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戴敦元文言文答案

2.彰善瘅恶的意思是什么?

3.根据提示猜成语:一棵树被风吹。

4.彰善瘅恶什么意思

戴敦元文言文答案

彰善瘅恶树之风声-彰善瘅恶树之风声翻译

1. 英语翻译我要全文翻译哦

戴简恪公敦元,官刑部尚书.一日大雪,公著雨罩,手抱文书,步至街衢,呼驴车乘之,御者不知公为谁也.及至署,隶役呵殿而入.公下车去雨罩帽,露珊瑚顶,御者大惊,将弃车而逃,公强留与之钱而去,都中谓之“驴车尚书”.卒之日,乡人往视之,敝衣露肘,布衾一袭,其俭德为不可及云.翻译:驴车尚书 清朝人戴敦元任刑部尚书时,一次下过大雪后,他穿着雨罩,手里抱着文书,步行到大街上,叫来一辆驴车到刑部衙门.人们都称赞他廉洁,叫他“驴车尚书”.戴敦元从不讲究享受,着粗衣、乘敝车,但他却万卷在胸,极有学问,因此,他又被人称为“破败书橱”.他是一个廉洁且学富五车,但朴素,不求奢华的人.。

2. 戴敦元是一个怎样的人

戴敦元(1767—1834),字吉旋,号金溪,开化人。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嘉庆初年,任刑部主事,总办秋审处,秉公审理太史杨某等冤案,从轻处理。

所审无纵无滥。三年,出任山西主考。

六年,续修《大清会典》,任副总纂。二十四年,任高廉兵备道,轻车微服上任,至赴粤要道南壕镇(今属江苏苏州)暂住,与粤商交往,秘密查访粤地风情及官吏、盗匪情况。

道光元年(1821),任江西按察使,延请深谙刑事属吏协助,不数月清积案4000余件。二年,升任山西布政使,单车赴任,轿夫馆人不知其为大官。

山西藩署有官吏私分“重头银”陋规,敦元赴任后革除。三年,署湖南巡抚,年底回京任刑部侍郎。

十二年,任刑部尚书,同僚非公事不予接见。所治狱案均合乎情理法令。

阅案牍如读书,过目不忘。吏有误引律条,或枉法徇私,即予纠正,老吏惊服不敢欺骗。

帝有所询,常援引律例,百无一误,上下敬服。任官40年,居不废职,行无异趣,有诺必践,简而寡营。

逝世仅遗几架书籍,几幅画,几间旧房,数亩薄田而已。赠太子太保,谥简恪。

[1] 平生爱好天文历法、数学,著有《九章算术方程新式》,审定罗士琳《勾股弦三事拾遗》及《演元九式》两书。另著有《古今体诗集》。

3.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答案

陈元方

陈元方年十一时,候①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②?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行绥③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④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⑤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注释〕①候,拜访,问候。②履行,实践,做。③绥,安,安抚。④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⑤师,学习。

20.“法”字在古汉语字典里有如下解释:①法令,制度;②方法,做法;③标准,法则④效法,仿效。你认为“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中的“法”的意思是: ▲

(只写序号)。(2分)

2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画开(限断3处)(3分)

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2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

句子:强行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 。

23.回答下列问题(3分)

①“正行此事”中的“此事”指的是什么?

②你认为元方所说的“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20.④(2分)

21.袁 公 问 曰/ 贤 家 君 在 太 丘/ 远 近 称 之/ 何 所 履 行 (3分)

22.对强者用恩德来安抚他,对弱者用仁义去体恤(安抚)他。(或用恩德来安抚强者,用仁义安抚贫弱者) (3分,“以”意思要译出)

23.①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②家君没有效法袁公,袁公也没效法家君。(3分,①问1分;②问2分)《陈元方候袁公》阅读答案

4. 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 文言文答案

周书列传第三十八柳虬传原文柳虬字仲蟠,司会庆之兄也。

年十三,便专精好学。时贵游子弟就学者,并车服华盛,唯虬不事容饰。

遍授〔受〕五经,略通大义,兼博涉子史,雅好属文。孝昌中,扬州刺史李宪举虬秀才,兖州刺史冯隽引虬为府主薄。

既而樊子鹄为吏部尚书,其兄义为扬州。治中,加镇远将军,非其好也,遂弃官还洛阳。

属天下丧乱,乃退耕于阳城,有终焉之志。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洛阳。

于时旧京荒废,人物罕极,唯有虬在阳城,裴诹在颍川。信等乃俱征之,以虬为行台郎中,诹为都督府属,并掌文翰。

时人为之语曰:“北府裴诹,南省柳虬。”时军旅务殷,虬励精从事,或通夜不寝。

季海尝云:“柳郎中判事,我不复重看。”四年,入朝,太祖欲官之,虬辞母老,乞侍医药。

太祖许焉。久之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

信出镇陇右,因为秦州刺史,以虬为二府司马。虽处元僚,不综府事,唯在信左右谈论而已。

因使见太祖,被留为丞相府记室。追论归朝功,封美阳县男,邑二百户。

虬以史官密书善恶,未足惩劝。乃上疏曰:古者人君立史官,非但记事而已,盖所以为监诫也。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彰善瘅恶,以树风声。故南史抗节,表崔杼之罪;董狐书法,明赵盾之愆。

