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焚林而田的成语故事

2.《声律启蒙?下卷》八庚(3)

3.焚林竭泽是什么意思

4.竭泽而渔故事详细内容(现代文)

焚林而田的成语故事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的现实意义-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关于焚林而田的成语故事如下:

春秋时期(公元前632年),晋国为了援助宋国,和楚国在城淄(今山东淄县南)打了一仗。当时,论实力楚国占着明显的优势。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就间计于他的舅舅大臣狐偃说:“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偃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对付楚军好了。”

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并把狐偃的话也告诉了他。雍季不大赞成这样做,就打了个比喻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意思是说:把池塘里的水弄干了才捉鱼,那还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没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林烧光了再去打猎,哪还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将会没有野兽可打了。欺诈的办法虽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不是长远之计啊!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烧毁森林捕捉野兽,排干湖水去捕捉鱼。比喻只顾眼前的利益,无止境地索取而不留余地。出自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钻燧取火,构木为台,焚林而田,竭泽而渔。”

《声律启蒙?下卷》八庚(3)

渔对猎 :汉刘安《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田,同“畋”,打猎。烧毁山林以猎取野兽,抽干池湖捕光鱼虾,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一味索取不留余地。

玉振、金声 :金钟、玉磬响声悠扬,也常用来比喻圣贤功名远扬。《孟子·万章下》: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之也。

雉城 :地名,浙江兴县有雉城镇。另,古代计算城墙面积,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故雉城也泛指城墙。宋秦观《望海潮·越州怀古》:鸳瓦雉城,谯门画戟,蓬莱燕阁三休。

雁塞 :南齐《梁州记》载:梁州县界(今陕西汉中一带)有雁塞山,传说此山有大池水,雁栖集之,故名雁塞山。后用“雁塞”泛指北方边塞。宋陆游《小出塞曲》:全师出雁塞,百战运龙韬。

柳袅 :柳枝随风摆动,袅袅生姿。唐 温庭筠《菩萨蛮》: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

葵倾 :葵花向日而倾,常用以比喻向往渴慕之情。唐杜甫《夔府书怀四十韵》:赏月延秋桂,倾阳逐露葵。

银笙 :清沈雄《古今词话·词品》载:制笙以银作字,饰其音节。故宋蒋捷 《一剪梅?舟过吴江》: “银字笙调,心字香烧。

阮杖 :西晋阮脩(xiū,同“修”,阮籍之侄),精通《易经》《老子》,善清谈,不求做官,不在意人情世故。常肩头负杖步行,以百钱挂于杖头,遇到酒肆则入店独饮。

桓筝 :西晋江州刺史桓伊,是个音乐天才,善弹筝吹笛,被后世尊为“笛圣”,是古曲《梅花三弄》的作者。在一次宴饮上,桓伊弹筝歌《怨诗》: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以这种特别的方式为遭受晋武帝猜忌的重臣谢安说话,令谢安当席落泪,武帝心生愧意。

墨呼松处士 :处士,有才学而隐逸不愿为官的人。好的墨锭,多用松木不完全燃烧凝结而成的墨色烟灰制成,故称“松烟墨”,文人雅称其为“松处士”。三国魏曹植《乐府诗》:“墨出青松烟,笔出狡兔翰。

纸号楮先生 :楮,构树,皮可制桑皮纸,先有楮,而后生纸,故唐代诗人韩愈在《毛颖传》中称楮为“会稽楮先生”。宋裘万顷《皖山纸帐送宋居士》:翦裁不惜楮先生,要护高人雪屋眠。

露浥 好花潘岳县 :露浥,像甘露一样润泽。西晋潘岳任河阳(今河南孟津)县令时,在全县广植桃李,好花绚烂,万民称赞,并称河阳为“潘岳县”。

风搓细柳亚夫营 :西汉文帝时,匈奴犯汉,文帝派河内太守周勃之子周亚夫为将军,屯兵于细柳营(今陕西咸阳西南)御敌,军纪严整。

抚动琴弦,遽 觉座中风雨至 :春秋时著名乐师、道家师旷,生而无目,故自称盲臣、瞑臣,为晋大夫,博学多才,尤精音乐,善弹琴,辨音力极强。以“师旷之聪”闻名于后世。《韩非子·十过》载,一次,晋平公问他:“乐调没有比清徵更悲凉的吗?”他说:“清徵不如清角。”平公让他奏清角,他说:“君德薄,听之会遭灾祸。”平公执意要听,师旷乃奏。“一奏而有玄云从西北方起;再奏之,大风至,大雨随之,裂帷幕,破俎豆,隳[huī]廊瓦。”平公吓得伏于廊下。随之,晋国大旱三年,平公病倒。

