法

白塞氏病目前无有效根治方法,需要内科、眼科和皮肤科综合治疗。眼白塞氏病的治疗包括:

一、局部治疗:眼色素膜炎急性发作时,用各种散瞳剂滴眼,预防色素膜炎症后黏连,并用0.5%可的松滴眼,炎症严重时结膜射***,可以减轻炎症渗出。

二、内科药物治疗:当白塞病造成眼损害时,要积极应用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能缓解血管炎症,但作用短暂,常需同免疫制剂联合使用。一般用***1mg/kg·d,当出现视力急剧下降,可选用甲基***龙冲击疗法。

免疫制剂是治疗白塞病的主要药物,重要脏器受损时可考虑首选。α干扰素可用于急性眼部病变;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对顽固重症病变效果较好。雷公藤制剂对眼炎有肯定疗效。

类风湿关节痛能吃激素吗?医生说出正确答案,错误认知该纠正了

现在很多上班族都会经常跑跑步锻炼一下,但是经常跑步对膝盖的伤害其实是很大的,所以很多长期跑步的人会患滑膜炎,滑膜炎也只是一个初期的症状,如果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后期可能还会诱发更大的问题。那么,中医治疗滑膜炎怎么样呢?中医一般是怎样治疗滑膜炎的呢?

1、滑膜炎是什么病

(1)滑膜炎是一种无菌型炎症,是由于膝关节扭伤和多种关节内损伤而引起的。滑膜的功能异常会导致关节液无***常生成和吸收,膝关节就会产生积液。

(2)而中医认为滑膜炎乃痰湿瘀阻,气机凝滞致局部经络不通,不通则痛,痰湿瘀聚化热,为热为肿。治疗应祛痰除湿、疏风通络止痛消肿。

2、远红外发热理疗

世纪本草滑膜贴***用远红外自发热原理,使皮肤表面毛孔遇热洞开让膏药的有效分子更快更迅速的直达病灶发挥药效。而且自身有着强大的除湿功能,可拔湿气,消除关节内的积液。

3、纯中药药疗方法

(1)世纪本草滑膜贴其膏药是纯中药提取的,其内的有效成份可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散热除湿,使其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另外中药独有有效分子不仅能够对病患部位起到治疗的作用,而且还可养护病患病位,使其慢慢恢复至健康状态。

(2)其外,发热理疗使滑膜炎肿积液更快的恢复及治标。其内,中药药疗使滑膜炎带来的疼痛远离且恢复病患部位及治本。

(3)内外结合,治标治本让你远离滑膜炎带来的烦恼。

4、中药治疗滑膜炎

(1)髌骨前滑膜炎、滑囊炎(鹤膝风),是临床常见病,多缠绵难愈,西医治疗常***取抽液后注射激素的方法,但多取效于一时,容易复发。为了防止复发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2)经过临床我们所发现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膝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稍活动后疼痛减轻,如果活动过多可使疼痛加重,内有积液。大多患者疼痛与天气变化无关,少数患者当天气变化时疼痛加重。在关节附近可触及一包块,有触痛,浮髌试验阳性。可长期不愈,迁延曰久,给患者造成极大痛苦。

(3)治疗方法:

乌膝膏治法首乌粉1o0克,川牛膝1o0克,血竭40克,蜂蜜100克,共捣为软硬适中的膏备用。乌膝膏外敷患处,每隔一天换药一次,7次为一疗程。

5、滑膜炎中医病理

(1)急性滑膜炎、滑膜囊肿、积液均属祖国医学“鹤膝风”范畴。其病因病机是由风寒湿之邪侵袭膝部,导致身体经络闭塞不通而成,日久则肝肾亏损,筋骨失于濡养而寒湿之邪气深侵入骨。

(2)肾藏精、主骨、生髓,为作强之官。肝肾同源共养筋骨,肾虚则髓不能满,真气衰弱,三气之邪得以深凑,内舍于肾,寒湿之邪又深袭入里,痹阻经络流注关节。

(3)因湿浊之邪而引起关节肿大疼痛,使滑膜血管扩张产生大量渗出液,因关节积液而导致关节肿胀,关节功能受限。首乌苦、干、涩,微温;入肝、肾经;补肝、益肾、养血、祛风。治肝肾阴亏,腰膝软弱,筋骨酸痛,血竭味甘、成入肾、脾经,外用善生肌敛疮,修复病损,牛膝入肝、肾经,功擅补肝肾、强筋骨、活血,三药共助药力直达病所,合蜂蜜入膏,治本症效良。

“黄大夫,给我开点这药,这药特别好,一吃关节马上不疼了,平时我都吃这药!”