是知直笔于朝,其来久矣。而汉魏已还,密为记注,徒闻后世,无益当时,非所谓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者也。

且著述之人,密书其事,纵能直笔,人莫之知。何止物生横议,亦自异端互起。

故班固致受金之名,陈寿有求米之论。着汉魏者,非一氏;造晋史者,至数家。

后代纷纭,莫知准的。伏惟陛下则天稽古,劳心庶政。

开诽谤之路,纳忠谠之言。诸史官记事者,请皆当朝显言其状,然后付之史阁。

庶令是非明着,得失无隐。使闻善者日修,有过者知惧。

敢以愚管,轻冒上闻。乞以瞽言,访之众议。

事遂施行。十四年,除秘书丞。

秘书虽领著作,不参史事,自虬为丞,始令监掌焉。十六年,迁中书侍郎,修起居注,仍领丞事。

时人论文体者,有古今之异。虬又以为时有今古,非文有今古,乃为文质论。

文多不载。魏废帝初,迁秘书监,加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虬脱略人间,不事小节,弊衣疏食,未尝改操。人或讥之。

虬曰:“衣不过适体,食不过充饥。孜孜营求,徒劳思虑耳。”

魏恭帝元年冬,卒,时年五十四。赠兖州刺史。

谥曰孝。有文章数十篇行于世。

子鸿渐嗣。译文柳虬字仲蟠,是司会柳庆的兄长。

十三岁时,便专精好学。当时贵族子弟上学的人,都车马衣服华盛,惟有柳虬不加修饰。

学完了《五经》,能理解其大义,同时博览子史等书籍,喜欢写文章。孝昌年间,扬州刺史李宪推举柳虬为秀才,兖州刺史冯俊举荐柳虬为府主簿。

不久樊子鹄为吏部尚书,其兄樊义为扬州刺史,以柳虬为扬州治中,加镇远将军,他不喜欢,于是弃官回归洛阳。此时天下,归耕于阳城,想终老于此。

大统三年,冯翊王元季海、领军独孤信镇守洛阳。当时洛阳荒废,没有什么人才,惟有柳虬在阳城,裴詉在颖川。

独孤信等将他们征召来,任柳虬为行台郎中,裴谶为都督府属,都典掌文书。当时人说:“北府裴诹,南省柳虬。”

当时军务繁多,柳虬勤勉处理,有时通宵不睡。元季海曾经说:“柳郎中判定的事务,我不必再看。”