哦成诗句,应知窗外鬼神惊 :唐李白的《乌栖曲》诗,借描写吴王夫差由发奋图强、振兴吴国,到兴建姑苏台、迷恋西施,导致亡国的史鉴。诗人贺知章读了《乌栖曲》,不禁赞叹说:“此诗可以泣鬼神矣!”杜甫在《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中赞李白时,也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读了《三字经》《千字文》《笠翁对韵》三本国学启蒙读物,感觉《三字经》说教太多,《千字文》受“一千个不同的字”的限制,浅白顺达差强人意,还是《笠翁对韵》好,不但自带美感还真正寓教于乐,是我这个不小的朋友的最爱。

与《笠翁对韵》类似的还有一本《声律启蒙》,是清朝康熙年间进士 车万育 所编。进士,那是通过县考、省考、国考层层选拔,是可以参加殿试冲状元的,无疑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可巧,《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也是康熙年间人,只是他没有功名,是位民间戏剧家。

一位居庙堂高高在上,一位处江湖深浸地气,同样编纂儿童启蒙读物,他们会有什么不一样呢?越想越期待了,我们赶紧来体察一番吧!

对音韵平仄不甚了解,只知道读着悦耳顺畅,是遵循古人演练定的格式,这次也不妨跟着学习一下。

相较于《笠翁对韵》每韵2-4段不等,《声律启蒙》每韵3段,每段平仄基本格式为:

- 平对仄,仄对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

-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对平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晕了……同以前一样。把这格式丢一边,先学啥是“平”啥是“仄”。一番查证,原来……还是蛮简单的嘛!

平仄 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切韵》《广韵》等韵书, 中古汉语 按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归纳出平、上、去、入( 不同于我们现代的汉语拼音四声 )四种声调, 二元化 分类,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统称为仄声。

现代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四声“āáǎà”,我们小时候学习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其实它们有专业的称谓。第一声叫 阴平或平调 ;第二声叫 阳平或升调 ;第三声叫 上声或上音 ;第四声叫 去声或去音 。这样一对照,我们 普通话的一声、二声即为“平”,三声、四声即为“仄” 。是不是很简单!(中古汉语中的“入”声,已并入其它声调。)

我国幅员辽阔,多民族交融,方言无数,口音更是千差万别,平仄的判别并不是那么容易。想起黛玉教香菱学诗:

我们初学者切记切记,不要被音韵平仄这些东东缚住了。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1)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2)

《声律启蒙?上卷》一东(3)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1)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2)

《声律启蒙?上卷》二冬(3)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1)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2)

《声律启蒙?上卷》三江(3)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1)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2)

《声律启蒙?上卷》四支(3)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1)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2)

《声律启蒙?上卷》五微(3)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1)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2)

《声律启蒙?上卷》六鱼(3)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1)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2)

《声律启蒙?上卷》七虞(3)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1)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2)

《声律启蒙?上卷》八齐(3)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1)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2)

《声律启蒙?上卷》九佳(3)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1)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2)

《声律启蒙?上卷》十灰(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一真(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二文(3)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1)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2)

《声律启蒙?上卷》十三元(3)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1)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2)

《声律启蒙?上卷》十四寒(3)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1)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2)

《声律启蒙?上卷》十五删(3)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1)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2)

《声律启蒙?下卷》一先(3)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1)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2)

《声律启蒙?下卷》二萧(3)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1)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2)

《声律启蒙?下卷》三肴(3)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1)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2)

《声律启蒙?下卷》四豪(3)

《声律启蒙?下卷》五歌(1)

《声律启蒙?下卷》五歌(2)

《声律启蒙?下卷》五歌(3)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1)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2)

《声律启蒙?下卷》六麻(3)

《声律启蒙?下卷》七阳(1)

《声律启蒙?下卷》七阳(2)

《声律启蒙?下卷》七阳(3)

《声律启蒙?下卷》八庚(1)

《声律启蒙?下卷》八庚(2)

焚林竭泽是什么意思

焚林竭泽的解释

焚林而田,竭泽而渔。喻只图眼前 利益 。 清 黄宗羲 《明 司马 澹若张公传》 :“窃恐焚林竭泽之后,能无鱼惊鸟散之忧?”

