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甫诗选 赠李白》(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2.飞扬跋扈为谁雄全诗

《杜甫诗选 赠李白》(杜甫)全文翻译鉴赏

飞扬跋扈为谁雄?-飞扬跋扈为谁雄古诗

杜甫诗选 赠李白 杜甫 系列:杜甫诗选|杜甫诗集 杜甫诗选 赠李白

原文 秋来相顾尚飘蓬1,未就丹砂愧葛洪2。 痛饮狂歌空度日3,飞扬跋扈为谁雄?

注释 1秋来:是说二人相会的季节。相顾:相对而视,见到彼此的样子。飘蓬:蓬为草本植物,容易随风飘荡,常用来比喻人的漂泊不定,当时李、杜二人在仕途上都很失意,漂泊于山东境内,所以称之为「飘蓬」。 2未就:没有成功。丹砂:朱砂,道家认为可以将朱砂炼制成丹药,服用可以益寿延年。葛洪:东晋道士,号抱朴子,曾入罗浮山炼丹。 3空度日:白白地浪费时间,虚度年华。

译文 秋天我与你相逢时,你还像飘蓬一般云游四海;你在求仙炼丹方面未有大的成就,内心一定会觉得愧对炼丹大师葛洪。壮志难酬的你,只能在美酒和狂歌中虚度春秋;你不守常规,狂放不羁,但在我眼中,当世之雄,除了你还有谁呢?

赏析 此为现存杜诗中写作时间最早的一首绝句,作于天宝四年(745)秋天。当时,杜甫与李白在鲁郡(今山东兖州)话别,杜甫遂写了这首诗赠给他。 这首诗从表面来看,似乎是杜甫在规劝好友李白,希望他能像葛洪那样潜心炼丹,不要终日痛饮美酒,口吐狂言,但实际上包含着另外一层意思。李白才思敏捷,文采飞扬,胸怀报国壮志,但因不愿「摧眉折腰事权贵」,终不为统治者赏识。他空怀满腔报国热情,英雄没有用武之地,只能一醉解千愁。杜甫在为李白扼腕叹息之余,也联想到了自身的不幸遭遇,内心更加愤懑不平。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鸣冤,也是为自己抱屈。 此诗突显了「狂」、「傲」二字,将李白傲骨嶙峋、狂放不羁的性格特点描写得淋漓尽致, 既真实地反映出了「酒中仙」李白的性格特征,又表达了杜甫对好友的赞赏之情。为了强化全诗的节奏感,诗人以「痛饮」对「狂歌」,以「飞扬」对「跋扈」,且「痛饮狂歌」与「飞扬跋扈」、「空度日」与「为谁雄」又两两相对。这就营造了一个飞扬流动的氛围,进一步突显了李白的旷世才华和铮铮傲骨。

飞扬跋扈为谁雄全诗

飞扬跋扈为谁雄全诗如下:

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出自唐代杜甫的《七绝·赠李白》。杜甫与李白相互敬重,交谊深厚,这首七绝《赠李白》,就是杜甫以心灵的笔触所刻划的一幅李白肖像。它仅仅用了二十八个字,就构成一幅生动的艺术形象,李白的风采、气度、品格,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此诗作于公元745年秋,此时李白遭奸佞排斥、远离京都、漫游齐鲁,与杜甫相会。李白也在这年秋写下了《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诗。

诗云:“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从中流露出诗人依依惜别的深情。这与杜诗中的“秋来相顾尚飘蓬”句,可以参照。李白被赐金放还,与杜甫幸会于山东之时,由于有相同的坎坷遭遇,因而情志相投。

此诗表面看来,似乎杜甫在规劝李白:要像道家葛洪那样潜心于炼丹求仙,不要痛饮狂歌、虚度时日,何必飞扬跋扈、人前称雄,实际上,杜诗有言外之意:李白藐视权贵,拂袖而去,沦落飘泊,虽尽日痛饮狂歌,然终不为统治者赏识;虽心雄万夫,而何以称雄?

虽有济世之才,然焉能施展?杜甫在赞叹之余,感慨万千,扼腕之情,油然而生。遂将自己的愤懑之情,诉之笔端,乃至于运用反诘的语气,发出似在埋怨、实则不平的询问。他的感慨既是为李白而发,也是为自己而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