最近门诊发现很多类风湿患者对一个药物有个很严重的误解——这个药物就是激素,像***,甲泼尼龙等这些激素类药物。

在这里必须提醒各位病友,千万不要把这些激素当做长期使用的药物!

这是为什么呀?关节疼痛,一吃马上就不疼,怎么就不能长期服用了呢?

虽然这些药物能很好地控制你的症状,一服用关节也不疼了,原来肿的地方也不肿了,积水的也不积水了,但是别忘了这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长期使用,不仅病情得不到很好的控制,还会 造成副作用在体内的蓄积!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吃了很久的止痛药或者激素后发作的频率越来越高,病情仍然无法得到控制,关节越来越差,畸形越来越严重的原因。

这里推荐大家***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

中医认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大多是因为风寒湿三气结聚而成的。相关临床研究发现,除了风寒湿三气结聚的外因,最根本的原因是由于患者身体内的 肝肾亏虚以及气血虚弱 等内在因素,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肝肾不足所造成的。

因此,***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为患者节省经济,还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愈率。

在类风湿关节炎急性期间,首选西药以阻止病情发展、减轻症状和缓解疼痛。

西药则推荐使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比如 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硫酸羟氯喹,来氟米特 等,在缓和期选用中药疗法来调节病情,从而减轻避免西药对肝肾的损伤,提高疗效,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中医其治疗方法众多, 包括 辨证分型论治、专方验方应用和外治法 ,对改善关节破坏和病情发展均效果显著。

这里给大家大概介绍下中医的辨证分型论治和专方验方应用。

辩证分型论治大概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将类风湿关节炎分为急性期和缓和期 ;在急性期阶段,又分为风寒湿痹型和湿热阻络型,前者以祛风除湿、散寒通络为主,如用玉屏风散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后者以清热利湿、宣痹通络为法,如用宣痹汤合二妙散;在缓和期阶段,以扶正祛邪、祛痰化瘀为法,如以指迷茯苓丸加减。

另一种是将类风湿性关节炎分为虚 、毒 、瘀、痰进行分型治疗 ;外虚内损型,先补脏腑之虚而后治痹;湿热互结型,则清热利湿、通络除痹,如选三妙散加味;痰瘀交阻型,则活血化瘀除痰,自拟导痰逐瘀痛风汤;阳虚寒胜型,宜温肾助阳 、祛寒镇痛 ,如选麻黄附子细辛汤合阳和汤之类加减。

专病专方是中医学的基本思想,《伤寒论》各篇皆标明“病脉证治”。且专方专药的好处有收效快、药味少、用法便等特点。如 治疗结核性关节炎(鹤膝风)患者 膝关节红肿疼痛, 以《验方新编》中四神煎治疗 ,药用生黄芪,川牛膝,远志肉,石斛,先煎四味,用水10碗,煎至2碗,再加入金银花煎至一碗,顿服,历年来治疗此病效果显著。

再如 治疗寒湿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 多用《金匮要略》乌头汤合麻黄加术汤化裁,效果良好 。 独活寄生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其疗效也得到肯定。此外, 芍药甘草汤合五虎追风散加味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显效率可达到***%

通过上面介绍,相信大家已经对中西医方面的治疗有了一定的了解,必须要吃这些药物才能延缓和控制你的病情发展, 止痛药和激素虽然吃了你很舒服,但是你的病情还是不断的在发展

有些病友这时会想:那我回去赶紧把这些激素类药物扔了,不仅对我病情发展没有改善作用,还有副作用!

因为 一般 不管中药治疗还是改善病情抗风湿药 往往 起效都比较慢 ,所以 在起效之前往往需要一些小剂量的激素或者止痛药,来达到快速消炎和控制症状的目的 ,也就是说它们起到一个桥接和过度的作用,你只要是遵从医嘱, 不是长期大量单独的去使用激素,往往都是利大于弊 ,因为医生会帮你权衡利弊,只要正规的规范的治疗,类风湿是能得到非常好的控制的。

最后建议大家去正规的、开设有风湿免疫专科的医院,让医生给你好好地调一次药,然后不断地去监测,去规范地治疗,不要常年的一疼就使用激素或者止痛药。

点击下方问诊卡,立即咨询黄闰月医生,看病不用等!

# 健康 守护者##家庭医生超能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