词语分解

焚林的解释 《 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 晋侯 赏从亡者, 介之推 不言禄,禄亦弗及……遂隐而。”谓 介之推 从 晋文公 流亡,割股食 公 ,有功而不受祲,隐入 绵山 ,后 晋文公 焚烧树林逼迫,仍不出,抱树焚 泽的解释 泽 (泽) é 水积聚的地方:大泽。湖泽。 润泽 ( 潮湿 )。沼泽。 金属 或其他物体发出的光亮: 光泽 。色泽。 恩惠 : 恩泽 。泽及枯骨(施惠于人)。 洗濯。 汗衣,内衣。 泽 (泽) ì 古同“释”,解散。

竭泽而渔故事详细内容(现代文)

这个成语故事出自《吕氏春秋·义赏》。竭泽:把池水放干;渔:捉鱼。

公元前632年,晋国为了援助宋国,和楚国在城淄(今山东淄县南)打了一仗。当时,论实力楚国占着明显的优势。晋文公见楚军来势汹汹,就间计于他的舅舅大臣狐堰说:“楚兵多,我兵少,这一仗该怎样打才能取胜呢?”狐幅回答说:“我听说善于打仗的人,不厌欺诈。你就用欺诈的办法对付楚军好了。’,— · —

晋文公又去征求另一个大臣雍季;并把狐幅的话也告诉了他。雍季不大赞成这样做,就打了个比喻说:“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蔽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意思是说:把池塘里的水弄干了才捉鱼,那还有捉不到的?但到明年就没鱼可捉了;把山上的树林烧光了再去打猎,那还有打不到的?但到明年就将会没有野兽可打了。欺诈的办法虽然可以偶尔用一下,但以后就不能再用,这不是长远之计啊!

当时也想不出更好地制胜楚军的办法的情况下,晋文公·还是采用了狐幅的计谋,假借遵守自己流亡时向楚庄王许下的“迟避三台”的诺言之名,连续三次后撤,以避其锋芒,为自己选择了有利的时机和歼敌的地形;而楚军呢?见晋军一迟再迟,误以为晋文公胆怯,不敢与之交战,就紧逼不舍,结果被晋军订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这场历史上有名的城猴之战,终以楚国的失败,其领兵大将成得臣被迫自杀而告结束。 ·

根据这个故事,后来人们引出“竭泽而渔”这个成语,比喻只顾眼前利益,缺乏长远打算,不顾长远利益。

相关人物:

雍季

雍季是春秋时期晋国大臣,故事竭泽而渔的主要人物。

狐偃(约前715年~前629年),春秋时晋国的卿。亦称子犯、舅犯、咎犯、臼犯、狐子、狐突之子,晋文公重耳之舅,故又称舅氏。公子重耳(即晋文公)的舅父,亦称舅犯(一作咎犯)。其父狐突,字伯行,为大戎狐氏(今山西交城却波村人)。与晋同祖,是晋支族入主诸戎部落者。

狐偃忙于大戎。其姊(或妹)狐姬嫁于太子诡诸(晋献公)后,其父狐突“事晋为大夫”,狐偃即随其父至晋都曲沃(今山西闻喜)。公子重耳少年时期便受教于狐偃,赵衰等。这几个人“实左右之,公子居则下之,动则 焉”,成年以后仍是如此。后来楚成王赞他“广而俭,文而有礼”显然是狐赵等人耳濡目染的结果。献公八年(前671年),迁都绛(今山西新绛,一说翼城),狐偃随重耳至绛。献公十二年,太子申生居曲沃,公子重耳居蒲(今山西隰县西北),夷吾居屈(今山西石楼),狐偃又随重耳至蒲。献公二十一年,骊姬诬谄申生有弑君杀父之意,申生自缢身亡。狐偃保重耳“备守蒲城”,一年后出亡。有关狐偃这数十年的事迹,史载不详。据考,献公为太子时,重耳即己成人,狐偃寄人篱下,尽为父为师之劳,不会有大的作为,但对晋后期政局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文公染于舅犯,故霸诸侯,功名传于后世。”评价中肯贴切。

