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荆人涉澭的词义

2.刻舟求剑和荆人渡澭在主题表达效果方面的异同之处

3.临江之麋 课外文言文阅读

4.带讽刺意味的歇后语

荆人涉澭的词义

荆人涉澭文言文-荆人涉澭

1.欲:想要,将要。

2.袭:偷袭。

3.使:派。

4.荆:楚国的别称。涉:趟水。澭水:古澭水的下游,东入泗水。

5.弗:不。

6.表:名词作动词用,立标记。

7.暴益:突然上涨。益:同“溢”,满,涨。暴:突然。

8.溺:被水淹。溺:淹没。

9.而:如,好像。

10.循 :按照、依照

11.今水已变而益多矣:( 益 ):更

12.荆人:即楚人。

13.向:根据。导:指引导渡河。

14.都舍:都市里的房屋。

15.尚犹:仍旧。

16.法先王之法:前一个“法”字在句子中充当谓语,是动词,“效法”的意思。后一个“法”是名词,“法令”的意思。

17.亏:欠缺,缺损,这里引申为差异的意思。一说“亏”通“诡”,意思是“不能适应”

18.导:渡。

19.澭:水名。

「向」①朝向,面向。《核工记》:“全核向背皆山。”②从前,往昔。《荆人涉澭》:“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杨布打狗》:“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涉」涉的古字形状是中间一道水,两边两只脚,就像人徒步过水的样子。①本义是徒步过水,后来泛指趟水。《荆人涉澭》:“循表而夜涉,溺水者千者余人。”②广泛阅读。《陶侃惜阴》:“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刻舟求剑和荆人渡澭在主题表达效果方面的异同之处

刻舟求剑:比喻事物已发生变化而仍静止地看待问题.

荆人涉澭: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刻舟求剑:是《吕氏春秋·察今》吕不韦记述的一则寓言,说有个楚国人,坐船渡河时不慎把剑掉入河中,他在船上用刀刻下记号,曰:“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当船停下时,他沿着记号跳入河中找剑,遍寻不获.该寓言劝勉为政者要明白世事在变,若不知改革,就无法治国,后引伸成墨守成规,不会灵活变通之意.荆人涉澭:《吕氏春秋·慎大览·察今》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者千有余人.军惊而坏都舍.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益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今世之主法先王之法也,有似于此.其时已与先王之法亏矣,而曰此先王之法也,而法之.以此为治,岂不悲哉!翻译:楚国人想偷袭宋国,派人事先测量澭水的深浅并设立标志.不久,澭水突然上涨,楚人不知道,依然按之前的标志在黑夜渡河,结果淹一千多人,楚军惊恐万状,溃不成军,就像都市里的房屋倒塌一样. 原先做好标志的时候本是可渡水过河的,如今河水暴涨,水已越涨越高了,楚人还是按着原来的标志过河,这就是他们失败的原因.现在的国君取法先王的法令制度,就有些像这种情况.时代已经与先王的法令制度不相适应了,但还在说这是先王的法令制度,因而取法它.用这种方法来治理国家,难道不可悲吗?

临江之麋 课外文言文阅读

基本信息

荆人涉澭(又名︰循表夜涉、楚人过河)

jīng rén shè yōng

成语典故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

用法

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形容做事教条,墨守成规的人。

道理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要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切忌静止、孤立的分析问题。忘记了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忘记了适应已经发展和改变的局势而改换对策,事必败也。 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的认识必须与时俱进。

带讽刺意味的歇后语

成语 解释

话中带刺 指话中包含着讥笑和讽刺

借古讽今 借评论古代的人和事来影射讽刺现实

败军之将 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补阙灯檠 阙:缺;灯檠:灯架。没有灯架,用人充作灯架。旧时讽刺男人惧内。

吹大法螺 法螺:做佛事时用的乐器。原比喻佛之说法广被大众。后借以讽刺吹牛皮,说大话。

等因奉此 比喻例行公事,官样文章。也常用来讽刺只知道按章办事而不能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贵人多忘事 高贵者往往善忘。原指高官态度傲慢,不念旧交,后用于讽刺人健忘。

滑天下之大稽 强调事情非常滑稽可笑(带讽刺意味)。

荆人涉澭 荆人:楚国人。澭:澭水。楚国人过澭水。后用以讽刺拘泥于成法,不知道根据情况的变化而变通的行为。

金口玉言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冷嘲热讽 用尖刻辛辣的语言进行讥笑和讽刺。

溜之乎也 溜走(讽刺的、风趣的说法)。

沐猴而冠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袍笏登场 原指官员打扮,上场演戏。现比喻新官上任(含有讽刺之意)。

旁敲侧击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窃钩者诛,窃国者侯 偷钩的要处,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窃钩窃国 偷钩的要处,篡夺政权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钦差大臣 过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用来讽刺从上级机关派到下面去,不了解情况就指手画脚发号施令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