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朝末年,有哪些现象表明它“气数已尽?

2.临终前的回光返照是什么意思?

清朝末年,有哪些现象表明它“气数已尽?

气数已尽的天象征兆是-气数已尽的天象征兆

清朝末年很多现象都可以看得出来清朝的气数已尽,不得人心、财政收入减少、对内强硬对外软弱、各省总督“听调不听宣”都可以表明清朝的气势已尽。清朝是一个很特殊的朝代,很多朝代的灭亡都有人感到惋惜,唯独清朝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任何朝代的灭亡都离不开人心消散,清朝有民心吗?明显没有。甚至可以说自始至终从来都没有,清朝从统一到灭亡各种的起义不断就可以看得出来,清朝是一个不得民心的朝代。

对于清朝的灭亡,只有那些受过清朝的恩惠的人才会感到惋惜,清朝的灭亡可以说是聚民欢呼。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因为人口数量的原因十分害怕自己的政权被推翻。因此采取了政策,很多人民在清朝的统治下过着麻木不仁的生活。这种政策就造成了国不知有民,民不知有国的情况。这样的一个朝代,注定不会长久。

这种现象从各国列强入侵就可以看得出来了,很多民众面对列强的入侵,首先感到的不是气愤屈辱而是感到开心,甚至还有很多民众主动帮助列强。

出现这种现象也不奇怪,人民本来就不满清朝的统治。清朝都没把他们当作自家人,那他们为什么要帮助清朝呢?列强入侵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一场外人与外人的战争。民众对于清朝受到入侵,始终保持着一种冷漠旁观的状态,这不是他们不爱国而是国家不爱他们。在清朝有多少人过着苟延残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怎么能指望有人会帮助清朝。

用人持疑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的人口基数注定了他们要任用汉人官员。他们任用汉人官员不代表他们信任汉人,而是逼不得已。

表面上满汉一家,可是实际上汉人官员各种被限制,处处表现出“低人一等”的现象。像19世纪中期各种起义叛乱不断,清朝无力镇压只能派曾国藩等大臣组建的私军进行镇压。当叛乱被镇压之后,就会用各种理由解除他们的兵权以免威胁到清朝政权。

像曾国藩就是如此太平天国灭亡之后就自行解除兵权,还把李鸿章的淮军给分离了出去,为的就是解除清朝对自己的怀疑。

这种卸磨杀驴的态度,让很多汉人官员感到不满。尽心尽力地给清朝办事,还要担心被秋后算账。这种情况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清朝,所以很多的官员都是出力只出七分不敢尽力。

官员是一个国家的另一种权力代表,在大多数官员出工不出力的情况下,就注定了清朝的气数衰败。

中央政权威信下降

自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从各省总督拒不听令就可以看得出来清朝的微信和统治力下降了。在清朝还没有对十一国宣战之前,各省总督就已经想好了对策。若是北京失守天子遭遇不测,他们将会推选李鸿章主持局面而不是让满族政权继续统治。

在他们看来对十一国宣战国民宣战无疑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可是慈禧宁愿听信义和团的刀枪不入也的谎言不愿意相信这帮总督的劝告,这无疑是伤了他们的心。

自己作就作吧!这帮大臣可不会陪慈禧去玩闹。为了避免自己的地盘受到各国列强的破坏,东南各省的总督签与列强签订了一个协议,保证东南各省的外国人民安全但是这些列强军队不得进入这些省份。

其他没有签订协约的各省对此也是保持观望或者支持态度。面对中央的命令,这些总督都表示这是“娇诏、乱命”拒绝北上勤王。

袁世凯算是比较狡猾保持着中立的态度,一边答应勤王一边也支持东南互保的条例,两边互不得罪。袁世凯勤王的几千人行军速度缓慢,等事情结束之后才赶到北京避免了自己的兵力受损。

自此之后清朝的微信大大下降对各省的统治力度降低,之后更是失去了军权。清政府花重金打造的北洋新军更是沦为了袁世凯的个人军队,这些都是致命的。

清朝末年不得民心、官员不听诏令这些都是清朝气数已尽的现象。

临终前的回光返照是什么意思?

回光返照一般是指长期卧床、久病不愈等病症的患者,由于长期的身患疾病而是人看着精神萎靡、气息不足,当临终时突然气血上涌,用尽最后一丝气力使身体明显较病患时精神更足,所以显得似乎病态全无,实则是气数已尽的征兆。