狐偃随重耳出亡时,已逾花甲之年,仍不辞劳苦,夹辅重耳,为他出了很多计策,使重耳最终得以返回晋国,宏图霸业。

重耳一行离晋后,狐偃力主去狄。当时,齐国是中原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北杏盟约后,齐桓公实际上已成为中原盟主。楚国也是南方的经济军事大国。狐偃为何弃强投弱呢?因为他意识到,齐楚千里迢迢,沿途崇山大川,举步维艰,仓皇出走又缺乏给养,即使能免于追杀,也会困途中。且齐楚是否肯予接纳,也有疑问。而狄近易达,又是重耳母国,纳公子重耳应在情理之中。还有狄晋毗邻,可以观望动静,蓄力待时。可见,这个决定不失为上策。

重耳在狄十二年,狐偃反劝他赴齐。此时戎狄势力大为削弱,己无力帮助重耳“成事”,齐桓公虽年已垂暮,但雄心犹在,欲借晋为助,与秦楚抗衡,维持霸主地位。且“管仲殁没”,“哀而思始”“求善以忠”,定会收留人才济济的重耳一行。至齐后,果然受到桓公的热情款待,对重耳更是深加恩渥。只是由于齐桓公卒,五子争立,诸侯叛齐,内外交困,“子犯知其不可以动”,才毅然决定离开齐国。这时,多年的流亡生活已使重耳意志消沉。他枕于安乐,“遂无去心”,“有终焉之志也”。狐偃又与姜氏谋,“醉而载之以行”。如果不是狐偃机智果敢地迫使重耳离齐,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春秋历史形势必会大变。

重耳返国,时值晋动荡之余。十数年间,晋内讧不已,国乱民忧。先是“骊姬之乱”,继而献公去世,里克、邳郑杀奚齐、卓子,荀息身亡,晋惠公夷吾上台后,又杀了掌握实权的里、邳等大臣,弄得人心惶惶,众叛亲离。对外惠公背信弃义,发动不义战争,使晋元气大伤。

然而,从公元前636年文公即位,到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后不到五年时间,文公何以能宣信诸侯,称雄天下呢?《左传》云,文公历游诸国,备尝“险阻艰难”,故返国后,知“励精图治”以求霸。事实上,这是狐偃、赵衰等股肱之臣,帮助文公“蓄爱百姓,厉养戎土”的结果,其中,狐偃更是出了大力。

狐偃等帮助文公革新内政,迅速医治留下的创伤,从而奠定了与秦楚抗衡的物质基础。主要措施有:—,选拔优秀人才治理国家,多年来,随重耳共度患难的一批老臣都被委以军国重任。二,提倡孝事父母,尊祖敬家,忠于国事,“以厚民性”。三,废除繁重的徭役,减免苛捐杂税,资助无力生活和生产者。四,鼓励农耕,劝有分无,省灭国用,足财备凶。五,“大搜于被庐”,改上下两军之制为上中下三军之制。这些措施对于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社会生产,推动工商业的繁荣,提高晋军的战斗力,起了积极的作用。从而使晋国呈现了“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昌盛景象。文公四年,晋军能在城濮大败楚军,一战而成霸业,无疑是改革带来的必然结果。

文公元年(前636年),周室内乱,襄王弟昭叔(太叔带)伙同狄人伐周,占洛邑。襄王避难于郑,派使者简师父,左鄢父求救于晋和秦。文公二年,秦军至河上,将纳王。由于晋大乱之余,百端待举,国力尚薄,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狐偃却以其敏锐的政治嗅觉和远见卓识,意识到这是晋成为诸侯盟主的天赐良机。当时,整个局势对晋极为不利。远在南方的楚国,自成王继位后,不断向北方扩张领土,公元前656年召陵之会后,楚加紧了北上的步伐,大有继齐桓公之后而称霸中原之势。西秦也不偏安于边陲,一直在觊觎晋国的领土。狐偃当然知道,只有南阻强楚,西扼边秦,才能入主中原。而此时的晋国,积贫积弱,国步维艰,在经济军事方面尚无力与秦楚抗衡。为此,必须首先在政治上取得诸侯的信任,提高晋的威望。况周王室同晋宗室有名义上的宗法关系,不纳则失之于义。狐偃力劝文公:“继父之业,定武之功启土安疆,于此乎在矣。”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文公终于出兵勤王,杀王子带于隰城(今山西汾阳),王入城周(今河南洛阳)。周王设宴款待晋文公,并赐樊、温、原和攒茅等人邑之田给文公。