四年,入朝,太祖将授予官职,柳虬以母亲老迈而推辞,请求回去侍候医药。太祖批准他。

很长时间之后任为独孤信开府从事中郎。独孤信镇守陇右,任秦州刺史,因而委任柳虬为二府司马。

虽然是最高的僚吏,但不管府中之事,只在独孤信身边参加议论而已。因为出使而见到太祖,被留下任为丞相府记室。

追论归附朝廷的功劳,封为美阳县男,食邑二百产。柳虬认为史官秘密书写善恶,起不到惩劝作用。

于是上疏称:古时人君设立史官,不仅仅是记事而已,也是用来作为鉴戒。行为举止由左史记录,言论由右史记录,表扬善行批评恶行,以树立风声。

所以南史抗节,书表崔杼的罪行;董狐书法,载明赵盾之愆。由此得知直笔书史,由来已久。

但是汉魏以来,却秘密记注,只是后世得知,却对当世无用,不是所谓赞扬其美,匡救其恶。而且著述之人,秘密撰述其事,就是可以直笔,别人也不知道。

何止人们恣意议论,也自起异端。因此有人说班固受金,陈寿求米。

著作汉魏历史的,不是一家;著作晋代历史的,也有数家。后代纷纭,没有人知道什么是正确的。

陛下以天为法,治理天下,考察古事,勤劳政务。可以广开进谏之路,接受忠直之言。

各史官记事,都是当朝明言其实情,然后交给史阁。这样才使是非一目了然,得失无隐。

使闻知善言善行者日修养,有过失者心中惧怕。大胆以浅陋的见解,轻率地冲犯,向皇上呈报。

请求将此不明事理之言,咨询众议。此事便依柳虬建议施行。

十四年,委任为秘书丞。秘书虽然管辖着作,但是不参与撰写史事,而从柳虬任此职,开始监掌撰写史事。

十六年,迁任中书侍郎,撰修起居注,依然兼管秘书丞事务。当时人讨论文章体裁,有古今文体不同的意见。

柳虬认为时代有古今之别,文章没有古今之分,因此著文《文质论》。文章太长而不载。

魏废帝初年,迁任秘书监,加车骑大将。

5. 《元戴良爱菊说阅读答案附译文》古诗原文及翻译

作者: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鄞有高世之士,曰骆先生以大,貌严而气刚,行峻而言直,学广而闻多。落落不与世俗相俯仰,一语之不合,一事之不揩,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以故世之士子,鲜有当乎其意,辱与为忘形交者。 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每岁即小斋之外,罗植数百本。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见夫幽姿劝质,凌厉风霜,则思淬厉节操,处坚瘁而不屈。见夫黄而不杂,得土之中,则思正色独立,使君子有所敬而小人有所畏。

见夫早培晚盛,不竞不争,则思居谦处让,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见夫味甘而气馨,品高而性介,则思蓄用以待时,洁身而处俗,不与黄茅白苇俱出于斯世。

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又为之徘徊花下,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必也物我两忘,彼此无间,然后与之曹出乎轩窗寂寞之滨,并驱乎草木摇落之际。

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不自知其情之孚而身之化也。夫如是,则菊也,先生也,真所帮贤友朋也。

菊有贤友朋之象,而先生犹爱之如此,况世之贤士子乎?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如爱斯菊矣。先生爱贤之心,岂果有异于爱菊之心乎?呜呼: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能贤之。

士子不能自知其不贤,惟先生能知之。贤也吾其爱,不贤也吾其案。

呜呼,安得贤如是菊陶姓而潜名者与之论先生之交际哉! (取材于元戴良《爱菊说》) 1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则望望而去,终其身不齿 齿:并列B。 退可以无咎而进为有悔 咎:过失C。

若相磋以道,相错以德 错:指责,批评D。菊有贤友之象 象:这里指特征1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然独视菊如贤友朋 菊不能以自贤,惟先生之贤之B。

凡是数者,一或不类于是菊花,又为之徘徊花下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C。 仰而视,俯而思,且愧而且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D。

是故无贤士子则已,有则必为先生之所爱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18。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骆先生相貌威严,为人正直,性情刚烈,说话直率,爱憎分明,因此遭人嫌弃。B。

骆先生以菊为友,从菊的不同特点联想到人格修养,并经常对照菊花反省自己。C。

在骆先生看来,菊花品高性介,洁身自好,而黄茅白苇则平凡庸常,随俗从众。 D。

作者借骆先生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清高远俗的贤能之士的仰慕之情和渴求之心。19。

用“/“为文中划波浪线语句断句。(3分)春而锄夏而灌秋编其干而屏列之当天气始肃寒英盛开披鹤氅衣戴折角巾携九节杖巡行圃中。

6. 寒号虫文言文的答案

原文:

五台山有鸟,名寒号虫。四足,有肉翅。其粪即五灵脂。当盛暑时,文采绚烂,乃自鸣曰:“凤凰不如我!”比至深冬严寒之际,毛羽脱落,索然如鷇雏,遂自鸣曰:“得过且过!”(元·陶宗仪《辍耕录》)

译文: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名叫寒号虫。它有四只脚,一对肉翅,但不能飞。它的粪便就是古时用作行瘀的“五灵脂”。正当盛暑之时,它身披色彩灿烂的毛衣,于是自得其乐地叫道:“凤凰也比不上我!”到了深冬严寒时节,毛羽脱落,难看得像只小雏鸟,就自言自语地叫道:“能过下去就这样过下去。”

寓意:这则寓言告诫人们,那些不知天 高地厚的人要么对自己做人教导员高而盲目乐观;当碰壁之后,又对自己缺乏信心而盲目悲观。

注释1.[五灵脂]中药名。2.[索然]孤苦的样子。3.[鷇雏]鷇:初生的小鸟。雏:幼禽。

启示:做人做事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能妄自尊大,更不能自命不凡。

启示 :教育我们在成绩和优点面前不要骄傲,在困难面前不要退缩。

7. 外婆的钱阅读答案

《外婆的钱》阅读答案: 1.①外婆经常用塑料袋中的钱为我买东西吃, ②外婆还敢从外公的小盒子里拿钱. 2.“我”掉眼泪是为他的懂事、自立、自强的精神感动,之所以说他“你怎么就这么不争气”表面看是批评他不能跟“我”一起吃苦,实际上是“我”心疼他,舍不得他吃苦,去帮人家擦鞋. 3.想将他送走是因为 “我”的身体和经济状况都并不好,怕没法照顾好他;最终又放弃这种想法的原因是他对“我”的感情很深,不管“我”的身体和经济状况如何,都不离不弃,甚至还很懂事、很自立、很有礼貌. 4.爱怜——欢喜、心酸——感动、不舍。

彰善瘅恶的意思是什么?