勤王不仅扩大了晋国的疆域,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晋在诸国中的地位,为晋入主中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狐偃不仅具有政治家过人的胆识,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大智大勇。文公三年(前634年)楚胁迫陈蔡攻宋,宋求救于晋。从当时的各诸侯国局势看,晋楚两国的直接冲突已经不可避免。但是,晋军在数量抑或质量上都逊于楚军。面对强敌,狐偃采取“调虎离山之计”,避其锋芒,以智取胜。他提出:“楚始得曹而新昏于卫,若伐曹卫,楚必救之,则齐,宋免矣。”于是,晋军伐曹卫,取五鹿(今河南濮阳东南),三月攻占曹国都城,迫使楚军撒出宋国。

当楚军复攻宋国时,狐偃毫不惧色。决心同楚国决一雌雄。他预言:“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打消了晋文公的顾虑。狐偃战赂上蔑视敌人,是以战术上重视敌人为前提的。《吕氏春秋》云:“文公将与楚人战,召舅犯问曰‘楚众我寡,为之奈何’,咎犯对曰‘臣闻繁礼之君,不足以文,繁战之君,不足以诈,君亦诈之而已。”在城濮之战中,晋军始终贯彻狐偃“诈”的策略。战争初期,晋军“退三舍避之”,使楚军更加骄横轻敌。战争中间,狐偃、先轸命令晋军以虎皮蒙马,马后拖着树枝,扬起尘土,制造逃跑假象,“伐其木以盖其兵”,迷惑楚军,使楚军处处被动挨打,以“败绩”告终。

城濮之战晋胜楚败的结局,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改变了春秋时期中原的政治格局,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从此开始了晋楚争霸中原的百年历史。关于战争的指挥者,有学者认为主要是先轸。事实上,狐偃所起的作用也不可低估。“文公用咎犯之言,而败楚人于城濮。”是有道理的。连晋文公也盛赞:“偃言万世之功”,给狐偃以极高的评价。

僖公三十一年(前629年),狐偃卒。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可以这样说,狐偃为晋文霸业付出了毕生心血,无狐偃则无晋文霸业,此誉实不为过。狐偃的品行和才华受到各国诸侯大夫的推崇。宋公孙固称孤偃“惠以有谋”;曹大夫僖负羁赞狐偃:“可谓贤矣”楚令尹子至见其卿才,甚至“请上狐偃。”狐偃同其父狐突,其兄狐毛还受到后人深切的怀念。原因是,狐偃具有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和忍辱负重的传统美德。流亡途中,历尽磨难。所经各国,有礼遇,更多的则是冷遇和轻慢,甚至难免乞食,或有杀身之虞。狐偃为了返国大局,忍辱负重,唯力是视,受到时人的嘉许和后人的尊敬。其次,孤氏父子之人忠公体国,具有大无畏的牺牲精神。骊姬之乱后,狐突派其二子夹辅重耳,逃出晋国。在秦时,当狐偃听到献公命从重耳亡者返国,不返者“尽灭其家”的胁迫时,他大义凛然,拒绝回晋。其父狐突也仗义节,伏剑身亡。两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历代皇帝都以狐突忠贞报国为忠义楷模,及至宋代,宋徽宗封狐突为忠惠利应侯。七月十四日狐突诞辰日至今仍为交城一带的传统古节。最后,作为功绩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狐偃在春秋发展史上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晋之卒成霸业,偃之力居多,”而晋文公称霸,遏止了秦楚等生产力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的扩张,动摇了西周宗法统治秩序,有利于中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那么.狐偃的历史贡献则就是显而易见的了。

竭泽而渔

jié zé ér yú

解释: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淮南子·本经训》:“焚林而田,竭泽而渔。”田:打猎。

示例:另外的错误观点,就是不顾人民困难,只顾政府和军队的需要,~,诛求无已。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

近义词:杀鸡取卵、不留余地

反义词:从长计议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