拼音 zhāng shàn dàn è

解释 彰:表明、显扬;瘅:憎恨。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出处 《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例子 江东既平,天下既一,偃武修文, 彰善瘅恶 ,崇教化,移风俗。(宋·陈亮《酌古论·诸葛孔明》)

相关百度“彰善瘅恶”

根据提示猜成语:一棵树被风吹。

根据提示得出成语如下:

1、树大招风

拼音: shù dà zhāo fēng

解释: 比喻人出了名或有了钱财就容易惹人注意,引起麻烦。

出处: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这正是树大招风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人。”

举例造句: 再者树大招风,土地、山峦多了容易显眼,惹人反对。 ★冯德英《迎春花》第四章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地位高易受到攻击

英文: high trees attract the wind

2、玉树临风

拼音: yù shù lín fēng

解释: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出处: 唐·杜甫《饮中八仙歌》:“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

举例造句:?玉树临风宾欲散,黄昏约马嘶庭。 ★宋·谢逸《临江仙》词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3、树高招风

拼音: shù gāo zhāo fēng

解释: 树高了容易招风打击。比喻目标大了容易招致别人的嫉妒。

出处: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太平懃禅师法嗣》:“问曰:‘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潭深鱼聚。’悟曰:‘见后如何?’师曰:‘树高招风。’”

用法: 作宾语、定语;形容地位高易受到攻击

4、树之风声

拼音: shù zhī fēng shēng

解释: 树:建立;风:教化;声:风声,风气。建立好的教化,宣扬好的风气。

出处: 《尚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举例造句: 天眷有属,后德惟明。君临万宇,昭事百灵。濯以江汉,树之风声。 ★《隋书·音乐志下》

5、风树之悲

拼音: fēng shù zhī bēi

解释: 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出处: 唐·道宣《续高僧传·译经·释宝唱》:“临朝端默,过隙子思弥轸;垂拱岩廊,风树之悲逾切。”

举例造句: 逮其成长,事与心违,曷胜风树之悲,顾瞻松楸,未尝不流涕太息。 ★金·王若虚《赠昭毅大将军高公墓碣》

6、风树之感

拼音: fēng shù zhī gǎn

解释: 比喻父母已亡故,不得孝养的感伤之情。

出处: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九卷:“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举例造句: 特以丁运孤贫,养礼多阙,风树之感,夙自缠心。 ★《南齐书·虞玩之传》

彰善瘅恶什么意思

彰善瘅恶的解释

[praise the good and hate evil; expose virtue and expose vice]

分别善恶,以期褒贬 详细解释 表彰美善, 憎恨 * 。 《书·毕命》 :“旌别淑慝,表厥宅里,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孔 传:“言当 识别 顽民之善恶,表异其居里,明其为善,病其为恶,立其善风,扬其善声。” 唐 刘知几 《史通·曲笔》 :“盖史之为用也,记功司过,彰善瘅恶,得失一朝,荣辱千载。” 清 戴名世 《论说·史论》 :“夫史者,所以纪 政治 典章,因革损益之故,与夫事之成败得失,人之邪正,用以彰善瘅恶,而为法戒於万世。”亦省作“ 彰瘅 ”。 唐 张九龄 《请诛禄山疏》 :“苟彰瘅失宜,尤难 三军 立绩。是以用命而成,固宜 嘉勋 ;失律而逃,更当 惩戒 。” 《儿女 英雄 传》 第七回:“作史者,法贵诛心,笔能铸铁,所以彰瘅 一字 在所必争。”

词语分解

彰的解释 彰 ā 明显 ,显著:彰彰。昭彰。彰明。欲盖弥彰。 表明,显扬:表彰。彰善瘅恶( 表扬 好的,憎恨坏的)。 姓。 部首 :彡; 瘅恶的解释 憎恨坏人坏事。《书·毕命》:“彰善瘅恶,树之风声。” 孔 传:“明其为善,病其为恶。”《晋书·曹志秦秀等传赞》:“ 象 既攘善, 秀 惟瘅恶。” 唐 独孤 及 《唐故太子宾客张公遗爱碑颂》:“彰善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